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设计计算1

合集下载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一、降水量及降水井数量1、段落1计算基坑挖深12m,要求水位降至坑底下1.0m,设计采用管井降水,微承压水层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值为4.0×10-5 ,取0.035m/d。

悬挂式止水帷幕段1:降水范围平面近似矩形,长:170m、宽:30m,面积约5100㎡,长宽比约6,按等效大井计算涌水量。

1)计算参数的选择本工程拟建场地内微承压水埋深在5.6m,相应标高约为-2.15m。

承压水层的厚度M=10m设计降水深度s=1m等效半径r0=√A/3.14=40.3m抽水影响半径RR=10S√k=10×1×√0.035=1.85mS——降水深度()mm dk——渗透系数(/)2)基坑涌水量按承压非完整井计算Q =2.73kMs lg [(R +r0)/r0]+M −l llg ⁡(1+0.2M/r 0) =2.73×0.035×10×1lg [(1.85+40.3)/40.3]+10−33×lg ⁡(1+0.2×10/40.3) =13.9m 3/d按承压完整井计算Q =2.73kMs lg [(R +r0)/r0]=2.73×0.1×50×10.47lg [(33.1+31.9)/31.9]=13.9m 3/d3)降水井数量单井出水能力q′=120πrl√k 3=120×3.14×0.15×3×√0.0353=55.5m 3/d降水井数量n=1.2Q/q=1.2×13.9/55.5=1。

2、段落2计算基坑挖深18m ,要求水位降至坑底下1.0m ,设计采用管井疏干降水,微承压水层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值为1.0×10-3 ~ 1.0×10-4cm/s (即:0. 864 ~ 0.0864m/d ),取1~0.1m/d(根据土层分布综合判断平均渗透系数应取0.1m/d)。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1. 引言1.1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概述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中心或繁华商业区建设的高度超过一定数值的基坑,通常用于建造高层建筑或地下商业空间。

由于基坑深度较大,土层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降水沉降分析计算。

降水是指由于人工挖土、降雨等原因导致基坑内水位升高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排水处理,可能会导致基坑失稳甚至发生塌陷。

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对于深基坑工程至关重要。

除了降水量,还需要考虑降水对工程的影响,包括地基土壤的稳定性、土壤压力分布等方面。

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影响沉降情况。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可能导致土层产生松动而引起沉降,而地下水位上升则可能导致土层变得密实而减缓沉降速度。

在进行沉降计算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沉降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进行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需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工程条件下的降水沉降情况,可以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深基坑工程降水沉降分析计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系统地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2. 正文2.1 降水量计算与分析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在深基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尤其是降水对工程的影响。

降水量的计算是确定降水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的关键步骤。

降水量计算通常基于降水量的统计数据和气象学原理进行。

常用的降水量计算方法包括传统统计方法、数值预报方法和概率预测方法。

传统统计方法主要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降水量数据的分析来推测未来降水量。

数值预报方法则是基于数值模型进行降水量预测,利用大气环流动力学原理推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

概率预测方法则是将降水量视为一个随机过程,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来推测未来降水量的可能范围。

在深基坑工程中,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工程施工方式等。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地面下沉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G=ΔH×γ
其中,ΔG表示地面下沉量,ΔH表示地下水位上升量,γ表示土体
压缩系数。

地下水位上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H=Σ(Δh)
其中,ΔH表示地下水位上升量,Δh表示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
上升量。

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上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h=A×(1-S_s)/(S_w×(1+e))
其中,Δh表示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上升量,A表示降水量,S_s
表示地下水位下方土层的饱和度,在无降水条件下,该土层的饱和度为1;S_w表示吸力饱和饱和度,表示地下水位上方土层的饱和度,在无降水条
件下为0;e表示地下水位下的土层的孔隙比。

土体压缩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γ=e/(1+e)
其中,γ表示土体压缩系数,e表示地下水位下的土层的孔隙比。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根据土体力学和水文地质方面的理论推
导得出的,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实测数据的验证,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1、降水影响半径确定影响半径得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与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

当设计得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得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得图解法进行推求。

1、1、经验公式法计算影响半径得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 计算影响半径得经验公式1、2、图解法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得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得各观测孔得同一时刻所测得得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得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得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

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得影响半径较为准确。

(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得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得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得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得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得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1、3、影响半径经验数值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得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

表2 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经验数值岩土名称主要颗粒粒径(mm) 影响半径(m)粉砂细砂中砂粗砂板粗砂小砾中砾大砾0、05~0、10、1~0、250、25~0、50、5~1、01、0~2、02、0~3、03、0~5、05、0~10、025~5050~100100~200300~400400~500500~600600~15001500~3000 表3 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关系单位涌水量(L/S·m)影响半径(m)单位涌水量(L/S·m)影响半径(m)>2、0 2、0~1、0 1、0~0、5 >300~500100~30050~1000、5~0、330、33~0、2<0、225~5010~25<102 计算模型及公式2、1、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公式1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潜水含水层厚度(m):S:基坑水位降深(m);R:降水影响半径(m);r0:基坑等效半径(m)。

降水计算公式

降水计算公式

降水计算公式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一、潜水计算公式1、公式1Q kH S S R r r=-+-1366200 .()lg()lg()式中:Q为基坑涌水量(m3/d);k为渗透系数(m/d);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为水位降深(m);R为引用影响半径(m);r为基坑半径(m)。

2、公式2Q k H S S b r=--1366220 .()lg()lg()式中:Q为基坑涌水量(m3/d);k为渗透系数(m/d);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为水位降深(m);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r为基坑半径(m)。

3、公式3Q k H S Sb r b b b =--⎡⎣⎢⎢⎤⎦⎥⎥1366222012.()lg 'cos ()'ππ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 为水位降深(m);b 1为基坑中心距A 河岸边的距离(m);b 2为基坑中心距B 河岸边的距离(m);b '=b 1+b 2;r 0为基坑半径(m)。

4、公式4Q k H S SR r r b r =-+-+1366220200.()lg()lg ('')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 为水位降深(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b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

5、公式5Q k h h R r r h l l h r =-++--+--136610222000.lg lg(.)h H h -=+2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l 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h 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 h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
类别
承压水非完 整井Βιβλιοθήκη 参数 基坑面积(m2)渗透系数k (m/d) 等效半径r 0 =(A/π)1/2
井水位降深sw(m) 降水井影响半径R =10sw(k )1/2
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h(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d(m) hm(m)
过滤器长度l (m) 过滤器半径r s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012规范)
计算结果 16328.00 25.920 72.111 10.00 509.117 6.20 13.10 5.00 9.650 4.00 0.25 4122.591 1112.068 4.078 5
15.00 5.00
5088.334 1112.068
5.033 6
,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取整
承压--潜水 非完整井
降水井总长度H (m) 坑底至管井底距离h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取整
注:苏州地区一般按300-500m2一口降水井,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基本不适于本地区,建议承压--潜水非完整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备注
输入项 输入项
当井深 输入项 水位小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Q 3.1314k (2H sd )sd ln(1 R ) r0
Q
3.1314k
ln(1
R)
H 2 h2 hm l ln(1
0.2
hm

基坑降水及地面沉降变形计算

基坑降水及地面沉降变形计算

基坑降水及地面沉降变形计算------------------------------------------------------------------- 计算项目: 降水计算 1------------------------------------------------------------------- [原始条件]:计算模型: 潜水完整井;基坑远离边界水位降深 7.500(m)过滤器半径 0.375(m)水头高度 8.500(m)渗透系数 35.000(m/d)单井出水量 360.000(m3/d)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000----------------------------------------沉降影响深度内土层数:3场区内丰水季节地下水埋深: 5.000(m)层号层厚度(m) Es(MPa)1 4.000 5.0002 8.000 28.0003 5.000 35.000----------------------------------------基坑轮廓线定位点数:8定位点号坐标x(m) 坐标y(m)1 420.578 357.1292 515.742 355.4413 519.539 571.5314 411.469 573.1485 409.758 474.5316 414.883 461.8097 414.141 427.3018 418.703 400.180----------------------------------------降水井点数:27个(各井间距22.0米)井点号坐标x(m) 坐标y(m) 抽水量(m3/d)1 516.724 354.423 360.0002 517.150 378.656 360.0003 517.576 402.888 360.0004 518.002 427.121 360.0005 518.427 451.353 360.0006 518.853 475.586 360.0007 519.279 499.818 360.0008 519.705 524.051 360.0009 520.131 548.283 360.00010 520.556 572.516 360.00011 498.542 572.845 360.00012 476.528 573.175 360.00013 454.514 573.504 360.00014 432.500 573.833 360.00015 410.486 574.163 360.00016 410.053 549.208 360.00017 409.621 524.254 360.00018 409.188 499.300 360.00019 408.755 474.346 360.00020 413.879 461.626 360.00021 413.139 427.228 360.00022 417.707 400.075 360.00023 418.663 378.110 360.00024 419.620 356.146 360.00025 443.896 355.715 360.00026 468.172 355.285 360.00027 492.448 354.854 360.000----------------------------------------任意点降深计算公式采用:基坑工程手册公式沉降计算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方法, 即不考虑应力随深度衰减的方法----------------------------------------[计算结果]:1.基坑涌水量计算:按《规范》附录F计算得:根据《规范》F.0.7 确定降水影响半径 R = 258.723(m)根据《规范》F.0.7 确定基坑等效半径 r0 = 84.472(m)基坑涌水量 = 5595.100(m3/d)2.降水井的数量计算:按《规范》8.3.3计算得:单井出水量按360.000(m3/d)计算,需要降水井的数量 = 18井单井出水量按240.000(m3/d)计算,需要降水井的数量 = 26井3.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计算:按《规范》8.3.6验算得: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 =6.000(m)4.各点降深与地表沉降计算:降深按《基坑工程手册》计算按用户指定的井数(27)、井位、各井抽水量,计算得:在指定范围内: 最小降深=0.010(m) 最大降深=8.500(m)在指定范围内: 最小沉降=0.0(cm) 最大沉降=2.1(cm)5.建筑物各角点降深与沉降计算:选取人民医院住宅楼为计算模型,角点分布:建筑物角点1: 降深=4.093(m) 沉降=1.309(cm)建筑物角点2: 降深=8.500(m) 沉降=2.057(cm)建筑物角点3: 降深=8.500(m) 沉降=2.057(cm)建筑物角点4: 降深=4.230(m) 沉降=1.342(cm)建筑物各角点: 最小降深=4.093(m) 最大降深=8.500(m)建筑物各角点: 最小沉降=1.3(cm) 最大沉降=2.1(cm)选取计算的住宅楼为砌体承重结构,建筑物长66.39米,宽10.2米,基础埋深约1.5米,地基土为一般粘性土和中密以上砂土,为中等压缩性土,建筑各角点之间最大倾斜率 = 千分之 0.137,小于《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的限值。

降水设计 计算(2012规范)

降水设计 计算(2012规范)

例题:工点名称L(m)B(m)S w(m)S d(m)H(m)k(m/d)R(m)观455252213132243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基坑涌水量计算式中:Q--基坑降水总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E.0.1)H--潜水含水层厚度(m)sd--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R--降深影响半径(m)r0--基坑等效半径(m)A--基坑面积(m2)sw--井水位降深(m),取值应不小于12.管井单井出水量计算式中:q0--单井出水能力(m3/d)(7.3.16)rs--过滤器半径(m)l--过滤器进水部分的长度(m)3.降水井数量的确定式中:q--单井设计流量Q--基坑降水总涌水量(7.3.15)n--降水井数量n系数Q q18.94 1.15690.21330.53取 n=101降水井设计计算4.降水深度预测式中:R0--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n--降水井数量r1、r2.....rx--各井距基坑S Q H n系数R0k r16.8613102.192010 3.14744.111620r6r7r8r9r10r11r1220202020202525r17r18r19r20r21r22r23r28r29r30r31r32r33r34分解Q/1.366*k H21/n logR0log(rrrr...260.794000.100 2.8720.005.降水井深度确定《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 111-98 ( 6.3.2 公式)Hw = Hw1 + Hw2 + Hw3 + Hw4 + Hw5 + Hw6Hw Hw1Hw2Hw3Hw4Hw5Hw618 6.00.52 2.070.5r 0(m)Q(m 3/d)54.795303.82(m3/d)层厚度(m)水位的设计降深(m)深(m),取值应不小于10m能力(m3/d)水部分的长度(m)ΣQ'330.53满足要求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4r5距基坑中心或各井中心处的2020r2r3r15r16202025r13r14r26r272525r24r25r37r38r35r36式中:Hw --- 降水井深度 (m)Hw1--- 基坑深度 (m)Hw2--- 降水井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 (m)Hw3--- 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别范围内宜为1/10~1/15Hw4--- 降水井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 (m)Hw5--- 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Hw6--- 沉砂管长度 (m)。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

深基坑井点降水的设计计算摘要:井点降水法目前在基坑降水工程中运用广泛,其优点是技术成熟,效果可靠,经济适用,如何科学的选择井深、井距等参数却成为降水施工中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施工论述了井点降水方法的计算。

关键词:井点降水渗透系数井深井距一、工程概况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第Ⅴ标段K107+700~K108+000段长度300m,渠底换填面高程为91.2m,地下水位高程95.58m,高于渠底换填面4.4m。

需对该渠段进行降水处理,以保障地下水位以下渠道开挖。

考虑到水泵连续运转受损而引起水位回升而制约施工,所以该渠段设计降水至渠底换填面1m以下处,即90.2m高程,需降水总深度约为5.4m。

施工现场无耕地和建筑物等,适于采用井点降水方案,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段主要地质情况为粗砂土,渗透系数取K=4×10-2cm/s(34.56m/d),给水度为0.20,含水层底高程为78.00m。

如图1:计算出的r0为:r0=1.11×(300+75.67)/4=104.25m采用上述公式对基坑总排水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见下表。

基坑总排水量计算成果表2 单井涌水量的确定(1)井管深度的确定井管的埋深主要取决于基坑深度、降水区内地下水的水力坡度、降水后水面距离基坑底的深度、降水期间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过滤器工作长度和沉砂管长度,埋深H可按照下式确定:H>H1+h+i·L+Z+Y+T式中:H1——基坑深度;h——井点外露高度;i——降水区内水力坡度;L——井管至基坑中心的距离;Z——工作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Y——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T——沉砂管长度。

根据现场条件和地层结构,井口高程约102.2m,距离地下水位面约6.6m,从井口高程计算的基坑深度为11m,降水区内的水力坡度按照0.1来计算,不考虑工作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

有效过滤器长度按5m计,沉淀管的长度按2m考虑。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 A 区:b lg 2b1 降水范围 :为了不影响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线上外 1m 处。

2 降水深度:要求将地下水降至建筑物标高-8.0m ; 。

3 地下水静止水位: ho=-2.0 米。

4 渗透系数: K =30.0m /d ;5 基坑为长方形箱体,取83.1 米长度计算和 33.3 米宽度计算则假象半径: ro= 0.29 (a+b ) =0.29 ( 83.1+33.3 ) =33.8 米;6 基坑降水降深: S=1m 。

7 单井涌水量 q=120 πrlk 1/3 =120 3.14 0.15 2 3.1=350 立米/d. 采用 600 直径的降水井, 井管内径 0.15m ,壁厚 5cm ;滤管长度 2m 。

8 基坑涌水量:Q 1.366KS[ l Sr 00.66l r 0l ]0.22arsh 0.44l1.366 30 7 2 7 lg 2 50lg 0.66 2 10.22arsh 0.44 2286.86 286.869 / 0.47 17.7 33.8 2 /( 33.81.410.22 500.018) 5077.4m 3/ d9 井的数量为: 1.1 5077.4/350=16 个建筑物总长度: 83.1+83.1+33.3+33.3=232.8米。

则井点布置采用基坑西侧每10 米均匀设置,其余三侧每 15 米均匀设置,自基坑坡顶线外1 米设置。

lg [ ]K——渗透系数=30m/dH——含水层厚度=13mS 降——基坑降水降深=1.0m10. 井管的埋设深度:H=Hw1+Hw2+Hw3+Hw4+Hw5+Hw6=8+1+0.1 15+2+2+0.5=15. 米取H=15 米式中H: 井管的埋设深度Hw1——基坑深度(m);Hw2 ——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Hw3 ——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Hw4 ——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Hw5 ——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Hw6 ——沉砂管长度(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绣东方二期基坑降水方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 年五月案锦绣东方二期基坑降水方案审批: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 年五月审核:编制: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 年五月1工程概况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降水设计4降水井施工5施工组织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7降水维护措施8工作量9降水井平面布置图10沉降观测点11井深结构图12降水管道布置图13沉沙池结构图1工程概况:拟建物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府清路东六街。

场地周边东邻近电子科技大学东院宿舍区、北侧邻近电子科技大学附小,南侧为已建道路府青路东六街,西侧为规划待建道路。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属成都平原岷江水系u级阶地。

地形平坦。

场地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中砂、卵层组成。

场地地下水为埋藏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性潜水,河水及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成都市降水经验,本工程适合井点降水。

本工程含水层渗透系数取20.00米/天,地下静止水位埋深按4.50米考虑。

3降水设计3.1.1设计依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JGJ 120-99)“府青惠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府青惠园”总平面图》3.1.2参数选择根据工程勘察资料,降水计算的参数取值如下:地下静止水位埋深按4.50米考虑,基坑开挖深度按11.50m考虑,电梯井开挖深度为13.00m,基坑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的区段,挖孔桩开挖深度为16.00m, 故考虑将地下水降至挖孔桩底以下,即将地下水位降至17.00m;渗透系数k,由于涌水量计算只考滤卵石土层,渗透系数即卵石土层系数,根据地勘报告,取k =20.00m/d;3.2降水计算3.2.1基坑涌水量计算:c 1.366k(2H - S)S基坑涌水量采用块状基坑出水量公式计算:Q二-lg(1+ R/r。

)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取k= 20.00m/d;S——设计降深,S= 17.00-4.50= 12.50m;H――含水层厚度,即静止水位至基岩面的距离,取H = 30.00 m;R——影响半径,R = 2S_kH =2 12.50 20.00 30.00 =612.37m ;r。

一一基坑等效半径,矩形基坑r。

二0.29(a b);a :基坑长度a = 224.00m ;b :基坑宽度b= 105.00m;r。

二0.29 (224.00 105.00) = 95.41m ;c 1.366 20.00 (2 30.00 -12.50) 12.50 16221.25 3Q 18645.11m /dlg(1 +612.37/95.41) 0.8703.2.2单井理论出水量计算单井的出水量q(m3/d)按下述管井经验公式计算:q = 120r s l3 k ;r s――过滤器半径(m),本工程管井管直径0.3m, := 0.15;l ――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即卩R/10长度为6.00m;q =120 3.14 0.15 6.0 3 30 = 1051.27m3 / d ;3.2.3水泵选择根据基坑涌水量、单井出水量的计算结果及设计降深,选用QJ型潜水泵。

水泵流量不小于50m /h,扬程不小于30m,电机功率5.5kW,日抽水量为50 X 24= 1200m3/d。

抽水过程中,每井一台水泵,带吸水铸铁管或胶管,配上一个控制井内水位的自动开关,在井口安装75mm阀门以便调节流量的大小,阀门用夹板固定,井点系统并预留2〜4台水泵备用3.2.4降水井数量计算计算公式为:n =1.1 Q ;qQ ――基坑总涌水量;q ――单井出水量,由于水泵出水量高于管井理论出水量,以理论出水量为 准计算,取 q = 1051.27m 3/d ;即n 取20>19.50时满足降水井数量要求。

3.2.5降水井深度Hw= Hw1+ Hw2+ Hw3+ Hw4+ Hw5其中:Hw1表示基坑深度,取13.00mHw2 表示降水位距离基坑底的深度,取1.00mHw3 表示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取2.50mHw4 表示滤管长度,取6.00mHw5 表示沉沙管长度,取2.50mHw=25.00m3.2.6降水深度验算本工程降水井形成井点系统,考虑群井效应的有利影响(各个单井水位降落 漏斗彼此发生干扰,产生群井效应,将两个降水井之间的中心点处视为水位最高 点,计算受降水漏斗影响的降水高差。

由于降水漏斗的降落曲线以降水井为中心向外扩散, 与降水井对比处于等半 径位置时降落曲线高程一致,相邻降水井间距为 30.00m (验算挖孔桩施工时的 降水深度,需降至17.00m ),基坑跨度最大为224.00m (验算电梯井坑的降水深 度,需降至13.00m ),故对相邻降水井之间降深、基坑中心点降水深度进行验算。

根据上述计算,影响半径(水位降落漏斗曲线稳定时的影响半径)R=612.37m, 降水井的降水深度为-17.00m 至-4.50,实际降深12.50m 。

由于影响半径远大于降 水深度,可将降落曲线视为直线。

1、相邻降水井间降深验算,水位最高处为离降水井间距15.00m 的位置, 即x=15.00m ,求y 。

计算得出:n =1.1 18645.11 1051.27 -19.50y=15.00X 12.50/612.37=0.30叶即降水时相邻降水井间的水位最高处为:17.00 m - 0.30m=16.70 m,要求降水深度》16.00m (两井间基础护壁桩深度)。

满足要求。

2、基坑中心点降深验算,水位最高处为中心点离降水井112.00m的位置,即x=112.00m,求y。

计算得出:y=112.00X 12.50/612.37=2.28叶即降水时基坑中心点的水位最高处为:17.00m- 2.28m=14.72m,要求降水深度》13.0m(基坑中心处开挖深度)。

满足要求。

依据以上计算,至少应设置20 口深度25.00 m的降水井。

考虑群井效应及降水漏斗影响,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成都地区降水施工经验,降水井间距不宜大于30m,综合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周边环境条件,实际设置20 口能满足降水要求(见总平面布置图)。

整个降水井系统形成封闭潜水泵通过排水管将水直接排在沉砂池中,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3.3降水井结构设计与技术要求(1) 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0mm的钢筋混凝土井管;(2) 每口井下布设1根沉砂管和3滤水管,滤水管上部为6根井壁管,(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0m);(3) 成井时要求井孔圆整垂直,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4) 填砾规格10—20mm砾石,如遇特殊砂层应选择适当砾径以便更好地隔砂滤砂;(5) 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成井质量,达到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小于1/1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

4降水井施工4.1施工工序测放降水井点位一凿井至设计深度一洗井至满足降水设计要求一安装降水泵一修建沉砂池及安装排水管道至排水指定位置一降水一开挖并支护4.2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根据甲方现场给定基础轴线并按“平面布置图”测放出各井井位,并打入木桩,涂上红油漆作标记(2) 成孔(关键过程):钻机就位安装好,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人工开挖0.50m深,埋设管径700mm勺护壁管,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

采用CZ-22型钻机冲击成孔,孔内采用泥浆护壁,保持泥浆高度,防止垮孔。

成孔过程中应确保机架平稳,不产生移位,以保证成孔倾斜度不大于1%钻进过程中应作好地层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测量井深和钻头尺寸(钻头直径应保证在540mm以上),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

钻进过程中应作好地层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3) 吊装井管:钻孔到设计深度,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检验合格后,用水稀释泥浆,清除井底稠泥浆,用抽筒清孔。

清孔完毕后,吊装井管,使井管置于井孔中心,保证填砾厚度均匀,将井管下入井内,确保井管的偏斜度不大于1%下井管时,要确保各段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4) 填砾:井管安装后,及时在井管外填入规格10〜20mm砾石滤料。

若场地地层变化较大时,应根据地层记录分层选料。

填砾时,砾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保证填砾量不不小于设计值的95%当发现填料量与设计深度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

井管上口2m深度范围内用粘土封闭。

(5) 洗井(质量控制点):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达到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少于 1 /10000要求。

5施工组织5.1机具设备CZ-22 型钻机3电焊机33 立方空压机3配电盘设备3钻具3电缆500 5.2人员组成项目经理1台台台套套米人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项目施工负责人1人安全员1人电工1人普工9人以上为2台机器人员,若增加机器则相应增加人员。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6.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两审两检的原则进行质量控制。

(2) 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工、普工组成质量管理小组,从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各施工工序做好施工记录。

(3)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管理制度。

开工前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作好技术交底。

施工中检查执行情况,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成孔钻进时,由工程技术人员及当班技工随时检查孔斜、钻头尺寸,以保证控制孔斜在0.5 % 以内。

降水井施工安装井管时,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吊线法检测井管安装的垂直度;遇砂层较厚的地段必要时加裹一层滤布,防止抽水时出水含砂量过大,对该建筑物和邻近建筑物的地基带来危害;洗井时,每班技工应作洗井记录,工程技术人员随时抽查监督,保证洗井时间,满足含砂量不大于1/10000,满足出水量不低于邻近井的出水量,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及井的正常使用时间,最终满足基坑开挖的需要。

(4) 严格执行各当班作业人员自检、互检、技术人员专检,工程负责人抽查的质量控制制度。

上一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

(5) 施工现场遇特殊情况时不得自作主张,应及时报告甲方现场代表及监理,三方共同研究处理。

(6)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出现的问题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攻关处理。

6.2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 由工程负责人、钻探班长组成安全管理小组,共同进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规章、规程和工地各项安全制度(2) 建立安全组织体系,工地设总安全员和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安全员随时检查生产安全情况。

各班组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并与经济效益挂钩。

安全生产有奖,出事故受罚(具体措施另订)。

(3) 开工前、上岗前,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弄清空中、地下各种管线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