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

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作为大学生,其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手头仿佛有着各种的选择,却又都觉得不合适。此时,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一直困扰着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师们。在多年的实际案例的指导和操作中,我们发现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论。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CIP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把生涯发展和咨询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该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位于塔底的领域是知识的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中间领域是决策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最上层的领域是执行领域,也称为元认识。元认识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

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识活动,即任何以认识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Fulavell,1978)。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指导来访者在结合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知和外部工作世界认知,学会正确决策,合理设定自身大学阶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在规划中逐步学会接受更多的可能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发现生

命中不同部分的发展方向。

一、案例背景

来访者,男,21岁,南京某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工科专业。主动到学院学生办公室寻求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咨询服务。五官端正、举止得体、相对内向,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比较活跃。

自述: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地级县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家中有个姐姐,关系亲密。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外借读,变得较敏感。后回到县城,因为比别的学生多见了些世面,有些自大。初中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优等生,在全校最差的班却考到全年级的前二十。为人随和,很少与他人起冲突。曾因觉得同学做得不对而一个人反对过全班对老师的罢课行为,即使被班上同学认为是叛徒,也没觉得怎样。平时爱好广泛,喜欢文史方面的知识,特别对明史感兴趣,偶尔会写写古诗词。唱歌、绘画、打羽毛球、足球、游戏、动漫等都玩,曾经梦想做演员。与大学同学关系良好,但与初高中同学联系不多。高中时得过胃炎,一下体重轻了近20斤。

在校表现方面,谈到自己的专业,其表示没有什么兴趣,成绩一直在挂科的边缘。想做一定的社会工作,但在学院学生会辛辛苦苦做了一年没得到认可还常被同学鄙视。渴望改变,希望做出成绩,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曾有过考研的打算,现在基本放弃。

谈及来询目的时,来访者急需通过职业规划了解更多的职业

生涯方面的知识和自己未来适合从事的职业,并想了解针对可以从事的职业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希望更好地认清自己、提升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掉拖延的习惯。

二、规划思路

按照CIP理论,结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分析设计如下:

来访者对自身生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明确。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和迷茫,但勇于探索、乐于接受,期待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规划中,我们主要要帮助其分析和整合,发现优势、寻找资源,因地制宜地为其制订合适的计划。鉴于此,我们将规划的思路定为“认识自我、整合资源、探索可能、寻求平衡”。

在和来访者沟通协商后,咨询设置为每周一次,共五次。由于是学校内部的咨询,暂不收费。咨询的具体安排如下:首先,收纳面谈,充分收集来访者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关注其对自我的理解和定位,了解外部环境对其的反馈,寻找其他资源和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还要澄清来访者在期待中关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掉拖延的习惯”不属于职业规划工作的范畴。

其次,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认识和探索,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就来访者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等进行工作,帮助其逐步树立自我探索的意识。

而后,帮助来访者将自我认识和对外部工作世界的认识进行对接与比较,促使其理性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外部工作世界,既要

看到机遇又要正视挑战,使其将自己的理想职业与现实对接,对实现理想逐渐清晰。在此侧面提高来访者与人沟通的技能和执行力,满足来访者的另一方面需要。

接着,根据来访者期待的理想职业,按照SMART原则,和其一起制定可行的、具体的、可量化的、积极有效的并且具有时间限制的目标。为了提高其执行力,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其学会分解,制定每个阶段的短期目标,以激发其实现职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能力,学会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

最后,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来访者人格逐步完善和稳定后,势必学会面临和接受多样的可能性。要具备“遇到岔路,就走岔路”的精神,采用开放的心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三、规划过程

第一次: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咨询成败的关键,在第一次的收纳面谈中就要努力建立好。规划师除了应有的尊重、热情、真诚和共情外,更要积极关注来访者,用心倾听。通过对来访者的全然接纳和好奇,全面收集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尽量不要遗漏。

在咨询目标的设定上,要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尽可能地聚焦生涯规划领域。咨询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整个咨询的过程和方向,

在有限的时间中,我们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切忌太空太广。对来访者提及的问题和期待,要及时地进行澄清和整理,指出来访者在规划的目标中提及“提高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改掉自己

拖拉的习惯”的期待更适合生涯咨询或心理咨询的范畴。这样的咨询澄清,保持了咨询工作的边界感,有助于表达规划师专业、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有助于更好地让来访者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预期结果。第一次咨询中,应严格地遵守咨询的设置,这些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咨询双方,同时确保咨询的有效性。应在第一次就明确双方的工作同盟关系,即规划师只是辅助的角色,生涯的探索和规划主要还是需要来访者自己完成。“我不能成为你生命的专家,只是通过问话、工具等方法协助你成为更真实的自己的专家”,以此达到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和赋予积极性的双重目的。

最后与来访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强调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商定每周一次,共五次。

第二次:兴趣性格探索,引导自我思考。

第二次咨询中,来访者相对拘谨,回答问题也不是很积极主动,呈现不自信的状况,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都是了解一点、会一点而已。直到问及喜欢什么历史人物时,才开始有些活跃起来。咨询师抓住来访者的兴奋点,采取完全接纳的态度,梳理归纳,帮助来访者探索自身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在谈话中,使来访者逐步打开的心扉,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