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汉字
国学经典之《说文解字》 共85页
![国学经典之《说文解字》 共8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09d2b06dd36a32d7375814f.png)
• 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 和一部分指事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造出 来的。可以说,象形字是组成千万个汉字 的基本元素。虽然从数量上看象形字只有 几百个,在汉字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但是象形字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 李密《陈情表》:“乌鸟 私情,愿乞终养。”
知识性
• 醫,治病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 酒。古者巫彭初作医。
• 肓,心上鬲下也。从肉,亡声。春秋传曰:病在 肓之上。
•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 从一。
知识性
社会知识
• 耡,商人七十而耡。耡,
• 宰,罪人在室下执事
耤税也。从耒,助声。 《周礼》曰:以兴耡利萌。
会意字必须是合体字,这是它区别于象形字 和指事字的关键之处。
会意视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期会意字
用会意方式设计的新简化字: 尖 夯 尘 卡劣歪
这类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 成意的,这和上面所说的偏重文字的象形 会意不同。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康熙字典》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 不属于同一部首的字之间也可构成互训关系。例 如
• 觉,悟也。 • 悟,觉也。 • 全,完也。 • 完,全也。 • 谨,慎也。 • 慎,谨也。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二、推因--点明语源,帮助读者了解得名缘由。 释义字和被释字往往有语音上的联系。如:
• 政,正也。从攵,从正,正亦声。 •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
从现代文字学来看,指事是一种用记 号标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又可以分为 两类,第一类纯粹是符号,如;第二类是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如 (亦)、(本)、(末)、(刃)等。
国学基础知识
![国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a06c0f79563c1ec5da7124.png)
国学基本知识【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黄鹤楼(湖北武昌蛇山)、蓬莱阁(烟台市)。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1189519f01dc281e43af00f.png)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汉字与中国文化1101201 包涵论汉字与中国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便有着“多元”社会,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汉字的存在,深刻地讲述出了中国的漫长崎岖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承载了我们中华儿女自豪而痛心的反思。
然而,汉字便是贯穿了古今风雨中的一件独有的珍宝,汉字的命运恰巧折射出了中国的兴盛衰败。
汉字极具生命力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汉字所孕育的中华文化极为深厚,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意义与故事。
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字对文化的从属地位。
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文字系统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无论是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具体使用,都要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字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文字毕竟属于文化范畴,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毕竟会互相影响,一者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者,所以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也会受到文字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
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
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
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
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
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928fb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0.png)
汉字文化作文1000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是一种独特的书写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是中文阅读的基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的象征。
它通过笔画、结构、音韵等元素,展现出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例如,“人”字代表着人的形象;“书”字则体现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内容;“心”字则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
这些字形都是从现实生活、精神文化中汲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图像。
汉字像一座大厦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积累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
例如,国学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汉字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些经典不仅仅是文字的拼凑,更包含着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以及人生哲学。
他们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法律哲学、文化思想、生命哲学。
因此,汉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读可写的文字,更是一种展现文化精神的艺术。
在汉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透过教育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领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也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承贡献力量。
在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汉字,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汉字,人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更能够感受到背后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汉字文化推广到世界。
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开设汉字课程,加强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例如,在一些中国文化观光区,可以开设中文课程,让游客从汉字中学习中华文化。
我们还可以将中华文化融入到海外汉语教育中,让更多外国朋友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f1b764b84ae45c3b358cf4.png)
41、【五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42、【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3、【四大名桥】
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44、【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25、【五彩】
青、黄、赤、白、黑
26、【五音】
宫、商、角、址、羽
27、【七宝】
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28、【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
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30、【四大名瓷窑】
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75、【五毒】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76、【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18、【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231a5c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4.png)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第一章:仁爱(12字)1.1 仁德:以仁爱之心待人,尊重他人,注重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1.2 仁心:心怀慈悲,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困境,以同情和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人。
1.3 仁义:将仁爱和正义融合于行为中,力求做到公平正义、行为合乎道德。
第二章:孝顺(12字)2.1 孝心:尊敬父母、敬老爱幼的美德,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2 孝义:行为符合孝道,尊重父母的决策和意愿,尽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3 孝行:具体的言行举止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和孝义,如尊重和听从父母的教诲。
第三章:忠诚(12字)3.1 忠心:对国家、组织或者人对自己的关爱表示感激,并以忠诚的态度回报。
3.2 忠义:在面对困境或者矛盾时,始终坚持正确的信念和原则。
3.3 忠诚:对于自己信奉的事业或者团队始终保持忠诚,不离不弃。
第四章:诚信(12字)4.1 诚实:言必信,行必果,对他人以诚相待,无欺骗他人之行为。
4.2 诚信:不仅表现在言行上,还包括对待工作、承诺以及信任等方面。
4.3 真实:真实和坦诚的态度待人,不掩饰事实,不虚伪。
第五章:和谐(12字)5.1 和睦: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维护和亲友的和睦关系。
5.2 和顺:平和的情绪和态度,善于包容和平息矛盾,避免争吵和冲突的发生。
5.3 和睦:追求社会和谐,推崇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第六章:谦逊(12字)6.1 谦虚:不自大、不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不骄傲自满。
6.2 谦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和谐的氛围,避免傲慢和冷漠的言行。
6.3 谦让: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利益,不蛮不横地追求自己的权益。
第七章:坚强(12字)7.1 坚韧: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够坚持和不屈不挠,不放弃。
7.2 坚守:对事业、信仰等一直保持忠诚,不受干扰和诱惑。
7.3 坚毅: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730110a6c30c2259019e85.png)
【国学基础】古文字学古文字学课程综述古文字学即国学大讲堂之国学基础——小学(古文字学)古人把文字学叫作”小学”,而古文字则是指秦代以前的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真的懂得自己的文字吗?你了解文字是何时产生的吗?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字呢?他们又是怎样创造文字的呢?创造文字的工作体现了什么思想和文化吗?搞清楚这些问题才可能开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所以,学好小学不仅是我们自身修养的开始,而且更是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开始。
一流的导师、一流的课程、一流的传授开设课程:《古文字学》课程目标: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素养的文物学研究者,使其兼具:鉴赏家的卓越眼光、投资家的远见敏行、收藏家的丰富底蕴,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导师介绍: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
主要从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学研究,并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等专著以及学术论文70余种。
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世界名人录》及美国传记协会《世界五百名人录》。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以考古学甲骨金文学,古代文献和民族学等史料为基础,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天文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的诸多重要问题,初步构建了天文考古学体系,为该分支学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在文物考古学界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卓越贡献。
《古文字学》教学大纲古文字学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和诠释方法。
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先秦时期铸刻或书写于遗物上的古汉字及各种古文字资料,由于这些铭刻直出先民之手,并以文字的形式直录历史,其价值远胜于一般的书籍文献,对考古学与历史学而言,具有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因而古文字学享有不同于文献学与古器物学的独特的学术地位,于原史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edc4fd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4.png)
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12个汉字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12个汉字中所蕴藏的人生智慧,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国学的价值观和智慧。
第一章:仁(Rén)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代表了仁爱、关怀和同情心。
仁者能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需要,并且愿意助人为乐。
仁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是建立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的基础。
第二章:义(Yì)义是指遵循道德准则,做事秉持正义、公正和廉洁的原则。
有义气的人坚守正道,秉持真诚和公正的原则,勇于为正义而斗争。
义气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是国学中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
第三章:礼(Lǐ)礼指的是文化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遵循礼仪规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和谐,也能够维持社会秩序。
恪守礼仪,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是国学中十分重要的价值观。
第四章:智(Zhì)智是指人们在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智慧和才智。
具备智慧的人能够正确分析问题,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淡定。
智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五章:信(Xìn)信代表了诚信和守信约定。
诚信是人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之一,它需要始终保持真诚和可靠,言行一致。
诚信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勇(Yǒng)勇代表了勇敢、无畏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勇者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敢于迎接挑战,勇往直前。
勇气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七章:诚(Chéng)诚意味着真诚、诚实和坦率。
保持诚实,对他人诚意相待,能够建立真挚的人际关系和信任。
诚实与真实相联系,是国学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第八章:和(Hé)和表示和谐、协调和共同进步。
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能够和平相处。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327ab4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c.png)
国学知识⼤全 中国⼈不可不知的⽂化常识,两仪、三才、四象、五脏、六腑、七情、⼋卦、九流、三皇、五帝、五岳、五湖、四海、四书、五经、六艺、⼋股、九属、⼗恶、⽵林七贤、扬州⼋怪、唐宋古⽂⼋⼤家……这些名词的含义,你能说出⼏个?本⽂yjbys店铺为⼤家汇总71项国学知识,希望对⼤家学习国学经典有帮助哦~ 【五⾏】⾦、⽊、⽔、⽕、⼟ 【⼋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离(⽕)、⾉(⼭)、兑(泽) 【两仪】阴、阳 【三才】天、地、⼈ 【四象】东青龙、西⽩虎、南朱雀、北⽞武 【五脏】⼼、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肠、⼩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孙、曾孙、孙、⼦、⾝、⽗、祖⽗、曾祖⽗、⾼祖⽗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恶】谋反、谋⼤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三皇】伏羲、⼥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曹国舅 【⼗⼋罗汉】坐⿅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罗汉、探⼿罗汉、沉思罗汉、挖⽿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层地狱】(第⼀层)泥犁地狱、(第⼆层)⼑⼭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地狱、(第六层)⽕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地狱、(第⼗层)寒冰地狱、(第⼗⼀层)剥⽪地狱、(第⼗⼆层)畜⽣地狱、(第⼗三层)⼑兵地狱、(第⼗四层)铁磨地狱、(第⼗五层)磔刑地狱、(第⼗六层)铁册地狱、(第⼗七层)蛆⾍地狱、(第⼗⼋层)烊铜地狱 【四⼤古镇】景德镇(江西)、佛⼭镇(⼴东)、汉⼝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窟】莫⾼窟(⽢肃敦煌)、云冈⽯窟(⼭西⼤同)、龙门⽯窟(河南洛阳)、麦积⽯窟(⽢肃天⽔) 【四⼤书院】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嵩阳书院(河南嵩⼭)、⽩⿅洞书院(江西庐⼭) 【四⼤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东曲⾩)、南门碑林(台湾⾼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 【五⼤佛教名⼭】浙江普陀⼭(观⾳菩萨)、⼭西五台⼭(⽂殊菩萨)、四川峨眉⼭(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地藏王菩萨)、贵州梵净⼭(弥勒菩萨) 【四⼤道教名⼭】湖北武当⼭、江西龙虎⼭、安徽齐云⼭、四川青城⼭ 【四⼤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湖⼼亭(杭州西湖) 【四⼤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千寻塔(云南⼤理崇圣寺)、释迦塔(⼭西应县佛宫寺)、飞虹塔(⼭西洪洞⼴胜寺) 【四⼤名刹】灵岩寺(⼭东济南)、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泉寺(湖北当阳) 【四⼤名瓷窑】磁州窑(河北)、龙泉窑(浙江)、景德镇窑(江西)、德化窑(福建) 【九⼤名关】⼭海关(河北秦皇岛)、潼关(陕西渭南)、嘉峪关(⽢肃嘉峪关)、居庸关(北京昌平)、友谊关(⼴西凭祥)、雁门关(⼭西忻州)、紫荆关(河北易县)、娘⼦关(河北井陉县)、武胜关(河南信阳) 【五岳】河南嵩⼭(中岳)、⼭东泰⼭(东岳)、陕西华⼭(西岳)、湖南衡⼭(南岳)、⼭西恒⼭(北岳)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名桥】赵州桥(河北)、洛阳桥(福建)、⼴济桥(⼴东)、卢沟桥(北京) 【四⼤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名楼】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蓬莱阁(⼭东烟台) 【五⾕】稻、⿉、稷、麦、菽 【五⾊】青、黄、⾚、⽩、⿊ 【五⾳】宫、商、⾓、徵、⽻ 【七宝】⾦、银、琉璃、⽔晶、砗磲、珊瑚、琥珀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赋、⽐、兴、风、雅、颂 【⼋旗】正黄、正⽩、正红、正蓝、镶黄、镶⽩、镶红、镶蓝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调、双调、商调、越调 【四书】《论语》、《中庸》、《⼤学》、《孟⼦》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股⽂】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 【⽵林七贤】嵇康、阮籍、⼭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扬州⼋怪】⾦农、郑燮、黄慎、李鳝、李⽅膺、汪⼠慎、罗聘、⾼翔、边寿民 【中国古代四⼤美⼥】西施(春秋)、王昭君(西汉)、貂蝉(东汉)、杨⽟环(唐) 【北宋⽂坛四⼤家】王安⽯、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唐宋古⽂⼋⼤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曾巩 【古代主要节⽇】 元⽇:正⽉初⼀,⼀年开始 ⼈⽇:正⽉初七,主⼩孩 上元:正⽉⼗五,张灯为戏,⼜叫“灯节” 社⽇: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清明前两⽇,禁⽕三⽇ 清明:四⽉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初五,吃粽⼦,划龙(屈原) 七⼣:七⽉初七,妇⼥乞巧(⽜郎织⼥) 中元:七⽉⼗五,祭祀⿁神,⼜叫“⿁节” 中秋:⼋⽉⼗五,赏⽉,思乡 重阳:九⽉初九,登⾼,插茱萸免灾 冬⾄:⼜叫“⾄⽇”,节⽓的起点 腊⽇:腊⽉初⼋,喝“腊⼋粥” 除⼣:⼀年的'最后⼀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节⽓】⽴春、⾬⽔、惊蛰、春分、清明、⾕⾬、⽴夏、⼩满、芒种、夏⾄、⼩暑、⼤暑、⽴秋、处暑、⽩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寒、⼤寒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 孩提:指2—3岁的⼉童; 垂髫:指幼年⼉童(⼜“总⾓”); ⾖蔻:指⼥⼦⼗三岁; 及笄:指⼥⼦⼗五岁; 加冠:指男⼦⼆⼗岁(⼜“弱冠”); ⽽⽴之年:指三⼗岁; 不惑之年:指四⼗岁; 知命之年:指五⼗岁(⼜“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岁; 古稀之年:指七⼗岁; 耄耋之年:指⼋、九⼗岁; 期颐之年:⼀百岁。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978a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d.png)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拓展:国学简介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常识》国学简介: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传统国学文化知识
![传统国学文化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c3d3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0.png)
传统国学文化知识传统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库,它是几千年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包括了中国古代经书、思想、艺术、礼仪、音乐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传统国学文化知识。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它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主张在家庭和社会中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这些经书对于后世儒家学者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道的至简至难,追求自然和谐的境界。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放下功利心和私欲,与自然合为一体。
道家思想强调“道”的观念,认为“道”是宇宙运行的原则,人应该顺应“道”的规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三、佛家思想佛家思想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它以释迦牟尼为代表,强调人类悟道、超越红尘和追求解脱。
佛家思想认为,人类的苦难源于欲望和无明,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心灵的解脱。
佛家经典包括《金刚经》、《般若心经》等。
四、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渊源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其中最古老的是诗歌,包括《诗经》和唐宋诗。
古代的散文也很有特色,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中国古代还有丰富的戏剧艺术,如京剧、豫剧、昆曲等。
另外,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和印刷术,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注重礼节、尊敬长辈、讲究社交仪态,这些礼节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古代的礼仪文化主要通过《礼记》等经书进行传承和发扬。
六、音乐和书法中国古代音乐和书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音乐以雅乐为主,古代音乐伴随着宫廷的礼仪和祭祀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承书法艺术 弘扬国学文化
![传承书法艺术 弘扬国学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b9e53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9.png)
传承书法艺术弘扬国学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现方式,更是一门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家们,通过对汉字的笔画、结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他们以笔墨纸砚为工具,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作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国学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称。
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国学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国学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承书法艺术,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书法艺术,首先要加强对书法的传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书法,就是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艺术,掌握书法的基本笔法和技巧,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流派。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书法,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书法的精髓,从而使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提高。
要加强对书法艺术家的学习和模仿。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这些书法名家的作品进行学习和模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要积极参与书法艺术的实践和创作。
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法的艺术魅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通过参加书法比赛、举办书法展览等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对书法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
要传承书法艺术,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书法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弘扬国学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汉字与中国文化复习笔记
![汉字与中国文化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15ae00a844769eae009ed95.png)
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一章绪论·“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柢”,“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汉字三美:形美—书法篆刻;音美—诗词韵文;意美—文化内涵一、文字与汉字(一)中国古代关于“文字”的概念·文,错画也。
象交文。
今字作纹。
字形表示人身上刺画花纹,是“纹”的本字或省作·字,会意兼形声。
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
在屋内生孩子。
本义:生孩子)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山海经·中山经》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
——《左传·成公十一年》·它是有声言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长久保持,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伊期特林·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辅助语言并扩大它作用的工具。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可直接表达观念的具有象征作用和审美(汉字书法)价值的书写符号。
(二)汉字的功能1、文字的功能·文字不仅使听觉信号变为视觉信号,它还是语言的延长和扩展,使语言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到远处,留给未来·文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2、汉字的三大功能:汉字是表意文字文字语言观念(1)汉字记录汉语(2)汉字同汉语一样,可以直接表达观念(3)汉字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歪尖粜籴(di2 )孬汆(cuan2)咡(er3)嘦(jiao4)美扉箸/筷二、汉字与文化(一)什么是文化·文《说文·文部》:“错画也。
条交文。
·化《说文·匕部》:“匕,变也‘从到(倒)人’义;又曰“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按,“匕”是“化”的初文,变化是本义,教化是引申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05894a312b3169a451a4ec.png)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编辑:卿本佳人时间:2013-07-22• 15:128 条评论分享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国学常识,看了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很全的国学常识,快点收藏吧!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7、【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23、【元代四大杂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5、【五彩】青、黄、赤、白、黑26、【五音】宫、商、角、址、羽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4、【六义】风、赋、比、兴、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48、【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51、【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52、【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53、【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54、【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55、【五行】金、木、水、火、土56、【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57、【三皇】伏羲、女娲、神农58、【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59、【三教】儒教、道教、佛教60、【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61、【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62、【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63、【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64、【十八层地狱】说法一:[第一层]拔舌地狱、[第二层]剪刀地狱、[第三层]铁树地狱、[第四层]孽镜地狱、[第五层]蒸笼地狱、[第六层]铜柱地狱、[第七层]刀山地狱、[第八层]冰山地狱、[第九层]油锅地狱、[第十层]牛坑地狱、[第十一层]石压地狱、[第十二层]舂臼地狱、[第十三层]血池地狱、[第十四层]枉死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火山地狱、[第十七层]石磨地狱、[第十八层]刀锯地狱说法二:[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西游记中记载的十八层地狱: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
国学讲义之七——文字学
![国学讲义之七——文字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5ead96a0116c175f0e489a.png)
国学讲义:文字学万献初所谓“文字学”,是指“汉语文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形体构造以及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关系的学科。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语的“文字”古本称“名”,《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又称“书”,《韩非子·五蠹》“古之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厶-公)。
后称“文”称“字”,《左传·宣公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战国秦吕不韦聚门客著《吕氏春秋》而悬咸阳之市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到秦始皇时《琅琊刻石》中的“同书文字”才“文字”连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谓“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浸多也”。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是用线条笔画交错描摹物象的单独形状,是独体的;《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房子(宀)内有婴儿(子),本义是生孩子,“字”是由两个以上的“文”合并孳生出来的,是合体的。
故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归纳曰“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汉语文字学古称“小学”,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
”“六书”是汉字的六种构型、应用方法,用以代指文字,小孩在初入学阶段必先学习文字,故后人连带把研究文字的学问称为“小学”,研究文字必须形、音、义兼顾,故又将“文字、音韵、训诂”三门学问统称为“小学”。
民国初年,章太炎及其弟子钱玄同等重视学科形态的建设,把小学从经学附庸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并改称“小学”为“语言文字之学”或“文字学”。
后因“音韵学、训诂学”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兰1949年撰《中国文字学》,明确地把“文字学”独立为研究汉字形体的学科。
研究汉字的构造及其形音义关系,当以古文字为主要对象。
“古文字”主要指先秦以前的汉字,秦统一后的小篆字系的线条化还保存着汉字的造字意图(笔意),也属于古文字,秦及汉初的简牍、帛书所用的隶书也还保留较多篆书的特点,也可归入古文字的范围。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7fcaf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3.png)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关于汉字文化的论文第五篇:国学教育中汉字文化的意义研究摘要:在“国学热”盛行的当下,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国学教育,汉字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汉字不仅反映古代社会的文化、加速社会的交流进步,更蕴含着古代人民无穷智慧。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文明的瑰宝,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力源泉。
在国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汉字文化教育以及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必不可少。
关键词:汉字;国学;传统文化;引言随着“国学”一词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国学教育也日渐发展。
当下国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其出现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汉字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经济贸易以及异域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
在国学热的当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基因和发展汉字文化密不可分。
一、国学热潮兴起,汉字缺乏重视。
国学是我国文化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国学热”的掀起,使得国学教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大热点,为了满足社会对国学知识的需要,不仅有面向中小学群体的国学教育机构的出现;还有国内多所高校国学院的设立。
在青少年受教育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国学热”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掀起,如今我们在提倡国学,大力发展国学教育时,往往选择诸子百家名篇以及各类历史文本,纵观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国学教育,都忽视了最初的“小学”,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汉字文化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汉字经过古人的不断摸索和历史沉淀,其形式和种类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形式上,由最初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六国文字、大篆、小篆,再到后来的隶楷阶段,直至今日的简化汉字;在种类上,逐渐形成了以“六书”为代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以及假借六大类别。
易经国学中的语言学与文字解析
![易经国学中的语言学与文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ff66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1.png)
易经国学中的语言学与文字解析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领域。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易学涉及众多的方面,其中包括语言学和文字解析。
本文将围绕易经国学中的语言学和文字解析展开论述,探讨其对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人文修养的重要价值。
一、易经国学中的语言学易经作为一本古籍,使用的是古代汉字,对于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易经的语言使用严谨,文字简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借代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易经更富有诗意和艺术性。
其次,易经的语言还具有象形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古人往往通过将事物形态与相应的汉字联系起来,用以表达观点和思想。
这种象形和符号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理解易经提供了线索。
除此之外,易经中还存在许多特殊用词和词语的引用,这一方面体现了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词源学和考古学的研究素材。
通过对这些特殊用词和词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挖掘易经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二、易经国学中的文字解析文字解析是研究易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易经文字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易经的内涵和智慧。
首先,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上解析易经的文字。
易经中的文字大都具有深远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对字形、字义、字音的解析,我们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例如,易经中经常出现的“卦”、“爻”、“阴”、“阳”等词语,通过解析这些词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易经中所倡导的和谐世界观和生活哲学。
其次,文字解析还可以从象征意义上理解易经的内涵。
易经中的卦象不仅仅是一种排列顺序,更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通过对卦象的解析,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哲学思考和智慧启示。
例如,易经中的八卦代表了八种不同的能量和属性,通过解析这些卦象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追求心灵的平衡和和谐。
汉字的源起和演变历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
![汉字的源起和演变历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2f7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b.png)
汉字的源起和演变历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我国文字的代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商朝晚期,用于卜筮和祭祀。
金文是商代后期至西周初期的一种文字,它是一种楷书的演变,形体清秀,笔画简练,被后人称为“金文”。
二、汉字的演变1. 篆文阶段:篆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流行于先秦时期。
它的笔画刚劲有力,构图严谨。
篆书的字形复杂,结构严谨,是我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隶书阶段:隶书是汉字书体的一种,发展于秦汉时期。
它的字形工整规整,笔势刚劲,为我国书法的基本字体之一。
3. 楷书阶段:楷书是隶书的一种演变,发展于汉代末年至魏晋时期。
楷书的字形明快流畅,笔画匀称端正,被认为是书法的经典之作。
三、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案在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书写规范,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下面是一份模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案:第一步:导入1. 制定教学目标,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培养其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2. 利用图片、玩具或书籍等教具引导孩子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1. 通过故事、歌曲或绘本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利用实物或图片等教具展示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和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 设计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巩固对汉字起源和演变历程的理解。
2. 鼓励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绘画、临摹或书写活动,拓展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认识和理解。
个人观点和理解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是我国人民的文化基因,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9 共841字
红右上 七言,纵、环、逆读
仁智→江湘 湘江→智仁 仁智→惨伤 贞志→虞唐 钦所→穹苍 钦所→荣章 中 钦岑→流沙 麟凤→如何
黑右上 三言、四言,正、顺读
嗟叹→为荣 经离→思多 怀所→思多 怀所→为荣
蓝 上 四言、六言,顺逆分读
邵南→相追 周风→情悲
黄 中 五言、四言,环、顺逆读
诗情→始诗 思感→劳形
紫 右 五言,纵横读
寒岁→行士 龙虎→颜充
三、汉字的欣赏性
断句文 王之涣《凉州词》缺字改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
巧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 同音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
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石室湿,氏使侍拭,室拭,氏始视
绝 对 皮背心 (人体三器官) 龟鹤延年 (唐汉三乐师名) 古文故人做 (古文为故,加人为做)
三、汉字的欣赏性
环
读
可
暮赏花
已
归
时
去
醒
马
微
如
力酒飞
三、汉字的欣赏性
朱熹《菩萨蛮·呈野秀》
清·李旸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 寒春尽飞红晚。樽酒绿阴
居然天
回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二、汉字的实用性
排列组合方便灵活
可纵向排列 可横向排列 可由左至右 可由右至左
信息量大便于理解
可由形得意 可由声得音 还可按偏旁分类
适合电脑声控趋势
音调清晰 便于声控计算机识别
二、汉字的实用性
排 列 组 合 灵
秦
醉花阴 李清照
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福祥 气光
谢石“一、问”测高宗
字
“王” 左右为“君”
谢石测“也” 女人写 三十一 娘家无人无产 生蛇妖
仙人测“谢石”身份与命运 测字的 破碎
基本是表示心态的
《红楼梦》贾府代系表
宁国府 荣国府
远房亲
贾 演 贾代化 贾 敷 贾敬
贾源
贾代善
贾赦 贾政 贾敏
贾珍
贾琏庶 贾珠 贾宝玉 贾环庶
贾蔷养 贾蓉庶
贾蓝
贾代儒 贾 ? 贾 瑞
三、汉字的欣赏性
对仗 (律诗、姘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
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环读 全部或部分可以首尾连读的文句 回文 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文句 巧读 利用断句、描述等技巧读出文句新意 字谜 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 测字 通过对汉字的拆分解析预测人的命运
刃 上下 本末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会意:
双木为“林” 三木为“森” 二人为“从” 三人为“众” 册刀为“删” 匕、矢、矛、足为“疑”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形声:
金形 木形 水形 火形 土形
银铜锡铝 松柏梅枝 江湖游泳 烈焰燃烧 城墙垃圾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汉字的特点
方块字 音意形结合 单声调短词形
“骧” 马抬着头快跑
息
“祏” 古时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量 专家对汉字的测验
大
识别一日本假名的时间是0.3秒 识别一汉字的时间是0.1秒
便
联合国四种工作语言形成的文件 汉字文本最薄
于
通过偏旁很容易对汉字进行归类
“扌” 打 拉 提 按
都与手的动作有关
理
“讠” 谈 说 论 讲
多与语言表达有关
解
“忄” 忧 惊 愉 怡
是十狮实是十石狮。试释是事。
三、汉字的欣赏性
神 智 诗
巧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节。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江峰。
传为苏轼所作《晚眺》
读
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横枕意心歪。 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长)望断无人来。
潮州才女尤孟娘,思念情人不至作《闺怨》
三、汉字的欣赏性
字 谜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不是 与狐狼猫狗仿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为短品 亦为妙文
填字对 洪承畴自拟联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后人填字
三、汉字的欣赏性
拆字对 冻雨洒窗 东两点西三点 若不撇开终是苦 切瓜分片 横七刀竖八刀 各能收敛自成名
对 部首对 烟锁池塘树
寂寞寒窗空守寡
炮镇江城楼
退避迷途返逍遥
仗 无情对 五月黄梅天 陶然亭 珍妃苹果脸 三星白兰地 张之洞 瑞士葡萄牙
猜谜
高先生的头 李先生的脚 陈先生的马褂反穿着
郭
春雨绵绵妻独宿
一
上头去下头 下头去上头 两头去中间 中间去两头
至
两日齐相投 四山环一周 两王位一国 一口吞四口
田
三、汉字的欣赏性
字 谜
恶狗咬倒吕洞宾
哭
虫二
风月无边
太白写表 王婆骂鸡 武松打虎 宋江杀妻
捌
孔子向童儿借路 童儿要孔子猜谜 猜对了才让路
三、汉字的欣赏性
同音对 迷迷|迷迷|迷弥迷|迷迷弥迷
沉迷谜语者|迷恋谜语|谜语越难|沉迷于谜语的人越着迷
对 仗
谐音对 乾隆:两碟豆(蝶逗) 纪晓岚:一瓯油(鸥游) 武将:二艇并行,橹速(鲁速)不如帆快(樊哙) 文臣: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缺字对 穷书生以水代酒拜贺:君子之交淡如(缺水) 书生的朋友回答: 醉翁之意不在(缺酒)
岛 市 文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临照 九四 州海 九四 州海
活 方 便
化 局
弦 , 。 素 鸣筝 。 时 欲得 手 金
时周玉粟 误郎房柱 拂顾前,
李听 端筝
同皆 乐春 乐春 无不 穷老
二、汉绢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汾洽溜沙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汉字的欣赏性
二举子以“串”字测应举 无心为“连中” 有心为“患”
崇祯测“酉”“有”“友”
测
“尊”去头脚 大明江山去一半 反贼出头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象形:描摹实物形状而创的文字
六 指事:在象形字上加象征性符号的文字
会意: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意义合成
书 形声:由取意的形旁和取音的声旁组成
通假:字与字间的通用和假借 转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解释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象形:
日月水火 山石土木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特点 指事:
繁,繁阴绿酒樽。老仙诗 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 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居客 然上
文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愁浓愁黛眉。 春 永夜寒灯寒夜永, 夏 期归梦还梦归期。 秋
清·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天天 上然 客居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彫旂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好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运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祇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