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8081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8年期间的统治情况,包括其腐败、军阀割据、制度名存实亡等黑暗现象。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状况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北洋政府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洋政府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北洋政府的特点和问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现象,从、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4.讲授与分析: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精品教学课件
——《国民党宣言》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宋教仁被刺杀原因。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 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 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 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 惊恐。1913年春,准备 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 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 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 本人。
宋教仁遇刺
雾霾里的宋教仁
点击图片播放
学习目标
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 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2.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 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探究
一.二次革命
材 料:
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 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 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 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 锟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北 洋 军 阀 割 据 示 意 图
问题探究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 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宋教仁的墓园位于 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 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 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 书刻铭:“先生之死, 天下惜之。先生之行, 天下知之,吾又何纪, 为直笔乎?直笔人 戮……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2.爆发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同步练习
• 1、1913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的反 对袁世凯的斗争是(A )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 2、“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 A(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
时约法》
•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溥仪复辟
同步练习
• 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 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 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 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 样说的主要理由是D 袁世凯( )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措施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 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 任,可指定继承人
袁世凯祭天
三、护国战争
•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小结
•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 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 ,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 界人士的强烈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 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袁世凯死后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 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 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 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遇刺
• 2、“二次革命”的发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
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遭暗杀。4月,袁世凯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的指示下, 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 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 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随后, 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也相继宣布 独立。此图反映了二次革命时的形 势。
背景
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 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 世凯事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
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 概况 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

2.二次革命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
背景 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爆发
签订“二 十一条”
原因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 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 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5张PPT)

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
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 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 想基础。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
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四.军阀割据 Nhomakorabea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锟为首)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根据上述材料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 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 苛捐杂税增多,百姓负担加重; 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孙中山《讨袁檄文》
3、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 1915年底 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经过: 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 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不少省份 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 结果: 望中死去。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
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般分为两个时期: 1912—1916年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6—1928年为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一、二次革命:
1.导火线: 宋教仁被暗杀
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 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8年间的统治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北洋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其黑暗统治的特点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于中国社会的危害,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特点2.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表现及其原因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其统治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及其危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课件: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论文、书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北洋政府的成立过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具体表现,如政治腐败、经济剥削、文化压迫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总结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危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共18张PPT)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 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时期,1917年军阀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国会,并坚持武力统一南方各省。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打起 “护法”旗帜,决定在南方另行召集国会,组织临时政府。9月各 地护法军兴起,并相继宣告独立。段祺瑞决定以武力镇压护法运动, 以南北对峙为主要形势的护法战争正式拉开了战幕,战争中直系与 皖系矛盾加剧,而护法阵营也发生分歧。1918年陆荣廷、唐继尧 等人排挤孙中山,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
领导人:孙中山、梁启超、蔡锷
(1882—1916)
蔡锷
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惟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 对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护国战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912—28)
课标: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北洋与军阀?
北洋:清朝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 是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 军阀: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政府: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 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 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结果: 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
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
1913.7.12李烈钧 江西湖口
袁世凯复辟帝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30张PPT)

二次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
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
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袁世凯复辟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临时大总统
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1912年
其 他
宋教仁


國民黨
1912年8月
在随后一届的国会选举中占绝对优势 袁世凯大为惊恐
國民黨
1913年3月
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被暗杀
这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线
宋教仁
宋案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 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 袁世凯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 钧策划刺杀宋教仁。 1913 年 3 月 20 日晚 , 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 枪击,身中 3 弹,送医院后 不治而亡,年仅 31 岁。这 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 “宋案”
材料一、二中的“民贼”分别是指谁?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 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护国战争
时间 人物 1915年底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地点
云南
护国战争
经过 1 、在云南宣告独立,组 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2 、不少省份积极响应, 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 府
护国战争
结果
护国战争结束
1916年3 月 , 袁世凯被迫 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 死去
1914—1918年 1914—1919年 1916—1918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25张PPT)

军阀割据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靠国家 英、美 日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 皖系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阎锡山
皖、浙、鲁、闽
国 家 四 分 五 裂
奉系
滇系 桂系 晋系
东北三省
云南、贵州

英、美 英、美 日
广东、广西
山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 只有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湖口和南京组织抵抗, 稍晚一些时候,四川的国民党人也做了一些抵抗 ;而其余宣布独立的地区人采取观望态度。
国民党力量涣散。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于日本避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三单 元
军阀割据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 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0
0
0
0
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的发动
(1)背景: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 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 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 ,并派兵南下。 宋教仁遇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 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 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 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 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 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 D •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 •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称帝
同步练习
• 4、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 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 )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 D.孙中山继续革命
万户涕泪、一 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两字 存耶?、护国战争爆发 • 时间:1915年底 •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 • 地点:云南 •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 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 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合作探究
• 2、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 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 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 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 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 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 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 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 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 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 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遇刺
• 2、“二次革命”的发动 •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 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 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 令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 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 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 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PPT课件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 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
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
到1928年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

统治
背景① ② ③
北 二次革命领 时导 间1人91孙3年中7山和黄兴

地 月湖

结 点果 口
府 袁世凯复辟帝活制动①②③④⑤⑥
的 黑 暗 统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 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

统治
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第三单 元
1913年10月10日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1913年12 月23日,刚刚 登上民国正式 大总统之位的 袁世凯来到天 坛举行祭天仪 式,仪式按传 统方式进行, 袁世凯身着十 二章纹衮服,
动乱之中。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
农哪户些和不耕利地影的响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 陆造军成人严数重和破军坏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 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谢谢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结果
护国运动粉 碎了袁世凯复辟 帝制的迷梦,恢 复中华民国的国 号,但袁世凯的 继任者拒绝恢复 《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试图借助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 统治
护法运动
第三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
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 统治
第三单 元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 Nhomakorabea江苏、江西、湖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课件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袁世凯祭天
三.护国战争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经过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 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 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
十一
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
条” 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
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新课讲授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 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 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 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遇刺
2.二次革命
时间 经过
1913 “宋年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 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 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二十一条”
9
新课讲解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10
新课讲解
护国战争
1、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碱,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 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 断加重。
19
典型例题
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C )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 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二次革命示意图
7
探究研讨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 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8
新课讲解
对外出卖国家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 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C )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C )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
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 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 史 知 识
北洋军阀称呼及由来: 1894年,清政府改革兵
制,派长芦盐运使胡鹬芬在天津以南的新农镇即 小站训练新军,取名“定武军”。1895年改派袁 世凯督练,改名“新建陆军”,仿效德国军制和 操练,聘请德国人为教官,编为10个营7300人, 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所以也称为 北洋军。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将北 洋军扩编为6个镇(相当于师),从此成为北洋军 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 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因此人们就 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3、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 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 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 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三、护国战争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 制度。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 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③二次革命
②护国运动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
2.“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 些?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持,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二十 ②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一条”。日本扩大了在中国的特权,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 助长了它嚣张的气焰,加快了它侵略 借或割让他国。 的步伐,中国的主权遭破坏,资源遭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掠夺,人民的财产安全没有保障,生 命尊严被肆意践踏,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苦难。
历 史 知 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1916年
1928年
军阀割据
时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 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 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 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 恐。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 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 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 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D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4.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 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 争发生在(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 为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C
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 作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C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是( )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 直系军阀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张作霖 D.滇系军阀唐继尧
B
课后作业
任务一:完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后作业》 任务二:预习下节课解决以下问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指导思想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称帝83 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蔡锷
李烈钧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护 国 战 争 形 势 示 意 图
材 料 研 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 ‘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 称民贼。……誓死戮(lu)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情 境 导 入 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环责 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派又做了哪些斗争 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就这一问 题进行学习。
袁 世 凯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 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 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 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 称呼。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概括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的特点 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及以孙中山为首 政治: 的革命派与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焦 点
实质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 经济: 要外因及特点
(一)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 2、结果:失败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做的准备工作 2、袁世凯复辟 (三)护国战争 1、时间:1915年底 2、地点:云南 主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绝望死去 (四)军阀割据 直、皖、奉三大军阀、地方小军阀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 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 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 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
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
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割据混战 国家四分五裂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 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坚决反对,并声讨其忘却共和, 为国贼,号召人民反抗……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的分裂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 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 三大派系 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 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
2.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 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三、护国战争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 3.经过: 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 离袁世凯政府。 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宣 4.结果: 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 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2、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 权益的“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 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宋教仁遇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二次革命 时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 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 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 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 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对内独裁统治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出卖国家 6、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怎样的一种局面?
军阀割据混战 国家四分五裂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四、军阀割据
2、军阀纷争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 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 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材 料 研 读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 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 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