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1课时 古人计数(一)

合集下载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以及古代的数字表示方法,如天干地支、五行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量和计数的基本经验,例如,他们会用手指、玩具等物品进行简单的计数。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和数字表示方法,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古代的计数方法和数字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以及古代的数字表示方法,如天干地支、五行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学会用石子、结绳等物品进行简单的计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和认识古代的计数方法和数字表示方法。

2.难点:理解和掌握古代的计数方法和数字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物演示,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石子、结绳、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石子或绳子。

3.教学课件:PPT或投影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孔子的计数方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人计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第1课时 古人计数(1)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第1课时 古人计数(1)

2个十,是20。 10+10= 20
20
1个十,7个一,是17。 10+7= 17
17
练一练 1.看图写数。
(教材P75 练一练T1)
14
15
13
16
2.做一做。
(教材P75 练一练T2)
10
12
15
20
(教材P76 练一练T5)
3.圈一圈,写一写。
13
17
(教材P76 练一练T6)
4.
13
16
10
13
15
2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捆一捆,认一认。
10个一
1个十
10
这两个珠子表示的 意义一样吗?
1个十,1个一个珠子代表十 1 1
我说你摆。 你能用小棒摆出19吗?
你能用小棒摆出20、17吗?
20
17
我说你拨。
1个十,9个一,是19。 10+9= 19
19
你能把19拨在计数器上吗?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七 加与减(二)
第1课时 古人计数(1)
情境导入
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 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
探究新知 用 代表 ,摆一摆,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比10多1的数是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相对大小。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字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具体的物品,如小棒,石头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相对大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顺序,组成和相对大小。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小棒,让学生尝试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

2.新课导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3.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棒,石头等物品,尝试组成11-20各个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他们对于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问答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计数的基本经验,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古代计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理解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古代计数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工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计数的,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学习。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计数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节第一节,古人计数。

我们将探讨古人是如何计数的,以及他们使用的计数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古人的计数方法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工具。

2. 能够运用古人的计数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工具。

难点:如何运用古人的计数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计数工具模型、卡片。

学具:计数工具模型、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会进行现场演示,使用计数工具模型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步骤和逻辑。

4. 练习:然后,我会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数方法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 讨论: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发现和问题。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计算的步骤和逻辑。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人的计数方法和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古人计数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计数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并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足,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更多关于古人计数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就是我对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智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第七单元的第1节课程,主题是“古人计数”。

我们将通过学习11到20这些数的认识,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1到20各数的基本认识,理解古人计数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11到20各数的认识,以及古人计数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写出11到20这些数。

2. 请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计算11到20这些数的总和。

作业答案: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 15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计数的,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设定,是确保教学有的放矢,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再者,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古人计数︳北师大版(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秋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 | 北师大版(秋季)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主题是“古人计数”。

我们将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数数的方法,学习数的顺序和20以内的数的读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正确地数数。

2. 学生能够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3. 通过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顺序,20以内的数的读写。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棒,圆点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己的数字卡片,小棒,圆点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数数的方法。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古人计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

2. 学习数的顺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从小到大依次出示,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数数。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或圆点卡片进行辅助。

3. 学习20以内的数的读写:教师出示20以内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或圆点卡片进行辅助。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出一些关于数的顺序和2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的顺序,一部分是20以内的数的读写。

数的顺序:1 2 3 4 5 6 7 8 9 1020以内的数的读写:一(一一得一)二(二二得四)三(三三得九)四(四四得十六)五(五五得二十五)六(六六得三十六)七(七七得四十九)八(八八得六十四)九(九九得八十一)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小棒或圆点卡片,练习数的顺序。

2.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小棒或圆点卡片,练习20以内的数的读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可以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和20以内的数的读写。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计数法。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在初级阶段。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但对于计数方法的了解还很有限。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通过实际的计数活动,来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计数法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计数法的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计数法进行实际的计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计数方法。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数方法。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际计数活动,掌握计数方法。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计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数工具的原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计数的过程。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计数方法,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数方法,明确算筹计数法和珠算计数法的原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古人计数课件(31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古人计数课件(31张ppt)

可以通过看个位数 和十位数比大小。
三、巩固反馈
1. 看图写数。
14
15
13
16
三、巩固反馈
3. 填一填。 12 13 14
17
19 20
三、巩固反馈
4. 在 里填上“>”“<”或“=”。
13 < 17
19 > 9
11 > 7 10 < 20
四、课堂小结
1.当物体的数量比10多一些,10就不够用了,这时我 们可以用11,12,13,…,20各数来表示,它们都 是两位数。
二、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视察情境图, 数一数羊圈内和外的羊, 你会数吗?
二、学习新课
用 代表 ,摆一摆,数一数。
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棒,结合 情境图来数一数,摆一摆吧!
二、学习新课
用 代表 ,摆一摆,数一数。
羊圈内:7只羊,用7根小棒表示,数 出的数1,2,3,4,5,6,7。
羊圈外:4只羊,用4根小棒表示,接 着数是8,9,10,…
5.10~20各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越往后的 数越大。
五、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作业:
七 加与减(二)
第1课时 古人计数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都认识 了哪些数?谁能按顺序数 一数。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引入
我们可以看出足球的数量超过 了10个,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 数是不够的,生活中肯定会遇 到比10更大的数。
一、复习引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20以内的数吧。
二、学习新课
二、学习新课
用 代表 即:
,摆一摆,数一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新课
用 代表 ,摆一摆,数一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教案古人计数(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教案古人计数(1)

古人计数(1)【教学内容】古人计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建立数位概念一、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三、快速拨数(一)师生互练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二)生生互练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四、对口令.(一)师生互对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二)生生互对五、填、读尺子上的数(一)出示图片:写一写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二)教师提问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六、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七、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古人计数10+1=11 10+9=19 10+10=20【教学反思】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 -20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教材从古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计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这些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11到20这些数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数数到10。

但是,对于11到20这些数字,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特别是对于十位和个位的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计数方法中,去理解和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的构成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2.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认识和理解11到20这些数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数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数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

4.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注重突出十位和个位的概念,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11到20这些数字的构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方法的了解基本上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计数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能够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原理及应用。

2.难点:算盘计数法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计数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筹、算盘、电脑课件等。

2.学具:算筹、算盘、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么计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两种计数方法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用算筹和算盘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算筹和算盘,现代还有哪些计数工具?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新知探究
借助计数器认识11:
1个十和1个一
10+1=11 1+10=11
表示1个十 写作:1 1
表示1个一
新知探1个十 和 9个一 是19
10+9=19 9+10=19
表示1个十 写作:1 9
表示9个一
新知探究
19添1是多少,为什么?
9添1是10。
比10多1,是11。
新知探究
捆一捆,认一认。
新知探究
认识数位:
十位上1个珠 子表示1个十。
个位上1个珠 子表示1个一。
计数器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新知探究
借助计数器认识10:
10个一
1个十
1个十就在计数器 的十位上拨1个珠 子,表示1个十。
写作:1 0
十位上有1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1; 个位上1个珠子也没有,就写0。
2个十,是20。
新知探究
借助计数器认识20:
2个十 是20
10+10=20
表示2个十 写作:2 0
练一练
1. 看图写数。
14
15
13
16
练一练
2. 做一做。
10 12 15 20
课堂小结
一个两位数,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是几 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十 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的,就写“0”占位。
第七单元 加与减(二)
1 古人计数(1)
课堂目标
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 读、写11~20各数。
新知探究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计数的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一)》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古人计数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利用石子、小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以及如何利用结绳、刻痕等方法来记录数量。

这一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计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学会利用石子、小棍等物品进行计数,以及利用结绳、刻痕等方法来记录数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学会利用石子、小棍等物品进行计数,以及利用结绳、刻痕等方法来记录数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计数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古代市井的情境,让学生猜测商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感受计数的过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2014秋) (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古人计数|北师大版(2014秋) (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执教:川大附小西区王怀宇【教学主题】北师版一年级上第七单元P74-75古人计数(除试一试)。

【教材内容】 1. 11-20各数的认识、读法、写法。

2. 认识计数器。

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10个一是1个十。

3. 11-20各数的意义。

4. 感受生活积累的意义,了解古人发明十进制值计数法的价值。

5. 10加几不进位加法。

(1、5为暗线)【教材分析】之前,学习10以内的数,加减法及应用。

北师版这节课是关于数位概念的第一次出现,也是第一次出现十进制数位的概念。

从实物到小棒模型再到抽象出用数来计数,突出了意义和作用,为之后认识更大的数和计算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渗透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

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

从教材文本来看,其主题图为“古人计数”故事,提出一个计数的数学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解决计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感受其中的价值。

从一一对应到一个一个数或几个几个数,再到十个十个数是学生关于数认识的一次飞跃,感受数的简洁和丰富;接着教材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将10根小棒捆一捆\认一认,逐步由数实物半抽象为数小棒、操作计数器等,借助这些数学模型建立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直观表象;在此基础之上认识11-20各数,根据小棒图和计数器写数,体会数位概念。

最后,19加1满十进一,再次体会十进制数位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数的认识是随着数的不断扩充而逐渐加深的,由此学生数数和认数的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也反映了数的发展过程。

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十分有意义。

学生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主要采用逐一计数,强调“一一对应”。

到认识20以内的数时,要数的物品超过了10,引导学生发现计数的变化,10个一就是1个十,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数的活动经验,可以提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11-20的数字,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表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和对数学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1. 11-2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11-20的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3. 11-20的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的数字,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对11-20的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感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古代的计数工具,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如何计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11-20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征。

3. 活动一:让学生用计数器来表示11-20的数字,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11-20的数字,如11个苹果,12个鸡蛋等。

5. 小结:对11-20的数字的认识进行小结,强调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6. 练习: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2. 内容:11-20的数字的读写、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11-20的数字来表示家里的物品,如11个碗,12个勺子等,并写下来。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用11-20的数字来进行一些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大小比较游戏等。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数数的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材通过有趣的古人计数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数学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数和计数的基本经验,对数数和计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和大小还不够理解,对一些计数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数数和计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理解,以及对一些计数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的顺序和大小。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数数和计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顺序和大小,数数和计数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
第一课时古人计数(一)
【教学内容】
古人计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
六、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0+1=11 10+9=19 10+10=20
【教学反思】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操作、交流、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的能力,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自主学习新知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现生活数学化。

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