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合集下载

闽南红砖民居调研报告

闽南红砖民居调研报告

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调研报告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调研报告(建筑学14-1 潘洁 14041610111)摘要:民居,包含了居住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由此联生出多种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在闽南地区,就分布着样式不同的四种民居建筑:土楼、土堡、红砖民居和灰砖民居。

在这其中,以土楼最有特色,红砖民居最为靓丽。

闽南地区的红砖民居,多以红砖为墙,花岗石为基座,另外有木石的透雕、漏雕、圆雕浮雕图饰和非常精美的砖雕、木雕等特色工艺。

关键词:闽南、红砖民居、建筑特点、建筑装饰。

1.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内涵闽南在地域上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区,其内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民居建筑,如土楼、土堡、灰砖民居以及红砖民居。

其中最为靓丽的红砖民居,最初出现是在宋元时期,其外观色彩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后期的红砖建筑主要由归国华侨出资修建,他们早年出洋多因生活所迫,在人地生疏的异国含辛茹苦地打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兴业旺家,所以一旦事业有成,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衣锦还乡,不惜巨资修建豪宅[1]。

又因为红砖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材,并且其所呈现的红色在中国是一种宫廷色,喜庆色,所以红砖大厝在当时大批建成,形成了特色的建筑群落。

闽南的红砖厝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院落式组群建筑,在建成加工过程中运用美学原则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图1.闽南红砖厝外观示意图审美价值,同时又隐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宗教意识,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美满幸福、吉祥如意的祈愿[2]。

2.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样式特点2.1.红砖厝民居的形制从纵向看,二进(落)形成一个四合院,平面成口字形;三进形成二个四合院,平面成日字形;四进形成三个四合院,平面成目字形。

还有五进四院的超大规模建筑。

进(落)的两旁,建有护厝(龙),通常为左右各一座,也有左右各两座的,称“双护厝”。

从横向看,开间的多少与大小说明规模的大小,也说明官阶的大小。

寻味古厝 学习强国社会实践

寻味古厝 学习强国社会实践

寻味古厝学习强国社会实践第一部分——古厝基本情况“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坦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建筑。

闽南古厝是以家庭为单位﹐通常是几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古厝内﹐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文化。

现在的古厝也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许多已经移居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闽南人﹐因挂念古厝上的阃堂,在老去之前仍会回到家乡看望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

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闽南人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门外有一排木桩﹐由于古代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因此用其来遮掩女性﹐这也是古代男女尊卑的体现,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

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

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

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朵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其雕刻精致。

在这些古厝中还存有一些着名的“豪华”古厝﹐如果杨氏古厝﹑王式古厝﹑宏琳厝。

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是闽南文化的杰出代表。

古厝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目录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4)1.1闽南古厝简介: (4)第二部分选题依据 (4)2.1选题背景: (4)2.1.1文化积淀 (4)2.1.2建筑遭受破坏 (6)第三部分研究思路和方向 (7)3.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7)3.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7)3.3数据分析 (8)第四部分调查过程 (9)4.2.1文献参考与问卷设计 (9)4.2.2电话访谈与记录 (9)4.2.3发布问卷与数据统计 (9)4.2.4资料集成与整理 (10)4.2.5完善调研报告 (10)第五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10)5.1访谈结果与分析 (10)5.1.2采访背景 (10)5.2采访记录和分析——政府方面 (10)第六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13)第七部分研究结论 (18)7.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18)7.1.1闽南古厝的现状 (18)7.1.2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外部优势 (18)7.1.3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不足 (19)7.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20)7.2.1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 (20)7.2.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潜力 (20)7.3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措施 (20)第八部分我们的建议 (21)8.1保护是前提,保护比申遗重要 (21)8.2传播闽南古厝文化很有必要性 (22)8.3保护的同时开发闽南古厝 (22)参考文献 (23)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1.1闽南古厝简介:“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

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闽南传统文化实习报告

闽南传统文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闽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体系。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闽南传统文化,我于2023年夏季参加了闽南传统文化实习活动。

二、实习内容1. 闽南民俗文化学习实习期间,我参观了闽南地区的多个民俗文化景点,如南安石井、泉州开元寺、惠安崇武古城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了解到闽南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特色及传承现状。

(1)南安石井:南安石井是闽南地区著名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这里,我了解了南安石井的历史、建筑风格、民间艺术等。

石井的古民居、古街道、古井等,都展现了闽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2)泉州开元寺:开元寺是闽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里,我学习了佛教文化、闽南宗教信仰、传统艺术等。

开元寺的佛像、壁画、碑刻等,都是闽南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3)惠安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是闽南地区著名的海防要塞,有着独特的军事文化。

在这里,我了解了崇武古城的历史、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等。

崇武古城的城墙、炮台、古民居等,都体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2.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木偶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闽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1)南音:南音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中国的古乐”。

我学习了南音的历史、特点、演奏技巧等,并欣赏了南音演奏会。

(2)木偶戏:木偶戏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学习了木偶戏的制作、表演技巧等,并观看了木偶戏表演。

(3)高甲戏:高甲戏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而著称。

我学习了高甲戏的历史、特点、表演技巧等,并观看了高甲戏演出。

3. 闽南建筑文化学习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闽南建筑文化,包括古厝、寺庙、园林等。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闽南古厝建筑的保护和开发

闽南古厝建筑的保护和开发
一、闽南古厝简介:
“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访谈结果与分析………………………………………………8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0
7、研究结论…………………………………………………………13
8、我们的建议………………………………………………………15
九、附录………………………………………………………………17
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二、选题依据
选题背景………………………………………………………3
选题意义…………………………………………………………4
3、可行性分析………………………………………………………5
四、研究思路和方向…………………………………………………7
六、调查结果
二、选题依据
(1)选题背景:
1、文化积淀: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建筑。闽南古厝是以家庭为单位,通常是几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古厝内,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文化。现在的古厝也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许多已经移居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闽南人,因挂念古厝上的祠堂,在老去之前仍会回到家乡看望。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闽南人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门外有一排木桩,由于古代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因此用其来遮掩女性,这也是古代男女尊卑的体现。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其雕刻精致。在这些古厝中还存有一些著名的“豪华”古厝,如果杨氏古厝、王式古厝、宏琳厝……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特有的地方文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闽南文化,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选择赴福建省进行考察和调研,以下是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一、实践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践过程1. 考察地点选择我们选择了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作为实践考察的主要地点。

这两个城市是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闽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

2. 考察内容(1)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先后参观了鼓浪屿、南普陀寺、开元寺等历史文化遗迹,深入了解了闽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多元交汇的特点。

(2)传统工艺体验:我们在泉州参观了琉璃厂和手工艺品展览馆,亲自参与到了传统工艺的制作中,体验了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民俗活动观察:我们参与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花灯节、扫墓节等,近距离感受了闽南人民传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4)文化交流座谈:我们与当地的文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他们对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获得了以下收获:1. 了解闽南文化的渊源和特点,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2. 见证了闽南文化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3. 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4. 感受了闽南人民民俗活动的热情,增进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同。

5. 与当地专家的交流使我们对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四、实践建议基于对闽南文化社会实践的认识和体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闽南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2. 组织更多的传统工艺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3. 加强学校对闽南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闽南文化是中国南方一带独特的地方文化,以福建闽南地区为中心,涵盖了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艺术和宗教信仰。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以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参观了福建土楼,这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土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我在参观中了解到,土楼是由土、石、木等天然材料构建而成的,具有很高的防御性和抗震性。

土楼内部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如居住、厨房、储藏等。

土楼的建造技术和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智慧。

通过参观土楼,我深刻感受到了闽南文化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贡献。

除了土楼,我还参观了闽南传统村落。

这些村落保存了丰富的闽南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艺术、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在村落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剪花和编织品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传统。

此外,我还参观了一些闽南庙宇,如南靖土楼群中的古田庙和清凉寺。

这些庙宇是闽南人民虔诚信仰的象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

通过参观这些庙宇,我了解到了闽南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除了文化遗产,我还参与了一些传统活动,如闽南歌曲和舞蹈表演。

闽南歌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歌曲中常常表达了人们对家乡、亲情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在表演中,我亲身体验了闽南歌曲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闽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

此外,我还学习了一些闽南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感受到了舞蹈对身心的锻炼和放松。

通过这次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我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闽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锻炼实践能力,更好地了解社会,为将来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福州的古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州古厝的考察和研究,我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对当代城市发展和保护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

以下是我在福州古厝社会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走出书本,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同时,社会实践还能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研究福州古厝,目的是了解福州的传统文化和古建筑,探索古厝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关注当代城市发展和保护面临的问题。

二、福州古厝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福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福州的城市建设中,古厝作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符号,承载着福州人民的记忆和情感,是福州传统文化的瑰宝。

福州古厝以其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木雕工艺而闻名于世。

福州古厝保存完整,风格多样,每一座古厝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考察过程中,我多次进入古厝内部,感受到了古厝独特的格局布局和传统家庭文化。

福州古厝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珍品,也是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厝的建筑结构、木雕装饰和建筑布局,以及古厝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都是对福州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古厝中常见的祖先牌位、宗祠和家族文化等,都反映了福州人重视家庭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三、古厝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福州古厝所面临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闽南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古厝研究报告1. 引言古厝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南地区文化的代表之一。

闽南地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福建省南部、台湾和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地区。

闽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本报告将对闽南古厝进行研究,通过对闽南古厝的历史、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探讨闽南古厝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历史闽南古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发展。

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汉族、闽南民系、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

闽南古厝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产物,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是闽南地区居民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古厝的建筑规模往往很大,由于古厝多为家族共用,因此需要容纳较多的居住人口。

古厝通常分为三进、五进、七进或更多进,形成了复杂的建筑格局。

3. 建筑特点闽南古厝的建筑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闽南古厝的主要结构部分包括正厅、正廊、正堂等。

正厅是古厝的核心建筑,通常用作接待客人和举办家族重要活动的场所。

正廊是正厅前面的一片廊道,连接着各个房间。

正堂是正厅的后部,供居民居住和休息。

3.2. 木雕闽南古厝以其精美的木雕艺术而闻名。

古厝的柱子、门窗等建筑部分经常被雕刻成花鸟、虎豹等各种形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厝的木雕不仅是建筑装饰,更是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

3.3. 规划布局闽南古厝的规划布局非常讲究,注重阳光照射、通风和采光。

房间的位置、大小、朝向等都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活需求。

古厝的院落通常布置有花草树木和假山水池等,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氛围。

4. 文化内涵闽南古厝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体现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厝代表着家族的尊严和社会地位,是家族凝聚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古厝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家族情感,体验到传统的礼仪和文化习惯。

5. 影响和保护闽南古厝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建筑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一、实践目的和背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以闽南地区为背景,旨在了解和学习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实践过程和内容1. 实践准备在实践活动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对闽南地区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和了解,了解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制定了实践计划,确定了实践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最后,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2. 实践活动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观察活动。

我们走访了闽南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了解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民居文化。

我们还走访了一些企业和工厂,了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文化和艺术展览,了解了闽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传统。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3. 实践结果和成果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闽南地区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我们还了解到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企业和工厂,了解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

三、实践心得和体会1. 增长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对闽南地区地域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还了解到闽南地区的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拓宽视野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我们亲身体验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风貌,了解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福州古厝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福州古厝是福州特有的民居建筑,它依山傍水,设计精巧,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州的城区和郊区,都可以看到这些古老的建筑,它们见证了福州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福州的古厝社会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古厝文化的魅力,也对福州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次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福州古厝社会实践中,我从古厝建筑中体会到了匠心独运的精神。

古厝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它们借助自然地势,利用适应当地气候的设计理念,既注重实用性,又追求美学和艺术性。

在古厝建筑中,可以看到雕花门楣、飞檐斗拱、转角飞檐等精美的装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古人对待建筑的认真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随着建筑工艺的进步,很多建筑都是统一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这种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少见了。

因此,我认为古厝建筑中那种匠心独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其次,在福州古厝社会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厝文化的丰富内涵。

古厝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福州人对生活的理念和追求的体现。

在古厝中,我了解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家族文化。

古厝多为多层楼房,上下两层,有前后天井,环抱一片小院落,家族世代居住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家族生活圈。

家族成员之间互相扶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这种家族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在古厝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同时,古厝文化还体现了福州人的独特的风水观念和宗教信仰。

比如,在古厝建筑中,就有许多规定的位置和方位,比如正门、神龛、祠堂等等,这些都是根据福州人对风水和神灵的信仰而决定的。

通过实践中的接触和了解,我对古厝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古厝实践中,我感受到了古厝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福州古厝建筑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建筑形式,更是福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建筑。

古厝文化是福州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州历史和城市特色的重要代表。

暑期社会实践闽南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闽南文化

一、前言闽南文化,又称福建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涵盖了语言、民俗、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我利用暑期时间,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周的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感悟。

二、实践背景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我决定利用暑期时间,走进闽南地区,亲身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三、实践内容1. 语言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闽南话。

通过参加培训班、请教当地居民等方式,我对闽南话有了初步的了解。

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闽南话的魅力,也为自己能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而自豪。

2. 民俗体验为了更好地了解闽南民俗,我参观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庙会等活动。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闽南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我品尝了美味的闽南小吃,观看了精彩的民俗表演,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3. 艺术欣赏闽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如南音、木偶戏、剪纸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闽南木偶戏馆,观看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此外,我还学习了剪纸技艺,亲自动手制作了精美的剪纸作品。

这些艺术形式让我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建筑考察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如土楼、民居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南靖土楼群、厦门鼓浪屿等地,了解了闽南建筑的特色。

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实践感悟1. 闽南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闽南文化的底蕴之深厚。

从语言、民俗、艺术到建筑,闽南文化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更是闽南人民的精神支柱。

2. 闽南文化独具特色闽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目录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闽南古厝简介:“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

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第二部分选题依据选题背景:文化积淀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建筑。

闽南古厝是以家庭为单位,通常是几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古厝内,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文化。

现在的古厝也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许多已经移居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闽南人,因挂念古厝上的祠堂,在老去之前仍会回到家乡看望。

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

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闽南人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门外有一排木桩,由于古代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因此用其来遮掩女性,这也是古代男女尊卑的体现。

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

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

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

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

大厅后面就是后院。

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其雕刻精致。

在这些古厝中还存有一些着名的“豪华”古厝,如果杨氏古厝、王式古厝、宏琳厝……建筑遭受破坏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是闽南文化的杰出代表。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概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闽南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地方独有的文化遗产。

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及参与各种相关活动,我们全面认识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对当地人民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一章:闽南文化的概念与历史渊源闽南文化,即福建省南部地区独有的文化体系,源远流长。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色,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内涵。

闽南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民俗、建筑、艺术等方面,与福建其他地区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也与其他邻近地区的文化相比独具特色。

第二章:参观闽南古建筑群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参观了闽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如土楼、庙宇、民居等。

其中,土楼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是由石块、土壤、砂、稻草等材料组成的独特建筑形式。

通过参观土楼,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也了解到了土楼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古老的庙宇和民居,通过观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章:闽南地区的民俗活动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参与了当地的宗教活动、庆典仪式以及地方戏曲表演等。

这些活动生动展示了闽南民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例如,庙会是闽南地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我们参与了一个庙会,亲身体验到了庙会中的传统民俗、各类游乐设施以及美食等。

此外,我们还欣赏了闽南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表演,了解到它在当地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重要地位。

第四章:闽南地区的传统手艺闽南地区有着悠久的手工艺传统,本次实践中我们也亲身体验了其中的一些。

例如,我们参观了当地的陶艺制作坊,了解了陶艺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亲手体验到陶艺的制作过程,也了解到陶艺在当地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传统木雕、剪纸等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闽南红砖古厝是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一种代表。

闽南红砖古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福建民居的活化石”。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保护现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闽南红砖古厝。

闽南红砖古厝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福建沿海地区兴起了海外贸易,许多南洋华侨返回家乡兴办商业,红砖古厝便应运而生。

闽南红砖古厝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闽南红砖古厝不仅是一种住宅建筑,更是古代中国家族的象征。

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点鲜明,多半呈现“回”字形或“禄”字形布局,坐南朝北,由前厅、中堂和后厅相连而成,成为一种独特的三进式建筑。

古厝使用红砖建造,因此得名为“红砖古厝”。

闽南红砖古厝的外墙红砖厚实,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和防火性能。

古厝内部空间独特,以中堂作为主要活动区域,前后厅用来存放家具、陈设和财物。

古厝的建筑风格浓厚,以红砖、木构架、石料等材料为主,雕花窗户、雕刻屏风、护花墙以及精美的木雕等为特色。

然而,由于现代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古厝遭到了拆迁和改建,闽南红砖古厝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危机。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福建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古厝进行修复和保护,并设立了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闽南红砖古厝的场所。

综上所述,闽南红砖古厝是中国福建地区的独特建筑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但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古厝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闽南红砖古厝的保护和研究,以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对闽南红砖古厝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古厝实践心得体会

古厝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厝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厝保护与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古厝实践活动,现将实践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二、实践过程1.古厝实地考察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对古厝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我们对古厝的建筑结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

2.古厝保护与修复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古厝保护与修复的相关知识。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古厝的修复工作,亲身体验了古厝修复的艰辛与乐趣。

3.古厝文化传承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古厝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古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古厝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厝。

三、心得体会1.古厝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古厝保护的重要性。

古厝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保护古厝,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文化。

在现代社会,古厝的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2.古厝修复的艰辛与乐趣在古厝修复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古厝修复的艰辛与乐趣。

修复古厝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辨古厝的病害,如何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如何进行加固和保护。

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3.古厝文化传承的责任古厝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古厝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古厝的传承者,我们要积极宣传古厝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厝。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保护和传承古厝文化,让古厝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4.古厝利用的创新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古厝利用的创新方法。

古厝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创新,我们可以将古厝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相结合,实现古厝的多元化利用。

关于古建筑实习报告4篇

关于古建筑实习报告4篇

关于古建筑实习报告4篇古建筑实习报告篇1本学期的实践周实践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

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

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

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实践周的实践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建筑,建立建筑体验与认知,总结建筑经验,培养专业素养。

通过实际测量并绘制测绘文本,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设计,与现代建筑公共思考,创造性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地点:厦门卢厝(成功大道与思明南路交汇处,西南角)三、实践时间:20__年7月9日——20__年7月20日四、实践内容:对厦门卢厝的古建筑进行测量并绘制CAD图,电子模型以及实体模型。

下面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厦门卢厝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

卢家大厝位于厦港福海社区围仔内巷,是清末旅菲华侨卢安邦(又名卢国梁)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

卢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

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

卢厝的两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构及单檐尖山式,硬山屋顶,弧线形燕尾式屋脊,其间以过水廊相连接,围合成中心大天井。

东西护厝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顶,与大厝之间留有狭长天井,以漏窗墙分隔成对称四小天井,与前后护厝小房厅自成小单元居室。

东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盖小方亭,用于休闲和会客。

护厝前檐下贯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连通,形成了整体建筑的联系纽带。

古厝建筑分析报告

古厝建筑分析报告

古厝建筑分析报告1. 引言古厝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本文将对古厝建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建筑特点、历史演变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古厝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2. 古厝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古厝建筑是指中国传统农村地区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

古厝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以木构架和砖瓦为主要材料。

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规模庞大:古厝建筑往往由多个独立的建筑群体组成,包括主体建筑、过厅、花厅等。

整个建筑群体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体量庞大。

•布局合理:古厝建筑的布局严谨,注重方向和宇宙哲学的思想。

常见布局包括单进单院、单进重院和密序的多进院落。

•精美的雕刻工艺:古厝建筑在门楼、花窗、檐口等位置普遍采用了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工艺,展示了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丰富的装饰元素:古厝建筑的室内外装饰十分精美,常见的装饰元素有对联、壁画、透雕、楹联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3. 古厝建筑的历史演变古厝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随着社会的变迁,古厝建筑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在唐宋时期,古厝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以独特的构造和装饰风格而闻名。

明代时期,古厝建筑逐渐采用砖木结构,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清代时期,受西洋建筑影响,古厝建筑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建筑和装饰元素。

20世纪以来,古厝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化的冲击、建筑技术的改变和人口流动等。

许多古厝建筑面临着破坏和拆除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4. 古厝建筑的文化意义古厝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首先,古厝建筑是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居住模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次,古厝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展示了建筑技术的创新和艺术的高度。

闽南建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建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建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闽南建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自从我报名参加了闽南建筑社会实践项目后,我对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闽南建筑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亲身参与了闽南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也看到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的决心。

本文将对我在闽南建筑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一总结和体会。

二、实践过程与感受1. 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建某地的一个古建筑群体中。

这个古建筑群体是由闽南建筑中的传统民居和祠堂组成,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次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以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在实践开始的第一天,我们首先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这个古建筑群体的整体情况以及需要修复和保护的具体建筑。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不仅熟悉了闽南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还了解了闽南建筑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具体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我的小组负责修复一个年代较长的民居,该民居存在房屋结构松动、破损以及墙面脱落等问题。

我们首先进行了建筑结构的检测和评估,确定了需要进行修复的部位。

然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修复措施,包括加固结构、修补破损部位以及修复墙面等。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团队合作和专业指导,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除了修复工作,我们还参观了其他的古建筑,学习了更多的闽南建筑知识。

我们参观了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闽南土楼,了解了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功能。

通过参观和学习,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闽南建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们的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 实践感受通过这次闽南建筑社会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闽南建筑的卓越之处。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目录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4)1.1闽南古厝简介: (4)第二部分选题依据 (4)2.1选题背景: (4)2.1.1文化积淀 (4)2.1.2建筑遭受破坏 (6)第三部分研究思路和方向 (7)3.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7)3.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7)3.3数据分析 (8)第四部分调查过程 (9)4.2.1文献参考与问卷设计 (9)4.2.2电话访谈与记录 (9)4.2.3发布问卷与数据统计 (9)4.2.4资料集成与整理 (10)4.2.5完善调研报告 (10)第五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10)5.1访谈结果与分析 (10)5.1.2采访背景 (10)5.2采访记录和分析——政府方面 (10)第六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13)第七部分研究结论 (18)7.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18)7.1.1闽南古厝的现状 (18)7.1.2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外部优势 (18)7.1.3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不足 (19)7.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20)7.2.1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 (20)7.2.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潜力 (20)7.3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措施 (20)第八部分我们的建议 (21)8.1保护是前提,保护比申遗重要 (21)8.2传播闽南古厝文化很有必要性 (22)8.3保护的同时开发闽南古厝 (22)参考文献 (23)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1.1闽南古厝简介:“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

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第二部分选题依据2.1选题背景:2.1.1文化积淀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建筑。

闽南古厝是以家庭为单位,通常是几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古厝内,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文化。

现在的古厝也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许多已经移居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闽南人,因挂念古厝上的祠堂,在老去之前仍会回到家乡看望。

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

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闽南人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门外有一排木桩,由于古代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因此用其来遮掩女性,这也是古代男女尊卑的体现。

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

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

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

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

大厅后面就是后院。

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其雕刻精致。

在这些古厝中还存有一些著名的“豪华”古厝,如果杨氏古厝、王式古厝、宏琳厝……2.1.2建筑遭受破坏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是闽南文化的杰出代表。

古厝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建筑精美的古厝散落乡间,不为人知。

一方面,由于政府能力和资金的缺陷以及认识的不足政府并不重视古厝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古厝属于私人财产,政府无法直接干涉,并且大部分古厝拥有者对文化的保护意识较差,往往忽视对古厝的维修机保护。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新兴建筑业体系的日臻完善,一些掌握古代建筑技术的民间艺人、泥水师傅、木匠师傅、绘画师傅的老化、衰亡。

将造成具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汉体式”闽南阳宅建筑文化不知不觉的消失。

(摘自—闽南古建筑概述理论)这样的情况下,对古厝的保护与闽南文化的传承带来很大的不利。

第三部分研究思路和方向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是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闽南古厝也踏上“申遗”之路的背景下,研究闽南古厝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为闽南古厝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方向提出我们见解和建议。

希望为闽南古厝的发展献一份力。

3.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随着近代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代替了古厝的存在。

大多闽南古厝都在经受着风雨的侵蚀。

闽南古厝的现状到底如何?我们将深入了解闽南古厝的现状、古厝今后发展的外部优势以及其如果要进行保护和开发的主要障碍。

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建议。

3.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我们针对闽南地区和非闽南地区的人士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一方面调查古厝在闽南人民中的影响度如何?闽南人民是否真正了解古厝蕴含的文化?是否有传播和弘扬闽南古厝文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非闽南地区人士进行调查,了解闽南古厝在非闽南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度,寻找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潜力及方向。

3.3数据分析在对各方的调研完成后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筛选、整理、分析,并根据现实状况,建立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闽南古厝发展的潜力和方向,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见解和措施的回归模型。

第四部分调查过程4.1调查方法叙述本次寒假社会实践采用方法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参考有关文献等。

4.2调查过程4.2.1文献参考与问卷设计时间:2015年1月25日——2015年2月5日为充分做好本次活动的前期工作,我们首先到图书馆进行了对于闽南古厝的历史文献的收集,同时通过网络等等形式力求找出最全面、最具体的相关史实。

在将所得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与讨论后,我们精心设计出了一份问卷。

4.2.2电话访谈与记录时间:2015年2月6日——2015年5月11日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还特别针对一些较为专业的问题进行了电话访谈,对象主要为闽南地区的政府人员、闽南古厝私有者、闽南博物馆人员以及当地的老居民。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准确掌握当今闽南古厝的现状,实际了解到对于保护古建筑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4.2.3发布问卷与数据统计时间:2015年2月12日——2015年2月21日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园各教学楼发布了纸质问卷。

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问卷星”网站、微博、人人等多媒体载体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问卷调查。

并多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图像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表现当今大众对于保护古厝的认识与看法。

4.2.4资料集成与整理时间:2015年2月22日——2015年2月25日在结束调查与访谈后,我们对所得的所有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终得出完整的资料合集。

4.2.5完善调研报告时间:2015年2月25——2015年2月28日我们成员对本次调查进行了汇报总结,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本次实践调查的全部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回顾与反思,最后完成整改并形成报告。

第五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5.1访谈结果与分析5.1.2采访背景闽南古厝今后的保护与开发需要以当今现状和不足为基础,因此我们小组决定通过电话连线泉州地区的相关政府官员、博物馆工作者、民间老者,来了解目前的状况。

并且要保护与开发古厝必须倚助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这两大群体,为此我们想通过采访来了解这二者对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有利和不利。

5.2采访记录和分析——政府方面·政府在保护和开发古厝上有利的措施?1、如我们所知的,目前福建省正在为闽南红砖古厝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申遗”这一举措,势必将有一批被遗忘的红砖古厝,得到更好的保护,重焕活力。

2、正是有了“申遗”项目,上级政府拨款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为古厝的维修和保护提供了物资条件,现在一些遭到破坏的古厝已经慢慢地得到重修。

3、泉州南安市文管办副主任认为,闽台有望联手“申遗”,而一旦成功的话就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建立两岸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和方式,这就会今后闽南古厝的保护和开发带来很大的好处。

“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也认为,闽台本就是一家,既然跟脉相连,就必须整合资源,共有的文化才能完好延续。

--摘自人民网”·政府在保护和开发古厝上的不足和局限?1、现在闽南地区的大部分古厝分布都很零散且没有规则,一来给寻找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二来给施工的时候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增加维修成本。

2、闽南的古厝许多都是属于大家族(好几代家庭组成)所有,若政府想要开发古厝的话,就必须得到物主的同意,但是往往不能得到物主的统一意见(大多闽南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根源”,因此不愿让其有任何改动)3、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来保护古厝,但缺乏统一的保护机制和机构,政策在实施上容易产生偏差,往往力道不足,不能真正和全面的保护古厝。

·古厝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怎样的?一方面,当然是“申遗”工作的继续,若能“申遗”成功,为古厝的保护和开发也会带来更加实质上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开发上,我们要对现有的古厝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改造,使古厝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保护和古厝的专门机制和机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才能有效做好保护和开发古厝的措施。

2、“古厝的保护和开发要遵从科学合理的原则,才能使闽南古宅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延续,像九一街‘鬼屋’重获新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对于闽南古大厝的生态问题,从事多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提出这样的建议和观点。

——摘自人民网3、在进行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同时,保存和保护好古厝这一闽南文化的载体。

有了这么多的物质载体,还要将闽南精神生活文化引入其中,例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戏曲资源和本地小吃,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

4、保留古民居,以一种商业形态使古厝获得“新生”。

采取‘修旧如故’、‘新旧结合’、‘全新建筑’的三种建筑理念对古民居进行改造,古民居的外观将得到还原,而室内功能将得到重新利用,古民居内部,将是一个融合了古典与现代格调的新空间。

可以邀请肯德基、国美、沃尔玛、凤皇堂、阿度台湾特色茶餐厅、德氏咖啡馆等品牌商家加盟,并使其经营模式与古厝建筑相适应,消费者逛累了可以休憩,喝上一杯咖啡,同时欣赏厦门独具特色的闽南红砖厝古民居,这样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相结合,就可以充分挖掘闽南古厝的休闲旅游价值。

第六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组将所制作的问卷调查表放置于网上“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

一份是针对闽南地区的问卷调查,另一份是针对非闽南地区的。

最终我们分别收到了301份和396份问卷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