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公开课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 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 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 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 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 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 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
同“欤: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 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 夫:指示代词,那。 已矣:罢了。 让:谦让。 邦:国家 。此处指治理国家大事。 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 • 安:疑问代词,怎么。 见:见得。 之:指诸侯。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 千乘(shè 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一车 四马为"一乘"。千乘的国家,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 摄:迫近。进而作"夹"讲。 • 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 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 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 比(bì )及:等到。 • 方:正道。这里指辨别是非的道理。 • 哂(shěn):微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课件
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不到20岁)。 浴乎沂(yí):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此水因有 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 风乎舞雩(yú):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 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归:通馈,进食,送食。 与:称赞,同意。 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春服,指夹衣或单衫。成,定。 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喟,叹息声。
○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宾语前置句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
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
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颠倒的现象。 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
➢本,归纳概括孔子的形象特点。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用和蔼自谦的话第一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 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 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 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图文
评“志 ”
11
· 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 ·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
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
12
· 四弟子志向: ·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冉有——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
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 君子”。 ·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 ·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 咏而归。"
语,宾语前置。
35
(2)状语后置句 4、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 饥 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 5 、异 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6、 以吾一 日长乎尔 译文: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36
(3)省略句 (其)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 懂得做人的道理。 2、毋吾以也
22
α为何“哂”
由
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力动。
— — 《论语 · 颜渊》
23
x为何“与”点?
【 太
(
三
不还
平 想是
盛 做在
世 官讲
的 道沿
缩 影
遥国 生」
活
以 礼 治 国
24
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 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 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 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 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 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18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① 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 春天水旱时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的 场景,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 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 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 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华夏文明因他而 灿烂。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
孔子其人
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 子 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 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 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志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胜任
端: 名作动,穿着礼服Fra bibliotek之:代词,代这些事
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
如:或者
愿: 希望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解析
志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
一个“小相”。
性格 评价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 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观点一
孔子游仕于诸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 在“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之后, 恬退避世的思想渐渐开始凸显。曾点远离俗世的 悠然场景引起孔子的深沉感触。
观点二
曾点所描述的暮春出游图是儒 家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太平 盛世”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 最高境界。
观点三
指古代“雩祭(春天求雨)仪式”。 《礼记》:“舞雩,祭水旱也。” 春秋时,国君亲临城南郊外主持雩祭 ,读过祭 文后,使童男童女和巫师“舞而呼雩”。 曾点描绘“古礼”,寄托理想。这与孔子“礼 乐治国”思想相契合。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 “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华夏文明因他而 灿烂。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
孔子其人
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 子 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 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 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志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胜任
端: 名作动,穿着礼服Fra bibliotek之:代词,代这些事
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
如:或者
愿: 希望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解析
志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
一个“小相”。
性格 评价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 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观点一
孔子游仕于诸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 在“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之后, 恬退避世的思想渐渐开始凸显。曾点远离俗世的 悠然场景引起孔子的深沉感触。
观点二
曾点所描述的暮春出游图是儒 家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太平 盛世”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 最高境界。
观点三
指古代“雩祭(春天求雨)仪式”。 《礼记》:“舞雩,祭水旱也。” 春秋时,国君亲临城南郊外主持雩祭 ,读过祭 文后,使童男童女和巫师“舞而呼雩”。 曾点描绘“古礼”,寄托理想。这与孔子“礼 乐治国”思想相契合。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 “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可译为“比”。尔:你们。以:同“已”是“止”的意思。居:平日、平时。 则:作“辄”解,常常,总是,就。知:了解,知道。 如:连词,假如,如 果。或:代词,在这里指人。以:用,做。
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 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里说:‘(别人)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 培养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 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 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 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树立理想,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的有为青 年。
弟子述志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
[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如:连词,或者。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 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 作动词用。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胜任,只是愿意学习。祭祀祖先的事务,
诵读正音
请同学们听读朗诵音频后,分角色朗读
饥馑 jǐn 曾皙 x ī 冉有 rǎn 哂笑 shě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yí
冠者guàn
喟然 kuì 俟 sì
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 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里说:‘(别人)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 培养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 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 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 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树立理想,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的有为青 年。
弟子述志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
[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如:连词,或者。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 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 作动词用。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胜任,只是愿意学习。祭祀祖先的事务,
诵读正音
请同学们听读朗诵音频后,分角色朗读
饥馑 jǐn 曾皙 x ī 冉有 rǎn 哂笑 shě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yí
冠者guàn
喟然 kuì 俟 sì
高中语文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PPT课件课件
(2)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 帽)
• 三子者出,曾皙后(走在后头) • 冠者五六人(戴……帽子) • 浴乎沂,风乎舞雩(吹风) • 鼓瑟希,铿尔(弹奏)
提问:本文讲了什么事?你是怎样 理解文章的层次?
• 本文记述了孔子启发弟子们畅谈自 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 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论语》是
体散文,是
的
的言行。
记录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 入世;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 弟子。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
(由) (点) (求) (赤)
侍
坐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自谦
称名
解 题
二、检查预习: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哂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冠者 guàn 喟 kuì 俟 s ì 撰 摄 shè 毋 w ú 冉 răn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一段师生之间的平常对话非常有
前 名也非常重要,对答期间,师生各自述其 政治理想和志向,子路的爽直不谦让、冉
言 有的有志于邦国、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 洒脱飘逸无不宛然如见。孔子欣赏他们, 对他们的志向加以点评,让人有如沐春风 之感,充满着愉快、热烈、祥和而又亲切 的气氛。即显示了儒家浓郁的入世情怀, 也反映了其潇洒自在的人生意趣。
冉有(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性格: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 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PPT教学课件
①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②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古 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③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乎:于,在。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④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 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⑤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⑥比及:等到。 ⑦且:连词,并且。 ⑧知方:知道为人的正道。方,道,指是非准则。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 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其实是在讲:虽然《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但是不代表它不具有文学性。就像杨绛先生所讲的: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问题三:四位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各自体现了怎样的性格?
1、子路谈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 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其实是在讲:虽然《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但是不代表它不具有文学性。就像杨绛先生所讲的: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问题三:四位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各自体现了怎样的性格?
1、子路谈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③鼓瑟希,铿尔
助词,相当于“然”
④求!尔何如?
你
⑶为 ①由也为之
管理,治理
②愿为小相焉
担任
③赤也为之小
做
⑷如①如或知尔 假如 ②如五六十 或者 ③如其礼乐 至于 ④沛公起如厕 到,往 ⑸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介词 ②毋吾以也 认为,动词 ③则何以哉 做、为,动词 ④加之以师旅 用,介词 ⑤以俟君子 而,连词。
性格: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 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 见天子。 端章甫: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 礼的司仪官。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 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官。"
知识点梳理
1、重点词语 ⑴居则曰 居: ⑵不吾知也 知: ⑶摄乎大国之间 摄: ⑷加之以师旅 加: ⑸因之以饥馑 因: ⑹比及三年 比及: ⑺且知方也 方: ⑻以俟君子 俟:
闲居,平时在家 了解 夹、迫近 加到……上 接续;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为准则 等待
⑼舍瑟而作 舍: 放下;;作: 起 ⑽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⑾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伤: 何妨 ⑿咏而归 咏: 唱歌 ⒀吾与点也 与: 赞成 ⒁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让: 谦让 ⒂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亦: 不过是,只不过
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64张PPT)
至有过“乘桴浮于海” 的
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
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
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
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
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
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2018/11/8
孔子学院标志
2018/11/8
全 球 汉 语 热 催 生 孔 子 学 院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赞成曾点的想法 啊。”
、
二、四个学生分别讲自己的志向。
2018/11/8
子路(仲由)
志: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 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 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 并懂得义理。
2018/11/8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 瑟而(表顺承)作,对 曰:“异乎三子者之 撰。” 子曰“何伤乎?亦 各言其志也!”
孔子又问:“曾点 ,你怎么样?” 曾点将弹瑟的声音 逐渐变稀疏,接着铿的 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 回答说:“我和他们三 位的才干不同呀。” 孔子说:“那有什 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 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
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
2018/11/8
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018/11/8
《论语》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
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
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
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2018/11/8
•
曾点说:“暮春时 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 冠(guà n)者五六人,童子六 上。我和五六位成年人, 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 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 雩(yú),咏而(表修饰) 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 归。” 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 回来。”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共17张PPT).ppt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端章甫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
小相 大相
3 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不吾知也 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则何以哉 则以何哉(那么打算怎么做呢?)
尔何如
尔如何(你怎么样?)
②介宾短语后置句
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
加之以师旅
有军队来攻打它
浴乎沂,风乎舞雩 到沂水洗澡,
到舞雩台吹风
四、课文结构
(1-2)孔子问“志”(师长风范)
线 索 : (3-13)弟子述“志”(各展抱负) 言 志
(14-21)孔子评“志”(借评传志)
五、分析人物志向和性格
人物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仲由) (冉求) (公西赤) (曾点)
千乘之国
志向 有勇知方
小诸侯国 可使足民
宗庙会同 浴乎沂 愿为小相 风乎舞雩
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十三号的“三人半年”,中 国人的飞天梦一步步实现了。
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呢?你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呢?请写一 篇日记。
⑯曰:“夫子何哂由也?” 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⑱“唯求则非邦(国)也与?” ⑲“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⑳“唯赤则非邦也与?” ㉑“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 重点文言词语
①一词多义 如或知尔 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
如果 或者 至于
⑤“求,尔何如?” ⑥对足民。如其礼乐,以(来)俟(等待)君子。”
⑦“赤!尔何如?” ⑧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诸侯朝见天 子),端章甫,愿为小相(xiàng) 焉。” ⑨“点,尔何如?” ⑩鼓瑟希(稀),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 者之撰(才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PPT】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侍坐【精品PPT】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第1课 篇目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先进》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 语言素养目标: 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 思维素养目标: 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
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 文化素养目标: 点。
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3.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吾与点也”? 明确:“莫春者”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 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 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 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 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 点也”。
③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 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④对曾皙:孔子与之。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形象,感悟孔子的教育观 及治国理念。 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 而坐。
因为
比 不要 “已”,停止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闲居, 平日在家时
了解
有人
如果
那么 做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
明确:①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 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 之”。
《论语·先进》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 语言素养目标: 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 思维素养目标: 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
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 文化素养目标: 点。
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3.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吾与点也”? 明确:“莫春者”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 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 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 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 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 点也”。
③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 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④对曾皙:孔子与之。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形象,感悟孔子的教育观 及治国理念。 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 而坐。
因为
比 不要 “已”,停止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闲居, 平日在家时
了解
有人
如果
那么 做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
明确:①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 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 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梳理 课文
妨害 语气词,呢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指农历三月。 莫,通“暮”
副词,已经
古时男子二十岁为 成年,束发加冠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 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文学 常识
语录体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语录体的一般特点是 语句简短,多用问答形式,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能 用简洁的对话刻画出人物的性格风貌,并讲清楚事理的是非曲直; 另外,语录体不讲篇幅或段落之间在时间内容上的必然联系,采 取点悟式的话语表达方式,不作长篇大论的引申发挥,具有一种 精练简约、片言百意的表达效果。尽管历经诸多朝代的变迁和 形态的演变,语录体散文仍然具子。”
使动用法,使……富足
连词,表提起另一话 题,作“至于”讲
把。后边省 宾语“之”
等待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 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 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梳理 课文
“赤,尔何如?” 动词,能做到
梳理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
课文
不假思索 侯国。在春秋后期,
的样子
是中等国家
夹
军队,此特指侵 略的军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动词,接着 饥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何如:如何,宾语前置,固定结构, 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
怎样
三位的话怎么样?”
也已矣:罢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
何:为什么
志向罢了!”
为国以礼:用礼来治理国家,状语后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置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
让:谦让 v责背
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 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 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你们知道哪些孔子的智慧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第一课时
课文详解
很短的时间 因为
相当于“于”,介词, 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不用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那么,就 平日
如果 有人
用
平常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 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 打算怎么做呢?(用什么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的事
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 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
方就不是国家呢?
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
非诸侯而何?: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 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
什么呢?
那谁能来做大相呢?"
为:做 之:指诸侯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
俗语说,半
子 像
(
部《论语》治
台
天下,今天这
湾 故
节课我们一起
宫 博
来学习选自
物 院
《论语 述而》
藏
中的一篇文章。
)
品
1
xī rǎn shì
文学常识
孔子,名___,字 始人,思想核心是 张.
《论语》是 是 记录的
, 家学派创 ,政治上主
体散文, 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仁、礼 治。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使……富足 至于
等待
公西华(赤):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或者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曾皙(点):
鼓瑟希,铿kēn尔g ,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
通“稀”,稀疏 子者之撰。”
直起身子
不同
说,陈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同“暮” 已经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时代背景: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
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 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 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 转瞬即逝。
20
孔子思想:
一、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二、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3
朗读课文并思考 每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的评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 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 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每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的评价
子路(由):率尔而对曰
shèng
轻率匆忙的样子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夹在
攻打
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
接着
治理 等到
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是非准则
冉有(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
方圆、纵横 或者
治理
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二、孔子为什么“与点”?
暮春咏归图
理想生活 和谐社会 精神家园
探究二: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 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 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 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 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 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
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 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四、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
不
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
五、品德:“温、良、恭、俭、让”
更多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内容请访问以下网站:
中国孔子网() 孔子在线() 中国孔子研究院网() 孔子纪念馆()
于,在 吹风
唱歌
子路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谦让
求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 也者? 句首语气词 国家,这里指国家政事
赤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 之小,孰能为之大? 谁
点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成
从“弟子述志”中可以 看出他们的什么“志”?
12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个人志向
军事治国
? 礼乐治国
经济治国
13
《礼记·曲礼上》规定 “长者不及,勿谗言。”
这就是说在长者面前,如不问及, 是非礼的,所以受到孔子的哂笑。 这种形式的主动发言,并不被孔子 所提倡。
从他们的言谈中可 以看出弟子们各自什 么性格?
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1岁
39岁
31岁
18岁
有魄力、自信;性格也较鲁莽、轻率 性格谨慎、谦虚、自知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温文尔雅,性格从容洒脱
16
探究一: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 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 百姓自由幸福。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 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 宁静的心态。
俗语说,半
子 像
(
部《论语》治
台
天下,今天这
湾 故
节课我们一起
宫 博
来学习选自
物 院
《论语 述而》
藏
中的一篇文章。
)
品
1
xī rǎn shì
文学常识
孔子,名___,字 始人,思想核心是 张.
《论语》是 是 记录的
, 家学派创 ,政治上主
体散文, 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仁、礼 治。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使……富足 至于
等待
公西华(赤):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或者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曾皙(点):
鼓瑟希,铿kēn尔g ,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
通“稀”,稀疏 子者之撰。”
直起身子
不同
说,陈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同“暮” 已经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时代背景: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
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 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 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 转瞬即逝。
20
孔子思想:
一、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二、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3
朗读课文并思考 每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的评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 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 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每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的评价
子路(由):率尔而对曰
shèng
轻率匆忙的样子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夹在
攻打
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
接着
治理 等到
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是非准则
冉有(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
方圆、纵横 或者
治理
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二、孔子为什么“与点”?
暮春咏归图
理想生活 和谐社会 精神家园
探究二: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 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 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 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 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 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
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 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四、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
不
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
五、品德:“温、良、恭、俭、让”
更多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内容请访问以下网站:
中国孔子网() 孔子在线() 中国孔子研究院网() 孔子纪念馆()
于,在 吹风
唱歌
子路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谦让
求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 也者? 句首语气词 国家,这里指国家政事
赤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 之小,孰能为之大? 谁
点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成
从“弟子述志”中可以 看出他们的什么“志”?
12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个人志向
军事治国
? 礼乐治国
经济治国
13
《礼记·曲礼上》规定 “长者不及,勿谗言。”
这就是说在长者面前,如不问及, 是非礼的,所以受到孔子的哂笑。 这种形式的主动发言,并不被孔子 所提倡。
从他们的言谈中可 以看出弟子们各自什 么性格?
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1岁
39岁
31岁
18岁
有魄力、自信;性格也较鲁莽、轻率 性格谨慎、谦虚、自知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温文尔雅,性格从容洒脱
16
探究一: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 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 百姓自由幸福。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 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 宁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