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选择题专练 16页
高中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高中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高中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矿泉水- C. 蒸馏水- D. 海水答案:C2. 题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不包括:- A. 热能- B. 光能- C. 电能- D. 化学能答案:D3. 题目: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 B. CaO- C. H2O- D. Fe答案:C#### 二、填空题1. 题目: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配、注、等2. 题目:原子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3. 题目: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这个体积被称为气体的______。
答案:摩尔体积#### 三、简答题1. 题目:简述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反应前后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氧化铁的质量总和。
2. 题目: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
#### 四、计算题1. 题目:在实验室中,需要制备100mL 0.1M的NaOH溶液。
如果使用的NaOH固体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计算所需的NaOH固体的质量。
答案:首先,计算所需的摩尔数:0.1 mol/L × 0.1 L = 0.01 mol。
然后,计算所需的质量:0.01 mol × 40 g/mol = 0.4 g。
#### 五、实验题1. 题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铁比铜活泼。
答案:实验步骤:- 准备铁片和铜片,以及稀硫酸。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ol-1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
则Fe(s)+S(s)=FeS(s)ΔH=-95.6 kJ·mol-1D.稀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57.3 kJ·mol-1答案:C【详解】A.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燃烧热为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应为液态,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故A错误;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 kJ热量,由于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放出19.3 kJ热量时,生成的氨气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生成2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38.6 kJ,即ΔH<-38.6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ol-1,故B错误;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11.2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mol,9.6 g硫粉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反应Fe(s)+S(s)=FeS(s)可知S过量,即0.2mol的铁完全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1mol铁粉完全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放出的热量为19.12 kJ×1mol0.2mol=95.6kJ,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S(s)=FeS(s) ΔH=-95.6 kJ·mol-1,故C正确;D.在稀溶液里,强酸和强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ΔH=-57.3 kJ·mol-1,由于醋酸电离吸热,则稀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ΔH >-57.3 kJ·mol-1,故D错误;答案选C。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8章选择题专项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共享单车”方便出行,低碳环保。
下列关于单车的制造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车轮钢圈的材料是合金B.铝合金制造的车架较钢制造的重C.制造轮胎用的橡胶属于无机物D.制造反光板的有机玻璃属于硅酸盐答案:A解析:A. 钢圈含有Fe、C等,是合金,故A正确;B. 铝的密度较小,用铝合金制造的车架较钢的更轻,故B错误;C. 制轮胎用的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D. 有机玻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故选A。
2.我校本月提出“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路远的小伙伴们拼车上学B.少用修正带、涂改液C.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直接排入水池D.将食堂产生的“地沟油”制成肥皂答案:C【分析】根据节能、节电的方法、废弃物回收的意义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A、路远的小伙伴们拼车上学,能节约大量的资源、能源,符合主题,故A正确;B、修正带、涂改液含有有毒成分,少用修正带、涂改液,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故B正确;C、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直接排入水池,与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绿色生活主题不符合,故C 错误;D、将食堂产生的"地沟油"制成肥皂,"地沟油"回收,重新利用,既能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故D正解;故选C。
【点睛】“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考查的热点,解题关键: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3.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B.氯碱工业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C.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低温小火烘干D.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④、⑤中均被氧化答案:D解析:A项、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故A正确;B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氯气能与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碱工业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允许分子和阴离子通过,防止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纯度,故B正确;C项、氯化镁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低温小火烘干,防止氯化镁发生水解,故C正确;D项、反应④是溴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D。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选择题70专练(精选版)
选择题专练1.科学家目前正在求证一种仅由中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料称为“四中子”,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呈电中性B.带四个单位负电荷C.带四个单位正电荷D.质量数为22.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O2 B.CO2C.NH3D.SO23.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A.NO3-B.Fe3+C.SO42-D.Mg2+4.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燃烧是放热反应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Na+OH-B.Na+NO3-Cl-C.K+H+HCO3-D.Ca2+SO42-CO32-7.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A.稀盐酸B.水C.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B.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C.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g++Cl-=AgCl↓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具有氧化性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次氯酸是一种强酸D.钠的焰色为浅紫色10.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量筒11.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A.上升温度B.降低温度C.提高反应物浓度D.运用合适的催化剂12.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甲烷B.乙烯C.氯乙烯D.乙醇13.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1-,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NH4+D.A g+1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1)一、选择题 (本题涉及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年来,新疆、黑龙江、山西等地相继发生煤矿爆炸事故,吉林也发生化工厂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导致重大损失,安全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头等大事。
下列防止或解决事故的方法可行的是A 、煤矿工人可以先用明火伸入矿井以检测瓦斯的存在B 、若硝基苯污染水源,可用活性炭吸附硝基苯以减少水体污染C 、可以给矿井中充入大量的氮气以防止瓦斯爆炸D 、化工厂爆炸时可用湿布捂住鼻孔、眼睛等并躲在下风的低洼处2、有机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关于环丙叉环丙烷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环丙叉环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四种B 、环丙叉环丙烷不也许是环丙烷的同系物C 、环丙叉环丙烷与环己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 、环丙叉环丙烷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3、将 和353)(OH H C (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 .40%B .35%C .30%D .无法计算4、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烷基的同分异构体数列表如下,请推测分子式为C 4H 11N 的同分异构体数为 甲基(-CH 3) 乙基(-C 2H 5) 丙基(-C 3H 7) 丁基(-C 4H 9) 戊基(-C 5H 11) 1 1 2 4 8A .4B .6C .7D .85、在101 kPa 时燃烧1 t 含FeS 2质量分数为70%的黄铁矿生成固态Fe 2O 3和气态SO 2,放出4.98×106 kJ 的热量,表达上述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对的的是A .4FeS 2(s)+11O 2(g) = 2 Fe 2O 3(s)+8SO 2(g);△H = +853.7 kJ ·mol -1B .FeS 2(s)+411O 2(g) = 21Fe 2O 3(s)+2SO 2(g);△H =-853.7 kJ ·mol -1 C .4FeS 2(s)+11O 2(g) = 2 Fe 2O 3(s)+8SO 2(g);△H = +3414.8 kJ ·mol -1D .FeS 2(s)+411O 2(g) = 21Fe 2O 3(s)+2SO 2(g);△H =-3414.8 kJ ·mol -1 6、2个氨基酸( ,烃基R 可同可不同)失去1个H 2O 缩合成二肽化合物,现有分子式为C 36H 57O 18N 11的十一肽化合物完全水解生成甘氨酸(C 2H 5O 2N )、丙氨酸(C 3H 7O 2N )、谷氨酸(C 5H 9O 4N ),在缩合成十一肽化合物时,这三种氨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 : 3 : 5B .3 : 5 : 3C .5 : 3 : 3D .8 : 7 : 77、鸦片最早用于药物(有止痛、止泻、止咳作用),长期服用会成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当我们吃馒头时,常常感觉到越嚼越甜。
在这种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舌的搅拌B.牙齿的粉碎C.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D.水的润湿解析: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遇到唾液中淀粉酶而发生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越咀嚼水解生成的麦芽糖越多,就越甜。
答案:C2.提供能量主要来源的一组营养要素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B.水、无机盐、维生素C.油脂、维生素、无机盐D.水、蛋白质、糖类解析:人体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油脂、蛋白质提供。
答案:A3.下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天然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矿物元素测定结果钙≥4.0mg/L镁≥0.5 mg/L钾≥0.35 mg/L钠≥0.8 mg/L偏硅酸≥1.8 mg/LpH(2.5℃) 7.1A.原子C.单质D.元素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处理能力。
矿物元素在人体内以及溶液中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测定的是其元素的含量。
答案:D4.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碘水A .①④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解析: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分三种情况:完全水解、部分水解、未水解。
完全水解,证明无淀粉,用碘水;部分水解,证明有淀粉和葡萄糖,需用碘水,另外还需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中任一种;未水解,证明无葡萄糖,需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
测定葡萄糖前应先用NaOH 溶液把H 2SO 4中和。
答案:C5.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不同,但产物完全相同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解析:若淀粉水解不完全,遇到碘水仍变蓝,A 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的盐,B 错误;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纤维素、淀粉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 、D 正确。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使用催化剂,活化能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A【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A 正确;B.使用催化剂,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B错误;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C错误;D.反应物的浓度增大,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加入的反应物为固体或纯液体,不影响反应速率,D错误;故选A。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C.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D.H2(g)、I2(g)、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答案:D【详解】A.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会抑制氯气的溶解,使平衡逆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B正确;C.汽水瓶中存在碳酸的分解反应,打开汽水瓶,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H g+I g=2HI g,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故平衡移动不受压强影D.平衡()()()22响,不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答案选。
3.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 <0,且p 1<p 2B .反应速率:v 逆(状态A)>v 逆(状态B)C .在C 点时,CO 转化率为75%D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2molH 2,达平衡时CH 3OH 的体积分数不变 答案:C 【详解】A .由图可知,在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CH 3OH 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 <0;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300℃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 3OH 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p 1>p 2,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B 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 点,温度升高、增大压强均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v 逆(状态A)<v 逆(状态B),故B 错误;C .假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 mol CO 和2 mol H 2,CO 的转化率为x ,反应CO(g)+2H 2(g)⇌CH 3OH(g)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n (CO)=(1-x) mol ,n (H 2)=(2-2x) mol ,n (CH 3OH)=x mol ,在C 点时,CH 3OH 的体积分数=()()0.5122xx x x =-+-+,解得x=0.75,即CO 转化率为75%,故C 正确; D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2molH 2,相当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 3OH 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 错误; 故选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为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采用高压和稍过量的氧气B.对于2NO2⇌N2O4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防止金属被腐蚀时,有一种方法把被保护的金属与比其更活泼金属连接在一起,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将氯化钾与硝酸钠固体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加适量水溶解,加热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并将所得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并晾干,得到硝酸钾晶体答案:C【详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为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采用高压和稍过量的空气,故A错误;B.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NO2的浓度比原来大,则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故B错误;C.被保护金属与比其更活泼金属连接在一起,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更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D.氯化钾与硝酸钠固体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较多,故加热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析出氯化钠和硝酸钾,滤液也为饱和的氯化钠,再冷却结晶得到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2.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
H+、-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O2、NO3为n 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B.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molCl时n e=amol+3H2O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H++8e-=NH+4D.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的投入量,可使n t增大答案:B【详解】A .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应在正极发生,故A 正确;B .三氯乙烯C 2HCl 3中C 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 原子化合价为-2价,1molC 2HCl 3转化为1molC 2H 4时,得到6mol 电子,脱去3mol 氯原子,所以脱去amolCl 时n e =2amol ,故B 错误;C .由示意图及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 3-+8e -→NH +4,由于生成物中有NH +4,所以只能用H +和H 2O 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 2O 和OH -来配平,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10H ++8e -=NH +4+3H 2O ,故C 正确; 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 的投入量,可以增大小微粒ZVI 和正极的接触面积,加快ZVI 释放电子的速率,可使n t 增大,故D 正确; 答案选B 。
化学高考16题
化学高考16题
化学高考16题,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
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道可能的化学高考16题:
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 0,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应开发太阳能技术生成甲烷,推广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C.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必须通过物理变化才能实现
D. 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清
洁能源,我国南海海底储藏“可燃冰”量相当于目前普遍使用煤的200倍,它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答案:D。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课后习题专练一、选择题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B、铁C、碘D、钙2、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99B、67C、166D、32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B、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C、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D、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砹的氢化物不稳定B、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D、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H2SD、H2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B、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D、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8、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单质碘B、溴化钾C、水D、氯化镁9、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D、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0、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B、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C、氢氧化铷是弱碱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的是()A、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B、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C、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D、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12、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二、填空题13、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这9种元素分别为A B C D E F G H R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得溶液的pH 7。
高中化学选择题练习(40题样式,8套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题练习(40题样式,8套题带
答案)
本文档包含了8套高中化学选择题练,每套题目样式为40题,并提供了答案供参考。
以下是每套练的简要介绍:
套题一
本套题包含40道高中化学选择题,涵盖了化学反应、化学方
程式、化学键、化学物质性质等内容。
此套题的答案在文档末尾提供。
套题二
本套题共计40道选择题,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离子反应、
化学能等相关内容。
答案详见文档末尾。
套题三
此套题包含了40道选择题,涉及了化学键、化学式、化学方程等相关知识点。
答案可在文档末尾找到。
套题四
本套题共40道选择题,主要考察了化学反应的速率、氯气的性质、原子结构等内容。
答案详细列在文档末尾。
套题五
此套题包含40道选择题,主要涉及化学反应速率、溶液的浓度、酸碱反应等知识点。
此套题的答案可在文档末尾查看。
套题六
本套题包含了40道化学选择题,主要考察了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答案详见文档末尾。
套题七
此套题共计40道选择题,主要涉及了化学键、化学平衡、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
答案可在文档末尾查看。
套题八
本套题包含40道选择题,主要考察了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
答案详细列在文档末尾。
请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套题进行练习,并参考文档末尾的答案进行自我评估和复习。
祝你学习愉快!。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3章选择题专项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常温下,分别测定HCOONa和CH3COONa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较大,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O-的水解程度,酸性:HCOOH>CH3COOH,则结合质子的能力:CH3COO->HCOO-,故A正确;B.Fe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HCl易挥发,加热、蒸干、灼烧生成氧化铁,因硫酸不挥发,所以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硫酸铁,故B错误;C.酸性越强,稀释相同的倍数时溶液的pH变化越大,向pH=3的HA和HB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至100倍,pH(HA)>pH(HB),说明酸性:HA>HB,故C正确;D.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溶液的体积和H2O2的浓度均相同,但后一支试管反应快,说明FeCl3可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D正确;答案选B。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纯水加热到95℃时,K W变大,pH减小,水呈酸性B.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变小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增大,K W不变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平衡正向移动,K W增大答案:C【详解】A .将纯水加热到95℃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K W 变大,pH 减小,水呈中性,A 叙述错误;B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溶液中c(OH -)增大,导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 叙述错误;C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c(H +)增大,导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温度未变,则K W 不变,C 叙述正确;D .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则K W 不变,D 叙述错误; 答案为C 。
高中化学 与生活 化学技术选择题练习
化学与生活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主要目的是回收其中的金属B.减少燃煤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中的乙烯,可以实现水果保鲜的目的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高温电解Al2O3可制得金属铝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根据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铝质容器储存的事实,说明常温下铝不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明矾水解形成的AI(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2010年12月l0日刚刚结束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其主要议题是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C.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D.超级病菌NDM—l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
为防止超级病菌的感染,要加强环境、个人的卫生和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今夏,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用碘化银进行人工增雨B.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乙醇)技术,可降低机动车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6.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高中化学《气体的摩尔体积》专项练习
高中化学《气体的摩尔体积》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2、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B.常用单位为L·mol-1或m3·mol-1C.常温常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D.其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受温度和压强阻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B.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约为2 mo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差不多上22.4 L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6.02×1023C.当温度高于0 ℃时,一定量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大于22.4 LD.当压强大于101 kPa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小于22.4 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B.25℃、101 kPa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D.2 mol CO2的体积约为44.8 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 L N2为0.5 molB.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8 g H2O的体积是22.4 LD.1 mol SO2的体积一定为22.4 L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小题必练16 表格评价型实验选择题 教师版
(新高考)小题必练16:表格评价型实验选择题近几年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因其结构简单、信息明确、知识覆盖面广以及兼顾基础和能力的综合考查等特点而成为高考新宠。
1.【2020年全国卷3】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 H2S 稀盐酸B HCl 稀氨水C NO 稀H2SO4D CO2饱和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选B。
【点睛】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于水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
2.【2020年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A.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故A错误;B.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故B正确;C.BaCl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混合物,故C错误; D.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2KMnO4+3H2O2=2MnO2+2KOH+2H2O+3O2↑等(中性条件),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
【点睛】淀粉在稀硫酸作催化剂下的水解程度确定试验较为典型,一般分三种考法:①淀粉未发生水解: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未生成砖红色沉淀;②淀粉部分发生水解: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③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不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高中化学 实验选择题专项练习,其它练习含答案
实验选择题专项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教材上铜和浓硫酸实验,最后操作是先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面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B.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加热法去除NaHCO3固体中得NH4Cl 固体D.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正中测新制氯水的PH2. 如图为常见玻璃仪器组成的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婴加入液体或者固体试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装有P2O5固体的E不能用于干燥氨气B.A、B装置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C.C、D装置可以用于尾气处理,能防止液体倒吸到气体发生装置中D.F 装置可用于合成氨实验中,若装入浓硫酸可以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3.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C4.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四个不同的喷泉装置,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若向图1烧瓶中充满HI(与HCl水溶性相似)气体,烧杯中加入AgNO3溶液,则可以产生黄色喷泉B.若向图2锥形瓶中加水,烧瓶中充满SO2,引发喷泉的操作是捂热上方的圆底烧瓶C.若向图3装置的水槽中加入冰块或慢慢滴入浓硫酸都可以形成喷泉D.图4所示的装置,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现象,其操作方法可以是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当产生大量的白烟,再打开活塞c5. 因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产物无污染,所以工业上常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巴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模拟该反应并同时完成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设计如下所示的装置图并完成相关实验:假定,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过程中,氧化铜充分反应。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A.关闭K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测得试管最终收集到的液体质量和氧化铜的质量可以求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B.关闭K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测得氧化铜的粉末的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可以求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C.直型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3CuO+2NH32↑+3Cu+3H2OD.若打开K,鼓入空气,直型玻璃管中氧化铜粉末会交替出现黑色变红色,红色变黑色的现象6.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7.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D8. 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步骤①需用的主要仪器: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B,步骤②操作的名称是:过滤C.步骤③的试剂a 必须是氧化剂D.步骤④的试剂b 可选用CCl49.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B)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 浓氨水CaO NH3H2OB 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 浓硝酸Cu NO2H2OD 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A.A B.B C.C D.D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C)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NH4Cl受热不分解B ②将铜丝向下移动使其与浓硝酸接触产生红棕色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用该装置制备NO2C ③光照试管颜色变浅,出现油状滴液,少量白雾甲烷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D 打开分液漏斗右侧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酸性:HNO3>H2CO3>H2SiO311.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A)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向溶液X中滴加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溶液X中有NH4+B 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成红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C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D 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12. 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C)A.实验I:试管中先出现白色胶状物质,后溶解B.实验I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C.实验III: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D.实验IV: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颜色无变化答案: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生成C,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最后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D错误;13.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D.用装置丁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14.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现象不一致的是(C)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 酚酞溶液浓氨水无色变红色B 湿润红布条饱和氯水红布条褪色C 淀粉KI 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D硝酸银溶液浓盐酸有白色沉淀15. 如图所示装置,将溶液A 逐滴加入固体B 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若a 为浓硫酸,b 为Na 2SO 3固体,c 中盛紫色石蕊溶液,则c 中溶液变红B .若a 为醋酸溶液,b 为贝壳,c 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 中溶液变浑浊C .若a 为浓盐酸,b 为MnO 2,c 中盛品红溶液,则c 中溶液褪色D .若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AlCl 3溶液,则c 中产生白色沉淀 16. 用下图所示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是 AA. 用甲图装置证明密度ρ(苯)<ρ(钠)<ρ(水)B. 用乙图装置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C. 用丙图装置干燥Cl 2D. 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 3和Na 2CO 3的热稳定性甲乙 丙 丁17.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试题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试题训练第Ⅰ卷一.选择题1.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 )A. 3-甲基-2-戊烯B.2-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丙烷D. 2-甲基-3-丁炔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 . 汽油B . 甲醛C . 甲醇D .甲酸3.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 .2:1B .3:1C .1:3D .1:14.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 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 3溶液C .加AgNO 3溶液后未加稀HNO 3D .加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B.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 分子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 同素异形体之间、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 4B. C 2H 6C. C 2H 4D. C 3H 67.下列物质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苯B 油酸甘油酯C 二氧化硫D 乙烷8.下列各类有机物:①饱和一元醇 ②饱和一元醛 ③饱和一元羧酸 ④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酸生成的酯 ⑤乙炔的同系物 ⑥苯的同系物 ⑦烯烃的同系物,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 )A .①③⑤⑦B .①④⑥C .②③④⑦D .②③④⑤⑥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甲烷(甲醛) 银氨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 溶液 蒸馏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10.我国某些地区曾发生用石蜡油等工业用油加工大米的“毒米事件”,威胁人民健康。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3章选择题专项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操作能实现相应目的的是 A .将FeCl 3溶液加热蒸干制备无水FeCl 3 B .用干燥的pH 试纸测定NaClO 溶液的pH C .用饱和氯化铵溶液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D .SO 2的催化氧化反应,升高温度能提高SO 2的转化率 答案:C 【详解】A .盐酸是挥发性酸,加热促进了FeCl 3的水解和盐酸的挥发,将FeCl 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是Fe(OH)3或Fe 2O 3,不能得到无水FeCl 3,故A 不选;B .ClO -水解产生HClO 使NaClO 水溶液有强氧化性,能将pH 试纸漂白,不能用干燥的pH 试纸测定NaClO 溶液的pH ,故B 不选;C .4NH +水解使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以用饱和氯化铵溶液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故C 选;D .SO 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SO 2的转化率,故D 不选; 故选C 。
【点睛】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NH 4Cl 溶液:c (Cl -)>c (4NH +)>c (OH -)>c (H +) B .Na 2CO 3溶液:c (OH -)=c (H +)+c (3HCO -)+2c (H 2CO 3) C .NaHCO 3溶液:c (Na +)+c (H +)=c (3HCO -)+c (OH -) D .CH 3COONa 溶液:c (Na +)=c (CH 3COO -) 答案:B 【详解】A .在NH 4Cl 溶液中,有少量4NH +发生水解:4NH ++H 2O NH 3∙H 2O +H +,由此得出c (Cl -)>c (4NH +)>c (H +)>c (OH -),A 不正确;B .Na 2CO 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Na +)+c (H +)=c (OH -)+2c (23CO -)+c (3HCO -),物料守恒2c (23CO -)+2c (3HCO -)+2c (H 2CO 3)=c (Na +),两式利用c (Na +)相等,可得出如下关系c (OH -)=c (H +)+c (3HCO -)+2c (H 2CO 3),B 正确;C .NaHCO 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Na +)+c (H +)=c (OH -)+2c (23CO -)+c (3HCO -),则c (Na +)+c (H +)>c (3HCO -)+c (OH -),C 不正确;D .在CH 3COONa 溶液中,CH 3COO -因发生水解而使其浓度减小,所以c (Na +)>c (CH 3COO -),D 不正确; 故选B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渗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种离子交换膜B.蒸馏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冷凝水C.分液操作时,从下口先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D.中和热的测定中,用温度计测完盐酸的温度后,直接继续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答案:B【详解】A.渗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种可以使溶液的离子透过,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的物质,A错误;B.蒸馏实验结束后,为使容器中的气体液化,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冷凝水,B正确;C.分液操作时,从下口先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C错误;D.中和热的测定中,用温度计测完盐酸的温度后,洗涤温度计表面的酸液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现代火法炼锌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下前三个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2ZnS(s) + 3O2(g)=2ZnO(s)+2SO2(g)ΔH1=a kJ • mol-1② 2C(s) +O2(g)=2CO(g)ΔH2=b kJ • mol-1③ ZnO(s) +CO(g)=Zn(g) +CO2(g)ΔH3=c kJ • mol-1④OH-(aq) +H+(aq)=H2O(l)ΔH4=d kJ • mol-1A.以上四个反应中,只有①④是放热反应B.1 mol NaOH分别和含有1mol CH3COOH、1mol HNO3的稀溶液反应,后者比前者ΔH 大C.C(s)的燃烧热是b2kJ/mol,D.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a+b+2c2kJ •mol-1答案:D【详解】A. 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也为放热反应,故以上四个反应中,①②④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酸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ΔH小,选项B错误;C.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根据反应2C(s) +O2(g)=2CO(g)ΔH2=b kJ • mol-1可知,C(s)的燃烧热是大于b2kJ/mol,选项C错误;D.已知:① 2ZnS(s) + 3O2(g)=2ZnO(s)+2SO2(g)ΔH1=a kJ • mol-1② 2C(s) +O2(g)=2CO(g)ΔH2=b kJ • mol-1③ ZnO(s) +CO(g)=Zn(g) +CO2(g)ΔH3=c kJ • 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12⨯+②12⨯+③得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的△H=a+b+2c2kJ • mol-1,选项D正确;答案选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阳极产物是Cl2,阴极产物是Cu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C.CD段表示阳极上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H+,所以pH值减小D.AB段阳极先产生Cl2,BC段产生O2答案:D解析:设CuSO4的和NaCl各nmol,电解分3个阶段:AB段:阳极 nmol氯离子失nmol电子,阴极:12nmol铜离子得nmol电子,由于铜离子水解,铜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pH值逐渐增大;BC段:阳极 nmol氢氧根离子失nmol电子(来源于水的电离),阴极:12n mol铜离子再得nmol电子,由于氢氧根离子消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迅速减小;CD段:阳极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开始电解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pH值减小,以此来解答。
【详解】A.BC段阳极发生4OH--4e-=2H2O+O2↑,阴极发生Cu2++2e-=Cu,故A错误;B.BC段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故B错误;C.CD段发生2H++2e-=H2↑、4OH--4e-=2H2O+O2↑,即CD段电解的物质是水,没有产生H+,故C错误;D.由离子放电顺序可知,AB段阳极发生2Cl--2e-=Cl2↑,BC段阳极发生4OH--4e-=2H2O+O2↑,故D正确;故选:D。
2.下图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恰好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电极是阴极B.Y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28LC.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电解后溶液中H+浓度为0.1mol·L-1D.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答案:B【详解】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电解液中含Cu2+,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A.X电极上Cu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则X电极是阴极,A正确;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X电极增重1.6g,Y电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g64g/mol×2÷4=0.0125mol,由于气体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故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B错误;C.电解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2++2H2O 电解2Cu+O2↑+4H+,X电极增重1.6g,则生成的H+物质的量为2×1.6g64g/mol=0.05mol,电解后溶液中H+浓度为0.05mol0.5L=0.1mol/L,C正确;D.电解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2++2H2O 电解2Cu+O2↑+4H+,电解过程中析出了Cu、放出了O2,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CuO或与CuO相当的CuCO3(因为CuCO3可改写成CuO·CO2),D正确;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