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按摩PPT课件
脏腑经穴按摩PPT课件
![脏腑经穴按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c581128bd63186bcebbcdd.png)
能治疗膝关节疼痛。
▪ 按摩针灸阿是穴是穴位近治作用的最好体现。
2、穴位的远治作用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 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 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 器官病症。
一、背俞穴与腹募穴
▪ 背俞穴、腹募穴是脏腑病症的常见反应点。 ▪ 背俞穴位于腰背部,腹募穴位于胸腹部。 ▪ 五脏六腑的背俞穴、腹募穴分别是:
肺——肺俞穴、中府穴;心——心俞穴、巨阙穴 肝——肝俞穴、期门穴,脾——脾俞穴、章门穴 肾——肾俞穴、京门穴,心包——厥阴俞穴、膻中穴 胆——胆俞穴、日月穴,胃——胃俞穴、中脘穴 大肠——大肠俞穴、天枢穴 小肠——小肠俞穴、关元穴 膀胱——膀胱俞穴、中极穴 三焦——三焦俞穴、石门穴。
▪ 局部后方按摩以点按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并 横推下背部为主。
▪ 远端下肢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上肢取手三里、巨 虚上廉、巨虚下廉。
肺脏疾病按摩提要
▪ 感冒是常见病,中医认为是“上受风邪”。 ▪ 鼻咽部受邪出现流涕、鼻塞、头痛,治疗应以头面部为主,
按摩程序大致与头面部按摩程序相仿。如开天门、推坎宫, 点按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迎香穴。 ▪ 感冒有项背部不适,可在项、背部按揉,以拿颈项为主, 并点按、拿捏风府穴、风池穴、肩井穴。 ▪ 如果外邪侵犯气管等引发咳嗽、咯痰,则除了头面、颈项 部按摩外,应按摩胸背部。胸部以宽胸理气,调理肺气的 升降。可分推胸部、指揉肋间,点按中府穴、云门穴、天 突穴、膻中穴。背部点按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并以 捏脊方式,提拿颈背部膀胱经皮肤,或推擦背部督脉、膀 胱经,以促进在表之邪外散。 ▪ 四肢部操作,上肢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为主, 可点揉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曲池穴、合谷穴,并推 擦前臂桡侧两经循行部位。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24a9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1.png)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保健按摩概述•保健按摩基本手法•保健按摩操作规范•常见疾病的保健按摩治疗•保健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保健按摩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保健按摩概述定义与作用定义保健按摩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整身体状态、缓解疲劳、预防疾病的目的。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保健按摩的历史与发展古代保健按摩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按摩来缓解疼痛和疲劳。
在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按摩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等。
现代保健按摩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按摩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医疗手段,并形成了多种流派和手法。
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健康人群保健按摩的适用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等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如中风偏瘫、骨折后康复期患者,保健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慢性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健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定期进行保健按摩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预防疾病。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用指、掌、肘部等着力,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推法。
作用:具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散结、通经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适用于全身各部。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
作用: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的作用。
用指、掌、肘等按压体表,称按法。
作用:按法是一种较强刺激的手法,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的作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肘按法压力最大,多用于腰背、臀部和大腿部。
01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摩动,称摩法。
02作用:摩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推拿按摩ppt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40b7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b.png)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b22a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5.png)
2024/1/28
3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沟通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 其感受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手法和力
度。
控制力度与节奏
2024/1/28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力,合理控制 按摩推拿的力度和节奏,避免造成不
适或伤害。
掌握正确的手法 运用专业的按摩推拿手法,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操 作。
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按摩推拿手法介绍 • 针对不同部位按摩推拿技巧 • 按摩推拿在常见病症中应用 • 按摩推拿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 按摩推拿效果评估及后续治疗建议
2
01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28
3
定义及作用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按摩推拿外,还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拔罐、艾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调整
3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睡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病情复 发。
2024/1/28
36
预防保健措施推广
2024/1/28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024/1/28
8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 瘫、截瘫)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
2024/1/28
内科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
9
适应症与禁忌症
• 儿科疾病(如小儿腹泻、遗尿)
2024/1/28
10
适应症与禁忌症
《保健按摩》PPT课件
![《保健按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24dfd50e2524de5187e86.png)
第四节 背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一、拿肩井法 二、掌推肩胛法 三、背部分推法 四、背部按揉法
一、拿肩井法
[体位) 坐位,术者站在受术者后面。 [操作] 术者以双手拇指掌侧,置受术者两肩的 肩井处,余四指置于肩前面,双手同时着力 提拿,或交替提而拿之,反复提拿5~10次, 提拿前先以指腹点按肩井穴1~3分钟. [要领] 提拿两手用力均匀一致,由轻及重,不 可突施暴力.嘱受术者肩部放松,施术略有 疼痛感。点按肩井是按摩的结束手法,诸证 治毕均可用此法,故又称“总收法’。提拿 点按后,应轻揉或抚摩两肩,以消除刺激后 的适感。
四、背部按揉法
[体位] 俯卧位,术者坐其侧或站立. [操作] 术者以右手掌心,置受术者背部 大椎穴,自上向下经至阳穴按揉至脊 中穴止。再以手掌心置脊柱一侧的肩 中俞处向下经隔关按揉至盲门穴平高 处止,反复按揉2~3分钟。 [要领] 按揉时手法宜轻柔,掌心紧贴皮 肤,旋转按揉,缓缓而下,以皮肤表 面温热为度。术后背部轻松舒适。
二、胸部震颤法
[体位] 仰卧位,术者立其一侧. [操作] 术者以一手掌的尺侧缘贴实 于受术者的胸前膻中穴处施颤 法. [要领] 施术时,以腕力连同臂部作 快速而细微的摆动,术时局部有 温热、颤动、松弛感,术后感到 宽松舒适.
三、开胸顺气法
[体位] 坐位,术者站其侧。 [操作] 术者分别以两手掌心分置于胸部 和背部的璇玑穴、大椎穴处,自上向 下沿胸背正中线抚摩到中庭、至阳穴 止,反复操作数次。 [要领] 双手掌用力要均匀对称,着力缓 慢.摩动时手掌要紧贴皮肤,避免搓 擦动作。术后胸背部有舒适感。
四、揉太阳法
[体位] 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操作] 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 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 前后环转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 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 经太阳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 2~5分钟。 [要领] 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术时局部酸胀及放射至额前,术后头 脑清爽。
中医按摩学(全套课件117P)
![中医按摩学(全套课件117P)](https://img.taocdn.com/s3/m/50c215205727a5e9856a61a8.png)
3、调和五行、平衡阴阳: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 乃绝”。
按摩手法分类
由于不管哪种手法,均是通过力来实现, 故根据“力”可将按摩手法分为: 1、垂直用力:如按、压、点、掐、踩法等。 2、平面用力:摩、擦、推、抹法等。 3、对称用力:拿、捏、拧、挤、搓法等。
4、对抗用力:拔伸、牵引法等。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四、柔和——动作 (一)变换——自然协调 (二)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医宗金鉴》:“法之所施,使患者
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二、有力——力度 手法的力量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
(三)力量大小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部位
等确定。如肌肉丰厚处(臀、腰部)
可重,肌肉浅薄处(胸腹部)可轻。
按摩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三、均匀——节律
(一)幅度——大小一致
(二)速度——快慢一致,相对均匀 (三)力量——轻重一致
中医按摩学
( Chinese massage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Massage 文字起源
massa 希腊 masso masser
触摸推揉 触摸推揉 揉按
mass’h
轻轻按压
中医按摩 Chinese massage
按摩,是我国最古老的医治疾病方法。早在 《内经》中就有记载。 按摩又称推拿,是以人体的手、肘、足或器械, 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身体的特定 部位,通过“推而行气血,摩而顺其气,拿而舒其 筋,按而调其经,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等产 生的物理作用,改变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的生理 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之目的的一 种医疗方法。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1b4953eefdc8d376ee32a1.png)
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用食指或其他指指面将 皮肤加紧提起,一松一紧向前挤压推进。动作须 轻快柔和,有连贯性,均匀有规律性。不可用指 甲掐压肌肤,更不可以跳动。
25
捏法示范:
26
课堂练习:捏脊
捏脊能很好地调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 特别是对胃肠功能 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 动,促进消化吸收, 提高人体抵抗力的 作用,并对失眠有 一定效果。
5
2、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 (2)调和气血 (3)调整脏腑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6
3、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7
4、推拿的禁忌症
各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 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2
1、滚 法
概念: 将第五指掌关节背侧紧贴于治疗部位上,以腕
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 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的手法称为滚法。 作用:
疏经活血,温经散寒。临床上运用于颈项部、 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
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10、急性损伤24小时不能推拿。
8
5、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ppt课件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89654ace2f0066f4332218.png)
痛的功能。常用于头痛、头晕、视物不明、口
眼歪斜、胸闷胁痛、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腹
泻、便秘、胃肠痉挛,软组织损伤,筋肉痉挛
萎缩等病症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13
法、抹法、搓法
摩擦类手法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14
法、抹法、搓法
概述
术者用指、 掌、大鱼际 等部位
特定 部位
循圆周、弧线或直 线轨迹,作单向或 双向往返用力
18
法、抹法、搓法
二、动作要领
第要求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19
法、抹法、搓法
第一步 准备姿势
肩、肘、腕关节 放松
肘 关 节 微 屈 约 4060度左右
指掌关节自然伸 直轻放体表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20
法、抹法、搓法
第二步 操作过程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缓和而 有节 奏的环旋抚摩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21
法、抹法、搓法
第三步 操作要求
动作要轻柔缓和,协调而有节奏,摩动 的速度和压力要均匀。
指摩法腕关节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 法时则应腕部放松。
根据病情的虚实决定手法摩动的方向, 顺时针或是逆时针均匀往返操作。操作是可以 借助一定的介质,以增强手法的防治功效。
产生平移摩擦或 皮下组织内摩擦
温热、舒筋 通络等效应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
15
法、抹法、搓法
概述
手法特点
运动轨迹多样:有单向直线、弧形、环形移动 或直线往返移动。
摩擦效应: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从而产生温 热效应。
作用部位在皮肤及皮下:其作用力相对较轻浅, 刺激舒适柔和,操作安全。
保健按摩操作流程ppt课件
![保健按摩操作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dd0e6f6137ee06eef9187e.png)
+ 1拿揉颈项 + 2 点揉棘突两侧 + 3 拿揉肩部 + 4 滚肩部,点按肩井、
肩中俞、肩外俞
+ 5 拨颈肌 + 6 按揉双肩 + 7 拨肩胛内侧缘,点压
天宗肩贞
+ 8 叩击肩部
ppt课件.
7
+ 1 分推背腰部 + 2 按揉、晃背腰部 + 3 拨揉夹脊穴 + 4 按揉膀胱经 + 5 滚背腰部 + 6 拨膀胱经 + 7 点按肾俞,擦命门 + 8 捏脊,擦八髎
ppt课件.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9 叩击背腰部 + 10 直推背腰部
ppt课件.
8
+ 1 推下肢
+ 8 屈膝压髋,活动踝关
+ 2 按揉臀部及下肢后侧, 节
压环跳
+ 9 搓、推、叩足底
+ 3 滚、拿下肢后侧
+ 10 叩击臀部及下肢
+ 4 分压下肢后侧
+ 5 指压膀胱经,点承扶、 殷门、委中、承山
+ 6 抱揉下肢后侧
+ 7 点揉昆仑、太溪
天枢、气海、关元
7 环摩腹部 8 搓掌温脐 9 顺气归元
ppt课件.
4
+ 1 推上肢 + 2 拿揉上肢 + 3 拨上肢 + 4 点揉曲池、手三里、
内关、合谷
+ 5 按揉腕关节 + 6 抖腕,叉指扳掌 + 7 掌推掌,摇腕,叩掌 + 8 搓推劳宫,逆推血液
至指尖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ea79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a.png)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保健按摩手法PPT课件
![保健按摩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9d0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8.png)
详细描述
背部按摩通常使用指腹或掌心进行轻柔的按摩,包括背部、腰部和臀部等部位。按摩可以缓解背部疼 痛和僵硬感,改善脊柱的血液循环,促进脊柱的健康。在按摩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 和损伤皮肤。
腰部按摩
总结词
腰部按摩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和僵硬感,改善 腰椎的血液循环,促进腰椎的健康。
按揉三阴交
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以轻柔 缓和的力度,按揉三阴交穴位, 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痛经
。
搓手浴腰
将双手搓热后敷在腰部两侧,持 续10-15秒,反复3-5次,可缓
解痛经。
Hale Waihona Puke 推腹部用双手掌心紧贴腹部,以顺时针 方向推腹部,每次持续3-5分钟 ,可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痛
经。
05
保健按摩手法的注意 事项与技巧
捏法
定义
动作要领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身体一定部位做对称 性的挤压,叫做捏法。
捏时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多在 关节和肌肉丰厚的部位进行。
功效
应用
具有舒筋活络、缓解痉挛、调理脾胃等作 用。
常用于脊背、四肢等部位。
拍打法
定义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做有节奏的拍打,叫做拍打法。
动作要领
拍打时力度要适宜,节奏要平稳;拍打的部位要准确。
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拔罐类
以拔罐、吸筒等器具为主,可 以舒筋活络、祛风散寒,适用
于背部、腰部等部位。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保健按摩手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 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办公 室白领等亚健康人群。
禁忌症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 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保健按摩手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 扳法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 部位而异。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等症常用本
-
3
按摩的作用
• 一、调节神经功能 • 二、改善血液循环 • 三、解痉止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 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关节功能 • 五、消除疲劳,预防损伤 • 六、心理效应
-
4
第二节 常用手法
• 中医手法的流派较多,形成了各种手法 特点,但总体上来看,不外乎肌肉放松 按摩手法、活动关节手法和指针腧穴手 法三类。
-
7
(三)搓
• 两手夹住肢体对称部位,快速来回搓动肌肉或肢体 。动作轻快、协调,双手力量均匀、连贯,始终保 持一定的对向压力。双手对向移动距离短,频率快 。(演示)
-
8
(四)推法
• 手掌或拇指紧贴皮肤 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 压动作。操作时有节 奏地作间断性的一推 一压,或连续缓慢向 前推动,动作沉稳有 力,不宜过快过猛。 推法也常沿经络循行 方向进行。(演示)
-
14
(二)捏
• 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可循肢体纵 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肌腱、韧带用指尖捏,肌肉用指腹捏 (图5-10)。
• 促进萎缩肌肉张力的恢复。同时也可消除气血凝滞、组织肿胀和肌肉 酸胀的疲劳感,缓解肌肉痉挛及肌腱挛缩等。
-
15
-
16
(三)掐法
• 用拇指指端或指尖在损伤部位或腧穴部 向深部用力。在掐的同时根据需要可辅 以推、拨、揉的动作。力量贯注于手指 端,强度以酸胀为宜。掐后应轻揉该部 缓解掐的刺激强度(图5-11)
-
22
第三节、手法实施要领
一、操作技巧
• 手法操作要遵循有力、柔和、持久、深透的 基本要求。强调力的运用与手法技巧结合。 手法的选择应根据损伤病变的轻重程度、部 位、性质、阶段、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伤 后局部反应进行取舍。
• 为减少按摩时的阻力,避免皮肤受伤和增强 按摩的效果,在按摩时可选用适当的滑润剂 或药剂作介质。一些药用介质在按摩手法的 作用下,能充分浸透入肌肤中,提高治疗效 果。
• 按操作特点分类磨擦类、摆动类、振动 类、挤压类和摇转类五类手法
-
5
一、摩擦类
(一)摩动
• 用手掌或手指在皮肤上 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 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 运动(图5-1)。操作时 手不离开皮肤,动作轻 缓、柔和、用力均匀, 使被抚摩者有舒适感。 抚摩力量轻,只作用于 皮肤。
-
6
(二)擦法
• 用拇指或手掌在皮肤 上作直线或回旋形的 快速摩擦。摩擦力大 而均匀,动作快而灵 活,连续不断,使肌 肉皮肤有舒热感(图 5-2)
-
17
(四)拨法
• 以拇指或四指指端按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再对肌束作横 向拨动,称为拨法。指端用力,手法移动范围较小,动作 轻巧,用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常用在肌腹和关节韧带部 位。在腰背等肌肉丰满处,可双手重叠用力操作。若手下 肌肉有筋结感可加大力量操作(图5-12)。
-
18
五、运动关节类 (一)扳法
第五章 按 摩
massage
-
1
按摩起源
• 按摩是祖国医学的一 项宝贵遗产,经过几 千年的医疗实践,显 示出其奇特的治疗效 果。按摩是中国运动 创伤的主要治疗手段 之一。
-
2
第一节 按摩的应用与研究
按摩是通过手或器械,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消 除疲劳的一种治疗方法。
• 按摩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病 能力等作用。按摩简单易行,既能治病,又能防病;既可单独运 用,又可与其它疗法并用,
法治疗。扳法必须在其它手法使肌肉痉挛缓解后 进行(图5-13)。
-
20
(二)牵拉
• 固定肢体或关节的 近端,牵拉肢体远 端,又称拔伸。操 作时用力均匀而持 久,动作缓和,不 可用猛力牵拉,力 量应逐渐加大。
• 对扭伤的肌腱、移 位的关节有整复作 用,对痉挛肌肉有 解痉作用。
-
21
(三)摇晃
•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 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 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 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 )屈伸运动。摇晃是关 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 ,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 异(图5-14)。
-
9
二、摆动类
(一)滚法
• 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 、无名指、中指的掌指 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 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 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 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 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 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 于治疗部位。手法操作 时,压力须均匀,动作 协调而有节律。
-
10
(二)揉法
• 以手掌或手指紧贴于皮 肤上或穴位,作直线来 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 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用力均匀,动作协调, 速度不宜过快。用力较 大时,作用力直达深部 肌肉,手法操作后皮肤 表面不应发红(演示) 。
-
11
三、振动类 (一)叩击
•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 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 不同,可分为空拳盖击 、空拳竖击、指尖叩击 、掌侧击和拍打五种。 空拳盖击、竖击和掌侧 击,多以双手交替进行 ,动作快而迅速。指尖 叩击和拍击则常用单手 操作,动作稳准,速度 适中。拍打可用单手或 双手交替操作(演示) 。-12(二)抖动
• 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 ,在向远端拉伸的基础 上,将肢体用力作连续 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 的颤动。抖动时幅度小 ,频率快(图5-8)。
-
13
四、挤压类 (一)按压
• 单手或双手重叠向下按 压,或用拇指按压穴位 。可在按的基础上施加 其它手法,如拨,揉等 ,以增强按摩效果。用 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 ,需要时可借助操作者 的体重施压于患部,慢 速间断按压或快速连续 按压。此外,还可用双 手重叠紧紧贴按腰部, 作较大幅度的来回压晃 (演示)。
-
23
二、治疗时间、次数和强度
• 按摩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和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按摩的治疗 效果。因此,只有恰如其分地、灵活地掌握按摩的时间、次数和强度 ,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