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高考复习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成语、熟语题错误类型回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成语、熟语误用类型教学重点:辨析常见成语熟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方法:回顾方法与巩固练习相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回顾成语误用类型:例: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年山东卷)例: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年浙江卷)成语误用类型:(一):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年全国卷)例: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年重庆卷)成语误用类型(二):例: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年山东卷)例: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年辽宁卷)成语误用类型(三):例: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年辽宁卷)例: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年北京西城测试卷)成语误用类型(四):例:你就当今的房改问题所谈的一些看法,尽管是一孔之见....,却很深刻。
(年测试卷)例: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成语误用类型(五):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成语熟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已学过的成语和熟语。
2. 提高学生对成语和熟语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地运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3. 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成语和熟语。
2. 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成语和熟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举例、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成语和熟语,激发学生的记忆。
2. 讲解成语和熟语:教师讲解重点成语和熟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学生进行成语和熟语填空、改写等练习,巩固记忆。
4. 游戏:教师组织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和熟语,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所学的成语和熟语。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的成语和熟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游戏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速度和理解程度。
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成语和熟语的正确运用、句子结构和表达清晰度。
七、教学资源1. 成语和熟语教材或参考书。
2. 成语和熟语卡片或海报。
3. 练习纸或练习册。
4. 游戏道具或辅助工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讲解成语和熟语时,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易懂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解释。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4. 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成语和熟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词语、成语、熟语复习 教案
高2012级词语、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理解意义结合语境细致区分一、导入: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惊惶失措”、“不知所云”、“如释重负”、“一如既往”四个成语。
恰巧,某学生正在呼呼大睡。
教授一拍桌子,该生顿时坐起来,拿起书便看,老师说:“这便是惊惶失措。
”接着,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
这时老师说:“这便是不知所云,请坐!”这位同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老师又说:“这便是如释重负。
”等老师走上讲台,那同学又趴下睡觉。
老师猛一转身,指着他说:“这便是一如既往。
”成语之最: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便宜的东西——一文不值最孤独的人——形单影只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有份量的话——一言九鼎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二、明确高考要求: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年)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答案】B。
B项中的“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
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
A 项中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C项中的“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高考成语复习题专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题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让学生熟悉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3.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3. 成语的分类和用法4. 成语的辨析和修改5. 成语的应用和练习三、教学重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3. 成语的分类和用法4. 成语的辨析和修改5. 成语的应用和练习四、教学难点:1. 成语的辨析和修改2. 成语的应用和练习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3. 练习法:进行成语辨析、修改和应用的练习。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辨析和应用,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分析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第二课时:1. 讲解成语的分类和用法。
2. 进行成语辨析的练习。
第三课时:1. 讲解成语的修改方法。
2. 进行成语修改的练习。
第四课时:1. 讲解成语的应用和答题技巧。
2. 进行成语应用的练习。
第五课时: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成语定义、特点、分类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成语辨析和修改的练习,评价学生对成语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3. 通过成语应用的练习,评价学生对成语应用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高考成语题真题和模拟题。
3. 教学PPT或黑板。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成语的概念,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分析高考成语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3. 讲解成语的分类和用法,进行相关练习。
4. 讲解成语的修改方法,进行相关练习。
5. 讲解成语的应用和答题技巧,进行相关练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023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指手画脚”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车水马龙”等。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是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往往隐含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成语的意义与句子的上下文相符合。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故事导入法:以成语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3.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起源,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成语都要准确无误,接龙过程不能中断。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辨析大赛: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给出成语,学生要快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成语运用准确性:通过成语接龙和成语辨析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成语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的准确运用和作文中的成语使用。
高三成语专题复习(苏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成语专题复习(苏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考纲要求,把握熟语误用类型。
2、积累重要熟语,了解熟语的意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明确熟语误用类型,掌握做题思路、方法。
2、能区分易误解的成语解释,分清熟语的使用范围、适合语境。
教学难点:1、“韬光养晦”、“等量齐观”等熟语的解释和用法。
2、要善于结合熟语考察语境,仔细辨析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1、熟语误用类型2、试卷讲解分析教学步骤:一、熟语误用类型(一)、语义不当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3、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二)、对象不当1、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2、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该房屋建筑装潢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专门美术设计师,他们作风严谨、技术精良,把居室交由他们装修,保管使您蓬荜生辉。
(三)、轻重不当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2、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四)、褒贬不当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2、为了迎接第六届华商大会,青年志愿者队伍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语法不当1、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3、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六)、逻辑不当1、领导者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2、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2、每组请一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3、指导学生通过校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一.成语接龙的活动形式开始上课:每人一个成语_同学们,几年来的语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了吧。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成语活动,共同享受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找成语。
老师即兴说一段话(内容关于学校及班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其中的成语,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三、写成语。
同学们,不仅咱们的学校,咱们的班级变化了,我们美丽的家乡开发区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四、走进成语乐园。
1、带数字的成语你知道吗?2、自然景物的成语知多少?3、人物品质的成语知道吗?4、动物园里的成语有多少呢?5、带近义词的成语你知道吗?五、走进成语植物苑顺()摸()()落归()粗()大()火()银()()红()绿沧海一()囫囵吞()胸有成()()断丝连世外()源()立()群()头()尾六、走进人体成语宫。
()瞪()呆()舞()蹈()亡()寒()红()赤劈()盖()()濡()染()来()去三()六()摩()接()推()置()七、我们和成语手拉手交朋友。
把意思相反的两个成语用线连起来,两全其美寥若晨星当局者迷两败俱伤雕虫小技鬼斧神工浩如烟海别开生面流芳百世默默无闻墨守成规并驾齐驱赫赫有名旁观者清分道扬镳遗臭万年八、看图猜成语。
出示活动图,同学们抢答成语九、成语表演。
请几位课前有准备的同学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猜出有关的成语。
十、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觉到了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果用上了成语,也能为你的作文添色不少。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的分类与辨析4. 成语的应用与实践5. 成语的复习与测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难点:成语的分类、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
4. 实践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6. 复习与测试:进行成语复习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的准确性等。
3. 成语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成语运用实践,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成语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成语。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和资料:用于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 成语卡片或挂图:用于学生分组分类和辨析成语。
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讲课用】
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讲课用】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考纲要求: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复习目标: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师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
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教学难点: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
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
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形式:考试形式为选择题,分值3分。
所考成语为常见常用成语(熟语)。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成语体现一个人的学识:新华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2 、成语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中央台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
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
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
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
二:成语的特点: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①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②历史故事例、破釜沉舟乐不思蜀③诗文语句例、老骥伏枥万马齐喑④口头俗语例、一言为定三教九流3、成语的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增强语言魅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2. 成语的特点3.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记忆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记忆方法3.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成语的误用与辨析3. 成语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2.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与分析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与意义2. 成语的恰当运用与搭配3. 成语写作实例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记忆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与误用,提高学生对成语运用能力的认识。
3. 阅读理解法: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能力:通过成语写作实例,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成语故事书籍或文章。
3. 成语运用实例和误用案例。
4. 成语写作模板和优秀范文。
六、成语的来源与故事1. 成语的来源:古代文学、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
2. 成语故事讲解: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3. 成语故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七、成语的辨析与练习1. 成语的误用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2. 成语辨析方法:根据语境、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成语熟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解析一、知识准备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祖代扈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⑤主谓式:把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⑨兼语式:请君人瓮引狼人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2)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3)成语的出处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及虎谋皮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二. 研习高考试题1.(2008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
“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
成语(熟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查要求2、分析高考试题,掌握考查要点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学习难点:了解并掌握常见题型误设类型,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回顾·预习1、考点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等级:E级(表达应用)说明: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2、高考示例(1)(2015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 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 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A解析:A、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
B、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不能用于形容立场。
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不能用来形容企业和物品。
D、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不能形容小说的数量。
二、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一)不明词义,望文生义1、(2012山东卷)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2011北京卷)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此处望文生义。
延伸:类似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高考题型
12-10 2005
高考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
教学难点:
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
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节需要突破的难点。
难点突破:归纳法。
考点认识: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从要求来看,就是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考试形式为选择题,分值3分。
所考成语为常见常用成语(熟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高三毕业生给同学的留言这样写道: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高中三年,弹指之间。
蓦然回首,沧海桑田。
望中犹记,征途漫漫,举步维艰,涸辙之鲋,形影相见。
幸有挚友,雪中送炭。
鼎力相助,孜孜不倦,同甘共苦,共赴难关。
一丘之貉,情真义兼。
来日方长,此情不忘……
请同学们看看这段文字写的怎样?(虽然略有文采,但用错了成语“一丘之貉”,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好朋友,让人啼笑皆非。
)可见,正确使用成语是十分重要的。
二、明确高考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三、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例1、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例2、破釜沉舟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例3、老骥伏枥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例4、一言为定三教九流
3、成语的特点:
①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1、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②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2、“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
③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3、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
含有褒贬色彩
例4、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
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5、(1)联合式,披坚执锐苦尽甘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主谓式,胸有成竹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毛遂自荐
(4)动宾式,不见经传莫名其妙如数家珍如丧考妣
(5)动补式,退避三舍逍遥法外荒谬绝伦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入木三分
(7)因果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连动式,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指桑骂槐
(9)目的式,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
(10)兼语式,引狼入室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化险为夷
(11)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
四、熟语的种类和特点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1、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
例1、“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
例2、“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
瑜”“黄盖”无关。
熟语有两个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2、熟语:
(一)相沿习用的成语
这部分与成语的来源基本一致。
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
有的意义色彩可能有变化,如“明哲保身”来自《诗•大雅•民》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得罪人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意义和色彩都有变化(再如“颐指气使”“既来之,则安之”等)。
有的个别构成成分可能有变动,如“每下愈况”来自《庄子•知北游》,现在演变为“每况愈下”,“揠苗助长”可写为“拔苗助长”等。
(二)口耳相传的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简练通俗,意思完整。
口耳相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
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
例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今小说》一),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金瓶梅》第七十六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醒世恒言》九)。
谚语源于生活,口耳相传,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4、(1)交友处世:积德招福,缺德惹祸君子之交淡如水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2)劝学:活到老,学到老书中自有黄金屋
(3)军事:置之死地而后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4)民俗:五里不同俗,一地一乡风入庙拜佛,入乡随俗(5)卫生健康:两头净,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