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供给(精)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工资决定与劳动力配置
主要内容
❖ 完全竞争下的工资决定与劳动力配置
❖ 买方垄断、工会对工资决定与劳动力 配置的影响
❖ 工资和雇佣量决定的蛛网模型
第一节 完全竞争下的工资决定与劳动力配置
❖ 劳动市场的整体情况 ❖ 单个厂商的雇佣决策 ❖ 配置决策 ❖ 工资率和雇用量决定:
产品市场上的垄断
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4) 决定劳动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因素
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 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
➢ 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 ➢ 产品需求:
➢ 非工资收入:
➢ 劳动生产率:
➢ 工作与闲暇偏好:
➢ 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 工作中的非工资因素: ➢ 雇主的数量:
➢ 合格劳动者的数量:
工资率
单个厂商的决策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均衡的工资率Wo和劳动数量Qo决定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 (图a)。在这里,单个厂商仅仅是“工资接受者”,它具有完全弹性的劳动供给曲 线(即图b中的高度等于均衡工资Wo的水平线SL =MWC= AWC)。为实现最大利润, 该厂商将雇用数量为Qo 的劳动(此时MRP=MWC)。由于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这样一个雇用水平将会产生一个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要点回顾(第一节)
❖ 决定劳动供给和需求的因素(表6-1)发生变化,会 使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发生移动,从而导 致产生新的工资—雇用量的均衡。
❖ 完全竞争厂商表现为工资接受者,其劳动供给曲线 具有完全弹性(W=MWC=AWC);在边际工资成本等于 边际收益产品(MWC=MRP)的地方,厂商实现利润最 大化。
MVPAx=VMPAy=。。。=VMPAn=PL
工资和雇用量决定:产品市场上的垄断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1 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的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 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
图223 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比率既定的条件下,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
如果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不变,资本装备率上升。
4 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型相反,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相同,也需要相对多地使用劳动。
5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微型企业、一个雇请了保姆的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6 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参加有酬的市场性劳动愿望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7 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8 总人口劳动里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9 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1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人口/与分子同范围人*100%11 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它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
12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2024/7/15
22
(三)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他认为,工人、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 者是文明社会的三大阶级,与其相适应的有
三大收入,劳动收入——工资;资本收入— —利润;土地收入——地租,在资本主义社 会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扣除劳动者的工资 后才提供利润和地租。
2024/7/15
23
亚当·斯密对工资的两种解释
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劳动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024/7/15
12
(三)调节制能
调节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劳动力稀缺程度,地区、产业、企业、职业 间的工作环境、劳动力轻重和难易以及社会地位 存在差别,通过工资调节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最 大化发挥效用
调节劳动力的素质结构
科学技术发展,产品技术结构发生变化,对 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变化。通 过工资关系的变化使劳动力需求达到相对平衡
产品品种比较单一且 大批量生产的行业和
企业
2024/7/15
4
基本特征
➢ 计时工资 由劳动的直接持续
时间来测量
适用性强,适用范 围广
➢ 计件工资
由在一定时间内所 凝结成的产品的数 量来计量
适用范围有一定的 局限性
2024/7/15
5
收入、风险承担者及成本比较
பைடு நூலகம்
➢ 计时工资 基本工资收入比较
周工资制
周货币工资日工资率 标准周日数
2024/7/15
3
适用范围
➢ 计时工资
➢ 计件工资
产品数量、质量难 产品数量、质量可以
以度量的企业
准确计算检验的企业
产品的数量、质量 主要取决于机械性 能的生产行业和企
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
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名词解释:1、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2、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3、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5、劳动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6、期望工资总收入——未来各期期望工资收入除以贴现率得到的现值之和。
第六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7、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工资水平 = 劳动者工资总额 / 劳动者平均人数。
工资水平有货币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两种表现形式。
8、工资指数化-即通过立法,将工资增长指数与生活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定期按照规定的比例自动增加工资,它是一种制度化手段。
9、最低社会保障 -----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即贫困线。
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10、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地被理解为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11、隐性失业: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失业但未被记录在官方失业统计数据内的情况,诸如那些那些放弃寻找工作的个人,或是提早退休,以及从事季节性或者兼职工作的人都算为隐性失业。
12、效率工资: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给员工的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1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六章_分配理论
2.地租的决定
R
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的
D
S E
交点所决定。
R0
供给曲线是条垂线, 表明土地的供给不会
随地租的提高而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地租的趋势:不断上升 需求不断增加,D0→D1 供给不增加,只能在S水 平。
O R R1 D0 R0 O
N0 D1 E1 E0 S
N
N0
二、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 众收入偏低
30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和基层科 技人员为发展我国制造业、扩大对外贸易和开 拓国内外市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令人遗 憾的是,这些年来,财富却越来越多地向企业 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 福利。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 中国大约是0.2美元左右 ,欧美国家大体上是 25—30美元。
O L0 L 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
现实中的工资是这么定的吗?
工会的力量 增加劳动需求:通过提倡保护关税、 扩大出口等办法扩大产品销路 限制劳动供给: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 移民、童工的使用、缩短工时、实行 强制退休等方法来减少劳动的供给 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 通过谈判提高工资标准
在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讲过一 句话:“西方的世界是富裕的贫困。”美国一 个普通医生年薪约10万美元,一个普通警官一 年能挣5万美元,一个普通农场工人一年只能挣 2万美元,同时,一个著名医生和一个普通医生 的年薪差距也相当大——横向不平等和纵向不 平等无处不在。 中国大陆的分配问题也很明显,同样存在着 “富裕的贫困”问题。例如,大陆的手机有 4.874亿多部,这是全世界最高的。在3亿部的 时候就超过了美国,是世界上拥有电话最多的 国家。再看住宅,现在东南沿海不少人买了别 墅;至于购车,其热潮更是一年比一年高。但 是在许许多多富裕的表现面前,确实还存在着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完全无弹性)(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无弹性)(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弹性较大)(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完全无弹性)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
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1、生产技术的假设.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可变,前者在设计劳动力需求模型时必须,后者动态分析时必要。
2、组织目标的假设。
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
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3、市场环境的假设。
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供给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 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 (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 • 1、社会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 学进行研究 • 2、劳动贡献数量上的重要性 • 劳动贡献超过资本贡献 • 3、劳动要素交易的独特性 • 能动因素
• (二)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收益 • 1、个人角度 • 失业原因、工作搜寻、工资谈判等 • 2、社会角度 • 失业治理、收入分配、人力投资等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一般特点 1.主动性 2.目的性 3.创造性 4.多层性 5.相依性
•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特点 • (一)劳动概念--广义化 • 1.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 分失去现实意义。 • 2.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支配 和主导地位发生了换位。 • (二)劳动配备的主要要素--知识化 • 1.劳动者就业必须具备当代知识技术 • 2.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 3.在业劳动结构以智力劳动为主
劳动经济学
( Labor Economics)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 第三章 劳动需求决策 第四章 劳动供给概述 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 第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 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职业选择 • • • • • • • • 第八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十章 工资理论 第十一章 工会理论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十三章 就业与失业理论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差异 第十五章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 三、关于劳动问题的一些观点 • 1、威廉·配弟(英)(1623-1687): •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 2、亚当·斯密(英)(1723-1790): • 劳动是最初的价格,购买一切世界财富 的是劳动,而不是金银 • 3、马克思(德)(1818-1883): •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4、A·马歇尔(英)(1842-1924): • 劳动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一个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 5、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
劳动经济学第6章 工资理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工龄和年龄的作用都在淡化。
工龄对工资的正向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
出来,一是管理和技术职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都
与工作经验有关。
15
!曲线A:按照现实劳动贡献, 员工
工资会随年龄增大而下降,一般
W
B
不为员工所接受。
C !曲线B :工资制度与工作表现脱
1990 0.88 0.81 0.51 0.73 0.70 0.72 0.89
1994
0.81
0.72 0.76 0.90
14
! 8、年龄和工龄
工龄在工资中起作用的原因:
第一、补偿员工过去的贡献
第二、平滑年龄收入曲线(见下页)
第三、减少劳动力流动
工龄工资政策使得频繁的跳槽给员工成较高的机会成 本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曲线为D2时,不存 在补偿性差额,这 说明有些员工不讨 厌工作A,他们愿意 在相对工资水平为1 的时候工作。
25
!非货币特征变化的效应
• 分析:如果一种工作的有关
特征发生了变化,例如变得 不很危险了,补偿性工资差 别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这 种分析的基本机制是供给曲 线的移动。例如曲线S2表示 不愉快的工作特征有所减少, 相应的均衡工资也降到 (WA/WB)2。
23
!偏好不相同的补偿性工资的影响
• 分析:假设所有的员工都
讨厌A工作的某一方面, 但讨厌的强度彼此不同。 员工对A工作的供给曲线 将向上倾斜,如图所示。 曲线开始处相对工资大于 1,其幅度刚好达到满足 那些对A工作讨厌程度最 低的员工。
24
!工人偏好不同时不存在补偿性差别的可能
• 分析:劳动力需求
英国
0.60
美国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六、家庭劳动力供给(贝克尔)
2商品的特性
商品可以分为时间密集型和物品密集型两种
时间密集型:包含大量时间和少量物品 物品密集型:包含大量物品和少量时间
在一定的限度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物品之间通常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个人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对预算线的影响
Y Y3 Y2
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 曲线平移,收入增加 工资率提高,曲线旋转 收入增加
Y1
h1
h2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主观愿望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个人的现实条件
劳动经济学
广东白云学院 黎超 15914509827 18670201827 705633025
广东白云学院
案例
人社部: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还在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 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有分析认为,劳动年 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 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 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 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尹成基对此表示,虽然有关机构和专家预测,将来一个时 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减少,但在“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是呈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 个原因:
ES=(ΔS/S)/(ΔW/W)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曲线
E=0含义: 1短期内,劳动者来不及调整工作计划和职业技能 2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经济学》2劳动力供给
一定时期、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与面积之比, 即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一般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 表示。
• 人口密度越大越穷(人均GDP)?人口密度越小越富 (人均GDP) ?
1 人口的相关概念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比
由对应100名女性的男性人数来表示。根据国际上的 经验数据,一般在103-107之间。
LF participation rates of females in the US over 16 years of age, 1900-95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95
22.2 23.2
22.9 20.0
20.5 20.8
17.9 18.1
16.7 18.9
17.4 17.7
16.5 17.2
14.9 15.1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
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第一阶段:由于高出生率,少年儿童抚养比高。 • 第二阶段:出生率降低之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老龄化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龄化社 会”(Ageing society),达到14%时称为“老龄社 会”(Aged society),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时,则 称为“超高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 。
•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 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 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失业人员
1. 城镇人口,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 2. 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 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3.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1980
198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46
图6-7 1978~2006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二、中国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 历史原因造成的隐性失业公开化 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 劳动需求方面的原因
三、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所导致的定期性的 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造成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是:①一些部门或行 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②一些 行业随季节的不同会产生购买高峰或低谷,从而 影响作为产品派生需求的劳动力需求,造成季节 性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需求 不足,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失 业被称为周期性失业或需求不足性失业。
但这些人中在就业管理局登记备案、签订劳动合同的仅
为3800人,至少有1万”隐性就业”人群。
劳动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1、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和人的经济行为要完整涉猎的三大市场领域。
P32、另一种分类,就是将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这种意思的产生与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和学说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认为,只要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由此,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才属于生产劳动者。
这种理论是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造的基础。
P63、按照雷恩的说法,经济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政治是关于人与国家的关系。
P74、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5、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
它涉及影响劳动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佣、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
6、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简单来说,劳动经济学也可表述为是对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市场,或者脱离了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经济学就不复存在。
7、实证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种理论。
它建立在两个假说上:一是稀缺性(这种稀缺的程度,可以通过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反映出来);二是人是有理性的。
8、人是有理性的: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表达,个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它是以员工收入的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行事。
没有老板的体制,显然是职工收入的最大化,这恰恰也是这种体制下的企业理性行为(理性行为不等于正确行为)的表现。
9、劳动经济学在实证研究的成果数量及质量方面,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研究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分享的平台没有搭建起来。
二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我国劳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0、规范经济学严格地讲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应该是什么”的理论。
劳动经济学重点课后题
第一章导言名词解释劳动力—-在早期的概念中,劳动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看作可变资本,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劳动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市场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简答题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劳动需求分析名词解释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他们均会导致劳动力使用量的减少。
其中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用工成本增加,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不变,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用资本代替劳动致使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下降。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动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大小。
第二,最终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第四,劳动要素在生产成本的比重.互补性生产要素——(你涨我也涨)当生产要素A的数量增加时,导致生产要素B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性生产要素。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P10➢总量稀缺质量稀缺人力资源稀缺有多种形式➢结构性稀缺显性稀缺与隐性稀缺➢静态稀缺与动态稀缺2.规范分析 P32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方法。
规范分析重视研究事物的好坏与否,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它所研究的内容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伦理道德标准等因素影响较大。
➢ 2.特点:➢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主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结论无法通过事实检验。
规范分析法对一个问题所引起的争议很大,不过有一些基本的判断尺度——互惠原则,有三种理解:1.市场交易行为活动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即没有人在此交易行为活动中遭受损失。
➢ 2.在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有一些人获得收益,而无人遭受损失;3.更多情况下,有受益者,有受损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受损的程度或数量。
但是,并不是所有互惠行为会自动产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着四种障碍:➢ 1.不知情 2.交易障碍 3.价格扭曲 4.市场缺位第二章劳动力供给(Labor Supply):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根据分析主体不同,劳动力供给有三种类型:个人劳动力供给微观家庭劳动力供给中观社会劳动力供给宏观⒉无差异曲线P49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效用或满足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推论•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效用都相同,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的效用不同。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越高;反之效用越低•在同一平面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簇斜率为负,凸向原点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见下图)⒊边际替代率(MRS) P50它是每增加一单位(小时)的闲暇所必须放弃的劳动收入数量,它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一、名词解释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盗用的状态。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
二、单项选择1.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假设。
两点三点四点五点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
边际效用心理效用消费效用生产效用3.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
生产者个体消费者个体劳动者个体消费者群体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就业、工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5 .()在继承了基数效用论的部分理论基础之上,为效用理论的实际应用寻找到了可靠的方法。
A .边际效用论B .生产效用论C .消费效用论D .序数效用论三、判断改错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同样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不属于)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间歇性交替。
×(周期性交替)基数效用并不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
×(基数效用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序数效用论的假设中,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无差异曲线是可能相交的。
×(不可能)四、简答题1.试述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答:个人: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第六章 供给经济学
•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里根经济学是货币主义和供 给主义的混合物,由此产生了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 • 但是,里根并没有放弃减税政策。从他的第二任 期开始,里根推行更大的减税方案,并且大刀阔 斧地对美国的现行税收制度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 这是美国60年来最低的税率,也是40多年来美 国历史上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税制改革。 • 从1982年12月起,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开始强 劲有力的复苏。到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 长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美国经济增长持续 时间最长的一次。
第二节 极端的供给经济学
• 极端或正统的供给经济学实质上是减税经济 学,或者是关于税收刺激的经济学。 • 极端的供给主义者认为,当前美国经济的主 要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供给 不足的原因,乃是由于所得税税率太高,因 而阻碍了美国人民储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 要使经济摆脱停滞膨胀的糟糕的困境,需要 一个新的强调供给方面的经济学和一个新的 刺激供给的税收结构,而减税就是号称“供 给方”的经济学和财政政策的核心。
• 到1978年底,供给经济学已风靡国会,无论是 民主党多数派,还是共和党少数派,概无异议。 1977年9月,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通过了肯普一罗 思法案,供给经济学成为国会共和党派的学说, 并于1978年夏决定把该法案作为1980年美国总 统大选的共和党竞选政纲。 • 1980年初,里根同供给主义者一起讨论了金本 位、减税、供给学派理论、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问 题。 • 可以说,供给主义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 经济主张:共和党人找到了制服民主党人的法宝, 经济学家找到了与凯恩斯主义需求派相抗衡的新 经济学,而普遍的一刀切方式的大规模削减所得 税率永远是选民所拥护的。
• 消费—储蓄之间的相对价格相当于消费的机会 成本,它等于一个人把一单位收入用于现期消 费所放弃的将这一单位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而 获得的未来收益。这种相对价格支配着人们决 定其收入在消费和储蓄、投资之间如何分配。
上海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工资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练习题
上海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练习题第六章 工资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特征:A)不同技能和能力的数名工人B)厂商的工资确定行为C)大量的从相同质量的工人群体中雇用劳动力的厂商D)昂贵的信息2.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所有特征,除了:A)不论是厂商还是工人都没有任何控制市场工资的能力B)少数几家厂商在市场主导雇用工人C)大量的同质的工人D)完全信息3.以下哪一项最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使个体劳动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后弯曲的?A)以上论述是不正确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也是向后弯曲的B)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价格调整的”,而个体劳动供给曲线则不是C)在某既定劳动市场较低的工资将增加劳动需求,因此,必须有更多的劳动供给使劳动市场达到平衡D)某既定劳动市场较高的工资将吸引更多的工人从其他的活动中出来,超过了那些已经在劳动市场的个体工作时间的减少量。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对应于任何给定的劳动时间量上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的高度表明的是:A)在给定职业上雇用这一劳动量的总成本B)雇用第一小时劳动的边际成本C)可能用于其他活动的边际小时价值D)雇主愿意支付的吸引追加劳动的最高工资5.厂商将在以下情形下获得利润最大化的雇用水平:A)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工资成本C)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工资成本D)边际产品等于边际收益产品6.在某特定市场上劳动将出现短缺,如果:A)劳动供给增加同时劳动需求减少B)现行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C)替代资源的价格下降D)现行工资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7.如果资本和劳动是总互补的,那么资本成本的提高将A)增加劳动供给并促使工资下降B)减少劳动需求并促使工资下降C)增加劳动需求并促使工资上升D)劳动需求增加还是下降取决于替代效应大还是产出效应大8.假设X劳动市场的工人也有资格在另一竞争劳动市场Y工作,反过来也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企业的启示
发钱不要随便,发了可能反而不讨好。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6
第二节 工作决策理论
4、预算线
闲暇为 t ,收入为 I ,用于闲 暇和工作的时间为16小时。
I
I=(16-t)W I=16W-Wt 16W=I+Wt 特点: 工资提高,斜率增加, 在纵轴上的截距也增加, 在横轴上的截距不变。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4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
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5
第一节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 劳动参与率:有工作者和正在寻找工作者 占劳动人口的百分比。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供给较准确的指标。
• 雇员周或年工作时间常常被认为是由需求 决定的。
2018/9/16
工资下降
16
闲 暇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7
4、无差异曲线
效用B>效用A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8
Figure 6.3 An Indifference Curve
•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 点的:曲线的左边比 右边更为陡峭。 • 在货币收入相对较高 的时候,闲暇时间相 对越少,会更看重闲 暇。(少量的闲暇时 间的损失H3到H4,需 要大量的收入Y3到Y4 来补偿) • 反之亦然。
10
W
闲暇的价格提高
工作时间同样多,收入提高 收入效应:(如美国男性) 收入提高 对所有商品需求增加 闲暇需求增加 工作时间下降。 替代效应: W提高(其他商品价格没变) 闲暇价格相对提高 多消费其他商品 闲暇需求减少 工作时间上升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1
向后弯曲的曲线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3
案例一
• 山西阳泉实习: (农民轮换工—城里人不愿下井:倒流) 验证向后弯曲的曲线好使不(用出勤率表示) • 调查问卷:井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90% 结婚娶老婆(赚够钱就回家办喜事) • 另外10%包括:赚正常生活费、喝酒打牌等用途。 • (工资提高后,工人在更短的时间满足收入目标 刚性,完成了任务就不干了)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6
第二节 工作决策理论
一、基本概念
•
时间(24小时如何花费?)
1. 闲暇(自产自销)——机会成本是工资。 2. 工作
• • 家庭生产(本章暂时不考虑) 有报酬工作
•
工作决策可以看作是闲暇和工作之间的决 策。
工作的时间多了,闲暇的时间就少了; 闲暇的时间多了,工作的时间就少了。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
第一节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2
第一节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M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3
第一节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4
国外案例
18世纪19世纪英国的纺织品卖到全世界 • 布的生产模式:家庭作坊(大的工厂没出现) • 把世界市场打开后,需求很大,收布的价 格提高后,反而收不到布了。 • 原因:生产布的家庭妇女并不是收入的主 要来源,只是为了填补家用,所以生产布 匹的数量达到一定目标后,就不干了。
工资 收入效应较强 斜率为负 每个人的拐点是不一 样的
W*
希望工作的时间
替代效应较强 斜率为正
12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特别在收入目标刚性的情况下,收入效应特明 显。——驴友 •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穷人(出租车司机、快退休的人、自己)
贪官?(只说明个别劳动力) 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21
有些人不工作,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因为不工作是他决策点的效用最大化点, 为D点:I=0,T=16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22
案例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19
不同类型人的无差异曲线
其他商品
流 浪 汉
爱钱如命
闲暇
闲暇
闲暇 20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第二节 工作决策理论
二、劳动与闲暇选择分析
1、对闲暇偏好不同的人,工作时间选择不同。
越对金钱看重的人,无差异曲线越平缓(爱钱如命); 越对闲暇看重的人,无差异曲线越陡(流浪汉)。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7
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如果收入增加,工资保持不变,则理想的工时 数量将减少。(反之亦然) 替代效应: 如果收入保持不变,工资率上升导致闲暇的价 格上升,则闲暇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工作的动 机增强。(反之亦然)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8
• 纯收入效应:继承一笔遗产、彩票中大奖 • 纯替代效应:1980年总统候选人之一约翰* 安德 森提出“汽油节约计划”:提高汽油税,同时减 少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工资性报酬来缴纳的社 会保障税来抵消这种税收的增长。(提高汽油的 价格,同时不减少人们的总体可支配收入)—— 工资率上升了,但收入基本没有变化,这一计划 创造出了一种纯粹的替代效应,诱使人们工作更 多的时间。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9
第二节 工作决策理论
工资增加,同时出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增加闲暇,替代效应减少闲暇
– 若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增加闲暇,即减少劳动 供给。 – 若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则减少闲暇,即增加劳动 供给
2018/9/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第六章–寻找何种职业、在何地区寻找职业。
章节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劳动力供给:工作决策 劳动力供给:家庭生产、家庭和生命周期 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培训 劳动力流动:迁移、移民以及人员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