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2)
周三多_管理学_第二版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管理的定义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载体是组织;(2)本质是合理分配和调节各种资源的过程;(3)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职能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二、管理职能、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2)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3)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4)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5)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组织、领导、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有效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角色与管理者技能(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四、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4)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5)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6) 亨利·汤的收益分配制度(7)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1.亚当•斯密为什么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以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损失的时间。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是一份为学生提供全面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指南。
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并培养他们在不同组织环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本大纲的主要内容:一、引言本部分将介绍管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还将概述本大纲的结构和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领导、决策、沟通等。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为未来的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三、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本部分将介绍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系统理论等。
学生将学习不同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应用,并能够批判性地评估其优缺点。
四、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本部分将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领导与决策领导和决策是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部分将介绍不同领导风格和决策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六、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本部分将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包括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战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七、组织设计与变革组织设计和变革是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到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的调整。
本部分将介绍组织设计和变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组织设计和变革能力。
八、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议题,它涉及到管理者在决策和行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本部分将介绍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社会责任意识。
九、管理实践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通过分析真实的管理实践案例,将所学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 生日: 1856/20/3 。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 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 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 · W 泰罗
泰勒认为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对劳资双方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巴贝奇(产业革命后期英国的数学家和
机械学家,1792-1871)的作业研究和报 酬制度 亨利· 汤(1844-1924)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1856-1935)的奖金方案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
1723-1790
具匠家庭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 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 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 驱者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Charles Babbag)
1812年他协助建立了分析学会,
1792-1871
其宗旨是向英国介绍欧洲大陆在 数学方面的成就。该学会推动了 数学在英国的复兴 1814年和1817年先后获得文学学 士和硕士学位 1815—1827年期间在伦敦从事科 学活动,1827—1828年期间在欧 洲大陆考察工厂 1828—183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 卢卡斯数学教授(原为伊萨克· 牛顿的教席)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觉得组织要能良好运行应具有5种正 面的官僚机构特征(官僚集权组织管理理 论): 1、定义良好的职权层级。 2、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3、清晰的劳动分工。 4、成员之间是理性的而非个人的关系。 5、成员认定组织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打印版)教学提纲
第1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的定义、五种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的职能:信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各种管理职能的关系:1)信息获取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
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
5)管理就是这些职能的不断循环2、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代表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 L.甘特等。
a.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基本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b.其他人的贡献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2)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林德尔·厄威克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a.法约尔的贡献(“5+6+14”):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编号:13101B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51总学分:3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管理学是我院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各项管理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职能为框架,全面介绍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学的四大职能,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会从管理学知识的学习中获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选择板书结合PPT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六、课时分配章次章名学时实训讲授合计1 管理与管理学2 22 管理思想的发展 2 23 管理的基本原理 3 34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3 35 管理的基本方法 3 36 决策 3 37 计划与计划工作 2 28 计划的实施 3 39 组织设计 3 310 人员配备 2 211 组织力量的整合 2 212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2 213 领导与领导者 3 314 激励 3 315 沟通 2 216 管理信息 2 217 控制与控制过程 3 318 控制方法 2 219 管理的创新职能 2 220 企业技术创新 2 221 企业组织创新 2 2合计51 51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产生、为什么学习管理学、如何学习管理学等问题,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职能、性质、管理者的分类、角色、技能,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道德与社会
郑煤集团大平矿难 2004年10月20日晚,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大平 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件,造成148人死亡, 32人受伤。 太子奶事件 2004年8月20日,北京太子奶集团旗下的三 家企业因 未能如期兑现捐赠承诺,被中国 妇女发展基金会告上法庭。太子奶集团坚 持“未得到约定回报”,而妇女基金坚持 “兑现捐赠是回报的前提。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经济学家
■创立了“货币主义 理论”,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 ■提出“不受政府干 预的市场经济是最有 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经 济学家
(1912---2006)
古 典 观
大多数管理者是职业管理来 者。
古典观认为:职业管理 只向股东负责(财务收入) 者只关心企业利润,不 承担社会责任
◆度量一个人信念强 度(自我克制力)的 指标,
●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 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
控制中心 自我强度: 因此,自我强度高和具有内在
◆自我强度高的人, 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 为更加一致。
由运气或机会所决定。 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 负责。
2-9
因此,科学的、正式的、 结 规章制度 严密的组织有利于道德 构 的产生,管理者越有可 变 职务说明书 量 能采取道德行为。
就连世界第二富翁,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老先 生也将自己的巨额资金缴给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 会投入到慈善事业中。非洲贫困、干旱缺水、疾病 泛滥地区经常出现比尔·盖茨的身影,经常有比尔& 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投入的资金;比尔·盖茨:基金 会已经在中国资助了几个项目,用于接种疫苗,比 如乙肝疫苗等。并正在开展一个全面计划,对有关 艾滋病防治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的资助。从他个人和 家庭来说,2006年,比尔·盖茨宣布从2008年7月 开始,不再负责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将更多时间 用于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他曾经表示过,给 自己孩子留很少的财富,将自己98%的财产留给比 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2.2 课后习题详解1.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
答: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
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民族精神"、“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家风”、“校风”等。
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要想长期生存,不仅需要遵守法律,同时还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2.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是什么?答:伦理与道德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在于造就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因为“伦”本身就是个体性与实体性的统一。
组织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其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前两个要素都与伦理道德有关。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企业要将“最强的动力”与“最好的动力"相协调,在互动中建立合理的“冲动体系"或“人文力体系"。
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另一方面藉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周三多管理学教学案
《管理学》教案课程学时: 51学时课程性质:必修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概述:《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管理学》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应用。
二、课程目的: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内容认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文献阅读、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四.考核方法:课堂参与:10%平时作业:20%期末考试:70%导论:面向21世纪的管理学1.1.管理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美国管理学家出自于实践,他们用Exciting 来表达。
因为探究如何从一个小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成为一家巨人公司,并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员,造就一个世界首富的企业家,这样一个过程,其中的奥妙在何出,我们如何才能作出如此绩效?--兴奋《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组织。
管理出效益,邯郸钢铁公司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效益,芜阳钢铁厂五下邯钢学习,未能学成。
2.2.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首先,任何组织的管理好坏都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汽车上时,你会抱怨公交公司的管理太差;当你在学校学期初交学费,非常的混乱,或者丢失了钱物时,你会认为学校的管理不善其次,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被管理者,有时有双重身份,你该如何对待你的上司,你的下属。
3.3.管理学的未来管理理论较为完善和成熟,但在不断发展新的理论不断涌现: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灰色管理、柔性管理、再造第一篇管理的内涵本篇包括三章内容: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管理学第二章周三多第三版春春
2.1 决策与决策理论
四、决策理论 2.行为决策理论(1950年以后)
满意性原则 有限理性 强调非经济因素 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
2.2 决策过程
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筛选方案 执行方案
明确目标 拟定备选方案 评估效果
2.3 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的稳定性 市场结构 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
定量决策方法
集体决策方法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2.4 决策的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1、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 4项原则: a.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
b.建议越多越好 c.鼓励独立思考 d.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怎样让核桃自动裂开?
应用案例——让核桃自动裂开
某蛋糕厂为了提高核桃裂开的完整率,对“如何使核 桃裂开而不破碎”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头脑风暴会议,会上 大家提出了近100个奇思妙想,但似乎都没有实用价值。
其中有一个人提出:“培育一个新品种,这种新品种 在成熟时,自动裂开”。
瘦狗
组
相对竞争地位
合 低图
巨人与史玉柱
2.4 决策的方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
1. 线性规划法 在一组线性约束条 件下,求解线性目 标函数的最优解
2. 价值分析法 确定投入的多少以及 投入的方式,以求最 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 回报
3. 排队论 为解决随机服务系 统中因拥挤而产生 的数学方法,以求 得既减轻拥挤又花 费最小人力、费用 的最优结果
特尔菲法简介 己的意见。
3)群体现在开始讨论,以把每个想法搞清楚并做出评价; 这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 由于吸收不同的专家与预测,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管理学》周三多等主编+第二版+笔记(完整版)
第一单元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一)外国学者的定义1、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斯蒂芬·P .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管理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3、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沃伦·R .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 .阿特纳: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而管理则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1、徐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有三层含义)2、杨文士和张雁: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三)综合定义(教材)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职能(一)有关管理职能的不同观点1、20世纪初,法约尔(Fayol,1916)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s and O’Donnell,1955)把管理的职能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掌握管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3. 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a. 管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b.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里程碑c.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派2. 组织管理与领导理论a. 组织管理的定义和特点b. 组织结构与设计c. 领导力的概念与要素d. 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应用3. 决策与沟通a. 决策的过程与类型b. 决策模型与优化方法c. 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技巧d. 沟通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作用4. 战略管理与创新a. 战略管理的概念与目标b. SWOT分析与战略规划c. 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管理学的整体认识。
2.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管理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管理实践活动,如制定组织结构、领导力评估等。
四、教学评估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关于管理学的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组织管理实践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
3.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导论》2.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幻灯片、实际管理案例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a. 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管理问题,激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
2. 管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5分钟)a. 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b. 介绍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c. 说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派。
3. 组织管理与领导理论(30分钟)a. 解释组织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b. 讲解组织结构与设计的重要性。
周三多《管理学》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知识概要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管理的职能:法国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美国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导、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5、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二)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A:法约尔:(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a技术活动;b商业活动;c财务活动;d安全活动;e会计活动。
(2)管理的14条原则:a分工;b权力与责任;c纪律;d 统一指挥;e统一领导;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g报酬合理;h集权与分权;i等级链与跳板;j秩序;k公平;l人员稳定;m首创精神;n集体精神。
B: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整理教学提纲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二.管理的必要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领导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五)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共同目标定义: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
即正确地做事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即做正确的事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3)牺牲效率的效果[例]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
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
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率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 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目标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什么是组织?3、操作者: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包括中层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基层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5、管理的职能法约尔: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组织的类型(如企业、政府部门、学校)?组织的规模(如小公司与大公司)?组织中的层次?跨区域的可转移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基层管理者 15% 24% 51% 10%中层管理者 18% 33% 36% 13%高层管理者 28% 36% 22% 14%7、管理与经营管理经营条件: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物背景: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末期目的: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角度: 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 外向性(环境)适用:一切组织企业三、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02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7:18
11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军事斗争与政府管理的成果 劳动实践过程的成果
对社会的认识、思想、文化的成果
科技创新的成果
《易经》 《孙子兵法》 《周礼》 《墨子》 《老子》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17:18
12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易经》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 的经营策略,涉及预测、计划、组织 、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 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 《论语》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 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 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有助于 我们深刻领悟管理的本质、管 理的特性和管理的规律。
管理思想
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 它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在管理活动中发挥 指导和引导的方向性作用。
17:18
2
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风范
• 弘扬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正 在成为一种全球共识。 • 一路一带,经济全球化 • 不计前嫌,跟所有能合作的国家合作,共谋 发展。 • 谦虚忍让,谋求人类共同繁荣。 • 惩治贪腐,十八大以后,必须收手。
17:18
17
17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一、顺“道” 二、重人 三、人和 四、守信 五、利器 六、求实 七、对策 八、节俭 九、法治
• 西晋·陈寿《三国 志·蜀书九》:功以 才成,业由才广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管理的问题,其实就 是人的问题
17:18
18
18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一、顺“道” 二、重人 三、人和 四、守信 五、利器 六、求实 七、对策 八、节俭 九、法治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教学与考研考试大纲
《管理学》教学与期末考试考研大纲参考版2017年2月前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管理学》以经济管理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本科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以及发展趋势,为深入掌握各门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基本掌握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系统的经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管理学》知识来自对不同经济组织长期经济活动有益探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运用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其内容,领会其实质。
《管理学》知识与组织生存的客观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动关系,其知识体系、内容结构充满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站在客观环境的角度进行学习,以掌握《管理学》知识的本质。
先修课程要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
选用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自学相结合。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注:※符号标注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自主安排讲授,不在考试范围之例。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者的工作一、学习目的理解管理的含义与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及其性质。
二、本章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条件共同劳动;组织;组织目标二、管理的定义(教材第5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一、管理过程(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2004.4,第9页)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大纲
管理学大纲(宿州学院专升本)(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掌握: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2.熟悉: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3.了解:人类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掌握: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2.熟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3.了解: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1.熟悉:管理原理的特征。
2.了解: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四章道德与社会责任1.掌握: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2.熟悉:几种相关的道德观,企业的社会责任。
3.了解: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二)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1.了解:管理的方法。
第六章决策1.掌握:决策的方法。
2.熟悉:决策的类型,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3.了解:决策的含义、原则、依据,决策的理论。
(三)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1.掌握:计划编制过程。
2.熟悉:计划的类型。
3.了解: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四)第八章计划的实施1.掌握: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再造。
第九章组织设计1.掌握: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2.熟悉: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3.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分权及其实现途径。
第十章人员配备1.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委员会。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
2.熟悉: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组织变革类型和目标,组织变革的内容。
3.了解: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1.掌握: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2.熟悉: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3.了解:领导艺术。
第十四章激励1.掌握:激励理论。
2.熟悉:激励的性质。
3.了解:激励实务。
第十五章沟通1.掌握: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2.熟悉:沟通的过程与类别。
3.了解:冲突与谈判。
第十六章管理信息1.了解: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教案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内容的讲授,使学生理解管理的含义,把握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也就是管理的基本内涵。
二、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
三、教学难点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四、教学内容和要点了解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性质、特征及学习管理学的意义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六、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等七、教学手段:幻灯八、3学时第一节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二)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项特殊职能2.管理也是生产力(三)管理的社会属性1.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思考题:1、管理的特性2、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代表人物。
二、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四、教学内容和要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幻灯六、3学时第一节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顺道2.重人3.人和4.守信5.利器6.求实7.对策8.节俭9.法治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2.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二)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其人2.科学管理的实质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行为科学学派(二)管理科学学派(三)“决策理论”学派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三)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新趋势思考题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2、中国的国企改革路在何方?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系统原理的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编号:13101B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51总学分:3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管理学是我院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各项管理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职能为框架,全面介绍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学的四大职能,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会从管理学知识的学习中获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选择板书结合PPT五、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六、课时分配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产生、为什么学习管理学、如何学习管理学等问题,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职能、性质、管理者的分类、角色、技能,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1.1管理的职能与性质1.2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3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教学重点】管理的含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技能【教学难点】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代表人物。
【教学内容】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2.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2.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理解每一原理的特征、实质以及评价。
【教学内容】3.1 管理原理的特征3.2 系统原理3.3 人本原理3.4 责任原理3.5 效益原理【教学重点】系统原理的特征、效益原理的评价【教学难点】责任原理的实质、管理有效性的本质【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及道德的相关概念、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并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4.1 道德管理的特征4.2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4.3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4.4 企业社会责任【教学重点】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教学难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五种基本方法及其使用。
【教学内容】5.1 管理的法律方法5.2 管理的行政方法5.3 管理的经济方法5.4 管理的教育方法5.5 管理的技术方法【教学重点】管理的五种方法的实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教学难点】管理的经济方法【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六章决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教学内容】6.1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6.2 决策的类型与特点6.3 决策的理论6.4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6.5 决策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决策。
【教学难点】常用的决策方法,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七章计划工作【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构成要素,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分类标准,计划编制过程;掌握计划与决策的逻辑关系,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各种职能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之间的关系,计划层级体系,计划编制过程的内在逻辑。
【教学内容】7.1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7.2 计划的类型7.3 计划编制过程【教学重点】计划的类型,编制程序,操作技术及方法【教学难点】计划编制过程【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八章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及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涵;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目标的性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基本逻辑及其评价,网络图的基本内涵;能运用所学的内容将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
【教学内容】8.1 目标管理8.2 滚动计划法8.3 网络计划技术8.4 业务流程再造【教学重点】目标管理的要义及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网络计划技术【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九章组织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的定义及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权变式组织设计与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不同之处,组织结构的定义与三大基本特征,职权的定义、来源、种类,权力的定义、来源和种类,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通过区分层级结构与有机结构可以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教学内容】9.1 组织设计概述9.2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9.3 部门化9.4 集权与分权【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应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这些结构形式的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组织与组织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组织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主要因素。
【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十章人员配备【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过程,人员配备的一般原则,员工招聘的标准和来源,人员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职业计划与发展的意义以及阶段性特点。
【教学内容】10.1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10.2 管理人员的选聘10.3 管理人员的考评10.4 管理人员的培训【教学重点】管理人员选聘的方法、途径和程序【教学难点】掌握管理人员招聘的程序与方法,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以及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分析,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了解直线与参谋的概念及作用,理解委员会的局限性。
【教学内容】11.1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11.2 直线与参谋11.3 委员会【教学重点】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正面及负面影响【教学难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组织变革的四种基本类型和三个基本目标,组织变革中有关压力、变革阻力、组织冲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2.1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2.2 管理组织变革12.3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对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变革阻力以及组织冲突进行识别,并能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会建构新型组织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内容以及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与管理,领导的三种作用,权力与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基本分类,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教学内容】13.1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13.2 理想的领导与领导集体13.3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13.4 领导艺术【教学重点】领导方式及各种领导学说【教学难点】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十四章激励【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的分类基础及其三种类型——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激励的基本形式和实务;使学生一般可以有效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用需要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解决一般的激励问题,运用本章介绍的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
【教学内容】14.1 激励的性质14.2 激励理论14.3 激励实务【教学重点】激励的机制、方法和激励理论【教学难点】激励在管理的领导职能中的地位,激励与行为、结果的相关性,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基本观点和意义【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十五章沟通【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沟通的概念、过程和类别,组织中沟通和组织间沟通,有效沟通的般障碍,有效沟通的实现,冲突及其产生原因,管理冲突的方法,谈判以及判的有效性;学会审视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沟通技能和沟通质量,比较熟练地运用沟通原理达到自我熟悉的沟通效果,对所处的组织基本能够看出效率与沟通质量的关系,学会应用冲突管理战略处理生活中的冲突。
【教学内容】15.1 组织中的沟通15.2 沟通的障碍15.3 冲突与谈判【教学重点】沟通类型及沟通网络【教学难点】掌握沟通在领导职能中的作用,沟通过程的基本环节,沟通方式的优劣,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区别。
【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六章管理信息【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教学内容】16.1 信息与信息化16.2 信息化的管理16.3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16.4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管理【教学重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教学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教学内容】17.1 控制及其分类17.2 控制的要求17.3 控制过程17.4 危机与管理控制【教学重点】控制的原理与过程【教学难点】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学时数】讲授3学时第十八章控制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种类,预算的作用和缺点,对供应商的控制,经营审计;掌握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
【教学内容】18.1 预算控制18.2 非预算控制18.3 成本控制【教学重点】能够将控制方法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教学难点】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学时数】讲授2学时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基本概念,创新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