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试卷2

发育生物学试卷2
发育生物学试卷2

发育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卵裂: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这个过程称为卵裂。

配子发生:生殖细胞迁移到性腺中进一步分化为配子的过程。

定型:细胞分化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会发生隐形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渐进特化:细胞的发育命运完全取决于与其相邻的细胞或组织,通过胚胎诱导实现的特化方式。

基因组等同:同一有机体的多种不同组织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即基因组等同。

信号转导:靶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

负反馈调节:一个信号途径的活化会激活相应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的表达,构成一个负反馈调节环路,从而抑制相应信号途径的过度活化。

羊浆膜:胚胎背侧的少量细胞不再继续分裂,也不参与胚胎本身的构成,而是形成胚外组织,称为羊浆膜。

合胞体胚盘:受精卵核第九次分裂后,大部分细胞核开始迁移到卵的边缘,称为合胞体胚盘。

二、填空题。

1、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分化)。

2、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个体发育)、(群体系统发育)、(异常发育)。

3、先成论的代表学说是(精源学说)和(卵源学说)。

4、海胆胚胎中,动物极化梯度在(动物极)活性最大。

5、细胞定型的两个阶段(特化)和(决定)。

6、海胆受精卵头两次卵裂为(经裂),第三次卵裂为(纬裂)。

7、种质学说强调生殖细胞的(连续性)和(永生性)。

8、信号分子在(胚胎图式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9、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形式是(信号转导)。

10、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世代周期短)、(胚胎透明)。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为发育的特点的是(C )

A、以遗传信息为基础

B、促进个体发育和增殖

C、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

D、从受精卵开始

2、发育的过程为(A )

A、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胚后发育——生长——衰老死亡

B、受精卵——原肠胚——囊胚——神经胚——器官形成——胚后发育——生长——衰老死亡

C、受精卵——原肠胚——囊胚——神经胚——胚后发育——器官形成——生长——衰老死亡

D、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胚后发育——器官形成——生长——衰老死亡

3、以下实验中哪个是自主特化的实验(A )

A、冒贝成纤维实验

B、海胆32细胞期胚胎的重组实验

B、C、Roux的缺损实验D、海胆裂球压板实验

4、以下不属于基因差异表达的是(D )

A、核潜能的限定

B、分化细胞核的全能性

C、发育中基因组的改变

D、基因突变

5、发育中基因组的改变不包括(C )

A、染色体的消减

B、基因重排

C、基因突变

D、基因扩增

6、下列方法中能用于检测蛋白质的是(D )

A、斑点印记法

B、Northern杂交

C、Southern杂交

D、Western 杂交

7、Notch信号途径的配体是(B )

A、TGFβ

B、DSL

C、生长因子

D、Notch

8、信号活性的调节不包括(C )

A、对配体活性的调节

B、对受体活性的调节

B、C、对翻译的调节D、对信号途径转录效应因子活性的调控

9、唯一可以用于基因敲出技术试验的脊椎动物是(A )

A、小鼠

B、鸡

C、非洲爪蟾

D、斑马鱼

10、反向遗传学技术不包括(C )

A、基因敲出技术

B、RNA干扰技术

C、报告基因技术

D、转基因技术

四、判断题

1、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核组分决定的方式成为自主特化。(错)

改正: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方式成为自主特化。

2、基因组等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但在有些特殊的细胞中基因组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例如染色体的消减,基因重排以及基因扩增。(对)

3、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依赖于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对)

4、mRNA的降解速率只与5’帽子的类型和3’polyA的长度有关(错)

改正:5’帽子的类型和3’polyA的长度以及5’、3’非翻译区的长度和结构都不同程度的决定了mRNA的降解速率。

5、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miRNA是其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核心组分。(对)

6、Wnt信号途径的主要受体是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属

于跨膜蛋白,在结构上与G蛋白偶联受体类似。(错)

改正:主要受体是Frizzled(Fz)j家族受体。

7、Noth信号途径在神经细胞的分化、脊椎动物体节的发育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

8、模式生物的共同特征:取材方便,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对)

9、哺乳动物类的模式生物是兔子。(错)

改正:模式生物是小鼠。

10、第一个被用作模式生物的物种是秀丽隐杆线虫。(错)

改正:是海胆。

11、通过対已知基因进行功能缺失或过表达实验,研究胚胎个体所产生的表型而分析目的基因的功能叫做正向遗传学。(错)改正:叫做反向遗传学。

12、自主特化裂球含有特定的细胞质,其中具有影响细胞发育命运的分子,称为形态发生子。(对)

13、渐进特化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对)

14、抑制动物极化的作用称为动物极化。(错)

改正:称为植物极化。

15、增强子的作用无位置和方向性,可以与启动子相隔很远而起作用。(对)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发育生物学?

答案: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2、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哪几种作用方式?

答案: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3、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主要是在哪几个水平完成?

答案:

(1)差异基因转录:调节哪些核基因转录成RNA。

(2)核RNA的选择性加工:调节哪些核RNA进入细胞质并加工成为mRNA,构成特殊的转录子组。

(3)mRNA的选择性翻译:调节哪些mRNA翻译成蛋白质。(4)差别蛋白质加工:选择哪些蛋白质加工成为功能性蛋白质,即基因功能的实施者。

4、信号活性的调控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1)对配体活性的调节;

(2)对受体活性的调节;

(3)对信号途径中转录效应活性因子活性的调控;

(4)信号活性的负反馈调节。

5、细胞定型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答案:(1)“特化”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

(2)“决定”阶段: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6、什么是形态发生决定因子?

答案:自主特化裂球含有特定的细胞质,其中具有影响细胞发育命运的分子,称为形态发生决定因子,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通常是一些转录因子或者它们的mRNA,其概念的形成源于对细胞谱系的研究。形态发生决定子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卵细胞质中,能够指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7、根据细胞表型可将细胞分为哪几类?

答案:(1)全能细胞:指它能够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者说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2)多潜能细胞:表现出发育潜能的一定局限性,仅能分化成为特定范围内的细胞。

(3)分化细胞:是由多潜能细胞通过一系列分裂和分化发育成的特殊细胞表型。

8、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主要是在哪几个水平完成?

答案:(1)差异基因转录:调节哪些核基因转录成RNA。

(2)核RNA的选择性加工:调节哪些核RNA进入细胞质并加工成为mRNA,构成特殊的转录子组。

(3)mRNA的选择性翻译:调节哪些mRNA翻译成蛋白质。(4)差别蛋白质加工:选择哪些蛋白质加工成为功能性蛋白质,即基因功能的实施者。不同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水平。

9、什么是调整型发育?

答案: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10、信号途径的关联与整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1)不同信号传递途径的相互关联;

(2)信号途径特异性的调控;

(3)不同信号途径在靶基因增强子水平的整合。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68884

发育生物学题(余老师) 一.名次解释(20分) 1.试管婴儿: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 2.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3.受精:是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4.孤雌生殖:有些动物种群卵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出现明显变异,以至产生二倍体的配子,不需要受精就能发育。这种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5.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件总称为“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6.生殖质: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7.IPS:将几个转录因子导入已分化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而获得了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称之为“诱导产生的多功能性干细胞”(iPS细胞)8.母源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中表达并在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源效应基因。 9.合子基因:在受精后表达的胚胎型基因称为合子基因。 10.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11.精卵识别:异种精子不能与卵子融合,这是因为精子表面的结合素能与卵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而达到同种识别的目的。有距离识别和接触识别之分,前者见于体外受精的水生生物。 12.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13.精子细胞:是在曲细精管中产生,用于遗传生育的一类细胞。 14.胚胎诱导:是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细胞命运和使细胞定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99)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次考试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测试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6分)以下是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某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 殖?___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褪色沉淀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3.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或操作中,合理的是 A.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BaCl2溶液[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O2(N2):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来源: 5.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5:4 C. 4:1 D. 5:1 6.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 1、神经胚形成 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 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 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 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 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 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

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 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BMP和Shh信号在脊髓的背腹轴划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MP活性沿脊髓背-腹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Shh活性沿脊髓腹-背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与BMP相反。同时,Hedgehog和Wnt 信号分别在腹部和背部细胞分化起作用。另外,许多转录因子在脊髓不同背腹轴位置表达,将其分为不同区域,它们受BMP和Hedgehog信号控制。 9、原神经基因的功能 答:a.抑制其周围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b.促进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抑制其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 c.调节细胞周期 10、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 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的最终停留位置不同。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另外两层,外套层和边缘层.外套层:来自管膜层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边缘层主要为神经轴索和胶质细胞. 11、室管膜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 答:室管膜层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垂直分裂(verticol dision):分裂面与表皮细胞长轴平行,产生2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水平分(horizontal division):分裂面与表皮长轴垂直,只产生一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原因:notch和numb层的不均匀分布。 12、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 答: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神经轴突的生长首先决定于其自身表达的基因产物;神经轴突的生长也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有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其伸展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领细胞的表面特性。长距离引导:利用可扩散的分子对神经有吸引或是排斥的作用来导引神经细胞去的位置,有化学性引导和化学性排斥两种。化学性排斥:体节生骨区中的netrin 对motor neuron的生长起排斥作用。化学性引导:神经管中的netrin分层只对中间神经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具有吸引作用。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 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沉淀生成D.有发光发热现象 3.北京市某温泉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4、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烧瓶 D、烧杯 5.下列有关规范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试剂 B.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不得用手接触药品,更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量筒 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蓝墨水 B、蒸馏水 C、煤 D、啤酒 8、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烧瓶、漏斗、玻璃棒 D、试管、试管夹、烧杯 9、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10、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经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 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则属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的 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11、一杯混有泥沙且硬度较高的水,使它净化并变成软水的操作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淀③蒸馏,正确的顺序应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12

发育生物学题库

发育生物学题库FCY打印版 1、发育与发育生物学概念? 答:发育——指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过程,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以传统的胚胎学为基础,渗透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个体发育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即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的规律的科学。 2、什么是原肠胚? 答: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层或三层胚层结构的胚胎,称为原肠胚。 3、神经板概念、形成过程及作用?(P77) 答:神经板概念——早期胚胎背侧表面的一条增厚的纵行外胚层条带。可发育成神经系统。 形成过程——主要是脊索动物发生初期原肠形成终了后于外胚层背侧正中产生的,呈球拍形,后部狭窄肥厚,以后其主要部分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和眼原基。神经外胚层细胞分布于神经板两侧,位于脊索的背方,该区域较平坦,呈平板状,它将发育成神经管。 作用——随着发生的进展,神经板周围的外胚层隆起变为神经褶,不久因两侧的神经褶在背侧正中闭合而变成神经管。 4、初级性别决定的概念?(P132) 答: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testis而非ovary。 5、什么是胚孔?什么是原条?在胚胎发育中作用?(P64、68) 答:胚孔——两栖类和海胆囊胚表面产生的圆形内陷小口。在原肠期内胚层和中胚层细胞经此口内卷进入胚胎内部。(是动物早期胚胎原肠的开口。原肠形成时,内胚层细胞迁移到胚体内部形成原肠腔,留有与外界相通的孔。)作用:通过胚孔背唇进入胚内的细胞将形成脊索及头部中胚层,其余大部分中胚层细胞经胚孔侧唇进入胚内。原口动物的口起源于胚孔,如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后口动物的胚孔则发育为成体的肛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行开口,发育为成体的口。如脊椎动物及棘皮动物等。 原条——在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胚胎原肠作用时,胚胎后区加厚,并向头区延伸所形成的细胞条。作用:其出现确定了胚胎前后轴。功能上相当于两栖类的胚孔,引导上胚层细胞的迁移运动,形成中胚层组织和部分内胚层组织。 6、什么是脊索?在胚胎发育中作用? 答:脊索——脊索动物体内的一种条状结构。也存在于脊椎动物胚胎时期,在脊椎动物成体中部分或全部被脊椎所代替。 作用——脊索的出现构成了支撑躯体的主梁,这个主梁使体重有了更好的受力者,体内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脊索动物身体更灵活,体形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 7、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概念及其异同点?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 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 secondary sex determination: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 Primary sex determination:初级性别决定。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睾丸而非卵巢。 12神经诱导: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 13 embryonic induction: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组织分化方向上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 Nieuwkoop中心:在两栖类囊胚中最靠近背侧的一群植物半球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能力,Nieuwkoop中心是兼具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特殊区域,含有背部中胚层诱导信号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二、选择题. 1在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胚胎细胞中(A)。 A.基因差异的表达 B.基因差异的转录 C.RNA差异的加工 D.蛋白质差异的合成 2.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是(C )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若该火箭燃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 氢气 B. 甲烷 C. 汽油 D. 乙醇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纸张燃烧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2ZrO ,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83H C ),则丙烷属于( )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5. 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其中呈酸性的是(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 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 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10.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 H CO O H C 222 42223++点燃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24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各组药品,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4FeSO Cu Zn 、、溶液 B. 4ZnSO Cu Fe 、、溶液 C. 4ZnSO Cu 、溶液、4FeSO 溶液 D. 4ZnSO Fe 、溶液、4CuSO 溶液 12.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其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碱类 B. 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C. 酸溶液遇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 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4. 下列有关化学肥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水和硝酸钠不可作氮肥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考试试题

发育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 1发育生物学时在_____ 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在精子细胞的核_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3、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没有进入胚胎内部,留在胚胎表面的细胞属于—。 4、在两栖类的原肠胚形成中,边缘带区域的预定脊索中胚层内卷后,位 于 _______ 的背部。 5、胚胎主要包括两部分:丛密绒毛膜和—。 6、在哺乳动物中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是__ o 7、在双翅目昆虫幼虫阶段,细胞核中出现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上的—区域在合成RNA 8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说明分化了的体细胞的核依然没有丧失发育的 9、HOh基因与昆虫胚胎__ 轴的发育有关。 10、胚胎细胞的分化与卵裂过程中分配到细胞中的有关。 11两栖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卵子中称为—的一种卵质决定子有关。 12、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包括由_形成血管;血管的—生长。 13、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分层,内移和集中延伸。 14、受精卵的__ 起着永久组织多精入卵的作用。

15、两栖类的卵裂属于—型。 16、初期胚胎诱导的三个阶段分为:第一阶段发生在—期,为—胚层的形成和分 区;第二阶段是—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o 17、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____ o 18、体节将分化成三部分。它们是__ 节、 ___ 节和___ 节。 19、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和—,二者分别特化后肢 和前肢。 20、羊膜和—膜的胚层成分是一样的。 21、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__ 或是___ ,与丫染色体短臂上的 —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基因有关。 22、在脊椎动物的脑的发育过程中先形成了三个脑泡,以后三个脑泡再发育成为 ___ 脑、___ 脑、___ 脑、___ 脑和___ 脑。 23、人的囊胚植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改称为—。 24、体外ES EG的培养方法主要是有:细胞培养法和—细胞培养法。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0个) 1、灯刷染色体 2、形态发生决定子 3、支持细胞 4、滤泡 5、顶体反应 6、卵裂 7、开关基因 &胎盘 9、体节中胚层10、同源异型基因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20个)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 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蓝)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和 CO,一定没有 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CO2和 H2,一定含有 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含有 CO,一定没有 H2 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CO2 【答案】C 【解析】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增大,可知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通过氧化铜未生成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又生成了二氧化碳,但不能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为在①中生成了CO,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一定没有氢气。故选C。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24 24g100% 4.8g 120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质量= 96 19.2g100%19.6g 98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19.6%=100g ÷;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 16 1.8g100% 1.6g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发育生物学试卷2

发育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卵裂: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这个过程称为卵裂。 配子发生:生殖细胞迁移到性腺中进一步分化为配子的过程。 定型:细胞分化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会发生隐形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渐进特化:细胞的发育命运完全取决于与其相邻的细胞或组织,通过胚胎诱导实现的特化方式。 基因组等同:同一有机体的多种不同组织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即基因组等同。 信号转导:靶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 负反馈调节:一个信号途径的活化会激活相应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的表达,构成一个负反馈调节环路,从而抑制相应信号途径的过度活化。 羊浆膜:胚胎背侧的少量细胞不再继续分裂,也不参与胚胎本身的构成,而是形成胚外组织,称为羊浆膜。 合胞体胚盘:受精卵核第九次分裂后,大部分细胞核开始迁移到卵的边缘,称为合胞体胚盘。 二、填空题。 1、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分化)。 2、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个体发育)、(群体系统发育)、(异常发育)。 3、先成论的代表学说是(精源学说)和(卵源学说)。 4、海胆胚胎中,动物极化梯度在(动物极)活性最大。 5、细胞定型的两个阶段(特化)和(决定)。

6、海胆受精卵头两次卵裂为(经裂),第三次卵裂为(纬裂)。 7、种质学说强调生殖细胞的(连续性)和(永生性)。 8、信号分子在(胚胎图式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9、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形式是(信号转导)。 10、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世代周期短)、(胚胎透明)。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为发育的特点的是(C ) A、以遗传信息为基础 B、促进个体发育和增殖 C、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 D、从受精卵开始 2、发育的过程为(A ) A、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胚后发育——生长——衰老死亡 B、受精卵——原肠胚——囊胚——神经胚——器官形成——胚后发育——生长——衰老死亡 C、受精卵——原肠胚——囊胚——神经胚——胚后发育——器官形成——生长——衰老死亡 D、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神经胚——胚后发育——器官形成——生长——衰老死亡 3、以下实验中哪个是自主特化的实验(A ) A、冒贝成纤维实验 B、海胆32细胞期胚胎的重组实验 B、C、Roux的缺损实验D、海胆裂球压板实验 4、以下不属于基因差异表达的是(D ) A、核潜能的限定 B、分化细胞核的全能性 C、发育中基因组的改变 D、基因突变 5、发育中基因组的改变不包括(C ) A、染色体的消减 B、基因重排 C、基因突变 D、基因扩增 6、下列方法中能用于检测蛋白质的是(D ) A、斑点印记法 B、Northern杂交 C、Southern杂交 D、Western 杂交 7、Notch信号途径的配体是(B )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发育生物学题(余老师) 一.名次解释(20分) 1. 试管婴丿儿: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 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 2.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 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3. 受精 :是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4. 孤雌生殖:有些动物种群卵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出现明显变异,以至产生二倍体 的配子,不需要受精就能发育。这种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5. 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 件总称为“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 和第一次卵裂。 6. 生殖质: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7. IPS:将几个转录因子导入已分化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而获得了类似于 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称之为“诱导产生的多功能性干细胞”(iPS细胞)8. 母源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中表达并在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源效应基因。 9. 合子基因:在受精后表达的胚胎型基因称为合子基因。 10. 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11. 精卵识别:异种精子不能与卵子融合,这是因为精子表面的结合素能与卵细胞膜上特 异的受体结合,而达到同种识别的目的。有距离识别和接触识别之分,前者见于体外受精的 水生生物。 12. 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 来。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13. 精子细胞:是在曲细精管中产生,用于遗传生育的一类细胞。 14. 胚胎诱导:是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细胞命运和使细胞定向分化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A B C D 中考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4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失去银白色光泽 B .石蜡受热熔化 C .食盐水蒸干后得到食盐晶体 D .酒精挥发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甲烷 3.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空气 C .高锰酸钾 D .氧化汞 4.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 一定是 A .蒸馏水 B .软水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5.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 2FeO 4)中铁元 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4 C .+2 D .+6 6.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F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糖类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D.羊毛、塑料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8.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氯化钾C.磷矿粉D.氯化铵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C.金刚石切割玻璃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 某同学分别用1g的甲金属、乙金属、丙金属粒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见下表: 从上述实验中得出实验室应选用制取氢气的金属是 A.甲金属B.乙金属C.丙金属D.甲和丙金属 11.下列物质中,不密封保存会变质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浓盐酸 D. 大理石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 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 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发育生物学期中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 1、发育生物学是在﹍﹍﹍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动物发育的特征是具有严格的﹍﹍﹍和﹍﹍﹍性,这个特性严格的受到遗传程序的控制。 3、附肢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三维极性,三维是﹍﹍﹍轴、﹍﹍﹍轴和﹍﹍﹍轴。 4、形态发生决定子的实质是﹍﹍﹍和﹍﹍﹍。 5、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有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6、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说明分化了的体细胞的核依然没有丧失发育的﹍﹍﹍。 7、胚胎细胞为什么会分化,其分子机制在于基因组水平、染色体水平基因活性的调控、﹍﹍﹍、﹍﹍﹍、﹍﹍﹍,及﹍﹍﹍水平进行调控。 8、HOM基因与昆虫胚胎﹍﹍﹍轴的发育有关。 9、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内移和集中延伸。 10﹑鱼类的卵裂方式:﹍﹍﹍。两栖类的的卵裂方式:﹍﹍﹍。 11﹑陆生脊椎动物的侧板中胚层与外胚层结合形成﹍﹍﹍和﹍﹍﹍,与内胚层结合形成﹍﹍﹍和﹍﹍﹍,又称为四套膜,用以适应胚胎在陆地干燥环境发育。 12、细胞定型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13、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来源于神经胚的三个部分:﹍﹍﹍、﹍﹍﹍和﹍﹍﹍。 14、体节将分化成三部分。他们是﹍﹍﹍节、﹍﹍﹍节和﹍﹍﹍。 15、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和﹍﹍﹍,﹍二者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1、细胞分化 2、胚胎诱导 3、发育

4、皮质反应 5、形态发生 6、受精 7、卵裂期 8、体节中胚层 9、胚胎干细胞 10、信号传导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20分) 1、1.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生精细胞() A.发育不同步; B.发育同步; C.称为卵室; D.组成一个滤泡。 2、在两栖类的卵母细胞发育的双线期,细胞核() A.称为滤泡; B.又叫胚泡; C.中出现多线染色体; D.中出现灯刷染色体。 3、在果蝇的卵子发生过程中,bicoid mRNA是由以下哪一类细胞合成的?() A.滤泡细胞; B.抚育细胞; C.支持细胞; D.间质细胞。 4、以下哪一项不是鸟类卵膜的组分?() A.卵黄膜; B.透明带; C.蛋壳膜; D.卵白。 5、在受精过程中,海胆受精卵的()起着永久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 A.质膜电位升高; B.透明带反应; C.皮层反应; D.顶体反应。 6、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 A.输精管; B.附睾; C.输卵管; D.输卵管或子宫。 7、海胆卵裂过程中产生的小分裂球()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精卵识别→精子入卵→卵的激活→发育 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 1.分裂周期短; 2.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 3.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4.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 A )1.第一个有系统地研究动物发育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达尔文;C.鲁斯;D.吴尔夫。 ( C )2.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 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C.发育是渐近的,新结构是逐渐出现的; 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 A )3.杜里舒在海胆早期胚胎的研究表明: A.早期的半个胚胎也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胚胎; B.半个胚胎只能发育成为半个胚胎; C.证明鲁斯的实验是对的; D.早期胚胎不能分离。 ( A )4.Spemann的伟大贡献是 A.发现了胚胎诱导现象; B.发现了差异的基因表达; C.发现了多线染色体; D.创立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 A )5.发育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下列哪个年代创立的? A.1950―1960; B.1960―1970; C.1970-1980; D.1980-1990。 二、判断题: ( F )1.吴尔夫是一个先成论者。。 (T )2.卢斯是实验胚胎学之父。 (T )3. Spemann发现了胚胎细胞诱导的信号。 (T )4.20世纪90年代,发育生物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三、填空题: 1.发育生物学是在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Spemann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3.亚里士多德观察了鸡的胚胎发育。 4.渐成论的代表人物是Wolf 。 5.摩尔根在遗传学上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 四、问答题: 1.先成论和渐成论有何区别?答案:P5 2.Spemann在发育生物学上有何贡献?答案:p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