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论内部审计外部化
论内部审计外部化一、引言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就是从外部聘请专业职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审计部分及职员与外部师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由12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于1999年6月26日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它通过系统、规范的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将该定义与IIA1990年在《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声明》中修订的内部审计的定义作一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新定义中往掉了“在组织内部”一词。
这也就是表明内部审计不再是一种企业内部的自检活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即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
二、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内部审计是随着受托责任的而发展,它通过完善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来进步经营工作的性(economy)、效任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越来越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内部审计机构及职员无法对被审单位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查证和评价职能,即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并提出审计意见,即使是对企业的效益与治理水平的评价,也往往就是对其他受托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这样内部审计师的意见必将会到其他人的利益。
而内部审计师能揭露其他受托人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决定于两个方面:(1)审计师能发现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2)审计师对已发现的虚假行为和虚假报告揭露的概率。
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化
部审计 , 社会利益波及面小 , 它不能直接影响到社 会投 资人和政府 , 债权人的利益和投 资 目标导 向。 审计 中的检查风险降低 , 从而使得审 计风险降低。 以注册会计师充任 内部 审计工作风险性小 , 多的侧 所 更 重 于 检 查 , 证 和 咨 询 服 务 , 管理 当局 提 出 有效 的 内 部 控 制 方 案 , 鉴 为 从 工 作 意 愿 上 他们 更 愿 意接 任 内部 审 计 工 作 。 时 降 低 了 签 约成 本 , 同 内部 审 计 作 为公 司治 理 结 构 中 的 一 个 重 要环 节 ,其 在 现 代 企 业 从而又一次降低 了企业内部 审计成本。 管理 中的作用 已经引起越来越 多的关注。 企业要实现内部 审计职能 , 24 注 册 会计 师 充任 内部 审 计 师 能 合 理 的 节 约企 业 成 本 . 除 了建 立 内部 审 计部 门之 外 ,另 一 种 选 择就 是将 内部 审 计 职 能 外 包 成 本 费 用 是 制 约 内 部 审计 的重 要 因素 。 随 着 市 场环 境 的 变化 和 给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或 其他 具 备专 业 胜 任 能 力 的 机构 。 即 内部 审计 外部 企 业 间竞 争 的 目益 激 烈 ,内 部 审计 的传 统 职 能 已不 能 满 足企 业 增 加 化。 随着 信 息 化和 全 球 化 进 程 的 不 断 发展 , 内部 审计 外部 化 将 成 为一 价 值 的 需求 。 而聘 请 外 部 注 册 会 计 师 从 事 该公 司 的 内部 审 计 工 作 , 转 种趋势。 注册会计 师长期从事定期财务审计 的职业特征正好符合 了内部 审计 1什 么 是 内部 审 计 外 部化 的定期要求。所 以注册会计 师进 军内部审计领域是十分合理 的。 内部 审 计 是 公 司 治理 结构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美 国著 名 内部 审 计 25 注 册 会 计 师 有 更 完 善 的被 约 束 机 制 . 专 家劳伦斯 ・ 索耶(a e c a e ) 《 L wrn e S wy n在 现代 内部审计 实务》 一书 我 国已颁发 了有关国家审计 的《 审计 法》有 关民间审计的《 , 注册 中对 内部审计下的定义是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 会计师法》 “ ,而我 国内部审计 的依 据仅有 一部 1 9 9 5年 7月发布 的 行独立评价 , 以确 定 其 是 否 遵循 公认 的原 则 和 程 序 , 否符 合 规 定 的 《 是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 的规定》缺 乏统 一的内部审计准则 , , 也没 标 准 , 否 有 效和 经 济 地 使 用 资 源 , 否 正 在 实 现 组织 的 目标 ”按 照 有及时更新 改革 , 是 是 。 出现明显 的滞后现象。而且 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 受托 责 任 观 来 分 析 ,审计 是在 会计 提 供 的各 类 受 托 责任 报告 的基 础 形 成 了 内部 审计 与 国家 审 计 、 间审 计 地 位 上 的 差 异 。再 者 , 民 内部 审 上 , 受 托 责 任 的履 行 过 程 和 结 果 进 行 重 新认 定 、 对 计量 和 报告 。 对 于 计 没 有 具体 可操 作 的部 门 、 业 规 章 制 度 , 行 审计 人 员 面 对 具 体 问题 也 服务于公 司内部各个利害关系人, 审查内部 受托责任的审计 , 内部 无 章 可循 。 称 审计 。 内部审计是一个区域性概念 , 并不是 内部审计人员来执行 才产 而注册 会计 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 必须 以会计 法、 会计; 隹则和 行 生内部审计 , 而是先有内部审计后有 内部审计 人员。所 以, 内部 审计 业会计 制度为标准 ,严格按照独立审计; 隹则的要求来对企业财务报 人员并非当然 的审计主体 ,委托注册会计 师也可 以达到内部审计 的 告的合法性、 公允性进行审计 。 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 同时进行外部 目的 。所 谓 内部 审 计 外 部 化 就 是将 一 些高 度 专 业 化 的 内部 审计 工 作 审 计 和 内部 审 计 , 以 形 成 相 互 制 约 、 互 监 督 的机 制 , 而 降 低 审 可 相 从 委托给会计 师事务所 ,于是 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成 为实现内部 审计 目 计风险 , 提高审计效果。此外 ,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 为不仅受到法律 标 的 另 一 种 可供 选 择 的手 段 。 的约 束 和 相 关部 门 的监 管 , 受 到 社会 公 众 的监 督 , 还 因此 能确 保 审 计 2 内部 审 计 外 部化 的原 因 质量的稳定。 21 注 册 会 计 师审计 能 有 效 的提 高 内审 的独 立 性 . 3 内部 审 计 外 部 化 的 局 限性 内部 审计 是企 业 强 化 自我 约 束 机 制 的 重要 手 段 ,是 建 立 现 代 企 31 企 业 对会 计 师事 务 所 的 “ 当委 托 ” . 不 业 制 度 的 客 观 要 求 。要 使 内部 审 计 真 正 发挥 检 验 、 监督 等 实效 职 能 , 从 受托 责 任 的 角 度来 看 ,企 业 所 有 者 在 考 查 企 业 的经 营情 况 及 首先取决于内部 审计 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主体 必须具 备必要 的权力 , 财 务 状 况 时 , 必然 要 请 企 业 外 部 审计 机 构 进 行 独 立 的 审核 , 对 公 司 并 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 。《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 规定 , 内部审计的独 的经 营 成 果 以及 管理 者 的经 营绩 效 做 出公 正 的评 价 。 而 , 目前 我 “ 然 在 立性 , 即内部审计人员( 构) 机 需独立于他们所 需要审计的活动 , 以便 国 的上 市 公 司 管 理 层 结 构 中 ,股 东 大会 和 董 事 会 往 往被 内部 人 所 控 不受约束 , 客观地开展工作 ” 。可见 , 独立性是 内部审计的最大特 点, 制 , 成 审 核 公 司 财 务报 告 的外 部 审 计 和 内 部 审计 缺 乏 “ 正 的委 托 造 真 是其工作得 以顺利开展 的根本保证。但是 , 根据《 审计署 关于 内部审 人 ”使 注 册 会 计 师要 么 屈 从于 公司 的意 愿 而 提 交 令 公 司 满 意 的审 计 , 计工作 的规定》 目前 的实际状况 , 和 被审部 门是内审人员所属单位的 报 告 , 么 上 市 公 司 另外 选 择 其 他 的会 计 师 事务 所。 据 调 查 , 国 上 要 我 组成部 分, 客观上造成 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 益服务 的依 附性 , 使得 内 市公司更换会计 师事务所的频率明显高于 国际水平 ,而独立性较 高 审 人 员执 纪 执 法 的程 度 直 接 受单 位 领 导 的影 响 ,工 作 质量 直 接 受单 的会计 师事务所 的市场 占有率又在逐年 下降 。 位领 导的制约。 由此我认 为, 内部 审计 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 改革和发 32 内部 审 计 外 部 化缺 乏权 威 性 . 展的重要环节 。 在所有审计组织和机构 当中 , 具有超然独立性的当属 权威性原 则是 内部 审计 工作 充分 发挥 作用 的另一 个关键性 因 注册会计 师审计 。他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处在一个客 素 , 内部 机构的组织地 位和设置层次越高 , 权威性越 大 , 内部 审计 的 观、 公平、 公正 的立场上对企业财 务状 况等进行审计 , 其工作无须对 作 用 就 发 挥 的越 充 分。 册 会 计 师作 为企 业 之 外 的 第 三 方 , 限 范 围 注 权 被 审计 单位 负 责 , 此 能够 客 观 地 报 告 审 计 结 果 。 因 必定有 限, 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审计制约 , 审计资料范 围受限 , 审查力 22注册会计 师具有专业胜任 能力 . 度和深度不能达到预 期效果 ,对企业的深入调查往往会遇到种种障 注册会计 师都 受过正规 的训练 , 并通过相关资格考试 , 所以在专 碍 , 而使注册会计 师无法彻底搞清楚被 审计企业 的真实情况 , 不能有 业能力上多强于 内部审计人员 ,这是决定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 审计 效 的进行企业内部控 制的测试和评 价。导致后果是审计结果不够真 领域的先决条件。 同时 , 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 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 实可靠 , 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和管理 当局 的决策所需 , 相应 的采取必 力, 能熟练地发现和处理 内部审计 中存在 的问题 ; 再者 , 注册会计 师 要措施 方面 比较迟缓 , 注册会计师就成 了真正意义上的“ 局外人 ”并 。 长期从事审计 工作 , 服务对象分布在 各行各业 , 这样在进行内部审计 且 , 注册 会计 师可能会丧失中立性。 在这种 自身利益与客户利益相互 时 , 有好 的 企 业 的 经验 可 以 借 鉴 , 有 差 的 企 业 的教 训 可 以 吸 取 , 牵制的情况下, 既 又 是否还能保持独立、 客观、 公正是值得考虑的。 提高 了审计 的效率 , 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 能够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 33作 为 “ . 局外人 ��
审计师行业中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审计师行业中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审计师是负责审核公司财务报表和提供意见的专业人士。
他们有两种主要形式的审计,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行业中的这两种审计形式的区别和作用。
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公司雇佣的内部员工执行的审计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支持公司的管理层。
内部审计员具有组织内部的直接了解和接触,可以对公司的运营和风险管理提供更详细的见解。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包括:1. 评估内控:内部审计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无误,并检测潜在的风险。
2. 提供建议:内部审计员向公司的管理层提供有关改进内控和企业经营的建议,以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
3.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员通过评估和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程序,帮助公司预防和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4. 侦查欺诈:内部审计员负责检测和侦查公司内部的欺诈行为,并防止公司财产和利益的损失。
内部审计对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供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帮助公司保持合规性,并改进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
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师或审计公司进行的,其目的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验证,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审查程序,它确保了公司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外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包括:1. 财务报表审计:外部审计师通过对公司的财务记录和报表的审查,验证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2. 信息披露:外部审计师确保公司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3. 风险评估:外部审计师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程序,确保公司能够应对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 独立意见:外部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做出决策。
外部审计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增加了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方案-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被认为是内部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开展的活动。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随着的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外部化和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
理论因的发展而发展,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应该建立在最新实务成果的基础之上。
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
所谓“内部”的含义已经不再单指“内部设置”,而应是“向组织内部”。
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改变内部审计向组织内部报告的本质属性。
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满足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管理审计的需要。
1、理论依据。
根据代理理论,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反映,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评价。
主要服务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内部受托责任的审计,称为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公司外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外部受托责任人的审计,称为外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产生,其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因此,从理论上看,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由于企业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
所以,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
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公司的治理方面,审计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欢迎阅读查看.[提要] 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按审计对象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有各自的性质及特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内、外部审计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以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协作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概述(一)内部审计含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外部审计含义。
外部审计师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
外部审计由两部分组成,它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它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组成了我国整体的审计体系,它们既有区别,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主要工作皆是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内、外部的审计结果是可以相互参考与借鉴的。
审计师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审计师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职业活动,旨在提供对财务报表的独立和客观的评估。
为了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准确无误,审计师需要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在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组织内部的审计专业人员进行的审计活动。
它旨在帮助组织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过程,确保组织运营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审计师进行内部审计的步骤:1. 计划阶段:审计师首先确定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并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他们需要收集组织的相关信息,如财务报表、流程图和内部控制文件等。
2. 数据收集:审计师收集有关组织运营和内部控制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他们会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与组织的各个部门合作,获取相关的运营数据。
3.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要对组织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他们会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进行评估其对组织运营的影响。
4. 测试和验证:审计师会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他们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交易进行测试,并核实这些交易是否符合组织内部控制的要求。
5. 发现和报告:审计师在完成测试后,将结果呈现给组织的管理层。
他们会详细描述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并与管理层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师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
其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发表独立意见。
以下是审计师进行外部审计的步骤:1. 确定范围:审计师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商讨审计的范围和时间表。
他们会与组织的财务人员合作,了解财务报表的准备过程,以及与其他外部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情况。
2. 采集证据:审计师会收集有关财务报表的证据。
他们会选择一些关键的账户进行测试,并对组织的基础数据和交易进行核实。
3. 分析和解读: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他们会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指标,检查交易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内部审计外部化,这可是个有点复杂但又超级有趣的话题!咱们先来说说啥叫内部审计外部化。
简单来讲,就是企业不自己搞内部审计了,而是请外面的专业机构或者人员来帮忙做。
这就好比你家里打扫卫生,平常都是自己动手,可有一天你忙得不可开交,就请了个专业的保洁阿姨来帮忙,一个道理!我之前碰到过一家公司,他们原本自己有个内部审计团队。
但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公司发现内部的审计人员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比如说,有一次公司要进行一个大项目的审计,涉及到好多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
内部审计人员虽然很努力,但毕竟专业知识和经验有限,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整明白。
这时候,公司领导一咬牙,决定把这个项目的审计外包给一家知名的审计事务所。
嘿,你还别说,这外部的审计团队一进来,那架势可真不一样!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审计工具和方法,还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就像破案高手一样,很快就把那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理清楚了。
他们从各个角度去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就连一些平时内部审计容易忽略的角落,他们都能敏锐地发现问题。
那为啥会有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操作呢?一方面,外部的审计机构通常有更广泛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就像医生,专科医生可能在某个领域特别精通,能给出更准确的诊断。
另一方面,外部审计相对来说更独立、客观。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可能舍不得严厉批评,但外人可不管那么多,有问题就直说。
不过,内部审计外部化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比如说,外部审计人员可能对公司的内部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就像一个陌生人刚到你家,可能找不到你藏在柜子深处的宝贝。
而且,这成本也可能比自己内部做要高一些。
再举个例子,有一家小公司,听说内部审计外部化好,就跟风把审计工作全外包了。
结果呢,因为和外部审计团队沟通不畅,很多公司特有的情况没说清楚,导致审计报告出来后,公司发现好多问题都没说到点子上,钱倒是花了不少,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啊,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事儿,得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概拒绝。
内部审计外部化
·综合2013年第7期(上)Audit Perspective审计观察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毕翼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
随着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专业化程度要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在其具体财务审计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等各方面成本因素的限制,逐渐开始向一些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张开怀抱,选择以外包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交付给外部机构。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有如下几种形式:(1)全部外包形式,即企业将内部的全部审计工作都全权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在其企业的内部系统中不另设相关审计部门。
(2)部分外包形式,即企业不是将全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而是将一些对专业性需求比较高,或者说技术要求比较强的审计工作交给外部机构完成,而对比较简单的财务审计操作则交由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完成。
(3)提高审计管理咨询形式,在此形式之下,企业雇佣外部机构并非开展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而是就一些审计工作要点向外部机构进行咨询,从而通过外部意见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财务管理模式相关的主要有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
(1)内部审计外部化与资源依赖理论。
根据资源依赖理的观点,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资源,因此必须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进行交易,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控制其他稀缺资源的目的。
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因此需要与整体经济环境进行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交易,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从审计工作的角度来看,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内设审计部门完成相关的财务审计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专职能力,进行细致化的工作专业分化,具备一定资源条件的企业就应该采取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发挥各个组织的长处,即企业做好其本职行业发展工作,而会计师事务所则利用其行业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审计工作。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内部审计是指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体系,通过对业务活动、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及风险,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及股东权益。
因此,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经营和风险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的面临的风险逐渐加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具有跨国性和复杂性,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质量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企业的运营和监管风险,外部内审逐渐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外部内审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或专业服务公司进行审核和检验,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外部内审的探讨有如下几点: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一些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过程被过于习惯性地保持安静。
外部内审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具有更高的公正性,更能针对内部审计的盲点、死角进行审核和发现问题。
外部内审公司通过对企业的业务、财务状况的全方位审计,能够发现管理和业务存在的漏洞和风险,提供更客观、全面和独立的审计报告。
第二,外部内审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企业内部,一些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关注企业的具体业务,可能会产生熟视无睹的局面。
而外部内审机构则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他们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企业的潜在漏洞、风险和机会,从而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第三,外部内审有助于企业的监管合规。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要求遵守严格的法规和规定,而这些法规和规定需要企业进行合规性审计。
外部内审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企业重点把握合规认证的核心要素,减少因合规漏洞被罚金或损失业务信誉等风险。
第四,外部内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进行内部审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外部内审机构具有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先进的审计工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性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被认为是组织内部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开展的活动。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外部化和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
理论因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应该建立在最新实务成果的基础之上。
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
所谓“内部”的含义已经不再单指“内部设置”,而应是“向组织内部报告”。
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改变内部审计向组织内部报告的本质属性。
二、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管理审计的需要。
1、理论依据。
根据代理理论,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反映,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评价。
主要服务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内部受托责任的审计,称为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公司外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外部受托责任人的审计,称为外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产生,其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因此,从理论上看,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由于企业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
所以,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
审计师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审计师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审计是一种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独立评价的过程。
审计师在履行职责时,可以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方式。
本文将就审计师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效率和资产安全。
1. 确定审计范围内部审计师首先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
审计范围应涵盖企业的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并根据企业情况进行调整。
2. 制定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师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
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3. 进行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需要收集并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审计师可以采用面谈、抽样检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开展审计工作。
4. 撰写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应撰写审计报告。
报告应准确、清晰地描述审计的结果和发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优化内部控制。
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师进行的审计活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评估其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确定审计对象外部审计师首先需要确定审计的对象,即需要审核的财务报表。
通常情况下,外部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
2. 进行审核工作外部审计师在审核工作中需要根据审核标准,收集并分析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和文件,核实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3. 发表审计意见外部审计师在完成审核工作后,根据审核的结果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分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用以表达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评价。
4. 出具审计报告外部审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后,应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清晰地总结审核的结果和发表的意见,同时注明审计师的身份和资质,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
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复杂性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内部审计通过介入企业的风险管理、治理和控制领域,可以达到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升企业管理和健全完善控制制度,促进企业价值增加的目的。
然而,由于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且素质不高,以及多数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难以独立的开展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很难发挥相应作用,而社会上众多的专业审计机构使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一、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由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要求,了解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过程,因而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检查企业的管理控制效果、各级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评价企业各部门经营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是否良好。
应该说,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常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鉴证、评价及确认、咨询等职能。
内部审计外部化也称为内部审计外包,它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专业机构来执行。
业务外包源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自己增加价值。
因此,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或将价值链上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只保持核心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外包出去以便获得更加独立和客观的评价结论。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内部审计外部化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二是内部审计职能部分外包。
最新-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分析 精品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分析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内部审计外部化最早是从西方国家传过来的,在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外部化比较普及,应用的也比较广,最开始应用于企业中,随着近几年高校越来越规模化,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应用于高校,当然也跟高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分不开,但是高校毕竟是学校,跟企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经费的来源就是一个例子,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其实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通俗一点讲就是将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外包给其他的机构,然后通过外包的企业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关于这种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总结出的有四种,依次是补充,审计管理咨询,全外包以及合作内审,自从这种形式引进到国内后,它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成为企业实现内部审计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我国对应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跟国外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二、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起因1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由来。
内部审计外部化在高校中应用还是比较晚的,是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因为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以往的高校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生源了,因此开始大规模建造高校,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建立起了大学城,国家对于这种工程建造是比较重视的,在工程进行时,国家对其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将此基建工程打造成阳光工程,但是因为学校内部的审计部门对这一大型工程项目的审计拿捏不过来,综合各种考虑,只好把这项大型的审计工作外包给外面的相关企业,这就是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开端。
2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客观必然性。
现今,高校的客观需求是快速发展的事业,客观事实是内部审计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事业,导致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结果。
而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如《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的规定》等条文,高校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五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建设这些等。
扩展的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外部化
扩展的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外部化摘要:本文系统地说明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和形式;阐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最后,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会计师事务所扩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层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短,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不断发展壮大,其业务也逐步扩展到了新的专业服务领域。
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外部化应运而生。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与形式(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又称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其实质是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存在的管理咨询或会计服务业务的延伸。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1、最简单的外包形式是补充,即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称职的第三方。
2、审计管理咨询3、内审职能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4、内外成员结合审计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一)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人员隶属于组织内部,他们与组织的管理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他机构及其人员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
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
(二)减少企业组织成本1、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人员工资。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大大节省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费用、为更新和扩充知识而发生的培训费用、支付给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
2、节约开发软件和探索审计新方法的成本。
电子商务是内部审计面临的新问题,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审计软件以及对新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开发费用,如果内部审计外部化,咨询机构的这些开发费用就可以分摊给多个客户。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概述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要么刚刚成立,要么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这时的企业发展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新渠道,注重内部建设等,往往忽视了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乏风险意识等。
这种矛盾可以通过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途径来解决,一方面能使企业更专注于自身经营发展,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实效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涵义内部审计外部化,顾名思义,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寻求外部资源的协助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咨询与保证活动,它是将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的分离开来,交由外部独立的审计组织来履行的方式,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内审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内部审计外部化在现实工作中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以提高审计质量,也可减少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招募成本、相关培训费用等的支出。
再加上外聘人员可以较为客观、独立、直言不讳地阐述问题,也使得审计结论更受到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审计职能能够实事求是地发挥出来。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具有特别扎实的专业性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外部审计人员在内审外包业务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审计对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有助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可以使企业的会计人员从中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动向。
另外,内部审计外部化具有灵活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更具弹性地选择外部服务公司的相关资源,还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在现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势必要权衡来自于生产、销售、财务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并发挥其优势保持发展势头以应对来自国内外、行业间的各种挤压。
如何推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如何推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交由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以提高审计独立性和专业性。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说明其目的和意义。
在具体讨论了确定外部审计的必要性、寻找合适的外部审计服务提供商、建立外部审计合作机制、规范外部审计工作流程以及监督和评估外部审计效果。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外部审计,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独立客观的审计结果,提高监管透明度和风险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审计、外部审计服务提供商、合作机制、工作流程、监督、评估、优势、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原本由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的审计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外部审计服务提供商进行。
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更加专业和独立的审计来保证其业务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审计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和复杂。
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面临着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独立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将审计工作外部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外部审计机构的专业优势,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内部审计外部化虽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其优势和前景逐渐展现出来。
通过引入外部审计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外部审计机构专业的审计技术和经验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规避潜在的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内部审计外部化正在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和选择。
1.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交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或专业服务机构进行,以达到提高审计效果、强化监督管理、降低成本等目的的管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
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
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
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
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1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1.1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1.1.1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定义的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方式。
它是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改进和评价风险治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其目标。
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组织的各种控制系统与经营活动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为企业组织中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管理层提供所需的服务,用来确定已经拟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实施贯彻,所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组织的目的是否达成。
1.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行为慢慢的受到发展阻碍,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重新整顿组织和改造建设流程,逐渐将一些非核心业务(non-core business)或非专长领域外部化。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外部化也自20世纪80年代末渐渐的流行了起来。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指企业的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的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专业人员实施执行。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
伴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更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此同时委托外部的机构代理管理经营中的一部分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作为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发展放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程度一方面受一国审计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企业组织的竞争来得以实现。
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1.2.1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西方的发达国家一直很注重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的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而且美国的股权十分的分散,这就使广大公众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情况很关注。
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也曾发生过类似2002年期间连续不断的财务丑闻现象,这使得广大的中小股东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为此,广大的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将所有财务情况做到公开化,其中包括将公司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开。
这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让公司内部的员工来执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本来就一直遭到人们的猜疑。
这种时刻下,将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成为了公司管理层满足社会公众“透明化、公开化”的一种特别合适的想法。
同时,企业外部审计业务相当平淡无奇,业务增长相当的缓慢。
除此以外,受迫于反对托拉斯行动的压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便在道德守则中取消了禁止直接招纳接揽其他事务所或者公司企业的客户和职员的条款,由于这条条款的取消,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开始在审计效率和收费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根据统计报告显示,1990-1996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外部的财务审计业务量上勉强上攀了16%。
风险与收益的量度明显的对企业外部审计有很大的不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开展服务多元化来维持自家的生存。
为了寻找更多更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五大”为首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其目标瞄向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业务。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开始是由前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来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成本中心,不会为企业增加更多的价值,所以极力的说服企业关注在自身的竞争优势上,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移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实现。
1.2.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动因分析内部审计是为企业自身服务的,所以企业设置内部审计这一职能必然它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出现也不会例外。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根源——降低代理成本。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这也就是说,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来描述。
然而企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契约成本最小化。
通常公司要签订很多合同,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就是经营者和公司股东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这样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从代理理论的角度看,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控制和使用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
这样我们运用詹森和麦克林(1976)开拓的代理成本理论来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新的经济现象。
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代理成本。
并且认为,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
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第一,在管理者努力工作时,其有可能会承担全部成本而仅仅获取其中一部分利润;第二,在管理者消费额外的收益时,其得到的全部好处但是只需要承担其中一小部分的成本。
所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更喜欢追求额外的消费,当企业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的时候,这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被称为代理成本。
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订约成本;其二,监督成本:企业外部股东为了监督自我放松而使用的支出或自身管理者超额的消费;其三,守约成本:代理人为了取得企业外部股东的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果定期向委托人聘请外部独立审计、报告经营情况等;其四,代理人的行为不能完全控制而引起的剩余损失。
代理理论还认为,企业内部经理人员对股东而言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意思是说,代理人获得的信息一般要比委托人多,而且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更好地监控代理人是否能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
若假定企业委托人和企业代理人都是理性的思维,那么他们将利用签订代理契约的过程, 将各自的财富最大化。
因此,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 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都会产生契约成本。
在委托人的方面看,在一个信息不完善的经济环境里,他能清楚的认识到,想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企业代理人与自己设定的目标完全一致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为了让自己目标与企业代理人的行为的偏离尽可能缩小,就必须花费一定的矫正成本。
为了降低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企业委托人需要支付监督费用, 如经由外部审计的财务报表而发生的成本。
还有另一方面, 企业代理人也会发生一定的守约成本。
为了向企业委托人证实他们诚实、有效的履行了受托职责,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需要设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就会相应地发生内部审计费用。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让股东更好的了解企业内部经理人员的行为,以便股东对企业内部经理管理人员更加信任,能够帮助经理巩固其在公司中的位置,并维持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
在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因为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所需的利益不一致,双方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不对称的,相应的代理成本就会产生。
所以为了降低企业自身的代理成本,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企业代理人自我约束机制,综上所述被解释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
企业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
由于内部审计是因为代理问题而产生,他的目的是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就有理由推断,只要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新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对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的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就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
其次,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外因——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公司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其中包括收集交易价格信息,企业为了达成交易会进行谈判和签约,并监督合约履行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按照科斯的观点来说,市场和公司是能够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管是市场还是公司,这些都是有成本的。
公司与市场的界限原则是: 由另一公司来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司内部完成一笔交易的成本,或者是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
采用市场还是采用公司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
当一笔交易的市场运行成本高于公司运行成本时,这笔交易会趋向采用公司,实现公司对市场的替代;相反地,可以实现市场对公司的替代。
使公司形式的选择上,实质上是交易费用的比较。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在公司外部存在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上,企业将由自己完成效率较低或成本较高的内部审计业务推向外部,寻求更好的服务,包括高效低成本、等效低成本或者等成本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