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3.1 晋灵公不君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3.1 晋灵公不君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

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

D.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诒:此。

解析:诒,遗留。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进及溜B.而观其辟丸也C.既而与为公介D.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解析:A项,“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B项,“辟”同“避”,躲避;D项,“阙”通“缺”,过失。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书法..不隐B.弃君之命,不信..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解析:A项,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B项,古义:不守信用。

今义:不相信。

D项,古义:不合礼法。

今义:①不礼貌,②调戏(妇女)。

答案:C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三单元 3 晋灵公不君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三单元 3 晋灵公不君

03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 晋灵公不君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稽首/稽查 衮职/翻滚 新鲜/鲜克有终B.钅且麑/霓虹盛服/盛水箭镞/嗾夫獒焉C.灵辄/鲰生箪食/不惮翳桑/龙翔凤翥D.弑君/拭目假寐/寤寐危殆/自诒伊戚解析:A项,qǐ/jī,gǔn,xiān/xiǎn;B项,ní,shèng/chéng,zú/sǒu;C项,zhé/zōu,dān/dàn,yì/zhù;D项, shì,mèi,dài/yí。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鲜:很少。

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

B .{①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速。

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

C .{①弃君之命,不信 信:诚信。

②贼民之主,不忠贼:杀。

D .{①今近焉,请以遗之 遗:留下。

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

解析:A项,“入”的意思是“被采纳”。

B项,“骤”的意思是“多次”;“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

D项,“遗”的意思是“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舍”,名词活用为动词,住宿;C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读“yìn”,“给……喝”。

答案:D4下列各句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B.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D.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C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 ②使妇人载以过朝 ③遂扶以下 ④今近焉,请以遗之 ⑤寘诸橐以与之 ⑥倒戟以御公徒 ⑦以示于朝A.①⑥/④⑦/②③/⑤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④⑦介词,把;②③连词,表修饰;⑤连词,表顺承。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一面。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左传》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叙事中敢于直言不讳,往往以“礼也”“非礼也”来评判人物或其行为,表现了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权势者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能熟练地诵读文本,阐释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2.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掌握《史通》的理论主张。

3.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了解“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走近先贤文宗史圣——左丘明1.生平简介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双目失明。

他曾一度绝望,但强烈的使命感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及君臣谋议得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

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以他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人原则。

2.地位影响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著有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晚年口述而汇集成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著作《国语》。

◎背景呈现《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入:进入C.使麑贼.之贼:刺杀D.宦.三年矣宦:做贵族的仆隶解析:选B B项,“入”在语境中是“被采纳”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选D 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

B项,助词,的。

C项,助词,的。

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选B A项,“辟”同“避”。

C项,“阙”通“缺”。

D项,“溜”通“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选B 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右.,车右。

古人乘车以右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左陪乘。

B.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时指用来温酒的器具,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C.乙丑..,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D.大史..,即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解析:选A古人乘车以左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右陪乘。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

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D。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诒:此.项,诒,遗留。

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

伏甲,将攻之.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 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三进及溜B。

而观其辟丸也C。

既而与为公介D。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项,“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B项,“辟”同“避”,躲避;D项,“阙”通“缺”,过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书法..不隐B.弃君之命,不信..C。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项,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B项,古义:不守信用。

今义:不相信.D项,古义:不合礼法。

今义:①不礼貌,②调戏(妇女)。

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三单元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三单元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读《春秋》必读“三传”,读“三传”必读《左传》。

左丘明的努力虽没能改变社会,守住渐渐消逝的三代之礼,但却给那个激荡的时代添上了一抹不变的原色,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们迷茫时,可以找到知音,找到榜样,找到单纯的感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可见,中国人对君子的崇尚由来已久。

可现在的很多人却已经忘记了这种温柔敦厚的儒家君子之风,各种因琐事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就连一些著名学者在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也不时恶语相向,把学术争论变成人身攻击。

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提君子风度并给予它新的阐释,十分有必要。

那么,何谓君子风度?【课内挖掘】中国史学有着“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两大传统。

“秉笔直书”,即直笔,遵循“书法不隐”“据事直书”的写史原则。

“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你对“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观点。

[角度] “秉笔直书”方能著万世“春秋”。

【课外运用】示例:孔子高度评价董狐“书法不隐”,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受到了崇高的赞誉。

我觉得,凡历史必得澄澈如镜,不能遮掩,方能还历史以真实。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古代如此,近代亦然。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

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出了正直的史学家的尊严,人民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晋灵公不君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晋灵公不君2》

第三段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右提 弥明知之(20), 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2), 非礼也。”
(18)饮:给……喝。
第三段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右提 弥明知之(20), 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2), 非礼也。”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1),寘诸橐以与之(32)。既 而与为公介(3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1),寘诸橐以与之(32)。既 而与为公介(3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右 提弥明知之(20), 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 (22),非礼也。”
译文:这年秋天九月,晋灵公设宴赐赵盾酒喝,预 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击赵盾。赵盾的车右 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侍 奉君王喝酒,超过三杯(还不告退),不合礼仪。”
译: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 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 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 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 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1),寘诸橐以与之(32)。 既而与为公介(3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 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 也。
第三段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右提 弥明知之(20), 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2), 非礼也。”

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D.遂自亡.也亡:死亡解析:亡:逃走。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同“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答案:B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靡不有初.____________。

(3)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怀矣.____________。

答案:(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鲜克有终(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4)自诒伊戚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贼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含答案

3 晋灵公不君[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胹.(ér) 熊蹯.(fán) 稽.首(qǐ) 鲜.克有终(xiǎn) 骤.谏(zhòu) 嗾.(sǒu) 翳.桑(yì) 食.之(sì) 橐.(tuó) 诒.(yí)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2)寘诸畚(“寘”同“置”,放置)(3)三进及溜(“溜”通“罶”,这里指屋檐下)(4)衮职有阙(“阙”通“缺”,过失)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患⎩⎪⎨⎪⎧ 问其故,而患.之(动词,担忧)公患.之(动词,厌恶)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名词,忌讳)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名词,毛病)(2)观⎩⎨⎧而观.其辟丸也(动词,观看)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名词,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一般的宫殿)(3)过⎩⎪⎨⎪⎧ 吾知所过.矣(动词,犯过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过错)使妇人载以过.朝(动词,经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动词,责备)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动词,探望) (4)舍⎩⎪⎨⎪⎧ 舍.于翳桑(动词,住宿)食之,舍.其半(动词,留下)退避三舍.(《左传》)(名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动词,筑舍定居)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动词,放弃)(5)视⎩⎪⎨⎪⎧ 而后视.之(动词,看见)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名词,视力、视察)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动词,观察)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动词,看待) (6)善⎩⎪⎨⎪⎧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名词,好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动词,友好对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形容词,善良、好的)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动词,擅长、善于)(7)如⎩⎪⎪⎨⎪⎪⎧ 夫如.是(动词,好像)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连词,或者)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赶得上、比得上)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动词,到、往)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晋灵公不君.(名词作动词,行君道)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3)公嗾.夫獒焉(名词作动词,发出唤狗的声音) (4)舍.于翳桑(名词作动词,住宿) (5)晨.往,寝门辟矣(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6)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形容词作动词,吃完) (7)问其故,而患.之(意动用法,以……为患,担忧) (8)晋侯饮.赵盾酒(使动用法,使……喝、给……喝) (9)食.之,舍其半(使动用法,使……吃饭) (10)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使动用法,使……幸免) (11)提弥明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书法..不隐 古义:记事的原则。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Word含解析.doc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Word含解析.doc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经典原文 3晋灵公不君读《春秋》必读“ 三传”,读“三传”必读《左传》。

左丘明的努力虽没能改变社会,守住逐渐消失的三代之礼,但却给那个激荡的时代添上了一抹不变的原色,给我们留下了弥足宝贵的财产,让我们迷惑时,能够找到知己,找到模范,找到纯真的感人!美君王不君终被弑,臣守大义不侮身。

字体赏美文君子风采陈鲁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可见,中国人对君子的崇尚由来已久。

可此刻的好多人却已经忘掉了这类温柔敦朴的儒家君子之风,各样因杂事致使的恶性事件屡次见诸报端,就连一些有名学者在与他人建议相左时,也时时恶语相向,把学术争辩变为人身攻击。

在建设文明和睦社会的今日,重提君子风采并赐予它新的阐释,十分有必需。

那么,何谓君子风采?以礼待人,尊敬他人,即君子风采。

有名文学家夏衍病危时,秘书看到他十分痛苦,就说:“我去叫医生。

”正当秘书开门欲出时,夏衍忽然张开眼睛,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

”随后就昏倒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在生命告急的关头,夏衍仍旧没有忘掉用礼貌的语言表示对他人的尊敬,这类君子风采,可谓模范。

感情控制,理性行事,乃君子风采。

生活中与他人有不一样建议时,偶有争吵在所不免,但必定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性行事,据理力求,而不是恶语相向,逞一时之气。

胡适曾与鲁迅论战,虽多有不快,但都属正常笔墨官司。

以后作家苏雪林诬蔑鲁迅,对鲁迅进行狠毒的人身攻击,胡适站出来仗义执言,责备苏雪林的过激言行,充足必定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胡适的做法充足显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君子风采。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风采。

君子处世,凡是严格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碰到高人,见贤思齐。

与人有隙,反省自己的不足。

这样才能不停进步,身修德进。

与人交往时有容人的雅量,不用自己的标准苛刻他人,尊敬他人的看法与选择,即便分歧难以调解,也不过“道不一样不相为谋”,绝不强加于人,有失君子风采。

无所畏惧,勇于担当,为君子风采。

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答案

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三单元+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三)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D.遂自亡.也亡:死亡解析:亡:逃走。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同“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答案:B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靡不有初,____________。

(3)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怀矣,____________。

答案:(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鲜克有终(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4)自诒伊戚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贼之。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3《晋灵公不君》(人教版)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3《晋灵公不君》(人教版)

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解析:A项,入:被采纳;B项,骤:多次,假:非正式的;D项,遗: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C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读“yìn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橐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①⑥/②③/④⑦/⑤ 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②③连词,表修饰;④⑦介词,把;⑤连词,顺承。

答案:A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 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D.遂自亡.也亡:死亡解析:亡:逃走。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同“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盛服..将朝A.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提弥明死.之D.晋侯饮.赵盾酒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D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为动用法。

答案:B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靡不有初,____________。

(3)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怀矣,____________。

答案:(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鲜克有终(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4)自诒伊戚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贼之。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第三单元 晋灵公不君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第三单元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1.连线作者《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453)三家分晋的史实。

《左传》全文共196 000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大经”。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2.整体感知《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

晋灵公,名夷皋,是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

公元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

《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1.识字注音 胹.熊蹯.( ) 寘.诸畚.( ) 稽.首( ) 鲜.克有终( ) 衮.职有阙.( ) 麑( ) 嗾.( ) 翳.桑( ) 寘诸橐.( ) 自诒.伊戚( ) 2.通假字(1)而观其辟丸也( ) (2)杀之,寘诸畚( ) (3)三进及溜( )(4)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 (5)亡不越竟( ) (6)反不讨贼( ) 3.一词多义(1)莫⎩⎪⎨⎪⎧ 则莫之继也( )至莫夜月明( )(2)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裘马过世家焉(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故人庄( )(3)诸⎩⎪⎨⎪⎧ 杀之,寘诸畚(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孟子对曰:“……不识有诸?”王曰:“有之。

”( )(4)亡⎩⎪⎨⎪⎧ 遂自亡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河曲智叟亡以应( )(5)病⎩⎪⎨⎪⎧ 见灵辄饿,问其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6)右⎩⎪⎨⎪⎧ 其右提弥明知之(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4.古今异义(1)弃君之命,不信..古义: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 晋灵公不君《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

晋灵公,名夷皋,是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

公元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

《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使我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也使我们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的品德和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一、注音胹.________ 熊蹯.________ 寘.________ 稽.首________ 鲜.克有终________ 骤.谏________ 麑.________ 嗾.________ 翳.桑________ 食.之________ 橐.________ 诒.________ 二、解释词义过⎩⎪⎨⎪⎧使妇人载以过.朝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一日,大母过.余曰 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郑伯克.段于鄢 克.日完成 假⎩⎪⎨⎪⎧尚早,坐而假.寐 假.令仆伏法受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以⎩⎪⎨⎪⎧厚敛以.雕墙 使妇人载以.过朝 遂扶以.下 请以.遗之 倒戟以.御公徒 以.示于朝而⎩⎪⎨⎪⎧谏而.不入 稽首而.对曰 坐而.假寐 触槐而.死 明搏而.杀之 宣子未出山而.复 麑退,叹而.言曰 之⎩⎪⎨⎪⎧未知母之.存否? 请以遗之. 其我之.谓矣 则子继之. 贼民之.主三、通假字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____________杀之,寘诸畚 ____________三进及溜 ____________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____________宣子田于首山 ____________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____________反不讨贼 ____________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____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晋灵公不君.______________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______________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______________公患.之,使麑贼. ______________晋侯饮.赵盾酒 ______________斗且.出 ______________提弥明死.之 ______________赵盾弑.其君 ______________书法..不隐 ______________五、分析句式类型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______________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______________尚早,坐而假寐 ______________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______________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______________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______________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______________其我之谓矣 ______________六、积累名句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靡不有初,________。

庆父不死,________。

外举不弃仇,________。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

答案:一、ér fán zhìqǐxiǎn zhòu chú nísǒu yìsìtuóyí二、过:动词,穿过动词,犯错误名词,过错动词,犯错误动词,超过动词,看望克:副词,能动词,克制动词,战胜动词,严格限定假:形容词,非正式的连词,如果介词,借助动词,宽容名词,假日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目的介词,把而:连词,表假设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代词,代她,指母亲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我”结构助词“的”三、“辟”通“避”,躲避“寘”通“置”,放置“溜”通“罶”,屋檐下“阙”通“缺”,过失“田”通“畋”,打猎“竟”通“境”,国境“反”通“返”,返回“诒”通“贻”,遗留四、君:名词活用为动词,不行君道入:被采纳衮:衮袍,这里指君位患:厌恶;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饮:给酒喝且:连词,一边……一边死之:为之死,动词为动用法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书法:记事的原则五、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六、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鲜克有终鲁难未已内举不失亲有备无患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橐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①⑥/②③/④⑦/⑤ 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⑦/⑤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纳,这里指被采纳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克制D.晨往,寝门辟.矣辟:打开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观其辟丸也.②则社稷之固也.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①不入,则.子继之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D.⎩⎪⎨⎪⎧①宣子骤谏,公患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7.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 B.⎩⎪⎨⎪⎧①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C.⎩⎪⎨⎪⎧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①公患之,使麑贼之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 .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

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

可见其“不君”。

C .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D .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

这种精神连杀手麑都被感化。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①,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