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英才学校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 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FGH 、、、四点,如果与EF GH 、能相交于点P ,那么 A 、点必P 在直线AC 上 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C 、点P 必在平面ABC 内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 8、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M ,a ∥b ,则a ∥M ;③若a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A 、23 B 、76 C 、45 D 、5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4、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B D 和平面1BC D 的位置关系为 15、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第Ⅱ卷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10分)19、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12分)20、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1C O 面11AB D ;(2 )1AC ⊥面11AB D . (14分)21、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01).AE AFAC AD λλ==<< (Ⅰ)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 (Ⅱ)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 ⊥平面ACD ? (14分)SDCBAD 1ODB AC 1B 1A 1CFEDBA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ACDDD BCBDD D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于 14、平行 15、菱形 16、1111AC B D 对角线与互相垂直 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则 1分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24S ππ=⋅=上3分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525S ππ=⋅=下 5分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29S S S π=+=下上 6分又圆台的侧面积(25)7S l l ππ=+=侧8分于是725l ππ= 9分即297l =为所求. 10分 18、证明:,EH FG EH ⊄面BCD ,FG ⊂面BCDEH∴面BCD 6分又EH ⊂面BCD ,面BCD 面ABD BD =,EH BD ∴ 12分19、证明:90ACB ∠= BC AC ∴⊥ 1分又SA ⊥面ABC SA BC ∴⊥ 4分BC ∴⊥面SAC 7分 BC AD ∴⊥ 10分又,SCAD SC BC C ⊥=AD ∴⊥面SBC 12分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010}x x << 12分 20、证明:(1)连结11A C ,设11111AC B D O =连结1AO ,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11A C AC ∴且 11A C AC = 2分又1,O O 分别是11,A C AC 的中点,11O C AO ∴且11O C AO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 4分 111,C O AO AO ∴⊂面11AB D ,1C O ⊄面11AB D ∴1C O面11AB D 6分(2)1CC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 7分 又1111A C B D ⊥, 1111B D AC C ∴⊥面 9分 111AC B D ⊥即 11分 同理可证11A C AB ⊥, 12分 又1111D B AB B =∴1AC ⊥面11AB D 14分 21、证明:(Ⅰ)∵AB ⊥平面BCD , ∴AB ⊥CD , ∵CD ⊥BC 且AB ∩BC=B , ∴CD ⊥平面ABC. 3分 又),10(<<==λλADAF AC AE∴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 ∥CD ,∴EF ⊥平面ABC ,EF ⊂平面BEF,∴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 ⊥平面ABC. 6分 (Ⅱ)由(Ⅰ)知,BE ⊥EF ,又平面BEF ⊥平面ACD ,∴BE ⊥平面ACD ,∴BE ⊥AC. 9分 ∵BC=CD=1,∠BCD=90°,∠ADB=60°, ∴,660tan 2,2=== AB BD11分,722=+=∴BC AB AC 由AB 2=AE ·AC 得,76,76==∴=ACAE AE λ 13分故当76=λ时,平面BEF ⊥平面ACD. 14分。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己知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1,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其原图形的周长为( )A.8B.22C.4D.2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圆心和圆上两个点确定一个平面C.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有一个交点,则必有无数个公共点D.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1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中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4.某圆柱的高为2,其正视图如图所示,圆柱上下底面圆周及侧面上的点A ,B ,D ,F ,C 在正视图中分别对应点A ,B ,E ,F ,C ,且3AE EF =,2BF BC =,异面直线AB ,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则该圆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0πB.16πC.12πD.10π5.在《九章算术·商功》中将正四面形棱台体(棱台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称为方亭.在方亭1111ABCD A B C D -中,1124AB A B ==,四个侧面均为全等的等腰梯形且面积之和为122( ) 282B.283142D.1436.异面直线是指( ) A.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A D ,11B C 的中点,则与直线CF 互为异面直线的是( )A.1CCB.11B CC.DED.AE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两个不同平面α和β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公共点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模块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 圆锥中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 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分别在不同的三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C、直线上的两点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D、不共线的四点确定一个平面3、“a、b是异面直线”是指①a∩b=∅,且a和b不平行;②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③a⊂平面α,b⊂平面β,且a∩b=∅;④a⊂平面α,b ⊄平面α;⑤不存在平面α,使得a⊂平面α,且b⊂平面α都成立。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⑤4、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相交不垂直D、不确定5、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平行;②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因此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③若直线与平面不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④与一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平行的直线必与此平面平行。
A 、0B 、1C 、2D 、36、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交线的位置关系是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不确定 7、直线a 与b 垂直,b 又垂直于平面α,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A 、a α⊥B 、//a αC 、a α⊆D 、a α⊆或//a α 8、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9.已知二面角α-AB -β为︒30,P 是平面α内的一点,P 到β的距离为1.则P 在β内的射影到AB 的距离为( ). A .23B .3C .43 D .2110、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11、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可确定12.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卷

B 1C 1A 1D 1BACD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 、AB α⊂ 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11AC AD ⊥B 、11D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D 、11AC 与1BC成60角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 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7、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与EF GH 、能相交于点P ,那么 A 、点必P 在直线AC 上 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C 、点P 必在平面ABC 内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 8、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M , a ∥b ,则a ∥M ;③若a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9、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A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 、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 、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A 、23 B 、76 C 、45 D 、5611、已知二面角AB αβ--的平面角是锐角θ,α内一点C 到β的距离为3,点C 到棱AB 的距离为4,那么tan θ的值等于A 、34B、35C、7D 、712、(2013广东卷(文))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16 B .13 C .23D .1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__S 正方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平面11AB D 和平面1BC D 的位置关系为15、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16、如图,在直四棱柱A 1B 1C 1 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_时, A 1 B ⊥B 1 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3、 14、 15、 16、第Ⅱ卷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10分)图 2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18、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FG. 求证:EH ∥BD . (12分)19、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12分)20.(本题满12分)已知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a .(1)求点A 到面BCD 的距离;(2)求AB 与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二面角A -CD -B 的余弦值;21、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求证:(1)1C O 面11AB D ;(2 )1AC ⊥面11AB D . (12分)22. (本题满分12分)如下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又二面角P —CD —B 为45°.(1)求证:AF ∥平面PEC ;(2)求证:平面PEC ⊥平面PCD ;(3)设AD =2,CD =22,求点A 到平面PEC 的距离.B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卷参考答案HG F E D B AC SDCB AD 1ODB AC 1B 1A 1CA BCDOM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ACDDDBCBDDD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于 14、平行 15、菱形 16、1111AC B D 对角线与互相垂直 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则 1分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24S ππ=⋅=上 3分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525S ππ=⋅=下 5分 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29S S S π=+=下上 6分 又圆台的侧面积(25)7S l l ππ=+=侧 8分于是725l ππ= 9分即297l =为所求. 10分18、证明:,EH FG EH ⊄面BCD ,FG ⊂面BCDEH ∴面BCD 6分又EH ⊂面BCD ,面BCD面ABD BD =,EH BD ∴ 12分19、证明:90ACB ∠= B C A C ∴⊥ 1分 又SA ⊥面ABC S A B C ∴⊥ 4分BC ∴⊥面SAC 7分 B C A D ∴⊥ 10分 又,SC AD SCBC C ⊥=AD ∴⊥面SBC 12分20、. 解:(1)过点A 作AO 垂直于平面BCD ,垂足为O 。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答案

高一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C A C D B B 二、填空题11. 2215()(5)252x y -+-=或2215()(5)252x y +++= 12. 3090α︒︒<<13. 20x -= 14. 22(1)1x y +-= 15. 2或-2 16. 240x y -+=; 25270x y -+= 三、解答题17. 解:解方程组2222(1)(3)20,10,x y x y ⎧-+-=⎪⎨+=⎪⎩得交点坐标为(3,1)-,(3,1)-. …5分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2,)a a -,=解得37a =-,r =, …5分因此,圆的方程为222610077x y x y +++-=. …2分 18. 解:设点P 的坐标为(,0)a (0)a >,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 由已知,得2211(31)(42)1022ABP S AB d d ∆==-+-=. …4分 解得d =…6分由已知易得,直线AB 的方程为10x y -+=. 所以d == …10分解得9a =,或11a =-(舍去). …12分 所以点P 的坐标为(9,0). …14分 19. 解:由已知得圆C 的圆心为(0,7)C ,半径为5r =. …3分如图所示,(25,18)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25,18)M '-, …6分 所求反射光线过点M ',C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70187250y x --=---, 即70x y +-=. …9分 20. 设圆C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0)r >,则圆心是(,)C a b ,半径是r . 因为圆C 截得y 轴所得的弦长为4,所以224r a =+. …4分 因为圆C 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之比为3:1,所以2r b =. …8分 因为圆心(,)C a b 在直线y x =,所以b a =。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A. 300B.450C. 600D. 900 5.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若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α//mC.若平面βα⊥,且l =βα ,则过α内一点P 与l 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且直线a l ⊥,则b l ⊥6.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 )A .3B .9C .18D .10 7.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πB .10πC .11πD .12πA B DA ’B ’D ’ C C ’ABD CE F8. 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 3:1B. 3:2C. 3:3D. 2:39.已知△ABC 是边长为a 2的正三角形,那么它的斜二侧所画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 )A.32a 2 B.34a 2 C.64a 2 D.6a 210.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A.26B.23C.33D.2311.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EF=2,求A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A. 30B. 45C.60οD. 90 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92B 5C 6D 15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 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14.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 cm ,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cm 2 和25π cm 2.则圆台的体积 ________. 15. 三棱锥S-ABC 中SA平面ABC ,AB 丄BC,SA= 2,AB =B C=1,则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测试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 ) A .1个 B .1个或无数个 C .0个或无数个 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C .若,//,m m n n αβ⊥⊂,则αβ⊥D .若//,m n ααβ=,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第8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9、如图是由单位立方体构成的积木垛的三视图,据此三视图可知,构成这堆积木垛的单位正方体共有 块 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112、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北师大版)北京市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平面,αβ,直线l ,记l 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1θ,2θ,若αβ⊥,则( )A .12sin sin 1θθ+≤B .12sin sin 1θθ+≥C .122πθθ+≤D .122πθθ+≥2.如图,四棱柱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AA '⊥底面ABCD ,32AB =,6AA '=,以D 为圆心,DC '为半径在侧面BCC B ''上画弧,当半径的端点完整地划过C E '时,半径扫过的轨迹形成的曲面面积为( )A .64B .934C .62D 933.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1BC AC ,且12AC BC =,则直线11B C 与平面1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90°4.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αβ=,则//m n B .若//m n ,m α⊥,则n α⊥ 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α⊥,m β⊂,则αβ⊥5.已知平面图形PABCD ,ABCD 为矩形,4AB =,是以P 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将PAD △沿着AD 翻折至P AD '△,当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163,此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4πD .32π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2πB .3πC .4πD .16π7.《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步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8.设有直线m ,n ,l 和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l m αβαβ,则//l mC .若,m αβα⊥⊂,则m β⊥D .若,,m m αββα⊥⊥⊄,则//m α9.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平面ADE ;②DE BM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AM ⊥平面BDE .以上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10.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六个面都是菱形,那么点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1AB D 的________心,点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BC D 的________心( )A .外心、重心B .内心、垂心C .外心、垂心D .内心、重心11.如图(1),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沿AD 将ACD △折起到AC D ',使得C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H 落在AB 上,如图(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C BD '⊥B .AD BC '⊥ C .BD C D ⊥' D .AB C D ⊥'12.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4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B .24C 3D .12二、填空题13.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矩形,且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侧面PAB ⊥底面ABCD ,23PA PB ==,120APB ∠=︒,4=AD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14.如图,圆柱的体积为16π,正方形ABCD 为该圆柱的轴截面,F 为AB 的中点,E 为母线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 ,E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15.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BC ∠=︒,13AA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已知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3,则球O 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 16.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中最长棱的长度为_______.17.在三棱锥D ABC -中,AD ⊥平面ABC ,3AC =,17BC =,1cos 3BAC ∠=,若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27,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8.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9.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4,''3B C A C ==,则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_______ .20.在一个密闭的容积为1的透明正方体容器内装有部分液体,如果任意转动该正方体,液面的形状都不可能是三角形,那么液体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2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B △是等边三角形,CB ⊥平面,//PAB AD BC 且22PB BC AD F ===,为PC 中点.(1)求证://DF 平面PAB ;(2)求直线AB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22.在所有棱长均为2的直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且60BAD ∠=︒,O ,M 分别为1,BD B 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OM 平面11DB C ; (Ⅱ)求二面角1D AC D --的余弦值.23.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1)求证:1B O//平面11DA C ; (2)求点O 到平面11DA C 的距离.24.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12AA AB =,E 为1CC 的中点.(1)证明:1//AC 平面BDE ; (2)证明:平面BDE ⊥平面1ACC ; (3)求二面角E BD C --的大小.2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32,3,PB PD PA AD ====点,E F 分别为线段,PD B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P ; (2)求证:平面AEF ⊥平面PCD ; (3)求三棱锥C AEF -的体积26.如图,已知三棱锥P ABC -﹐PC AB ⊥,ABC 是边长为233PB =60PBC ∠=,点F 为线段AP 的中点.(1)证明:PC ⊥平面ABC ;(2)求直线BF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大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如图,作出1θ和2θ,再由线面角推得12sin sin 2πθθ⎛⎫≤-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选项. 【详解】设直线l 为直线AB ,m αβ=,AD m ⊥,BC m ⊥,连结BD ,AC ,1ABD θ=∠,2BAC θ=∠,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12,2πθθ-都是锐角, 122πθθ∴≤-,即122πθθ+≤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图,并利用线段AD AC ≤,传递不等式,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 2.A解析:A 【分析】先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利用圆锥的侧面积S rl π=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题意 6,CE CC AA BC AB ''=====BE ==,所以45BCE ∠=, 45ECC '∠=, 所以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所以圆锥的侧面积 6S rl CC DC πππ'==⨯⨯=⨯⨯=,所以曲面面积为18⨯=.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曲面面积,考查圆锥的侧面积,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是关键,考查系数的空间想象力. 3.A解析:A 【分析】证明CBA ∠就是BC 与平面1ABC 所成的角,求出此角后,利用11//B C BC 可得结论, 【详解】∵90BAC ∠=︒,12AC BC =,∴30CBA ∠=︒, ∵1BC AC ,AB AC ⊥,1BC ABB ,1,BC AB ⊂平面1ABC ,∴AC ⊥平面1ABC ,∴CBA ∠就是BC 与平面1ABC 所成的角,即BC 与平面1ABC 所成的角是30, ∵棱柱中11//B C BC ,∴11B C 与平面1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30, 故选:A .【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题方法是定义法,即过直线一点作平面的垂直,得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由直线与其射影的夹角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此角.解题过程涉及三个步骤:一作出图形,二证明所作角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是计算.4.A解析:A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直线m 、n 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BC 选项的正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若//m α,则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 由于n αβ=,则直线m 、n 平行或异面,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若//m n ,m α⊥,则n α⊥,B 选项正确; 对于C 选项,若m α⊥,m β⊥,则//αβ,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若m α⊥,m β⊂,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αβ⊥,D 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5.C解析:C 【分析】分析出当平面P AD '⊥平面ABCD 时,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取最大值,求出AD 、P A '的长,然后将四棱锥P ABCD '-补成长方体P AMD QBNC '-,计算出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进而可求得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取AD 的中点E ,连接P E ',由于P AD '△是以P '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 E AD '⊥,设AD x =,则1122P E AD x '==, 设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为θ,则四棱锥P ABCD '-的高为1sin 2h x θ=, 当90θ=时,max 12h x =, 矩形ABCD 的面积为4S AB AD x =⋅=,2111216433233P ABCD V Sh x x x '-=≤⨯⨯==,解得22x =.将四棱锥P ABCD '-补成长方体P AMD QBNC '-,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2226R P N P A P D P Q AD AB ''''==++=+=,则6R =,因此,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24R ππ=. 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6.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7.D解析:D 【分析】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然后在CFG △中求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平面ABFE 中,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设1EF =,则3AB =,2BC CF AE ===,因为//EF AB ,//FG AE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2FG AE ==,1AG =,2BG =, 由于2ABC π∠=,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CG BC BG =+=,所以,222CG CF FG =+,则2CFG π∠=.故选:D.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D解析:D 【分析】在A 中,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 在B 中,l 与m 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 在C 中,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在D 中,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可得m ∥α.【详解】由直线m 、n ,和平面α、β,知:对于A ,若m ∥α,n ∥α,则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 对于B ,若//,//,//l m αβαβ,l 与m 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故B 错误; 对于C ,若α⊥β,m ⊂α,则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故C 错误;对于D ,若α⊥β,m ⊥β,m ⊄α,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得m ∥α,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问题,考查了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应用,体现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是中档题.9.A解析:A 【分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得出BM ∥平面ADNE ,判断①正确;由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判断②正确;由BD ∥FN ,得出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证明平面BDM ∥平面AFN ,判断③正确;由MC BD ⊥,ED ⊥AM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判断④正确. 【详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如图1所示; 对于①,平面BCMF ∥平面ADNE ,BM ⊂平面BCMF , ∴BM ∥平面ADNE ,①正确;对于②,如图2所示,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所以DE BM ⊥,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BD ∥FN ,BD ⊄平面AFN ,FN ⊂平面AFN ,∴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且BD ∩BM =B ,∴平面BDM ∥平面AFN ,③正确; 对于④,如图3所示,连接AC ,则BD AC ⊥,又M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MC BD ⊥,又AC MC C ,所以BD ⊥平面ACM ,所以BD ⊥AM , 同理得ED ⊥AM ,ED BD D =,所以AM ⊥平面BDE ,∴④正确.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展开空间想象,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再由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10.C解析:C 【分析】将三棱锥111A AB D -、三棱锥11A BC D -分离出来单独分析,根据线段长度以及线线关系证明1A 的射影点分别是11AB D 和1BC D 的哪一种心. 【详解】三棱锥111A AB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点为O ,连接11,,AO B O D O ,因为11111AA A D A B ==,又1A O ⊥平面11AB D , 所以222222*********1,,AA AO AO A D AO OD A B AO OB =+=+=+, 所以11AO OB OD ==,所以O 为11AB D 的外心;三棱锥11A BC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点为1O ,连接1111,,BO C O DO ,因为11//BC AD ,且四边形11ADD A 是菱形,所以11AD A D ⊥,所以11BC A D ⊥, 又因为11A O ⊥平面1BC D ,所以1111111,AO BC AO A D A ⊥=,所以1BC ⊥平面11AO D ,又因为1DO ⊂平面11AO D ,所以11DO BC ⊥, 同理可知:1111,BO DC C O DB ⊥⊥,所以1O 为1BC D 的垂心,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1A 的射影点去证明线段长度的关系、线段位置的关系,借助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去分析解答问题.11.C解析:C 【分析】设AH a =,则3BH a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DH a AH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D ⊥DH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选项. 【详解】设AH a =,则3BH a =-,因为'C H ⊥面ABD ,AB 面ABD ,DH ⊂面ABD ,所以'C H ⊥AB ,'C H ⊥DH ,'C H ⊥DB , 又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所以'1,6C D BD B DAB π==∠=∠=,所以在'Rt AC H 中,()2''221C H AC AH a =-=-,所以在Rt C HD ’中,()2'222'211DH C D C H a a =-=--=,所以DH a AH ==,所以6ADH DAB π∠=∠=,又23ADB π∠=,所以2HDB π∠=,所以BD ⊥DH ,又'C HDH H =,所以BD ⊥面'C DH ,又'C D ⊂面'C DH ,所以BD ⊥'C D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关键在于得出折叠的前后中,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变和变化,以及其中的边的长度、角度中的不变量和变化的量.12.B解析:B 【分析】作出图形,设2CD =,AD l ⊥,2AB =,然后以CA 、C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DE ,可知BAD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BAE∠或其补角,计算出ABE △三边边长,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出cos BAE ∠,即可得解. 【详解】 如下图所示:设2CD =,AD l ⊥,2AB =CA 、C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DE ,在平面β内,AD l ⊥,2CD =,45ACD ∠=,则sin 2AD CD ACD =∠=cos 452AC CD ==,AB l ⊥,AD l ⊥,AB α⊂,AD β⊂,所以,BAD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即60BAD ∠=,AB AD ==,ABD ∴为等边三角形,则BD =,四边形ACDE 为平行四边形,//DE AC ∴,即//DE l ,AD l ⊥,AB l ⊥,DE AB ⊥∴,DE AD ⊥, AB AD A =,DE ∴⊥平面ABD ,BD ⊂平面ABD ,DE BD ∴⊥,则2BE ==,在平行四边形ACDE 中,//AE CD 且2AE CD ==, 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BAE ∠或其补角,在ABE △中,AB =2AE BE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AB AE BE BAE AB AE +-∠==⋅.因此,异面直线AB 与CD 故选:B.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填空题13.【分析】首先利用垂直关系和底面和侧面外接圆的圆心作出四棱锥外接球的球心再计算外接球的半径以及球的表面积【详解】连结交于点取中点连结并延长于点点是外接圆的圆心侧面底面侧面底面平面过点作平面侧面所以点是 解析:64π【分析】首先利用垂直关系和底面ABCD 和侧面ABCD 外接圆的圆心,作出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再计算外接球的半径,以及球O 的表面积. 【详解】连结,AC BD ,交于点M ,取AB 中点N 连结AN ,MN ,并延长于点E ,点E 是PAB △外接圆的圆心,侧面PAB ⊥底面ABCD ,侧面PAB 底面ABCD AB =,MN AB ⊥MN ∴⊥平面PAB ,过点M 作MO ⊥平面ABCD ,//EO MN ,EO ∴⊥侧面PAB ,所以点O 是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 可知四边形MNEO 是矩形,右图,23PA PB ==,120APB ∠=,2cos306AB PB ∴==, 点E 是PAB △外接圆的圆心,sin 303PN PB ∴==,PBE △是等边三角形,23PE =, 2333NE ∴=-=,3MO ∴=,2211641322MC AC ==+=, 223134R OC MO MC ∴==+=+=,∴球O 的表面积2464S R ππ==故答案为:64π 【点睛】本题考查了球与几何体的综合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化归和计算能力,(1)当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时,并且侧棱长为,,a b c ,那么外接球的直径2222R a b c =++2)当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时,先找底面外接圆的圆心,过圆心做底面的垂线,球心在垂线上,根据垂直关系建立R 的方程.(3)而本题类型,需要过两个平面外接圆的圆心作面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球心.14.【分析】由圆柱体积求得底面半径母线长设底面圆心为可得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对应三角形中求解可得【详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则母线长为由得设底面圆心为连接则所以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中所以故答案 6【分析】由圆柱体积求得底面半径,母线长,设底面圆心为O ,可得OEF ∠为异面直线AC 与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对应三角形中求解可得.【详解】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则母线长为2r ,由2216r r ππ⋅=得2r.设底面圆心为O ,连接OE ,OF .则//OE AC ,所以OEF ∠为异面直线AC ,EF 所成的角.在Rt OEF △中,2OF =,22OE =,23EF =. 所以6cos 3OE OEF EF ∠==. 故答案为:63.【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5.【分析】设球的半径为连接交于点取中点连接即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根据三棱锥体积可得间关系表示出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小值从而得到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因为三棱柱是且设球的半径为连接交于点取中点 解析:27π【分析】设AB a ,BC b =,球的半径为r ,连接1AC ,1A C 交于点O ,取AC 中点D ,连接BD ,即O 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根据三棱锥体积可得a b ,间关系,表示出r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r 的最小值,从而得到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如图,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 ,且90ABC ∠=︒,设AB a ,BC b =,球的半径为r ,连接1AC ,1A C 交于点O ,取AC 中点D ,连接BD ,则O 到三棱柱六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即O 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11322OD AA ==, 又因为三棱锥O ABC -3 即113332ab ⨯=,即12ab =, 所以2222223133322242a b r AD OD ab ⎛⎫⎛⎫+=+=+≥+=⎪ ⎪ ⎪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球O 的表面积最小值为2427S r ππ==, 故答案为:27π.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6.【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三棱锥P-ABC 分别计算其棱长可得答案【详解】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三棱锥P-ABC 可将此三棱锥放入棱长为2的正方体内如下图所示所以:BC=所以该三棱锥最长棱的长度为故 解析:3【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三棱锥P -ABC ,分别计算其棱长,可得答案. 【详解】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三棱锥P -ABC ,可将此三棱锥放入棱长为2的正方体内,如下图所示, 所以:2AB =,BC =2,22,23BP AC PC AP ====.所以该三棱锥最长棱的长度为23. 故答案为:23.【点睛】方法点睛:三视图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由几何体的直观图求三视图.注意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观察方向,注意看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2)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部分视图.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三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三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再看看给出的部分三视图是否符合.(3)由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要熟悉柱、锥、台、球的三视图,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结合空间想象将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17.【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球心的外心半径r 连接过作的平行线交于连接如图所示在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球心为 解析:20π【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O ,ABC 的外心1O 、半径 r , 连接1AO ,过O 作的平行线OE 交AD 于 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在ABC 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 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1,,R r OO 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ABC 的外心为1O 、外接圆的半径为r ,连接1AO ,过O 作平行线OE 交AD 于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则OA OD R ==,1O A r =,OE AD ⊥,所以E 为AD 的中点.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172sin 223BC r BAC ==∠,解得3348r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2222cos BC AB AC AB AC BAC =+-⋅⋅∠,可得2117963AB AB =+-⋅⋅,得4AB =.所以1122sin 344222ABC S AB AC BAC =⋅⋅∠=⨯⨯⨯=△. 因为11274233D ABC ABC V S AD AD -=⋅⋅=⨯⨯=△,所以14AD =.连接1OO ,又1//OO AD ,所以四边形1EAO O 为平行四边形,111428EA OO AD ===,所以22221114324588R OO AO ⎛⎫⎛⎫=+=+= ⎪ ⎪⎝⎭⎝⎭.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224π4π520πS R ===.故答案为:20π.【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及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线面关系求得外接球的球心和球半径,属于中档题.18.【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高:棱锥的高为:设外接球半径为R 解得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32a π 【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 【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 底面三角形的高:33a a ⨯=, 棱锥的高为:22236()32a a 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22263()()33R a R a =-+,解得64R a =,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6342a a ππ⎛⎫⨯= ⎪ ⎪⎝⎭; 故答案为:232a π.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球心的位置,在正四面体中求出球的半径.19.【分析】首先根据直观图可知其平面图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线边长为长接下来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 的长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把直观图还原成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得为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 解析:732【分析】首先根据直观图可知其平面图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线边长为长3,8AC BC ==,接下来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 的长,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把直观图还原成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得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角边的长3,8AC BC ==, 由勾股定理可得73AB =故三角形AB 73, 73. 【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图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斜二测画法的相关知识.20.【详解】试题分析:如图正方体ABCD-EFGH此时若要使液面不为三角形则液面必须高于平面EHD且低于平面AFC而当平面EHD平行水平面放置时若满足上述条件则任意转动该正方体液面的形状都不可能是三角形解析:15, 66⎛⎫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正方体ABCD-EFGH,此时若要使液面不为三角形,则液面必须高于平面EHD,且低于平面AFC.而当平面EHD平行水平面放置时,若满足上述条件,则任意转动该正方体,液面的形状都不可能是三角形.所以液体体积必须>三棱柱G-EHD的体积16,并且<正方体ABCD-EFGH体积-三棱柱B-AFC体积15 166 -=考点:1.棱柱的结构特征;2.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2 4【分析】(1)取PB边的中点E,即可证明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取BC边的中点G,由//DG AB,即可得到直线AB与平面PDC所成角即为DG与平面PDC所成角,再由等体积法求得22G PCDd-=,即可求得直线AB与平面PDC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解:(1)如图所示:取PB 边的中点E ,连,AE FE , 则三角形中位线可知://EF BC 且12EF BC =, 由题可知://AD BC 且12AD BC =, //AD EF ∴且AD EF =, 即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 //DF AE ∴又DF ⊄平面,PAB AE ⊂平面PAB ,故//DF 平面PAB ; (2)取BC 边的中点G , 则//DG AB ,且2DG AB ==,直线AB 与平面PDC 所成角即为DG 与平面PDC 所成角, 又1CDGS=,且易得DC PD =,所以11223622CDPSPC DF =⋅=⨯=由等体积法,1113633P CDG G PCD G PCD V V d ---==⨯=,得22G PCD d -=, DG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222= 故直线AB 与平面PDC 2.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体积法求出G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 22.(Ⅰ)证明见解析;(Ⅱ5 【分析】(Ⅰ)由中位线定理证明1//OM C D ,即可得线面平行;(Ⅱ)连1D O ,证明1D OD ∠为二面角1D AC D --的平面角, 在直角1D DO △中计算可得. 【详解】解:(Ⅰ)连1BC ,则M 也为1BC 的中点,又M 为BD 的中点,所以1//OM C D ,因为OM ⊄平面11DB C ,1C D ⊂平面11DC B ,所以直线//OM 平面11DB C ;(Ⅱ)连1D O ,因为ABCD 是菱形,所以DO AC ⊥,又1111ABCD A B C D -为直棱柱,底面为菱形,所以11D A D C =,而O 为AC 中点,所以1D O AC ⊥,所以1D OD ∠为二面角1D AC D --的平面角,因为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60BAD ∠=︒,所以1DO =,又12DD =, 由直棱柱知1DD DO ⊥,所以15DO =,所以115cos DO D OD D O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考查求二面角角,求二面角常用方法: (1)定义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证明,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可得;(2)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即可得二面角的余弦(注意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23.(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连接11B D ,设11111B D AC O ⋂=,连接1DO ,证明11B O DO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由题意可得平面11DA C ⊥平面11B D DB ,过点O 作1OH DO ⊥于H ,在矩形11B D DB 中,连接1OO ,可得1O OD OHD ∽△△,由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11B D ,设11111B D AC O ⋂=,连接1DO .。
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

高一年级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满分:150;时间:120分钟 )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 .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 .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 .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2.一个四面体共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其长分别为1,6,3,其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A .16πB .32πC .36πD .64π3.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其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A .4π B .3π C .2π D .π4.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 A.32π3 B .8π3 C .82π D .82π3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 cm 3B .12 cm 3 C.323cm 3 D .403cm 36.已知直线m ,n 是异面直线,则过直线n 且与直线m 垂直的平面( ) A .有且只有一个 B .至多有一个C .有一个或无数多个D .不存在7.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γ,α⊥β,则γ∥β B .若m ∥n ,m ⊂α,n ⊂β,则α∥β C .若m ∥n ,m ⊥α,n ⊥β,则α∥β D .若m ∥n ,m ∥α,则n ∥α8.在等腰Rt △ABC 中,AB =BC =1,M 为AC 的中点,沿BM 把它折成二面角,折后A 与C 的距离为1,则二面角C -BM -A 的大小为( )A .30°B .60°C .90°D .120°9.如图所示,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直线AB ,CD 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相交成60°10.已知如图,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 ⊥平面ABCDEF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CD ∥平面P AFB .DF ⊥平面P AFC .CF ∥平面P ABD .CF ⊥平面P AD11.在矩形ABCD 中,若AB =3,BC =4,P A ⊥平面AC ,且P A =1,则点P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为( )A.292 B .135 C.175 D .119512.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当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 .90°B .60°C .45°D .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14.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 15.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已知棱AC 的长为2,其余各棱长都为1,则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16.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 ②如果m ⊥α,n ∥α,那么m ⊥n . ③如果α∥β,m ⊂α,那么m ∥β.④如果m ∥n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试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方体ABCD -A′B′C′D′的棱长为a,连接A′C′,A′D,A′B,BD,BC′,C′D,得到一个三棱锥.求:(1)三棱锥A′-BC′D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比值;(2)三棱锥A′-BC′D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 A⊥AC,P A=6,BC=8,DF=5.求证:(1)直线P A∥平面DEF;(2)平面BDE⊥平面ABC.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过A作AF⊥SB,垂足为F,点E,G分别是棱SA,SC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平面ABC;(2)BC⊥SA.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长方形ABCD中,AB=3,AD=4.现将长方形沿对角线BD折起,使AC=a,得到一个四面体A-BCD,如图所示.(1)试问:在折叠的过程中,直线AB与CD能否垂直?若能,求出相应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求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为AC和PB上的点,它的直观图,正视图,侧视图如图所示.(1)求EF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2)求二面角B-P A-C的大小.答 案一.选择题1-12 DACDC BCCDD BC 二.填空题13. 2 14. 32 15. 3316.②③④三.解答题17.解析: 图中的几何体可看成是一个底面为直角梯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且棱柱的某个侧面在水平面上.直角梯形的上底为1,下底为2,高为1;棱柱的高为1.可求得直角梯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为1,1,2, 2.所以此几何体的体积V =S 梯形·h =12×(1+2)×1×1=32(cm 3).表面积S表面=2S 底+S 侧=12×(1+2)×1×2+(1+1+2+2)×1=(7+2)(cm 2).18.解析: (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A ′B =A ′C ′=A ′D =BC ′=BD =C ′D =2a ,∴三棱锥A ′-BC ′D 的表面积为4×12×2a ×32×2a =23a 2.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 2,故三棱锥A ′-BC ′D 的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比值为23a 26a 2=33. (2)三棱锥A ′-ABD ,C ′-BCD ,D -A ′D ′C ′,B -A ′B ′C ′是完全一样的. 故V 三棱锥A ′-BC ′D =V 正方体-4V 三棱锥A ′-ABD =a 3-4×13×12a 2×a =a33.19.证明: (1)在△P AC 中,D ,E 分别为PC ,AC 的中点,则P A ∥DE ,P A ⊄平面DEF ,DE ⊂平面DEF ,因此P A ∥平面DEF .(2)在△DEF 中,DE =12P A =3,EF =12BC =4,DF =5,所以DF 2=DE 2+EF 2,所以DE ⊥EF , 又P A ⊥AC ,所以DE ⊥AC .因为EF ∩AC =E ,所以DE ⊥平面ABC ,DE ⊂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 ⊥平面ABC . 20.证明:(1)因为AS =AB ,AF ⊥SB , 垂足为F ,所以F 是SB 的中点.又因为E 是SA 的中点, 所以EF ∥AB .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 所以EF ∥平面ABC . 同理EG ∥平面ABC . 又EF ∩EG =E ,所以平面EFG ∥平面ABC . (2)因为平面SAB ⊥平面SBC , 且交线为SB ,又AF ⊂平面SAB ,AF ⊥SB ,所以AF ⊥平面SBC .因为BC ⊂平面SBC ,所以AF ⊥BC .又因为AB ⊥BC ,AF ∩AB =A ,AF ⊂平面SAB ,AB ⊂平面SAB , 所以BC ⊥平面SAB .因为SA ⊂平面SAB ,所以BC ⊥SA. 21.解析: (1)直线AB 与CD 能够垂直.因为AB ⊥AD ,若AB ⊥CD ,AD ∩CD =D , 则有AB ⊥平面ACD ,AC ⊂平面ABCD ,从而AB ⊥AC . 此时,a =BC 2-AB 2=16-9=7, 即当a =7时,有AB ⊥CD .(2)由于△BCD 面积为定值,所以当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最大,即当平面ABD ⊥平面BCD 时,该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此时,过点A 在平面ABD 内作AH ⊥BD ,垂足为H , 则有AH ⊥平面BCD ,AH 就是该四面体的高. 在△ABD 中,AH =AB ·AD BD =125,S △BCD =12×3×4=6,此时V A -BCD=13S△BCD ·AH =245,即为该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22.解析:根据三视图可知:P A垂直平面ABCD,点E,F分别为AC和PB的中点.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且P A=4.(1)如图,取AB中点G,连接FG,GE,则FG∥P A,GE∥BC,所以FG⊥平面ABCD,∠FEG 为EF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在Rt△FGE中,FG=2,GE=2,所以∠FEG=45°.(2)因为P A⊥平面ABCD,BA⊂平面ABCD,CA⊂平面ABCD,所以P A⊥BA,P A⊥CA,所以∠BAC为二面角B-P A-C的平面角.又因为∠BAC=45°.所以二面角B-P A-C的平面角的大小为45°.。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底面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侧棱1AA 长为2,则点1B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为( )A .2217 B .22121 C .477D .4721 2.设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α,//m n ,则//n α; ②若m α⊥,//m β,则αβ⊥; ③若αβ⊥,n αβ=,m n ⊥,则m β⊥;④若//m n ,//αβ,则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是1CC 的中点,则点1C 到平面EBD 的距离为( ) A .3 B .6 C .5 D .224.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AA =,M 是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 与1A B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π6B .π4C .π3D .π25.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6cm ,该纸片上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E ,F ,G ,H 为圆O 上的点,ABE △,BCF △,CDG ,ADH 分别是以AB ,BC ,CD ,D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AB ,BC ,CD ,DA 为折痕折起ABE △,BCF △,CDG ,ADH ,使得E ,F ,G ,H 重合得到一个四棱锥.当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时,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63πB .253π C .643πD .1003π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为( )A .43B .2C .4D .6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A .24B .30C .47D .78.已知平面图形PABCD ,ABCD 为矩形,4AB =,是以P 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将PAD △沿着AD 翻折至P AD '△,当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163,此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4πD .32π9.《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步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棱1C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M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3B .BD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10D .直线1AC 与平面BDM 相交11.如图是某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48πB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体积为23π C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23π D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π12.已知在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4,42AB BD ==,若60BAD ︒∠=,则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为( )A .90︒B .60︒C .45︒D .30︒二、填空题1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点B 在以AC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PA ⊥平面,ABC AD PB ⊥,垂足为,D DE PC ⊥,垂足为E ,若3,2PA AC ==,则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14.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8,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5.在正三棱锥P ABC -中,E ,F 分别为棱PA ,AB 上的点,3PE EA =,3BF FA =,且CE EF ⊥.若23PB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1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_.17.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BC ∠=︒,13AA O ,已知三棱锥O ABC -3O 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18.点A 、B 、C 、D 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3AB BC AC ===,若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32,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19.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C ∈平面α,点,A B 在平面α的同一侧,且||23,||2AC BC ==.若,AC 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5,124ππ,则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20.已知点O 为圆锥PO 底面的圆心,圆锥PO 的轴截面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AB ,圆锥PO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该多面体由底面为正方形ABCD 的直四棱柱被截面AEFG 所截而成,其中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H 是线段EF 上(不含端点)的动点,36==FC EB .(1)证明://GH 平面ABCD ; (2)求H 到平面AEC 的距离.2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AB =,点M 是棱PD 的中点.(1)求证://PB 平面ACM ;(2)求三棱锥P ACM -的体积.2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底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EC ; (2)设1AP =,3AD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求证:平面PAC ⊥平面PBD .2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M 是棱PD 的中点.(1)求证://PB 平面AMC ;(2)若PD ⊥平面ABCD ,2AD PD ==,3BAD π∠=,求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25.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求证://AB EF ;(2)若CF AE ⊥,AB AE ⊥,求证:平面ABFE ⊥平面CDEF .26.在三棱锥P ABC -中,G 是底面ABC 的重心,D 是线段PC 上的点,且2PD DC =.(1)求证:DG//平面PAB ;(2)若PAB △是以PB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异面直线DG 与PB 所成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将点1B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转化为点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然后再利用等体积法11A A BC A ABC V V --=代入求解点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 【详解】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底面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侧棱1AA 长为2,所以可得1122==A B AC 1A BC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1A BC 7,由对称性可知,111--=B A BC A A BC V V ,所以点1B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等于点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所以11A A BC A ABC V V --=,又因为112772=⨯=A BC S △12332ABCS =⨯=111233⨯⨯=⨯⨯A BC ABC S h S △△,即2322177h == 故选:A.【点睛】一般关于点到面的距离的计算,一是可以考虑通过空间向量的方法,写出点的坐标,计算平面的法向量,然后代入数量积的夹角公式计算即可,二是可以通过等体积法,通过换底换高代入利用体积相等计算.2.D解析:D 【分析】①根据//n α或n ⊂α判断;②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③根据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判断;④利用线面角的定义判断.【详解】①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因此不正确;②若//m β,则β内必存在一条直线//m m ',因为m α⊥,所以m α'⊥,又因为m β'⊂,所以αβ⊥,正确;③若αβ⊥,n αβ=,m n ⊥,则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因此不正确;④若//m n ,//αβ,则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正确.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④. 故选:D . 【点睛】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判断,除了利用定理、公理、推理判断外,还常采用画图(尤其是画长方体)、现实实物判断法(如墙角、桌面等)、排除筛选法等;另外,若原命题不太容易判断真假,可以考虑它的逆否命题,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真假,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3.B解析:B 【分析】利用等体积法11C EBD D C EB V V --=,设点1C 到平面EBD 的距离为d ,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代入面积即求得d . 【详解】如图,利用等体积法,11C EBD D C EB V V --=,设点1C 到平面EBD 的距离为d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故22,5BD BE ED ===,如图,2215232h ED BD ⎛⎫=-=-= ⎪⎝⎭11223622EBDSBD h =⨯⨯=⨯= 又点D 到平面1C EB 的距离,即D 到平面11C CBB 的距离,为CD =2,111212EBC S=⨯⨯=, 由11C EBD D C EB V V --=得,1161233d =⨯⨯,故66d ==. 故选:B. 【点睛】 方法点睛:空间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常见方法: (1)定义法:直接作垂线,求垂线段长;(2)等体积法:利用三棱锥换底求体积,结合两个面积和另一个高求未知高,即得距离; (3)向量法:过点的一个斜线段对应的向量a ,平面法向量n ,则a n d n⋅=.4.D解析:D取AC 中点E ,连接1,A E BE ,先通过BE ⊥平面11ACC A 可得BE AM ⊥,再由1ACM A AE ≅可得1AM A E ⊥,即可得出AM ⊥平面1A BE ,即1AM A B ⊥.【详解】取AC 中点E ,连接1,A E BE ,ABC 为正三角形,BE AC ∴⊥,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BE ⊂平面ABC ,1CC BE ∴⊥,1ACCC C =,BE ∴⊥平面11ACC A ,AM ⊂平面11ACC A ,BE AM ∴⊥,在直角三角形ACM 和直角三角形1A AE 中,1,AC A A CM AE ==,1ACM A AE ∴≅, 1CAM AA E ∴∠=∠,12CAM A EA π∴∴∠+∠=,则1AM A E ⊥,1BE A E E ⋂=,AM ∴⊥平面1A BE ,1A B ⊂平面1A BE ,1AM A B ∴⊥,故异面直线AM 与1A B 所成角的大小为2π.【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证明AM ⊥平面1A BE 判断出1AM A B ⊥.5.D解析:D 【分析】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cm ,则2x OI =,62xIE =-,求出x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R ,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cm ,则2x OI =,62x IE =-, 因为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 所以246222x x x ⎛⎫⨯⨯-= ⎪⎝⎭,解得4x =. 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R ,如图,则QP QC R ==,22OC =16423OP =-= 所以()(22232RR =+,解得3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00433S ππ==(2cm ).故选:D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折叠,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解题关键在于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后,要明确变化的量和没有变的量,以及线线的位置,线面的位置关系,对于几何体的外接球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外接球的球心的位置.6.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结构,利用椎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四棱锥,该棱锥满足底面是直角梯形,且侧棱ED ⊥平面ABCD , 所以其体积为11(12)22232V =⨯⨯+⨯⨯=,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2)结合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利用体积公式求得结果.7.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的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高,再求几何体的体积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图中的四棱锥1P CDD E -, 由题得22437AD =-7 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4)676732⋅+⋅=.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通过三视图找几何体原图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拼凑法;(3)模型法.本题利用的就是模型法.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8.C解析:C 【分析】分析出当平面P AD '⊥平面ABCD 时,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取最大值,求出AD 、P A '的长,然后将四棱锥P ABCD '-补成长方体P AMD QBNC '-,计算出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进而可求得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取AD 的中点E ,连接P E ',由于P AD '△是以P '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 E AD '⊥,设AD x =,则1122P E AD x '==, 设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为θ,则四棱锥P ABCD '-的高为1sin 2h x θ=, 当90θ=时,max 12h x =, 矩形ABCD 的面积为4S AB AD x =⋅=,2111216433233P ABCD V Sh x x x '-=≤⨯⨯==,解得22x =.将四棱锥P ABCD '-补成长方体P AMD QBNC '-,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2226R P N P A P D P Q AD AB ''''==++=+=,则6R =,因此,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24R ππ=. 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9.D解析:D 【分析】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然后在CFG △中求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平面ABFE 中,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设1EF =,则3AB =,2BC CF AE ===,因为//EF AB ,//FG AE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2FG AE ==,1AG =,2BG =, 由于2ABC π∠=,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CG BC BG =+=所以,222CG CF FG =+,则2CFG π∠=.故选:D.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0.C解析:CA 通过平移,找出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直角三角形求余弦即可. B.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通过勾股定理说明是不是直角三角形.C.求出点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再求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D.可通过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详解】 设正方体棱长为2A. 取1BB 的中点为N ,则//BC MN ,则AM 与BC 所成角为AMN ∠ 由BC ⊥面11ABB A ,故MN ⊥面11ABB A ,故MN AN ⊥,在Rt ANM △中,5tan 2AMN ∠=,故2cos 3AMN ∠=B. BDM 中,5BM =,22BD =,5DM =,不满足勾股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C. AC BD ⊥,1AC BB ⊥,故AC ⊥面11BB D D ,1//CC 面11BB D D ,故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等于C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即为122d A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为θ210sin 5d BM θ===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0D.如图ACBD O =OM 为1ACC △的中位线,有1//OM AC故直线1AC 与平面BDM 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判定与证明:(1)对于异面直线的判定要熟记异面直线的概念:把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对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熟记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是关键.11.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和内切球的半径,再判断每一个选项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得几何体为下图中的三棱锥A BCD -,AB ⊥平面BCD ,AB =2CE DE ==,2BE =,由题得2CBD π∠=.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OE ⊥平面BCD , 连接,OB OA ,取AB 中点F ,连接OF .由题得12OE BF AB ===,所以2222,R R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43π⨯=,所以选项A 错误;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48ππ⨯=,所以选项C 错误;由题得AC AD ===所以△ACD △6=, 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则11111112446)243222232r ++⨯⨯+⨯⨯=⨯⨯⨯⨯所以2r,所以内切球的体积为34323π⨯=,所以选项B 错误; 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4()22ππ⨯=,所以选项D 正确.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一般有两种方法:模型法和解三角形法.模型法就是把几何体放在长方体中,使几何体的顶点和长方体的若干个顶点重合,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和长方体的外接球是重合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22212r a b c =++就是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如果已知中有多个垂直关系,可以考虑用此种方法.解三角形法就是找到球心O 和截面圆的圆心O ',找到OO '、球的半径OA 、截面圆的半径O A '确定的Rt OO A '△,再解Rt OO A '△求出球的半径OA .12.A解析:A 【分析】把1AD 平移到1BC ,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的夹角. 【详解】 连接1,BD B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 60,4BAD AB ︒∠==,4BD ∴=.又1BDD 为直角三角形,22211BD BD DD ∴=+,得14DD =,∴四边形11BCC B 为正方形.连接1BC 交1B C 于点O 11//BC AD ,BOC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由于11BCC B 为正方形, 90BOC ︒∴∠=,故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为90°.故选:A.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填空题13.【分析】由已知证明再由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可得证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可得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详解】由平面得又平面得又平面得而平面可得在中由得由得则由得又得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三棱锥体积的最解析:34【分析】由已知证明AE PC ⊥,再由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可得PE ,证明AD DE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AD DE ⋅的最大值,可得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 【详解】由PA ⊥平面ABC ,得PA BC ⊥,又BC AB ⊥,PAAB A =,BC ∴⊥平面PAB ,得BC AD ⊥,又AD PB ⊥,PB BC B ⋂=,AD ∴⊥平面PBC ,得AD PC ⊥,而DE PC ⊥,AD DE D ⋂=, PC ∴⊥平面ADE ,可得AE PC ⊥.在Rt PAC △中,由2PA AC ==,得4PC =.由Rt PEA Rt PAC ∽,得PE PA PA PC =,则21234PA PE PC ===,由3PE =,PA =23AE =,又AD DE ⊥,2223AD DE AE ∴+==,得2232AD DE AD DE =+≥⋅, 即32AD DE⋅(当且仅当AD DE =时等号成立), ∴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是1111333323224AD DE PE ⨯⨯⨯=⨯⨯⨯=.故答案为:34. 【点睛】方法点睛: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14.【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的中心为计算得出为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的底面的中心为连接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则由于 解析:36π【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计算得出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连接PE 、AC 、BD ,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a ,则2AC BD a ==,由于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则PE ⊥平面ABCD , 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45PAC PCA ∠=∠=, 所以,PAC △是以AP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知,PBD △是以BPD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C 的中点,1222PE AC a ==,2ABCD S a =正方形, 2311221833P ABCD ABCD V S PE a -=⋅=⨯==正方形,解得32a =,23PE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22PE AC BD ==,即PE AE BE CE DE ====,所以,E 为正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 球E 的半径为3r PE ==,该球的表面积为2436r ππ=. 故答案为:36π.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 15.【分析】证明与垂直得线面垂直从而得正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得三条侧棱的平方和为外接球直径的平方求得球半径后可得球体积【详解】∵∴∴又∴取中点连接如图由于是正三棱锥∴而平面∴平面又平 解析:36π【分析】证明PB 与,CE AC 垂直得线面垂直,从而得正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得三条侧棱的平方和为外接球直径的平方,求得球半径后可得球体积.【详解】∵3PE EA =,3BF FA =,∴AE AF AP AB =,∴//EF PB ,又CE EF ⊥,∴PB CE ⊥,取AC 中点D ,连接,PD BD ,如图,由于P ABC -是正三棱锥,∴,PD AC BD AC ⊥⊥,而PD BD D ⋂=,,PD BD ⊂平面PBD ,∴AC ⊥平面PBD ,又PB ⊂平面PBD , ∴AC PB ⊥,∵AC CE C =,,AC CE ⊂平面PAC ,∴PB ⊥平面PAC , 而,PA PC ⊂平面PAC ,∴,PB PA PB PC ⊥⊥,同理正三棱锥中,PA PC ⊥. 设三棱锥P ABC -外接球半径为R ,则22222(2)3(23)R PA PB PC =++=⨯,3R =,球的体积为343363V ππ=⨯=. 故答案为:36π.【点睛】结论点睛: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外接球的球心,三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当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垂直时,可以把三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而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三棱锥外接球的直径.16.【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解得 解析:414π 【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2221(2)t t =+-,解得54t =, 设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为O ,则OH ⊥底面,且1OH =, 则22541()144r =+=所以41414().164S ππ=⨯⨯= 故答案为:414π 【点睛】 关键点点睛:球心与底面外接圆圆心连线垂直底面,且OH 等于棱锥高的一半,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径,由面积公式计算即可.17.【分析】设球的半径为连接交于点取中点连接即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根据三棱锥体积可得间关系表示出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小值从而得到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因为三棱柱是且设球的半径为连接交于点取中点 解析:27π【分析】设AB a ,BC b =,球的半径为r ,连接1AC ,1A C 交于点O ,取AC 中点D ,连接BD ,即O 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根据三棱锥体积可得a b ,间关系,表示出r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r 的最小值,从而得到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 ,且90ABC ∠=︒,设AB a ,BC b =,球的半径为r ,连接1AC ,1A C 交于点O ,取AC 中点D ,连接BD ,则O 到三棱柱六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即O 为三棱柱外接球球心,11322OD AA ==, 又因为三棱锥O ABC -3 即113332ab ⨯=,即12ab =, 所以222222313332224a b r AD OD ab ⎛⎫⎛⎫+=+=+≥+= ⎪ ⎪ ⎪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所以球O 的表面积最小值为2427S r ππ==,故答案为:27π.【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8.【分析】先由题意得到的面积以及外接圆的半径记的外接圆圆心为为使四面体体积最大只需与面垂直由此求出设球心为半径为根据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列出等式求出球的半径即可得出结果【详解】根据题意知是一个等边三 解析:254π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ABC 的面积,以及ABC 外接圆的半径,记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Q ,为使四面体ABCD 体积最大,只需DQ 与面ABC 垂直,由此求出2DQ =,设球心为O ,半径为R ,根据AQO 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列出等式,求出球的半径,即可得出结果.【详解】根据题意知,ABC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221333 3322S ⎛⎫=-= ⎪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131260r ==,记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Q ,则1AQ r ==; 由于底面积ABC S 不变,高最大时体积最大,所以DQ 与面ABC 垂直时体积最大,最大值为1332ABC S DQ ⋅=,2DQ ∴=, 设球心为O ,半径为R ,则在直角AQO 中,222OA AQ OQ =+,即2221(2)R R =+-,54R ∴=, 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2525444S ππ⎛⎫== ⎪⎝⎭. 故答案为:254π. 【点睛】思路点睛:求解几何体与球外接问题时,一般需要先确定底面外接圆的圆心位置,求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根据球的性质,结合题中条件确定球心位置,求出球的半径,进而即可求解. 19.【分析】由题意可得AB 的轨迹得到当ACBC 与轴l 共面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sin ∠ACB 的范围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答案【详解】∵AC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且|AC|=2|BC|=2则A 解析:[3,3] 【分析】由题意可得A ,B 的轨迹,得到当AC 、BC 与轴l 共面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sin ∠ACB 的范围,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答案.【详解】∵AC ,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512π,4π,且|AC |=23,|BC |=2, 则A ,B 分别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圆周上运动,当直线AC ,BC 与轴l 在同一平面内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于是,有63ACB ππ≤∠≤, ∴sin 6π≤sin ∠ACB ≤sin 3π,即12≤sin ∠ACB ≤3 而ABC 的面积S =12|AC |⋅|BC |⋅sin ∠ACB =3∠ACB . ∴33S ≤≤.故答案为:[3,3]【点睛】关键点睛:根据题意得到A ,B 的轨迹,利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0.【分析】由题意知圆锥的轴截面为外接球的最大截面即过球心的截面且球心在上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有即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为R 进而求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设外接球球心为连接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依题意可得在中有即解得故 解析:163π 【分析】由题意知圆锥PO 的轴截面为外接球的最大截面,即过球心的截面且球心在PO 上,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有Rt AO O '△,即222O A AO O O ''=+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为R ,进而求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设外接球球心为O ',连接AO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依题意可得1AO =,3PO =,在Rt AO O '△中,有222O A AO O O ''=+,即)22213R R =+,解得3R =, 故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164433S R πππ==⋅=. 故答案为:163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圆锥体的外接球面积,由截面是等边三角形,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球半径,进而求外接球面积,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6.【分析】(1)取BC 的中点M ,连接HM ,DM .证明四边形DGHM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线面平行;(2)由H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F 到平面AEC 的距离的一半,先求出F 到平面AEC 的距离,用体积法可求得F 到平面AEC 的距离.【详解】(1)证明:取BC 的中点M ,连接HM ,DM .因为该多面体由底面为正方形ABCD 的直四棱柱被截面AEFG 所截而成,所以截面AEFG 是平行四边形,则4=-=DG CF EB .因为36==FC EB ,所以1(26)42=⨯+=HM ,且DG//FC//HM , 所以四边形DGH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GH //DM .因为DM ⊂平面ABCD ,GH ⊄平面ABCD ,所以//GH 平面ABCD .(2)解:连接HA ,HC ,AF ,记F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d ,则H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2d . 在CEF △中,6EF =,高为4,所以CEF △的面积为164122⨯⨯=. 因为三棱锥A CEF -的高为4,所以A CEF -的体积为1124163⨯⨯=. 在ACE 中,42AC =,25AE CE ==,所以ACE 的面积为22142(25)(22)462⨯⨯-=. 因为A CEF -的体积与F ACE -的体积相等,所以146163⨯⨯=d ,所以26d =.故H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6.【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考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作出点到平面的垂线段,求出垂线段的长;(2)用体积法计算;(3)空间向量法:求出平面外的点到平面内任一点连线的向量在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上投影的绝对值.22.(1)证明见解析;(2)23. 【分析】(1)连接BD 交AC 于点O ,由中位线定理得//OM PB ,从而得证线面平行; (2)由M 是PD 中点,得12M ACD P ACD V V --=,求出三棱锥P ACD -的体积后可得. 【详解】。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共80分,每小题4分)1,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n 的取值为( )A ,4;B ,4,6;C ,4,6,7 ;D ,4,6,7,8。
2,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B ,a ⊂α、b ∥α ;C ,a ⊥α、b ⊥α;D ,a ⊂α、b ⊥α。
3,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外的任意一点,则( )A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B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C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D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异面。
4,与空间不共面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 )个A ,3 ;B ,5 ;C ,7;D ,4。
5,有空间四点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 ,必有三点共线;B ,至少有三点共线;C ,必有三点不共线;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过直线外两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可有( )个A ,0;B ,1;C ,无数 ;D ,涵盖上三种情况。
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为n 边形,则( )A ,3≤n ≤6 ;B ,2≤n ≤5 ;C ,n=4;D ,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a 、b 为异面直线,那么( )A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a 、b ;B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平行;C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垂直于a 、b ;D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垂直。
9,a 、b 为异面直线,p 为空间不在a 、b 上的一点,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②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③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④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⑤过点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DD BCBDD D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7、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 ,则1分
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 3分
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 5分
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 6分
又圆台的侧面积 8分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6、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 ,腰和上底边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B. C. D.
8、若直线l∥平面 ,直线 ,则 与 的位置关系是()
于是 9分
即 为所求. 10分
18、证明: 面 , 面
面 6分
又 面 ,面 面 ,
12分
19、证明: 1分
又 面 4分
面 7分
10分
又
面 12分
20、解:如图,设所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为 .
在 中,
, 3分
所以 , 6分
于是 10分
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 12分
21、证明:(1)连结 ,设
连结 , 是正方体 是平行四边形
北京新英才学校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平面 和平面 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2.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棱台B、棱锥C、棱柱D、都不对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6分
(Ⅱ)由(Ⅰ)知,BE⊥EF,又平面BEF⊥平面ACD,
∴BE⊥平面ACD,∴BE⊥AC.9分
∵BC=CD=1,∠BCD=90°,∠ADB=60°,
∴ 11分
由AB2=AE·AC得 13分
故当 时,平面BEF⊥平面ACD.14分
正侧3、在正方体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与 成 角D、 与 成 角俯
4、正三棱锥 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如果E、F分别为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角为()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且 2分
又 分别是 的中点, 且
是平行四边形4分
面 , 面
面 6分
(2) 面 7分
又 , 9分
11分同理可Leabharlann ,12分又面 14分
22、证明:(Ⅰ)∵AB⊥平面BCD,∴AB⊥CD,
∵CD⊥BC且AB∩BC=B,∴CD⊥平面ABC.3分
又
∴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EF⊥平面ABC,EF 平面BEF,
17、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C1O∥面AB1D1;(10分)
1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AB=5,点D是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CD和B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12分)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Ⅱ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12、13、14、
三、解答题(共4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5、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10分)
16、已知E、F、G、H为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EH∥FG。求证:EH∥BD。(12分)
A、l∥ B、 与 异面C、 与 相交D、 与 没有公共点
9、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A、B、C、D、
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正方体 中,平面 和平面 的位置关系为
15、已知 垂直平行四边形 所在平面,若 ,平行则四边形 一定是.
16、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_时,有A1B⊥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