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1章 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1章 导言

黄 油 18 万 吨 A 15 12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

B
[ ]
C
G
9
6 3
D
H E
0
1
2
3
4
F
5
6 大炮[万门]
四、经济体制与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类型: 市场经济体制 [Market Economy System] 计划经济体制 [Centrality Planned Economy System] 混合经济 [Mixed Economy]
供给 鞋子 住房 面包 生产者的生产 厂商(企业) 支付要素报酬 劳动 土地 资本 需求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与规范




Positive Economics ——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 内在规律。 What Is? Normative Economic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 济问题。 What ought to be?
15 14 12 9 5 0
E
0
1
2
3
4
F
5 大炮[万门]
黄 油 万 吨 A 15 12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机会成本解释
可能性 大炮
[万门]
[ ]
黄油
[万吨]

B
1

C
2
D 3
9
6 3

A B C D E F
0 1 2 3 4 5
15 14 12 9 5 0
4

E 5
0
1
2
3
4

5
F 大炮[万门]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课程讲稿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课程讲稿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Principle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课程讲稿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Principle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Principle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Principle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Principle #8: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Scarcity——means that society ha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produce all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eople wish to have.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二、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 济制度与经济学
1.举例: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假设: A、资源量已定; B、生产技术已定; C、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与大

(1)生产可能性组合(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Possibility )

在所假设的条件下, 两种产品生产组合的 所有的可能性也就已 经确定,如下表:
微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基础》第2版,三联

书店。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 出版社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第一章 导言 [Introduction]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19c70年 代—20c30年代)




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主要代表人物 :(奥)门格尔、(英)杰文 斯 (法)瓦尔拉斯、(英)马 歇尔 代表作: 《经济学原理》(1890) 马歇尔 基本观点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生产 消费和需求)
在资源稀缺的同时,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 的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
资源利用: 为何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 资源既定时为何产量时高时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 长 货币购买力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矛盾”影响:通胀 或通缩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 科学
3.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与经济制 度
在不同制度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1)市场经济制度: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

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第一章引论

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第一章引论

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第⼀章引论第⼀章导⾔⼀、本章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任何经济制度下的三⼤基本经济问题;经济体制与三⼤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经济学的研究⽅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辩证地对待西⽅经济学。

⼆、教学内容:1、1三⼤基本经济问题⽣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产什么品种、⽣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产等四个⽅⾯的问题。

何谓⽣产呢?⽣产是将投⼊转为产出的活动。

投⼊⼜被称之为资源。

西⽅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地,⼜称⾃然资源,它包括⼟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切⾃然资源。

狭义的⼟地则是指⼟地本⾝②劳动,它是指⼈类拥有的体⼒和脑⼒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类所⽣产出来的且⽤于⽣产其他产品所需的⼀切⼯具、机器设备、⼚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产、经营管理、努⼒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

以上四种经济资源⼜被称为“⽣产四要素”。

因此,投⼊、资源和⽣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产要素按⼀定⽐例进⾏组合⽤于⽣产的活动。

主要是有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产的结果就是商品。

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后者是⽆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后者是⽆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

商品的价格⼀般⼤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

使⽤货物和劳务满⾜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

如何⽣产如何⽣产包括以下⼏个⽅⾯的问题,其⼀,由谁来⽣产;其⼆,⽤什么资源⽣产;其三,⽤什么技术⽣产;其四,⽤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产。

为谁⽣产为谁⽣产是指谁来享有⽣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

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的分配。

收⼊⾼的就⽐收⼊低的⼈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微观经济学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经济学 家,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价格和竞争 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以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引入了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现代微观经济学
以萨缪尔森、阿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 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进一步 拓展了微观经济学的领域。
资源稀缺性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前提之一,它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 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微观经济学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和价 格机制来合理配置资源,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市场出清假设
总结词
市场出清假设认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市场受到干扰时,价格机制会自动调整并恢复市场均 衡。
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价格机 制在调节市场中的作用,探讨市场如 何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经 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政 策建议。
比较静态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经济状态下的情况 ,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 变化规律。
01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和观察现象,运用 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探究 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微 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撑。
0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理论框架
理性人假设
总结词
理性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它认为个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 程中会采取最优的决策。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价格 (元)
价格 (元)
100 60
o
D
D’
100
D
60
o
3
5 需求量(万双/月)
3 5 5.5 7 需求量(万双/月)
运动鞋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分析
1、供给 2、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5、供给定律 6、决定供给的因素
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价格 (元)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2时41分44秒上午12时41分00:41:4420.12.22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2220.12.2200: 4100:41:4400: 41:44Dec-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12时41分44秒 Tuesday, December 22, 2020
一、个量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
衡分析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五、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供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需求 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曲线 4、需求定律 5、需求函数 6、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220.12.22Tuesday, December 2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41:4400:41: 4400:4112/22/2020 12:41:4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200:41:4400:41Dec-2022-Dec-20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导言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导言
3.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或家 庭、厂商以及单个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 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 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 对象,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经济问题的经济 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并无轻 重之分。
完全垄断市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增长与发展 GDP及其变动 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 失业率及其变动 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率及其变动
宏 观 经 济 学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导言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其他研究方法 3、经济推理中的谬误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1 2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4
5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学的内涵 2、其他相关概念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
第一章 导言
1.1 经济学的内涵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 以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 于各种选择当中。 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 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微观经济学课件01导言1

微观经济学课件01导言1

经济学的政策方针
微不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政策方针
微不雅经济学——研究个体家庭〔小我 〕和厂商〔企业〕的动作。
微不雅经济政策的方针是要指导经济资 本的优化设置装备摆设。
宏不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政策方针
宏不雅经济学——研究全部经济的动作 ,如失落业率的上下,一般代价水平 的决意,国平易近临盆总值的升降, 当局出入是不是均衡等等。
E A
0
700 750 1,000
汽车产量
临盆可能性界限说明的概念
效力 权衡取舍 时机成本 经济增加
临盆可能性界限触及以下根底事理 有效力的:假如经济可以使用它所取得的全数稀缺资
本,便可以说这类了局是有效力的。临盆可能性界 限上的点代表有效力的临盆水平;
权衡取舍:假设要增加A产品的产量,必需以削减B产 品的产量为价值;优化取舍靠边际分解,将资本用 于该资本在最适合用的地方;
• 导致了合意的市场了局。
• 市场经济中,每小我都以利已为原那么分手进展决
定企图,却实现了全部社会福利最大年夜化。
• 为什么? • 因为家庭和企业在决意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
代价,所以他们不知不觉地斟酌了他们动作的社会 收益和成本;
• 所以,是代价这只“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合意的市
场了局。
当局有时可以改善市场了局
宏不雅经济政策的方针是要指导经济资 本的优化使用。
微不雅经济学与宏不雅经济学的关系
微不雅是宏不雅的根底,宏不雅是微不 雅的加总。
可是,要正视合成的缪误。
经济学的研究方式
实证和标准分解方式 模型和假定 经济学的假定前提 事实与不雅察 科学方式的布局
实证和标准分解方式
• 实证分解——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 会是什么”的事实。 • 重要申明和回答:“是什么〔be〕” 。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4W1H)
1、生产什么?(What) 2、如何生产?(How) 3、何时生产?(When) 4、何地生产?(Where) 5、为谁生产?(for Whom)
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微观 单个经济主体
宏观 经济整体
研究方法: 微观 个量分析法
宏观 总量分析法
理论核心: 微观 价格理论
宏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联系:相互补充
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理论框架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 (2)市场出清 (3)完全信息
2、基本框架 价格(P)
(效用)消费者行为
S 生产者行为 (利润)
产量 成本 产品价格
需求(D)
D
产品市场
供给(S)

消费者
福利分析 市场失灵
Δ人数=1
Δ总成绩=70
4
325
Δ人数=1
Δ总成绩=75
5
400
80 Δ总成绩 85 Δ人数
90 d总成绩 70 d人数
75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内生变量 y y=12+3x
4、建立经济模型 外生变量
D C
B y=7+3x
12 A
z=1时,y=7+3x
y=2+3x+5z
7
z=2时,y=12+3x
01 2
1、生产什么?(What) 1、生产什么?(What)
一般均衡分析
微观 单个经济主体
5、为谁生产?(for Whom)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4W1H)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1章 微观经济学导言

第1章  微观经济学导言

完全理性:rational
个体的最优化行为
完全信息
•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 分配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均衡价格理论(供求)
消 费 理 论 生 产 理 论 要素与产量理论 成本与收益理论 厂商理论 微 观 经 济 分 析 的 基 本 内 容
B相对资源需求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产品生产的最适度水平 4.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只有减少Y才能增加X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通论》
第四次革命—斯拉伐革命(劳动价值论)
第五次革命—货币主义革命(弗里德曼)
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卢卡斯)
练习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社会科学 或者说经济学是研究在有限资源可供利用的各
种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2. 供给理论
供给量:某一特定时期、每一价格水平, 想卖并确实能提供的商品量。 产品价格(P)、相关产品价格(Pr)、 预 期 价 格 ( Pe) 生 产 要 素 的 价 格 水 平 ( C)、 技 术 ( T)、 自 然 条 件 (N)……
供给函数
Q S g ( P , T , P f , Po , M , X , Pe ......)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法 分析对象 以家庭、厂商等经济主体为主
分析重点 市场价格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国民收入
凯恩斯经济学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全社会福利最大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What生产什么? How如何生产? For who为谁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就业水平 物价 总产量 国际收支
供给曲线的移动
价格(元)
S
100 60
S’
0
3
5
7
供给量 (万双/月)
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达到均衡的过程
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 我们把使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称 之为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决定的产量也称 之为均衡产量。 需求函数可简化为:QD=f(P) 供给函数可简化为:QS=g(P) 市场均衡要求供给等于需求:QD=QS
凯恩斯的基本思想

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全 社会所生产的产品总量 超过市场中各个微观主 体所需要的产品总量, 那么就会出现生产下降, 失业增加的情况。 相反,就会出现通货膨 胀。

经济循环图
收入 销售商品 和服务 支出
商品与劳务 市场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x

西北大学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x
导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
法 需求和供给
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


个人所有
市场经济
私人利益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小型经济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经济资 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稀缺性人们要在经济资 源的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 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 类的需要。
1、均衡价格理论 2、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福利经济理论
四、基本的市场竞争模型
(一)产权与交换动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 易的前提,只有存在明确的产权界定,交易才 有可能产生。
(二)私人利益。私人利益得到确认,交易规 模才能发展起来。
(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协调各种 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为经济主体提供信息和 激励,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个量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
衡分析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五、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供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需求 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曲线 4、需求定律 5、需求函数 6、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60
O
35
供给量(万双/月)
运动鞋的供给曲线
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价格 (元)
100
S S′
60
O
3
5
7
供给量(万双/月)
供给曲线的移动
(1)需求的价格弹性
P
P
O
QO
Q
(a)完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
(b)完全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4)供给的价格弹性
P S1
3、扩充和完善时期。在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 论、分配理论方面形成了扩展,福利经济学成为了微 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深化时期。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 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寻租理 论进一步兴起,促使了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化。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 方法

3、
。20.7 .3123:0 3:5023: 03Jul-2 031-Jul-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4、
。23:0 3:5023: 03:502 3:03Friday, July 31,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7 .3120.7 .3123:0 3:5023: 03:50July 31, 2020
S2 S3
O
Qs
三种时期供给曲线的典型情况
四、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价格 (元)
100 80
60
价格
S
(元)
100
E
80
60
D
S S’
D’ D
0
0
3 4 5 需求量(万双/月)
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4 5 6 需求量(万双/月)
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的发展而制 定的该行业的最低价格,该价格高于当时 的市场价格。支持价格会导致过剩。
价格 (元)
价格 (元)
100 60
o
D
D’
100
D
60
o
3
5 需求量(万双/月)
3 5 5.5 7 需求量(万双/月)
运动鞋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分析
1、供给 2、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5、供给定律 6、决定供给的因素
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价格 (元)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1、
功的路 。20.7.3120.7.31Friday, July 31,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
。2 3:03:50 23:03:5 023:037 /31/20 20 11:03:50 P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导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
法 需求和供给
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


个人所有
市场经济
私人利益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小型经济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经济资 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稀缺性人们要在经济资 源的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 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 类的需要。
PM20.7.3120.7.31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9、
。下 午11时3 分50秒 下午11 时3分2 3:03:50 20.7.31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7/31/2020 11:03:50 PM23:03:502020/7/31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7/31/2020 11:03 PM7/31/2020 11:03
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假设 2、产权明确 3、完全信息 4、厂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
整体。
六、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奠基时期。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边际主义 学派的兴起,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微观经济 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建立体系时期。20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厂商理论为主体形成了理论体系。
2、资源配置。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相互竞 争的各种用途上,资源配置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单个企业和单个消费者如何在既定 的成本收入水平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效 用最大化。
(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2)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 容
1、均衡价格理论 2、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福利经济理论
四、基本的市场竞争模型
(一)产权与交换动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 易的前提,只有存在明确的产权界定,交易才 有可能产生。
(二)私人利益。私人利益得到确认,交易规 模才能发展起来。
(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协调各种 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为经济主体提供信息和 激励,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7 月31日 星期五 下午11 时3分5 0秒23:0 3:5020. 7.31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7、
。202 0年7月 下午11 时3分2 0.7.312 3:03July 31,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7 月31日 星期五1 1时3分 50秒23 :03:503 1 July 2020
一、个量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
衡分析法)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五、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供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需求 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曲线 4、需求定律 5、需求函数 6、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2、限制价格:为限制某一行业的发展而制 定的该行业的最高价格,该价格低于当时 的市场价格。限制价格会导致短缺和黑市 交易。
小结
1、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 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
2、基本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法 3、均衡分析法的定义: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 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 4、最基本的供给需求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