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镇区改造、新镇区建设以及交通、通讯等建设,小城镇进入了大建设大投入时期。

第三阶段,本世纪以来的大调整时期。“九五”期末以来,为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苏州开始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乡镇行政建制大规模撤并。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膨胀,全市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余下基本分散在各个城镇,在县城镇以及不少工业和商贸型城镇的外来人口已远远超过当地人口,再加上被撤掉建制的镇还客观存在,仍然还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

2.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2.1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作用。在中国,城市化有很重要的外在动力机制----政府的行政推动,政府行政推动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政府强势地位决定的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政府掌控了几乎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政府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影响相当重大。苏州市城市化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主要体现有两个事件,一是中央政府作出了改革开放决策苏州才有城市化大发展的可能,二是苏州城市化大发展时期地方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大力支持,直到后来九十年代大建设时期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变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最后保护主义被破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政府的作用依然存在,但苏州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作用是越来越小了。

2.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同时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载体。20世纪80年代苏州地区的城市化,小城镇作为一种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产物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城市

化过程中重要的量变时期,“处处点火”、“户户冒烟”的城镇化虽然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许多问题,不值得倡导,但我们还是必须要看到那个时期这种方式在城镇化发展初期的重要作用。

2.3 城市化的另一个动因就是要素集聚,其实质就是因为集聚经济的存在集聚经济本义是指一批厂商因为彼此位于邻近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集聚经济的内涵被放大,它通常被认为是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的节约。九十年代以来的苏州开始了城市化大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大量乡镇企业开始进行改革,进入工业园区。而另一方面改善投资环境也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镇区改造、新镇区建设以及交通、通讯等建设,小城镇进入了大建设大投入时期。

2.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有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其中苏州吸引外资的数量在江苏是最多的城市,也居全国前列,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投资中国大陆的首选城市之一。90年代至今,苏州成了外资的乐土,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34家落户苏州,投资兴办企业385家。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87.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5 从工业化社会过渡到后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和技术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的渗透和城市经济结构中信息经济比重的提高,使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合,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优化了现代城市的运行,强化了现代城市对要素的聚集功能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

城市的聚集功能,促进城市化的继续推进。2009年,苏州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亿691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34.0%。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3.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5.04%,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0.07%。苏州市的高薪技术加强了城市的集聚功能,吸引了外来就业人员150多万,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都市,使整个苏州的发展充满了活力。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目前国类大部分学者对以苏州或者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对于其动力因素却各有侧重,本文也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列出了主要的六个因素,对于哪些因素是主要的或者次要的,笔者认为各个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因素作用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别,所以应该分别来对待。(如.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