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11个问题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11个问题

6问:胰岛素品种或剂型改变时用量如何调节?
答: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时,用量减少20%,人胰岛素改用动物胰岛素时应增加20%,胰岛素吸入(肺毛细气管吸收)治疗改用注射时,药量要增加3~4倍;口喷胰岛素(口腔粘膜吸收)4单位,相当于皮下注射胰岛素0.73单位。
7问:凌晨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9问:混合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答:早晚注射混合胰岛素,若午餐前血糖高,表示混合胰岛素中的短效不足,若晚饭前血糖高,表示中效胰岛素不足;若睡前血糖高,表示晚餐前的短效胰岛素不足,若清晨血糖高,表示中效胰岛素不足,可按照这一原则调节。
10问:胰岛素注射期间如何监测血糖?
答:胰岛素调节是以不同时段监测的血糖的水平为依据的,可先测空腹与晚餐前血糖,前者反映夜间血糖的生成,后者反映白天的血糖利用情况,3~5天测一次。待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0mmol/L以下时,可改为每周监测一次。
答:刚开始用胰岛素时,常用的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有:一是空腹血糖(mmol/L)×1.8;二是空腹血糖(毫克)÷10;三是体重Kg×0.3~0.5mmol/L此法比较常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数值,为一天的胰岛素用量,一般按照早2/3,晚1/3的剂量分两次注射。①空腹血糖(mmol/L)×1.8mmol/L。②空腹血糖(毫克)÷10毫克。③体重×0.3~0.5mmol/L,上述计算为一天的用量。
答:睡前用了中效胰岛素,而清晨血糖>8mmol/L,可测一次凌晨3点血糖,若≥4mmol/L,则称“黎明现象”,表明胰岛素不足,需增加用量。若<4mmol/L,称“苏木杰效应”,表明胰岛素过量,应减少用量。
8问:肥胖或消瘦的病友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答:若病友已经按标准体重和活动量计算的热量,并按照制定的食谱进食,但血糖仍高,调节的原则是,消瘦者增加胰岛素不减饮食,肥胖者不增加胰岛素,减少饮食量,增加运动量,并增加双胍类药。若因某种原因临时需要多吃1两主食(50)克时,需要另加胰岛素5单位。一般一个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所升高的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扎4—6h,绝对卧床、穿刺侧肢体制动24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渗血、肿胀,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温
度是否正常,并与对侧肢体比较。 4小结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
少等优点,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术 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对手术的成功有非常重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 3.I及时准确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如:生命体征、输液量、尿量、 造影剂种类及量、肝素钠及其它特殊用药、术中病情变化及抢救 经过等。 3.2熟悉栓塞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2.1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在整个造影和栓塞过程中都有可能发 生,可因术中操作不当所致,术中操作要轻柔,牵拉导管要缓慢, 严密观察病情,患者一旦突发头痛、恶心、颈部僵痛等情况立即通 知医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组患者无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发生。 3.2.2脑血管栓塞、脑缺血多由于动脉瘤内血栓脱落或栓塞材料 脱落栓塞血管所致,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瘫痪等,此时应 做好气管插管、备好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H。本组患者无脑血管栓 塞发生。 3.3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穿刺部位子弹性绷带加压包
当代护士2010年6月下旬刊(专科版)
·13·
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谭立新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2型搪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6年3月一2008年
3月对有胰岛素治疗适应证的2型耱尿病患者在进行入院评估的同时调查其对胰岛素治疗的接受程度,了解其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
2.3 76例患者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原因(见表1)
表1 76例患者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原因
(例)
2.4 72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及lqbAlc值比较C见表2) 表2 72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及HbAlc值 (i±8)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刘石平教授)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刘石平教授)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 每3-5
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讨论稿.
|
根据三餐前血糖水平调整三餐前用量示例
晚餐前血糖(mmol/l) < 4.4 4.5-6.1 6.2-7.8 7.9-10.0 > 10.0 午餐前胰岛素剂量调整 -2U 0 +2U +4U +6U
|
代谢记忆:持续高血糖状态在 靶器官细胞中留下代谢“印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作用

记”,即使此后血糖良好控制, 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将大增
胰岛素强化治疗更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可诱导血糖长期缓解 ,而早期控制血糖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强化治疗及强化血糖监测,有利于血糖控制,可减少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情况

下述情况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
中国胰岛素泵指南.2010版.
|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1型糖尿病患者 器官移植后患者 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
noon
6pm
2am
4am
8am
时间
|
www.diabetesclinic.ca
胰岛素泵简介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岛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h向患者体内输
入微量胰岛素

胰岛素泵两种输注方式
基础输注率 (Basal
rat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导语: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快速减轻高糖毒性,改善患者预后。

近日,《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1(以下简称“共识”)重磅发布,以2017年《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2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研究新进展,内容涵盖的定义和临床获益、治疗的适用人群、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方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后续血糖管理等,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的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方案。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定义、流程和临床获益1997年,一项土耳其研究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患者病情缓解3,为T2DM 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至此T2DM 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的探索进程拉开序幕。

随着循证证据的累积,多项研究证实,T2DM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诱导病情缓解4-6,且0细胞功能改善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对于缓解均具有重要意义7。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通过每日多次(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使血糖快速达标的一种治疗方法1。

新版共识推荐,对于新诊断的T2DM 患者,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 0%或空腹血糖(FPG ) >11. 1 mmol/L ,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采用短 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图1 )。

对于已诊断的T2DM 患者,口服降糖 药治疗后HbAlc >9%或胰岛素治疗后HbAlc >7% ,可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图2)1。

一项纳入382例新诊断中国T2DM 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修复0细胞功能并改 善胰岛素敏感性(P 均<0. 0001 ),且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近50% 患者获得1年以上糖尿病缓解6。

对于不同病程的T2DM 患者,短 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胰岛0细胞功能8。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2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即可控制血糖。

但当其服用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则必须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然而临床实践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将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改为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需要一个安全过渡的过程。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地过渡到注射胰岛素呢?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如下三个阶段性的治疗方案: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可在服用降糖药的基础上,于晚餐前或临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以提高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更好地控制血糖。

该治疗方案虽然只需患者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却能使患者安全有效地控制住血糖。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该治疗方案主要可供采取第一个阶段的治疗方案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

该类患者应先停用口服降糖药,然后改为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预混胰岛素,以使三餐后的血糖和夜间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其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于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于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

虽然糖尿病患者在该阶段的治疗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增多了,但这种治疗方法更符合人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规律。

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在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维持住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达到良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后,不但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加速其他疾病(如感染、创伤)的改善。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仍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近年来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一、传统糖尿病药物1、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它可以帮助身体细胞吸收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胰岛素的使用常常伴随着低血糖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

2、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酰脲类、格列奈类等,这些药物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因人而异,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

二、新型糖尿病药物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GLP-1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激素,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近年来,GLP-1类似物已经被开发出来,如利拉鲁肽和度拉鲁肽,它们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高的稳定性,可以减少注射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2、SGLT-2抑制剂:SGLT-2是一种肾脏中的糖通道,可以促进血糖的排泄。

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SGLT-2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最近上市的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选择。

3、葡萄糖激酶激动剂:葡萄糖激酶是一种肝脏中的酶,可以刺激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储存。

葡萄糖激酶激动剂可以激活葡萄糖激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药物如西格列汀和瑞格列汀等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人员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糖尿病药物问世。

例如,针对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过程的靶点将会成为药物研发的重点。

联合用药方案可能会更加个性化,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本文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新型糖尿病药物在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开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开始胰岛素治疗
的标 志 。其实 .及 时地 开始 咦 岛素 治 疗夏 雨 能够 帮助 改 善预 毛 。这

点翠在 善g 的英 国糖 录病 前 瞻性研 究 ( KP0s )中就 B 经得到
证实 ,现在 .越 来越 多 的入 加入 至 糖尿 病 大军 中 .通 过患 者教 育 消 除开始咦岛素治疗的种种障碍具有棼常重要的意义 。
糖尿病天 地
疗效 果 的重 要 一环 。
岛素是更合理的首选方法。当然,如 过 4 % 的 2型糖 尿病患者心理健康 O 很差 ,以致 于影 响糖 尿病 治疗 。 很 多 患 者 难 以接 受 胰 岛 素 治 疗 是 因 为他 们 认 为开 始 使 用胰 岛 素意 味着 糖 尿 病 更 加 严 重 了。 一
增 加 胰 岛 素 用量 和 制 定 合 适 的 血 尤 其 是 有 了长 效胰 岛 素类 似 物 来 很 差 的患 者 ,这 种 做 法 当 然也 会
糖 目标 以及 掌握 胰 岛素 的正 确 使 作 为基 础 胰 岛 素 之 后 。 这 在很 大 造成 患者 对 胰 岛素 治 疗 的 抵触 心
用胰 岛 素 ,胰 岛素 有 了成 为 一 线 应 该 在 复 诊 时将 努 力达 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 程 中
善血糖控制 而不会 明显增加低 药物 的趋势 。其实 ,这样 做有些矫 的各 种 困 难 告诉 医生 。 医生 也 应
血 糖 和体 重 增 加 的风 险 。

枉过 正 了 。在 开 始 胰 岛素 治 疗 之 该 主 动 询 问 患者 有 哪 些 困难 并 前 ,我 们 有 很 多事 情 要做 : 留意 患 者 灰心 失 望 的情 绪 ,及 时
般 来说 ,需 要 开 始胰 岛 素

浅谈2型糖尿病患者何时开始胰岛素治疗

浅谈2型糖尿病患者何时开始胰岛素治疗
胰 岛素治 疗 。
9口眼降糖 药物至临 床最大 剂量联 合治疗 后 ,若 . 有2 型糖尿病 患 者 从诊断 开始 就用胰 岛素 。那 么 ,何 2 月血糖 仍 然 不能 够达 标 ,起始 注 射胰 岛素是 合 ~3 时 、何 种 情 况下 开 始胰 岛素治 疗 呢 ? 我们提 出以 下 理 的选择 。D C 、u DS S E 0 研 究及其后续 C T KP 和 T N 2
此时 ,肾糖闽升高,即使血糖升高,尿糖也可以表 患 者 ,血 糖升 高 明显 ,糖 化血红 蛋 白> . 9 %,单独 使 0
现 为 阴 性 。 因此 ,应严 格监 测 血 糖 ,以 便调 整 胰 岛 用 口服降糖 药物 难以 在短期 内控制病情 或取得 满意的
作者 简介 :周迎生 (9 5 16 一),男,医学# Z,主任 医师,硕 士研 究生导师。研 究方向:2 Z- -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研 究。
以及糖尿病 高渗综合征 。
疗开始胰岛素就是其中一种选择。不论先用哪一种胰
5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 。例如终末期 肾病患 岛素 ,强化 治疗时都 要采用补 充基础和 餐时胰 岛素 , . 者因进食不足及胰岛素灭活减退 ,易发生低血糖。
以达 到模拟生 理分泌 的形式 。如果是新 诊断的糖 尿病
药 ,因为药 物会通过 乳汁被 婴儿吸收 ,引发婴 儿低血
糖 。因此 ,患者哺 乳期间也要用胰 岛素治疗 。 8继 发 性 糖 尿病 ,如 类 固醇 糖 尿病 、垂 体性 糖 尿 病 ( 长 激 素 瘤 ) 、胰 源性 糖 尿病 ( 腺 切 除 生 胰 后 、重 症胰 腺 炎等 )以及 肝 源性 糖糖药 物不 能控制血 糖的患 者可 以联 合 疗 标 准指 出 ,早 期 开始 胰 岛素治 疗 对血 糖值> 3 ~ . 在 1. 9

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十问范文

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十问范文

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十问胰岛素治疗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病友最头痛的是不知如何计算和调节胰岛素用量,本文以问答方式做一介绍。

1问:初次胰岛素日用量如何计算?答:①空腹血糖(mmoI/L)x1.8mmol/L。

②空腹血糖(毫克)÷10毫克。

③体重x 0.3或0.5mmoI/L。

(注:上述计算的用量为一天的用量。

)2问:胰岛素的日用量如何分配?笞:①每天注射3次胰岛素:适用于初次用胰岛素的病人,按“日量除以3,中减2加早”的方法分配。

如日用短效胰岛素30单位,除以3等于10单位,中年减2单位,加在早上(第一次),即早上1 2单位、中年8单位、晚上10单位。

待血糖达标后,改用预混胰岛素,每天早餐前和晚餐前两次注射。

②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早餐前注射总量的2/3,晚餐前注射总量的1/3。

③每天注射1次胰岛素:白天3餐前口服降糖药,睡前按每公斤体重0.2单位计算追加一次长效、中效胰岛素。

睡前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与白天的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血糖控制更佳,低血糖反应更少、更安全。

3问:胰岛素用量如何按血糖高低进行调节?笞:①按空腹血糖调节:在原来胰岛素用量的基础上,由于血糖不能达标或出现低血糖,此时的胰岛素用量应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节:空腹血糖在5.0?7、OmmoI/L时不增不减;空腹血糖在3.0?5.OmmoI/L时,胰岛素应减少2?3单位或改在餐后注射;空腹血糖>7.OmmoI/L,每增高mmoI/L加胰岛素1单位。

②按餐后血糖调节: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0.0 mmol/L后,每增高2.Ommol/L加胰岛素1单位,但一次加量不要超过6单位。

4问:胰岛素用量按尿糖高低如何进行调节?答:肾糖阈正常时,餐前尿糖每增高一个“+”号且酮体阴性者加胰岛素2单位,酮体阳性者加3单位。

每次加量不应超过6单位。

5问:发烧时或月经期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答:不论何种原因发烧,体温超过38°C者,应在原胰岛素用量基础上增加20%。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是目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短效胰岛素,通过模拟胰岛素的分泌来调节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是一种酮酸那酯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并增加肌肉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来控制血糖。

1. 血糖控制效果: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

瑞格列奈通过减少葡萄糖生成,降低胰岛素抵抗,而甘精胰岛素则能够提供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两者的联合使用能够互补作用,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2. 体重控制效果:瑞格列奈可以减轻体重,而甘精胰岛素则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中,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体重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可以实现良好的体重控制,这可能与瑞格列奈的体重减轻作用和甘精胰岛素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提高作用相互作用有关。

3. 胰岛素抵抗改善效果:瑞格列奈能够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甘精胰岛素则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能力。

联合使用两者有可能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

4. 心血管保护效果:瑞格列奈被证明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而甘精胰岛素则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联合使用两者可能能够提供更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种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糖控制、体重控制、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每个病人的具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不同,联合治疗的具体方案仍需根据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联合治疗也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病人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
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
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基础胰岛素是T2DM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当前我国存在基础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特制订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针对基础胰岛素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更新。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对于有能力进行血糖监测、感知低血糖、进行自我管理的患者,医生可指导其进行简便易行的自我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天调整2U直至FPG达标(表4)。对于甘精胰岛素,患者还可采用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的简单方法进行自我调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LP-1RA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1)适用人群:推荐或最大耐受剂量的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而HbA1c仍不达标,尤其是FPG控制不达标者,可加用基础胰岛素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2)临床应用建议:基础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和剂量调整原则与口服药联合方案的原则相同。
肠内/肠外营养患者
接受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基础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推荐7.8~10.0mmol/L,需严格控制血糖的重症患者目标推荐6.1~7.8mmol/L。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方案(每日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h一次短效/速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U/(kg·d)起始。接受肠外营养的糖尿病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皮下胰岛素注射也可作为补充。接受持续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推荐每4~6h进行1次血糖监测。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成人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基础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规范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制定了指导建议,旨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药物使用方针。

一、糖尿病患者选择标准:1. 血糖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一直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标,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超过目标水平,应考虑使用基础胰岛素。

2. 胰岛素维持: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如口服降糖药物)已无明显效果,或者因为服药过程中的低血糖风险而不适合继续使用时,应转用基础胰岛素。

二、基础胰岛素的起始剂量:1. 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以0.1-0.2单位/千克体重/天的剂量开始,分为1-2次注射。

2. 已药物治疗的耐药患者:以替代剂量的形式进行,通常为0.2-0.3单位/千克体重/天,分为1-2次注射。

三、基础胰岛素的调整原则:1. 血糖监测:病人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通常,达到空腹血糖控制目标后,应每周增加2-4单位的剂量,直到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2. 补充胰岛素:如在晚餐后血糖仍不够理想,可以考虑增加晚餐前或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3. 治疗期间其他情况的调整:如发生生病、进行剧烈体力活动、饮食改变等情况,患者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胰岛素的调整。

四、监测与管理:1. 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应定期进行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2. 培训患者: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有关特定的基础胰岛素使用指导,并确保其正确理解和操作。

3. 定期复诊:医生和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结论:成人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基础胰岛素作为核心治疗药物,在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治疗
组别 治 疗前
4周
治疗 后 l 2周
【 孙宏. 1 】 初发2 型糖尿病早期胰 岛 素治疗【 . J 中国医药导报 . 0 , 5: 】 2 96 ) 0 (
-1 1 2 2. 6 6
【】 戴丽芬, 2 蒋绿芝. 胰岛素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 J 云南医药. 】 2 1, 1 )5-14 002( :2 . 2 5

开封
45 0 ) 7 3 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最终可导致心脏、 肾脏、 脑、 肢体大动脉等生命重要器官的损害, 致
死、 致残率高 , 给个人、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老年人 是高血压病患 者的主要群体。 加强对老午性高血压的防治, 少冠心病和脑卒 中 可减 的发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dcl n s h ein 21 年 第 l ekMei dA kT e dc e 02 aA M i O卷 第 1 期
49 5
硝苯地 平控 释片治疗老 年性原发性 高血压 的疗 效观察
黄敏 杰
( 南省开封市 兰考县 中医 院 河 南 河
【 关键词 】 老年人 ; 高血压病 ; 苯地平控释 片 硝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洼疾病, 一旦确诊应长期治疗。 老年人作为特殊群
初发 2型糖尿病 的早期胰 岛素治 疗
拜丽 克 子 ・ 守 尔 吾
( 新疆 阿克苏地区第 一人 民医院 内分泌科 830) 4 0 0
【 摘要 】 目的: 研究对于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胰 岛素治疗 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年4 g 0 O 1 09 月 ̄21年 月我院收治的l0 4例初 诊未治疗的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644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 43(4)·临床研究·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熊承云* 周艳红 吴苏豫 李江雁 孙超(新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新乡 453000)摘要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分为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39)。

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最初剂量10~12 U •d -1,再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每隔2~3 d 调整药物剂量至血糖达标。

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5~10 mg Qd 。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m 后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lc )、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 ,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 )、空腹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 ,FINS )水平,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IR )、稳态模型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β-cell secretory function of 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HOMA-β);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达标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各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 ,联合组FBG 、HbAlc 、TC 、TG 、LDL-C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 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FINS 及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OMA-IR 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叠
高尔基体
胰岛素的分泌



通过细胞胞泌作用,释放入血液 基础分泌量:24U,进餐刺激:24U Ca++增加微管微丝活动,加速细胞颗粒 的移动 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主要是由葡萄糖介导
生理状态下葡萄糖刺激 胰岛素释放的模式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 代谢 信号 分泌颗粒
ATP ADP
胰岛素的代谢与分解

结合 胰岛素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但同胰岛素抗体结 合,这种结合使血浆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延长 半衰期 4-5分钟 清除 主要在肝脏和肾脏清除 流经肝脏的胰岛素约40%被提取并被代谢分解 肝脏、肾脏和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代谢清除率 比约为6:3:2


药用胰岛素种类



动物胰岛素 猪胰岛素 牛胰岛素 人胰岛素 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的结构
A链
S
S
GLy LIe Val Glu GLn Cys Cys Thr Ser Lle Cys Ser Leu Tyr Gln Leu Glu Asn Tyr Cys Asn
1
5 S S
10
15 S S
21
B链
Phe Val Asn Gln His Leu Cys Gly Ser His Leu Val Glu Ala Lau Tyr Leu Val Cys
1
5
10 30
15 25
Gly
20
Glu Arg Gly
Thr Lys Pro Thr Tyr Phe Phe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
胰岛素 结构基因 mRNA
翻译
前 胰岛素原
核糖体

储存在同一个分泌颗粒中, 总储存量为300U
锌-胰岛素六聚体 C肽(31个氨基酸)
内质网
胰岛素原 (86个氨基酸)

锌-胰岛素 原六聚体
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分类

超短效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Aspart(诺和锐), Lispro(优泌乐) 可溶性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
锌或鱼精蛋白悬浊液 锌悬浊液: PZI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 Detemir,Glargin

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
素增 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岛素治疗观念的改变
胰岛素治疗不再被认为是长期口服降糖药联合 治疗失败后的最终手段,而是为了达到血糖控 制目标而宜早使用的治疗方法;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快速控制血糖和显著 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 胰岛素治疗方式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 式。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进阶方案
OHA联合治疗,血糖控制无法达标 第1阶段 白天OHA+睡前胰岛素
血糖控制无法达标
第2阶段 停用OHA,每天二次胰岛素 血糖控制无法达标
第 3阶 段
每天多次胰岛素(MDI)
2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餐后 血浆葡萄 糖
126 mg/dL
空腹
胰岛素抵抗 相对 细胞功 能
20 10 0 10
100 第一相
80
血浆胰岛素U/L
60
第二时相
40
20 0 0 30 60 90
时间 (分钟)
影响胰岛素释放的因素 I

营养物

葡萄糖:有效刺激阈浓度:4mmol/L(72mg/dL),最佳 反应浓度范围:5.5-17mmol/L(100-300mg/dL); 氨基酸:能增强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作用。

药物:如离子通道活性剂

钾离子通道激动剂:如多种降压药、长压定、利尿剂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磺脲药; 钙离子通道激动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吡啶、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
影响胰岛素释放的因素 III

其它: 饥饿:糖代谢减慢,胰岛素分泌减少 运动: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 ,胰岛素分泌减少; 年龄:衰老使胰岛B细胞葡萄糖的反应性 下降,胰岛素快速反应迟钝。
胰岛素分泌
20 30
糖尿病病程
Adapted fro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 (IDC). Minneapolis, Minnesota.
UKPDS 研究中 细胞功能的渐进恶化
100 80
-细胞的功能 (% )
60
40
20
年限
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G-6-P K+ATP 去极化 钙内流
钙内流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分泌时相
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 细胞接受葡萄糖刺 激,在0.5-1.0分钟的 潜伏期后,出现快速 分泌峰,持续5-10分钟 后下降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 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 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 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 右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
大血管病变
30%
50% 70% 100%
Adapted from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Diabetes. 1995; 44:1249-1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 敏感性
胰岛素 分泌 50%
70% -100% 150% 100% 2型 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 出现胰岛 素抵抗 正常糖代谢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杨川
胰岛素的发现者
Banting and Best
Macleod and Clowes
第一个胰岛素的应用者(1)
第一个胰岛素的应用者(2)




14岁的男孩,处于死亡 边缘 1922年1月1日接受胰岛 素注射----注射部位形成 脓肿 1月23日再次接受Collip 提取的胰岛素注射----血 糖正常,尿糖及尿酮体 消失 生存到27岁

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升糖激素释放增大, 血糖升高;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时,如餐后血糖 升高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大,血糖下降; 中枢神经 神经肽
影响胰岛素释放的因素 II

内分泌激素

胰岛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抑素; 胃肠激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抑胃肽; 其它升糖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