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合集下载

针灸必背8首歌诀

针灸必背8首歌诀

针灸必背8首歌诀针灸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中医疗法。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背诵一些与针灸相关的歌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针灸的知识。

下面是针灸必背的8首歌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首歌诀:「星屑情深拳无歌,九针奇功养生多。

静心定神寻腧穴,调理经络保健康。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是一门深奥的技术,可以通过调理腧穴和经络来维护我们的健康。

它能够帮助我们静心定神,促进身体的自愈功能。

第二首歌诀:「太阳之火消阴毒,阳亏阴盛神摇曳。

斜劲针刺养阴阳,平衡气血齐生发。

」这首歌诀讲述了阳气与阴气的相互关系。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斜劲刺激来调理阴阳,平衡气血,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首歌诀:「十二经脉穿云凿,上下途中经络通。

取穴痛处调阴阳,碰痛肌肉可放宽。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在十二经脉中选择适当的穴位来调理身体。

只有找准痛处并调动阴阳,才能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第四首歌诀:「风湿寒热筋骨重,湿热瘀血痛如梦。

祛风散寒活血脉,调理机体迎接春。

」这首歌诀指出了针灸疗法在治疗风湿、寒热、瘀血等疾病方面的作用。

通过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使机体调整,更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第五首歌诀:「固本培元增免疫,针刺腧穴送药丸。

补气养血益阳和,调理内外强身体。

」这首歌诀强调了针灸疗法在增强免疫力、补气养血方面的作用。

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起到传递药物的作用,进而调理我们的身体。

第六首歌诀:「五脏六腑奇经络,肾心肺肝脾脑络。

针刺穴位调阴阳,调理脏腑保健康。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理五脏六腑的经络来维护人体健康。

通过刺激适当的穴位来调整相应脏腑的功能,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

第七首歌诀:「寒湿阴虚要去湿,燥热阳亢可扶阳。

寒热湿症三气退,阴阳调和保健康。

」这首歌诀指出了针灸疗法在治疗寒湿、阴虚、燥热、阳亢等症状上的应用。

通过去湿燥、扶阳退三气的方法,可以达到调和阴阳、维护健康的效果。

最后一首歌诀:「针灸护脑身心愉,穴位腧穴疗病愈。

中医针灸学——穴位歌诀

中医针灸学——穴位歌诀

中医针灸学——穴位歌诀针灸学中的穴位数以百计,每个穴位还涉及定位及主治,在针灸学的茫茫穴位中,有一部分穴位,因为其特殊性而被特别划分出来,我们称其为特定穴。

下面是一系列的特定穴歌诀(有的版本不同,大家可以自由选取),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针灸特定穴歌诀五输穴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力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联。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墩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原穴穴歌: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戍胃冲阳气可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同,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包大陵。

络穴穴歌: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崇,督脉长强任鸩尾,公孙脾络大包同。

络穴穴歌:膀胱飞扬肾大钟,脾经公孙胃丰隆,大肠偏历肺列缺,小肠支正通里心,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经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名大包,督脉长強任会阴。

郄穴穴歌:郄穴孔隙义,本是气血集,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心须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居,胆经外丘必,肝经中都立,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取,阳跷走趺阳,阴跷交信必。

郄穴穴歌:孔最温溜肺大肠,水泉金门紧膀胱,中都外丘肝与胆,阴郄养老心小肠,郄门会宗心包焦,地机梁丘脾胃相,交信跗阳阴阳跷,筑宾阳交维阴阳。

背俞穴穴歌: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背俞穴穴歌: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存,十九膀胱廿中膂,廿一椎下白环生。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2017—02—11 李灏文章来源阅 68 转 15足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就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 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 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 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 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承山名鱼腹,月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 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 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昆仑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须将穴下针。

环跳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阳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 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 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列缺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 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1. 人中央,隆冬腮;太阳穴,舒通血脉。

2. 耳垂下,迎香馥;听官穴,疼痛损寿。

3. 整齐眉,天柱峰;本神门,调和情绪。

4. 丝竹状,外关丹;阳白穴,头痛神清。

5. 人墙描,掌中心;中腔穴,消食去痰。

6. 肩井穴,委中尖;大椎背,舒缓疼痛。

7. 辨正膝,足三里;太乙穴,治疗气滞。

8. 衡门穴,中极会;窗脉穴,头晕快散。

9. 苦参穴,金堂棱;太冲穴,寒湿亡。

10. 足堂穴,下兑膀;液门穴,调经止痛。

11. 气舒郎,仰山岗;阴囊穴,行气通阳。

12. 幽门穴,黄帝第;颊车穴,解除牙痛。

13. 通谷穴,中央谷;丰隆穴,舒经血脉。

14. 提肓穴,不去汤;大溪穴,镇定心慌。

15. 血穴鱼,相三里;关元穴,益精无疲。

16. 海仓穴,下谷操;腹结穴,去肠胀痛。

17. 俞府穴,太阳台;百会穴,疏风明目。

18. 承山穴,神仙洞;仰鱼状,止泪光。

19. 心穴腹,大椎狮;肾俞穴,益生发育。

20. 下巨源,负心谷;冲门穴,月经不调。

21. 陶道穴,与溪索;地摊穴,消散湿气。

22. 廉泉穴,本体关;太平山,平衡腰痛。

23. 五劳藏,中膻关;命门穴,壮阳补肾。

24. 阳池穴,三阳侧;地机穴,安胎固宫。

25. 建里穴,男女间;大包穴,通经活血。

26. 四白草,消胸痛;巨阙穴,调节气机。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1. 《穴位分布口诀》一背头面五官穴,睛明攒竹丝竹空。

二记上肢手上穴,合谷曲池肩髃中。

三想下肢脚上穴,足三里和三阴通。

四忆胸腹穴位多,膻中中脘气海逢。

五思腰背穴位密,肾俞命门大肠俞。

六念四肢关节处,环跳阳陵阴陵谷。

七记特殊穴位妙,人中涌泉百会好。

八背经络走向线,手三阴来手三阳。

九记穴位功效奇,止痛安神与调气。

十要反复多温习,针灸知识心中记。

2. 《针灸手法口诀》一针轻刺像蚊虫,慢慢推进不疼痛。

二提微微向上抽,感觉针下轻且松。

三捻左右旋转动,如同螺丝慢慢攻。

四插深深往里送,谨慎小心莫匆匆。

五捣如同鸡啄米,快速轻点有作用。

六刮针柄轻轻划,好似竹枝把风刮。

七弹针尾轻轻弹,微微震动经络欢。

八摇针体左右摆,好似小船水中来。

九飞进出针速度快,眨眼之间穴位在。

十留留针时间要恰当,病情不同细思量。

3. 《经络走向口诀》一手太阴肺经走,从胸走向手外头。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行至头面中。

三足阳明胃经忙,头面一直到足旁。

四足太阴脾经行,从足走向腹内停。

五手少阴心经连,从胸走向手下端。

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通往头侧迎。

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经脉成。

八足少阴肾经通,从足行至胸当中。

九手厥阴心包经,从胸到手路途定。

十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行至头侧情。

4. 《穴位定位口诀》一找眉间印堂穴,两眉之间很明确。

二寻鼻翼外迎香,鼻旁五分记心房。

三定耳屏前听宫,张口凹陷在其中。

四察手腕太渊处,桡侧横纹脉搏抚。

五测膝盖外犊鼻,屈膝就能找得齐。

六量外踝尖申脉,轻松定位不费猜。

七探肚脐下关元,四指距离正中边。

八寻肘横纹曲池,屈肘骨头外凸起。

九观背部大椎突,低头最高骨节处。

十认内踝尖照海,凹陷之中把它待。

5. 《常见病症针灸口诀》一遇感冒针灸帮,风池大椎合谷良。

二有头痛寻太阳,印堂百会效果强。

三患咳嗽肺俞用,列缺膻中止咳功。

四逢胃痛选中脘,足三里穴疼痛缓。

五遇失眠针神门,三阴交和安眠寻。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分部位、病症、操作技巧如下:
一、头部:
1.针灸头痛,脑门三分,太阳、风池、承浆;
2.眼疾眩晕,太阳、攒竹、肝俞;
3.耳鸣耳聋,太阳、听会、耳门;
4.面瘫口眼斜,趺跖、颊车、四白;
5.鼻塞流涕,大椎、印堂、迎香。

二、颈部:
1.肩颈痛楚,肩井、风池、天柱;
2.痰喘咳嗽,夹脊、风门、肺俞;
3.颈椎不适,风府、大椎、太阳;
4.眩晕目眩,风池、攒竹、迎香;
5.头晕烦躁,百会、大椎、足三里。

三、背部:
1.肩背疼痛,颈肩、肺俞、脊中;
2.腰背酸痛,大椎、腰俞、中脘;
3.乳腺增生,膀胱俞、丰隆、涌泉;
4.背部道素,大椎、脊中、腰俞。

四、手臂:
1.手臂酸痛,肩井、劳宫、外关;
2.手指麻木,心俞、极泉、大椎;
3.手腕扭伤,手三里、内关、神门;
4.肘骨折伤,深邃、内关、肘髎。

五、腰部:
1.腰椎间盘,肾俞、中脘、命门;
2.腰肌劳损,腰俞、大椎、肺俞;
3.坐骨神经痛,大殿、膀胱俞、承山;
4.男性阳痿,伏兔、气海、命门。

六、腿部:
1.膝关节疼痛,阳陵泉、曲池、足三里;
2.脚肿水泡,太溪、涌泉、荥穴;
3.脚底肌肉疼,太溪、足三里、夹足;
4.腿筋扭伤,风池、曲骨、膝关、外关。

针灸穴位歌诀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歌诀
1、五输穴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
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大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三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
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胃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
胆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
膀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2、原穴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3、十五络穴肺经列缺胃丰隆,心经通里肾大钟
小肠支正大偏历,心包内关肝蠡沟
膀胱飞扬焦外关,胆是光明脾公孙
督脉长强任鸠尾,脾之大络大包同。

4、十二募穴
肺募中府心巨阙,肝募期门脾章门;
肾募京门胃中脘,胆募日月焦石门;
小肠关元大天枢,膀胱中极膻中络。

5、八脉交会八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6、八会穴歌诀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7、十六郄穴歌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
心经阴郄小养老,肝胆中都与外丘,
心包郄门焦会宗,膀胱金门肾水泉,
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附阳阴交信。

8、本经母子补泻
肺太渊尺泽大曲池二间
脾大都商丘胃解溪厉兑
心少冲神门小后溪小海
肾复溜涌泉膀至阴束骨
包中冲大陵焦中渚天井
肝曲泉行间胆侠溪阳辅。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针灸特定穴歌诀:
1. 头部:百会、风池、太阳、阳白、承浆、耳门、颞车、迎香、印堂、神阙。

2. 面部:足三里、地仓、巨骨、颊车、桑枢、四白、迎香、印堂。

3. 胸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天突、巨阙、天枢、胸口、鱼际、心俞、抱郎。

4. 腹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关元、气海、气冲、神阙、天突、下腹俞、天枢。

5. 腰部:大敦、丰隆、鲁巷、脊中、中脘、命门、悬针、长强、筋缩、静脉海。

6. 上肢:臂口、肩井、曲池、大陵、天宗、侠溪、手太阴心包经及相应穴位、手阳明大肠经及相应穴位。

7. 下肢:长强、伏兔、足三里、太溪、曲泉、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应穴位、足阳明胃经及相应穴位。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是针灸考试重要的穴位,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与记忆。

针灸师取穴必背120条歌诀

针灸师取穴必背120条歌诀

针灸师取穴必背120条歌诀1、五劳七伤少药医,膏肓百劳灸三里。

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壮。

2.气喘咳嗽灸肺俞,膻中俞府丰隆炷。

肺俞、膻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壮,丰隆隔姜灸五壮。

3.气急哮喘难履步,膻中气海又俞府。

膻中、气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炷各灸三壮。

4.寒热往来潮如芳,膏肓身柱三里详。

膏肓、身柱、足三里穴各隔姜灸五壮。

5.肩背瘙痒多缠绵,三角肌边分肉间。

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壮。

6.痈毒流注多发疡,腰尻气海俞加壮。

气海俞平灸七壮。

7.慢性阑尾炎痛甚,左手间使补泻灵。

左手间使穴先补后泻。

8.阳狂阴痫厥无知,百会鸠尾穴太冲。

百会、鸠尾穴用米粒大艾炷灸五壮,针泻太冲穴。

9.全身瘙痒多疹斑,风门肘尖气海俞。

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壮。

10.胃脘疼痛连背胸,中脘三里内关补。

用银针针中脘八分,针柄用艾烧三壮,内关用银针针一寸,火灼针柄三壮,足三里穴隔姜灸五壮。

11.痞块疟母痛坚满,痞根脾俞泻太冲。

痞根穴、脾俞穴用艾灸,太冲穴针泻。

12.阴水腹胀脾肾虚,水分气海三里炷。

以上三穴隔姜灸七壮。

13.七疝痞气及偏坠,大敦阑尾太冲追。

大敦、阑尾穴用米粒艾灸三壮,针泻太冲穴。

14.暑秽入络难举立,阳陵承山委中血。

15.脑炎头痛人昏迷,上星太阳及人中。

16.虚腰闪痛动呻吟,温补尺泽及腰缝。

用银针温补尺泽。

腰缝(肾俞、气海俞)。

17.儿童遗尿灸不愈,温补命门白环俞。

18.小儿足痿步难行,委中承山填虚针。

19.偏正头痛有二般,有疾无疾细推看。

痰饮解中脘,还加艾炷灸安然,风患合谷丝竹空,外加三里泻自安。

20.正头大痛及顶星,虚痛实痛最难分,实则手按更见痛,虚则搭扪痛停。

虚则温补实则泻,百会合谷太上星。

21.破伤风损肌肉破,外传风毒牙关紧,角弓反张吐涎沫,抽搐不宁动即惊,凤池、曲池腰背缝,委中申脉照海寻。

22.眼生翳膜何穴治,睛明合谷四白穴,太阳出血光明泻,大小骨空灸之灵。

23.迎风冷泪风串目,攒竹针之灸骨空,妇人还防秽经冲,泻刺三阴灸泪空。

针灸360穴,趣记歌诀全搞定!

针灸360穴,趣记歌诀全搞定!

针灸360⽳,趣记歌诀全搞定!针灸⽳位众多,该如何快速掌握它们的定位呢?不如按照部位来记!今天咱们就来看看按部位排列的针灸360⽳趣味歌诀吧!针灸360⽳,有了歌诀不再怕!⼝(5⽳) 上齐兑端下承浆,⼝⾓四分见地仓中上三分⽔沟定,⼝⽲髎开半⼨⽅⾯⿐(10⽳) ⿐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挟迎⾹瞳⼦直下过阳明,四⽩巨髎⼨⼨停阳⽩眉上⼀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颧⼸之上上关⾏,下抵凹间下关寻颌⾓⽅⼨见颊车,颌前动脉取⼤迎⽬(5⽳) 眉头眉尾攒丝⽵,瞳下眶边承泣出外眦半⼨瞳⼦髎,内眦⼀分睛明度颈部(9⽳)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舍⼈迎连⼀线,⽔突平分位中间扶突⼆⼨下天⿍,外临窗后天窗见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头前(17⽳) 发际五分⼊神庭,眉冲半⼨紧相邻旁⾏⼀⼨⾄曲差,头临泣下瞳⼦应本神三⼨傍中居,额⾓头维属阳明发缘⼀⼨⾄上星,平开⼨半五处寻三经九⽳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发缘⼆⼨定囟会,承光之外⽬窗平囟会⼨半⾛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百会两⽿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头后(9⽳)后缘半⼨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上⾏⼀⼨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户旁⽟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头侧(9⽳) 完⾻⽿后⾻突寻,⼊发四分下缘平上⽿⼊发⼀⼨五,⾓孙之上对率⾕斜下三分天冲⼊,环⽿周⾏连完⾻上下两⽳三分数,头窍阴上浮⽩处⾓孙⼨前曲鬓出,头维⼨下颔厌主再将两⽳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8⽳) ⽿珠外临听宫位,上缺⽿门下听会⽿底陷处有翳风,⽿尖缘头⾓孙对颅息瘛脉等⼨围,⽿前动脉和髎推胸(27⽳) 相递⼆⼨列三经,少阴阳明⾄太阴天突⼨半平⽓舍,四⼨缺盆属阳明天突⼀⼨下璇玑,俞府⽓户云门栖再厘⼀⼨⾄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肋隙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膻中⼨六上⽟堂,灵墟膺窗对胸乡膻中⼨六下中庭,⾷窦乳根步廊平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寻腹(40⽳) 上离⼋⼨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阳明相邻两⼨⾏,少阴相挟五分度太阴旁开三⼨五,三经三列齐中路中庭⼀⼨下鸠尾,脐下⼨半⽓海驻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横对天枢天枢上应滑⾁门,平度⼆⼨落⽔分⽔分⼀⼨下脘续,太⼄阳明随商曲⼋⼨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中脘⼀⼨下建⾥,腹哀⽯关关门起中脘⼀⼨上脘去,腹通⾕外承满齐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脐下三⼨关元路,旁挟⽓⽳⽔道出脐下⼀⼨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再⾏⼀⼨⽯门渡,阳明⼤巨四满布耻⾻之上交曲⾻,⽓冲平⾏齐横⾻上⾏⼀⼨中极⼊,少阴⼤赫归来路⼀⼨三分⼤横下,太阴腹结⼀⽳孤胸胁少腹(13⽳)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渊腋明前推⼀⼨应辄筋,⼤包腋下六⼨寻⼗⼀⼗⼆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不容⼨半期门开,期门⼨半⽇⽉来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排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脉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五分曲⾻外,腹股沟间见急脉肩(13⽳)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两⽳平开肩髎续,腋纹⼀⼨肩贞取锁⾻胛⾻押巨⾻,正当腋下极泉出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曲垣⽴肩髃⼤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陶道三⼨出肩外,⼤椎两⼨肩中齐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背(33⽳) 外邻三⼨内⼨五,太阳背脉齐中督第⼀节上⼤椎孤,节下陶道平⼤抒三节之下寻⾝柱,内挟肺俞外魄户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俞附分风门⼆节⼊,四节膏肓厥阴窟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七节⾄阳齐胛下,外⽴膈关内膈俞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胆俞阳纲⼗节布,内有中枢⽴中督⼗⼀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节下胃俞排,旁⾏⼨半胃仓开⼗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腰骶(21⽳) ⼗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针灸45个必背口诀

针灸45个必背口诀

针灸45个必背口诀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针灸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针灸知识和技巧,以下为大家总结了45 个必背口诀。

一、经络穴位口诀1、任督二脉走正中,十四经脉紧相连。

2、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3、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5、心经穴位九穴真,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6、小肠经穴十九中,少泽前谷后溪隆,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中,肩贞臑俞接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连天窗逢,天容颧髎听宫终。

二、穴位定位口诀7、尺泽肘中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8、孔最腕横纹上 7 寸,太渊掌后横纹桡侧端。

9、鱼际第 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0、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1、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2、合谷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3、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14、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处。

15、曲池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三、针刺手法口诀16、进针手法要轻柔,缓慢刺入防疼痛。

17、提插捻转要适度,得气感应细心求。

18、补泻手法分阴阳,徐疾轻重各有方。

19、烧山火能补虚寒,透天凉可泻实热。

20、迎随补泻看经脉,顺经为补逆为泻。

四、针灸配穴口诀21、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22、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3、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24、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25、上肢取曲池,下肢阳陵泉。

26、酸痛取阿是,昏厥人中苏。

五、针灸禁忌口诀27、孕妇针刺要谨慎,腰骶腹部穴位禁。

28、小儿囟门未闭合,头部穴位莫深针。

29、大醉大怒与过劳,饥饿过饱皆不宜。

30、皮肤破损有炎症,避开病灶防感染。

六、常见病针灸治疗口诀31、感冒风池和大椎,头痛太阳加印堂。

32、牙痛下关与颊车,面瘫地仓透颊车。

针灸学歌诀汇总

针灸学歌诀汇总

针灸学歌诀汇总针灸学歌诀汇总如下:
1. 经穴总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少商鱼际及太渊;
尺泽孔最列缺处,经渠尺泽在臂前;
大椎陶道三四间,肺俞身柱在肩端;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在乳上动脉边;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间;
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一寸连;
鱼际掌侧横纹头,太渊掌后纹下安;
鱼际直上横纹处,少商穴在大指端。

2. 十二经脉歌诀:
手太阴肺中府始,少商穴止于拇指端;
手阳明经商阳始,少泽穴止于食指端;
足阳明经厉兑始,至迎香于鼻翼端;
足太阴经隐白始,至大包于腋窝端;
手少阴心起于极泉,神门穴止于掌中端;手太阳经小海始,至听宫于耳前端;
足太阳经至阴始,束骨穴止于脚趾端;
手少阳经天井始,至耳门于耳前端;
足少阳经光起始,止窍阴于脚趾端;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终止于中指端;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于小指端;
足厥阴肝经大敦始,止于蠡沟于脚内踝端;足少阴肾经涌泉始,止于俞府于胸前正中线。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颈项九针病,三阴三阳十二分。

2. 胸胁八针中间取,背俞华佗腹募寻。

3. 四肢肘膝以下藏,五输穴内更来问。

4. 脏腑经络记住位,募原别使要记真。

5. 记住穴位能治病,学医针灸是妙法。

6. 针灸之法真奇妙,十二经脉是纲领。

7. 奇经八脉横配合,脏腑器官是基础。

8. 疾病性质有寒热,虚实补泻巧施针。

9. 经脉循行有方向,手指同身寸法量。

10. 配穴方法有主客,上下左右各有道。

11. 毫针之法须精通,补泻得当有奇效。

12. 针灸治疗讲配穴,配穴得当病自消。

13. 配穴方法有原则,掌握原则是关键。

14. 阿是之法也须知,病变在阿是刺之。

15. 胸胁病变取背俞,心腹疾病取募原。

16. 头项病变取手足,腰背疾病取对应。

17. 耳部疾病取手足,目部疾病取肝俞。

18. 小肠中气不足病,心经有热神志病。

19. 大肠经病主津液,胃经积热口齿病。

20. 膀胱经热小便赤,肝经受病两胁痛。

21. 三焦火热主气发,胆热口苦眼不明。

22. 心经火热舌难伸,脾经积热口唇病。

23. 肺经受病皮毛焦,肾经受病耳聋鸣。

24. 脾经虚弱不摄血,肝经积热月经病。

25. 小肠经虚小便频,膀胱虚弱小便病。

26. 三焦虚弱津液脱,胃经虚弱唇口干。

27. 肺弱喘促咽喉病,大肠虚弱为泄泻。

28. 肾弱为肿膀胱病,心火过旺口舌烂。

29. 心弱心烦口舌病,脾弱腹胀胃火盛。

30. 肺弱受风自汗出,肝弱则为头目病。

当然,以下是另外30条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病治宜浅针,胸背俞穴深刺寻。

2. 肩肘腕掌求中渚,脊背膀胱用俞募。

3. 腰骶宜用环跳针,膝关阳陵要当记。

4. 足下三里及解溪,踝上四穴太溪觅。

5. 胸胁胀满求内关,脘腹疼痛刺公孙。

6. 心悸神昏取神门,心包募穴在膻中。

7. 半身不遂求肩髃,发热恶寒合谷收。

8. 癫狂针灸求内关,人中百会不可缺。

9. 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合谷针向斜。

10. 泄泻痢疾求中脘,天枢大肠莫错过。

11. 咳嗽气喘取肺俞,太渊列缺双穴撮。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一、手部穴位:
1. 合谷曰手阳明,人中为它名。

2. 太渊在掌心,人体有福缘。

3. 阴谷在手背,阳气从此发。

二、足部穴位:
1. 三阳络,足背上,经脉通此处。

2. 大钟在足底,气血靠它调。

3. 阳陵泉在脚心,激活身体能量。

三、头部穴位:
1. 头顶太阳穴,头痛找它寻。

2. 咳嗽郑明穴,喉咙不舒服。

3. 风府在太阳,头晕找它解。

四、胸腹穴位:
1. 人中在嘴巴,舌下是气道。

2. 天枢在肚脐,消化靠它帮。

3. 大椎在脊柱,背痛找它疗。

五、背部穴位:
1. 督脉起于颈,脊椎是依托。

2. 腰阳关在腰,腰痛请找它。

3. 肺俞在背上,呼吸靠它通。

六、腿部穴位:
1. 足三里在小腿,调理脾胃功。

2. 阳陵泉在脚踝,腿痛找它解。

3. 外丘在膝外,膝关节靠它。

七、脸部穴位:
1. 人迎在嘴边,面部血液通。

2. 颊车在耳后,颧骨靠它调。

3. 鱼腰在耳中,眼睛找它疗。

八、耳部穴位:
1. 乳中在耳垂,乳腺靠它调。

2. 眼跳在耳前,眼睛不舒服。

3. 真髎在耳后,头痛请找它。

这些中医针灸穴位的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记忆和应用。

针灸穴位是中医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调理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些穴位,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带来更好的效果。

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汇总

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汇总

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汇总针灸歌诀是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记忆针灸的原理和穴位,便于学习和记忆。

下面是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供参考:第一天:针灸起源有中医,知脉络,祖师针谱传古今。

百病诸凡皆能愈,良医针法得工夫。

第二天:经络与穴位十二经络共脉络,通血气之万川河。

千百穴位疗万病,选得对应得万寿。

第三天:经络与腧穴要知所行所从,阴阳经络分最明。

腧穴聪明依经络,气血畅通治疾病。

第四天:气血与经络阴阳调养气血和,经络畅通有健康。

轻灸温经活脉络,推气行气万病愈。

第五天:针刺深浅痛痒酸胀实是穴,有气随针而入流。

避神经突起浅刺,一指以深不后悔。

第六天:得气与取气得气取气功夫多,得气取之要按法。

得气数字是重要,取气深浅有差别。

第七天:顺逆与气滞气滞失调须要顺,观察顺逆寻奇穴。

顺与逆法功效待,气滞疗法奇效见。

第八天:寒热与针灸阳虚则寒寒格,寒者热则热祛火。

阳热寒者宜降火,热则寒寒气温热。

第九天:气血虚实气虚则声微促气弱,血虚则菲沛面色东。

气虚血虚气血亏,益气养血针灸好。

第十天:气化与活血气化运调疏经络,活血仿佛流江河。

气滞气痛联络通,血瘀血痛流行波。

第十一天:泻法与补法泻法疏通助顺畅,补法滋养助生津。

进补虚者用补法,滋阴壮阳治真人。

第十二天:病机与定位寒湿缠绕识病机,阳虚阳亢看形神。

气血滞络辨适宜,针灸调理选择明。

第十三天:常见疾病与穴位头痛人多用合谷,目疾百会曾治愈。

口干鼻燥用涌泉,腰疼膝软用肾俞。

以上是每日背记针灸歌诀的完整版汇总,共13首歌诀。

每天背记一首,循序渐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针灸的原理和穴位。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1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2一、治感冒病歌诀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风池穴对外感风寒有较强的发散作用。

补拉稀滑会让你出汗。

鼻塞,额头疼痛可以加迎客香,星星。

咳嗽和尺子。

喉头疼痛加上烧伤和商鞅(这是第二个商),刺出血。

二、治咳喘歌诀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气喘骤刺,痰多合谷。

舒菲和中府是肺的俞和募,内关是治疗胸胁疾病的主要穴位。

加入赤泽、足三里,能补土,产生金清肺热。

哮喘发作时,取上穴,再加突突、中突。

痰多则可刺丰隆、合谷。

三、治胃肠病歌诀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中医针灸口诀大全

中医针灸口诀大全

中医针灸口诀大全
1.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

2.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3. 十六郄穴歌:郗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4. 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经穴个数手太阴肺个十一,大肠二十脾二一,胃经四五肾二七,三焦二三胆二四。

小肠一九膀六七,心包与心个数九,任二十四督二八。

针灸治疗讲究穴位和刺激强度的把握,如需针灸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师获取准确判断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阳陵泉阳陵泉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百会头顶凹中悬,上星入发一寸权。

印堂两眉中间取,太阳眦角一寸许。

委中国窝纹中屈,承山人字纹中戏。

梁丘膝上二寸去,血海膝上二寸齐。

膝眼膝下两陷中,昆仑外踝跟腱引。

膝下三寸足三里,隐白大趾依甲系。

外踝三寸悬中找,内踝三寸三阴沟。

华佗夹脊外五分,十有七穴各自取。

十宣十指尖端找,肾经涌泉足心翘。

风池耳后发际内,肾俞二三腰椎照。

曲池肘纹肱外招,扭伤曲池下外导。

合谷第二掌骨中,内关掌后二寸绕。

腰痛委中求,头面合谷收。

踝痛找悬钟,腹痛三里留。

急救掐人中,疲劳华佗留。

( (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开始之经,左右共22个腧穴。

此经主要病候为:胸肺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小便频数或黄赤、缺盆及手臂内侧痛、手掌发热、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风寒发热。

1.中府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距任脉6寸。

取穴:仰卧,先定云门,后定本穴。

即任脉华盖穴旁开6寸处。

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

针灸:针3~5分,灸3~7壮,不宜深刺。

穴名浅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后简称“中府”。

手太阴经起于中焦,肺脏处于胸中,为吐纳内外气的府库;且此穴为本经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经经气聚集较多之处,故名为中府。

备考:本穴是手足太阴两经之交会处。

《百证赋》:“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2.云门穴位: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

取穴:仰卧,在中府上1寸,与任脉璇玑穴相平,外开6寸处。

主治:同中府穴。

针灸:同中府穴。

穴名浅解: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出天气。

”肺脏是脏腑之华盖,象天。

肺经之气聚于中府,从云门穴发出温煦濡润,如云之出天气也,故名云门。

一说: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脏,则上焦阴滞之气盛,好似阴云布敷。

若对云门穴或针或灸,则有疏散阴郁之功,故在临床上常用治疗肺气壅滞,喘闷不畅的证候。

备考:患痨瘵者,常在中府、云门穴有压痛。

3.天府穴位:腋下3寸内廉赤白肉际。

取穴:手掌向前、垂臂,当腋横纹前端与尺泽穴成直线,适当乳头相平处取之。

主治:气喘、鼻衄、痛。

针灸:以手平举,针3~5分。

穴名浅解:肺居脏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

肺经经气出于云门,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

故名天府。

备考:《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4.侠白穴位:天府穴下1寸。

取穴:从尺泽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参考天府穴位)。

主治:咳嗽、烦满。

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侠”,古医籍中与“挟”字通用。

肺色白,两臂下垂,此穴适值肺脏的两旁,故名侠白。

备考:《寿世保元》治赤白汗斑。

5.尺泽穴位:肘窝横纹中。

取穴:仰掌微屈肘,于约纹上,沿大筋外侧取之。

主治:咳嗽、胸胁胀潢、肘臂痛、小儿惊风。

针灸:针3~5分。

穴名浅解:按骨度折量寸法,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折量为一尺。

尺泽穴恰值肘横纹之赤白肉际,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

合象水之归,水之所归,大则为江海,小则为湖泽,况肺经合穴,在五行属水,故以尺泽命名。

本穴为合属水,又以“泽”名,故针刺用补法则益阴,用泻法则息热。

备考:《通玄指要赋》:“尺泽去肘疼筋紧。

”6.孔最穴位:前臂拇指侧,去腕7寸。

取穴:伸臂仰掌,从太渊穴直上7寸处取之。

主治:头痛、咳嗽吐血、痔痛、肘臂厥痛、热病汗不出。

针灸:针3~7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孔最,为肺经的郄穴,“郄”者隙也。

“孔”指孔窍,“最”当甚字解,两字联用,义为大孔窍;同时也含蓄着本穴有开瘀通窍的作用:故名。

本穴为郄,郄穴多主急症,如咳血、咽痛、痔痛等症均可选用。

备考7.少商穴位:手大指端内侧。

取穴:大指内侧去爪甲角约一分许,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咽肿、鼻衄、昏迷。

针灸:针1分。

穴名浅解:手太阴肺经属金,在音为商,在时为秋。

《秦问·六元正纪大论》以“太”和“少”来分别五音的阳和阴。

肺经属太阴,故以少商名之。

本穴为肺经的井穴,属木,救急常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备考:商(商、伤也),其气肃杀,故为通瘀解热的要穴。

《百证赋》:“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40个腧穴。

此经主要病候为:喉痹、齿痛、鼻流清涕或衄血、肩以下本经流注部位疼痛,邢气盛则经脉所过处热肿,虚则憎寒怕冷。

1.商阳穴位:手食指端的内侧。

取穴:食指挠侧去爪甲角约1分许,当赤白肉际。

主治:齿痛、喉痹、昏迷、手指麻木。

针灸:针1分,针尖略向上方。

穴名浅解:大肠经与肺经均属金,其音为商,于时为秋,具有清肃之气。

但由肺经少商穴交传而来,是从阴经转入阳经,故名为商阳。

本穴为大肠经的井穴,属金,主治“心下满”。

备考:《百证赋》:“寒疟兮,商阳太溪验。

”2.二间穴位: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

取穴:屈指,当食指本节前横纹头陷中,赤白肉际。

主治:鼻衄、齿痛、喉痹。

针灸:针2~3分,灸3壮。

穴名浅解:“间”,当隔字解。

本穴适当次指内侧,甲后第二节后(第二间隔),故名二间。

本穴为大肠经的荥穴,属水,为本经的子穴,凡本经实证,宜用泻法。

备考:《通玄指要赋》:“目昏不见,二间宜取。

”3.三间穴位: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

取穴:握拳,于本节后掌骨内缘陷中取。

主治:喉痹、下齿痛、手指痛。

针灸:针3~7分,灸3~5壮。

五指尽痛,可针入1寸5分,名为透掌针。

穴名浅解:本穴适当次指内侧,甲后第三节后,故名为三间。

本穴是大肠经的俞穴,属木。

凡木旺火盛,灼烁金经的疾患,均用泻法。

本穴一名小谷,二间穴一名间谷,均可为合谷穴的辅助穴。

备考:《百证赋》:“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4.合谷穴位: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

取穴:拇、食两指伸张,当第一、二掌骨之间取之。

主治:头痛、口眼斜、鼻衄、齿痛、喉痛、多汗。

针灸:针3~5分,灸3壮。

孕妇忌用。

穴名浅解:穴在拇、食指两歧骨间凹陷中,因以两山间的谷地喻之,名为合谷。

合谷穴稍外方赤白肉际,名为虎口(非合谷穴处),因而一般也常以虎口名代之。

合谷穴为大肠经的原穴,为经气聚集最深之点,《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此外,两合谷穴与两太冲穴,名为四关,为开泻热闭、气郁、血瘀的名穴。

备考:《百证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5.阳溪穴位:腕关节拇指侧两筋间。

取穴:手掌侧置,拇指翘起,当第一掌骨后,伸拇长、短肌、肌腱之间,深陷处取之。

主治:头痛、齿痛、手腕痛。

针灸:针3~4分,灸3~5壮。

穴名浅解:“”与“溪”字通,义指山间的水沟。

凡经气循行到筋骨凹陷处,在腧穴多以溪、池、渊、海、泉、谷名之。

本穴位于合谷后的凹陷中,又隶属于手阳明经,故名为阳溪。

本穴为大肠经的经穴,属火,火盛者宜泻之。

常为合谷穴的辅助穴。

备考:《百证赋》:“肩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6.偏历头颈部腧穴示意图穴位:阳溪穴后3寸。

取穴:肺经列缺穴上1寸5分,略偏外侧取之。

主治:目赤、鼻衄、肩臂痛。

针灸:针3~4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偏”在此处其义为斜向,“历”义为经过。

此穴为大肠经的络穴,经气循行到此处分出一支,斜向肺经流动,故名偏历。

备考:《标幽赋》:“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之水蛊。

”7.温溜穴位:阳溪穴后5寸。

取穴:屈肘横肱立拳(用力握紧),适当臂前肌肉隆起如蛇头形之下端取之。

主治:头痛、面肿、肠鸣腹痛、肩臂痛。

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温”义为暖煦,“溜”义为缓流。

本穴为大肠经的郄穴,经气流动到此穴处,温煦深聚,故称温溜。

凡寒湿凝滞之证,本穴有温通散寒祛湿的作用。

用力握拳,本穴适当臂前肌肉隆起形似蛇头处,故一名为蛇头。

备考:《百证赋》:“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8.下廉胸腹部经络腧穴示意图穴位:曲池穴下4寸。

取穴:屈肘横肱立拳,在曲池与温溜穴成直线处取之。

主治:头风、眩晕、肘臂痛等。

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廉”当“隅”字,也当“棱”字解。

穴在曲池下4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