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3篇)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___公司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为认真贯彻《___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以及结合___市、___县安监局对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工作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特制订职业卫生三年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要求,杜绝职业病例。
(一)生产性粉尘治理方面1、改革工艺过程。
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2、密闭·抽风·除尘。
对本企业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的场所和工艺环节,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加设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设备。
3、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
4、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
(二)生产性毒物治理方面1、通过“密闭化、自动化”解决供气车间荒煤气、煤焦油、氨水的泄露。
2、对于粗镁精炼过程产生的有毒性气体,采用局部排气并对有毒气体进行沉降、降温、凝聚、洗涤、中和、吸收和脱水处理,以实现安全排放。
3、为员工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三)物理因素危害治理方面1、物理震动的生产环节及设备尽量设置在密闭、半密闭的环境,采用隔声降低振动源等工程措施;2、缩短接触噪音、高温等物理因素从业人员的作业时间;3、加强个人防护和监护。
二、完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制度,坚持不懈搞好“三级培训教育”。
三、坚持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搞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四、合理安排具有职业禁忌症员工的岗位,以免引发职业病。
五、对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每年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检测,及时整改不符合项目。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2)一、引言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所引起的一类特定疾病,其危害严重,对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公司制定了____年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篇)

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各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___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计划1.1检查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征者,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定期健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1.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要求。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___和检查结果及评价。
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等。
1.3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1.4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5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1.6对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
1.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
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
提高对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重要性的认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患者在治疗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工作的,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
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应按照已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并按劳动保险条例,给以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____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以应对____年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
1. 制定全面的职业危害评估计划: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一项全面的评估计划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逐一评估不同危害源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
2. 强化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职业危害的数据和信息。
借助新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职业危害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监测结果将用于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
3. 加强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职业危害教育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4. 推动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建立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平台,各类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分享职业危害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
5. 提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危害防护装备也在不断创新。
在____年,应注重研发和推广更先进、更高效的防护装备,如智能防护面具、抗菌防护服等。
同时,应加强对防护装备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6. 制定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和评估力度,确保其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实。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7.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模版(三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模版一、职业危害防治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公司制定了本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模板,以指导和规范职业危害的识别、评估、防治和管理。
本模板覆盖了多种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职业危害的识别和评估为了准确识别和评估职业危害,公司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 收集相关信息:搜集与职业危害相关的文献、数据和资料,了解相关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
2. 识别职业危害:通过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微生物、粉尘等。
3. 评估职业危害:对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包括评估其暴露水平、作业时间、接触方式等。
4. 制定控制目标:根据职业危害的评估结果,制定一系列的控制目标和防治措施,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不受职业危害的影响。
三、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根据职业危害的评估结果,公司将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1. 控制物理因素:对于可能引起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和设施,公司将采取隔离、消声、减振等措施,降低职工的暴露水平;对于可能暴露于电离辐射的工作岗位,公司将加强辐射防护,提供防护设备。
2. 控制化学因素:对于可能存在有毒化学物质的工作环境,公司将优先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对于无法替代的有毒化学物质,公司将采取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降低职工暴露水平。
3. 控制生物因素:对于可能暴露于微生物的工作环境,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等,确保职工不受微生物的危害。
4. 控制心理因素:公司将注重职工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5. 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公司将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职工的暴露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危害问题。
企业职业病防治指南 (1)

企业职业病防治指南
企业职业病防治指南
一、建立健康监护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康监护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及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提供职业病治疗和康复服务。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并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企业应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员工在工作中免受职业病危害。
例如,安装防护屏、吸尘器、通风设备等,以减少粉尘、噪音、有毒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三、定期检测工作环境
企业应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评估其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标准。
如果发现工作环境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四、提供职业病防治培训
企业应提供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增强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病的危害、防护措施、急救方法等。
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企业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减少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机会。
员工在工作中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其有效性。
六、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检测应由专业机构进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总之,企业职业病的防治需要从制度、设施、培训、防护用品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职业健康意识
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和防范能力。
三、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隐患,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企业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加班、过度劳累等情况发生,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六、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通风、照明等条件良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加强职业病监测与报告
企业应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隐患,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八、做好应急处理
企业应制定职业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突发职业病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总之,企业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从管理体系、宣传教育、健康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时间安排、工作环境改善、监测与报告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加强知识培训:
2.改善工艺设备:
例如清洗中用纯水清洗替代环保清洗,或研磨抛光设备上设计安装合理的通风装置,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佩戴防护用品:在特别环境(噪音、粉尘等)工作一定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噪音环境中佩戴防护耳塞,粉尘环境中佩戴KN90防尘口罩,接触三氯乙烯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及防护手套,以此来减少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
4.做好应急
在清洗岗位配置冲淋洗眼设备,确保劳动者受到化学品伤害后,能够就近使用洗眼设备进行冲洗。
5.做好监护
对接触粉尘、噪音及有害化学品岗位的劳动者,要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组织做好岗前、在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调岗、早某某某。
6.加强监督
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职业卫生的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做好通风除尘设施维护、保养、记录,督促接触人员每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职业病具有可防可控特点,只要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防治工作,就可以预防职业病,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方法(2篇)

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方法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是指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加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1.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过现场考察、采样检测等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系统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 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通过持续监测企业内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源的变化和职业病风险的增加,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防止职业病的进一步发展。
二、强化职业病危害管理和控制1.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超负荷工作,合理调度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减轻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2.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做到“知识身心俱备”。
3.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引进新技术、使用安全设备等方式,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接触量,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 强化个体防护措施: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提供员工的个人防护培训,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5.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聘请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源,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职业病诊断、就医和康复体系1. 建立完善的职业病诊断体系:建立职业病诊断机构或与医疗机构合作,确保职业病患者的诊断和鉴定工作的及时准确。
2. 配备专业职业病医生和医疗设施:企业应根据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配备相应的职业病医生和医疗设施,提供及时、准确的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服务。
3. 建立职业病康复机构:针对职业病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和职业病后遗症的处理,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恢复工作能力。
四、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1.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护,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体检、健康档案管理等,及时发现和跟踪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粉尘职业病防治:-减少或消除粉尘产生源: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技术,使用封闭式设备和自动化工艺等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合理布局和通风设计:优化车间布局,合理设置有利于通风的通道和门窗,安装局部排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
-配备防护设备:工人需要佩戴适合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2.化学职业病防治:-采用无害物质代替:优先选择无害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风险。
-强化操作控制措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设备,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做好危险品储存和处置:确保危险品正确储存和分类,建立安全可靠的废物处理系统。
3.噪声职业病防治:-降低噪声源强度: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或消除噪音产生源,使用低噪音设备等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
-声屏障和吸音材料:在源头采取声屏障来减轻噪音的传播,同时在工作场所使用吸音材料来消除噪声反射和吸收噪声。
-佩戴防护设备:工人应根据噪声强度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保护耳膜免受噪声的伤害。
4.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强化辐射监测:建立辐射监测系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辐射超标情况。
-保护性防护措施:建立辐射工作区,安装辐射屏蔽措施,保证工人远离辐射源,佩戴防护设备并遵守操作规程。
除了以上的具体职业病防治措施,还需要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加强相关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政策。
-加强职业危害评估: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培训与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防控措施的到位和有效执行。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防治措施

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者从事特定职业造成的疾病,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措施。
一、工作场所环境改善正常的工作环境是预防职业病的基础,以下是一些改善工作场所环境的具体措施:1.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有害物质是导致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应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并寻找替代物以减少工人的暴露。
2.加强通风系统:安装高效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人暴露于有害物质的风险。
同时,企业还可以使用空气过滤系统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
3.空气质量监测: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4.建立防护设施:根据特定行业的要求,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隔离带等,以防止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危害。
二、职业病预防教育职业病预防教育是提高工人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职业病预防教育措施:1.组织职业病知识培训:通过组织职业病知识培训,向工人普及职业病的病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增强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
2.定期检查:企业应定期组织工人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为工人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耳塞等,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三、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是必要的:1.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明确企业和工人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进行。
2.监督检查:加强对公司与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执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建立职业病档案:建立工人职业病的档案,及时记录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防治情况,为掌握工人职业病状况提供参考。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5篇)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治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及相关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
一、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况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____公司员工参加职业病卫生教育培训、学习活动,树立职业病防范意识。
三、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进入生产区域一律禁止吸烟,车间吸烟区要配备灭火装置。
四、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高温作业与其他站位作业场所分开,夏天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五、____维护好车间、仓库的通风装置,保持空气畅通;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六、仓库、生产车间调墨区按要求对化学物品定位放置,做到标示警示清晰,所有油墨、溶剂由专管人保管做好收发登记。
七、对生产办公现场每年不少于一次环境卫生检测,并向公司全体员工公布。
八、每年____开展实施应急预案一次,并时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适效性。
九,定期____存在职业危害病工种、岗位的员工参加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十、认真贯彻落实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合同条款,维护女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女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十一、做好新招人员和辞退人员进行体检,中途辞退人员健康体检必须到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作职业性健康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在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及时救治上报。
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
一、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况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 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和监测,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符合卫生、安全和职业健康标准。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身体受到保护。
3. 开展职业危害预防培训,使员工了解与工作相关的潜在危险,并学会正确使用工作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4. 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和工艺操作规程。
5. 加强职业危害监测和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如有害物质浓度、噪音、尘埃等。
6. 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病例,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7. 建立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8. 确保员工享受合理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减轻工作压力和身体负荷。
9.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节情绪。
综上所述,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职业病的危害也日益加大。
企业职业病不仅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牌形象。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企业职业病的发生与传播。
一、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首要措施。
企业应当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职责,并组织实施。
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和评估、职业卫生监测、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和评估是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企业应该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检查,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此外,企业还应该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防止职业病发生的关键。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护用品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劳动保护和作业操作规程的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
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面罩、防护手套、隔音耳罩等,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员工必须正确佩戴、使用。
此外,企业应该制定防护设施使用规程,明确员工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操作规程应当明确各种作业操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并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如人体工程学要求和操作规程等。
企业应当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安全规定、职业卫生要求、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方法、应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健康监护和个人防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健康监护制度。
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尤其是暴露在重金属、粉尘、化学物质等高危环境的员工,可以及时发现职业病或早期症状,及时干预和治疗,避免职业病的发展和严重后果。
此外,员工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习惯,同时按照企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按时接种疫苗、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等,从个人角度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企业实用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职业病防控日渐重要,职业病唯有重视预防,才能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员工健康对企业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企业是职业病预防的主体,落实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其主要的防治措施如下:一、遵循职业病预防三级原则:职业病的预防三级预防原则即:1、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2、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3、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
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二、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负责人、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等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2、认真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规定,即劳动安全卫生及尘毒治理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切实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贮存、运输、使用、领取的管理工作。
防止毒物的泄漏、扩散和遗失。
4、加强生产场所尘毒作业点的定期监测及管理工作,随时掌握有毒物质浓度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5、实施“三级健康安全教育”制度,利用“职业危害警示牌”等有效形式广泛对操作者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有毒有害物质和因素危害及预防的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
三、生产工艺改革:1、改革工艺条件,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高毒或有毒原料。
如用甲苯、二甲苯代替苯,用异丙醇替正己烷,水性溶剂代替有机溶剂等。
2、使用无毒无害的新型涂料,水性涂料代替有机溶性涂料。
3、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的工艺改造,密闭、隔离和机械化,避免工人接触。
4、严格操作,避免人为失误而造成毒物的泄漏事故和乱排现象,减少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四、设备改造:1、逐步改造和更换敞开式、不安全、污染重的陈旧设备,如用密闭砂磨机替代三轴机;用密闭式过滤器替代板框压滤机等,努力实现密闭化作业,减少毒物危害。
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1)

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一、建立健全防治责任制1.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指定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二、强化工作环境管理1.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2.根据工艺流程,针对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制定操作规程。
3.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三、提供防护用品1.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2.采购防护用品时,应选择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并检查产品的安全认证情况。
3.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用品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正确使用。
四、实施健康监测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
2.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五、加强员工培训1.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岗位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告知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六、完善应急处理1.针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2.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器材,定期组织演练。
3.对可能受到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七、开展粉尘治理1.针对粉尘作业场所,采取湿式作业或者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的方式。
2.使用除尘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3.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定期进行清理和清扫,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面罩等。
八、规范废弃物处理1.制定废弃物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分类、标识、存放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津XXCNG 加气站
单位:利津XX 天然气服务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1月1日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病防治,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协作,综合治理。
第四条各子(分)公司、指挥部、项目部(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五条用人单位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列支。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构,依法负责本级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七条有关职能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各职能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社保部门是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级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对职业危害作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组织对职业病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同时还负责职业病患者医疗、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
经营计划部门负责有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预算的编制。
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生产与职业病防护同时规划,同时部署,指导和监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转,并将有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及时通知卫生部门。
安全质量部门负责施工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宣传、培训和安全监督,并参与对职业病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有害作业用工管理与监控,负责职业病病人工作的调整与安置。
财务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经费计划的落实,监督职业病防治经费的使用。
工会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职业病患者待遇落实情况。
第八条各级防疫机构职责
中心防疫站在公司社保部门领导下,主要负责:
(一)全公司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指导。
(二)本级有害作业场所及全集团千米以上长大隧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监控。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价。
(四)脱尘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
子(分)公司防疫机构负责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指导、检测监控、职业健康检查,尘肺患者的健康复查、监护、台帐资料与档案管理。
第九条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部职责
(一)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经费,保障本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制定项目部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工程竣工后将档案资料交工程公司档案室保管。
(五)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日常工作:做好接触有害作业人员的岗前、岗中、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向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和设施,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并做好职业病防治有关登记、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监测,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各项职业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七)定期向上级机关和劳动者报告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八)认真落实职业健康培训制度。
第三章预防及监测
第十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在开工前如实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存在、使用放射性、高毒的仪器设备或化学品要根据有关规定通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向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申报,实行特殊管理。
第十一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责任将工作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待遇等在劳动合同中如实告知劳动者,劳动者调动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应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二条项目部应当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降低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明确管理责任人,确保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对有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监测。
项目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要定期检测、监测,每年不少于四次。
公司、子(分)公司对重点项目和千米以上隧道每年检测、监测不少于一次。
监测结果存入三级职业卫生档案,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向劳动者公布。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程(包括工程的部分作业环节)转移给不具备有效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个人。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
第四章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护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已脱尘的劳动者要根据作业场所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般应间隔三至五年检查一次,对尘肺患者
的复查,一般每年一次。
所有职业健康检查都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未成年人员、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
第十八条对经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应报告人力资源部门并通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已经从事的要调离职业危害作业岗位。
第五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十九条职业病诊断由各单位组织。
第二十条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安排治疗、康复和定期复查;
(二)调离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有关待遇,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其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第六章职业健康教育与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要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在建项目要加强对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二十四条及时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熟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努力降低职业病危害程度。
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
第二十五条各级组织机构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公司和子(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1法规;2标准、规范;3各类往来文件;4计划;5总结;6年度工作目标指标;7各级职业卫生组织机构;8职业卫生被监督单位报告卡;9职业卫生经常性监督卡;10存在职业危害
项目统计(存在职业危害项目工程概况、在建千米以上隧道登记);11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12当年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登记表;13当年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登记表;14尘肺病人登记表;15尘肺病人体检登记表;16脱尘人员登记;17脱尘人员体检登记;18项目职业卫生岗位培训登记;19项目职业病防治教育登记;20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登记;21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登记;22职业禁忌劳动者名单及调离情况;23本级宣传培训登记;24职业病报告卡;25专题会议资料;26宣传培训资料。
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的项目部应按照公司社保函规定,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凡应立卷归档的技术资料,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字迹工整,图表清晰,各技术环节审签手续完备,
第七章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六条职业病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应当作为考核该单位及其主管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考核与奖惩按公司社保规定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公司社保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