苏教版美术第三册教案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美术教材分析课件

敢想敢画 不受拘束
我们都是设计师
4、新花布 新衣服 18、卡通 卡通
易进入角色 培养自信
优秀“花布设计师”证书
你真棒,被评为雨花外国语小学 “优秀 设计师”,继续加油哦!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雨花外国语小学 2010年10月22日
我们都是艺术家
10、水墨游戏 14、像什么呢 16、画声音
我们都是小巧手
深入把握 灵活运用
第一册:
小眼睛大世界 我们都是设计师 我们都是艺术家 我们都是小巧手
小眼睛大世界
1、《看!我们的画》 2、《走进大自然》 3、《七彩生活》 5、《圆圆的世界》 6、《方方的物》 7、《找找三角形》 8、《拼拼搭搭》 9、《太阳、月亮你们好》 12、《秋天来了》 17、《难忘幼儿园》
11、玩泥巴 13、手印、指印变变变 15、站起来、站起来
学中玩 《玩泥巴》一课掠影:
培养兴趣 《站起来,站起来》一课掠影:
第三册:
感受大自然 放眼世界 小小艺术家 巧手乐园
感受大自然
1、难忘夏天 7、感觉肌理 8、什物拼贴 15、自然现象 16、叶子片片
放眼世界
2、机器人伙伴 4、相同图样排排 队 6、亮眼睛 17、老人和儿童 18、漂亮的灯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术家
3、水墨情趣 10、画触觉 12、画画虾和蟹 14、大家一起来想象
巧手乐园
5、小挂件 9、印出来了,印出来了 11、装饰瓶 13、做做虾和蟹
办展览 小组合作
教学体会: 1、导入力求新颖
《亮眼睛》导入:
2、多设计孩子们喜欢的形象
一笔压一笔,细细线儿排排队 你拉我,我拉你,一个一个接一起
4、多设计游戏贯穿教学
苏教版初三美术教案(全册)

初三美术教案美术备课组年月至年月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设疑导入)出示一块大理石。
问:从这块石头中你能领悟到什么?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其中解放出来。
(1501年,米开朗基罗走进佛罗伦萨教学的庭院,发现一块在那儿闲置了46年的大理石,他如获至宝,利用3年时间雕刻成巨像《大卫》。
米开朗基罗能从一块大理石中感受到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
)导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阶段:1、媒体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请学生分析两幅作品。
重点:《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富雕塑的体量感。
可能是史前人类对女性的一种崇拜,也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人类繁衍生息的一种祈祷。
有一种生命的张力。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与“完美”的深刻理解。
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课程资料:苏教版三级上册美术教案

1、三原色三间色复备栏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的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色轮、色水、色彩方块、白色纸。
学生准备:水粉颜料等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你们认识色彩吗,你知道哪些色彩?2、不错呀,知道这么多色彩啊!那你能不能在油画棒盒子里或是水彩笔盒子里找到相应的颜色呢?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找色彩”的游戏怎么样?教师说颜色,学生找出相应的颜色。
同学们为什么你们不把绿色当做是红色,不把紫色当做黄色呢?3、提出色相的概念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相貌”,(打个比方)叫做色相。
红橙黄绿蓝紫,都是不同的色相。
二、发展:(2分钟)。
1、同学们,你们画过彩虹没有?告诉我彩虹有几种颜色呀?那你们在画彩虹的时候是用几种颜色呢?赤橙黄绿青蓝紫告诉大家,王老师画彩虹只要4种颜色,你们相信吗?不相信,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怎么样?2、色水演示三间色的形成过程(1)首先介绍一下我用的四种颜色:红、黄、蓝、青提问:用这四种颜色,如何变出七种颜色呢?你来猜猜看?(2)实验操作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
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3)板书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小朋友们,你发现了什么?三、讲授新课:(2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1)、出示定义:(2)、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
小学美术第03册教案(苏教版)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书本上的一些少数民族照片。
、蒙古族
又称马上族,以放牧为主。
、苗族
带着大量金银器作为服饰装饰品。
、藏族
又称为高原民族,服饰图案艳丽
、傣族
学
过
程
云南人,傣族的“泼水节”可有名啦!
同学们,你觉得哪一个民族的朋友最好看,来画一个吧!
三、学生作业
学
课型
与
方法
艺
讲解、示范
材
分析
点是让学生掌握帽子的制作方法
难点是做出新颖有趣的帽子
学具
准备
纸、剪刀、胶水
教
学
过
程
案
改意见
、导入
、古老的帽子已令人眼花缭乱,新奇的帽子更是层出不穷。
我们都来加入创造美的行列吧,做一顶新奇的帽子,一定要与众不同。
、让我们都来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一顶新奇的帽子,看看哪位同学设计的帽子的最有趣——《新奇的帽子》。
学
后
记
题
、即兴添加,练笔成图
第课时
总课时
学
目标
通过即兴添加,练笔成力这一种水墨游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水墨画的特征并产生水墨画不难画的印象。
学
课型
与
方法
墨画
讲解、示范
材
分析
点是能根据原有的线条大胆想象
难点是添加中随意放松,自然天成
学具
准备
笔、颜料、水
教
学
过
程
案
改意见
、导入
、有时任意的一些墨痕,可以引起你意外的联想。添加上几笔,就真成了生动的形象。有时从随意放松的练笔开始,只为熟悉笔和纸的性能,画着画着,却出现了意外精彩的图形。
2019最新苏少版美术三上《三原色三间色》教案

1、欣赏导入:
老师:同学们,首先欣赏一下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来说一说,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
生:…(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橙色,冬天-白色。)
老师:这些颜色都有它们各自的相貌,我们就称它们为“色相”。
老师:谁来说说,生活中带有红、黄、蓝颜色的物品有哪些呢?
生:…
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自己带来的颜料盒里面的12种颜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的,但是,它们能调和出任何的其他颜色,他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3、学生感受练习
教师走动并加以指导
4、欣赏作品
老师:我们一起欣赏,用三原色、三间色装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六、布置作业:
要求: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戏,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参考书本第一页的左侧。
2、可以用三原色与三间色画一幅你们喜欢的色彩图画。
八、互相评价
九、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
2019最新苏少版美术三上《三原色三间色》教案《三原色三间色》教案
一、文本分析:
我们身处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提升对基础色彩的认识,通过观察、寻找、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学会做生活中有心人,培养他们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
2、新课讲授
认识三原色
老师:任何其它颜色,都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认识三间色
老师:猜猜看,用两种不同的原色调和会形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尝试)
苏教版第3册美术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3册美术教学方案
学生情况:二年级共有学生91人,其中美术根底较好的学生约占50%左右,10%的学生美术根本技能较差。
80%以上学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
教材情况:本学期教材共安排了10个单元共18课教学内容,涉及了“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四个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适量,有难度的内容是“画触觉”、“自然现象”等。
一是学生练习较少,二是学生已有的技能水平较差。
1、通过教学,让学生在造型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2、继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在水墨画、线造型、设计等方面的操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美术欣赏评述评价能力。
1、严格教学要求。
认真上好每一节。
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标准作业批改和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展兴趣培养。
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35页精品】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后记
第3课 风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 人的不同感受。 2.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 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 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代表东南风,SW 代表西南风,NW 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 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 以米/秒为单位。 当风速达到 17. 0 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 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 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 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 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 也是高压流向低压。 然而, 由于地球的自转, 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 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 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 3、 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 (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 皱纹纸条) 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 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 4、创作 老师示范: 思考:借助什么表现风。 勾线:用黑色勾线笔画出物体。 上色:多用色彩表现。 学生练习: 要求:1. 独立创作一幅表现风的想象画。 2.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5、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评出“最佳表现奖” “最有进步奖” 。 6、延伸 让我们来读读书中得“知识窗” 。 请运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现在人类运用风能的知识, 下节课交流。
苏教版第三册美术教学计划-其他学科计划_9049

苏教版第三册美术教课计划-其余学科计划
一、基本状况。
学生状况:二年级共有学生91 人,此中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约
占 50%左右, 10%的学生美术基本技术较差。
80%以上学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
教材状况:本学期教材共安排了 10 个单元共 18 课教课内容,波及了“造型表现、综合探究、设计应用、赏识评论”四个学习领域。
教课内容适当,有难度的内容是“画触觉” 、“自然现象”等。
一是学生练习较少,二是学生已有的 '技术水平较差。
二、教课目的:
1、经过教课,让学生在造型能力上有必定的提升。
2、持续培育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学习美术的优异习惯。
3、提升学生在水墨画、线造型、设计等方面的操作能力。
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必定的美术赏识评论评论能力。
三、教课举措:
1、严格教课要求。
仔细上好每一节。
仔细达成每一次作业。
规范作业批阅和评讲。
2、充足应用网络资源,不停丰富教课资源。
3、增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课内容。
4、成立作业过关制度,增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课,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育。
发现和培育美
术专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竞赛,组织优异习作展览。
7、展开校外美术活动,指引学生宽阔美术视线。
苏教版第三册美术学科教学设计于净

苏教版第三册美术学科教学设计相同图样排排队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江苏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大量图例的欣赏,引导他们发现二方连续多种排列方法和表现手法所呈现的装饰美感。
二方连续直观的排列规律和基本形式便于学生发现,并通过欣赏、练习、纠错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二方连续纹样就是一个或多个大小、形状、色彩相同的图样,向左右或上下一字排开。
本课创作表现的方法以画、剪、实物拼贴和印为主,易于学生操作,学生均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并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从而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感知具体形象为主,其概括、抽象的逻辑性思考能力尚未形成,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自身存在的主动参与性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独立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习惯也初步养成。
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可以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虽然二方连续图案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这个概念过于抽象化。
如何使学生易于接受,了解其规律特点,用以区别其它的图案,进而设计创造出更新颖的花边图样,成了本课的重点。
生活中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恰好符合了儿童形象思维的特征,用小鱼、小猫串编起来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感染并激励他们学习。
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进行积极的发现,在帮助小动物们“排排队”的竞争与合作中,主动探索二方连续图案的规律美。
并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材、教室中的资源,进一步感悟到规律中的多样化。
教师用激活的方法启发引导,让学生从直观感知逐步深入到“理性”的分析,将技能与认知化为己有后,创造设计出富于个性的图案作品,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创作规律,能设计出美观而独特的花边图样。
苏少版美术三上册教案表格版

一、拓展思维: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优秀的粉印纸版画作品,拓宽学生视野,学生观察后讨论:
1、哪些材料可以作为粉印纸版画的内容呢?(可以是风景、动物、人物等)
2、用于印画的纸深色好还是浅色好呢?
3、你有怎样更好的创意呢?
二、明确作业要求:
1、内容选择上新颖独特,有想象力。
2、构图饱满,用线要粗犷。
那么海面的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成的呢?你想想看,会用那些颜色呢?那么画面中的橙色块面呢?
(学生回答后,课件验证)
(3)色彩分层练习+反馈
过渡:那么多颜色的点是均匀分布在画面中的吗?(不是)
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排列的吗?(不是)
(板书:大小、疏密、方向)(实物投影)反馈并过渡。
(四)、作品欣赏(课件)(1)《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画面中洒落大片的黄色表现了什么?树荫用什么颜色?(2)水彩点彩家克罗斯的《风景-树》下面这幅画主要用了什么色彩?画中点的变化更丰富,你能发现吗?近景是一片蓝色的树,用了那些蓝色?为什么?
元代:属於寒冷气候期。皮毛占衣服的比例仍大,气候上也处於一个较寒冷的时期,正因气候的配合,在上位者才可能维持蒙古人的传统服饰。
4、古代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课件出示图片并讲解)
师:中国古代服饰对现代的服装设计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同时也很受外国朋友的喜欢,你们看这张图片,这是在世界小姐选美比赛中,我国选手所穿的有着唐朝服饰特点的服装,并且获得了冠军。
3.技能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让他们体会到亲手设计服装的乐趣。2)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服装知识,设计制作服装。
最新苏少版美术第三册《水墨情趣》教案设计资料讲解

2 、打开书 Р 6、 7,在书上同学们还会看到 很多有趣的画面,同学们同桌一起看一看,说说 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创意、材料。
启发 创新
1 、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这些, 你还能想出哪些好 方法?
A 、指印法 B 、点点法 C 拓印法 2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看, 同学 们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
创作
学生作业设计 : 用多种技法,以水墨为主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评价
一张综合作业,
1、优作讲评,不足作业提出修改方法
2 、金点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刚才画好、
印好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剪纸、
改变成一把小伞、制作成一件小手工、回家后还
可以各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在自己的白色
T 恤衫上画一
画……。
板书设计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欣赏
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 的效果。
1 、综合绘制方法的范画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刚才看到
的那些有何不同?相同在何处?这幅画把刚才我 们看到的方法都用上了。
分析:这幅画每个地方分别用了什么技法? (生讨论,生)
析
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教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学
2、了解各种颜料,工具的性能,画法。
目
3、运用综合手法使画面丰富,有趣。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了解水墨画画法。 能将各种工具综合运用。
教师
国画颜料、油画棒、笔、调色、盘、剪刀、胶水、范画。
准 备 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美术第三册教案第一课难忘夏天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暑假中有趣的经历,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丰富的暑假生活,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夏天,抓住自己难忘的细节,用美术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对夏天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安排构图和运用色彩等手段,生动地表现夏天的特点。
教具准备:图片、水粉颜料、纸学具准备:水粉颜料、纸、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回忆1、谈话:暑假过得快乐吗?你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活动?还有什么见闻(游戏、夏令营、玩沙、旅游……)2、用简短语言与大家交流,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游戏1、以小组形式表演暑假中有趣的经历。
三、欣赏: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了解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征。
理解和感悟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意。
四、课堂练习1、把暑假中最值得留恋的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表现出夏天的特征。
2、配上题目,突出画面主题。
3、教师教一些表现人物动态的画法。
五、展示与评价1、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作时的想法和体会。
2、找出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小组一起分享。
3、把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第1课难忘夏天步骤:1、构思学生作业展2、设计师范画3、涂色第二课机器人伙伴教学目的:一、巩固机器人造型特点。
二、掌握手工创作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想像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机器人制作的方法;难点:制作有趣精细,有新意。
教具准备:范图,各种废旧材料、剪刀、胶布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法,师生问好!二、导入:出示纸盒作品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机器人伙伴(2)三、辅导创作:1、欣赏讨论书中作品。
A、材料选用;B、造型特征;C、功能显示;2、让学生谈谈各自创作想法。
3、小组讨论,创作内容。
四、学生创作。
要求:学生分组集体创作,师巡回指导。
注意点:造型独特、功能多、外观色彩漂亮。
五、讲评小结作品展示,师指导出优缺点。
小结:本堂课知识点及学生表现情况。
板书设计:机器人伙伴(2)材料选用造型特征功能显示1、造型独特2、功能多3、色彩漂亮教后点滴:学生能积极地与同学合作,进行集体交流、创作,创作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颇高,作品富有一定的童趣和新意第三课水墨情趣教学法目标:一、了解一些作画的方法。
二、学会水墨与水粉、蜡笔结合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重(难)点:重点:了解并学习作画技法。
难点:方法的合理运用及巧妙搭配。
教(学)具准备:水、墨汁、水粉、蜡烛、毛笔、水杯、调色盘、宣纸、餐巾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游戏吗?玩过什么游戏?那你们玩过水墨游戏吗?想不想玩?那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种游戏,引出课题第7课水墨游戏(出示课题)。
(“现过”学生各抒己见,各自玩过的游戏)三、示范讲解1、出示范作,讨论作画后的效果。
得出:水多了,渗化开来,会有毛绒绒的感觉。
2、师示范绘画与蜡笔结合后的效果。
同学们,你知道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吗?那谁能说出蜡烛的特性吗?从而进一步联想到蜡笔也是油性的。
师示范蜡笔涂过的地方颜料是画不上去的。
那用颜料等与蜡笔一起运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观察方法,欣赏马的不同的效果。
讨论得出:蜡烛是蜡油做成的,所以具有油性)3、师示范水墨画与水粉,结合运用的方法(简单示范)(1)喷绘(牙刷)——颜料(2)平涂(3)泼墨——墨汁四、学生作业要求:运用一些自己熟知的技巧进行练习,进行游戏绘画。
五、讲评小结优秀作品展示,并指出优缺点小结:一堂课中所需了解的技法及注意的要点。
教后点滴:学生兴趣颇高,能主动参与教学法活动,但在绘画中,水粉掌握欠佳,由于第一次接触水墨,绘画不够大胆,有待于以后的教学第四课相同图样排排对教学目标:一、掌握二方连续的组织形式。
二、学习二方连续设计绘制方法。
三、培养学生类化生活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重点:掌握二方连续的基本组织形式;难点:学会设计绘制方法及设计新颖绘制工整。
教(学)具准备:水彩笔,范作(手工)(绘画),衣服教学过程:一、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导入同学们,炎热的夏日已经过去了,接着我们又将迎来了寒风瑟瑟的秋天。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对了,天气会渐渐地变凉了。
所以,同学们勿必要注意保暖,别受凉了。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衣服御寒。
偶然间,我发现这件衣服上的花纹特别地漂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件衣服上有一些什么改样呢?哪位同学知道?对了,是一朵朵的花,那么,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三、示范讲课嗯!很好,是朝上朝下向两边排列的,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有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
不过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
我在平时生活当中看到那么多的改样。
哪些才是二方连纹样呢?先不要急,下面,我们首先来欣赏一张图片,出示图片。
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讲述一下)。
第一组是由许多个形状相同的回形针排列而成的,说出基本单位。
再请学生说出第三、四两组的单位纹样,再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呢?好,其实到这边二方连续纹样的要领也就出来了,下面哪位同学能概括地讲一下?好,老师在这里做了全面的概括,我们在这里做了全面的概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用一个或几个基本的单位纹样向两个方向有规律地排列的图案纹样。
在这里我们应该有着重注意两个地方。
(学生讨论得出:基本单位纹样有规律)四、出示投影,巩固练习。
下面为了巩固一下,我们再来看投影,仔细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二方边疆是由几个基本的单位纹样有规律进行排列而成的?(第一组是由两个正方形中的花纹样为基本单位纹样。
第二组是以一片树叶为基本单位纹样)很好,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二方连续,哪能否举出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二方连续纹样(提示:装饰用的方面)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学生举例:如建筑装饰包装、日用器皿、被面床单、窗帘、地毯、围栏以及报刊杂志封面题栏等。
五、独立作业设计一个二方连续纹样(以花头、花叶纹样为主)要求:设计新颖,涂色均匀,制作工整。
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小结:先让学生讨论,再做一些作业评价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下来,大多了解并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此,我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争取用我们的智慧加勤劳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国点缀的更加绚丽多姿。
(学生讨论点评)板书设计:二方连续定义范作教后点滴:能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方形进行排列,创作内容新意有趣。
第五课小挂饰教学目标:1、情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操作:作彩纸剪贴画练习。
3、认知:学习剪贴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以剪贴的手法制作彩色小花饰。
教学难点:小花饰色彩的搭配。
教具准备: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
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
(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
(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学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
2、强调色彩搭配。
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
1、评选教室里最漂亮的小花饰。
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6课亮眼睛【教材分析】儿童对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并没有很积极、有意地去观察和了解。
本课让学生接触眼睛,感受眼睛带给人的精神内涵,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
穿插一些知识,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如何友善地对待动物,关心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这样的活动,体现了美术和生活、自然的渗透关系。
《亮眼睛》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复眼等学科知识,学生可以有一定程序的了解,但仍应着重于形状、特征、色彩、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运用自己喜爱的材料和手段,感受和表现眼睛,体验观察、想象的创作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和动物眼睛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本课促使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材料,通过观察、讨论、研究和表达,了解眼睛的形状、色彩、情感意义。
本课的活动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亮眼睛的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亮眼睛的不同表达方法;眼睛的情感意义表达。
(3)教时:2课时【教学过程】方案1(1)分组、宣布比赛规则。
(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了解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特征,并进行刻画。
)(2)教师出题,抢答加分,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最具体。
第一关:通过欣赏图片,进行同种动物眼睛的表述。
第二关:通过欣赏图片,说一说人类往喜怒哀乐时眼睛的不同变化。
第三关:自由论述:你认为哪些动物或人的眼睛最“亮”,详细述说自己的理解。
(3)绘画练习。
第四关:小组合作,在整张铅画纸上用笔画出一只大眼睛,详细刻画眼睛的具体形状、颜色、特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刻画最精彩。
(4)总结分数,评出名次。
(5)做面具,进行表达。
方案2:(1)引起动机。
关注:谈话入题,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趣:观看书本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种类的“亮眼睛”,激起学生兴趣。
观察: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眼睛,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意愿。
(2)展开活动。
欣赏:观看教师精心准备的图片资料,扩展审美能力。
表述:说一说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锤炼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探索和研究。
眼睛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和精神内涵。
(3)分享活动。
想像:想像一下自己见过的眼睛,回忆通过电视等资料看过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亮眼睛。
开阔思维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探讨:合作和进一步探讨。
眼睛的形状、大小、颜色、神态。
在各种情况下,眼睛所发生的变化。
表达:学生创作和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刻画,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方法。
锻炼美术表达能力。
(4)延伸活动。
评价:审美和个性表达能力。
联系:学科渗透和活动提升,进一步培养兴趣,发展自我。
(5)总结、整理和收藏作品。
方案3(1)组织教学。
(2)了解眼睛的构造,比较人的眼睛和动物的眼睛的构造特点有什么不同。
(3)用笔简单勾勒一下人和动物的眼睛,注意构造的不同。
(4)观看图片,通过比较,了解“亮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等的不同。
A、比较老人和儿童、人和动物眼睛的不同,了解眼睛的不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