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学科渗透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通过学科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科内容,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涉及道德价值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正能量的课文,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生命伦理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尊严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在政治课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挑战和抉择。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

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比如,在化学课上,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在艺术课上,可以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科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素养。

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德育的引导者和榜样,在小学学科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应该是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教师需要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范。

二、学科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在小学学科教育中,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学科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在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讲述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数学教育中,可以强调学生遵守规则和严谨的态度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获得学科知识,还能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以融入一些有关德育的内容。

比如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达到学科教育和德育的双重目的。

四、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励志演讲比赛、德育知识竞赛、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

五、德育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在小学阶段设置一些专门的德育课程,例如品德修养课、思想品德课等。

这些课程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六、家校合作共育家庭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因此家校合作共育是非常关键的。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学科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课堂教学的设计,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德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家校合作共育等多个方面的策略共同配合。

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研究

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研究

认真实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课程育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教学是向先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先生思想道德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掌握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浸透的基本准绳、常用方法、实行内容和途径。

上面我将具体阐述:一、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育人1.课前预备教师提早进入教室,走进课堂要穿着服饰得体,精神饱满,表情亲切自然,环视全体先生,掌握先生课前预备情况,关注到每个先生的情绪形状,做好充分课前预备。

2. 课上教学教学中言语得当,教容教态自信大方,亲和力强,建筑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

关注到全体先生,关爱特殊先生,给每个先生发言的机会。

讲课中身体形状端庄,举止得体,不依托在讲台,不坐着讲课,不翘二郎腿,与先生交流要面带愁容,言语亲切和蔼,多运用文明用语,多鼓励、欣赏先生,激励先生自动考虑和表达。

板书书写端正,让先生看得清楚。

关注先生的写字、听课姿势和合作交流和问答成绩的礼仪。

下课不拖堂,注重礼节示范。

3. 课后评价批改作业及时不拖延,批改规范,笔迹工整,反馈言语多以赞誉、激励为主,激发先生学习兴味,帮助先生建立决心。

二、在教学内容实行中育人德育浸透要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本学科包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浸透;把握学科特点,加强德育浸透的生动性有效性;寻求最好结合点,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好机遇;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行德育浸透的目的;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浸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该当努力做到的。

作为一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课堂教学。

只需这样,才能使先生学好知识的同时,进步思想本质。

教学中浸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样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新的学期不知不觉中又来了,对于我们2020年又是一个充满动力和压力的一年。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爱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用于实现这种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己应该展示出积极的道德属性,以身作则,发展高尚的道德品质。

只有通过自己真实的行为表达,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公正、真诚和尊重每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道德榜样。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在讨论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科内容中融入一些道德教育元素。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文学作品,教授学生品味美好的文学情感,培养情感的调控能力。

在科学课上,可以从事例中选取一些道德议题,让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应对科技进步的道德担当。

第四,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来培养其道德耐力和责任感。

学生参与义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切身体验到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道德价值,通过实践得到深刻的理解。

最后,学校和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责任感和经验,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公平的原则、忍让和社交技巧等。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榜样力量、教学内容的融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将德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阶段的渗透尤为重要。

德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更是对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注重课程设置,打造德育主题课程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注重课程设置,打造德育主题课程。

在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可以适当设置以德育为主题的课程,比如语文课可以设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主题教学活动,数学课可以设置“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的教学任务,科学课可以设置“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学校还可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多元发展,开设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选修课程,比如心理健康课、公民道德课、科技与人文课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养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第二步,是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引导者和示范者,其德育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德育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德育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道德互动和学习交流。

在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上,也要注重对德育工作的肯定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德育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教学,打造渗透式德育教育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第三步,是要注重课堂教学,打造渗透式德育教育。

在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科教育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教案

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教案

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 难点:如何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讲解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强调德育元素。

3.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学科知识和德育元素。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

3. 案例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 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表现评价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知识点展示。

2. 视频资料: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 网站资源:提供相关网站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 教学工具:如黑板、白板等,方便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讲解、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德育水平。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德育能力。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学校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育品德优良的同学。

学校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养教育的背景下进行实施的,而素养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德育渗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就体现初德育方面的目标,在科学探究和科学学问两大目标中也有详细的体现。

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

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一门艺术。

二、详细措施1、利用教材文本渗透德育教育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假如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需糊涂的熟悉到,那种挖掘很简单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

因此,在这里强调应当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原来实施德育教育。

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查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力量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

所以,老师要讨论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渗透性。

我们要钻研教材,查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同学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隐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

如三班级《我发现了什么》一课,支配了看图上的大树、回想以前在大树前发现什么、到一棵真正大树前发现什么、和同学们沟通等内容,通过经受上述活动教育同学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

随着学习的深化到中高班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育上来。

在物质的溶解性试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素质。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科教育作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渗透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探讨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以及渗透德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学科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注重学科教育中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科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自觉遵循。

教学方法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班级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学科问题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学科问题的能力和道德情感。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成为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德育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和共鸣。

渗透德育对学科教育的作用。

渗透德育对学科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学科教育的针对性。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科知识和技能,弥补现有学科教育的局限性,提高学科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提高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渗透德育,使学科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在学科教育中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渗透德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现代公民。

应该注意的是渗透德育需要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匆匆而过。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应该是一种有机融合,不应该只是单一的道德灌输或者教条式的道德宣传。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究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推动其长远开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根底,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标准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

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标准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存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奇感的词句;依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篇1如何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现如今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生物学是反映生命的发生、发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在生物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既为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在课本中提到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

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渗透德育是教育的常识。

下面我们来论述一下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渗透德育的核心思想众所周知,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但是在学科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容易被忽视。

要使学科教育渗透德育,首先要确立渗透德育的核心思想。

德育渗透学科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学科教学成为德育教学的一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1. 设计德育主题的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主题内容,如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讲授关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在地理课上,可以讲授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在语文课上,可以讲授一些感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感。

2. 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 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设计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教育学生珍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在地理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意义。

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老人院进行慰问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幸福。

通过这些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渗透德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实践。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学科渗透德育是指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在当今社会,学科渗透德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因此在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时,需要明确该学科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文言文等教材,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次,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此外,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的主体和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需要注重学校和家庭的配合。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只有学校和家庭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校合作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以及学校和家庭的配合。

只有这样,学科渗透德育才能够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共五篇)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共五篇)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共五篇)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重要途径。

下面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

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

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

例如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

《开国大典》《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

《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五篇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五篇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五篇第一篇: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东升求实学校数学组郭正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更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历来的数学教学大纲,以及长期形成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数学内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数学演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可见,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处于首要地位,不论哪一学科的教学,除完成其本身的知识传授外,还有一个共同的重要任务就是德育教育任务。

如何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是每一位教师着手研究的问题。

现就我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谈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首先把爱生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转化为实际行动。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现在有的学生被称为“双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差。

有不少学生数学成绩是很差的。

由此,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寻找根源,对症下药。

为了能对症下药我逐个进行家访,结合家访,先做好家长的工作,逐个找学生个别谈心,让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

作到对他们细微的个性差别也有深刻的了解。

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动态、个人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培养信心。

培养信心首先从信任开始,信任是最好的导师。

许多差生的根源,就是缺少信任。

他们往常所遭遇到的,除了批评、责备之外,还是责备、批评。

因此,教学中要多鼓励、少批评。

其次,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十几岁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即便是真正的双差生,他们身上也有可爱的一面。

作为教师,就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学好的信心。

第三、坚定信念,教育好一个学生,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急躁、浮躁、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大忌。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既然立志终身从教,就要有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坚定信念。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设置正确的学科目标: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要明确学科教育的目标,不仅注重学
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在学科教学中,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德育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让
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
们的道德素养。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
畏之情,激发学生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 引导学生的道德思考:在学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增强他们的道
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在社会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一些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引导
学生思考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5. 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要注重教师的自身修
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道德高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6.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
生的成长,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德育讲座
或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
良好品质。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德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德品质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小学德育教育要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来制定。

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年龄阶段,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遵守纪律等。

科学的德育目标能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实施德育教育的条件。

二、融入学科教学德育和学科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可以通过融入学科教学来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中的道德冲突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友谊中的道德规范。

三、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有利的环境。

教师要注重班级纪律的培养,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

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互助互爱的班集体。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来渗透德育。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如开展班级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情商。

五、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品德评比、德育讲座、德育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并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建立德育师资队伍德育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持和推动。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

要鼓励教师进行个人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通过融入学科教学、注重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等策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

在小学阶段,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共同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而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构建德育理念学校应构建正确的德育理念,将德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局中。

德育教育是小学生个性、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明确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从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和榜样。

学校要通过规范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课程设置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德育内容的课程。

在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中,适当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珍爱生命,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

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四、加强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载体。

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尊重、互相关怀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在行为上、思想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家校合作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在家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传递德育理念,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理念,让孩子在家庭中受到正确的道德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


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

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

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

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

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

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

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

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

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的渗透。

决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决不能不顾学科特点,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四、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要高,着眼点要大。

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所有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目标和着眼点。

但对于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要求要适当降低,着手点要小。

也就是说,要从小事抓起。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没有面临生死考验的机会,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

但却常常面临着是与非、善于恶、美与丑的选择,常常面临着进与退、上与下、做与不做的取舍。

这些选择、这些取舍,虽然往往是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常常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在细节上下足功夫,与微小处做足文章,决不能对那些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

否则,当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不良品质养成的时候,在教育起来就会难上十倍、百倍!
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由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缺乏足够
的目的性和自制力,做起事来随意性很大。

因而,在其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通过一两次谈心、教育、批评就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很高尚的品质,在那件事上可能就表现不出来;在今天很有自制力,在明天可能就会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会犯错误,有倒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肯给时间让学生改正错误,并且要设法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决不能一味的指责、挖苦,甚至一棍子打死。

因此,任何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坚持常抓不懈。

那种集中式和突击式的德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是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的。

六、注重激励,适当表扬。

学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出现反复。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设法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进步,更要善于激励学生将这种进步发扬光大。

决不能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缺点,更不能夸大学生身上的缺点,否则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尤其是对那些努力想做好却又没能做好的学生,更要适时鼓励,时时激励。

对于那些进步明显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适当的加以表扬。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他的进步,并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只有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面临种种选择,才能让他们真实的体验到书本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的用其所学指导自身成长。

因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鉴别能力。

比如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切身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合改革开放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生活状况,对比现在的生活,感受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合艰苦创业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艰苦奋斗精神是否过时的辩论会,以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总之,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都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