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五步太极拳拳谱.doc
太极拳八法五步简介
![太极拳八法五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0bc13b7bceb19e8b8f6ba9e.png)
“八法五步”简介
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最近整理提练编写的一个新套路。
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十三式。
它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是理想的入门套路。
列入各级比赛项目之一。
1. 起势
2. 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
3.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
4. 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
5. 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
6. 进步左右棚势
7. 退步左右捋势
8. 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
9.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
10. 退步左右採势
11. 进步左右挒势
12. 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
13. 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
14. 中定左右独立势
15. 十字手
16. 收势。
八法五步十三式
![八法五步十三式](https://img.taocdn.com/s3/m/2f1a837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8.png)
八法五步十三式八法五步十三势18-09-13 三乐四为... 关注献花(0) 收藏 原文: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即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採挒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释义:八法五步十三势是太极拳行气走架和搭手运用的总要领和法则,是拳功意气神形运动的八个方位和五个方向。
从有方位到无方位,从角到圆,从圆到点,从全身九个大关节球形的旋转到周身一家的太极球的螺旋缠绕,从大圈到小圈,从有圈到无圈(外形无圈而内气有圈),而形成随意所行、随心所发、随势所用,混元一体而力发一点,点点透骨无坚不摧之穿透劲。
即“功”为本,“拳”为母,练功和练拳结合,以武演道,拳道合一。
一、外八门掤、捋、挤、按即四正,采、挒、肘、靠即四隅。
四正四隅即八门八卦也。
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为五步。
三、内八劲(一)顺劲掤、捋、挤、按四正劲,棚劲为诸劲之总劲。
掤劲贯穿于整个八法八劲中。
虚领顶劲是领起中气,使精神贯注,是神气的虚掤,挤按是向前掤,按劲是向下掤,劲是左右向后掤。
挤、按的实质是:用意气向前上方的发动之谓掤劲,意气平向前方发动之谓挤劲,意气向左或右后方发动之谓劲,意气向下的发动之谓按劲。
1、何为棚劲?掤劲为八卦坎,在北方,北方壬癸水,意如流水、浮力。
人身上有命门穴,在两肾中间,属心经。
由下丹田起行至上丹田随手臂而上掤。
此为《胃经》“抽坎填离”,可使心肾二经之气相通,水火既济。
周身均可棚。
用掤劲时,手上不用多大力气,只要注意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就行了,掤劲属水,水见缝就钻。
2、何为捋劲?捋劲为八卦离,说火势之空灵,正南方,丙午丁,火能化万物,太极拳中叫手。
人体玄关窍,属心经。
两手臂由前伸回收或左右向后收为。
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开。
在棚劲先行的基础下,向后、向外的劲,是顺着的,也可以叫顺劲。
周身均可捋。
总的来说,与对方力量小于45度的劲都是捋劲。
在平面上,最多到人体中心线。
逢中必变,如果不变必然受制于人。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bb4c519c1eb91a37f1115cfb.png)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青柳念文创作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分歧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就比方,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丢脸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外一手回收(捋). 分歧八法,强调有分歧的劲,分歧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末讲究.我将八法强调的分歧的劲与感觉分别摆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相似想抵抗水的力气一样.“掤”也有化解按劲.“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失?,舍己从人.随波逐流.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而且坚持“虚灵顶劲”的要求.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操练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而且敌之虚实变更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就如水下瀑布一样.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牵动时以腰发力.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含挤,撞,点,压等法.讲究要有迸发力,寸劲.力道充沛丰满. 靠:运用任何一个部位来靠敌人,有肩靠,背靠,胸靠,胯靠..等.此须静持机会,一旦得机,就猛力一靠.中心要十分寄望.不克不及靠而失其中心.靠须用上全身之力,集于一处. 在八法里,每法都有属于他的卦位,五步则是五行.掤属坎、捋属离、挤属震、按属兑、采属乾、挒属坤、肘属艮、靠属巽.进属水,退属火,顾属木,盼属金,中属土.乾、暗示刚,硬和力气.坤、柔,曲折.艮、暗示庄功,内守,浑厚.巽、运化,外架.坎、外实内虚.离、迅猛,疾速.震、发劲,刚决,攻进.兑、暗示防守,引进.进如涛(如滔滔大浪).退如火(比方火速).顾如木(如木在树林里,好似在观察,照应,而且站似树立于地).盼如金(有呼应之意,眼随身走,活而不飘).定如岳(不管任何情况,都稳如山岳,坚持平衡). 全体大用诀(七言五十四句)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接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前进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採挒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顿时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前进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c2658117a8114431b90dd872.png)
太极拳基本八法五步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基本,便是八法五步。
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ba7977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太极拳——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推广的太极拳入门套路,用以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
体育总局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而成。
整套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八法五步的特点:1、八法五步太极拳套路创编合理,习练起来动作优美大方。
2、腹式呼吸,呼吸吐纳,极尽沉缓,虚实开合极尽舒展,阴阳转换极尽轻柔。
3、习练中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一招一式,尽显太极气旋。
八法五步的习练意义(好处):1、理论上,发挥了阴阳协调理法,欲动先静,欲发先收,运柔成刚,拙中藏巧,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实践上,在阴阳中找到相生相克之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外具备太极的心境,心法和招式举手投足间融会贯通,拥有良好积极的精神状态。
竞赛套路《太极八法五步》拳谱1. 起势2. 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3.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4. 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5. 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6. 进步左右棚势7. 退步左右捋势8. 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9.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10. 退步左右採势11. 进步左右挒势12. 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13. 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14. 中定左右独立势15. 十字手16. 收势教学目的:通过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学习,初步对太极项目产生一定了解,并培养学员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力量等综合素质,并借此课程,激发学员对中国传统运动项目的热爱与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八法五步全套动作学习适合年龄:各年龄层(零基础)学成次数:4~5次每次课时:1.5h场地要求:室内外场地均可器材要求:无徐建军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一级考评员,武术二级裁判。
连年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举办的全国比赛金奖,并二次荣获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武德风尚奖”。
太极八法五步拳谱
![太极八法五步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805fb1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e.png)
竞赛套路《太极八法五步》拳谱1.起势2.左搠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3.右探势左捌势左肘势右靠势4.右搠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5.左探势右捌势右肘势左靠势6.进步左右搠势7.退步左右捋势8.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9.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10.退步左右探势11.进步左右捌势12.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13.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14.中定左右独立势15.十字手16.收势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撕、捋、挤、按、探、捌、肘、靠八种手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而成。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八法(即八种劲法)1、搠劲搠劲是向上向前之劲。
搠劲如围墙,意御敌于门外。
用于攻防和走化。
是太极拳中的主劲,有人称太极拳为搠拳,也就是说太极拳处处要有搠意,要求两臂具有一种圆撑力,这种圆撑力是由内向外的膨胀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弹性故曰:“搠在双臂'。
也正如拳诀所说:“搠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诀云:搠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漂浮亦自然。
在应用搠劲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沾住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
2、搠劲之手臂与自己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搠劲在使用中应贯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并要粘着对方。
2、捋劲在太极拳中为化劲。
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
“捋在掌中”是指捋时前面一个手,劲点在近腕部的尺骨处,轻贴在对方的肘部,后面一个手劲点在掌心或掌背,接触在对方的腕部处,两手相距对方一小臂间距离。
它可以根据对方外力的变化情况,向自身侧面斜线走化。
因势利导,化开对方之劲。
然后可变着进击。
诀云: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
引之使延长,力尽自然空。
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2810b1666529647d26285202.png)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南宫帮珍创作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分歧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方,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分歧八法,强调有分歧的劲,分歧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分歧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而且坚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更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
挒: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部,包含挤,撞,点,压等法。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与学(上)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与学(上)](https://img.taocdn.com/s3/m/cbc6922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b.png)
太极八法五步 动作分解教与学d )文/马建超演练/马建超第一段定步八法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脚并 拢,头正颈直,下颚微收,舌抵 上腭,两臂下垂,静心凝神,目 视前方(图1)提示:1.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手放松轻贴大腿两侧。
2. 排除杂念,调整呼吸,静心用意。
一、起式(1 )上体直立呼气下沉,屈膝松髋,重心下移(同图1 )。
(2)左脚开步与肩同宽,身 体直立,目视前方(图2)。
(3) 两臂前举高与肩平,宽 与两肩,掌心向下(图3)(4)屈膝下蹲,两掌下按,高与腹平,目视前方(图4)。
提不:1. 开步要前脚掌先着地,过 渡到全脚落地,同时移动重心。
2.两臂缓慢前举,以手带肘,以肘带肩,同时吸气。
3.两掌下按,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沉肩坠肘,同时呼气。
少林与太极丨丨202丨年第1期41二、左棚势(丨)上体右转,两臂环抱至 体前,掌心相对(图5 )。
(2)左转前棚,臂肩同高, 栂指向上,右掌下按(图6)。
提示:1. 上体右转,下肢不变,右 抱球右掌在上,左掌在下。
2. 左棚势左手在上,掌心向 内,臂成弧形,力达前臂。
3.右掌下按于右髋旁,指尖向前,臂呈弧形,目视前方。
三、右捋势(1 )上体左转,左手前引,右手相随,目视左手(图7)。
(2)转身下捋至右后方,右 手托举高与肩平,左臂弯曲,目视右手(图8)提示:1.以腰为轴转动身体,眼随 手动,目视攻防手位前方。
2. 右捋势,由左前上方向右下方捋,以腰带臂。
3.右手托举,右掌斜向上, 左臂弯曲与胸同高,掌心向内,四、左挤势(1 )转腰屈臂,右手搭腕, 两臂前挤,手高于肩,力达前臂, 臂体撑圆,目视前方(图9)。
提 7TC :丨.转头、转腰与屈右臂同时完成,目视前方。
2. 右手搭左腕,左掌心向内, 拇指向上置于胸前3.两臂向前挤出,臂与胸背有挤与撑的意念,使动作圆满。
五、双按势(I )两手翻掌,掌心向下, 目视前方(图丨0)。
(2)两掌下按高于腹部,掌指向前,目视右下(图11 )。
八法五步太极拳动作分解
![八法五步太极拳动作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e7b1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5.png)
八法五步太极拳动作分解1、起势左脚开步两手前平举屈膝下蹲两手按于腹前2、左掤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两手微分,右微转身,两手在身体右前侧抱球分手左棚翻掌前送往右下捋搭手左前挤回收(眼看右肘)前按两手掌根微向左旋握拳(右拳心向上左拳心向下)往右下採两拳变掌往左平捋(挒)左手变空握拳屈肘拳眼划至膻中穴右转肘尖至正前方右手扶于小臂外侧右手上提握拳由左小臂内侧下栽外靠(拳眼正对小腹),左手由拳变掌扶于右大臂内侧3、右掤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左微转身抱球分手右掤翻掌前送左下捋搭手右前挤回收(眼看左肘)前按两手掌根微右旋握拳(左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往左下採变掌右平捋(右挒)右手变空拳屈肘拳眼划至膻中穴左转肘尖至正前方左手扶于右小臂外侧左手上提握拳由右小臂内下栽外靠拳眼正对小腹右手扶于左大臂内侧4、进步左右掤势退步左右捋势两手掌微分右脚尖外撇收左脚抱球上步弓步分手左掤左脚尖外撇收右脚抱球上步弓步分手右掤翻掌前送两手向左下方捋退右脚两手向右下方捋右手至腰间5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退左脚(脚掌着地)与右脚齐平两手右摆搭手重心移至左脚右脚跟半步丁步两手发力向左挤出分手向右转身左脚向左上步右脚跟半步丁步两手左按6、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右脚踏实扣左脚右脚向右开步左手搭右手腕左脚向左跟半步两手发力向右挤出分手左转身右脚向右上步左脚跟半步丁步两手右按7、退步左右採势左脚踏实扣右脚摆手撤左脚两掌变拳向下向后採两拳变掌撤右步翻掌两掌变拳向下向后採8、进步左右挒势提左脚上左步摆步两拳变掌向左平捋上右脚摆步两掌向右平捋9、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上左步右脚开步脚跟着地摆左掌右掌变拳收到腰间跟左步扣右脚发力变肘式开左步马步右靠10、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扣右脚摆左脚摆右掌左拳收到腰间跟右脚扣左脚发力变肘式开左步马步左靠11、中定左右独立势扣左脚收右脚变自然开步两掌分落在两胯侧提左脚独立挑掌提右脚独立挑掌12、十字手落右脚与肩同宽变十字手左掌在外13、收势分手两掌垂落起身直立收脚还原。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68020c20f705cc17542709b7.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掤”也有化解按劲。
“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
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d3359b3c6294dd88d1d26bb8.png)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扌朋•捋•挤•按、采、拥b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
不管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
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 右盼)-两手打开。
在上边的手就含扌朋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分如分脚,蹬脚,就比较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搠),分脚,蹬脚两手打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强调有不同的劲,不同的感觉,不是光作动作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
我将八法强调的不同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
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样。
“扌r也有化解按劲。
V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随波逐流。
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动作,并且保持’‘虚灵顶劲‘‘的要求。
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
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须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
而且敌之虚实变化要注意。
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
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
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
就如水下瀑布一样。
必须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动作一样, 有往下沉的感觉。
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l)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弓I其失式,逼其跌倒。
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
采多数运用在敌的尖节部位。
捌:有带一点缠劲。
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
牵动时以腰发力。
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
肘:集中力于肘环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https://img.taocdn.com/s3/m/db373d868e9951e79a892731.png)
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之迟辟智美创作太极拳的八法五步八法指的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八法五步合起来就是太极所说之十三式也.不论是陈式也好,杨式也好,里边的分歧招式的基本成份都是由十三式出来的.就比如,单鞭:勾手-上步(进)-推掌(挤),吴式的斜飞式:向左(右)开步(左顾、右盼)-两手翻开....在上边的手就含掤和靠;虽是这样说但也有部份如分脚,蹬脚,就比力难看的出来,杨式分脚,蹬脚先成十字手(掤),分脚,蹬脚两手翻开(挤),陈式的野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分歧八法,强调有分歧的劲,分歧的感觉,不是光作举措而已,而五步就没那么讲究.我将八法强调的分歧的劲与感觉分别排列:棚:相弹簧一样,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张开,向外展,如水负舟行.相似想抵当水的力量一样.“掤”也有化解按劲.“棚”不代表只有向前,“棚”也有向上的,如起势,两手向上向前平举就是含“棚”劲.捋:如顺着力引进落空,舍己从人.随波逐流.将敌之来劲,顺着他力,加上转腰举措,而且坚持“虚灵顶劲”的要求.看虽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劲,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做到敌不之我,我独之人必需练习推手,则练成听劲(用皮肤触碰而知其劲的方向).而且敌之虚实变动要注意.挤:似将一物挤出去,若敌“捋”,则以“挤”破解,似球撞必还的感觉,劲向前而进中寓后坐之意.按:主要与化解挤,肘,靠.以阻截敌功,向下引而化为无形.就如水下瀑布一样.必需有下沉的感觉,如起势中的下按举措一样,有往下沉的感觉.采:一种变守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劲,综合运用刁,拿,切,缠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颠仆.须直中求曲,点中含面,以顺为主,随曲就伸.采大都运用在敌的关节部位.挒:有带一点缠劲.旋转手臂,注意旋转时须以肩带臂,将对方缠住后,侧向内或外横向前牵动,逼其就范.牵动时以腰发力.旋转之劲,先松后紧,迅猛快脆,如飞轮扬水.肘:集中力于肘部,包括挤,撞,点,压等法.讲究要有迸发力,寸劲.力道充分丰满.靠:运用任何一个部位来靠仇敌,有肩靠,背靠,胸靠,胯靠..等.此须静持机会,一旦得机,就猛力一靠.中心要十分留意.不能靠而失其中心.靠须用上全身之力,集于一处.在八法里,每一法都有属于他的卦位,五步则是五行.掤属坎、捋属离、挤属震、按属兑、采属乾、挒属坤、肘属艮、靠属巽.进属水,退属火,顾属木,盼属金,中属土.乾、暗示刚,硬和力量.坤、柔,曲折.艮、暗示庄功,内守,浑厚.巽、运化,外架.坎、外实内虚.离、迅猛,快速.震、发劲,刚决,攻进.兑、暗示防守,引进.进如涛(如滔滔年夜浪).退如火(比如火速).顾如木(如木在树林里,好似在观察,照应,而且站似树立于地).盼如金(有呼应之意,眼随身走,活而不飘).定如岳(不论任何情况,都稳如山岳,坚持平衡).全体年夜用诀(七言五十四句)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採挒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对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越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自力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全体年夜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