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通假字(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8、曲终收拨当心画(同“划”,用拨子)拨 2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同“花”,花朵 )
30、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 31、秦王还柱而走(同“绕”,环绕 )
3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同“才”刚刚 )
11、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
12、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 13、既陈而后击之(同“阵”布阵 ) 14、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1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感谢恩惠 )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同“渡”,渡过 ) 17、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同“尔”,你的)
)
8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
8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同“晻”暗沉沉 )
84、顷之,烟炎张天(同“焰”火焰 )
85、日以尽矣(同“已”已经 )
8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犹”像 ) 87、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同“矣”啊 )
88、皆阳应曰( 同“佯”假装)
8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
通假字
1. 召有司( 官员 )案图(同“按”,察看 ) 2. 愿伯具(详细地)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 3、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宾的人)
4、汉军罢,弗能追(同“疲”,疲乏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散开 )
6、不复一一自辨(同“辨”,辨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倍”,增加 ) 8、不( 同“否” )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 将要 )为所( 被 )虏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曝”晒 )
9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突然,仓促) 99、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同“债”债务 )
高中常见通假字总结
高中常有通假字1“诎”同“屈”,曲折。
例:“诎右臂支船。
”2.“要”同“邀” ,邀请。
例:①“便要还家。
” ②“张良出,要项伯。
3.“还”同“旋” ,展转。
例:“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见”同“现” ,①表现。
例:“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②露出,显现。
例:① “风吹草低见牛羊。
” ②“欲隐勿见。
”5.“徧”同“遍” ,广泛。
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6.“反”同“返” ,①回到。
例:“及反,市罢。
” ②来回。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 回来。
例:“出不入兮往不反。
”7.“惠”同“慧” ,聪慧。
例:“甚矣,汝之不惠。
”8.“亡”同“无” ,没有。
例:“河曲智叟亡以应。
”9.“厝”同“措” ,搁置。
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0.“陇”同“垄” ,垄断,山岗高地。
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齐”同“剂” ,药剂。
例:“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12.“坐”同“座” ,座客。
例:“满坐寂然。
”13.“说”同“悦” ,快乐。
例:“秦王不说。
”14.“错”同“措” ,放。
例:“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辈,故不错意也。
”15.“与”同“欤” ,吗。
例:“轻寡人与?”16.“尔”同“耳” ,罢了。
例:“无他,但手熟尔。
”17.“苍”同“仓” ,例:“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18.“具”同“俱” ,①都,全。
例:“百废具兴。
” ②详尽地。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属”同“嘱” ,嘱咐。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20.“曾”同“增” ,增添。
例:“曾益其所不可以。
”21.“衡”同“横” ,堵塞,堵塞。
例:“困于心,衡于虑。
”22.“拂”同“弼” ,辅弼。
例:“入则没法家拂士。
”23.“女”同“汝” ,你,你们。
例:“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4.“卒”同“猝” ,匆促,立刻。
例:“五万兵难卒合。
”25.“不”同“否” ,表示提问。
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与不?”26.“干”同“岸” ,岸边。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历年高考题中的通假字
历年高考题中的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通假字汇总(表格版)(按字母顺序编排)
(《齐桓晋文之事》)
仓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
(《唐雎不辱使命》)
藏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孔雀东南飞》)
曾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
(《望岳》)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唱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屈原列传》)
纽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三顾茅庐》)
E
尔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卖油翁》)
F
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反”,返回。
(《齐桓晋文之事》)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
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愚公移山》)
反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同“返”。
(《离骚》)
错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
(《唐雎不辱使命》)
D
当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当,同“尝”,尝试。
(《兼爱》)
蹈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
(《苏武传》)
道
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离骚》)
丁宁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08.沈: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
109.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
110.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1.声: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39.“诎”通“屈”,如“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
40.“趣”通“趋”,往,取,如“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 41.“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42.“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43. “识”通“帜”,标志,如“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勾践灭昊高兴喜欢如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o田通畋庭通廷涂通途无通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76.明约束者也”
77.陌:通“百” ;量词。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
78.莫:同“暮” ;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79.壁下。 ”
80.莫:同“暮” ;日落时,引申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 。 ”
81.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9.“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
10.“采”通“彩”,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1.“绌”通“黜”,罢官,如“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60例通假字
L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靖之战》).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O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L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傩: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傩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细: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论积贮疏》)②通“横”,梗塞,不顺,动词。
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
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以下是格式错误已经删除的文章:高考必备通假字大汇总案:同“按”,表示察看。
动词。
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XXX。
”罢:通“疲”,表示疲劳。
形容词。
例如:“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表示头发花白。
形容词。
例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表示字版。
名词。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表示晒。
动词。
例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表示暴露、显露。
动词。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表示暴露、显露。
动词。
例如:“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表示酒器。
名词。
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表示背叛、忘记。
动词。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XXX也。
”倍:同“背”,表示背叛、违背。
动词。
例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同“被”,表示顶。
动词。
例如:“被XXX。
”被:同“披”,表示穿着。
动词。
例如:“XXX,如被冰雪。
”被:同“披”,表示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例如:“XXX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表示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例如:“XXX至于XXX,被发行吟泽畔。
”XXX:同“睥睨”,表示斜着眼看。
形容词。
例如:“见其客XXX,XXX。
”辟:通“避”,表示躲避。
动词。
例如:“其北陵,XXX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表示行为不正。
形容词。
例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表示困顿、失败。
形容词。
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表示疲惫、衰败。
形容词。
例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表示遍及、普遍。
动词。
例如:“小惠末徧,XXX从也。
”宾:同“傧”,表示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
例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表示不。
副词。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表示吗。
疑问语气词。
例如:“XXX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表示吗。
高考常见通假字
假期学案一——通假字课文常见通假字辑录(按拼音顺序排列)◇案:通“按”,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颁:通“斑”,黑白相间。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倍:通“背”。
例1: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例2: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节选》◇辩:①通“辨”,区别。
例1: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例2: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②通“变”,变化。
例: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采:通“彩”,彩色。
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采:通“彩”,彩色。
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卒:通“猝”,匆忙。
例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例2: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趣:通“促”,催促。
例1: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例2:复使一人趣之《西门豹治邺》◇丁宁:通“叮咛”。
例: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而:通“尔”,你,你们。
例: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反:通“返”。
例1: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例2:反不讨贼《晋灵公不君》◇伏:通“服”,心服。
例: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之死》◇父:通“甫”。
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不:通“否”。
例: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共:通“供”例: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何:通“呵”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盖:通“盍”,何,怎样。
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驩:通“欢”。
例:请毕今日之驩《苏武传》◇还:通“环”,绕。
例1: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例2: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惛:通“昏”。
例: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棘:通“急”,紧急。
例:玁狁孔棘《<诗经>两首》◇竟:通“境”,边境。
例:亡不越竟《晋灵公不君》◇距:通“拒”。
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倔:通“崛”例: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决:通“诀”,诀别。
例:与武决去《苏武传》◇扣:通“叩”,询问。
通假字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党:通“倘”;倘若,偶然。
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2.道:同“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3.得:通“德”;恩惠。
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4.吊:同“掉”;落。
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5.丁宁:同“叮咛”嘱咐。
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6.读:通“逗”;即现在的“,”。
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7.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8.队:通“坠;坠落。
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9.敚:同“夺”;强取,夺取。
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10.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11.而:通“尔”;”你的。
代词。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12.而:同“如”象。
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13.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14.蕃:通“繁”;多。
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5.反:同“返,返回。
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16.奉:通“俸”俸禄,薪俸。
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17.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8.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19.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20.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1.盖:通“盍”,为什么。
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22.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23.估:通“贾”;商人。
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24.灌:通“盥”;洗手。
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25.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6.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27.衡:通“横”跟竖、直相对。
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共100个)
高考高频文言文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通版:字版,雕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暴通曝: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5.桮通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被通披:①披散。
“屈原至于滨,被发行吟泽畔。
” ②穿上。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8.敝通弊:①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②弊通敝,破旧,谦词。
“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
”9.辩通辨:差别。
“此小大之辩也。
”10.不通否:①副词,不。
“或师焉,或不焉。
”②疑问语气词,吗。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1.采通彩:色彩。
“须臾成五采。
”12.裁通才:时间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3.钞通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14.雠通仇:①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②仇恨。
“仇雠敌战之国也。
”15.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
”16.从通纵:①合纵。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②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7.道通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8.当:①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②当通倘,如果。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得通德:感激。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0.度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
”21.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22.反通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23.奉:①通俸,俸禄。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②通捧,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4.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5.盖通盍,相当于“何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素材59个通假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素材:教材中出现的59个通假字1.案:通“按”,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2.颁:通“斑”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3.倍:通“背”,违背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4.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5、沈:通“沉”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
(《雨霖铃》)6、绌:通“黜”,贬黜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7、卒:通“猝”,仓促例如: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8、错:通“措”,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9、不:通“否”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10父:通“甫”例如:长乐王回深父。
(《游褒禅山记》)11、盖:通“盍”,何不例如: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12、堕:通“隳”,毁坏例如: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殽之战》)13、距:通“拒”,把守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14、决:通“诀”,诀别例如: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15、累:通“缧”,绳索,“累臣”,这里代俘虏例如:不以累臣衅鼓。
(《殽之战》)16、雷:通“擂”,击打例如: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赤壁之战》)17、离:通“罹”,遭受,遭遇例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18、列:通“裂”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梦游天姥吟留别》)19、摩:通“磨”例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20、缪:通“穆”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21、莫:通“暮”,夜晚例如:至莫夜月明。
(《石钟山记》)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23、奉:通“捧”,恭敬的拿着例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24、被:通“披”,披散例如:(屈原)被发行吟泽畔。
常用通假字集锦
常用通假字集锦A“案”通“按”,审察,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干”通“岸”,岸边。
例如:置之河之干兮。
《诗经·伐檀》B“罢”通“疲”,年老体弱的。
例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倍”通“背”,违背。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拂”通“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厝”通“措”,放置。
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裁”通“才”,刚刚。
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唱”通“倡”,倡导。
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绌”通“黜”,贬黜。
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材”通“才”,才能。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D“得”通“德”,恩惠。
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太”通“大”,与“小”相对。
例如: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当”通“挡”,抵挡。
例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道”通“导”,引导。
例如: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使楚》E“而”通“尔”,你。
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尔”通“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F“不(fǒu)”通“否”。
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反”通“返”,往返,返回。
例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例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G“盖”通“盍”,为什么。
例如: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灌”通“盥”,洗。
例如: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酤”通“沽”,买。
例如:酒酤于市。
《训俭示康》H“函胡”通“含糊”。
例如: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石钟山记》“火”通“伙”,伙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期学案一——通假字课文常见通假字辑录(按拼音顺序排列)◇案:通“按”,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颁:通“斑”,黑白相间。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倍:通“背”。
例1: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例2: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节选》◇辩:①通“辨”,区别。
例1: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例2: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②通“变”,变化。
例: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采:通“彩”,彩色。
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采:通“彩”,彩色。
例: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卒:通“猝”,匆忙。
例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例2: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趣:通“促”,催促。
例1: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例2:复使一人趣之《西门豹治邺》◇丁宁:通“叮咛”。
例: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而:通“尔”,你,你们。
例: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反:通“返”。
例1: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例2:反不讨贼《晋灵公不君》◇伏:通“服”,心服。
例: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之死》◇父:通“甫”。
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不:通“否”。
例: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共:通“供”例: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何:通“呵”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盖:通“盍”,何,怎样。
例: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驩:通“欢”。
例:请毕今日之驩《苏武传》◇还:通“环”,绕。
例1: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例2: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惛:通“昏”。
例: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棘:通“急”,紧急。
例:玁狁孔棘《<诗经>两首》◇竟:通“境”,边境。
例:亡不越竟《晋灵公不君》◇距:通“拒”。
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倔:通“崛”例: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决:通“诀”,诀别。
例:与武决去《苏武传》◇扣:通“叩”,询问。
例: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大铁椎传》◇离:通“罹”,遭遇。
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敛:通“殓”。
例:敛不凭其棺《祭十二郎文》◇缪:通“缭”。
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列:通“裂”。
例: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闵:通“悯”。
例:夙遭闵凶《陈情表》◇冥:通“溟”。
例:北冥有鱼《逍遥游》◇摩:通“磨”。
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报任安书》◇莫:通“暮”。
例1:岁亦莫止《<诗经>两首》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侍坐》◇缪:通“穆”。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蔺》◇内:通“纳”,使进入。
例1: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例2: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而:通“能”,能力。
例:而征一国者《逍遥游》◇泮:通“畔”。
例:隰则有泮《<诗经>两首》◇畔:通“叛”,背叛。
例:畔主背亲《苏武传》◇傍:通“旁”,旁边。
例: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辟:通“僻”,行为不正。
例:放辟邪侈《齐桓晋文之事》◇冯:通“凭”。
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枪:通“抢”,撞、触。
例:见狱吏则头枪地《报任安书》◇禽:通“擒”,逮捕。
例:一时收禽《张衡传》◇诎:通“屈”。
例: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取:通“娶”。
例: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纫:通“韧”。
例:蒲苇纫如丝《孔雀东南飞》◇女:通“汝”。
例: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蓐:通“褥”。
例:常在床蓐《陈情表》◇善:通“缮”,修治,擦拭。
例: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失:通“佚”,散失。
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世:通“逝”。
例: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受:通“授”,传授。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孰:通“熟”仔细。
例1: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愬:通“诉”,控告。
例: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当:同“倘”,假如。
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剔:通“剃”。
例:其次剔毛发《报任安书》◇庭:通“廷”,朝廷。
例: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涂:通“途”,路途。
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说:通“脱”。
例:犹可说也《<诗经>两首》◇罔:通“网”。
例:及罪至罔加《报任安书》◇无:通“毋”。
例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两首》例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亡:同“无”。
例1: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例2:武父子亡功德《苏武传》◇希:通“稀”。
例: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郤:通“隙”,嫌隙。
例: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见:通“现”。
例1: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例2:靡不毕见《屈原列传》例3:美恶必见《求谏》◇乡:通“向”。
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生:通“性”,本性。
例: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羞:通“馐”。
例: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祭十二郎文》◇摩:通“磨”。
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报任安书》◇莫:通“暮”。
例1:岁亦莫止《<诗经>两首》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侍坐》◇缪:通“穆”。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蔺》◇内:通“纳”,使进入。
例1: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例2: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而:通“能”,能力。
例:而征一国者《逍遥游》◇泮:通“畔”。
例:隰则有泮《<诗经>两首》◇畔:通“叛”,背叛。
例:畔主背亲《苏武传》◇傍:通“旁”,旁边。
例: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辟:通“僻”,行为不正。
例:放辟邪侈《齐桓晋文之事》◇冯:通“凭”。
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枪:通“抢”,撞、触。
例:见狱吏则头枪地《报任安书》◇禽:通“擒”,逮捕。
例:一时收禽《张衡传》◇诎:通“屈”。
例: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取:通“娶”。
例: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纫:通“韧”。
例:蒲苇纫如丝《孔雀东南飞》◇女:通“汝”。
例: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蓐:通“褥”。
例:常在床蓐《陈情表》◇善:通“缮”,修治,擦拭。
例: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失:通“佚”,散失。
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世:通“逝”。
例: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受:通“授”,传授。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孰:通“熟”仔细。
例1: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愬:通“诉”,控告。
例: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当:同“倘”,假如。
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剔:通“剃”。
例:其次剔毛发《报任安书》◇庭:通“廷”,朝廷。
例: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涂:通“途”,路途。
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说:通“脱”。
例:犹可说也《<诗经>两首》◇罔:通“网”。
例:及罪至罔加《报任安书》◇无:通“毋”。
例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两首》例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亡:同“无”。
例1: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例2:武父子亡功德《苏武传》◇希:通“稀”。
例: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郤:通“隙”,嫌隙。
例: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见:通“现”。
例1: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例2:靡不毕见《屈原列传》例3:美恶必见《求谏》◇乡:通“向”。
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生:通“性”,本性。
例: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羞:通“馐”。
例: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祭十二郎文》◇于:通“吁”。
例:于嗟鸠兮,无食桑椹《<诗经>两首》◇俨:同“严”,整齐的样子。
例:俨骖騑于上路《滕王阁序》◇厌:通“餍”,满足。
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要:通“邀”。
例:要项伯《鸿门宴》◇以:通“已”,动词,止。
例: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以:通“已”,已经。
例1: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例2: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景:通“影”。
例: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与:通“欤”。
例:庶乎其传也与?《<日知录>三则》◇圜:通“圆”。
例1:何方圜之能周兮离骚》例2:幽于圜墙之中《报任安书》◇说,通“悦”。
例1: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例2: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有:通“又”。
例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陈情表》例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则》◇由:通“犹”,像。
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章:通“彰”。
例:芳菲菲其弥章《离骚》◇蚤:通“早”。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例3:夫人不能蚤自裁绳墨之外《报任安书》◇责:通“债”。
例: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振:通“震”。
例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例2: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例3: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指:通“旨”。
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知:通“智”。
例1: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例2:知效一官《逍遥游》例3:小知不及大知《逍遥游》例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属:通“嘱”。
例:举酒属客《赤壁赋》◇濯:通“浊”。
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原列传》◇从:通“纵”,合纵。
例: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尊:通“樽”。
例1: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例2:形似酒尊《张衡传》例3:皆隐在尊中《张衡传》◇坐:通“座”。
例: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