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人物分析

合集下载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权谋智勇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对他形象的一些分析:
1.雄才大略:曹操被描绘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他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善于制定计谋和应对复杂的局势。

他在战场上的胜利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表明了他的雄才大略。

2.谋略多变:曹操以其出色的谋略而闻名,他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经常使用诈降、离间、分化等手段来瓦解敌对势力,同时也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谋求最大利益。

3.勇武果决:曹操是一个勇猛果断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断力。

无论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是汉中之战等重要战役中,曹操都表现出了冷静果断的指挥风格。

4.文治武功:尽管曹操以其军事才能而闻名,但他也是一个重视文化和教育的统治者。

他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儒家思想,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图通过文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5.多面性格:曹操的形象也展示了他复杂的个性特点。

他既有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威,又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他在与刘备、孙权等其他角色的互动中展现了他的智慧、机智和幽默感,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总的来说,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矛盾而多面的历史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分析

目录一、曹操生平简介二、曹操正面形象——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1.抱负远大,胆识过人2.能屈能伸,忍辱负重3.唯才是举,随能任事4.博采众长,从谏如流(二)雄才伟略的军事家1.军事统帅,领导核心2.富有韬略,运筹帷幄3.战术灵活,善于用兵4.赏罚分明,治军有道5.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三、曹操反面形象——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一)滥杀无辜,惨无人道(二)猜疑多变、自私残忍(三)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四)虚假伪善,玩弄权术(五)奸诈狡猾,阴险狠毒四、综合评价(一)集“奸”与“雄”于一身(二)乱世中的悲剧英雄(三)“拥刘反曹”思想的反面典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分析摘要: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掺半。

在我看来,曹操有“雄”的一面,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也有“奸”的一面,他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

本文从曹操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抱负远大、胆识过人,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唯才是举、随能任事,博采众长、从谏如流;其次,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军事家,他是军事统帅、领导核心,富有韬略、运筹帷幄,战术灵活、善于用兵,赏罚分明、治军有道,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滥杀无辜、惨无人道,猜疑多变、自私残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虚假伪善、玩弄权术,奸诈狡猾、阴险狠毒。

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不应用“非白即黑”的态度,要全方位去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伪君子在我国众多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

小说中,曹操是一位有胆有谋的政治家和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同时另一方面,曹操身上有着无穷无尽的贪欲和权势欲,是一个权谋机诈、无比凶残的人物,常常用假仁假义、小恩小惠去笼络人心、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以下是曹操在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特点:
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曹操被描绘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他有着出色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能够灵活运用兵法,制定明智的决策。

他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使他在混战的三国时期崭露头角。

权谋高手:曹操以其权谋和智谋而闻名,常常通过计谋和策略达到他的目的。

他在政治斗争中善于运用手段,以实现自身的权力和统治目标。

仁爱一面:尽管曹操在历史上有一些残酷的行为,但在小说中,他也展现了一些仁爱的一面。

例如,他对待手下的将领有时是宽容的,对待俘虏也有时显示出仁慈之心。

文学才华:曹操被描绘成一个具有文学修养和才华的人物。

他善于诗歌、音乐,对文学艺术有一定的鉴赏力,这使得他在形象上更为丰满。

家庭观念:尽管曹操是位军事政治家,但他在小说中也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

他对待家人的态度相对温和,有时甚至显示出为人父母的责任心。

总体而言,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角色,他的形象融合了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多重特质。

小说中的曹操形象也受到了后来文化作品的多次演绎和解读,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分析一、人物简介: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是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霸主。

二、性格特点之一广纳贤才,礼贤下士。

具体事例:1、曹操是个颇负盛名的才之君。

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

袁绍手下,有几位谋臣,其中就有才高八斗的许攸。

在袁绍的旗下,许攸是最受宠的谋士。

一次偶然的机遇,郭图趁许攸探查曹军虚实。

在袁绍帐前大肆指控许攸私通曹操,一脸茫然的许攸被伦为囚犯。

他明白,如果自己仍旧辅佐袁绍的话免不了杀身之祸,还是赶紧弃袁绍而去为妙。

眼下只有曹操离自己最近,何不投奔曹操为快。

消息传到了曹营,曹操早已耳闻许攸的才华,兴奋不已。

鞋子还没穿好就跑来迎接许攸。

最终,许攸帮助曹操找到了袁绍的粮库,放火将其烧毁,袁绍大军不战而忘,袁绍不久后也因被曹操数次打败吐血而死。

2、刘备本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百姓,可后因与祖辈与皇室有关,天子口喻将其提拔为皇叔,这也让心疑的曹操对他有了一丝警惕。

刘备是个正人君子,他为人忠义,心胸宽广,平凡却素有大志。

从而桃李满天下,变为妇孺皆知的好口碑。

所以,投靠刘备的英雄豪杰特别多,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千古英才,出力拔萃。

徐庶就是其中的一位。

徐庶是个才华横溢的谋士,后被刘备所用。

因为刘备势力单薄,一直吃败仗,惨烈的局面僵持不下。

来因为偶然的机遇,经部下介绍而得了徐庶,徐庶刚进蜀营,刘备便打了一个打胜仗。

曹操听见了,便从徐庶的老家把徐庶的老母架过来,同时命令手下写好文书,说徐庶的母亲饱受苦难,被囚于牢狱之中。

徐庶生来就是个孝顺的儿子,一听这话,便含泪弃了刘备,投曹操而去。

虽说这种手法奸诈,的确不是英雄所为,但这样恰恰可以体现出曹孟德的爱才之心啊!二、性格特点之二心胸狭窄,血腥残忍,疑心过重,具体事例:1、曹操妄图杀死董卓而未得手,还赔了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刀,心中很是悔恨,他想起兵灭了董卓,可势力远不及董卓的`一本。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曹操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建立者。

他的性格特点和主要情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性格特点1. 聪明机敏: 曹操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和分析。

他能够准确地看清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使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勇猛果断: 曹操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勇猛果断、敢于冒险。

在战场上,他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使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

3. 谋略高超: 曹操善于谋略,精于心计。

他经常运用计谋和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智慧和巧妙的布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 坚定果断: 曹操有着坚定果断的性格。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他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从容应对。

5. 独断专行: 曹操在处理事务时常常独断专行,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这一点使他在政治上获得了很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主要情节1. 扬威官渡: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

曹操依靠自己的军事才华和谋略,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2. 讨伐吕布: 曹操发现吕布的野心和威胁,决定讨伐他并最终将其击败。

这次军事行动表明了曹操的决心和勇气。

3.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抓住了袁绍和刘备的弱点,以挟持皇帝为借口,使各方势力臣服于他的统治。

这一行为显示了曹操的智慧和政治手腕。

4. 谋害孙权: 曹操一直试图消灭孙权这个南方的势力,他多次谋划并暗中安排陷害孙权的计划。

尽管未能成功,但显示了曹操对敌对势力的尽力消除。

5. 临终遗诏: 曹操在临终时留下了《曹瞒挟天子降诸侯表》,表达了他对子嗣和曹魏政权的重要指示。

曹操的性格特点和主要情节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和统治者的能力。

他的军事才能、智慧和坚定意志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塑造得极为复杂和多面化。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才能、军事战略、个人品质以及形象转变等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位极具政治才能的人物。

在领导曹魏建立的过程中,曹操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

他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机构,并对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

他注重民众的生活和福利,为了提高人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实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减税措施。

曹操还善于借助外交手段解决国际问题,与外族稳定关系。

这些政治才能使得曹魏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了整个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其次,曹操在军事战略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重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通过和创新,使得曹魏的军队成为当时最为精锐和强大的部队之一、曹操善于制定作战计划,善于运用兵法的原则和战术,通常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他善于运用奇兵和伏兵,善于诱敌深入陷阱并夺取战机。

他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系列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得曹魏的势力得以巩固和扩大。

然而,曹操的形象也不仅仅是正面的。

曹操在权力面前常常会表现出极端的冷酷和无情。

他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以至于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被描述为“奸雄”和“寇贼”。

他对待敌人和叛逆者都采取了极其严厉和残忍的手段,保持了高度的威严和统治力。

曹操还表现出一些狡诈的一面,在内部斗争和政治策划中常常使用阴谋手段和政治手腕。

这些行为使得曹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恨恶的形象。

最后,在《三国演义》的结尾,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转变。

他在临终前大放厥词,表达了自己对才华横溢而未能光大事业的遗憾和悔意。

他将自己的家族托付给了司马懿,表示自己对司马氏的信任。

这种转变显示出曹操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使得人们对他的看法不再一致。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人物。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

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个性和才智深受人们的瞩目。

以下是对曹操人物性格的分析。

首先,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

他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三国时期,曹操凭借他独到的眼光,迅速察觉并利用了割据乱世的机会。

他洞察敌人的弱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并以少胜多,使他在诸多战争中取得胜利。

曹操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在政治上。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国内局势。

他还注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曹操的聪明才智使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其次,曹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

他善于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曹操通过收买、利用和排除异己,有效地控制了政治局势。

他洞察到群雄争霸的趋势,积极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势力。

曹操还利用权谋策略,巧妙地处理和平时期的外交关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三国时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和威望的政治家之一第三,曹操是一个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军事家。

他在军事行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果断。

他不害怕冒险,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曹操以精准的计划、迅猛的进攻和灵活的战术著称。

他在赤壁之战中对孙权军施展火攻,最终击败了敌人。

他也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袁绍军队。

曹操的勇气和智谋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另外,曹操也有着一些阴暗的个性特点。

他采取残酷和无情的手段,以达到他的目的。

他对待政敌和叛逆者采取了残酷的报复,甚至对自己的部下也毫不留情。

曹操还采取了虚伪的态度,常常以诱骗和威逼来控制人。

曹操对文人的态度也并不友善,他多次召集文人写诗赞美他自己,否则就可能受到迫害。

曹操的阴暗面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导致了一些人对他的抵触和厌恶。

总体而言,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精明、果断,以及具有决断力和勇气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其聪明才智、政治手腕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三国的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曹操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人性弱点以及艺术形象四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曹操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手腕。

曹操出身豪门,他具备出众的智慧和头脑,善于用计谋和策略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通过利用朝廷的权力,在各方势力之间巧妙地协调,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曹操还善于用英才,并以所用人才非常有眼光而著名,如荀彧、郭嘉等都是他的重要谋士。

在处理政治问题上,曹操往往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善于权衡利弊,尤其擅长对敌人用计,令敌人无从应对。

其次,曹操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善于统帅和调度军队,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了众多胜利。

他精通兵法,擅长诱敌深入、分化瓦解敌军的战术。

曹操在合肥之战中以少战多,成功阻挡了孙权的进攻;在官渡之战中精心设计,击败了袁绍的强大军队;最终又在赤壁之战中,破坏了孙刘联军的合作,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

他还创新性地组织和训练军队,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建立了许多军事制度,为他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曹操也有他的人性弱点。

曹操在政治上以权谋著称,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并以铲除异己为手段。

他对待手下亦善变,既能以德报德,也能出尔反尔,因此他在部下之间留下了不信任的阴影。

曹操一生中也犯过错误,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对于董卓之乱的态度。

他先后担任过董卓的部下和将领,却未能抵制董卓之暴政,使得汉献帝被迫迁徙,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最后,曹操在艺术形象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冷酷威严形象的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服饰以及浓密的胡须的形象成为了他的标志。

他坚毅而不轻易显示情感,骨子里的野心和冷酷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 “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一、引言《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才华智慧、政治手腕等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人物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析1. 贪财冷酷的形象曹操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贪财且冷酷无情的形象。

他在小说中经常以剥削、压榨手段谋取金钱,对待敌人更是毫不留情。

这种形象给人留下了一个铁血军阀的印象,同时也表现出曹操的政治手腕和决断力。

2. 才华横溢的形象除了冷酷的形象外,曹操在小说中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他善于用兵,善于用人,对待部下宽厚大度,因此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部下们的忠诚。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的领袖魅力和战略眼光。

3. 政治手腕高超的形象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高超的手腕和智慧。

他善于运用权谋、排除异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也善于与各方势力周旋,虽然表面上对各方求和,但实际上却暗中谋划着将其他势力一一吞并。

这种形象展现了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和权谋的精湛。

4. 人性化的形象尽管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冷酷的形象,但也有许多人性化的一面。

他对待部下宽容大度,对待敌人公平公正,这也使得他在小说中不乏忠臣良将。

他对待自己的亲人也十分仁慈,对待儿子曹丕更是寄予厚望,这展现了曹操的家国情怀之一面。

三、曹操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铁血军阀的形象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于曹操的一个普遍印象。

曹操的才华和智慧也给后世政治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勉励后人勤奋好学,谋定而后动。

再次,曹操政治手腕的高超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学习的对象,他的谋略、权谋被引为典范。

曹操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化形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四、结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的曹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曹操作为该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形象复杂多面,深入人心。

本文旨在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历史背景,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本文首先概述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家族背景、政治经历以及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

接着,文章从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政治智慧、军事才能等多个方面对曹操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曹操形象在历史上的变迁和演变,以及《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这一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本文也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推动对《三国演义》和曹操形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二、曹操的政治才能与战略眼光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以武勇著称,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曹操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他对国家大事的精准判断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上。

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软硬兼施,都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审时度势,见微知著,因此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的战略眼光,更是他成就霸业的关键。

他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天下大势,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官渡之战中,他顶住压力,坚持与袁绍决战,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他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后来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他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他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这使得他的帐下聚集了众多杰出的谋士和将领,如荀彧、郭嘉、程昱、夏侯惇等,他们的存在,为曹操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之曹操人物性格分析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兼具睿智、勇猛和机智的特质,被誉为“奸雄”,被孔融称为当世之雄才。

首先,曹操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曹操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和推理。

他作为军事家,善于制定战略策略,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和自己的优势。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利用风助火攻,成功击败孙刘联军,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政治上,曹操善于利用官僚制度,倡导容纳人才,推崇法治,受人景仰。

他从不对手下百官悬崖勒马,但对逆反者严惩不贷。

当他在位时,他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令人瞩目。

其次,曹操是一个权谋家。

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分析政治局势,懂得利用人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曾多次斩草除根,避免政治对手对他的威胁。

他还设法通过大量的政治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曹操聪明地利用了吕布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分化他们的势力,最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此外,曹操也是一个知书达理、博古通今的文化名将。

他驰骋沙场、运筹决胜之余,亦能懂得文化之美。

他著有《短歌行》、《龟虽寿》等诗词作品,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他也深受才子佳人们的喜爱,与杨修、曹丕等文人交好,广泛涉猎古代文献,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然而,曹操也有一些负面的一面。

曹操手段毒辣,心狠手辣。

他在政治上常以镇压异见的方式处理政敌,因此“史称‘三遗恨’是与人不容;世称‘切齿仇’同类敌友”。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冷酷无情的一面,使他招致了许多敌人和批评者。

他的残暴行径也导致了一些刺杀和叛乱的阴谋。

总结来说,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

他通过智勇双全的才华,成功地建立了魏国,并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权谋手段、勇武胆略以及文化艺术涉猎,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赏和争议的人物之一、对于曹操的分析,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定性为正义或邪恶的人物,因为他的个性包含了许多复杂和矛盾的元素。

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优缺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优缺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曹操的优缺点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也是一个阴险狡诈的权欲狂人。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曹操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分析的。

曹操的性格特点曹操的性格特点非常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卓越曹操是个能力卓越的人,他不仅精通政治、军事和文化,而且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他掌握了天下人的命运,能够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取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

2. 极具野心曹操的野心极为庞大,他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和征服欲望,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通过手段取得了很多领地和财富,成为了当时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3. 投机取巧曹操的投机取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有着非常精湛的交际技巧,能够与不同的人相处融洽,同时他也有着非常高超的谋略和对局势的敏感,能够洞察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4. 冷静理智曹操的冷静理智是他及其称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要性格特点,他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情绪所左右,能够做出高效的决策。

5. 威权统治曹操倡导威权统治,他喜欢通过恐吓和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比较孤立的人物。

曹操的优缺点曹操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很多缺点的人。

以下是曹操的主要优缺点。

1. 优点a. 能力卓越。

曹操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他不仅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而且具有领导能力。

b. 极具野心。

曹操有着远大的野心和宏大的愿景,这使得他能够有所作为。

c. 投机取巧,这是曹操成功的关键之一,他有着非常高超的交际技巧和谋略。

2. 缺点a. 残忍暴虐。

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采取非常残忍和暴虐的手段,不择手段。

b. 有极大的嫉妒心。

曹操有着强烈的嫉妒心,总是担心别人会超越他,这使得他经常采取恶毒手段来排挤和打击别人。

c. 不注重人情和道义。

曹操在很多场合下不注重人情和道义,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引言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琅邪国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既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形象复杂多变,备受争议。

本文将对曹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在历史与文学中的形象呈现。

二、曹操的历史地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东汉王朝内外交困,天下大乱。

曹操在这个时期展现出了出众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华,由于他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曹操一生随军征战,多次打败敌对势力,终于掌握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集权制度,提升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大大增强了国家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曹操实现了改革革命,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

三、曹操的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上表现出色外,曹操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熟谙兵法,精通战略布局,善于用兵。

他多次领导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大军面对东吴联军,被炎风大败,这也被后人称为曹操军事才能的一次巨大挫折。

然而,曹操并不是一位单纯的战争好战者。

他更愿意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减少流血和伤亡。

他力求稳定与统治,同时也树立起一种仁政的形象。

四、曹操的文学造诣曹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曹操的文学作品以其豪放洒脱、意味深长而著称,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的文学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时事政治的反映,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以雄浑有力的语言表达,情感真挚,思想深刻。

曹操的文学造诣使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成为文学与政治相结合的典范。

五、曹操的形象呈现曹操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多种多样。

在史书中,曹操被描述为一个非常聪明、果断、能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着多向的意义。

而小说中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人物应该就是曹操了。

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 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作者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一、曹操人物形象中的性格特征1、奸诈。

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

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就觉得他是一个奸诈的人呢?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较奸诈吧。

在三国演义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诈。

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从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资质。

曹操一出场,就给人一个狡诈的形象,尽显了他奸诈的本色。

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诈”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③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狡猾与奸诈。

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他首先用了第一个欺诈手段就是用小斛来发粮,如果不用小斛发粮的话,根本就闯不过当前的难关。

曹操历史人物的多面解读

曹操历史人物的多面解读

曹操历史人物的多面解读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如何解读曹操的历史形象,成为历史学界和普通人乃至文化圈广泛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以不同角度对曹操进行多面解读,探讨他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曹操作为政治家,以其出色的才智和务实的作风闻名于世。

他建立了强大的政治网络,深得士人和官僚的支持。

曹操善于整顿政治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振兴政策。

他推行改革,提倡法治,注重农桑经济的开发,使得四方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统一北方后,曹操还穷尽心思保护百姓的生计和财产安全,修筑防御工事和灌溉设施,提高农业生产力。

同时,曹操着力发展经济,推动商贸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军事上的卓越领袖曹操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关键在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指挥能力。

他善于灵活运用兵力,制定战略,打破敌军的阵型,取得一系列战略胜利。

曹操还提出“随机应变,转移兵力”的原则,灵活应对敌人的进攻,维护自己的地盘。

曹操组建了一支精良的军队,加强了军事管理和军事训练。

他注重士兵的品德修养和战斗技能的培养,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队伍。

在他的领导下,曹军不断取得胜利,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三、仁德与黄巾之乱曹操的政治作风和仁德形象也是历史学界争议的焦点。

虽然曹操在对待政敌方面显得毫不留情,然而他对待百姓却展现出仁德的一面。

面对黄巾之乱,他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被压迫的农民,促进社会的稳定。

曹操并非魔鬼般的形象,他在政治斗争背后也展示了对百姓的关爱。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农田改革政策,使得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他还推行宽仁政策,鼓励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

四、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影响曹操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历史上,也被广泛传承于中国文化中。

从三国演义到后来的戏曲、小说、电视剧等艺术形式中,曹操的形象都被塑造得相当丰满与复杂。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便不知渴了, “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人物分析杨慎在《三国演义首卷致辞》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翁江渚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而乱世三国,谁又是真正的英雄呢?千载悠悠,无论是煮酒论天下英雄的曹操和刘备,亦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至今也无非白骨一具已!一千个人品三国,就有一千个别样的三国志!《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经典小说之一。

小说中呈现了一段帝王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而小说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无非曹操了。

而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也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概之的……历史人物普遍具有多重性,作为一名具备科学知识的现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境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而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不管他亦奸亦雄,至少他都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曹操的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1、 奸诈阴狠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诈形象。

为什么一提到曹操,人们会有如此反应呢?(1) 其实在小说一开始就有写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又不满叔父管束,于是就用欺诈的手段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只为了达到自己放荡的意图。

这充分说明他天生狡猾,善于阴谋,虽然曹操自幼很顽皮还曾经用计挑拨父亲于叔叔的关系,而从侧面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一种心计。

在幼年曹操便显示出他具有政治家的资质,这也注定他的未来是不平凡的。

(2)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写到:“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这回说的是当曹操擒住张辽之后,张辽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杀了张辽,经刘备、关羽等苦苦求情,他听了之后又马上掷剑换上一副笑脸说:“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给张辽松了绑,还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这就是曹操,正是这种“奸诈”使得他成功收获一名大将。

由此看来曹操的奸诈何尝不是一种大度和不计前嫌。

(3) 而在“借头压军心”中也尽显曹操的奸诈残忍。

话说曹操的十七万大军在外而粮草将绝,曹操面临着一个军事家最大的忌讳他是如何解决的呢?曹操竟然想出了“借头压军心”的狠计。

他命令下属王垕用小斗发米,而后用王垕的人头平定军心。

他王垕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

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

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让人毛骨悚然,足以说明他的残忍!但是从军事领袖的角度上想以一人之牺牲就挽救了军心,这是否可行?而从王垕角度想,我们听过了无数类似王继光、董存瑞之类牺牲小我的英雄故事,而在这种情况下着又该如何判断?到底是绝顶的残酷还是伟大的智慧?这真的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曹操负面印象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曹操篡汉的社会效应。

东汉未年,军阀混战,宦官和外戚控制朝政。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因而暴发了黄巾起义。

由于曹操镇压黄巾起义,所以导致他背上了农民起义镇压者的黑锅,但是由于他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而不是大地主、大官僚集团的利益,而是因而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他必然要受到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仇视。

从人民方面看,镇压黄巾起义军,受到人民的唾骂,而实行催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方面又得到人民的支持;从大贵族、大官僚、大夺主集团方面看,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以及“屯田”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而从维护封建政治统治方面又合符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需要。

由于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他的社会对立面不仅来自被他镇压的,与黄巾起义军有联系的广大农民,而且还来自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损害者。

因而奠定了对曹操褒、贬不一的强大社会基础。

据文学史等有关资料显示,早在元代以前景就有人尊汉贬曹的社会基础。

所以曹操的奸诈形象就这样出来了! 二、多疑狂妄。

但是曹操总是运用权奸巧诈来消除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无疑表现了曹操生性太多疑了,他总是认为别人要谋害他,睡觉都要编出个“梦中杀人”的事来保护自己,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会多留个心眼。

比如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汉献帝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

曹操便多疑盘问,当知道汉献帝送锦袍玉带给董国舅时,马上就要董将衣带解下,并对着太阳光细细地详看。

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

在这里曹操的“多疑猜忌”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曹操不仅多疑,还很狂妄自大。

比如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就是抓住了曹操的性格特点,就知道曹操害怕雾太大,诸葛亮会使诈,于是搞偷袭,结果就是白白送了对手十万支箭;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被一个响雷吓的筷子都掉了,曹操认为他胆小如鼠,结果对他放松了警戒,酿成大错放虎归山;在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十面埋伏落荒时竟然仰天长笑,笑话周瑜和诸葛亮的智慧不过如此……。

从这些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曹操的狂妄,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轻视对手,才会造成自己的失败。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曹操除了很多很矛盾的负面形象外也有着很多优秀的正面形象:(1) 深蕴帝王权术。

曹操为什么能在激烈的战争中生存并发展下来,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他深蕴权术。

①想刘备被吕布所追,穷困奔许,曹操的幕士曾劝他杀掉刘备以绝后患,他却待刘备如兄弟,且允许出兵助刘攻吕。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曹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刘备在曹操这里收到了礼待。

为什么曹操不趁机杀了刘备,以绝后患呢?实际上曹操的内心早就盘算了:“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杀掉人气那么高的刘皇叔,无异于自绝于民,这种赔本的买卖,聪明的曹操当然是不会干的。

从这里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曹操对权术的掌握是很稳当的。

②曹操一直都很欣赏关羽的武艺,也很器重关羽,一直想将关羽招入麾下,但是关羽对刘备忠心不二、义气深厚、刚直不屈让曹操束手无策。

于是攻打徐州的时候,终于有了关羽兵败遭困的机会,他首先是不惜以答应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但知刘皇叔去向”“便当辞去”等极为苛刻的条件为代价,换取了关羽的“归顺”。

为了争取关羽的“归心”,他又变强制为笼络,设大宴、以客礼对待身为败军之将的关羽,“延之以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小宴三日,大宴五日”,“送美女十人”;见到关羽的战袍旧了,以“异锦做战袍一领相赠”;了解到关羽的战马瘦,赏之以赤兔马,企图以这样关怀备至的爱护、尊敬和信任作为征服关羽,削弱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使关羽亲近自己。

然而关羽最后还是“挂印封金”单骑寻兄而去,他的幻想完全破灭了,但此刻他仍然拒绝幕士们 “追而杀之,以绝后患”的建议,仍旧对关羽表示尊敬、依恋,赠路费,赠征袍。

其实他这样做不仅仅是做给关羽看的,更是做给天下人看!从表面上看,曹操要招收关羽的计谋没有得逞,但是却为以后关羽报恩做下铺垫,利用关羽对他这种感激来发生以后对自己有利的作用。

果然,华容道上发生的故事证明了他的想法没有错,在他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关羽用个人恩义取代了天下大义,放了曹操一条生路,曹操因此而免于俘虏,保全性命。

在曹操劝降关羽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操就是其实就是很善用权术的人。

曹操不杀刘备与关羽,期原因都是曹操对这其中的厉害看的很清楚,从中将他善于玩弄权术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2)文武双全。

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曹操的形象多是以奸诈、狠毒、多疑等为主,但是对于一个人物,他的形象也是具有双面的,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看出曹操本人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在某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给予肯定的。

首先,虽然曹操自幼很顽皮,还曾经用计挑拨父亲于叔叔的关系,还与玩伴们去偷新娘子等,但是他也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他在幼年时就能显示出他政治家的苗头。

曹操还是很有才华的,曹操写过许多流传至今的好词如《短歌行》、《观沧海》等等,真是雄心壮志、气势磅礴啊!也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并且曹操还有一身好武艺,这为他后来的战斗中做好了准备。

他一生非常喜欢读书,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喜好,才让他精通战略战术与兵法,使他善于用兵,因此他常常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例如官渡一战,面对十倍与己的强敌袁绍,他多谋善断,以出奇制胜的胆略和才干尽显名将风采。

即使在失败的时候,曹操也并不气馁,而是沉着应战,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3)唯才是举,有宽大的胸怀与长远的眼光。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之所以能雄视中原,除了曹操自身“胆智才略”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忠实而又智勇的团队。

曹操知人善任,把一大批有才智之人并入他的集团,使他们各施其能,各尽其才,为以后成就曹操的政治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他逐鹿北方的大业提供最大的可能。

老谋深算的荀彧叔侄,料事如神的郭嘉,才华出众的程昱,满宠、刘晔等也都纷纷投其名下;武艺超群的于禁,勇猛无双的典韦等也归附其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手下已经是文臣如雨,猛将如云。

曹操不仅慧眼识英才,而且总是想方设法笼络人才。

曹操对关羽可谓是爱怜有加,他也曾想千方百计留用关羽,即使他知道这是不可能、心中不爽之时,仍做出牺牲,并赞叹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特别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他仍执意不改,下令放关羽。

从中表现出曹操用人的气度和肚量。

(4)处变不惊、果断处分的心理素质。

这是一个军事家必有的素质。

而曹操就在多回中显现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第一回反对十常侍的斗争中,曹操对斗争策略的周密思考和对斗争结局的判断,表现出一个治世能臣的卓越才华:曹操“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的高见,被何进视为“无知”;对何进召外兵入京诛杀宦官的蠢举,曹操“料其必败”的判断,又遭到何进的怒斥;然而后来何进被杀和董卓入京的暴行,已经从结局上揭示了曹操处变不惊的预见性及深谋远虑的个性。

或许在大众眼中,一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脱口说出对他的评价:“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大奸臣。

”“欺君罔上的汉臣贼子。

“‘宁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的奸人。

”其实人们说的曹操只是文学作品中和戏剧台上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