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关系的处理
师生互动技巧范文

师生互动技巧范文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师生互动的技巧,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合作。
1.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舒适和自在。
教室布置可以有趣和引人入胜,例如贴上学生作品或优秀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
2.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声音: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他们的声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手工制作或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耐心回答,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学习。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例如,使用图表、图像和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或学生演讲,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4.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答案,或者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5.创造反馈机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评价或个别指导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空间。
6.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互助与共享。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和控制权,让他们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师生、生生互动

“互”是交替、交互、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
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
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注”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
而互动式教学法恰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些理念。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共振,达到双方的最佳效益。
“互动式”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按一个积极的调研过程进行教学,并着重于认真思考,向“现实生活”学习。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他是机遇对教与学关系的审视和思考。
他是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与学的新体系,主张以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途径,在交往中通过人与人、人与文本间的视界融合生成一个新的、个体化的意义世界,实现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中。
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与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全体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和教学媒介的互动等,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上的。
教师学生互动规范

教师学生互动规范一、引言教师学生互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教师学生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建立起良好的教师学生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应遵循一定的规范。
二、相互尊重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应相互尊重。
教师不应看不起学生,对他们进行歧视或嘲笑;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和经验。
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可以增进双方的合作。
三、积极沟通教师和学生应积极参与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发言的机会;而学生则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通过积极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四、科学提问教师在互动中应进行科学的提问。
提问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回答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答案。
科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耐心解答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师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情感关怀和鼓励。
只有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才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提高学习效果。
六、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学生也要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七、合理评价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应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
学生也要接受教师的评价,积极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
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八、分享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应分享学习资源。
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生则要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始终是师生间永恒的主题。
通过师生间互动的形式来完成传授的过程。
然而主动不是简单的“搬运”,也不是一种“复制”。
因为教与学既是相互依存,又是相对独立,既能相互交融,又会相互排斥。
因此“互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成了解决教与学中的关键因素。
一.课堂教学中互动意义及内涵教学互动,是指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把教学评价看作是一种自我实现和体验价值的内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孩子,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开展“互动式”教学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①它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个自然人,都遵守一定的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的,其中包括生理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和知识方面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常常是“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人的自身发展。
素质教学需要是面向全体,面向全面素质的主动发展。
“互动式”的教学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了方法与条件。
②它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教学原则,是衡量素质教学还是“应试教学”的一条重要标志。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有助于让广大教师正确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40分钟的效益。
③它是建立现代素质教学模式的需要。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夺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逼使学生被动学。
“互动式”教学为实现自己学,主动学提供了条件与可能,通过研究学法来设计教法,寻找适易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这一点来讲,“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是现代素质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
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效果

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参与度不高、互动效果不佳等。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心时,他们会更愿意与教师交流和互动。
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摒弃传统的权威形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这个想法很独特”“你的回答很有创意”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耐心的解答,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
二、创设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1、提问与回答提问是师生互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的体验和表演,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实验探究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实验探究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和交流。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互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几个有效的互动方式。
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加强学习的效果。
互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同时,互动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思考。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思维发展。
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澄清疑惑,并且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互动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这种了解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潜能。
同时,通过互动,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有一些有效的方式可以被采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一种常用的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其次,小组讨论是一种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合作的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
教师学生互动方法指导

教师学生互动方法指导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以平等、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
同时,教师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到安全与信任。
二、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为了促进师生互动,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氛围。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同时予以充分的赞赏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互动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为了增加教学的丰富性和互动性,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这包括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设备、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资源的利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构建合作学习氛围在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个性化指导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
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拓展阅读材料等。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八、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青铜峡市四小王文霞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师生互动在本文中既包括师生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间的互动。
通过观察、比较,我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师生互动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吻合的现象,指出并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解决的策略,对于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1、形式单调,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
据有关调查发现,在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3. 5% 。
而事实上,许多国外专家正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活动,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的相互交流,行为方式的相互借鉴等等。
由于现代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舍不得花时间与学生交换情感,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态度、情感、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
因此,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缺乏心灵的相互碰撞,感情的相互交融,行为的相互帮助和借鉴等。
3、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目前课堂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滚。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一分资料表明,中国学生的课堂互动时间远多于英国学生,但绝大多数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而在国外,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远多于师生互动时间。
在师生互动中,中国教师注重与学生个体交往(个别提问)及全班学生交往(集体回答),并将后者放在更优先的地位,相比之下,国外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且后者占有一定的比例。
那么如何克服我们的缺点,让课堂互动发挥最大的效益,各位同仁,在您的教学中,如果也曾关注过这样的话题,或有过这样的困惑,请写下来,大家一起探讨!生生互动也就是强调合作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儒家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就已经很重视合作学习了,在《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J.A.)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也可以在学生同伴中的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
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颇具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广泛运用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
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
我们一般意义所说的合作学习就是指这类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的问题有下面几种。
1、如何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和利益关系。
合作学习小组内的成员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各有不同,要想他们能很好的合作,一开始必须要做通他们思想方面的问题,要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团体,他们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既要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又要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帮助,只有大家都有进步才算是胜利。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能够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要着力创设一个积极、和谐、开放的师生互动环境。
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信任,敞开心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要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理解他们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和交流。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问答互动师生问答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互动形式,但要想让问答互动发挥好作用,就需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营造积极的氛围。
老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问答方式,如提问、互动、点名回答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
在提问方面,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开放性问题和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在回答方面,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同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活跃课堂氛围的创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活跃的氛围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保障。
为了创设一个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通过游戏、竞赛、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老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些方法,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注重情感沟通与表达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沟通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语文教学既是知识传递,更是情感沟通。
通过课文情境的营造、情感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表达中感悟语文之美。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特别需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和老师、同学的互动来促进研究和成长。
同时,师生互动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对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演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让学生们在参与互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老师也需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生生互动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来互相交流和研究,提高研究效果。
同时,生生互动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三.师生互动的意义和作用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通过互动,学生们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同时,师生互动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积极参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是必须的。
全员参与需要关注个体参与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主动参与需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情境,贴近儿童心理,并根据不同的人和组别采取不同的参与内容和方法。
2.情感交融策略: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动力源之一。
互爱和人格平等是实现情感交融的关键,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尊心和个性发展。
3.人际合作策略:人际合作是教学互动的必要条件,需要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古慧芳作为一个刚大学毕业、走上教育第一线的新教师,在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的时候,听的最多的莫过于“新课改”了。
而“新课改”重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更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成为更加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有效的师生互动,就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标志,组织得合理、有效,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标中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三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这个定义概括了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并且提出了新时期各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即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相互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了老师“给水喝”的局面,学会“找水源”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
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建立积极互动的学生与老师关系

建立积极互动的学生与老师关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事业,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积极互动的学生与老师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启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这种关系也能够激发老师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教学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如何建立积极互动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强大联系的关键。
老师应该主动创造各种渠道,以便与学生进行沟通。
例如,开放性的课堂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也应该鼓励提问和回答问题。
老师还应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并提供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此外,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以方便及时的交流。
二、尊重与信任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相互的尊重与信任。
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教导和指导,认真对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
通过互相尊重和信任,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老师可以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信息,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同时,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互动,他们还可以共同参与一些教育活动,如学校组织的社团、班级活动等。
通过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并在非学术的环境中建立起更加亲近的关系。
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五、认可和鼓励学生的成就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和认可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与老师的良好关系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

与老师的良好关系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在教育领域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个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全面成长。
那么,如何建立与老师的良好关系并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积极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建立在积极的沟通基础上。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解答和指导。
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困惑,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倡导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合作和分享,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个性化关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注重发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家庭环境,设立个人成长目标,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个别辅导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注,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赋予学生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和规划中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通过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
四、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互动的关键点。
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的提高,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如何进行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

如何进行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对于有效的教学和学习至关重要。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的目标。
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首先,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是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基础。
教室布置整洁、舒适,教师要保持友好和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学生在积极、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想法。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让学生合作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提供实践机会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利用技术手段现代技术为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展示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此外,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促进课堂上的学习互动。
5. 鼓励探索和创新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要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办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及时反馈和评估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需要及时的反馈和评估。
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调查、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的反馈也是激励学生继续参与的重要因素。
通过努力纠正错误和提供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总结起来,科学的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有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水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的“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薪课改理念的持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很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
但因为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也产生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起注意。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有的问题1.单一型互动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
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能够让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
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多种形式。
(见.下图) 除了这六种形式外,还有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当前所采用的主要是第(1)和第(3)种双边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
据相关调查发现,在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问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3.5%。
而事实上,很多国外研究专家正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章f逊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牛的。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
”所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可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点缀型互动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的促动形成,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的交流和提升,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
如何处理师生和生生关系

如何处理师生和生生关系在课堂中容易陷入师生冲突局面,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是非常的深刻,在这里我只能根据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开学后的课堂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我觉得师生冲突的最大缘由是因为师生间没有建立和谐关系。
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
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
这样,“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以下是三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一、了解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班主任是最常接触学生的,天马作为特殊的大家庭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心理,细心体帖的生活老师和班主任会了解每个学生喜好什么,讨厌什么,善于什么,弱于什么,当班中一个学生不开心时,一句话就能让他顿时心情舒畅,你就是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心理,因为你知道了他这时候在想干什么,需要什么,知道在课堂中他走神的理由,而不是用骂人、训人、体罚等手段让孩子产生恐慌心理,制止讲话走神的现象;所以我觉得教师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
二、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了解、理解学生的各科特点和变化,并科学地对待,准确地引导,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多优良素质。
综合各方面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提升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水平素质。
三、在积极的交往和导向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音乐课堂中,我经常看到学生“自我陶醉”的现象,有的班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打闹、玩耍,教师点明批评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如果不指出课堂纪律混乱,于是我抓住学生整体心理,提出上课说话是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让学生判断是非现象,抓住趋势心理,以一个学生为例鼓励其他学生不要说话,这样避免全班喧闹。
师生互动的管理制度

师生互动的管理制度在教育领域,师生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师生互动的管理制度。
第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氛围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只有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师生才能进行顺畅的交流。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同时,教师也应有亲和力和幽默感,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敢于发言和提问。
第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建立各种沟通渠道,例如教师办公室、家长会等,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学校网站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及时的信息和资讯。
第三,鼓励师生参与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鼓励师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学术竞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活动,师生可以更好地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第四,建立奖励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
无论是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积极参与,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奖励。
奖励可以是文化品、荣誉证书等,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师生互动不仅限于课堂上的交流,还应包括师生之间的个别辅导。
学校应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应积极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倾听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第六,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师生互动能够得到及时和准确的评估。
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果的衡量,还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情况。
通过评价结果,学校可以及时调整管理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第七,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一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师生互动质量。
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

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是指为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优化师生关系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在现代教育中,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本文就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展开讨论,旨在探索如何建立一个与和谐、高效的学校环境。
二、促进思想交流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所关注的重心不同,并且他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感知和思考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促进学生师生的思想交流是互动管理制度的基础。
教师应时常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学生也应当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建立积极反馈机制积极的反馈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极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通过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可以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行为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及时指导和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培养互信互敬意识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尊重是一个和谐学校环境的重要保障。
学生应当尊敬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老师则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权益。
建立一个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可以提升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五、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
老师应当详细介绍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学生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
六、营造积极互助氛围在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形成积极互助的氛围。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鼓励多元化表达与思考在学生师生互动管理制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思考问题。
除了书面作业外,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关系的处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而“导学互动”正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位同仁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教体局关于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切实进行课堂改革,已取得一定效果。
“导学互动”课堂模式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诸方面为宗旨,积极研究、探讨、交流,为优化“互动”课堂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孜孜探求着。
下面,我就在“导学互动”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关于如何使课堂和谐起来,谈几点我们的做法,以和大家共勉。
一、教师教学理念、角色要转变,这是课堂和谐的前提。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教学形式的单一化是一种非个性化的教学,因此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则作为潜能存在的学生的独立性、怀疑性和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而且还被消磨的越来越少。
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学生学到的不是顺从就是反抗。
教学过程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双向和谐的优良教学环境,使学生心境舒畅,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理解者和欣赏者。
这种角色意味着对学生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
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支持者和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内涵是必须用心经营的主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真诚的关心和彼此互动的基础之上。
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有利于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
作为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做恰当的鼓励和点拨,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持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二、群策群力,编写导纲,这是实现课堂和谐的关键,也是上好一节课的保障。
导学提纲(以下简称“导纲”)是每课时教学时必备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导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拟出的学生课堂自学的主要依据。
它的有效运用能实现课堂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把面向部分学生的教学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一个精心设计的导纲,能激发学生强的学习动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写导纲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纲课时化。
在课改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设计问题化。
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的设计要有恰当的切入点,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大众化。
通过对导纲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授之以渔。
导纲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
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
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5.导纲编写要注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在编写导纲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认真研究导纲的层次性。
导纲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
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导纲恰当使用,能使学生学有所依,学习方向明确,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学会学习,也便于使学生在学习时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容易做到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同时,导纲也使教师的施教方向明确,有所遵循,避免了脱轨和失误,有利于教师克服随意性,增强自觉性有利于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三、“合作互动”是导学互动课堂模式的核心。
导学互动课堂的教学中,学习方式讲究多样化,教学目标注重互动生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动中求感悟、求创新,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涌动出生命的灵性生成一种动态的美。
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点:( 1)师生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满激情,充满关爱,充满期待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创造浓郁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局面。
教师组织好学习形式,安排好学习的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创见,有效地得当地激励,学生的兴趣被激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互动让教学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如在学习《范进中举》中,在学生感知课文以后,我让他们找出最让人好笑的语段,学生结合文本找出“喜极而疯”、“胡屠夫治疯”。
我不失时机提出哪些描写让人发笑?学生(语言、神态、动作),下面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学而教、为学而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权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亲近”文本,在平淡的交流中生成一个个新的视角。
( 2)生生互动。
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有效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强烈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活,学得牢,学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互动,产生思维的撞击和交流,不断地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笑着说:“作为当代中学生,你们觉得先达‘未尝稍降辞色’,可取吗”?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面红耳赤,他们的回答都很有个性。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师生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导学互动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⑴导学有余,互动不足。
课堂上,教师由于对学生情况没能全面把握,不能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表不同意见,特别容易忽视后进生的发言机会,容易包办替代。
⑵多认知互动,少情意、行为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看作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
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称中,而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严重缺失。
⑶深度不够。
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在公开课上看到一些现象:教师频频提问,学生回答连连。
看起来气氛活跃,实际上,这只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飞跃。
我们也看到,在学生对某一些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和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
这些现象,反映有些课堂互动是肤浅的。
五、导学归纳,力求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知卓见。
这个环节教师注意诱导,使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知识和方法整合起来,提升能力。
但容易犯走过场的错误。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假如需要提示,也要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六、导学训练的编写,要有针对性,难易程度要与学情相匹配,面向全体,时间适度。
不犯“拔苗助长”的失误。
总之,“导学互动”课堂模式要求我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关注他们的智力因素,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有热情,尽情发展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课堂活跃起来。
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探究的工作,我们要从诸多方面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不断提高,并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让语文教学在导学互动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