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职业发展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职业发展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
执行加工领域 元认知 决策技能领域 CASVE循环 知识领域 自我知识 价值观 性格 兴趣 职业知识 职业教育和培训 生活和休闲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罗伊的职业选择公式 职业选择=S[(eE+bB+cC)+(fF+mM)+(lL+aA)+(pP×gG×tT×iI)] S=性别 L=一般学习和教育 E=一般经济状况 A=后天习得的特殊技能 B=家庭背景,种族 P=生理特征 C=机遇 G=认知或特殊天赋能力 F=朋友,同伴群体 T=气质和个性 M=婚姻状况 I=兴趣和价值观 上述因素除S外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的因素人们几乎无 法控制,而后三组所包含的因素以遗传和后天的经验为基础。 罗伊的分析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为何生涯发展和职业选择有时 如此艰难。 解决生涯问题和进行生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但只要有 时间、动机和努力,我们就能发展技能,并学会控制我们的生 涯,做出理性的抉择。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简称:中人网 )
如何改善元认知技能
1、辨别消极想法。例如:“我怕自己一旦做出选择,之后又会改 变。”“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对我们还没有用处。” 2、积极自我对话的训练。例如把“我不是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换 成“我是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我怕面对观众”换成“我不怕面 对观众” 3、减少“要么/或者”式的思维方式。“要么/或者”式思维是二元思维或 称全或无式思维,这种思维对生涯决策非常不利,容易阻塞人们 的思路。如“所有的好工作都要求数学学得好”。而另一种相对思 维方式则会更加有益:“在一些组织中,一些处于高薪职位的人, 除了掌握其他领域的技能,还应具备数学技能和兴趣”。 4、发展自我控制。 5、提高一般问题的解决努力。CASVE循环方法可以用于许多生活情 景之中问题的解决,当我们能成功、快速、有效地使用这一方法 来处理生涯问题和其他生活问题时,我们的元认知技能不仅得到 了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焦虑症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帮助其减轻焦虑症状。

下面将结合一位就业焦虑学生的个案,介绍一例认知行为治疗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案例描述:小明,23岁,大三学生,就读于某985高校,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

小明在大一时就对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在大二开始更加焦虑,尤其在企业实习的时候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

他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前景和能力产生了怀疑,经常出现失眠、头痛、食欲减退等焦虑症状。

他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也表现出回避和逃避的态度,常常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没有面对就业问题的勇气,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

治疗过程:1. 第一次会诊小明第一次因为焦虑症状到心理咨询室就诊,通过初步的评估,发现小明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存在认知上的偏差,比如过分放大过于悲观的结果,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低估。

在行为上,他表现出回避和逃避就业问题的倾向。

治疗师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解释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和原理,并与其达成治疗合作意向。

2. 确立治疗目标在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后,治疗师和小明一起确定了治疗的具体目标:1)减轻焦虑症状,改善睡眠和食欲;2)认知上调整,避免过度悲观和低估自己能力;3)行为上积极面对就业问题,尝试主动寻求帮助。

3. 认知调整治疗师通过对话、阅读资料、认知重组练习等方式,帮助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分放大了就业问题的负面影响,以及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低估。

并引导他学会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乐观的心态和自信心,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4. 行为改变治疗师引导小明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侧重于寻求实习和就业信息,参加招聘会和职业辅导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逐渐帮助他恢复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5. 后续辅导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和小明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释放,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文将介绍一位就业焦虑的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

通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使其逐渐克服焦虑情绪,提高就业自信,最终达到减轻焦虑和成功就业的目标。

通过本案例报告,希望对同类焦虑情况的学生和其亲属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介绍就业焦虑是指个体面对找工作时产生的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恐惧、不安、烦躁等情绪反应。

在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在即将毕业面临就业问题时会出现焦虑情绪。

本文将介绍一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认知行为干预,帮助其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自信,最终成功解决就业问题。

二、个案描述小李,男,大四学生,即将毕业。

由于专业与实际就业市场需求不太匹配,小李面对就业问题产生了焦虑情绪。

他在心理咨询中表示,最近几个月来,他总是感到焦躁不安,对未来的工作没有信心,害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种焦虑情绪使他整日心情低落,精神紧张,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

经过初步评估,小李被诊断为就业焦虑。

三、治疗目标1. 减轻焦虑情绪:帮助小李逐渐减轻焦虑情绪,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 提高就业自信:帮助小李建立积极的就业信念,提高自信心。

3. 解决就业问题:协助小李制定有效的就业规划和求职技巧,最终成功解决就业问题。

四、治疗过程1. 认知重建:针对小李的负性认知,治疗师对其进行认知重建。

通过询问、辨析和质疑,帮助小李发现并纠正其存在的不合理、消极的认知。

治疗师询问小李对就业的担忧,然后通过问答方式找出其中的片面、夸大和消极之处,引导小李转变思维。

治疗师还鼓励小李多与身边成功就业的同学进行交流,争取多一些积极的角度和看法,以促进其认知的改善。

2. 情绪调节:治疗师启动情绪调节技巧对小李的焦虑情绪进行干预。

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冥想等方法,帮助小李学会自我放松,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引言就业焦虑是指由于就业压力和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情绪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会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一位就业焦虑学生的案例,介绍了认知行为治疗在缓解就业焦虑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描述小明,24岁,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寻找工作。

他因为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感到非常沮丧和焦虑。

在前往心理咨询师那里寻求帮助之前,小明在家里长期闷闷不乐,经常感到失眠和食欲不振。

他对未来感到绝望,觉得自己将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治疗目标设定通过初步评估,心理咨询师确定小明的主要问题是就业焦虑。

在治疗目标设定上,心理咨询师与小明商定了以下目标:1. 缓解焦虑情绪,帮助小明更好地处理求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2. 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观念和求职策略,建立更积极的心态和行为。

3.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应对挫折的情绪调节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治疗过程1. 认知重建在治疗初期,心理咨询师采用了认知重建的技术,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观念和对未来的预期。

小明讲述了他的求职经历和对工作的期望,心理咨询师逐步引导他思考自己的就业观念是否存在过度一概化和消极评价,以及是否存在对未来的过度担忧和焦虑。

在治疗中,小明发现自己有一些负面的认知模式,比如过度担忧未来、悲观自卑等,这些认知模式导致了他的情绪焦虑和消极行为。

通过认知重建,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更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2. 行为干预除了认知重建,心理咨询师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干预。

在治疗中,小明逐渐明白了行动是改变的开始。

心理咨询师以求职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如准备面试、发送简历、网络求职等)为切入点,帮助小明建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和策略,培养他积极的求职态度和自我推动力。

心理咨询师引导小明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比如每天至少投递一份简历、每周参加一次求职培训或社交活动等。

「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学会如何做出合理决策

「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学会如何做出合理决策

「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学会如何做出合理决策生涯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和决策有关。

比如:大学毕业,自己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退役之后,到底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先找一个能够干好的工作;在职业的发展中,是走管理者路线,还是专家型路线;在公司转型期,自己是留下来和公司共患难,还是另谋高就,寻找新的出路;........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无数小的决策;人生中,也会遇到几次改变命运的大决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呢?针对这个问题,1991年,彼得森和团队受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的启发,研究人类的大脑是如何接受、编码、存储和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进而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简称CIP)。

1、CIP理论框架CIP学者们认为,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知识层面、决策层面、认知层面。

我们要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加工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受到习惯化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

他们将其用金字塔的模型,清晰地呈现出来。

①知识层面,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

自我知识——主要指我们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挑战、资源等。

职业知识——主要指职业的要求、回馈、发展趋势、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

掌握足够的自我和职业的信息,是我们决策的前提。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测评、他人评价等多种方式,了解自己。

通过信息搜集、职业访谈的方式,来了解职业知识。

为自己的决策,去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本身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②决策层面,主要是指决策的方法。

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决策五个步骤:沟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eValuation)→执行(Execution),简称CASVE循环。

后面会详细阐述。

③认知层面,就是觉察到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比如,在两份工作的选中,你既想要A工作的稳定,又想要B工作的高工资,这让你陷入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纠结与痛苦中。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咨询中的应用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咨询中的应用

高等教育立学院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自我要求高。

不喜欢现有的专业,自考了某大的财会专业。

即将进入大三的他被双学位的学习所困,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2)成长经历。

自述从小与姐姐跟着重女轻男的奶奶生活,自己经常被姐姐欺负。

八岁半回到定居广东某市的父母身边。

当地人排外严重,自己读初中时很担心受欺负。

家里开服装厂,父亲很严肃,不敢接触;母亲很关心自己,但有时不讲道理;读大四的姐姐很优秀,目前自主创业,对自己很严格,有些疏远。

(二) 案例过程成斌是大二的学生,学的是自动化,他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自己以后的就业都很担忧,内心迷惘而焦虑,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引。

兴趣和性格。

只是,人的精力有限,他接下来压力会更大。

现在看来,他需要做一个取舍,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明确他的职业目标。

(4)想做的未必喜欢。

很显然,财会专业是成斌自己喜欢的,而他的性格也是不与人竞争型,那他是否就打算从事安稳的财会类职业了呢?成斌却说,他以后想做项目经理,这与他的性格和兴趣都不一致。

通过继续询问,从他的生命树、我的重要他人、十大成就事件等自我探索得知,是他的成长经历促使他渴望强大自我,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能像姐姐一样优秀。

而对于项目经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他却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5)应该做的无法辨析。

为了进一步澄清,我作者简介:刘朝霞,女,湖南桃源,助理研究员,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书记。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教育。

142投稿邮箱:jyxdhzz@143教育现代化·2016年10月第30期高等教育建议他考虑在两个专业间做一个取舍。

“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哪个专业离你的目标更近?”成斌果断的回答:“我觉得应该是财会。

”但是,要做出选择,成斌显得很为难,他还无法辨析自己所需和应该做的事情,他的生涯设计和决策一下又变得不知道目标和起点。

其实,他还需要弄清楚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和企业对这种双学位所持的态度怎样,这两个专业分别有哪些职业机会,专业对应的职业群都有哪些技能需求,等等。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症状及其认知行为治疗方案。

通过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技术,如认知重构、情绪调节和行为实验,帮助学生改变对就业的负性认知,提高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缓解学生就业焦虑。

关键词:就业焦虑、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行为实验引言:就业焦虑是大学生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

对于那些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担心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学生来说,就业焦虑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在焦虑症状缓解方面有显著效果。

本文介绍了一例学生的个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旨在帮助他缓解就业焦虑。

个案描述:张明,大三学生,专业为市场营销。

他对就业前景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找到令他满意的工作。

当谈及就业问题时,他会出现心慌气短、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和技能,担心找工作时会被别人比下去。

治疗方案:1. 初步评估和目标设定:与张明进行初步访谈,了解他的焦虑症状、焦虑触发因素和目标。

与张明一起制定治疗目标,包括改变负性的就业认知、提高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认知重构: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帮助张明识别和改变他的负性就业认知。

与他一起探索他自我贬低的想法和不合理的逻辑,并帮助他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些想法是不准确的。

通过寻找他曾经取得的成功经历和积极的特质来增强他的自信心。

3. 情绪调节:教导张明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以帮助他控制焦虑情绪。

深呼吸练习,积极思考和放松技巧。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技巧,张明可以更好地应对焦虑情绪,并减少焦虑反应的强度和频率。

4. 行为实验:与张明一起进行行为实验,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改变他的负性就业认知。

鼓励他主动参加职业见习、面试和网络招聘活动,以验证自己的能力和增加获得工作的机会。

结果:经过几个月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张明的焦虑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就业焦虑是指个体在面临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时出现的焦虑情绪和焦虑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本文通过一例就业焦虑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介绍CBT在帮助学生应对就业焦虑方面的应用。

个案背景李某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

他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成绩优秀,但对毕业后的工作前景感到焦虑和不确定。

他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他也担心自己在具备足够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方面有所欠缺。

这种焦虑情绪逐渐蔓延到他的生活和学业中,使他变得压抑、疲倦和无法集中精力。

治疗计划李某经咨询师介绍,开始接受认知行为治疗。

治疗计划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焦虑评估:咨询师与李某一起评估他的焦虑程度和焦虑症状,包括身体症状、情绪反应和自我评价等。

通过焦虑评估,确定李某主要焦虑的内容和影响。

2. 标记焦虑情绪和思维:咨询师帮助李某标记他的焦虑情绪和焦虑触发的思维。

李某回顾自己焦虑时的情境和反应,同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分析。

3. 认知重构:咨询师通过认知重构帮助李某改变焦虑触发的负面思维。

当李某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咨询师引导他找出证据来反驳这种思维,并帮助他培养更积极和现实的思维方式。

咨询师还教给李某一些应对焦虑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

4. 行为实验:咨询师与李某一起设计一些行为实验,帮助他改变对就业的恐惧和回避行为。

咨询师鼓励李某主动参加一些招聘活动和实习机会,以增加他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并验证他对自己能力和竞争力的怀疑。

5. 能力培养:咨询师与李某一起探讨他目前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源,并帮助他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咨询师鼓励李某加强自己的职业准备,例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网络教育等。

6. 治疗维持和预防复发:咨询师与李某定期复评和交流,帮助他保持认知行为技巧和策略,并预防焦虑的复发。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
息加工理论 ( C I P ) 在 职业生 涯规 划 中的运 用 已被普遍认 可和接 受。本文将 结合具 体 实例 , 分 析解释如 何运 用C I P 理论, 在 职业 生涯规 划 中指 导来访 者在结合 自身的理想 与现 实的基 础上 , 进行 自我认 知和 外部 工作 世界认 知 。 学会 正确 决策 , 合 理设 定 自 身大 学阶段 的短期 目标和 长期 目标。
务 。五 官端正 、 举止得 体 、 相对 内向 , 遇 到感兴趣 的话: 出生 于江苏扬 州的一个 地级 县城 , 父 亲常 年在外
打工 , 母 亲是普 通的农村妇 女 。 家 中有个姐姐 , 关 系亲密 。 小
时候跟 随父母 在外借 读 。 变得 较敏感 。后 回到县 城 , 因为 比
的 职 业 生 涯 方 面 的 知 识 和 自己 未 来 适 合 从 事 的 职 业 .并 想
认 知信 息 加工 理论 ( C I P ) 把 生涯 发展 和 咨询 的过 程 视
为学 习信息 加工 能力的过 程 。该 理论 按照信 息加 工 的特性 构 成一个信 息加 工金字塔 , 位于塔底 的领域是 知识 的领域 , 包括 自我知 识和 职业 知识 ,中间领域 是决策 领域 ,包括 沟 通一分 析一综 合一评 估一执行 五个 阶段 ,最上 层 的领 域是 执行领 域 , 也 称为元认识 。元认识 是一个人 所具有 的关 于 自 己思维 活动 和学 习 活动 的知识 及其 实 施 的控 制 , 是 任何 调 节 认知 过程 的认 识 活动 . 即任何 以认 识 过程 与结 果 为对 象
了解针对 可 以从 事的职业 所需 具备 的能力 和技 能 ,希 望更 好 地认 清 自己、 提升 自己 , 提高 人 际交往能 力和改 掉拖 延的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最新教育文档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最新教育文档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作为大学生,其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手头仿佛有着各种的选择,却又都觉得不合适。

此时,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一直困扰着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师们。

在多年的实际案例的指导和操作中,我们发现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论。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CIP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把生涯发展和咨询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该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位于塔底的领域是知识的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中间领域是决策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最上层的领域是执行领域,也称为元认识。

元认识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识活动,即任何以认识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Fulavell,1978)。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指导来访者在结合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知和外部工作世界认知,学会正确决策,合理设定自身大学阶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在规划中逐步学会接受更多的可能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发现生命中不同部分的发展方向。

一、案例背景来访者,男,21岁,南京某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工科专业。

主动到学院学生办公室寻求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咨询服务。

五官端正、举止得体、相对内向,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比较活跃。

自述: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地级县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

家中有个姐姐,关系亲密。

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外借读,变得较敏感。

后回到县城,因为比别的学生多见了些世面,有些自大。

初中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优等生,在全校最差的班却考到全年级的前二十。

为人随和,很少与他人起冲突。

曾因觉得同学做得不对而一个人反对过全班对老师的罢课行为,即使被班上同学认为是叛徒,也没觉得怎样。

职业生涯规划理性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理性认知
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短期和 长期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职业发展的路径规划
了解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寻找合适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建立 专业网络以及寻找晋升和提升职位的机会。
认知力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探讨认知力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力,包括注意力管理、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理性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长期职业目标的关键。本演示将探讨制定职业目标、路 径规划、认知力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挑战与机遇的平衡以及自我发展等方面 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了解为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 明确职业目标、塑造个人品牌以及提升就业机会。
职业目标的制定
挑战与机遇的平衡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了解如何平衡面对挑战时的勇 气和应对机遇时的灵活性,以自我发展是职业生涯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学习、反 思和持续成长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演示,我们希望您能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获得实现职业目标的实用工具和建议。愿您的职 业生涯光明璀璨!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概述:职业发展是一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等诸多因素。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学科,可以为职业发展提供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其对个体职业决策、职业规划和职业成功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与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职业发展的起点,它涉及到个体对职业选择的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如何获取、组织和解释信息,这对于职业决策至关重要。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常常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比如选择偏差、确认偏差等。

因此,职业发展中的决策者可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尽量避免它们对职业决策的干扰。

认知心理学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个体对职业目标的设定和实现路径的制定。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个体的目标设定、自我效能和自我反馈等认知过程,这对于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个体在职业规划中常常受到认知限制和自我阻碍的影响,比如过度自信、固定思维等。

因此,职业发展中的规划者可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意识到自己的认知限制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优化职业规划的效果。

认知心理学与职业成功:职业成功是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它涉及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就和满意度。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个体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认知过程,这对于职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个体在职业成功中常常受到认知偏差和认知负荷的影响,比如选择焦虑、信息过载等。

因此,职业发展中的个体可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困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职业成功的可能性。

结论: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个体在职业决策、职业规划和职业成功中的认知过程,我们可以帮助职业发展中的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和限制,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优化职业发展的效果。

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1. 引言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对自身特点、价值观、能力和兴趣的认知。

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充分应用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和规划。

本文将探讨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简单策略,以帮助个人实现职业目标。

2.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能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做出职业选择。

以下是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方面:2.1 了解自身特点通过自我认知,个人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这些特点会对个人在不同职业环境中的适应性产生影响,因此了解自身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职业非常重要。

2.2 发现个人优势自我认知还可以帮助个人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在能力。

通过了解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技能,个人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在职业发展中发挥优势。

2.3 确定职业目标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个人可以更清晰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有助于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保持动力和目标导向,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职业发展。

3. 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在应用自我认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个人可以考虑以下简单策略:3.1 自我反思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爱好。

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如:我擅长哪些领域?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最有成就感?这样可以帮助个人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3.2 探索职业选项根据自我认知的结果,个人可以开始探索与自身特点和兴趣相匹配的职业选项。

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参观公司或行业、与从业者交流等方式,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特点,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3.3 寻求专业辅导如果个人感到困惑或不确定,可以寻求专业辅导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用自我认知。

专业辅导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

4. 结论自我认知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人类如何接收、处理和应用信息。

在教育中,信息加工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根据该理论,人类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加工和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供清晰而有意义的信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

在学生将信息加工为有意义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和整合。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加工理论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根据该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以设计实际情境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评估他们在应用知识方面的能力。

总之,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该理论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加工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引言:对于许多人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重要的决策。

在选择职业时,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了解自己和市场。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想法、动机和兴趣,这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

正文:一、认知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识处理的学科,这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等。

研究领域中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工智能组成。

研究认知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知识处理的过程,这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兴趣测验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兴趣和志愿是非常容易判断的,然而,在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

职业兴趣测验就是一种根据认知心理学进行职业规划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这些测验通常包括多个问题,设计者通过对收集的答案的处理来确定测验的结果。

三、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势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并确定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追求销售人员的工作时,如果您并不喜欢出售伦理方面不端的产品,那么你的价值观与销售人员的工作可能并不相符。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你可以确定你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和技能来完成工作,并适应职业生涯中的变化。

四、使用认知心理学指导职业决策利用认知心理学进行职业规划,关键在于了解自己。

在做出职业决策时,我们需要找到与自己的价值观及能力相符合的机会。

在选择职业时最好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动机。

同时,需要考虑自己的转移技能,这包括处理压力、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同事合作等。

结论:在职业规划中,利用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技能。

这样,在做出职业决策时,我们就可以基于我们的优势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使我们的职业生涯更加有意义和满足。

参考文献:1. Karpinski, A. (2017). Apply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Career Counseling. In F. T. L. Leong, L. M. Yang, & J. S. Mattis (Eds.),Handbook of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 (2nd ed., pp. 331–343). Routledge.2. Chapekis, W. (2019). The Rol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46(3), 302–306.3. Lent, R. W., Brown, S. D., & Hackett, G. (1994).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5(1), 79–122.。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决策模式,从而促进职业发展的成功。

本文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一、认知心理学的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和决策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探索了人类是如何处理信息、形成观念和做出决策的。

在职业发展中,个体的认知过程对于职业选择、职业定位和职业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认知心理学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职业选择是个体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将这些因素与不同职业的要求进行匹配。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

三、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定位中的应用职业定位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优势和劣势,并将这些因素与不同职业的要求进行对比。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决策是个体职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决策错误,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职业选择的风险和回报,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职业决策。

五、认知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实践建议1. 意识自己的认知偏差:个体在职业发展中应该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如过度自信、选择偏见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

2.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个体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如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分析思维等,来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3. 发展决策技能: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决策技能,如权衡利弊、制定目标等,来提高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对自己所期望达到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

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本文将通过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

首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需要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特征、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主观评价的过程。

对于职业发展规划而言,学生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自我认知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职业选择和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决策过程。

职业决策是指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评估不同职业的可能性,权衡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决策过程中的决策风格、信息处理和决策偏差等因素,为学生的职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目标设置和动机驱动。

职业目标设置是指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制定相关的行动计划。

而动机驱动则是指个体通过内在或外在的动机因素来推动自己朝着职业目标不断努力。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目标设置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动机驱动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制定和动机驱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认知心理学分析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冲突和应对策略。

职业冲突是指个体面临多种角色和需求之间的冲突,导致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选择和应对的困难。

在职业发展规划中,学生可能面临职业与学术、家庭或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应对策略、冲突解决和适应机制等内容,为学生解决职业冲突和应对困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新】职业生涯之认知信息加工word版本 (2页)

【最新】职业生涯之认知信息加工word版本 (2页)

【最新】职业生涯之认知信息加工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职业生涯之认知信息加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是较新的心理学理论,随着它的日益受重视,也就进入职业生涯规划领域。

这一理论关注个人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进行生涯决策,解决生涯问题;它对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知识领域完善、生涯决策改进、元认知技能改善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职业生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1991年,盖瑞•彼得森(Gary 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 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登(Robert Reardon)三人,合著了一本书《职业生涯开发和服务:一种认知的方法》(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A Cognitive Approach)。

在书中,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思考职业生涯发展的新方法,并进行详细阐述。

这种新方法就是认知信息加工(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CIP)方法,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咨询领域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职业生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这一理论认为,职业生涯选择基于我们如何去想, 如何去感受;作出生涯选择是一项解决问题的活动;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是基于我们知道什么和我们如何思考;生涯决策需要一个好的记忆;生涯决策需要动机;生涯开发的延续是我们终生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涯绝大部分有赖于我们想什么, 如何想;我们生涯的质量有赖于我们是否很好地学习和掌握了作出生涯决策所需的技能。

你可以通过改进你的认知信息加工技能,来提高生涯管理的能力。

按照我们进行信息加工的特点,该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如图)。

模型如金字塔,分三层。

最高层是称为元认知的执行领域,是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知识、体验、调节、控制;它包括自我言语、自我觉察、控制与监督。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野下的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野下的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野下的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把生涯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这一理论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探究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

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掌握自我知识、职业知识、决策技能和元认知技能。

因此,从医学院校角度而言,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服务体系。

从医学生角度而言,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的知识和技能。

标签: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策略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概述当前,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主要有结构取向理论、过程取向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表是彼得森等人,他们认为职业生涯的选择往往与人的认知过程有很大的关系,而生涯决策的能力则取决于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加工能力。

彼得森等人依据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以此来表达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1]。

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知识领域,中间层是决策技能领域,最顶层是执行领域。

运用金字塔模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不仅弥补了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决策及技能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现状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体根据医学生的内在特质,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他们突破障碍、激发潜能、最终实现职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针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之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要有扎实、高超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善于处理医患关系,这些都需要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提高。

而且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取向比较单一,思维比较固定,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发展,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投入略显不足。

部分医学院校学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深入的认识,缺乏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技能的培训。

认知实习职业规划

认知实习职业规划

认知实习职业规划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认知实习则是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宝贵机会。

本文将探讨认知实习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发展成功的职业规划。

为什么选择认知实习实践应用所学知识认知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思维、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实际应用情况。

认知实习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探索专业领域通过参与认知实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种认知心理学相关工作岗位,从而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职责和要求,从而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

建立职业网络参与认知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同行、专业人士、导师等相关人员的职业网络。

这些人脉关系将成为学生未来求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资源。

通过实习期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有机会获得推荐信,增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认知实习职业规划建议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在开始寻找认知实习机会之前,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

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职业咨询师交流,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可以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拓展课程等活动,扩大自己的专业人脉圈,了解最新的实习机会信息。

准备充分的申请材料在申请认知实习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充分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求职信、学术成绩单等。

在编写个人简历时,需要突出自己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并强调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

求职信应该体现学生对实习机会的认真态度和热情。

积极参与实习项目一旦成功获得认知实习机会,学生应积极参与实习项目,努力学习和实践。

在实习期间,学生要认真对待工作任务,与导师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同时,要主动寻求学习机会,参加相关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实例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作为大学生,其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手头仿佛有着各种的选择,却又都觉得不合适。

此时,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一直困扰着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师们。

在多年的实际案例的指导和操作中,我们发现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论。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CIP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把生涯发展和咨询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该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位于塔底的领域是知识的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中间领域是决策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最上层的领域是执行领域,也称为元认识。

元认识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识活动,即任何以认识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Fulavell,1978)。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指导来访者在结合自身的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认知和外部工作世界认知,学会正确决策,合理设定自身大学阶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在规划中逐步学会接受更多的可能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发现生命中不同部分的发展方向。

一、案例背景来访者,男,21岁,南京某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工科专业。

主动到学院学生办公室寻求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咨询服务。

五官端正、举止得体、相对内向,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比较活跃。

自述: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地级县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

家中有个姐姐,关系亲密。

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外借读,变得较敏感。

后回到县城,因为比别的学生多见了些世面,有些自大。

初中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优等生,在全校最差的班却考到全年级的前二十。

为人随和,很少与他人起冲突。

曾因觉得同学做得不对而一个人反对过全班对老师的罢课行为,即使被班上同学认为是叛徒,也没觉得怎样。

平时爱好广泛,喜欢文史方面的知识,特别对明史感兴趣,偶尔会写写古诗词。

唱歌、绘画、打羽毛球、足球、游戏、动漫等都玩,曾经梦想做演员。

与大学同学关系良好,但与初高中同学联系不多。

高中时得过胃炎,一下体重轻了近20斤。

在校表现方面,谈到自己的专业,其表示没有什么兴趣,成绩一直在挂科的边缘。

想做一定的社会工作,但在学院学生会辛辛苦苦做了一年没得到认可还常被同学鄙视。

渴望改变,希望做出成绩,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曾有过考研的打算,现在基本放弃。

谈及来询目的时,来访者急需通过职业规划了解更多的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和自己未来适合从事的职业,并想了解针对可以从事的职业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希望更好地认清自己、提升自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掉拖延的习惯。

二、规划思路按照CIP理论,结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分析设计如下:来访者对自身生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明确。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和迷茫,但勇于探索、乐于接受,期待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

规划中,我们主要要帮助其分析和整合,发现优势、寻找资源,因地制宜地为其制订合适的计划。

鉴于此,我们将规划的思路定为“认识自我、整合资源、探索可能、寻求平衡”。

在和来访者沟通协商后,咨询设置为每周一次,共五次。

由于是学校内部的咨询,暂不收费。

咨询的具体安排如下:首先,收纳面谈,充分收集来访者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关注其对自我的理解和定位,了解外部环境对其的反馈,寻找其他资源和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还要澄清来访者在期待中关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掉拖延的习惯”不属于职业规划工作的范畴。

其次,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认识和探索,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就来访者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等进行工作,帮助其逐步树立自我探索的意识。

而后,帮助来访者将自我认识和对外部工作世界的认识进行对接与比较,促使其理性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外部工作世界,既要看到机遇又要正视挑战,使其将自己的理想职业与现实对接,对实现理想逐渐清晰。

在此侧面提高来访者与人沟通的技能和执行力,满足来访者的另一方面需要。

接着,根据来访者期待的理想职业,按照SMART原则,和其一起制定可行的、具体的、可量化的、积极有效的并且具有时间限制的目标。

为了提高其执行力,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帮助其学会分解,制定每个阶段的短期目标,以激发其实现职业发展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能力,学会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

最后,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来访者人格逐步完善和稳定后,势必学会面临和接受多样的可能性。

要具备“遇到岔路,就走岔路”的精神,采用开放的心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三、规划过程第一次: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咨询成败的关键,在第一次的收纳面谈中就要努力建立好。

规划师除了应有的尊重、热情、真诚和共情外,更要积极关注来访者,用心倾听。

通过对来访者的全然接纳和好奇,全面收集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尽量不要遗漏。

在咨询目标的设定上,要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尽可能地聚焦生涯规划领域。

咨询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整个咨询的过程和方向,在有限的时间中,我们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切忌太空太广。

对来访者提及的问题和期待,要及时地进行澄清和整理,指出来访者在规划的目标中提及“提高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改掉自己拖拉的习惯”的期待更适合生涯咨询或心理咨询的范畴。

这样的咨询澄清,保持了咨询工作的边界感,有助于表达规划师专业、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有助于更好地让来访者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预期结果。

第一次咨询中,应严格地遵守咨询的设置,这些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咨询双方,同时确保咨询的有效性。

应在第一次就明确双方的工作同盟关系,即规划师只是辅助的角色,生涯的探索和规划主要还是需要来访者自己完成。

“我不能成为你生命的专家,只是通过问话、工具等方法协助你成为更真实的自己的专家”,以此达到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和赋予积极性的双重目的。

最后与来访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强调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商定每周一次,共五次。

第二次:兴趣性格探索,引导自我思考。

第二次咨询中,来访者相对拘谨,回答问题也不是很积极主动,呈现不自信的状况,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都是了解一点、会一点而已。

直到问及喜欢什么历史人物时,才开始有些活跃起来。

咨询师抓住来访者的兴奋点,采取完全接纳的态度,梳理归纳,帮助来访者探索自身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

在谈话中,使来访者逐步打开的心扉,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为后面的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咨询关系的深入,交流变得顺畅和有深度。

针对来访者的兴奋点,通过辨认―描述―分析―应用四部访谈法,帮助来访者对其未来的职业兴趣进行澄清,进一步将其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职业上。

让其结合这次的谈话结果,回去做相应的职业标准化测试的作业,让其下次带来。

这次的会谈,在开始时曾一度陷入僵局,咨询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自信。

咨询师稳定的状态对于来访者有极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来访者自我探索。

第三次:解读标准化测试,对接自我认识与外部工作世界。

来访者带着标准化测试的结果而来,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呈现其兴趣类型及性格类型的测试结果,其中兴趣类型的测试结果为CAS。

在向其解释了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及不同类型的特点之后,咨询师询问来访者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兴趣类型的。

来访者一开始对C类型有些意外,后来谈到自己做事的确比较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规则去做,不喜欢没有技术含量的机械工作。

另外,来访者比较喜欢艺术,可以欣赏音乐,听音乐,歌唱得不错,还有一定的绘画天分。

虽然一直觉得自己与人沟通能力不行,但很愿意参与组织各类的学生活动,还在积极参与班级学生干部的竞选。

结合来访者的思考,咨询师就兴趣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解释与说明,使来访者意识到,兴趣仅代表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直接变成我们的能力。

要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是需要技能准备的。

由此,我们开始对来访者未来的职位进行初步的定位:工程设计工作。

以设计、技术为主,但是目前存在的困惑是设计工作一般对学历有较高的要求。

项目工程师。

可以独当一面,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学历一般本科即可,有向项目经理等管理岗位转化的机会。

售后服务支持等相关工作。

可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

来访者的性格测试为ISFJ类型(内向、感觉、情感、判断)。

咨询师针对其性格类型,为其解释了相关的理论和此类性格的主要特点,并澄清了性格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如果对工作有负面的影响,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格,这是个逐步修炼的过程。

来访者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

随后对其价值观进行了探索,问来访者如果在工作中那些条件不具备时,可能会考虑跳槽。

来访者主要谈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定要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工作相对稳定,尤其希望能在开始的前几年学到系统的技术;工作最好有一定的自主性,能让其兼顾好工作和生活;希望学到技术后,可以通过跳槽提升自己的工作层次。

谈到此,来访者对我们定位的职位产生较大的兴趣,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

咨询师正好借此布置了探索工作世界的任务,指点其多途径、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并让其在列出在一般途径收集不到信息时,可采用的三种以上的方法。

第四次:按照SMART原则,制定目标,制订计划。

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来访者对我们制定的几个职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感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同时没有头绪,感到明显无力。

咨询师对其状况进行共情,和其一起分析具体该如何行动。

运用生涯幻游得技术,带来访者设想了十年后的生活状态。

在此基础上,问来访者如果要实现十年后的情况,需要哪些技能和资源;为了这些5年后需要实现什么目标;然后4年、3年、2年、1年都需要准备什么;最后半年呢?半个月呢?这周呢?甚至今天,该为自己的理想做些什么呢?结束时,来访者充满动力和愉悦,准备回去就开始行动。

第五次:乐于自省,勇敢改变。

一个多月的咨询,使来访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学会一定自我探索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

但由于他还处于低年级,面对就业还存在大量的变数,他不想局限于我们定下的几个方向。

针对这点,咨询师向其介绍了克朗伯兹的偶发事件理论,建议其在变化的人生中接受多种的可能性,面对自身和外界的变化,要保持“变化发展,动态平衡”的思想。

在对整个规划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后,来访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变化,对咨询师表示了感谢,咨询师也祝福来访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顺利幸福,并对分离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结束了咨询。

四、收获与启发制定准确的咨询目标。

目标的制定必须在第一次的访谈中完成,符合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范畴,明确、具体、可操作。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咨询,而这一点常常会被规划师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