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脊柱结核畸形术后护理措施

脊柱结核畸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畸形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脊柱结核畸形术后护理措施的文章,字数约1500字。
一、术后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 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饮食护理1. 患者术后需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
2.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3. 术后初期,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米糊等。
4.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三、术后体位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脊柱稳定。
2. 卧床时,患者可采用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3. 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4. 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体位,避免脊柱扭曲。
四、术后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
五、术后功能锻炼1. 术后1-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下肢屈伸等。
2. 术后3-4周,可进行坐位、站立等训练,逐步增加活动量。
3. 术后6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等锻炼。
4. 术后1-2个月,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
六、术后并发症预防1.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早期进行下肢主动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 预防压疮: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
4. 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 预防坠积性肺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七、术后康复指导1.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 术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防止复发。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4.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05-18T14:42:51.1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李小兵李晶[导读]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观察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湖南益阳 410008【摘要】目的:观察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15例)、乙组(30例)、丙组(15例),三组患者术式分别为前路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术、前后路内固定术,根据适应症选择得当与否,将乙组患者分为两组,适应症得当为A组(20例),不得当为B组(10例)。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采用逻辑学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6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6例、9例、3例;30例乙组患者中,A组患者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60.00%,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状况、病灶范围、规范化疗与否、严格制动与否、严格把握术式适应证与否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针对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营养支持,规范化疗操作,严格把握各种术式适应证,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在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所占比例为50%左右[1]。
临床治疗脊柱结核普遍采用手术疗法,内固定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术后仍然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患者瘫痪,更甚者死亡,所以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脊柱结核病人术后均需卧床半年左右,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出院以后,极易发生褥疮、尿路感染、肺内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为此,做好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现将我院2006年1~6月650例脊柱结核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650例术后病人,其中合并截瘫42例,术后卧床3~12个月,平均6个月;此650例入院前合并褥疮12例,术后3例,并发尿路感染52例;肺内感染28例;肺不张4例,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者98例,平均住院1个月左右。
护理做好术后一般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脱、移位等。
因手术多在硬膜外下施行,故术后应去枕平卧6~8小时,且禁食水,直到排气为止。
加强晨晚间护理,手术后由于脊柱暴露、椎体和部分椎弓受到破坏,椎体可出现不稳定现象,故术后翻身需平稳,避免脊柱扭曲,以防影响脊髓功能恢复。
注意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趾(指)屈伸活动的出现,是截瘫的一种征象,故应指导病人术后自主锻炼。
心理护理:因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身体虚弱,加之对疾病不甚了解,思想顾虑重,情绪低落,对治疗也缺乏信心。
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针对病人的特点,做细致耐心的护理,要尊重和关心病人,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向病人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使病人放下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褥疮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压的骨突出部分受压时间过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坏死、溃疡。
脊柱结核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加之患者害怕脊柱手术翻身影响脊柱稳定性,尤其是截瘫病人,皮肤神经营养障碍。
如护理不当,极易发生褥疮。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向患者讲清术后皮肤护理及翻身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
皮肤护理要做到“四勤”,即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床铺。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发表时间:2016-03-08T11:56:49.4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何敏[导读]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科脊柱结核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科 610000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因素,种类和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中的27例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式,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记录。
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中毒症状有所减轻,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的FARANKEL指数明显下降,植骨骨性融合,无移位和吸收现象出现,平均融合时间为4.8个月,在所有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7.09%,其中胸腹膜受损12例,血管损伤1例,神经功能障碍9例,脑脊液外漏2例,呼吸困难3例。
结论:脊柱结核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如果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征兆,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其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脊柱;并发症;结核;预防和治疗脊柱结核为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当前有多位学者主张使用手术的方式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治疗。
但进行完手术以后,势必会出现并发症,为了探究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中的27例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项问题进行了深入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经CT,X线平片或MRI检查已经确诊。
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实验,并签署了同意书。
其中男89例,女69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为(36.8±4.8)岁。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tr r  ̄ b i e n . o e r f i o w to t i sr me tt n ) J n 2 O t De e e 2 0 w r r t — ei o t r me t b n g at t r i u n t e d w h h u n ai m u e 0 4 o o c mh r 0 9 e e er o
s e t e y r v e e i cu i g 3 mae n 1 3 f ma e , i t e la a e o 4 5 y a s o d(a g , 1 t p c i l e i w d,n l d n 1 ls a d e l s w t h ne n g f 3 . e r l r n e o v 7 3 h 7
确 的 手 术方 式 、 意 辨认 术 中 复杂 的 解刮 结 构 、 高手 术技 巧 及 有 效 的 闱 于水 期 处 蝉 是 胁 治 发症 的 父 沣 提
【 键 词 】脊 性 ; 核 ; 关 结 许发 ; 防
d ii.9 9 .s.04 4 6 2 1 . . o:03 6  ̄i n10 - 0 X. 01 0 s 0 28
析 其 原 并 提 m 卡 应 处 刈 及 预 防 措 施 。 果 : 整 随 访 2 6例 , 访时 问 为 6 3 甘 结 完 9 随 ~ 6个月 , 均 1 平 8个 H 7例 4
36例脊柱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文盲5例,小学文化4例,初中文化10例,初中以上文化7例。胸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28例,来自农村的病例25例,来自城市的病例11例,并不全截瘫6例,所有病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3.3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抗结核药物必须坚持的用药原则,因为体内的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致,必须联合用药;由于细菌生长缓慢,药物多在繁殖期才有作用,必须长期用药;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血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期间不可擅自停止或加减剂量,可能会出现的毒性反应:如服用异烟肼有关肢体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服用利福平有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肌注链霉素有关听力障碍等。
3.4术后并发症的指导
3.4.1截瘫:脊柱结核病人当椎体严重破坏或者在病灶清除手术中损伤到脊髓或神经根,或者术后血肿、水肿压迫脊髓,都有可能导致截瘫的发生,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术后24小时内每1小时观察一次,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随时注意观察、并与术前作比较,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护理难点
2.1心理护理: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长,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毒副作用,加之病人于贫困状态,发病后更是“雪上加霜”,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2],这时病人往往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如何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这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所在。
3.2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给予适合的饮食手术前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豆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并发脓肿后,消耗量大,常出现低蛋白症。如不能及时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则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所以必要时应静脉补充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的摄入。但是手术前一天应嘱患者禁食。术后根据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饮食结构,而康复期应避免短期内过多,过快地增加营养,因为胃肠功能负担增加反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此期间应逐渐增加营养,使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此期的患者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常常伴有高脂肪饮食的现象,宜正确宣教予以纠正。
脊柱外科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脊柱外科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58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投掷法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组例数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方案,干预组行预防性干预方案。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指数。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呼吸循环受限及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疼痛指数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明显干预组更低(P<0.05)。
结论:积极为采取俯卧位体位患者实施预防性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机体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其痛苦。
【关键词】脊柱外科;俯卧位;并发症;预防性干预;疼痛指数脊柱外科手术创伤性大,因此术后患者需较长时间恢复。
临床观察证实在此期间易发生并发症,降低手术疗效。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会延长恢复进程,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其预后。
为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其发生风险,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在脊柱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麻醉方式、体位管理等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手术每一环节做到规范化、精细化,目的在于控制术后并发症出现。
脊柱外科手术一般采取全麻方式,取俯卧位,但因手术时间长,患者肢体、神经或皮肤受到明显压迫,反应强烈时影响手术实施,进而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
本次针对脊柱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体位管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干预措施展开观察,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58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投掷法分成对照组(n=29,常规干预)及干预组(n=29,预防性干预)。
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38~64岁(48.68±5.54)岁。
干预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5~60岁(48.12±5.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t=0.390,P=0.698)、性别χ2=0.633,P=0.426)等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
老年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老年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老年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术前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术后的合并症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教会患者功能锻炼。
手术患者在院期间均无术后发症,正常出院。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60~78岁。
颈椎3例,胸椎17例,腰椎10例,胸腰段12例;其中合并截瘫6例,全瘫5例;病程3周~16个月,截瘫时间1周~0.5年。
2012年4月12日入住治疗。
术前护理:⑴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及管床医生和护士,多余患者沟通,了解引起焦虑、恐惧的原因,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习惯床上排便排尿,帮助患者能够接受并适应生活形态的改变。
向家属及患者代抗结核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及保存方法。
⑵心理护理: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多为曾患过肺结核的老患者,思想负担重。
因此,患者对疾病的治愈存在疑虑及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
术前重点消除上述心里顾虑,用录像、宣传手册的形式进行宣教,介绍同种疾病患者康复情况提高康复意识。
配合医生,将脊柱结核的演变过程及病变特点告知家属及本人,并让已手术或复诊的患者现身说法,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要用心听,耐心讲解。
得到患者的信赖,使其心情逐渐开朗,减少恐慌,主动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
⑶健康指导:①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的发生。
间歇性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每1~2小时协助其轴式翻身,翻身时必须动作轻柔,使肩、胸、腰、骶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保持脊椎固定不扭曲。
②做好生活护理,包括口腔、皮肤、会阴部清洁。
帮助擦澡,保持内衣和床单的清洁干燥与平整。
注意病室通风。
③鼓励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髙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饮食,少食多餐,并适当增加果汁、液体和富含纤维蛋白食物,以防治便秘和泌尿系结石。
术后护理:⑴术后返回护理:①在患者术后返回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情况,并给予吸氧,以改善肺功能。
了解切口部位,及包扎情况,了解引流管的种类、数量、部位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详细记录。
381例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81例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张文龙;苗瑞瑞;鲍玉成;韩臣富;孙晓晨;唐亮;邱南海
【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
【年(卷),期】2017(039)008
【摘要】搜集天津市海河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381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09例,女172例.其中 5例颈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接骨板内固定术;143例胸椎结核一期或分期经肋横突关节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及人工骨植骨;7例胸椎结核经胸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226例腰椎结核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一期或分期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统计术中及术后发生的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共57例,发生率为14.96%.381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停药前均能做到每个月门诊就诊1次,有并发症患者就诊次数相对较多;切口延迟愈合虽然换药时间较长,但3~6个月内经过定期换药均愈合.通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及时对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对患者治疗的总体疗效较为满意,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总页数】4页(P905-908)
【作者】张文龙;苗瑞瑞;鲍玉成;韩臣富;孙晓晨;唐亮;邱南海
【作者单位】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300350 天津市海河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结核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脊柱结核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是什么*导读:我们都知道,脊柱结核是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可是其究竟会带来哪些严重性的危害我们却不甚了解。
专家介……我们都知道,脊柱结核是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可是其究竟会带来哪些严重性的危害我们却不甚了解。
专家介绍,脊柱结核若不及时控制,会带来很多并发症。
那么,这种疾病会带来哪些并发症呢,其治疗方法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寒性脓肿脊椎结核如脓肿过大,宜先用穿刺法吸出脓汁,注入链霉素,以免脓肿破溃和发生继发性感染以及窦道形成。
在适当时机应尽早进行病灶清除术和脓肿切除或刮除。
*2.截瘫脊椎结椎合并截瘫的约有10,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措施为脊椎结核活动期坚持不负重,坚持卧床和抗痨药物治疗等。
如已发生截瘫,应早期积极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恢复。
如失去时机,后果是严重的。
如已有部分瘫痪,一般多先行非手术治疗,按截瘫护理,绝对卧床,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改善全身情况,争取最好的恢复;如1~2月后不见恢复,应尽早手术解除张力,如截瘫发展很快,甚至完全截瘫,应尽快手术,不宜等待。
在颈椎结核合并截瘫,或有寒性脓肿,应早行手术,可在颈部前侧作切口,在胸锁乳突肌前侧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之间(或在颈动脉鞘之前)进入,显露和清除病灶,必要时一次处理两侧。
在胸椎手术多采用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或行椎前外侧前灶清除减压术,待截瘫恢复,一般情况好转后,再作脊椎融合术,使脊椎稳定。
不论是什么疾病,我们在其发生之时,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将其治疗。
上文的介绍是关于脊柱结核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是什么的相关讲解,希望会对您带去帮助。
专家提示,身染疾病,我们不能被疾病打倒,而是应该积极的与疾病作斗争。
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进展

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8-18T06:32:04.09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8期作者:张先青[导读] 脊柱结核近年来其并发症不断增加且发病率显增。
张先青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重庆 400042摘要:脊柱结核近年来其并发症不断增加且发病率显增。
其主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渗漏即CSFL,静脉血栓栓塞即VTE,应激性精神障碍即SMD,应激性溃疡即SU以及便秘等,众多并发症极大的影响患者康复效率以及阻碍患者日常生活。
经调查研究,新型护理模式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患者并发症病情,另一方面也将推动护理水平向现代化高水平发展,且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并发症;护理干预模式脊柱结核简称STB ,脊柱结核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脊柱畸形和瘫痪。
脊柱结核的主要治疗方式是的化疗和手术,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高质量恢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以及提升整体治疗有效性。
本文即对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做以下详细阐述。
1. STB术后护理干预模式多样化和优势近些年随着国内外护理模式的进步,以及健康理念的普计,民众对于护理模式的更高要求。
STB包含多种模式如:EBN(循证护理)、BC(集束化护理)、IC(个性化护理)等。
IC护理的显著优点在于其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针对性,其护理的侧重点在于强化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来提升效果。
CN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在对应并发症时具有重要作用[1]。
EBN是这其中最为规范的护理理念,其具体的规范性表现在通过成立循证小组对护理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同时结合具体地区、具体民族的医疗条件和医疗习惯优化护理策略。
EBN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深化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采取及时性可预见性的抉择。
2. STB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对策2.1 CSFL护理干预对策CSFL是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手术后及腰椎穿刺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在手术中的发生率较低。
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如何预防并发症

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如何预防并发症脊柱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首先,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医护人员会频繁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血压异常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脑部供血,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也能反映出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和家属要配合医护人员,如实告知自身的感受,如是否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
伤口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
在伤口未完全愈合之前,避免沾水和受到污染。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会加强换药、使用抗生素或者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感染等问题。
预防肺部感染对于脊柱手术患者也十分重要。
由于术后患者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肺部痰液积聚,引发肺部感染。
因此,患者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
家属可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自主咳嗽,医生可能会使用吸痰器帮助清除痰液。
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患者要注意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
如果患者留置了导尿管,要注意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同时,要定期进行尿道口的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柱手术后需要警惕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在术后应尽早开始下肢的活动,如屈伸踝关节、抬腿等。
如果病情允许,应尽早下床活动。
这有助于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胃肠道问题也不容忽视。
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和卧床休息,胃肠道蠕动可能会减慢,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情况。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乔永东;肖波;王自立;丁惠强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30)8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一种简单有效避免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办法,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方法对155例脊柱结核患者术中、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55例脊柱结核患者都经过手术治疗,发生常见并发症27例,有些并发症是医生操作不当造成,由于处理得当,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后果.结论现代脊柱结核的手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愈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只要医生高度重视,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了并发症,只要及时且处理得当,不会残留严重后果.【总页数】3页(P684-686)
【作者】乔永东;肖波;王自立;丁惠强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9.2
【相关文献】
1.381例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J], 张文龙;苗瑞瑞;鲍玉成;韩臣富;孙晓晨;唐亮;邱南海
2.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J], 张树珣
3.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J], 王中吉
4.胆道手术并发症的防治高位胆管损伤的防治 [J], 高志清;王德盛
5.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J], 扈新; 杨艳; 张玉泉; 王海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脊柱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与处理范俊;秦世炳;董伟杰;徐双铮;兰汀隆【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结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66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有287例脊椎结核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①术后切口不愈合,脓肿及窦道再次形成35例(5.3%);②脊柱结核术后出现髂骨或肋骨取骨处疼痛、麻木等不适86例(13.0%);③胸背部麻木,脊柱活动受限75例(11.4%);④术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等68例(9.9%);⑤术中及术后脑脊液漏16例(2.4%);⑥置入内固定折断7例(1.1%).结论预防并减少脊椎结核术后的并发症,需要在术前明确诊断,并充分、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充分清除结核脓肿及病灶,适当植骨及安装内固定系统.术后注意依据结核菌的药敏结果继续抗结核治疗,并注意绝对卧床及术后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01【总页数】2页(P186-187)【关键词】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疗效【作者】范俊;秦世炳;董伟杰;徐双铮;兰汀隆【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北京骨关节结核诊疗中心,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目前在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肺外结核中,脊柱是骨与关节结核最常累及的部位,目前脊椎结核治疗原则是在充分、规律、全程、联合的抗结核治疗后,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有效减压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但术后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1]。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防治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防治作者:高朝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脊柱结核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究。
方法对该院在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这140例脊柱结核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这140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或者后路的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以及加行内固定术。
并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对引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结果根据随访记录发现本次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9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71%;在这29例患者中,胸腹膜损伤的有3例,神经功能障碍的有2例,术后感染的有7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有1例,脑脊液漏的有3例,手术应激反应的有2例,早期植骨排异反应的有2例,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有2例,愈合后复发的有8例。
结论脊柱结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旦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加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在全身关节结核疾病当中,脊柱结核排在首位,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结核,在椎体结核当中腰椎结核的病发率最高。
脊柱结核疾病是肺结核、消化道结核等原发性结核病的继发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低热、疲倦、消瘦、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为了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对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对这14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作者:王中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0期【摘要】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方法寻找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因素。
结果脊柱结核手术遵循相应的手术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是关键,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处理。
【关键词】脊柱结核;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我院近20年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万余例,仅就术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120例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58例,女62例,≤15岁2例,16~59岁114例,≥60岁4例,颈椎2例,胸椎66例,腰椎52例,食道损伤1例,声音嘶哑1例,上肢烧灼感与手内收肌不全瘫1例,气胸59例,截瘫9例,大血管损伤48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1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均行病灶清除术1.3 结果脊柱结核手术遵循相应的手术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是关键,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处理。
本组并发症经积极正确处理,均治愈。
2 讨论2.1 食道损伤颈椎结核前入病灶清除术时可能误伤食道,手术时要轻柔将食道拉开,必须间断牵拉,不能长时间持续牵拉,防止组织的缺血坏死。
切开颈前肌时,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观察食道是否被拉开,可避免损伤食道。
损伤食道后,禁食水可治愈。
2.2 声音嘶哑在水平的手术后,容易发生术后患者声音嘶哑,一侧声带麻痹,其原因大多为拉钩牵拉所致,挫伤喉返神经。
外暴露要逐层钝性分开,牵拉时必须间断牵拉,正中轴线上操作,骨膜下推剥,一般在3周~5周内可以恢复,严重者可能要达6个月后才能恢复。
2.3 上肢烧灼感与手内在肌不全瘫胸椎第一或第二肋间神经可参与臂丛。
颈胸段及胸椎1、2结核,伤及第一或第二肋间神经可致上肢烧灼感与手内在肌不全瘫,手术时应避免伤及第一、第二肋间神经。
2.4 气胸这在做肋横突切除及前外侧减压等胸膜外暴露的手术时容易发生。
胸椎结核切除肋骨,拔除肋小头损伤胸膜,腰椎1~3结核手术中损伤膈肌脚可出现气胸,切肋要遵循骨膜下操作原则,肋骨上缘要沿肋骨走行推剥,肋骨下缘要逆肋骨走行推剥;腰椎1~3结核手术,剪开腰方肌筋膜时,在腰椎3处自上而下重直剪切至横突尖顶部,再沿其尖顶部平行剪至腰椎2及腰椎1的横突尖顶部,可防止出现气胸。
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预防和措施

防治方法
运动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 以增加体质,提高免疫力。散 步、游泳、瑜伽等运动都可以 将脊柱拉伸开,减缓脊柱压力 ,从而预防和缓解脊柱结核。
饮食健康:要注意营养平衡,增强体质 。平时应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 物,如鲜奶、核桃、芝麻等。
预防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要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有结 核的人密切接触,如咳嗽、讲 话等都有可能传染结核病。
防治法
防治方法
少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时脊柱曲度会改 变,容易产生腰疼、脊柱病变等症状, 给疾病埋下隐患。
结论
结论
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适 当锻炼身体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脊柱结 核的发生。预防脊柱结核是一项长期而 复杂的过程,人们应该形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让身体更健康。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预 防和措施
目录 介绍 预防方法 防治方法 结论
介绍
介绍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 脊柱结核发病较高的国家之一 ,患者普遍较年轻,严重的并 发症会导致截瘫,给患者和家 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预 防脊柱结核非常重要。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接种结核疫苗:接种结核疫苗是预防结 核的基本措施。一般来说,儿童出生后 的第三个月开始接种结核疫苗可以有效 预防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结核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
患者通常会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低热等症状。
由于结核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结核病变会导致椎体破坏和脊柱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结核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往往经历了长时间的疾病折磨,病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年轻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而无法继续工作或学习,老年患者可能会面临疾病加重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困境。
对于脊柱结核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手术可以有效清除感染灶,稳定椎体和脊柱,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并且在手术前后都需要有专业护理团队的支持和照顾。
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脊柱结核患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后续讨论手术护理提供背景和参考。
1.2 疾病概述脊柱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可导致脊柱骨骼的破坏和变形。
脊柱结核的症状主要包括背痛、活动受限、压痛及肿胀等。
这种疾病也易于引发脊柱的挛缩、畸形和脊柱关节的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疾病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导致脊柱的畸形和功能障碍。
对于脊柱结核患者来说,进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可以直接清除感染病灶,减轻炎症反应,避免疾病继续发展。
手术也可以通过椎弓根融合或植骨椎弓根融合等方式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脊柱形态和功能。
手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对于脊柱结核患者来说,是恢复健康的关键一步。
1.3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脊柱结核患者中,如果疾病病情较重,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脊柱畸形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
手术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目的主要包括清除感染灶、减轻脊柱压迫、纠正畸形和稳定脊柱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方法寻找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因素。
结果脊柱结核手术遵循相应的手术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是关键,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处理。
【关键词】脊柱结核;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我院近20年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万余例,仅就术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120例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58例,女62例,≤15岁2例,16~59岁114例,≥60岁4例,颈椎2例,胸椎66例,腰椎52例,食道损伤1例,声音嘶哑1例,上肢烧灼感与手内收肌不全瘫1例,气胸59例,截瘫9例,大血管损伤48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1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均行病灶清除术
1.3 结果脊柱结核手术遵循相应的手术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是关键,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处理。
本组并发症经积极正确处理,均治愈。
2 讨论
2.1 食道损伤颈椎结核前入病灶清除术时可能误伤食道,手术时要轻柔将食道拉开,必须间断牵拉,不能长时间持续牵拉,防止组织的缺血坏死。
切开颈前肌时,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观察食道是否被拉开,可避免损伤食道。
损伤食道后,禁食水可治愈。
2.2 声音嘶哑在C6~7水平的手术后,容易发生术后患者声音嘶哑,一侧声带麻痹,其原因大多为拉钩牵拉所致,挫伤喉返神经。
外暴露要逐层钝性分开,牵拉时必须间断牵拉,正中轴线上操作,骨膜下推剥,一般在3周~5周内可以恢复,严重者可能要达6个月后才能恢复。
2.3 上肢烧灼感与手内在肌不全瘫胸椎第一或第二肋间神经可参与臂丛。
颈胸段及胸椎1、2结核,伤及第一或第二肋间神经可致上肢烧灼感与手内在肌不全瘫,手术时应避免伤及第一、第二肋间神经。
2.4 气胸这在做肋横突切除及前外侧减压等胸膜外暴露的手术时容易发生。
胸椎结核切除肋骨,拔除肋小头损伤胸膜,腰椎1~3结核手术中损伤膈肌脚可出现气胸,切肋要遵循骨膜下操作原则,肋骨上缘要沿肋骨走行推剥,肋骨下缘要
逆肋骨走行推剥;腰椎1~3结核手术,剪开腰方肌筋膜时,
在腰椎3处自上而下重直剪切至横突尖顶部,再沿其尖顶部平行剪至腰椎2及腰椎1的横突尖顶部,可防止出现气胸。
出现气胸后,可立即缝合胸膜裂口,但由于胸膜薄,又因随呼吸不断的活动,缝合时裂口反而越撕越大,这时就应用附近的肌肉填塞。
防止浓液流入胸腔是主要的。
还可以将导尿管由切口放入胸腔缝合后抽气拔出,术毕胸穿抽气。
2.5 截瘫9例术中直接损伤脊髓6例,余3例属间接损伤。
大部分的脊髓损伤与手术操作失误有关。
如果患者椎体附件已破坏,尤其是椎弓根的腐蚀和破坏,当用骨膜剥离器推剥、顶撬肋骨小头时,极易失手陷入椎管内。
如若术前X线片未能察觉出隐匿性附件结核则误伤的机会更大。
切剥椎体后部骨块一次切取骨质过多,叩击力过重;切取后骨刀旋转的方向不正确,使骨块旋入椎管;硬膜剥离器放置不适当,推剥方向不正确;刮勺搔爬对着脊髓;病椎后部游离死骨,坏死间盘与硬膜粘连;骨块较大,潜入椎管,骨洞口又小时强行取拿,动作粗暴。
小儿椎体软骨成分多,椎体小,弹性大,不适当的凿切等都将造成脊髓损伤。
准确掌握脊髓与椎管的解剖关系,注意解剖变异[2,3]。
胸6以下椎体结核的手术入路在两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首选右侧入路为宜,以免损伤最大根动脉,造成脊髓血液供应不足。
病程较长、破坏重、畸形大的患者应注意解剖变异。
病灶有自然破坏骨洞存在时,需事先探查清楚后方可清除病灶。
凿切椎体后部时切不可盲目深切,尤其要注意隐匿性骨洞的存在。
对侧方完整的椎体后方骨洞的凿切,应首先凿开外壳,探查洞内的脊髓前界,明确其解剖关系后,方可清除病灶。
可能与脊髓微循环障碍,损伤最大根动脉,脊髓代偿功能衰竭等综合因素有关。
胸椎结核手术时凿切椎体应在肋小头凹前中1/3交界处前凿切,腰椎应在其横突前一横指处下凿,骨凿的旋转方向应以骨凿的前缘为定点。
术中应监视脊髓功能,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识清,能与术者合作,术中随时做“双足运动试验”,监护脊髓功能,利于防止直接损伤脊髓。
2.6 大血管损伤腰椎结核手术损伤大血管机会较其他段为多,
在L4~5椎体前方,腹主动脉分叉处,下腔静脉即在其旁,在暴露该处病灶时,必然会遇到这些大血管。
尤其在有炎性粘连时,暴露与剥离甚感困难。
此时必须特别小心,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般动脉壁较厚,又有明显的搏动,容易辩认;而静脉壁薄,粗又无搏动,损伤的机会增多,手术时可沿脓肿进入较为安全,因大血管均在脓肿壁的外方。
L4~5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最好以左侧入路,L5~S1椎体结核最好以右侧入路,骨病灶临近动脉,动脉搏动明显,以引起术者注意,避免损伤大血管。
L5~S1椎体结核手术时易损伤髂总动静脉、髂内动静脉。
多因粘连、术中失误所致。
术中操作轻柔,助手充分保护大血管,于骶前凹处点点穿刺连线,可避免损伤大血管。
一旦损伤大血管,用手指压迫损伤处立即用连续纱布分层叠压,待稳定后缝合腹腔,可使损伤处止血。
2~3周后,腹腔内纱布周围有脓性分泌物形成后,血管损伤已愈合,可取出纱布。
2.7 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入院前曾服用大量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术前不补充激素易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术前必须详细追问病史,用过激素者,术前及术中给予补用激素类药物,可避免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术中、术后注意观察,如出现难治性低血压,应考虑到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
应及时补充地塞米松等激素,并给予升压药等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鸿儒,等.手术失误及处理(骨科).云南科技出版社,209-211.
[2] 天津医院骨科.临床骨科学(2)结核.人民出版社,1974:249.
[3] 吴启秋.骨关节结核病诊疗的进展.中华骨科杂志,1986,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