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进展

合集下载

溶液结晶过程强化

溶液结晶过程强化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1 期溶液结晶过程强化冯瑶光1,陈奎1,赵佳伟1,王娜1,王霆1,黄欣1,周丽娜1,郝红勋1,2(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 300072;2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072)摘要:溶液结晶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分离、纯化和功能化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领域。

溶液结晶中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将决定最终晶体产品的晶型、晶习、粒度、纯度等关键质量指标。

因此,对溶液结晶过程,尤其是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进行强化既有利于提高过程效率,也有助于满足晶体产品不同的性能需求。

本文围绕晶体成核和生长强化这一关键问题,从受限空间、物理场、添加剂和模板剂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溶液结晶中的过程强化策略。

探讨了各种过程强化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总结了溶液结晶过程强化策略的主要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结晶;成核;生长;粒度分布;过程强化中图分类号:TQ0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1-0087-13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FENG Yaoguang 1,CHEN Kui 1,ZHAO Jiawei 1,WANG Na 1,WANG Ting 1,HUANG Xin 1,ZHOU Lina 1,HAO Hongxun 1,2(1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emic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Tianjin), Tianjin, 300072, China)Abstract: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techniques in chemical industr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food, fine chemicals and other fields.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of crystals in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 willdetermine the ke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crystal form, crystal habit, particle size and purity of the final crystal products. Therefor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 especially cryst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rocess efficiency and meet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crystal products. In this paper,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strategies for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in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including the technologies of confined space, physical fields, additives and template agent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various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main research focus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olution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Keywords: crystallization; nucleation; growth;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rocess intensification特约评述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1146收稿日期:2023-07-09;修改稿日期:2023-08-17。

氮掺杂对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氮掺杂对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16年第35卷·830·由图7可以看出,剂油质量比对焦化蜡油脱氮效果影响显著,对精制油收率的影响不大。

当剂油质量比为1∶2时,脱氮率为64.46%。

当剂油质量比为1∶4时,脱氮率达到最大为88.04%。

剂油质量比增大,增加了吸附剂的量,也增加了吸附剂上磷钨酸活性位点,即增加了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与吸附剂酸活性位的接触机会,使脱除的碱性氮化物增多,脱氮率逐渐升高。

剂油比继续增大时,脱氮率逐渐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剂油比逐渐增大,增加了焦化蜡油中烃类与负载型磷钨酸活性位点接触机会,与吸附剂上碱性氮化物的吸附产生竞争吸附,使单位吸附剂上氮化物的吸附量相应减少,脱氮率下降。

因此,最佳脱氮率的剂油质量比为1∶4。

3 结论本研究进行了负载型杂多酸吸附剂脱除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实验用硅胶负载杂多酸制备吸附剂,负载型磷钨酸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图表明,硅胶成功负载了Keggin型磷钨酸。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表明,吸附剂有介孔材料的特征,都具有介孔孔道,表明负载型磷钨酸吸附剂是一种理想的脱氮吸附剂。

(2)实验用非加氢处理方法的吸附脱氮法脱除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得到了焦化蜡油脱氮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活化硅胶负载磷钨酸作为吸附剂、磷钨酸负载质量分数为40%、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50min、剂油质量比为1∶4的条件下,焦化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的脱除率为89.07%,收率为95.54%。

吸附脱氮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吸附剂可有效脱除焦化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参考文献[1] 马丽娜,马守涛,刘丽莹,等. 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4(6):571-573. [2] 温世昌,周亚松,魏强. 焦化蜡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24(5):496-502.[3] 陈文艺,栾锡林,关毅达. 我国焦化蜡油的组成和特性[J]. 石油化工,2000(8):607-612.[4] 袁起民,王屹亮,山红红,等. 焦化蜡油催化裂化产物氮分布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7,35(3):375-379.[5] 徐晓宇,孙悦,沈健,等. HY和USY分子筛对模拟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吸附行为[J]. 化工进展,2014,33(4):1035-1040. [6] SONG C S. An overview of new approaches to deep desulfurizationfor ultra-clean gasoline,diesel fuel and jet fuel[J]. Catalysts Today,2003,86 :211-263.[7] 张海燕,代跃利,蔡蕾. 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4):809-815.[8] 丁巍,王鼎聪,赵德智,等. 纳米自组装催化剂金属分散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J]. 现代化工,2014,34(5):113-116.[9] 于光林,周亚松,魏强,等. 辽河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J]. 化工进展,2011,30(s1):104-106.[10] BAUSERMAN J W,NGUYEN K M,MUSHRUSH G W. Nitrogencompound determ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ree source fuels byGC/MS[J].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22(11/12):1491-1505.[11] 廖爱玲. 2018年全国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5标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6):2.[12] 孙敬军,修彭浩,从日明,等. 焦化蜡油活化树脂吸附脱氮及反应性能的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4,43(3):234-240. [13] YADAY G D,MISTRY C K.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under asynergism of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and heterpolyacids[J]. Journal of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1,172(1/2):135-149. [14] WANG J,ZHU H O. Alkylation of l-dodecene with benzene overH3PW12O40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ilica SBA-15[J]. CatalysisLetters,2004,93(3/4):209-212.[15] 张海燕,代跃利,蔡蕾. 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4):809-815.[16] 于海云.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1-7.[17] STAITI P,FRENI S,HOCEV AR S,et al.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proton-conduct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dodecatungstophosphoric and dodecatungstosilic acid supported onsilica[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99,79(2):250-255. [18] 陈霄榕,李永丹. SiO2与Keggin杂多酸相互作用的研究[J]. 分子催化,2002,16(1):60-64.[19] 冯锡兰,彭慧慧,柳云骐,等.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甲苯异丙基化反应[J]. 化工进展,2014,33(12):3263-3269.[20] 付辉,李会鹏,赵华,等. WO3-ZSM-5/MCM-41用于FCC汽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13,30(6):19-22.2016年第35卷第3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831·化工进展氮掺杂对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张德懿,雷龙艳,尚永花(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碳材料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2022年行业分析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2年行业分析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精细化工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进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凹凸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凹凸的重要标志。

一、世界精细化工总体进展态势综观近20多年来世界化工进展历程,各国、尤其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及其闻名的跨国化工公司,都非常重视进展精细化工,把精细化工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世界精细化工呈现快速进展态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进入21世纪,世界精细化工进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1、精细化学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精细化率不断提高上世纪九十年月以来,基于世界高度发达的石油化工向深加工进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进展,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进展。

近几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

估计至2022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

2022年,世界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

目前,世界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

精细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进展水平。

目前,这些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

近几年,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

化工技术进展论文(大全5篇)

化工技术进展论文(大全5篇)

化工技术进展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化工技术进展论文0.0 前言一个学期的化工技术进展学完了,在这门课程里,各个研究室的老师以讲座的形式像我们介绍了他们从事的研究,包括智能粘弹性胶体束及应用、氢能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进展、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单分子膜及其应用等。

这门课程使我对最新的化工技术,以及这些新技术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比如方波老师做的智能粘弹性胶体,研究的就是胶体在特定作用下能够反应出规律,在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

再比如说高性能的碳纤维,研究的就是新材料,这种材料比一般的碳纤维材料的韧性更强。

总的来说这些化工新技术主要围绕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化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化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的经济基础和先导产业,首当其冲该投入环境保护中来,如今绿色化工产品随处可见,开发绿色化工技术与生产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化工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环境社会意识和化工工艺的落后。

在这种形势下,人类要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综合考虑环保、经济、社会以及化学工业本身发展的要求。

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多,这些应用包括原料、溶剂、催化剂、多元醇等,及使用低能耗的工艺。

发展环保型产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放量。

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业,降低原材料消耗,增加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加快化工废水处理设备、药剂、废气处理设备、排烟设备的系列化、成套化,以提高化工环保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智慧是无限,在生产化工产品时要考虑产品是否能够具有可回收利用性、可处理性或可重新加工性能。

例如近年来的有色涂料产品:传统的涂料产品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

《化工进展》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化工进展》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化工进展》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主编(Editor in Chief)
谭天伟
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in Chief)(以汉语拼音为序)
胡杰胡徐腾华炜李伯耿李鑫钢刘有智涂善东魏建华谢在库周伟斌顾问委员(Advisors)(以汉语拼音为序)
曹湘洪洪定一金涌李灿李静海李俊贤毛炳权欧阳平凯钱旭红王静康杨元一翟羽伸
委员(Members)(以汉语拼音为序)
白鹏安楚玉鲍宗必蔡家琦(美)蔡小平陈群陈建峰程易禇良银丁一刚方向晨高金森高彦杰郭凯韩一帆何立东纪红兵姜岷姜忠义蒋平平亢万忠李春李春利李建隆李军李明春李振宇李忠廖丹葵刘中民罗勇乔旭任保增任立新任相坤佘远斌苏海全孙宏伟孙丽丽田志坚王军峰王学重(英)王子宗韦朝海魏伟吴秀章谢润兴邢华斌杨宝柱杨伯伦杨乃涛杨为民杨宇程姚克俭姚小利尹笃林尹国强张敏卿张香平张耀斌张玉苍张正国张志军钟宏朱长城朱为宏祝京旭(加)宗保宁
《化工进展》协办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
海洋生态与高端装备技术工程中心(华东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山西大学
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
苏州顶裕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市创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烟台信亚精馏设备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化工进展》投稿格式要求

《化工进展》投稿格式要求

《化工进展》稿件编辑、排版体例格式(2012年03月25日修订)一、文章编排顺序及格式1. 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三者均各另起行、通栏居中排。

题目为3号黑体,但可根据版面活跃变化;作者姓名为5号仿宋体,多名作者间用逗号“,”表示,单名作者若两字则中间空一字格、三字则每字间空1/2字格;作者单位、所在省及城市、邮政编码为小5号宋体,单位与所在省之间用逗号隔开,所在省与城市、邮政编码间用1/2空格分开,并均置于圆括号内;多个作者单位在作者名字后右上角标序号,在单位名称前以左上角标序号表示,各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注意:每篇文章的左上角需加上文章性质名称(特约评述,进展与述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等),3号黑体外加花边。

2. 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五者本身均为小5号黑体(“摘要”两字间空一字格),以冒号“:”后接内容,内容为小5号楷体;每行48字,通栏居中排,转行仍顶格排;多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间用分号“;”分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排在一行上,相互之间空3字格。

3. 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三者均各另起行,通栏居中排,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体。

题目为4号粗体(除首字母及专有名词外均小写);作者姓名为5号斜体,姓(全部大写)在前,名(首字母大写)在后,之间空1/2字格,多名作者间用逗号“,”分开;作者单位、所在省及城市和邮政编码的字大小为小5号正体,格式如中文格式。

4. 英文摘要、关键词二者均左起顶格排,各另行起,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体。

Abstract和Key words均为5号粗体,加冒号“:” 后接内容,内容的字大小为5号。

多个关键词间用分号“;”分开。

5. 正文正文用5号宋体,每面排双栏,每栏44行,每行22字,另加书眉、页码。

具体层次如下:引言部分不排序号;一级标题顶格排(转行仍顶格排,若标题只有两字,字间空一字格,下同),4号仿宋体,占两行(若转行则共占三行),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二级标题顶格排,5号黑体,占一行,序号如1.1、1.2、2.1、2.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三级标题顶格排,5号宋体,占一行,序号如1.1.1、1.1.2、1.2.1、1.2.2、2.1.1、2.1.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文内相应地用⑴、⑵…或①、②…表示,接排。

《化工进展》

《化工进展》

《化工进展》搜文章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

本站并非《化工进展》杂志的官方网站,与《化工进展》等同类优秀期刊杂志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负责合作期刊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

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及稿件特点,可以在数千家期刊中,推荐最适合您的文章发表的正规期刊,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文章发表的成功率。

期刊简介:《化工进展》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是中国化工学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

《化工进展》属于化工科技综合性期刊,以交流学术思想、科研成果及经验,介绍国内外化学工业的进展和发展动向为目的。

2009起年,《化工进展》杂志全新改版,在栏目设置上主要按照技术领域进行分类。

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工业水处理、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

面向化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管理、技术和采购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办刊宗旨: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

栏目设置:特约评述、化工过程与装备、能源加工与技术、工业催化、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资源与环境工程、应用技术、产品与市场、行业动态。

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2002年,《化工进展》杂志荣获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举办的第5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专业技术类一等奖,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还获得“化工系统优秀信息成果奖”等奖项。

2004年,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统计的“Web下载总频次”中,《化工进展》列化工类科技期刊第一名。

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化工进展》连续多年被列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名表”中,且名次逐年上升。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8期化工过程本质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朱佳兴,郝琳,刘国钊,卫宏远(天津大学过程安全实验室,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50)摘要: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制造的发展道路需要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各方面。

本质安全设计是减少风险、实现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质安全设计可以永久性地消除或减少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危害。

本文综述了本质安全的历史发展、本质安全四大原则的概念、本质安全四大原则应用的使用潜力、本质安全设计评估工具,并系统介绍了本质安全设计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基于参数的得分索引本质安全方法、基于参数的数值索引本质安全方法、基于图示的本质安全方法、基于风险分析的本质安全方法和基于多目标评价的本质安全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本质安全评估方法的未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评估方法中图分类号:TQ0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8-4009-16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for chemical processesZHU Jiaxing ,HAO Lin ,LIU Guozhao ,WEI Hongyuan(Process Safety Laboratory,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Abstract:Sustainability is the key to social,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requires a 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Inherent safe desig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risk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Inherent safe design can permanently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hazards involved in chemical processes.In this paper,an overview is presented covering the origins of inherent safety concept,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concept of the four principles of inherent safety,the stages of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use of the four principles of inherent safety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of the process industry,and methods for inherent safe design assessment.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blems of inherent safe design assessment methods are introduced,which includes parameter-based score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parameter-based numerical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graph-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risk analysis-based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ulti-objective-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ose methods were also commented.Key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emical processes;inherent safety;life cycle;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2004收稿日期:2021-09-23;修改稿日期:2021-12-14。

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

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

《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尊敬的作者:正确选取科技论文的关键词,可有效地提高论文的检索效率和被引频次,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这是作者和编辑部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因此,本刊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创建了“《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要求以后所有新投稿必须从该标准词库中至少选取3个标准关键词,其余2~5个关键词作者可自由选择。

请作者予以配合,使文章审理流程更加高效。

“《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将根据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不断完善、修订,欢迎专家学者们多提宝贵意见,使关键词标准化工作日臻完善!安全safety半固体soft solids爆炸explosions苯benzene泵pump表面surface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不稳定性instability部分氧化partial oxidation参数估值parameter estimation参数识别parameter identification测量measurement层流laminar flow产品工程product engineering 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dioxide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超临界水supercritical water 超滤ultrafiltration尘埃dust沉淀precipitation沉积物deposition沉降sedimentation成核nucleation成像imaging成像tomography传递transport传递过程transport processes 传热heat transfer传质mass transfer纯化purification醇alcohol催化(作用)catalysis催化剂catalyst催化剂活化catalyst activation催化剂载体catalyst support萃取extraction存埋sequestration代谢metabolism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弹性elasticity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变性protein denaturation 蛋白质复性protein refolding蛋白质稳定性protein stability滴流床反应器trickle-bed reactor 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电解electrolysis电解质electrolytes电渗透electro-osmosis 电泳electrophoresis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 动力效应模型DEM动力学kinetics动力学理论kinetic theory动力学模型kinetic modeling动量传递momentum transfer 动态仿真dynamic simulation 动态建模dynamic modeling 动态学dynamics对流convection多尺度multiscale多孔介质porous media多相反应multiphase reaction 多相反应器multiphase reactor 多相流multiphase flow二氧化硅silica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捕集CO2 capture二元混合物binary mixture发酵fermentation反应reaction反应动力学reaction kinetics反应工程reaction engineering 反应精馏reactive distillation 反应器reactors放大scale-up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fluids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dynamics 废水waste water废物处理waste treatment沸石zeolite分布distributions分离separation分立元件建模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分散,分散系dispersion 分形fractals分子工程molecular engineering分子合成molecular synthesis 分子模拟molecular simulation 分子筛moleclar sieves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粉碎crushing粉体powders粉体技术powder technology 风能wind energy浮选flotation辐射radiation腐蚀corrosion复合材料composites复杂流体?complex fluids干燥drying公式化formulation共沸(混合)物azeotrope鼓泡反应器bubble columnreactor鼓泡塔bubble column固定床fixed-bed固定化immobilization固体力学solid mechanics光化学photochemistry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过程系统process systems过渡transition过滤filtration焓enthalpy合成synthesis合成气syngas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 核磁共振NMR化学反应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器chemical reactors 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 化学过程chemical processes 还原reduction环境environment回收recovery混沌chaos混合blend混合mixing混合物mixtures混凝coagulation活度系数activity coefficient 活化(作用)activation活性reactivity 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火用exergy机械性能mechanicalproperties集成integration挤出extrusion计算化学computationalchemistry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CFD加工制造fabrication加氢hydrogenation加氢脱硫HDS甲烷methane间歇式batchwise浆料slurry降解degradation胶体colloid焦化coking搅拌容器stirred vessel结垢fouling结晶crystallization解吸,脱附desorption介尺度mesoscale界面interface界面流变学interfacial rheology 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 浸取leaching经济economics静态混合器static mixer聚合polymerization聚合物polymers聚合物加工polymer processing 聚集(作用)aggregation聚结coalescence均化(作用)homogenization抗体antibody颗粒过程particulate processes 颗粒流granular flow颗粒物料granular materials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空隙率voidage控制control扩散diffusion 离析segregation离心分离centrifugation离子交换ion exchange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distribution粒度分布size distribution 粒子particle粒子图像测速PIV粒子形成particle formation 两相流two-phase flow 流变学rheology流动flow流化床fluidized-bed流态化fluidization流体动力学hydrodynamics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流域flow regimes煤燃烧coal combustion 酶enzyme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simulation模拟simulation模塑Molding模型model模型简化model reduction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 control模制moulding膜film膜membranes磨损attrition纳滤nanofiltration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纳米结构nanostructure 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 黏度viscosity凝胶gels凝结condensation 排水drainage泡沫foam配合物complexes平衡equilibrium曝气aeration 气含率gas holdup气化gasification气力输送pneumaticconveying气泡bubble气溶胶aerosol气体gas气液两相流gas-liquid flow 汽化vaporization汽液平衡vapor liquidequilibria氢Hydrogen燃料fuel燃料电池fuel cells热传导heat conduction 热解pyrolysis热力学thermodynamics 热力学过程thermodynamicsprocess热力学性质thermodynamicproperties溶剂solvents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 溶解dissolution溶解性solubility溶液solution乳液emulsions色谱chromatography 熵entropy上升管riser烧结sintering设计design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 渗透permeation渗透率permeability渗透蒸发pervaporation 生产production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生物柴油biodiesel生物催化biocatalysis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s 生物分离bioseparation生物分子工程biomolecular engineering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生物过程bioprocess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生物模板biotemplating生物膜biofilm生物能源bioenergy生物燃料biofuel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生物质biomass失活deactivation石油petroleum实验验证experimentalvalidation食品加工food processing数学模拟mathematicalmodeling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 水合物hydrate水解hydrolysis水热hydrothermal水溶液aqueous solution瞬态响应transient response算法algorithm塔器column太阳能solar energy肽peptide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 天然气natural gas 填充床packed bed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统计热力学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透析dialysis湍动turbulence湍流turbulent flow 团聚agglomeration 脱盐desalination脱氧核糖核酸DNA烷烃alkane微尺度microscale微电子学microelectronics 微反应器microreactor微流体学microfluidics微通道microchannels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稳定性stability稳态steady state 污染pollution吸附(作用)adsorption吸附剂adsorbents吸附剂sorbents吸收absorption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下游加工过程downstreamprocessing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相变phase change相平衡phase equilibria形态学morphology修复remediation需氧aerobic悬浮系suspensions选择催化还原SCR选择性selectivity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bed压缩机compressor烟道气flue gas厌氧anaerobic氧化oxidation氧化铝alumina药物pharmaceuticals液化liquefaction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仪器,仪表instrumentation移动床moving bed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优化optimization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s 预测prediction载体support再生regeneration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造粒granulation增湿humidification 蒸发evaporation蒸馏distillation整体器件monolith整体优化global optimization 酯化esterification制备preparation制氢hydrogen production 制造manufacture种群平衡population balance 种群平衡公式population balanceequations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自催化autocatalysis自由基radical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

化工进展投稿格式

化工进展投稿格式

《化工进展》稿件编辑、排版体例格式(2012年03月25日修订)一、文章编排顺序及格式1. 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三者均各另起行、通栏居中排。

题目为3号黑体,但可根据版面活跃变化;作者姓名为5号仿宋体,多名作者间用逗号“,”表示,单名作者若两字则中间空一字格、三字则每字间空1/2字格;作者单位、所在省及城市、邮政编码为小5号宋体,单位与所在省之间用逗号隔开,所在省与城市、邮政编码间用1/2空格分开,并均置于圆括号内;多个作者单位在作者名字后右上角标序号,在单位名称前以左上角标序号表示,各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注意:每篇文章的左上角需加上文章性质名称(特约评述,进展与述评,研究开发,应用技术等),3号黑体外加花边。

2. 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五者本身均为小5号黑体(“摘要”两字间空一字格),以冒号“:”后接内容,内容为小5号楷体;每行48字,通栏居中排,转行仍顶格排;多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间用分号“;”分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排在一行上,相互之间空3字格。

3. 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三者均各另起行,通栏居中排,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体。

题目为4号粗体(除首字母及专有名词外均小写);作者姓名为5号斜体,姓(全部大写)在前,名(首字母大写)在后,之间空1/2字格,多名作者间用逗号“,”分开;作者单位、所在省及城市和邮政编码的字大小为小5号正体,格式如中文格式。

4. 英文摘要、关键词二者均左起顶格排,各另行起,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体。

Abstract和Key words均为5号粗体,加冒号“:” 后接内容,内容的字大小为5号。

多个关键词间用分号“;”分开。

5. 正文正文用5号宋体,每面排双栏,每栏44行,每行22字,另加书眉、页码。

具体层次如下:引言部分不排序号;一级标题顶格排(转行仍顶格排,若标题只有两字,字间空一字格,下同),4号仿宋体,占两行(若转行则共占三行),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二级标题顶格排,5号黑体,占一行,序号如1.1、1.2、2.1、2.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三级标题顶格排,5号宋体,占一行,序号如1.1.1、1.1.2、1.2.1、1.2.2、2.1.1、2.1.2……,后不加圆点,空一字格接标题,文另段起;文内相应地用⑴、⑵…或①、②…表示,接排。

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开建

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开建

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开建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进展》
【年(卷),期】2016(35)1
【摘要】10月12日,从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该一体化项目以石化的烯烃、芳烃等副产品为原料,结合盐化的氯气、氢气,发展延伸有机氯、
【总页数】1页(P340-340)
【关键词】山东海化集团;一体化;盐化;石化;副产品;有机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0.9
【相关文献】
1.中国海油山东海化石化盐化一体化技术获突破 [J],
2.海化绘就石化盐化一体化产业基地 [J], 张勤业
3.山东海化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 [J], ;
4.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开建 [J],
5.中国海油山东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产业一体化技术获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工进展格式 (1)

化工进展格式 (1)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1作者单位,省份 城市 邮编;2作者单位,省份 城市 邮编)摘要:□□□□□□□□□□□□□□□□□□□□□□□□□□□□□□□□□□□□□□□□□□□□□□□□□□□□□□□□□□□□□□□□□□□□□□□□□□□□□□□□□□□□□□□□□□□□□□□□□□□□□□□□□□□□□□□□□□□□□□□□□□□□□□□□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06)00-0000-00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1,作者英文姓名2(1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省份,国籍;2作者单位,城市 邮编,省份,国籍)Abstract :□□□□□□□□□□□□□□□□□□□□□□□□□□□□□□□□□□□□□□□□□□□□□□□□□□□□□□□□□□□□□□□□□□□□□□□□□□□□□□□□□□□□□□□□□□□□□□□□□□□□□□□□□□□□□□□□ Key words :□□□□;□□□□;□□□□引 言 □□□□□□□□□□□□□□□□□□□□□□□□□□□□□□□□□□□□□□□□□□□□□□□□□□□□□□□□□□□□□□□□□ 1 一级标题□□□□□□□□□□□□□□□□□□□□□□□□□□□□□□□□□□□□□□□□□□□□□□□□□□□□□□□□□□□2 一级标题□□□□□□□□□□□□□□□□□□□□□□□□□□□□□□□□□□□□□□□□□□□□□□□□□□□□□□□□□□□2.1 二级标题□□□□□□□□□□□□□□□□□□□□□□□□□□□□□□□□□□□□□□2.1.1 三级标题 □□□□□□□□□□□□□□□□□□□□□□□□□□□□□□□□□□□□□□□□□□□□□□2006-00-00收到初稿,2006-00-00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姓名.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

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现状

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现状

炼油向化工转型发展现状摘要:2020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的CO2排放总量约为14.81×108t,约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16%,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紧迫,为炼油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

炼油行业面临由于市场导向转变带来的碳排放压力挑战,企业应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结合自身优势及特点,选择合适的转型途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加大科研力度,生产高端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炼油;化工;转型;由于中国炼油产能严重过剩,化工原料需求旺盛且存在缺口,因此炼油向化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转型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及认清限制因素尤为重要。

现阶段,中国炼油向化工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炼油企业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主要产品也由早期的生产油品向生产化工产品转变。

燃料型炼油厂向化工转型主要有2条路线,即原油最大化生产烯烃路线和原油最大化生产芳烃路线。

近年来原油蒸汽裂解工艺兴起,成为燃料型炼油厂转型的新途径。

1炼油行业转型形势中国能源“富煤、缺油、少气”,原油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80%以上。

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持续提升导致国内炼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原油的价格也会对成品油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化工产品的定价机制与成品油不同,主要受到行业景气度的影响。

炼油企业的生产装置及流程相对固定,但面对原油价格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灵活调整企业的加工方案,便可在不同的环境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传统炼油企业主要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油,包括汽、柴、煤油,预计2025年成品油需求将达到峰值。

2015~2021年柴油表观消费量已有下降趋势;汽油表观消费量有所增长,即将达到峰值,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量明显下降;煤油表观消费量明显增长,但2020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消费量有所下降。

2炼油向化工转型的路径2.1原油最大化生产烯烃路线原油最大化生产烯烃路线最核心的工艺是催化裂解,该工艺是在反应器内,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将重质油裂解成乙烯、丙烯、丁烯的过程。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录入格式“参考文献”四字为5号黑体,居中,不排序号,每字间空1字格;参考文献内容为6号字体,每条参考文献左起顶格排,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加方括号,空半字格后接内容,序号上下应右齐,文献内容上下应左齐(转行仍以左齐为准)。

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列出。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执行。

参考文献需是已经公开发表的,必须项目齐全。

其著录时按原发表文种填写,无需另行译成中文或英文;无论中外作者都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多名作者间用逗号“,”分开(三名及三名以内必须全部列出,三名以上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表示;作者姓名缩写不加缩写点)。

起止页码用半字线“-”连接。

外文期刊刊名用斜体,可列出全刊名,也可列出标准缩写刊名,缩写刊名必须加缩写点“.”。

同时,每条文献最后要加“.”。

具体格式如下:a.图书、译著:序号[1] 主要责任者(编者).书名:其他题名[M].其他责任者(译者,合作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b.期刊:序号[2] 作者.文章题目[J].刊名(英文用斜体):其他题名信息,年份,卷次(期次):起止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c.报纸:序号[3] 作者.题目[N].报纸名称,出版地:年-月-日(版面).获取和访问路径.d.电子文献:序号[4]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e.专利:序号[5] 申请者.题目: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f.技术标准:序号[6] 作者.标准代号分类号.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g.学位论文:序号[7] 作者.题目[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h.科技报告:序号[8]作者.题目[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i.会议论文集:序号[9] 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j.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10] 作者.析出题目[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其他责任者// 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书名:其他题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集中的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附:文献类型及其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化工进展期刊处理流程

化工进展期刊处理流程

《化工进展》稿件处理流程说明1.收稿——作者投稿成功,分配“稿件编号(格式为:化工进展2012-0000)”以及处理该稿件的专业编辑。

2.初审——专业编辑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确定是直接退稿还是送请专家外审。

需送外审的稿件,本稿件专业编辑向作者发送“稿件处理费收取通知”,在编辑部收到审稿费后进行外审等下一步处理。

本阶段一般在15天内完成,请作者尽快办理,以免延误审稿时间。

逾期按作者撤稿处理。

3.外审——编辑部送请专家审稿。

本阶段时间不好把握,以专家审回为准,确定退稿还是退修。

4.退修——专业编辑将专家及编辑部审稿意见通知作者,请作者根据意见修改。

本阶段要求作者在15天内完成。

作者修改完毕,通过稿件处理系统上传“修改稿”及“修改说明”。

5.复审——编辑部将修改会的稿件送请专家再次审阅。

本阶段时间不好把握,以专家审回为准,确定退稿还是退修。

6.终审——作者修改完毕,并经专家及编辑部复审通过后,专业编辑将稿件送请本刊编委进行终审。

本阶段时间不好把握,以编委审回为准。

根据终审意见,确定该稿件或是退稿,或是退修,或是可以录用发表。

7.录用——该稿件审稿程序完成,符合发表要求,本刊已经录用,将择期发表。

作者如需要,可以向编辑部索取电子版或纸质版的“稿件录用证明”。

期间稿件如有问题,请作者进一步修改。

8.责编——稿件初步确定发表时间(《化工进展》****年第**卷第**期),转给当期负责的责任编辑(简称责编),后续流程一般由当期责任编辑负责处理。

9.发校样——当期责任编辑向作者发送“审核校样通知”及“发表版面费收取通知”。

即,稿件经第一次排版后,责任编辑将排版的校样稿上传到稿件处理系统并通知作者,请作者最后一次审核,作一些局部的小的修改和调整,作者须在3天内通过稿件处理系统上传返回审核后校样稿(Word2003以下版本的.doc文件)。

同时,通知作者缴纳“发表版面费”(根据文章中图片清晰度,在印刷时有可能采取彩色印刷。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化工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文献”四字为 5 号黑体,居中,不排序号,每字间空一字格;参考文献内容为6 号宋字体,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每条参考文献左起顶格排,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加半角方括号,空一字格后接内容,序号上下应右齐,文献内容上下应左齐(转行后仍以左齐为准,不含序号。

外文单词不得跨行,不得使用连字符)。

文献(序号)必须按照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根据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以及《化工进展》期刊的具体要求填写。

注意以下方面:(1)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列出,序号加方括号。

文献各要素、项目必须齐全。

其著录时按原文献发表的正文语种填写;对于中文文献,采用先著录中文、再著录英文的形式。

必须给出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

(2)作者,无论中外文,都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多名作者间用逗号“,”分开(三名及三名以内必须全部列出,三名以上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表示。

外文作者,“姓,不得缩写,全部字母必须都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可全部小写写出,或缩写为首字母,缩写不加缩写点)”。

例如,作者“陈浩元” ,外文可写成“ CHEN Haoyuan”或“CHEN H Y ”,但不能写成“ Chen H Y”、“CHEN H”或“H Y CHEN”。

(3)外文期刊刊名用正体,可列出全字母刊名,也可列出标准缩写刊名,全字母刊名的实词首字母大写,缩写刊名加缩写点“.”。

外文的图书名、论文集名、文章名、学位论文名、报告名、专利名、标准名,等,只有文献题目首字母及专有名词需大写,其余小写。

地址、单位、组织、会议名称、期刊名称,等,题目首字母、实词首字母及专有名词需大写。

(4)关于图书版次,中文不加“第” ,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如“ 2 版.”;英文用序数词缩写形式,如“ 5th ed.”或“ Rev.ed.”。

现代化学化工进展

现代化学化工进展

化学化工进展燃料电池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08级化学实验班邓晓然(20080168)现代化学化工进展燃料电池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08级化学实验班邓晓然(20080168)引言21世纪,是能源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互相协调发展的时代。

能源的优化利用与清洁能源的开发,是能源、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1世纪,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逐渐被消耗殆尽,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的弊病日益显现——一是储存于燃料中的化学能必须首先转变成热能后才能被转变成机械能或电能,受卡诺循环及现代材料的限制,在极端所获得的效率只有33%~35%,一半以上的能量都白白地损失掉了;二是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给今天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和噪声的污染。

这些都迫使人类一直在找寻既有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又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

氢能源及再生能源进入了人类视野,其必将会逐步取代化石能源而成为人类使用的主体能源,而这种能源的变迁也将迫使发电与供电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燃料电池(Fuel Cell,FC)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电源,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弊病,因此,燃料电池的开发及研究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历史沿革1839 年,英国科学家Grove 首先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原理性实验,并用这种以铂黑为电极催化剂的简单的氢氧燃料电池点亮了伦敦演讲厅的照明灯。

1889年Mood和Langer首先采用了燃料电池这一名称,并获得200mA/m2电流密度。

由于发电机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未能跟上研究步伐,直到约100 年后,英国剑桥的Bacon 采用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制备了培根型碱性燃料电池(AFC)。

20 世纪60 年代,燃料电池首次应用在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作为辅助电源,为人类登月球做出了积极贡献,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后来称这一时期为燃料电池开发的空间时代(space era)。

化学及化工类中文核心期刊

化学及化工类中文核心期刊

化学类核心期刊: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分析化学3.化学学报4.化学通报5.xx科学.B辑,化学6.物理化学学报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8.催化学报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0.应用化学11.高分子学报12.有机化学13.无机化学学报14.分析实验室15.色谱16.冶金分析17.分子催化18.分析测试学报19.化学物理学报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1.化学试剂22.结构化学23.化学研究与应用24.化学进展化工核心期刊:1.化工学报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3.石油化工4.硅酸盐学报5.高分子学报6.燃料化学学报7.中国塑料8.应用化学9.无机材料学报10.化学工程11.工程塑料应用2.化工进展13.现代化工14.膜科学与技术15.精细化工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7.功能高分子学报18.功能材料19.塑料工业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1.合成纤维工业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3.化学世界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5.日用化学工业26.精细石油化工27.离子交换与吸附28.塑料科技29.合成橡胶工业30.橡胶工业31.xx医药工业杂志32.合成树脂及塑料33.化工新型材料34.新型炭材料35.涂料工业36.硅酸盐通报37.塑料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39.煤炭转化40.无机盐工业41.过程工程学报。

化学的及化工类核心期刊

化学的及化工类核心期刊

中文化学化工核心期刊化学类核心期刊: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分析化学3.化学学报4.化学通报5.中国科学.B辑,化学6.物理化学学报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8.催化学报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0.应用化学11.高分子学报12.有机化学13.无机化学学报14.分析实验室15.色谱16.冶金分析17.分子催化18.分析测试学报19.化学物理学报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1.化学试剂22.结构化学23.化学研究与应用24.化学进展化工核心期刊:1.化工学报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3.石油化工4.硅酸盐学报5.高分子学报6.燃料化学学报7.中国塑料8.应用化学9.无机材料学报10.化学工程11.工程塑料应用2.化工进展13.现代化工14.膜科学与技术15.精细化工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7.功能高分子学报18.功能材料19.塑料工业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1.合成纤维工业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3.化学世界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5.日用化学工业26.精细石油化工27.离子交换与吸附28.塑料科技29.合成橡胶工业30.橡胶工业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32.合成树脂及塑料33.化工新型材料34.新型炭材料35.涂料工业36.硅酸盐通报37.塑料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39.煤炭转化40.无机盐工业41.过程工程学报美国化学会Analytical chemistry 5.35Nano letters 11.0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8.466 ACS Nano 8.83Chemical Reviews 31.43Chemistry of Materials 5.872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517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54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3.319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4.25 Langmuir 3.93Inorganic Chemistry 3.998Organic Letters 4.81英国化学会Analyst 3.43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14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4.687Lab on a chip 5.70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3.47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3.123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3.071Dalton Transactions 3.17Wiley Interscience (德国)Advanced Materials 9.73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7.61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9.65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5.177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 3.96 ELECTROPHORESIS 3.32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59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87Small 6.39chembiochem 3.51Elsevier ScienceDirect (荷兰)Analytica Chimica Acta 3.91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64Biomaterials 6.81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72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40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4.017 Electrochimica Acta 3.377Talanta 3.568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3.956。

化工进展论文摘要怎么写(优质范文)

化工进展论文摘要怎么写(优质范文)

化工进展论文摘要怎么写(优质范文)化工进展论文摘要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论文的展示窗口之一,需要让读者对整篇论文有深入理解,同时对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未来方向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下面我将介绍如何写出一篇优质的化工进展论文摘要,并提供一个范文供您参考。

一、摘要写作要点:1.背景介绍:化工进展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研究化学反应、材料合成、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摘要中需要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研究动机及目的。

2.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比如理论模型、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等等。

3.研究结果:介绍研究结果,包括主要发现、成果、创新点等。

4.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对该研究的创新点和应用价值进行简要评述。

5.总结:在摘要结尾处,罗列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展望,同时也要注意为读者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二、范文:标题:新型材料在化工领域的进展摘要:新型材料的研究在化工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新型材料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先进的材料合成技术和结构设计、材料检测技术,不断地推进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先进的多功能纳米材料,智能材料,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等,对于生产优质的化工产品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了综述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总结了新型材料在化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我们发现,采用先进的材料制作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材料,如:高效催化剂、高强度材料、高物理化学性能材料等。

此外,智能材料的发展为化工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如:可以制备可响应的材料,具有温度、光、力等多种响应性能,在利用中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也在化工产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不仅在航空航天工业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可以用于海洋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当前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可以提出新型化工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有关人员提供科学、前沿的研究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疾病诊断、基因测试、法医鉴证、生化战争预防、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对特定DNA序列进行准确、简单、快速的检测越显重要。

DNA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碱基互补原理对目标DNA进行检测,当已知序列DNA探针与被检的DNA序列发生杂交反应,来辨明DNA的存在与否。

其中,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利用杂交原理及电化学标记物为杂交检测信号,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信号灵敏,能与DNA生物芯片兼容等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电化学DNA检测方法以其轻巧便宜、高灵敏度、方便携带、能耗少、易于实现微型化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今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前沿性课题。

关键词:DNA生物传感器;电化学检测;电化学信号传感器是一种获取外界信息的装置和系统,是人类感官功能的弥补和延伸。

作为一类特殊的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敏感元件,在实现机理上更接近于生物体本身的感官系统。

生物传感器是指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即敏感元件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该部分与相应的换能器的结合,能实现对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作用变化检测并产生相应的可检测信息,比如光电效应、热效应、场效应、声效应和质量变化等[1]。

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强、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能够在线监测分析甚至活体分析、能检测极微量污染物的优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电化学强大的分析功能与生物识别过程的特异性相结合,通过生物反应产生一个与被分析物质浓度相关的电信号。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耍化学成分,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4生命机能运作。

在低浓度下对特定序列的DNA进行灵敏、快速、简单的检测在基因分析、疾病诊断、食品污染、法医鉴定等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利用碱基配对原则进行识别的技术,DNA生物传感器利用DNA分子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即敏感元件,通过转换器将杂交过程所产生的生物学变化信号转换为可检测的光、电、声等物理信号从而实现对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快速、灵敏和选择性的检测。

近年来基于电化学检测方法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轻巧便宜、高灵敏度、方便携带、能耗少、易于实现微型化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今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ucleioacidmoleeularhybridization)是检测核酸分子间序列同源性的一种技术。

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间有一定的互补序列,即可按碱基配对规则以氢键相结合。

通常是先对一种核酸进行标记(如放射性同位素355,32P或生物素等)作为探针,去探测另一种核酸序列。

核酸分子杂交可以在DNA与DNA,RNA与RNA,或DNA与RNA之间进行。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科学研究,临床传染病和遗传病的诊断。

目前大多数DNA生物传感器都是建立在DNA分子杂交基础上的。

一些非放射性的新的标记方法如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等取代了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这些检测方法与DNA分子杂交技术相结合,组成各种类型的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既免去了放射性标记的辐射危险性,又节省了电泳操作耗时长的缺点,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高选择性、无污染等优点,同时具有分子识别、分离纯化基因等功能[2]-[3]。

1.DNA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及结构DNA生物传感器基本的原理是DNA碱基的互补配对,通过电极表面固定的已知捕获DNA序列与检测样本中DNA的互补配对作用形成可传递电子的双链DNA。

从电极上电信号的变化来对样本中的DNA进行定性检测"当加入样本中的DNA序列与捕获探针上的序列存在非配对现象,则电子传递链断开,产生的电信号就很微弱,因此通过电信号变化就可以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存在突变。

DNA 电化学传感器一般是由敏感元件即生物敏感膜、转换元件即转换器、信号输出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是生物传感器最主要的两个部分。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一是DNA 探针的固定。

即采用有效的方法将探针DNA 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DNA 探针电极;二是杂交过程。

将DNA 探针电极浸泡在待测溶液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杂交反应;三是杂交信号的指示。

通过引入杂交指示剂将杂交信号转化为可测定的电化学信号;四是电化学信号的检测。

可被检测的电化学物理量有电流、电压和电导[3]-[4]。

2.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探针DNA 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及杂交指示剂的选择和运用是电化学DNA 生传感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也决定了传感器的最终性能。

将单链探针DNA 固定到电极表面称为DNA 的固定化,是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DNA 固定方法常用的有化学吸附法、亲和素-生物素亲和力结合法、共价键固定法。

化学吸附法:化学吸附法是一种简单的将DNA 固定到电极表面的方法,该法不需要试剂也无需对核酸进行专业修饰。

最常见的是电化学吸附法,被广泛用于碳电极。

化学吸附法是一种最简单的DNA 固定方法,固定速度快,不需要特殊的试剂,也无须对DNA 片段进行修饰。

但是通过吸附固定的DNA 在高盐浓度的环境中易从电极表面解脱,所以不宜在高盐浓度条件下使用。

而且它是多位点的吸附,甚至DNA 可能平躺在支持物表面,因而DNA 固定密度较小,多位点固定使DNA 自由度减小,在杂交反应中影响其与互补DNA 的杂交效率。

亲和素-生物素亲和力结合法:亲和素(avidin)是四聚物大蛋白分子(70 kDa),具有四个一样的结合位点,生物素(biotin)是小分子,与亲和素具有很高的亲和力(Ka=1015 M-1),几乎与共价键相当。

这种亲和作用也不易受到pH 值、温度、有机溶剂的影响。

因而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DNA生物传感器领域。

共价键固定法: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将DNA 固定到电极表面具有众多的优点,如控制DNA 分子在电极表面的结合位置、空间、密度和方向,提高杂交效率。

共价键固定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一般思路都是先在电极表面修饰羧基、羟基、氨基、磷酸基等功能基团,然后通过一些功能试剂进行一步或多步共价键结合。

对于碳电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氧化,容易在表面形成羧基,羧基可进一步被还原成羟基。

带有羧基的电极可以EDC(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和NHS(N-hydroxysulfosuccinimide)将端位接有多个脱氧鸟嘌呤DNA((dG)n-DNA)分子共价键结合到表面。

对于金电极,通过巯基与金之间的共价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5]。

3.电化学信号的检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检测电化学信号来指示杂交愦况进而实现对特定序列目标DNA的分析检测,根据是否需要电化学指示剂可将检测方法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两大类。

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6]-[7]是指直接检测由杂交行为所引起的自身电信号的改变。

这主要是由于DNA碱基具存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所导致的。

其中,最常用的是DNA碱基中的鸟喂吟(G),它较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Wang等用次黄嘌呤核苷的残基取代DNA探针的G碱雄(取代后仍能和C配对),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染交过积后G碱基的氧化信号来检测目标DNA的含量[8]。

直接检测法的缺点在于氧化所需电位过正容易产生较大的背景电流,对信号干扰严重,灵敏度较低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间接检测法由于DNA杂交产生的向身电信号的变化比较微弱,因而通常需要加入一些电活性指示剂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

极据指示剂是否需耍标记,将其近一步分为非标记型指示剂和标记型指示剂。

非标记型杂交指示剂:非标记型杂交指示剂是一类能与ssDNA和ds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活性化合物,因此可以通过测记指剂的氧化还原信号达到间接测定目标DNA的目的。

一般来说,指示剂与DNA分子作用模式分为静电结合,面式结合和插入结合三种。

静电结合是指示剂分子、DNA分子带负电荷的磷酸骨架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面式结六足指示剂分子在沟面与DNA碱基通过疏水作用相互结合,插入结合是指示剂分子通过氧键、范德华力和堆积作用插入DNA 分子的碱基对之间。

标记型杂交指示剂[9]:标记型杂交指示剂一般标记在DNA信号探针的末端,在对目标DNA进行检测时,通过检测DNA信号探针标记的电活性物质在杂交后的电信号来间接检测目标DNA的含量。

常用的标记型杂交指示剂有二茂铁(FC)、亚甲基蓝(MB)等。

Takagi等在5'端胺基化的DNA信号探针上标记二茂铁。

与互补序列的目标DNA杂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最后检测二茂铁的电化学信号,对目标DNA的检测范围为20-100 finol。

Plaxco等首次将分子信标引入电化学传感器,将一端修饰疏基另一端连有二茂铁信标分子的捕获探针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设计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在未发生杂交反应时,探针保持莲环构型,末端连接的二茂铁分子靠近电极;而当溶液中含有互补序列的目标DNA时,莲环结构被打开,形成具有刚性结构的dsDNA,二茂铁分子远离电极。

通过检测二茂铁分子的氧化还原电流变化来指示杂交反应的发生。

同样基丁杂交前后探针构型的变化,Plaxco等不久又设计了一种“signal-on”的电化学检测方法[28],将一端修饰亚甲基蓝的信号探针首先与部分互补的捕获探针杂交。

此时亚甲基蓝远离电极,当与捕获探针能更好杂交的目标序列存在时,信号探针被目标DNA部分“竞争取代”,亚甲基蓝靠近电极表面产生更强的电信号响应,这种方法的检出限可以达到400 fmol[10]-[13]。

对于低浓度的目标DNA实现超灵敏检测在临床医学检验、遗传工程等领域的需求日盛,但对极低含量的目标DNA进行检测时,由于发生杂交反应的目标量很少,结上的电活性物质的量也很少,难以产生较强的杂交信号,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信号放大策略成为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重耍研究方向[14]。

为提高检测灵敏度,研究者们发展了利用酶标记及纳米粒子标记等方法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

随着越来越多新材料的发现,未来的传感器将朝着多通量、高精度、高灵敏度及无标记化方向发展。

此外,由于不同碱基具有细微差异的电化学特性,结合石墨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实现同一时间同一序列上不同的单个突变碱基的检测。

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在食品卫生、环境监测和指导临床用药及疾病诊断方面,传感器的应用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自己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 赵燕珍,张海燕,吴小丽,刘仲明.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1):208-212.[2] Luo,X. L.; Morrin, A.; Killard, A. J.; Smyth, M. R. Electroanalysis 2006, 18,319-326.[3]Wang, J. Anal. Chim. Acta2002, 469,63.朱珠.基于核酸酶信号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新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理学院,2013.[4] Kagan, K.; Masaaki, K.; Eiichi, T. Meas. Sci. Technol. 2004,15,Rl.[5]Takenaka, S.; Uto, Y.; Kondo,H.; Ihara,T.; Takagi, M. Anal. Biochem. 1994,218,436.[6]Drummond, T. G.; Hill, M. G.; Barton,J. K. Nat. Biotechriol. 2003, 21,1192.[7]Fan, C.; Plaxco, K. W.; Heeger,A. J. Proc. Natl. Acad. Sci. II. S. A. 2003,100,9134.[8]樊浩.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新方法学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2010.[9]左少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10]朱珠.基于核酸酶信号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新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理学院,2013.[11] Xiao,Y.; Lubin, A. A.; Baker, B. R.; Plaxco, K. W.; Heeger, A. J. Proc. Nutl. Acad.Sci. U. S. A. 2006,103. 16677.[12]Pedano M. L., Rivas G. A. Adsorp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 of nucleic acids at carbon nanotubes paste electrodes.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6(1): 10-16.[13] R ehman, F, N.; Audeh, M.; Abrams, E. S.; Hammond, P. W.; Kenney, M.; Boles,T.C. Nucleic Acids Res. 1999,27,649.[14] Teh, H. F.; Gong, H.; Dong, X. D.; Zeng, X.; Lai, K.; Tan, A.; Yang, X.; Tan, S. N.Anal. Chim. Acta.2005,551,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