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病案分析
微生物各论(病案分析)病案一:女性,10岁,咽痛、咳嗽、发热后15天出现全身水肿,尿量减少,血压157/98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5.7*109/L, 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个/HP,管型0个/HP.问题:1)此病人最有可能患何种疾病?2)由何种病原体感染所致?3)应如何做进一步的微生物学检查来确诊?4)如何有效预防此疾病?分析:1)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在咽痛、咳嗽、发热后15D,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符合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规律。
2)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由A群链球菌引起3)链球菌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取患者血清作抗链球菌溶素O抗体测定,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一般超过400U。
4)对患者的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临床上最好作药物敏感试验。
病案二:男性,7岁。
畏寒、发热1天就诊。
查体:T 390C,P 95次/分,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II 度肿大,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分泌物,全身皮肤充血潮红,可见有与毛囊分布一致的栗粒疹。
疑为猩红热。
问题:1)此病如何引起的?2)如何预防此病的流行?分析:1)人类猩红热是由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引起,该毒素具有损害细胞或组织、使病人产生红疹并具有内毒素样致热作用。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细菌经飞沫传播,粘附于咽部粘膜,产生致热外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故病人有畏寒、发热、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II度肿大、全身皮肤充血潮红,栗粒疹。
2)预防此病的流行: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消毒;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以减少传染源。
病案三:男性患者,20岁。
1周前外出遇雨,不久“感冒”,随后畏寒、发热、咳嗽、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
查体:体温39.70C,右肺呼吸音稍低。
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呈环状裸DNA结构,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笑生物。
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包括真菌、原虫。
3、非细胞型微生物: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仅有核酸类型,即由DNA或RNA构成的核心,外披蛋白质衣壳,有的仅有一种核酸不含蛋白质或仅含蛋白质没有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如病毒、亚病毒、朊粒。
4、L型菌:即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受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影响,细胞壁合成被抑制,形成L型。
4、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5、选择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目的是抑制标本中杂菌的生长,有助于所选择细菌种类的生长。
6、外毒素: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
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
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等均能产生外毒素。
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用作治疗。
7、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
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
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
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
9、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成成分,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10、对数期:对数期细菌已经适应环境,且营养丰富,细胞生长很快,呈几何级数增长。
8、KIA试验:克氏双糖鉄琼脂培养基试验,主要用于判断肠杆菌科细菌对葡萄糖和乳糖的利用情况,发酵葡萄糖则底层为酸性反映(黄色),斜面为碱性反应(红色);如葡萄糖和乳糖均发酵则底层和斜面均呈酸性反应(黄色)。
葡萄球菌、链球菌
2.所致疾病 A群:⑴各种化脓性感染,如丹毒、痈、咽炎等 ⑵中毒性疾病:引起猩红热 ⑶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B群: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 D群:引起泌尿道、胆道感染、心内膜炎等 甲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
3.免疫性 反复感染
㈢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 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采集标本 2.检验程序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㈠ 致病物质:毒素、酶 1.凝固酶: 游离凝固酶 结合凝固酶 2.葡萄球菌溶素:分为α、β 、和 四种 3. 杀白细胞素
㈠ 致病物质: 4.肠毒素 9个血清型,引起食物中毒 5.剥脱毒素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多见于新生儿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
㈤ 分类及分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 1.根据产生色素不同分为 白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2.按凝固酶产生与否分为 凝固酶阳性~ 凝固酶阴性~ 3.按噬菌体分型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5群26型 其他:质粒图谱分析、细菌染色体指纹图谱分析
㈥ 抵抗力 1.强,耐干燥、耐高热 2.对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株(MRSA) 龙胆紫敏感
3.检验方法 ⑴直接镜检:革兰染色 ⑵分离培养: ①杆菌肽敏感试验:A群(敏感) ②Optochin敏感试验:肺炎链球菌﹥18mm ③胆盐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 ④血清学分类鉴定:streptex ⑤抗SLO试验(仪器法)
㈣耐药性 青霉素是抗链球菌的首选药物,此外头孢菌 素、红霉素、万古霉素也是治疗链球菌感 染的选择药物。
㈣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株:-内酰胺酶抑 制剂类抗生素,同时对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也耐药。
链状排列 引起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过敏性疾病。
病原性球菌带答案2016.11.5
第七章病原性球菌一、单5选11. 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耐盐性强B.革兰阳性球菌C.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D.不易产生耐药性,抵抗力强E.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2. 链球菌属与葡萄球菌属的主要鉴别试验是:A.触酶试验B.氧化酶试验C.O/F试验D.溶血特性E.革兰染色特性3. 革兰阳性球菌,呈矛头状成双排列,有荚膜,宽端相对尖端向外的细菌最可能为:A.草绿色链球菌B.葡萄球菌属C.肺炎链球菌D.肠球菌属E.A群链球菌4.SPA是:A.肠杆菌科的表面抗原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C.沙门菌的核心多糖D.核蛋白抗原E.链球菌M蛋白5.关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说法错误的是:A.是人体皮肤黏膜正常菌群之一B.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C.致病力强D.引起静脉导管感染E.引起人工关节感染6.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粪肠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7.关于脑膜炎奈瑟菌微生物学检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标本取材后应立即冷藏B.瘀斑涂片有诊断意义C.分离培养用巧克力色培养基D.初次培养需5%~10%CO2E.标本可采取瘀斑穿刺液8.引起风湿热的病原体是:A.A群溶血链球菌B.B群溶血链球菌C.D群溶血链球菌D.甲型溶血链球菌E.变异链球菌9.关于血浆凝固酶,错误的是:A.玻片法测定结合型凝固酶B.试管法测定游离的凝固酶C.具有抗原性D.具有抗吞噬作用E.通过拮抗肝素的作用,而使血浆凝固10.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耐盐性强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C.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D.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抵抗力强E.革兰阳性菌11.关于脑膜炎球菌,下列错误的是:A.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B.会存在正常人咽部,机体免疫力正常时不引起任何症状C.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尤其对寒冷、干燥等敏感D.儿童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感染后均能引起脑脊髓膜炎E.致病因素,主要是菌毛、荚膜和毒素12.葡萄球菌致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因素是:A.杀白细胞素B.溶血毒素C.肠毒素D.血浆凝固酶E.红疹毒素13.下列哪项不是肺炎链球菌的特点A.革兰阳性双球菌B.胆汁溶菌试验阳性C.可形成脐窝状菌落D.有荚膜E.β溶血环1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A.营养要求高,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不分解葡萄糖D.耐盐性强,可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E.专性需氧15.关于A群乙型溶血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B.感染容易扩散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D.营养要求不高,可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E.对青霉素敏感16.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侵袭性酶B.外毒素C.荚膜D.菌毛E.毒素17.在平板上培养48小时后出现中心凹陷的脐窝状菌落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粪肠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18.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A.血浆凝固酶B.溶血毒素 C.肠毒素D.表皮剥落毒素 E.以上均不是19.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A.志贺菌素 B.结核分枝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20.下列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C.肺炎球菌D.霍乱弧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21.怀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采集的有污染的标本如粪便标本,应选用:A.甘露醇高盐平板B.血平板C.SS琼脂平板D.普通琼脂平板E.TCBS平板22.关于链球菌M蛋白,错误的是:A是链球菌细胞壁上的表面蛋白质 B.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杀菌作用C.能刺激机体产生型特异性抗体D.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成分E.不是致病因素23.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A.回归热螺旋体B.衣原体C.产气荚膜梭菌D.肺炎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24.关于链球菌溶素,不正确的说法是:A.分为SLO和SLS两种B.绝大多数A群链球菌株和许多C、G群菌株能产生SLOC.SLO对中性粒细胞有破坏作用D.SLO抗原性强,感染后患者机体产生抗SLO抗体E.SLS遇氧时失去溶血能力25.根据链球菌的抗原结构分为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A.A群B.B群C.C群D.D群E.E群26.亚急性心膜是由于在心瓣膜病变的基础上,以下哪种细菌入侵引起的:A.葡萄球菌B.衣原体C.大肠埃希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7.关于淋病奈瑟菌,说法错误的是:A.革兰染色阴性,肾形双球菌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C.通过性接触传播D.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E.无菌毛28.引起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是:A.志贺菌 B.结核分枝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肺炎链球菌29.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有:A.皮肤及软组织感染B.食物中毒C.烫伤样皮肤综合症D.毒性休克综合症E.以上全是30.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是:A.乙型脑炎病毒B.肺炎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31.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A.乙型脑炎病毒B.流感嗜血杆菌C.脑膜炎奈瑟菌D.新型隐球菌E.肺炎球菌32.关于淋病奈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 革兰染色阴性,肾形双球菌B. 人是本菌唯一宿主C. 通过性接触传播D. 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E. 无菌毛33.淋病的病原体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淋病奈瑟菌C.白色念珠菌D.单纯疱疹病毒I型E.人乳头瘤病毒34. 葡萄球菌不能产生的是:A. 葡萄球菌溶素B. 耐热核酸酶C. 链激酶D. 肠毒素E.血浆凝固酶35.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氧化酶阳性B. 触酶阳性C. 营养要求高E.血浆凝固酶阳性D.生长过程需要CO236. 引起猩红热的细菌是: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 表皮葡萄球菌D. 肠球菌E. 脑膜炎奈瑟菌37.链球菌引起超敏反应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A.M蛋白B.Vi抗原C.SPAD.红疹毒素E.溶血毒素S38.某患者行右下肢截肢术后,在手术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 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
(完整word版)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 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
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 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所致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如疖、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等,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2)毒素性疾病,如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炎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细菌学各论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细菌学各论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百日咳鲍特菌D.淋病奈瑟菌E.肺炎链球菌11A.A族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猪霍乱沙门菌D.产气荚膜梭菌E.志贺菌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A.透明质酸酶B.凝固酶C.耐热核酸酶D.链道酶E.链激酶4.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A.蜂窝组织炎B.猩红热C.急性肾小球肾炎D.败血症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5.测试机体对猩红热有无免疫力的方法是A.抗O试验B.Dick试验C.鲎试验D.外斐试验E.肥达试验6.某孕妇产前检查时发现有淋病性子宫颈炎。
分娩后应对新生儿作何处理?A.迅速将患儿放入无菌隔离室B.1%硝酸银滴眼C.给婴儿注射青霉素D.给婴儿口服氟哌酸E.0.01%洗必泰清洗婴儿皮肤7.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成双排列B.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C.对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D.产生自溶酶E.初资分离时在5%~10% CO2条件下生长良好8.某患者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性淤斑。
查脑膜刺激征(+)。
培养此病原菌应选用A.罗氏培养基B.博-金培养基C.巧克力培养基D.吕氏培养基E.血琼脂平板9.鉴别致病与非致病肠道杆菌的重要依据是A.是否发酵葡萄糖B.是否分解乳糖C.是否具有鞭毛D.是否具有菌毛E.是否具有芽胞10.大肠埃希菌的典型生化反应是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IMViC++――B.不分解乳糖、IMViC++――C.分解乳糖产酸产气、IMViC――++D.不分解乳糖、IMViC――++E.可发酵任何糖类、IMViC+-+-11.一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中,吃小店卖水果沙拉,回家3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痉挛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血便,伴发烧,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该儿童可能感染的是A.伤寒沙门菌B.鲍氏志贺菌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D.副溶血性弧菌E.霍乱弧菌12.在半固体培养基表现为无动力的菌属是A.沙门菌属B.志贺菌属C.大肠埃希菌属D.变形杆菌属E.沙雷菌属13.如果肥达试验结果是H:1:640、O:1:320、PA:1:80、PB:1:80,该患者可能是A.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B.肖氏沙门菌所致副伤寒C.伤寒沙门菌感染D.回忆反应E.预防注射14.关于霍乱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形B.革兰染色阴性C.一端单鞭毛,运动活跃D.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不能生长E.生长繁殖温度范围广,耐碱不耐酸15.一男性患者,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伴呕吐1天。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分类、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分类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ASO试验。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的防治原则。
(5)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1)葡萄球菌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法、免疫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3)链球菌的免疫性。
3.了解:(1)球菌的分类。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4)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
(6)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二)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三)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二、A群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四、其他链球菌(一)B群链球菌(二)D群链球菌(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三节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分类(二)形态与染色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肠球菌的耐药性(三)所致疾病三、防治原则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其他医学相关奈瑟菌【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ASO test2.SPA3.SLO4.血浆凝固酶5.M蛋白二、填空题1.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葡萄球菌专题知识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形,但在液体培养基的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细菌细胞单独存在。
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 occusaureus)(黄色)、白色葡萄球菌(S.albus)(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橙色)。
S.aureus是各种脓疡(abscess)的病原菌,S.albus和S.citreus在人的健康体表上为半腐物营养型。
由于在普通肉汁培养基中能很好地发育,所以培养比较简单,但刚从动物体上分离的,对各种氨基酸和生长因子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烟酸、硫胺素的要求更为明显。
在自然界已发现许多介于S.aureus与S.albus中间型的种类。
葡萄球菌是柯赫(R.Koch.1878年)、巴斯德(L.Pasteur,1880年)和奥格斯顿(A.Og-ston,1881年)从浓液中发现的,但通过纯培养并进行详细研究的是F.J.Rosenbach(1884年)。
在生理学上显有许多与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群(coli-aerog-enes group)、乳酸菌共同的性质,但其毒性非常强,移植于动物血管中可引起动物体各处发生脓疡,而表现出严重的症状以至死亡。
然而与人皮肤脓疡类似的种类不易在动物体上发生,只有极少数的可在类人猿和兔发生类似的症状。
因乳制品和肉类的腐败而出现的中毒,认为多由此类细菌引起,原因是葡萄球菌在增殖过程中可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
这种毒素的生物活性在于能刺激呕吐中枢产生催吐作用。
该细菌是抗菌物质中毒和一般营养不良时成为次级的微生物区系的主要细菌。
从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分离出的蛋白质A可与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进行特异的结合,这是由K.Jensen氏(1 959年)发现的,现已被应用于各种免疫反应。
27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
27 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常见细菌及真菌生物学特点及所致疾病病原性球菌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主要有3个菌属即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奈瑟氏菌属。
葡萄球菌属一、形态、染色和分类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状菌,直径约1微米,呈葡萄状排列,无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胞)。
葡萄球菌属中球菌,根据其产生色素及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白色)葡萄球菌和腐生(柠檬色)葡萄球菌3个菌种。
金葡菌为凝固酶阳性菌,多为致病菌,而表皮及腐生葡萄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菌,多为非致病菌或机会性致病菌。
二、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1.致病物质的种类(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
能否产生凝固酶,作为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来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患者与早产儿、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现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应予以重视。
(2)葡萄球菌溶素(或称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为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和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统损害,称为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2.所致疾病(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①形成局部脓肿为主,如皮肤伤口化脓性感染、毛囊炎、疖、痈等;②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气管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及中耳炎等;③全身感染,多由局部感染或器官感染扩散恶化,而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为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肠毒素性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等。
【精品】第一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28
第二篇细菌学各论第一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球菌(coccus):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G-: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卡他球菌、干燥耐氏球菌、黄色耐氏球菌其中五种对人类有致病性,称为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i);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化脓性球菌(purulent cocci or pyogenic coccci)。
葡萄球菌属细菌是化脓菌中最常见的,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本属目前包括32个种和15个亚种。
按产生色素分: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2、白色葡萄球菌(条件致病菌)3、柠檬色葡萄球菌(腐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常引起矫形外科或心血管修复术后的感染及年轻妇女尿路感染。
两种葡萄球菌主要性状区别见下表:主要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色素金黄色白色血浆凝固酶+(-) -甘露醇发酵 + -溶血性 + -耐热核酸酶活性 + -磷壁酸核糖醇型 + -磷壁酸甘油型 - +蛋白A(SPA) + -致病性强弱或无第一节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染色1、G+球形菌、葡萄串状、直径约0.8-1.0微米。
在某些化学药物(如青霉素)作用下可裂解或变为L型。
2、无特殊结构,(少数菌有荚膜样的黏液物质)(二)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S型的菌落(1~2mm),产生金黄色色素,为脂溶性。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浑浊生长。
在血液培养基上可出现透明溶血环,即ß溶血。
(三)生化反应:分解葡+、麦+ 、蔗+ 。
在厌氧条件下也能分解甘露醇,在鉴别致病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四)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SPA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为完全抗原。
葡萄球菌病概述
葡萄球菌皮肤感染
流行病学
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
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 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 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 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 染源。
所有这些实验不能作为鉴别其产毒与否的依据。
定性 检测
25g样品+ 225ml 生理盐水
5mL样品匀液(1:10)+ 50mL胰酪胨大豆肉汤
36± 1℃ 24hr
血平板
BP平板
36± 1℃ 24hr
镜检 营养肉汤
36± 1℃ 24hr
血浆凝固酶 实验
36± 1℃ 6hr
报告结果
定量 检测
(MPN法)
泌尿系感染 细菌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
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为0.8-1.0微米,镜检时 呈单个、成对、四联或不规则的簇群;
无芽孢,不运动; 兼性厌氧菌,在好氧条件下生长最好; 可在15%氯化钠和40%胆汁中生长
生物学特性
---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
污染的控制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
✓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 如牛奶厂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不能挤用患 化脓性乳腺炎的牛奶;奶挤出后,要迅速冷至 -10℃以下,以防毒素生成、细菌繁殖。奶制 品要以消毒牛奶为原料,注意低温保存。
污染的控制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
✓ 对肉制品加工厂,患局部化脓感染的禽、畜 尸体应除去病变部位,经高温或其他适当方式 处理后进行加工生产。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至少包括有20个种。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动物化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也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其它环境中。
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及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存在次菌。
1.病原学特征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为0.8-1.0μm,成对或成短链状排列,或呈葡萄状聚集,无芽孢,无鞭毛(见图6-6)。
图6-6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结构不能运动,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少数菌株的外层可见有荚膜样的粘液物质。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于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孵育24~48h形成直径1~2mm 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
在室温下长时间培养产生脂溶性色素,使菌落呈金黄色。
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金黄色葡萄菌菌落周围可形成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
生长温度在6.5-46℃之间,最适温度为30-37℃,能在冰冻环境下生存,能在质量分数为15%NaCl和40%胆汁中生长。
在水分活度为0.87的条件下仍能存活。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分解甘露醇产酸在鉴定致病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在不形成芽胞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抵抗力最强。
于干燥的脓汁或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60℃1h或80℃30min才能将其杀死。
在2%石炭酸中15min或在0.1%升汞中10-15min死亡。
耐盐,在含有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繁殖。
对某些染料较敏感。
如1︰10-20万倍稀释的龙胆紫溶液能抑制其生长。
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也敏感;但对磺胺、氯霉素敏感性差。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内容
金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其中的一种,应叫金黄色葡萄球菌,它能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为金黄色,凝固酶试验阳性,致病力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致病物质主要是凝固酶和肠毒素,凝固酶能使血浆或体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沉积于细菌表面,使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也由于病灶处血浆凝固,细菌不易扩散,故感染病灶大多局限性。
肠毒素是一种耐热的外毒素,煮沸30分钟不被破坏,也不受胰蛋白酶的影响,可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所致疾病有:1,化脓性感染,有局部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疖,痈,伤口化脓,脓肿。
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
2,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3,假膜性肠炎,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肠道内菌群失调,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所引起。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是:它抵抗力强,耐干燥,加热80`C 30分钟才能杀死,但对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敏感,可现今由于滥用抗生素耐药性有增多趋势。
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的种类(1)血浆凝固酶:以能否产生此酶作为鉴定菌株致病性的指标。
(2)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可抑制毒素脱毒,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低血压性休克。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可与IgC抗体的Fe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伤口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疖痈等。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3)葡萄球菌性肠炎(假
膜性肠炎)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一种菌群失调症。
2.
3.(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4.。
致病菌检验-葡萄球菌检验1.
3、耐盐 (10-15%NaCl)
4、抗菌素敏感 (易形成耐药) 5、碱性染料敏感
葡萄球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
表皮葡萄球菌 —
腐生葡萄球菌 —
溶血素
耐热核酸酶 SPA 卵磷脂酶 分解甘露醇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 — —
致病力
强
弱
无
葡萄球菌检验
葡萄球菌属的致病性
一、所致疾病
葡萄球菌检验
• 生化特性: 本菌细菌大多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 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多能分解 甘露醇产酸,不产生靛基质,能使硝酸盐 还原为亚硝酸盐,凝固牛乳,MR阳性,v-p 试验不定,能产生氨和少量硫化氢。
葡萄球菌检验
抗原
1、蛋白质抗原
2、多糖类抗原
葡萄球菌检验
抵抗力
1、耐干燥 (2-3月) 2、耐热 (70℃ 1h、80 ℃ 30min)
培养特性
2、普通培养基: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 光滑、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菌落。
3、普通肉汤:混浊生长、培养2-3天形成菌膜、管底 形成多量黏稠沉淀。 4、血琼脂平板——溶血
5、B-P培养基:菌落为圆形、光滑、凸起、湿润、 颜色成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菌落周围有混浊带, 其外层有一透明带。
二、致病物质
三、免疫性
葡萄球菌检验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局部化脓性感染、
全身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葡萄球菌检验
致病物质
酶类:血浆凝固酶、脂酶、耐热核酸酶 毒素:溶血毒素 杀白细胞素 血浆凝固酶 肠毒素 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枢神经系统。毒素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封闭类乙酰胆碱的释放,表
现出一系列神经麻痹症状。
3.为什麽流感杆菌和金葡菌共同培养时会出现卫星现象?
答:流感杆菌生长时需要生长因子—X因子和V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
合成并分泌以上两种因子,故在金葡菌附近的流感杆菌可获得足够的X和V因
子,形成较大而密集的菌落;远离金葡菌的流感杆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X和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故酶、杀白细胞素、溶血素、肠
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及SP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
8.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麽? 细菌培养阴性时应采用何种
辅助诊断方法?
答: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在发病的1~2周内取患者的血液或骨髓,2~
3周后取患者的粪便或尿液作标本。这是由于肠热症病程中两次菌血症均发生于发
病的1~2周内,2~3周后细菌随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不再有细菌存在。
毒素预防接种;5)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
预防接种。
10.简述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
答:肉毒毒素通过消化道粘膜吸收,经血液扩散至全身,主要侵犯中枢
神经系统。毒素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头处,封闭类乙酰胆碱的释放,表现出
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如食物
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3)葡萄 球菌性肠炎。
8.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M蛋白、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
病原性球菌(葡萄球菌)生物学形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原性球菌(葡萄球菌)生物学形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革兰阴性球菌
淋病奈瑟菌
葡萄球菌属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葡萄球菌菌体呈球形,直径1.0㎛左右无鞭毛、无芽孢
2、培养特性温度37℃PH7.4 基础培养基
3、生化反应触酶阳性、产酸不产气
4、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抗原
抵抗力葡萄球菌是无芽孢细菌中抵抗力最强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血浆凝固酶游离凝固酶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
结合凝固酶
(2)葡萄球菌溶血素:主要是a溶血素、外毒素
(3)杀白细胞素:能杀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以呕吐为主要症状
(5)表皮剥脱毒素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 (TSST—I)、
2、所致疾病
局部感染特点:脓汁金黄色而黏稠、病灶界限(1)侵袭性疾病清除、多为局限性
全身感染
食物中毒:以呕吐最为突出
(2)毒素性疾病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细菌外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致病物质的种类(1)血浆凝固酶:以能否产生此酶作为鉴定菌株致病性的指标。
(2)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可抑制毒素脱毒,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低血压性休克。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可与IgC抗体的Fe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伤口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疖痈等。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3)葡萄球菌性肠炎(假膜性肠炎)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一种菌群失调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