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九种方法,写标书用得上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九种方法,写标书用得上寒风凛冽,又到了一年一度写标书的季节,你开始准备了么?在分子机制的研究中,蛋白和蛋白之间的互作研究可以说是非常经典了,研究蛋白互作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来介绍九种。
1、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CoIP其实就是两个蛋白相互的IP(免疫沉淀反应)实验,在已知蛋白B和C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这种前提一般需要有一个酵母双杂实验或者Pulldown实验来作为支持。
IP就是用来验证蛋白C和蛋白B之间相互作用的。
如果在Agarose珠上的Protean A/G所结合的抗体,可以结合并拉下蛋白B,那用Western Blot即可检测出蛋白C的表达,反之亦然,通过这种相互间免疫共沉淀的实验,就可以明确地验证出,B与C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比如这份标书:PYK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研究:结合并磷酸化E-cadherin?(百度检索题目可查到全文)2、Pull-down实验这个实验跟免疫共沉淀实验很像,不同的是免疫共沉淀是在细胞里进行的,在众多的蛋白里,拉住A蛋白的同时,把B蛋白也给拉出来了,这还不能证明是直接的结合,很有可能是A 拉住了C,而C拉住了B,这样拉住A蛋白的同时也能把B蛋白也给拉出来。
要证明直接的结合就是Pull-down实验。
提纯所要研究的两个蛋白(一般是在BL21等菌种表达提纯),这两个蛋白带上不同的标签(提纯蛋白一般带GST或者HIIS标签),然后将他们放在同一个体系里,使用GST-beads或者NI-beads,把其中一个蛋白拉下来,用WB检测另一个蛋白的存在。
比如这份标书: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学机制。
(同样可以百度检索到全文)3、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共定位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
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蛋白质相互作用多种方法共73张
蛋白质相互作用多种方法共73张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性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平衡和调控生命过程的关键。
而为了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科学家们发展了许多方法和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一、酵母双杂交法酵母双杂交法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技术,它基于酵母菌的两个部分蛋白质结合时能够引发基因转录的特性。
该方法需要构建两个表达融合蛋白质的酵母菌株,其中一个融合蛋白质与待测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后,会激活转录因子从而促进报告基因的表达。
通过筛选和鉴定这些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蛋白质质量和结构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质谱法包括两种主要的方法:质谱法和质谱质谱法。
质谱法通过测量蛋白质的尺寸、质量和电荷等物理化学特性来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质谱质谱法则通过分析蛋白质片段的质谱图谱,鉴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点和结构。
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实时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学技术。
该方法通过测量光的折射率来监测蛋白质的结合和解离。
SPR技术通常使用金属表面修饰的芯片,其中一个蛋白质被固定在芯片表面,另一个待测蛋白质则溶解在流动的缓冲液中。
当两个蛋白质结合时,会导致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到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四、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基于蛋白质间染料荧光信号的技术。
该方法需要在待测蛋白质上标记一对荧光染料,其中一个染料作为接受者,另一个染料作为给体。
当这两个染料的发射和吸收频率相互匹配时,能量可以通过非辐射损失的方式从给体跃迁到接受者,从而引发接受者的荧光信号。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1. 酵母双杂交呀,这就像是给蛋白质牵红线,看它们能不能对上眼!比如说,我们研究那两个蛋白质,就把它们分别放到酵母里,看它们能不能相互吸引,哇,真的很神奇呢!
2. 免疫共沉淀那也是超厉害的哦!就像是从大部队里精准地捞出我们想要的那两个蛋白质小伙伴。
就像研究细胞里的那两个关键蛋白,通过这个方法把它们一块儿抓出来,看看它们的关系,你说有趣不有趣呀!
3. 亲和层析呀,不就是设个专门的陷阱让目标蛋白质掉进去嘛!举个例子,我们要找那个特定的蛋白质,就设计个跟它特别契合的柱子,让它乖乖进去,然后就能研究它啦,是不是超棒呀!
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哇塞,这简直就是在蛋白质之间观察神秘的能量传递呀!比如说观察那两个发着光的蛋白质,看它们之间能量怎么流动,那感觉真的太奇妙啦!
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呢,就像是给蛋白质的互动建了一个超级敏感的检测站呀!比如研究那两个蛋白结合的过程,细微的变化都能察觉到,牛不牛啊!
6. 噬菌体展示技术也很有意思呢,就像是让蛋白质在噬菌体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
比如我们想找和某个分子结合的蛋白质,通过噬菌体就能把它们找出来,多神奇呀!
7. 蛋白质微阵列,这不就是把一堆蛋白质摆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嘛!像我们把各种蛋白质放在那上面,然后就能快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啦,酷不酷!
8. 生物膜干涉技术呀,就像是在蛋白质的世界里放了一个精准的测量仪。
例如我们想知道那两个蛋白质结合的实时情况,用这个技术就能清楚看到,你说厉害不厉害!
我觉得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独特之处,都为我们深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奥秘!。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应用
一、阳性: 人为转染重组体 artificial 验证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证明其在生理情 况下是否真的有作用。
二.确定参与结合作用的 domain 或 motif
• Ade+ Expresses the ADE2 reporter gene; i.e., does not require Ade in the medium to grow.
• His+ Expresses the HIS3 reporter gene; i.e., does not require His in the medium to grow.
共聚焦显微镜法 • 也可同时进行核染色
Fig.21 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HPO and JAB1. COS 7 cells were tranfected with GFP-HPO or RFP-JAB1 constructs, respectively. The nuclei were stained by Hoechst 33342 (blue). All cell samples were visualiz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Leica).
UASs, 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s AD, activating domain BD, binding domain
• AD/library: A fusion of the GAL4 AD with a library cDNA/protein.
• DNA-BD/bait: A fusion of the GAL4 DNABD with a bait cDNA/protein.
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以揭示生命活动的基本机理以及药物设计和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
本文将总结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实验步骤。
一、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总结:1.蛋白质-蛋白质亲和层析法:该方法通过利用蛋白质与目标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非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分离,可用于筛选靶向蛋白质的抑制剂或开发特定结合位点。
2.酵母双杂交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融合目标蛋白质与一组已知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底物,通过检测底物报告基因(比如启动子)的表达来确定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情况。
3.免疫共沉淀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将目标蛋白质和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一同从细胞裂解液中沉淀下来,以证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4.光学双光子显微镜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这些方法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通过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来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5.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该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固定一个蛋白质,然后观察黄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的变化来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6.核磁共振(NMR):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中的^1H、^13C和^15N原子的自旋,通过一系列的波形解析来确定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
7.体外重组蛋白质表达和结合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或霞赤红热单核细胞感染表达载体后表达目标蛋白质,以及通过重组技术制备的其他蛋白质,通过混合这些重组蛋白质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方法,准备相应的试剂和材料。
2.原料处理:获得目标蛋白质样品后,进行必要的纯化或浓缩处理,以去除其他污染物,并保持蛋白质的活性。
3.实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比如确定实验条件、控制实验和重复实验。
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
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一、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
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
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
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
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
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
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
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
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 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 和RNA 的时空信息。
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一、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
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
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
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
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
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
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
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
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 和RNA 的时空信息。
蛋白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质互作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酵母双杂交技术、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实验。
1. 酵母双杂交技术:主要用来进行互作蛋白的筛选,缺点就是假阳性较高,所以需要进行结果验证,一般可采用免疫共沉淀或GST-pull down实验进
行验证。
2. 免疫共沉淀: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
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
当用预先固化在argarose beads上的蛋白质A 的抗体免疫沉淀A蛋白,那么与A蛋白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B也能一起沉
淀下来。
再通过蛋白变性分离,对B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进而证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3. GST pull-down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验证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体外试
验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先构建靶蛋白-GST融合蛋白载体,然后进行体外表
达及纯化。
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细胞内的生物过程以及研究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被鉴定出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生化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高通量技术。
1.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免疫沉淀是一种常用的生化方法,用于检测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将其与结合蛋白质一起从混合溶液中沉淀下来。
通过检测共沉淀的蛋白质可以确定其相互作用伙伴。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细胞培养液、组织样品以及原核和真核生物体内。
2.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Y2H):酵母双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直接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酵母细胞内的转录激活子和靶蛋白质的交互作用来驱动报告基因的表达。
通过将靶蛋白质与转录激活子的两个域分别与两个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区域相连,可以检测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方法可用于鉴定蛋白质复合物的成员以及研究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的相互作用。
3. 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蛋白质微阵列是一种高通量技术,用于同时检测大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该方法将数千种蛋白质固定在玻璃片或芯片上,并与待测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
通过检测待测蛋白质与已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快速鉴定蛋白质复合物的成员,以及确定蛋白质的结合亲和力和特异性。
4.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质量-电荷比的测量,用于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
质谱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基于质量鉴定的质谱法(如蛋白质酶切质谱法)和基于质量比的质谱法(如蛋白质亲和质谱法)。
利用质谱法,可以鉴定蛋白质复合物的成员,并获得有关相互作用和结合位点的信息。
质谱法在高通量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验证蛋白互作的方法
验证蛋白互作的方法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互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它关系到生命体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周期、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
蛋白质互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于生物体内功能的影响。
为了获得这些信息,科学家们需要开发一些工具和技术来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讲述了几种常用的蛋白互作验证方法。
一、酵母双杂交(Y2H)法酵母双杂交法是最常用的蛋白质互作验证方法之一。
由于其名称中含有“双杂交”,因此可以理解为将两个蛋白质“杂交”在一起,然后观察它们是否相互作用。
首先,将两个蛋白质分别构建成两个不同的来源的表达向量。
然后,在酵母细胞中,将这两个表达向量分别与GAL4激活子和GAL4结合蛋白相连,形成一个杂交蛋白。
如果这两个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它们将结合并形成GAL4转录激活子,从而激活报告基因进行表达。
最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转录活性的变化来判断这些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虽然酵母双杂交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技术,但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研究人员注意。
首先,该方法只能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无法检测多个蛋白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其次,酵母细胞内的反应条件与活性可能与真实环境中相差很大,这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判。
二、共免疫沉淀法(Co-IP)共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可以定量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两个蛋白质在细胞内共同表达,并通过特异的抗体沉淀来寻找这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将目标蛋白质和其交替作用的伴侣蛋白质在细胞内共同表达。
然后,通过特异的抗体与其中一个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可以选择性地沉淀出另一个蛋白质。
最后,通过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被沉淀下来的伙伴蛋白的数量。
如果目标蛋白质和其伴侣蛋白相互作用,那么其它蛋白质沉淀下来时就会被一同检测到。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情况,还能够定量地衡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不过该方法对于选择适当的抗体是非常准确的,因此需要仔细设计和验证实验条件来确保免疫沉淀过程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酵母双杂交检测(Y2H):该方法是通过基因转录和细胞生理过程来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感兴趣的两个蛋白质分别连接到酵母细胞中的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和激活结构域,当这两个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时,转录因子被激活,从而触发报告基因的表达。
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来确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
2. 免疫共沉淀:该方法是利用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和分离它们。
首先,在一个蛋白质中引入一个标签,比如His标签。
然后,将该蛋白质在体外与另外一个感兴趣的蛋白质一起孵育,使它们发生相互作用。
最后,利用特定的抗体识别标签,并用亲和树脂或磁珠来沉淀包含这些标签的复合物。
通过酶解、电泳等方法对复合物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光学方法:如可以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该技术基于两个发射荧光染料的距离变化会改变吸光度的原理,当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时,可以通过激发一个染料并检测另一个染料发射的荧光信号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其中,串联质谱法(MS/MS)可以用来鉴定蛋白质复合物中的组分。
根据质谱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部位等信息。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共结晶、核磁共振、冷冻电镜等,可以对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所关注的蛋白质特性、相互作用类型以及研究目的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有其局限性。
比如,一些方法需要在体外进行,无法反映细胞内环境;一些方法可能对于某些蛋白质的研究不适用;一些方法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多重方法相互印证,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蛋白质互作筛选方法:包括酵母双杂交、蛋白质片段互作筛选、蛋白质互作文库筛选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对。
2. 免疫共沉淀(IP):通过特定抗体与目标蛋白质发生反应,将其与其他相互作用蛋白质一起沉淀下来,然后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鉴定这些共沉淀蛋白质的身份。
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通过标记在两个相互作用蛋白质上的荧光分子(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能量转移来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当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在10-100埃范围内时,能量转移效率会增加。
4. 利用带电荷的染料分析:通过交联反应将具有不同电荷的染料引入到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上,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或质谱分析等技术来鉴定交联蛋白质对。
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器,将一种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然后将另一种蛋白质溶液通过芯片,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确定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6. 核磁共振(NMR):利用蛋白质溶液中的核磁共振现象,鉴定蛋白质的三维结
构以及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上是常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需求和研究目的。
蛋白质相互作用 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
有多种方法可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通过测量蛋白质的质量和电荷比,可以确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常用于鉴定蛋白质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
2. 亲和层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通过利用特定配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可以将感兴趣的蛋白质从复杂样品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常用于鉴定蛋白质与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3. 蛋白质组学法(Proteomics):通过大规模鉴定和分析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可以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整个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
4. 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通过测量蛋白质分子在核磁共振场中的行为,可以确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动态变化。
5. 晶体学法(X-ray crystallography):通过测量蛋白质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图像,可以确定蛋白质的高分辨率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以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6. 光谱法(Spectroscopy):通过测量蛋白质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下吸收、散射或发射的特性,可以确定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机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不同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常常结合多种方法来全面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原理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原理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因为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着许多生物学功能,如信号转导、代谢调控和基因表达等。
在研究这些生物学过程时,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和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1.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目标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配体(亲和剂)固定在填充层析柱中的树脂上,将混合物加入层析柱中,通过蛋白质与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使目标蛋白质与填充层析柱中的树脂结合,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亲和层析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小分子等相互作用。
2. 免疫沉淀法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目标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将抗体固定在磁珠或凝胶颗粒上,将混合物加入其中,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特异结合,将其从混合物中沉淀出来,从而实现目标蛋白质的纯化。
免疫沉淀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等相互作用。
3. 双杂交技术双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贝尔-拉布实验,将目标蛋白质的DNA序列与另外一种被称为“活化因子”的蛋白质DNA序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双杂交体。
当该双杂交体与另一种包含另一个蛋白质DNA序列的双杂交体结合时,它们可以通过激活报告基因的表达来检测相互作用。
双杂交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4.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是一种实时监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将一个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然后通过流动另一个蛋白质溶液,可以精确地测量这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测定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等参数,可以定量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强度和亲和力。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小分子等相互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原理,在生命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大分子,其功能多样且复杂。
蛋白质的功能往往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
因此,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了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Y2H)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该技术利用酵母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子域(activation domain)和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蛋白质的检测。
通过将感兴趣的蛋白质A与转录激活子域融合,蛋白质B与DNA结合域融合,当蛋白质A与蛋白质B相互作用时,可以使酵母细胞中的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实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
二、共免疫沉淀法(Co-IP)共免疫沉淀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该方法利用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一同沉淀下来。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鉴定蛋白质A与蛋白质B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共免疫沉淀法还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
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是一种实时监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其中一个蛋白质固定在金属膜上,然后将另一个蛋白质溶液流经,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蛋白质结合引起的共振角位移,从而实时监测蛋白质的结合与解离过程。
该技术能够提供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合动力学参数,如结合常数和亲和力等信息。
四、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用于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蛋白质复合物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利用质谱仪检测蛋白质的质量与荷电量,从而鉴定蛋白质复合物中的组分。
质谱法在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能够提供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及其相对丰度等信息。
五、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方法。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的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过程。
因此,有效地检测和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例如传统的生化实验、蛋白质结晶、核磁共振等。
本文将对常见的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做一详细介绍。
1.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SPR技术利用将某一配体固定在芯片上的方法,监测样品中的交互分子(配体和配体的模拟物质)与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被用于定量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和动力学参数。
SPR的原理基于光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其基本的原理是,当一束光源通过激发表面电离振荡时,会在金属表面的一侧形成一层薄的电荷区,这形成的电场会部分穿透到溶液中的试样中,因为试样中的高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场存在交互作用,而改变金属表面的局部折射率,阻尼了电场振荡,则会影响反射和折射的光子。
利用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反射光强的检测来监测其与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2. RNA交互固定蛋白质标记(RNA Interactome Capture)技术RNA Interactome Capture技术是一种基于RNA分子特异性的分子识别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与RNA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素标记的RNA分子固定蛋白,这可以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来捕获蛋白质,并将其分离并鉴定。
3. 凝胶滤渗法(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子分离技术,主要通过分离样品中的差异和纯化样品,可以分离出大小、形状等因素不同的蛋白质以及富含特定簇周期的化合物。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纯化和筛选,其原理是基于纯化的蛋白质与使用的凝胶柱基质之间的分子大小识别。
研究蛋白互作的七种方法总结
研究蛋白互作的七种方法总结蛋白互作方法总结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七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01免疫共沉淀技术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
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免疫复合物,经过洗脱,收集免疫复合物,然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
但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而可能有第三者在中间起桥梁作用;二是必须在实验前预测目的蛋白是什么,以选择最后检测的抗体,所以,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果,方法本身具有冒险性。
02pull-down技术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牢固型相互作用和暂时型相互作用两种。
牢固型相互作用以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常见,最好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 、Pull-down技术或Far-western法研究。
Pull-down技术用固相化的、已标记的饵蛋白或标签蛋白(生物素-、PolyHis-或GST-),从细胞裂解液中钓出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通过Pull-down技术可以确定已知的蛋白与钓出蛋白或已纯化的相关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体外传路或翻译体系中检测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03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研究方法概述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研究方法概述目前检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有: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串联亲和纯化-质谱(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mass spectrometry, TAP-MS)以及GST pull-down。
其原理与适用范围如下:(1)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实验原理:双杂交系统的建立基于对真核生物调控转录起始过程的认识。
细胞起始基因转录需要有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转录激活因子在结构上是组件式的,即这些因子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构成,其中有DNA结合结构域(binding domain,简称为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简称为AD),它们是转录激活因子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诱饵”蛋白X(也就是已知的蛋白)克隆至DNA-BD载体中,表达DNA-BD/X融合蛋白;待测试蛋白Y克隆至AD载体中,表达AD/Y融合蛋白。
一旦X与Y蛋白间有相互作用,则DNA-BD和AD也随之被牵拉靠近,恢复行使功能,激活报告重组体中基因的表达。
图解:说明:其中,UAS即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上游激活序列。
适用范围:已知一种蛋白X,在体内(in vivo)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但前体是需预备一批可能与已知蛋白X相互作用的蛋白Y。
(2)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实验原理:将编码多肽的外源DNA片段与噬菌体表面蛋白的编码基因融合后,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呈现在噬菌体的表面,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可保持相对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导入了各种各样外源基因的一群噬菌体,就构成一个展示各种各样外源肽的噬菌体展示库。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生化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生物物理化学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1. 酵母双杂交法(Yeast Two-Hybrid, Y2H)酵母双杂交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PPI研究方法。
该方法利用酵母细胞中两个蛋白质结合后的活性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和鉴定。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高通量性能强,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和只能检测胞内相互作用。
2. 免疫共沉淀法(Immunoprecipitation, IP)免疫共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生化方法,用于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
该方法基于抗体的特异性,将靶蛋白及其结合蛋白共同沉淀下来,通过蛋白质分析技术(如质谱分析)鉴定共沉淀的蛋白质。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细胞内和细胞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但需要针对每个靶蛋白制备特异性抗体。
3. 原位近距离显微镜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FRET是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化学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两个蛋白质分别与一对荧光染料标记,根据能量转移来检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FRET可以在活细胞和组织中进行,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但需要合适的显微镜设备和特定的染色体系。
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法(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SPR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化学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的变化来定量分析蛋白质间的结合动力学和亲和性。
SPR具有高灵敏度和实时监测能力,可用于定量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但需要具备专业的设备和表面修饰技术。
5. 结构生物学方法结构生物学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和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 EM)等。
蛋白质互作研究方法
蛋白质互作研究方法蛋白质互作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基础领域,它涉及特定蛋白质与另一种蛋白质、分子、细胞或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的互作可以影响一个机体的发育、变化以及对药物的反应。
因此,对蛋白质互作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信息。
对蛋白质的互作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实验室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室分析涉及利用蛋白质互作前驱体进行实验测定,以及使用蛋白质内在动力学信息分析蛋白质互作反应。
实验室分析包括蛋白质协同互作实验,包括Yeast-Two hybrid(YTH)实验和 Yeast-Three hybrid(YTH)实验;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蛋白质互作网络推断,包括有外来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实验(FACS);蛋白质的体外和体内分析。
蛋白质协同互作实验已经成为识别蛋白质互作关系的主要方法。
YTH实验是一种可用于测定两种或多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高效方法,通过使用一种特定的宿主菌株,宿主菌中的(酵母)Bait蛋白质和(野生型)Target蛋白质可以检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荧光报告基因)。
另一种是YTH实验,它可以用来测定三种或更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一种蛋白(Bait)可以通过两个其他蛋白(Target 1和Target 2)的抗原来识别蛋白质互作。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是一种可用于预测蛋白质互作的技术,其主要概念是基于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推断(PIN)。
PIN通过利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与其相关的蛋白质,从而推断可能发生蛋白质互作的可能性。
此外,通过FACS实验也可以检测不同细胞对外源抗原的反应,以检测蛋白质互作。
蛋白质的体外和体内分析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互作,并证明它的可行性以及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机制。
蛋白质体外分析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技术(如荧光激发谱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紫外线吸收光谱分析)来测定蛋白质互作的信息。
体内分析也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如显微镜,斑点杂交)来识别蛋白质互作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P could be used to report when a protein was being made in a cell.
GFP could potentially be a very useful reporter molecule.
William Ward (right) met Douglas Prasher on a jellyfish-hunting expedition in the 1980s
什么是FRET? 当某个荧光基团的发射谱与另一荧光基团的 吸收光谱发生重叠,且两个基团距离足够近时, 能量可以从短波长(高能量)的荧光基团传递到 长波长(低能量)的荧光基团,这个过程称为荧 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际相当于将短波长荧 光基团释放的荧光屏蔽。
3. 绿色荧光蛋白 60年代,Shimomura等首先从水母 (Aequoria Victoria )中分离出一种水母发光 蛋白(aequoren),该蛋白与钙和肠腔素结合后 可产生蓝色荧光。然而水母中提取的颗粒都呈 绿色,后经证实在水母体内还存在另外一种发 光蛋白即绿色荧光蛋白 GFP, 后经研究表明, 在水母体内Ca2+和肠腔素与水母发光蛋白结合 后,水母发光蛋白产生蓝色荧光,GFP在蓝光 的激发下,产生绿色荧光 。
Douglas Prasher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realize the potential of GFP as a tracer molecule.
容易检测 分子量小 不需要其它底物
Douglas Prasher 1992 克隆了GFP基 因
Chalfie 将GFP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
2. 应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利用杂交基因通过激活报告 基因的表达探测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有 二类载体: a 含DNA -binding domain的载体; b 含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的载体。另 外还需要特殊的酵母菌株如GAL4缺陷型。 1互作用是进行 药物设计的基础。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在 药物的研发中已取得较大的成功,近年来 通过化合物数据库与蛋白质结构的分子对 接进行虚拟筛选大幅度地提高了先导化合 物发现的成功率。
写出两种检测蛋白质之间的是否有相互 作用的方法?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2.方法 1) 收获培养的细胞(1×107-1×108)冷PBS洗涤2次 2)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冰浴30min 3) 12000rpm 离心 30min 4)收集上清并加入适量抗体,4º C摇动1h~过夜 5)加入ProteinA/G-Sepharose(琼脂糖凝胶)悬液, 4º C摇动1h 6)细胞裂解液洗涤ProteinA/G-Sepharose混合液 7)离心弃上清 8)沉淀加2×蛋白Loading Buffer煮沸5-10min 9)离心,上清液跑SDS-PAGE 胶 10)考马氏亮兰染色、银染 Western Blot 质谱分析
人们在GFP基因的基础上已经制造出 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青色荧光 蛋白,又发现了红色荧光蛋白。 其中兰色荧光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 青色荧光蛋白和黄色荧光蛋白之间可以发 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Look at phys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teins
四、Bimolecular Fluorescent Complementation
6)考马氏亮兰染色观察特异沉降的蛋白带,进一步做质谱 分析确 定沉降的蛋白;电泳后的胶也可以做Western Blot 来确定沉降的蛋白中是否有目的蛋白 注意:该实验设立GST对照,反应均在4º C进行
GST-Pulldown Assay
三、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1.荧光信号的产生 荧光基团在某波长的激发光刺激下,产 生一个更长波长的发射光。
Osamu Shimomura
Osamu Shimomura in the lab in the basement of his home. He is holding a sample of “real” GFP isolated from Aequorea victorea, not produced by bacteria. In order to do his research Shimomura estimates that he collected over a million Aequorea specimens。 (One Aequorea weigh about 50g)
3.注意事项 1)细胞裂解 采用温和的裂解条件,不能破坏细胞内存 在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多采用非离子 变性剂(NP40或Triton X-100)。每种细胞的裂 解条件是不一样的,通过经验确定。 不能用高浓度的变性剂(0.2%SDS),细胞裂 解液中要加各种蛋白酶酶抑制剂,如商品化的 cocktailer。 2)使用明确的抗体,有的抗体不适宜做免疫共 沉淀。 3) 对照实验的设计。
Sergey A. Lukyanov 在珊瑚中发现了类似GFP的蛋白。 他还发现了红色荧光蛋白。
Roger Tsien
对GFP的机理作
出了贡献。制造
了很多GFP突变
体。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GFP主要应用:
• 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准确定位及动态观察 可实时原位跟踪特定蛋白在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过 程中或外界刺激因子的作用下的时空表达, 如某种转录因 子的核转位、蛋白激酶C的膜转位等。 GFP基因与分泌蛋白基因连接后转染细胞, 可动态观察 该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
一、免疫共沉淀
1. 原理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 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 了下来。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 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这种方法常用 于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也可用于 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结合蛋白。
优点:生理条件下的结合 缺点:可能检测不到低亲和力和瞬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 作用
根据这一特点,如果使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 两种蛋白X和Y分别以和BD/AD形成杂合蛋白的 形式的酵母中表达分布于细胞核中,X与Y之间的 相互作用就可以将BD和AD在空间结构上重新联 结为一个整体而与报告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 (upstream activation sequence)结合,进而 发挥激活转录的功能,使受调控的报告基因得到 表达。根据这一原理,双杂交系统通过简便的酵 母遗传分析对报告基因表型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 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 方法: 1) GST融合蛋白先与下列蛋白溶液之一孵育(a, 单一明 确的重组蛋白;b,细胞裂解蛋白混合液;c, 体外翻译 cDNA表达得到的未知蛋白)
2)混合液与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反应 4º 2h C
3)离心弃上清 4)沉淀加入2× 蛋白Loading Buffer煮沸,离心
5)取上清进行SDS-PAGE电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执行生物学功能时,发生相互作用。
使蛋白质到发挥作用的位点。 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激活或抑制。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 别在诸如生物催化、物质转运、信 号传导、免疫、细胞调控等多种生 命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GST pull-down assay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t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FRET) 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t Complement)BIFC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rm 其它方法
2)寻找一种蛋白可能的相互作用蛋白
3. 双杂交系统的缺陷
(1)它并非对所有蛋白质适用。
融合蛋白的相互作用激活报告基因转录是在细胞 核内发生的,而表达的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能否正确折 叠并运至核内是检测的前提条件。虽然目前已经在表 达质粒中插入了核定位序列,但仍不能排除不少必须 经过内质网等细胞器进行翻译后加工修饰的蛋白质尤 其是胞外蛋白不能进入核内,或因产生错误的构象而 影响筛查结果.
二、GST融合蛋白进行Pulldow实验
1 原理 细菌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 白主要用于蛋白的亲和纯化,也可以将GST融合蛋白 作为探针,与溶液中的特异性搭档蛋白结合,然后根 据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能够沉淀GST融合蛋白的能力 来确定相互作用的蛋白。一般在得到目标蛋白的抗体 前,或发现抗体干扰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时,可以启用GST沉降技术。该方法只是用于确定体 外的相互作用。 两种应用: 1)确定融合(或探针)蛋白与未知(或靶)蛋白间 的新的相互作用 2)证实探针蛋白与已知蛋白质间可疑的相互作用
五、Yeast Two-Hybrid Systerm
1.原理 酵母双杂交系统由Fields和Song等首先在研究真 核基因转录调控中建立。 典型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 如GAL4、GCN4、 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和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前者可识别DNA上的特异序 列,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的基因的上 游,转录激活结构域可同转录复合体的其他成分作 用,启动它所调节的基因的转录。
GFP基因与定位于某一细胞器特殊蛋白基因相连,就能 显示活细胞中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 器的结构及病理过程。
膜蛋白的移动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 •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FRET) • 报告分子 将GFP的基因连在特殊的启动子的后面,可以检 测基因表达的时间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