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出院与护理
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
![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07bb2dffe4733687e21aaf1.png)
早产儿健康指导内容:一.喂养(1)母乳喂养:按需喂养,间隔2-3小时喂养一次。
(2)没有母乳则喂养配方奶:试奶温,查看奶嘴孔大小,以十字孔为宜,断线下滴,观察呼吸、面色、吞咽、是否溢奶。
注意事项:①喂奶后1小时内不要换尿布。
②如有鼻子、口周青紫,拔出奶瓶暂停一下,脸色恢复后再喂。
③如发生呛奶,予右侧半卧位,拍背,呼吸平顺后再喂。
二.日常护理(1) 保暖早产宝宝所在室温24℃~28℃,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过高注意通风降温,每天至少给房间通风换气20分钟,衣服以宝宝手脚温暖即可。
(2)洗澡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喂奶前后1小时,关上门窗,避免有风直接吹宝宝,室温在30℃,水温38℃~40℃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
(3)皮肤护理可抱婴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发现黄疸消退或减轻后又再出现或加重,要及时就诊。
宝宝头、颈、腋窝、会阴臀部皮肤皱褶处应勤洗,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糜烂。
每次换尿布后特别是大便后应温水洗臀部,软毛巾搽干,涂以熟茶油,保护皮肤,以免尿布疹。
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衣服、尿布应柔软、舒适并保持清洁干燥,衣带不宜过紧。
宝宝口腔黏膜较薄嫩,易擦伤,造成感染,不要纱布擦洗,以免损伤。
保持口腔清洁,清洁口腔用物均为一次性,避免鹅口疮。
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后清洁手和乳头。
人工喂养者,每次喂奶后把奶头用清水洗净,煮沸15-20分钟待用。
一般脐带在15天内可以脱落,脐带脱落前避免盆浴,应作脐部护理。
局部用酒精清洗后涂以聚维酮碘溶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如发现局部红肿、有分泌物。
必须去医院就诊;(4)注意预防感染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房间,更不要把宝宝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摸抱等。
妈妈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洗净双手并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上述护理人员如患感染性疾病时应立即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三.观察宝宝如果出现下面迹象要去医院1.宝宝呼吸改变:出现呼吸急促,超过60次/分,口鼻周围或者全身皮肤青紫色。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2bc31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2.png)
早产儿出院后怎样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怎样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爸爸妈妈不要认为责备儿童就安然无事了,更精心的培养还在后边呢。
因为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衰,所以,第一注意的是不要使早产儿传染上疾病。
为此,除了特意照料照顾宝宝的人之外,其余人员不要靠近准妈妈;同时,也不要在家饲养小猫猴子,因为猫狗身上常常带有身上寄生虫;此外,室内空气要清爽,常开天花板通风换气。
冬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的身上。
妈妈在为宝宝授乳、刮身体和换尿布时,动作要尽可能地矫捷,蹑手蹑脚。
比如,换尿布时不可以像对待健康儿那样握住两脚向上提,而要轻轻地把早产儿的臀部和整个前臂向上抬起来,尿布也不可以压迫身体,要准备一些窄小、柔嫩的尿布才好。
早产儿会常常呕吐。
早产儿易发生紫绀,就是局部或浑身因血液中缺氧,皮肤和黏膜变为了青色的症状。
这是早产儿的危险信号,爸爸妈妈要特别地留意,若有这类状况,要主动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耽误。
因为早产儿机体状况很弱,所以歇息时间不要让早产儿耗费体力,不要婴孩加重早产儿的心脏财政负担,早产儿而保温暖寂静对早产儿显得尽人皆知。
此外,爸爸妈妈中总要有一个人留在能看到早产儿的地方照看宝宝,以防紧迫状况的发生。
总之,爸爸妈妈只需像对待易碎的珍品那样,精心关爱心爱的宝宝,用不了多久,宝宝就会健康开朗起来。
;。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a3f9d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2.png)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a1d1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1.png)
早产产妇出院后管理方案
1. 产后恢复
-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当锻炼,如散步、做产后操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 定期产后检查,监测母体健康状况。
2. 母乳喂养
-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早产儿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作用。
- 如有困难,寻求专业人员指导,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促进泌乳。
3. 新生儿护理
- 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药和检查。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感染。
- 观察婴儿状况,如呼吸、皮肤颜色等,及时就医。
4. 心理健康
- 接受早产的事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 生活安排
-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分配家务。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时恢复工作或其他活动。
6. 定期随访
- 按时复诊,接受婴儿发育评估。
- 及时解决哺乳、喂养等困难。
- 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早产产妇需要全面的生理和心理护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定期就医随访,遵循医嘱,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育。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措施处理与出院指导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措施处理与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c594a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7.png)
3、呼吸系统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①呼吸中枢、呕吐反射、咳 嗽反射均比较微弱,易发生 肺不张及吸入性肺炎 。
01
③容易发生呼吸困难、间 歇性呼吸暂停及奶后发绀。
03
02
②肺泡发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 质,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透明膜 病。
04
④胸廓及呼吸肌无力, 需较强的刺激才能起反 应。
4、心血管系统
6、预防出血
护理措施
• 早产儿因缺乏维生素K 依赖凝血因子,所以 出生后需补充维生素, 无明显出血用3~5天, 如有则应延长使用时 间。
• 早产儿应及早开奶, 促进肠道菌群形成, 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 预防出血。
• 早期预防性应用苯巴 比妥。
• 注意观察有无呕血、 黑便、皮肤口腔黏膜 有无出血。
7、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措施
•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除应用监护仪测T/P/R/BP/SPO2外,还应注意观察患 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 体末端的温度、有无惊厥等情况。
• 若需药物治疗或补液时,要加强补液管理。配制液体时, 剂量要绝对精确。
• 输液过程中使用输液泵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定时巡视 严防药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防止高血糖,低血糖的 发生。
预期目标
通过体温管理使体温维持在 36.5~37.2℃(腋温)
患儿体重合理增长,无喂养不耐受发 生
无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呼吸护理维持有效呼吸,患儿无 缺氧表现
潜在并发症:出血、呼吸暂停
通过护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护理
护理措施
1
保持病室安静,集中护理,喂奶、穿衣、换尿布等工 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145639eefdc8d376ee3238.png)
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的定义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体重在2500 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
造成不足月早产的原因很多,如妊娠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孕期贫血症状没有及时纠正、双胎或多胎。
据统计,我国的早产儿死亡率为12.7%一20.8%,为了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其生命质量,对早产儿及时实施有效的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保持体温恒定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较大,散热快,护理不当,容易引起硬肿。
1、新生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一65%或更高。
2、暖箱温度与胎龄、体重有密切的关系,小的早产儿在暖箱中仍然不能保持体温时,少盖被、戴帽等防止散热。
根据患儿体重设定暖箱温度,一般体重在1500-2000g 者,暖箱温度在30-32℃;体重在1000-1500g者,暖箱温度在32-34℃;体重小于1000g者,暖箱温度宜在34-36℃。
3、加强体温监测,每两小时查体温一次,使早产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腋温36.5-37.5℃)。
观察体温变化。
体温过高过低,都要采取措施,使他们的体温恢复正常状态。
4、各项治疗、护理尽量在暖箱内集中进行,更换尿布或衣服时动作要快,避免由于暴露婴儿引起体温大幅度变化。
如须将患儿抱出暖箱做治疗护理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期暴露引起体温大幅度变化。
二、观察呼吸由于早产儿的呼吸肌薄弱,胸廓和肺组织缺乏弹性,呼吸浅快而不规则,常出现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处于通畅的体位,对气道分泌物多及合并肺部疾病者进行雾化吸入及胸部物理治疗。
2、呼吸监护:经常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及甲床颜色、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出现呕吐、痰堵、氧管脱落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氧疗及其他物理治疗:早产儿易发生缺氧或呼吸暂停。
对呼吸暂停的给予托背,弹足底。
缺氧者根据缺氧、呼吸困难及青紫程度或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5%作为氧疗指征。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4fd9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早产儿即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其发育不完全,自身抵抗力较弱,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一、保持早产儿的温暖1.应尽量让早产儿与母亲保持皮肤接触,进行“袋式护理”,将婴儿放置在母亲的胸前,让母亲用双手捧住婴儿。
2.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使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箱或温带,保持婴儿体温稳定。
二、合理喂养1.初期使用经过咨询的医生或护士推荐的人工奶或乳汁进行喂养,可以使用尿管、鼻胃管等途径进食。
2.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均衡。
3.喂养间隔约2-3小时,每天喂养次数不少于8次。
4.对于不能进食自己的早产儿,可以采取胃管喂养或经口喂药的方式。
三、保持早产儿的卫生1.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但避免风力过大。
3.定期更换婴儿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洁净。
四、注意早产儿的睡眠和休息1.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婴儿的睡眠。
2.进行规律的作息安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让婴儿多进行体力活动,促进其身体发育。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1.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复查,包括测体重、测身高、查体等。
2.如有发现身体异常或疾病,请及时就医。
六、注意早产儿的心理健康1.给予婴儿关爱和呵护,增强其安全感。
2.和婴儿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3.避免长时间的孤独,尽量让父母或其他亲近的人陪伴。
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照顾1.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态,避免传染疾病。
2.家庭要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避免意外伤害。
3.给予婴儿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培养婴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八、定期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1.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调整早产儿的管理措施。
2.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或小组,了解更多关于早产儿管理的知识。
以上是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家长和照护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和发育。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a3a3d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8.png)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f915d0b1c59eef9c7b404.png)
•对远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利影响
23
添加母乳强化剂
•用于纯母乳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强化母乳,补充不足。 •国外推荐母乳喂养的部分早产儿使用 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 化剂以确保满足预期的营养需求。 •添加时间:当极低出生体重儿耐受 100ml/kg的母乳喂养之后,母乳加母 乳强化剂是低体重早产儿的最佳选择
24
不吃 不哭 不动 体温不升 体重不增 黄疸不退
21
希望今后我们可以共同努力 迎接每一个新生命 谢谢观看
22
母乳的优点
•较好的胃肠道耐受性,接受母乳的早产儿 能够较快的达到全肠道喂养和需要较少的 肠外营养。
•提供免疫物质,减少感染机会。
•有阳性过敏家族史的婴儿中较低的过敏性 疾病的发生率。
•改善神经发育:与喂养其它饮食的早产儿 相较,喂养自己母亲母乳或人乳库的早产 儿在18个月时有较高的发育评分7,5岁时较 高的IQ评分。
10
喂养时应注意
•奶液的温度
• 保持奶液的温度38— 40度,人乳不可经高 温浸泡或煮沸,以免 使人乳中脂肪酶变性, 破坏溶菌酶,乳清蛋 白和IGg.。也不能使 用微波炉解冻。先温 室解冻再用温热水 40—50度加热即喂养。
• 吸吮乳头无力可选择 奶瓶或小汤勺喂养
• 选择稍软的奶头和慢 的流速。轻柔的唤醒 宝宝,使之处于觉醒 状态。用奶瓶喂养时, 将奶液充满整个奶嘴, 避免空气随着吞咽的 时候进入胃内引起腹 胀,导致呕吐误吸
•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 体重<1000g的婴儿 • 出生体重越轻,越不成
出生后的体重
• 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 的“生理性体重减轻” 可下降10%---15%,超低 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 增加到20%,一周后, 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 正常,至2—3周末恢 复到出生时体重。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5776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32周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不足32周的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在医院接受一定的治疗和护理。
当早产儿的病情得到控制并达到一定标准后,医生会考虑让早产儿出院。
那么,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早产儿的体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32周早产儿的出院体重应该达到1800克以上。
这是因为体重过低的早产儿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和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需要在医院接受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护理。
其次,早产儿的呼吸功能也是出院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医生会对早产儿的呼吸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评估,确保早产儿能够自主呼吸,并且呼吸功能稳定良好,没有呼吸窘迫等情况。
此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也是出院的考量因素之一。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低体温等情况。
因此,医生会观察早产儿的体温情况,确保早产儿能够在外界环境下维持正常的体温。
除此之外,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消化功能也是出院的考量因素之一。
早产儿需要能够自主吸吮并且消化良好,以确保能够正常进食并获得足够的营养。
最后,早产儿出院还需要考虑家庭的情况和家长的护理能力。
医生会对家庭环境进行评估,确保家庭能够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和环境,同时家长也需要接受相关的护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照顾早产儿。
总的来说,32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需要考虑早产儿的体重、呼吸功能、体温调节能力、吸吮和消化功能以及家庭情况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标准后,医生才会考虑让早产儿出院,同时家长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确保早产儿能够健康地成长发育。
新生儿出院指导参考
![新生儿出院指导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4175449783e0912a2162a69.png)
新生儿出院指导参考尊敬的家长您好:经过短暂的分离,今天您的宝宝出院了。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嫩草之芽、幼蚕之苗,肌肤娇嫩,抗病毒弱,对外界环境还需要逐步适应,所以特别需要谨慎抚养,精心护理。
若稍有疏忽,极易患病,且起病急,变化快,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而初为人父母的您们可能会不知所措,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指导。
1、环境安全:宝宝应在清洁、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里生活,房间应经常湿式清扫及开门窗通风,避免对流风。
为防止婴儿骨骼变形,不宜将宝宝的小床垫得太软,睡床应避免放在火炉边或风口处。
尽量减少亲友频繁探视,避免太多的人出入,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2、室温调节: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易受凉引起感冒、肺炎、皮肤硬肿等疾病,故要保持理想的室温。
室温在22-24℃,湿度在55%-65%为宜。
早产儿的体重越低,越要注意保暖。
可以用热水袋,但要严防烫伤,有条件的可用空调设备取暖。
3、衣物要求:宝宝皮肤娇嫩,防御功能差,代谢较旺盛,其用具要专用,衣被、尿布要选择柔软吸水、透气性好、易清洗的浅色纯棉布,衣服要宽松合体、利于活动、便于穿脱,不宜太长,避免大小便污染,不宜穿套头衫。
衣服不宜钉扣子,以免损伤皮肤,可用布替代,袖口采用无边,以免纱线绕手,不宜穿窄小的衣服,以免限制胸廓的生长和肺部的发育以及四肢的自由活动。
包孩子用的襁褓应依季节而定,做单层或夹棉的。
不宜将孩子四肢拉直、紧紧裹住,以免髋关节脱臼。
用物应勤洗勤换,日光下晒干,消毒。
4、洗澡要点: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经常洗澡可使皮肤清洁、舒适,改善血液循环。
洗澡的水温易不烫手背位移,一般38℃—42℃,洗澡应先洗头面部、颈部,然后洗全身。
要注意耳后、颈、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褶皱处的清洁卫生。
女婴外阴部清洗由前到后,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
洗完澡后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体。
给宝宝洗澡要注意先准备好换洗衣物及用具,动作要利落、轻柔,洗后立即擦干,穿好干净衣服,以免受凉。
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1446e9d15abe23482f4dc0.png)
2、When
3、What 4、How
什么时间喂
喂什么 怎么喂
5、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早产儿营养支持重要性
早期影响 脑发育 远期影响 认知能力 学业成绩
早期营养
体成分 肌肉/脂肪贮备 骨矿物密度
免疫/宿主抵抗力 体力工作
代谢程序化 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基因/受体/激素
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喂养指导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
什么是早产儿?
孕周<37周,出生体重大多<2500g
出生时体重越低,孕周越小,越不成熟
早产宝宝有什么特点?
由于各器官功能的不成熟,并发症多,
通常需要在NICU监护治疗到不需要给氧、
宝宝能自行饮入足够的奶水、在常态下体
温正常后才交给家பைடு நூலகம்带回家抚养 。
糖尿病/肥胖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中风 肿瘤 老化
研究显示早产儿早期体重增加过多或不足均会对远期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Source: Uauy, R. MD, et al. Concepts, definitions, and approachesthat define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the LBW Infant.
早产宝宝奶源的选择
◆早产儿母乳+母乳强化剂
◆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早产儿母乳有哪些优点?
◆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宝宝的快速生长需求 ◆乳清蛋白与清蛋白的比例适宜,利于消化吸收 ◆脂肪及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 ◆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疫,调节早产儿免疫功能
早产宝宝的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73556f69dc5022abea006d.png)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早产儿生时发育不成熟以及孕母亲围产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早产儿出生后存在疾病问题、营养和喂养等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是神经系统后遗症成为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国家卫生健委高度重视,于2017 年印发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该工作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专业委员会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了“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 ,旨在重视早产儿院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出院后同质化随访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一、基本概念(一)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v 37周的所有活产新生儿。
(二)早产儿按危险程度分类:1•低危早产儿:即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g,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并发症及出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2.高危早产儿:即胎龄v 34周或出生体重v 2000g,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情况异常的早产儿。
(三)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 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 岁,小于28 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 岁。
(四)早产儿追赶生长:生理情况下,婴儿在既定轨道上生长,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轨迹。
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 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出院指导健康教育
![早产儿出院指导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4256bd91a37f111f1855bac.png)
三十、早产儿出院指导健康教育
1、精心喂养,在早产儿出院后应使用专用配方奶粉喂养,以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每两次配方奶之间喂一次母乳,以防回乳。
使用配方奶粉的时间以胎龄到足月或体重达到2.5Kg为宜。
2、保持房间安静、柔和,减少声光刺激。
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C~ 26C,相对湿度在65%~ 75%,以防失水过多。
空气要保持新鲜,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婴儿。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预防感染。
4、尽早干预:抚触、婴儿操、多与婴儿交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给婴儿听,定期进行生长发育智商测定。
5、病情观察,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送往医院复诊
5.1宝贝体温下降到35C以下,或上升到38C以上,采取相应的保暖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
5.2宝贝有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的症状。
5.3宝贝食欲不振、吃奶量减少、脸色蜡黄、哭声微弱。
5.4宝贝突然有了腹胀、呕吐的症状。
5.5宝贝发生痉挛、抽搐。
6.早产儿出院后按医嘱定期到门诊检查和到指定医院检查,按医嘱补充维生素、钙剂、铁剂等,预防佝偻病和贫血,按期预防接种。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早产儿家庭应注意这几点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早产儿家庭应注意这几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b1db2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9.png)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早产儿家庭应注意这几点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的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
由于在母体里发育不够完全,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k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
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早产儿该如何进行护理呢?早产儿家庭护理应注意7点:1.早产儿抵抗力弱,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早产儿的父母就应该避免宝宝的房间让很多人进出,尽量让宝宝少接触到其他人,也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尤其宝宝的生活用品,要时刻清洁,保持生活用品上没有对宝宝有害的物质在上面,早产儿住的房间,也要经常通风换气,早晚各通风15分钟,接触宝宝前后应用流动水清洗揉搓双手。
2.早产儿其自身的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因此婴儿体表面积相对于比较大,因此体表散热大于产热。
另一方面,由于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
所以需要通过调节外界温度来进行保暖,早产儿的房间室温维持在24-26℃。
体重小于2000克的宝宝在寒冷季节洗澡时先调节好室温和水温,避免早产儿的皮肤长时间裸露在外面。
3.早产儿喂养首选母乳喂养,无母乳,选择合适早产儿配方奶粉,奶头孔大小适宜,严格按奶粉说明配制。
4.早产儿出生后生活能力低,适应力较足月儿差,很多早产儿不能很好的适应,这就需要早产儿的父母对其抚摸或紧紧的拥抱,临床儿科医生表示,早产儿不舒服或生病时,母亲或医护人员及时抚摸会使哭叫的孩子平静下来,非常有利于疾病康复。
5.对一些早产儿的父母来讲,宝宝身体柔弱,就有很多父母不敢让宝宝进行运动,这个想法却大错特错,专家认为,早产儿进行运动是对早产儿的爱护,早产儿越动越聪明,宝宝出生后,洗温水澡可以看做是人生的第一堂运动课,有条件的让宝宝游泳也是一种较好的运动方式。
6.早产儿需要密切的关注发育情况,如果早产儿的活动比较少,经过刺激之后,有可能也是存在有明显的活动,比较单调,活动比较少的情况需要考虑,有可能会存在运动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的给予纠正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早产儿在一岁以内可以有追赶生长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部为开放伤口细菌容易在此生 长繁殖,加上早产儿免疫机能不 完善,所以必须做好早产儿的皮 肤,口腔,脐部臀部的护理
5.预防感染
新生儿室工作人员应严隔遵守消毒
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 手,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工 作人员或新生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 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空 气污染和杜绝乳制品污染。
6.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 观察 1. 反应
2. 其它
3. 体温:维持体温在36.0~37.0之间。 4. 心率:早产儿心率一般在120~160次/
分。
5. 呼吸:早产儿呼吸一般40~60次/分。
7.出院指导
1. 心理指导。 2. 家庭护理指导。 3. 喂养指导。 4. 按期行预防接钟和儿童体检。 5. 特殊疾病患儿保健指导。
早产儿的护理
1.概 念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 但不满37周,龄大于28周出生 体重2500g以下的活产婴儿。
2.引起早产的原因
a.常见的原因 b.特殊的原因
3. 早产儿的特点
1. 外观特征 2. 体温
4.护理要点
加强环境管理 a.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b.减少噪音的刺激 c.减少光线的刺激 d.减少疼痛的刺激
呼吸管理
a.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 肩下放置软枕或水枕,避免颈部弯曲。
b.低氧血症时予以吸氧。吸氧时血氧饱 和度90%~95%为宜。
c.切记给早产儿常规吸氧。
d.呼吸暂停时可经弹 ,拍打足底或托背等 恢复呼吸。
喂养
a.母乳喂养 b.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
调的小早产儿,可予鼻饲。
c.人工喂养。 d.哺乳量因人而异。 e.哺乳量不满足所需热量者,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