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
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纲要
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纲要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 △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苏教版初三化学探索化学反应的原理
苏教版初三化学探索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反应是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
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探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所涉及的一些化学反应原理。
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酸碱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结合产生水分子(H2O)。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通过实验演示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这说明了酸碱反应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反应类型。
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物质的电荷转移过程。
以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为例,金属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接受电子,被还原成阴离子。
通过这个过程,电荷得以转移,物质发生了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三、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反应类型。
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物质。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通过实验演示了一些分解反应,如过热铜(II)碱式碳酸盐分解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碳。
这说明了在适当的条件下,一些化合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不同的物质。
四、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类型。
在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基团被另一个元素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通过实验演示了一些置换反应,如铁和铜离子的反应生成铜和铁离子。
这说明了在适当的条件下,置换反应可以发生,并且会导致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总结:通过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其中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四种类型。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共29张PPT)
在反应aA(g)+bB (g)
cC (g)+ dD (g)中,计算关系为:
单位 统一
aA(g)+ bB (g)
始 n1
n2
变 ax bx
平 n1-ax n2-bx
cC (g)+ dD (g) 0 0 已知条件 cx dx 计量系数之比 cx dx 加、减计算
⑴、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①、反应物:平衡浓度=
4.下列关于平衡常数 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 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
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 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
衡常数 K ④平衡常数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的计算关系
解析: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中,各成分浓度必须是平衡浓度、浓 度的方次为其化学计量数、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在 K 的表达式中;是产物浓度幂的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积的比值。
答案:C
解析:H2(g)+S(s) H2S(g)
其平衡常数 K1=���������(���(HH22������))
例1、将6mol A气体和5mol 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发生
下列反应:3A (g) + B (g) 2C (g) + xD (g) ,经过5min达到化
学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得D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计算:①、x的值;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③、A的平衡浓度。 解:∵ 3A (g) + B (g) 2C (g) + xD (g)
解析:选 D。纯固体及纯液体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且平 衡常数表达式中,是用各物质平衡浓度表示的。
高中化学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符号表示方法;3.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反应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器材、化学实验材料等;2. 教学资源:苏教版化学教材、教学PPT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的化学变化。
2. 理论讲解(20分钟)(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PPT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结合图示讲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守恒等原理。
(2)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详细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物质的状态符号等,并通过实例演示给学生。
(3)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重点讲解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表的展示,让学生理解这些因素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演示(15分钟)选择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简单化学反应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4. 拓展运用(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几个化学反应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5.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符号表示方法,并提醒学生课后复习相关知识点。
四、课后拓展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 鼓励学生独立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扩展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3. 定期进行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基本概念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拓展运用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三《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三《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这一单元,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重新组合引起物质性质变化的基本规律;2. 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常见反应类型的判别方法;3. 知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能解释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4.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平衡,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5. 掌握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3.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并与前几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联系。
二、学习化学反应的分类1. 提示学生思考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区别,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 针对不同类型的反应,给出示例并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反应类型的判别方法。
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速率定量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态的特点。
2. 介绍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的值。
五、进行相关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条件,要求学生进行反应类型的判别、速率计算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辅导。
六、小结和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概念、分类、速率与平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但在教学环节划分上可能存在不够清晰的地方,下次需要进一步完善。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全文)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一、注重夯实基础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习题形式让学生回忆、理解所学知识,而不是教师一味讲授。
教学设计如下:1.温故而知新该装置为池,Zn是极,Cu是极,电子从经流向,电流从流向,离子从流向,电极反应式分别是总反应式。
该习题可以让学生上课马上作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调整,学生能够很好地回忆、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设置问题情境,引出盐桥在实验中,为什么Zn、Cu附近都有气泡产生?学生进行各种猜想,教师一一进行评价,提出解决办法,引入盐桥。
盐桥的作用是平衡两极的电荷。
二、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这一教学目标为例,教学设计如下。
1.学生分组实验(1)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的PH;(2)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形状相同的镁条,取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各10ml于气球中,并将气球扣在试管口,同时迅速加入到试管中,观察现象。
2.现象(1)盐酸的PH小于醋酸的PH;(2)盐酸中气球涨得比较快,但最终两气球大小一样。
3.解析(1)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导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
酸性越强,PH越小。
(2)反应开始时,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但由于镁条足量,促进醋酸往电离的方向进行,最终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两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4.拓展思考(1)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PH 大小;(2)比较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3)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均相等的盐酸与醋酸,分别和足量的Zn反应,比较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和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4)PH、体积均相等的盐酸与醋酸,分别和足量的Zn反应,比较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和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反应原理)全套优质课件【精品】
表示符号 单位
测定装置
ΔH kJ·mol-1 (或 kJ/mol )
量热计
二者关系
恒温、恒压下的反应热即为焓变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概念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 的反 应
放热反应 的反
放出热量 应
反应物与 生成物能
量关系
反应物 的总能量 比 生成物 . 的总能量要小
反应物 的总能量 比 生成物的总能
U 要大
是分 几步 完成,其总的 热效应 是 完全相同 的。
2.图示 如图:由A到B可设计两个途径:
途径一:A―→B 途径二:A―→C―→B 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ΔH= ΔH1+ΔH2 。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
比较
类型
定义
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3.燃烧热 (1)概念:在101 kPa下, 1 mol物质 完全燃烧
的反应热叫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2)热值:在101 kPa下, 物1 g质 完全燃烧
的反应热。 (3)完全燃烧:指物质中含有的氮元素转化
为 N2,(g)氢元素转化为 CO,2(g)碳元素转化为 H2O(l) 。
资源,
污染环境
。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够表示化学 反应热 的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如2H2(g)+O2(g)===2H2O(g) ΔH(298 K) =-571.6 kJ·mol-1,表示在298 K时,
1 mol O2(g)
成 2 mol H2O(g) 量。
和 2 mol H2(g) 完全反应生 时 放出 571.6 kJ 的 能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最全版)
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二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及练习归纳总结(苏教版)
1.1.1 化学反应的焓变一、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H =∑H (反应产物)-∑H (反应物) 符号:∆H单位:kJ/mol 或kJ·mol -1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收能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H >0 放热反应:释放能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H <0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注意事项: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 也不同。
(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②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因为△H 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 和25°C 。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 也同等倍数的改变。
④∆H 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一定要注明,“+”代表吸热,“-”代表放热。
∆H 的单位是:kJ/mol 或J/mol 。
例:2H 2(g)+O 2(g)====2H 2O(l);∆H =-571.6kJ·mol -12H 2(g)+O 2(g)====2H 2O(g);∆H =-483.6kJ·mol -1 H 2(g)+12O 2(g)====2H 2O(l);∆H =-285.8kJ·mol -1H 2(g)+12O 2(g)====2H 2O(g);∆H =-241.8kJ·mol -1二、化学键与能量:反应热等于断键反应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之差。
例1: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____________ P 4O 10。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浙大附中顾建辛(310007)•一、浙江省对选修模块的课时安排及学分安排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的3个主题:★本模块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在内容的选择与编写上,建立系统明晰的化学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编排深入浅出,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所涉及的三大主题是:•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力图从“能量变化”、“速率与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方面来解析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本模块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2、在化学反应原理中选择一些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3、基于对化学课程的国内外比较,引入了一些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原理的概念;4、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以及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的衔接。
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与必修内容的关系★高中化学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必修模块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化学1》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化学2》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四、《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1.《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分析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专题1第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1第二、三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能源的充分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主要内容▲专题2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专题2 各单元概念性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 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主要内容▲专题3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教与学要求分析★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要求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
课堂小结
1、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化学平衡(平衡观)。
2、从微粒的角度看沉淀溶解平衡(微粒观):
电解质固体 溶解 溶液中的离子
结合
(分子态)
(离子态)
3、从Qc和Ksp的关系,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定量观)。
课后作业:P.93 第1、3题 预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练习: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表达式。
AgBr(S) Fe(OH)3(s)
Ag+ (aq)+ Br-(aq) Ksp = c(Ag+) . c(Br-)
Fe3+ (aq)+ 3OH-(aq) Ksp = c(Fe3+) . c3(OH-)
3.意义:阅读课本 P.88 表 3-14
讨论: 对比不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 解度数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升温
溶解方向
c(Ag+ )
增大
加水
溶解方向
不变
加NaCl(s) 沉淀方向
减小
加AgNO3(s) 沉淀方向
增大
平衡时
c(Cl-)
增大 不变
增大
减小
现学现用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 5Ca2++3PO43-+OH- 进食后, 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
(第1课时)
美丽溶洞的形成
CaCO3+CO2+H2O=Ca(HCO3)2 含碳酸钙的岩石就这样被溶解了!
Ca(HCO3)2=CaCO3↓+CO2↑+H2O 钟乳石也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丁伟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编写的总体思路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涉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变、方向、限度、速率以及机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个专题。
专题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能与热量、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贡献等内容。
专题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所遵循的规律,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等内容。
专题 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着重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应用,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继必修课程《化学 1 》、《化学 2》之后的选修课程,编写时,在继承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更加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1 / 12学素养的提高。
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1.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新增了以下内容:焓变、熵与熵变、盐桥、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电离度、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等。
对于新增内容,我们首先要理清其中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认识《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求,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基础知识梳理】【知识回顾】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①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②铝热反应③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 C与CO2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1)(2)(3)(4)常见的吸热反应(1)(2)(3)(4)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单位2.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H= 总能量 -- 总能量(2)微观化学反应本质∆H=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放热反应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吸热反应(填>,<或=)【问题解决】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36kJ的能量。
试写出O2(g)与H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已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可以判断()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一样稳定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无法判断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如、、,因为不同所具有的也不同,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大小关系为。
若在溶液中的反应,溶液中的溶质用表示。
②要注明ΔH的,代表吸热,代表放热,注意不能省略,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不表示 ,因而计量数可以是,也可是。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教材分析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组李德梓一、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二、本专题教材结构注:阴影为新增知识点。
三、教学参考对本专题的要求【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
2.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能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知道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
4.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二)课时建议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课时常见的弱电解质 1课时【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一)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2.能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初步学习pH计的使用。
3.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法,认识pH的调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学会使用滴定管,能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并能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5.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
(二)课时建议溶液的酸碱性 1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2课时【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一)学习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有关盐类水解的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二)课时建议盐类的水解规律 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课时【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教材分析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组李德梓一、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二、本专题教材结构注:阴影为新增知识点。
三、教学参考对本专题的要求【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
2.了解酸碱电离理论,能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知道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
4.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二)课时建议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课时常见的弱电解质 1课时【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一)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2.能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初步学习pH计的使用。
3.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法,认识pH的调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学会使用滴定管,能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并能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5.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
(二)课时建议溶液的酸碱性 1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2课时【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一)学习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有关盐类水解的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二)课时建议盐类的水解规律 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课时【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一)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3.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二)课时建议沉淀溶解平衡 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2课时四、本专题的知识点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一部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从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入手,通过醋酸和盐酸酸性比较的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别,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探究结果为依据,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对于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教学中只要将常见的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与电解质强弱建立联系即可;教学时可先复习电解质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间发生的反应,结合实例分析反应原理,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依据实验结果阐述强、弱电解质的定义以及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结构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充分利用教材中图3—2和图3—3分别展示了HCl和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两者电离的主要差别,HCl在水中是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
通过直观的方法说明微观过程。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通过讨论醋酸分子与水分子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过程,进而讨论电离平衡的平衡状态、电离平衡常数;充分利用教材中图3-4和图3-6分别用比例模型表示了醋酸分子和水分子发生电离的过程,可以增进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的理解。
通过直观的方法说明微观过程。
充分发挥化学平衡理论对电离平衡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材在第60页设置“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电离平衡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电离平衡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平衡,加深对电离平衡本质的理解。
第三部分“常见的弱电解质”以水为例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电离平衡,引导学生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并依据弱电解质电离常数判断其相对强弱,从而促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知识的教学,对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pH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对后几节的教学关系很密切,因此,可以适当地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尤其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中应当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指导学生注意理论依据对新知识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注意本单元中的学习方法对第三、四单元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单元多处设置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第58页设置“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推测盐酸与醋酸的电离程度有无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又如,在第61页设置“交流与讨论”,通过给出有关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醋酸电离达到平衡时的电离度及各微粒浓间的关系。
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补充):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①浓度:弱电解质溶液中,水越多,浓度越稀,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②温度:电离过程需吸收能量,所以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加。
③同离子效应: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相同的离子,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④离子反应效应:若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离子结合的离子,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变大。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在上一单元介绍水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上,本单元重点介绍水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及测定。
本单元共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溶液的酸碱性”主要介绍了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常用的测量溶液pH的方法;第二部分“酸碱中和滴定”从原理、实验方法等角度介绍了一种常用的测定酸碱浓度的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关键。
可紧密联系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从水的电离平衡出发,通过条件的改变,电离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引入溶液酸碱性的学习。
可以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如讨论H2O、HCl溶液、NaOH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并以列表的方法归纳出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特别注意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知识及电离平衡移动知识,让学生在运用这两类知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在顺畅的思维中完成学习目标。
第66页设置“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分别计算酸性、中性及碱性溶液中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离子浓度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而引出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必要性,再在第67页设置“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pH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浓度关系的运算,总结出溶液的pH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对于教材中较为容易的知识点,教师只需要给出合适的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即可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
例如,对于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较容易理解,只需要完成教材第66页的“交流与讨论”即可掌握。
再如,pH的计算作为一种数学手段,只需要学生学会使用,对于公式本身不需要过多讲解。
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对溶液的酸碱性加以控制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促使学生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本单元简单介绍了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pH。
重点介绍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酸碱溶液浓度的方法,教材对于pH试纸和pH计的介绍比较简略,教师应给出一定的实物或结合课本中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是学生要掌握的一种化学分析方法。
要让学生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用到的仪器、药品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课文叙述比较精练,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中和滴定实验可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如提问: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的时候,酸和碱应该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尽量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完成学习。
在“滴定管的使用”的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两种滴定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信息提示”,通过学生自习和实践,初步掌握滴定管使用的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一些问题,如: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有哪些差别?为什么不能混用?为什么要润洗?为什么要排气泡?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习结束后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对照并改进自己的操作,鼓励学生思考以上问题,交流讨论得到结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操作方法,与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到答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细致地观察滴定过程,思考并得到结论。
当学生学会使用pH计和滴定管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完成第70页“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切身体验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滴定的一般方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材料,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酸碱滴定管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补充):有关溶液pH的计算,溶液的稀释规律,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在上一单元介绍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基础上,本单元着重探究另一类重要的物质——盐类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即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单元共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介绍了盐类水解产生的原因、盐溶液的酸碱性以及水解反应的表示方法;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介绍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几种因素,即盐本身的特征、浓度、温度、溶液的酸碱性等。
从整体看,“盐类的水解”理论性较强,包含了化学基本概念(盐类水解)和化学用语技能(书写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揭示矛盾,总结规律性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解实验的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一是应注意通过探究方法进行教学;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精选案例,让学生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发展。
首先在教材第74页设置“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以形成对盐溶液酸碱性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盐分类,为从微观角度研究盐溶液呈现一定酸碱性的原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