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考试大纲-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883环境化学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化学考试科目代码:[883]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大气环境化学
a: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b: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c:大气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过程: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的光化学转化
d:酸沉降的化学过程:硫氧化物等的化学转化
e: 重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硫酸烟雾、酸雨2) 水环境化学
a:水的结构特征及相关特性
b: 水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c:水中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
d: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吸附、挥发、水解、光解、分配、生物富集、生物降解等
e: 水质模型,流域水质模拟
3) 土壤环境化学
a: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组成、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b: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c: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机制
d: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4)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a: 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b: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c: 金属元素的生物甲基化
d: 污染物质的毒性
5)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
a: 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题型结构
a: 概念题(30分)
b: 简答题(30分)
c: 论述题(50分)
d: 应用题(40分)
四、参考书目
戴树桂,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 -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微生物学》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环境微生物学》是中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自主命题、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在环境微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考查考生应用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与处理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的能力。
II.考查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重点考查考生应用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与处理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要求考生:(1)掌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准确、恰当地理解和使用本课程的专业术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简要分析某一具体问题。
(3)运用有关原理,结合特定的环境条件或污染背景,灵活、全面运用所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综合分析具体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约60%环境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约40%Ⅳ.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 20分(20空,每空1分)2、名词解释题 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3、简答题 60分(6小题,每小题10分)4、案例分析题 10分(1小题,每小题10分)5、论述题 40分(2小题,每小题20分)Ⅴ.考查内容绪论(一)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任务;(二) 有关微生物的基本分类、基本特征及其命名法。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一)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二) 病毒的繁殖过程、噬菌体的培养特征、溶原性;(三) 病毒的培养和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菌等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培养特征及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关概念;(二) 细菌的培养方法、菌落特征的指示意义及其表面一般带负电荷的基本特征;(三) 极端环境生活的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用。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_52790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教学参考书: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一章绪论要求掌握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掌握污染物在环境各圈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内容一、环境化学二、环境污染物及迁移转化规律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要求掌握大气结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掌握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了解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问题。
内容一、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二、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第三章水环境化学要求要求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沉淀一溶解、氧化一还原、配合作用、吸附一解吸、絮凝一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原理计算水体中金属存在形态,确定各类化合物溶解度,以及天然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计算。
了解颗粒物在水环境中聚集和吸附一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分配、挥发、水解、光解和生物降解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内容一、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二、水中无机物的迁移转化三、水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要求要求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内容一、土壤的组成与性质二、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的迁移三、土壤中农药的迁移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要求要求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耗氧和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若干元素的微生物转化;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转化速率;毒物的毒性、联合作用和数突变、致癌及抑制酶活性等作用。
要求了解有关重要辅酶的功能;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
内容一、污染物在体内的运转二、污染物质的生物富积、放大和积累三、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四、污染物质的毒性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要求要求了解这些典型污染物的来源、用途和基本性质,掌握它们在环境中的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
841环境化学复习大纲

841《环境化学》复习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天然水体的组成与性质,溶解和沉淀,氧化和还原,配合作用及固液界面间相互作用等基本环境化学过程,主要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归宿模式;掌握大气的基本性质和组成,污染物的源与汇,大气中主要的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以及大气颗粒物性质等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并了解当前全球关注的大气问题的环境化学机制。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环境化学》(第二版),王晓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环境化学概述掌握:环境化学概念、学科特点、研究内容。
熟悉:环境化学分支学科及发展动向。
第二部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成掌握:天然水的基本性质,天然水体重金属形态浓度的计算,封闭及开放体系碳酸的平衡及碳酸化合物的计算方法,碱度酸度的概念及碱度酸度的调节,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以及水体的缓冲能力的估算。
熟悉:天然水化学组分的来源、天然水的分类法、水的硬度。
第三部分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掌握:天然水中各类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及作图,应用所学原理判断水的稳定性。
熟悉:溶解和沉淀作用在水环境中的意义、水溶液中不同固相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掌握:腐殖质的基本性质及配合作用,天然水中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螯合剂NTA的配合作用。
熟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第五部分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掌握:电子活度的概念,pE、平衡常数和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天然水的氧化还原限度、天然水中主要污染物的pE和Eh的计算以及pE-pH和pE-pC图的制作。
熟悉:相对反应趋势和氧化还原平衡、无机硫的氧化还原转化、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环境化学》课程考纲(精)

《环境化学》课程考纲Environmental Chemistry考试性质:本课程是研究生业务考试课。
考试内容: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内容1.环境化学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2.环境化学基本概念水环境化学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颗粒物微界面过程、颗粒物聚集、溶解与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3.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4.水质模型简介(氧平衡模型、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有机有毒物的归趋模型)。
大气环境化学1.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2.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3.大气污染数学模式简介(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模式、大气污染箱式模式、大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
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2.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重金属、氮磷);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2.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3.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4.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有机物的降解);5.污染物质的毒性;6.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1.重金属元素(汞、砷)形态;2.微生物对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3.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考试要求:在考试过程中,主要考察硕士报考者对污染物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与水平)、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积累等归趋行为及效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涉及这些污染物在水、大气、土壤、生物体和反应器中的化学过程及机理;同时具有应用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一些较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思维和潜力。
此外要求学生对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的深入理解,并且对环境化学的热点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有一定了解。
环境化学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5*3’)1.环境污染:(PPT)人类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干扰和侵害,如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
具体地说:环境污染就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土壤和动植物污染并达到有害的程度。
(课本)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分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大部分污染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
4.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SO2 、NO等。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O3)、硫酸盐颗粒物等。
7.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有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8.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影响。
9.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为成对电子的碎片。
大气中常见的自由基如HO.,HO2.,RO.,RO2.,RC(O)O2.10.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或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的现象。
12.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附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Chapter 11、现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哪些?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环境化学的分支。
环境分析化学、各圈层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化学。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性?(1)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a. 按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b.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c.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d. 按人类社会活动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污染等(2) 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主要特性是:持久行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4、优先控制污染物及其种类在众多污染物中被筛选出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控制物包括如下几类: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黑名单”中,共有14类,68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其中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12类,58种,占总数的85.29%,•Chapter 21、大气层的化学分层﹤86 km、匀和层或湍流层86~90km、90km~110km、> 120km、非匀和层、外大气层500km以上。
2、温室气体的种类(举例)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CFC 11、CFC 12、四氯化碳。
3、酸沉降化学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到地表(干沉降)的过程。
湿沉降 (wet deposition)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
环境化学(双语)复习提纲

1、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本底(environmental background):环境本底是指自然环境在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各种环境要素中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基线含量,也即人类活动干扰前的环境状态下,地球生物圈中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原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
同一环境要素在不同的地理、地质环境中,自然背景值是不同的。
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也有自然界释放的物质。
源(source)和汇(sink):源就是产生来源,汇就是消耗处.即一个是成分的来路,一个是去路Chapter-11、Structur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根据温度的变化梯度分层Troposphere(对流层):0-12km;stratosphere(平流层):12-50km;mesosphere (中间层):50-85km ;thermosphere (热层):85km+2、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主要有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湍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现象以及污染源本身的特性等。
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的影响:海陆风、城郊风、山谷风。
3、Process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Primary Process :初级过程包括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基本步骤为 A + h γ→A*Secondary process :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环境化学知识点拟稿考试内容

第一章1.环境污染因子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其中化学污染占比最高,可以达到80%-90%。
第二章2.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光化学反应定义:指的是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发生的化学反应。
4.大气中存在的自由基中氢氧自由基(HO·)、过氧羟基自由基(HO2·)最为重要。
5.氢氧自由基(HO·)的重要来源是大气中臭氧(O3)的光解,HNO3和H2O2的光解也是大气中氢氧自由基(HO·)的重要来源之一。
6.醛类的光解是大气中H02·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之一。
7.甲基是大气中存量最多的烷基,主要来源于乙醛和丙酮的光解。
8.气溶胶的形成机制:气溶胶粒子的成核是通过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
气体向微粒的转化过程,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可分成以下四个阶段:①均相成核或非均相成核,形成细粒子分散在空气中;②在细粒子表面,经过多相气体反应,使粒子长大;③通过布朗凝聚和湍流凝聚,粒子继续长大;通过干沉降和湿沉降清除。
9.按气溶胶粒子大小分类:粒径大于30微米的粒子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称为飘尘(又称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微粒称为细粒子。
10.简述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及其特性:气溶胶粒子概括为三模态模型,即粒径小于0.05μ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粒径在0.05-2um 范围的粒子为积聚模;粒径大于2μm的粒子称为粗粒子模。
1)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称成核型。
2)积聚膜——粒径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
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841+环境化学】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附件2: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环境化学科目代码:841适用学科(环境化学)专业(环境化学)……………………………………………………………一、考试性质环境化学是为我校招收环境科学类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自命题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环境科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能够掌握大气,水,土壤及生物体内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能够基于以上科学原理和方法,预测、分析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并利用科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填空题10%;选择题25%;简答题20%;计算题30%;论述题15%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存在及其转归一、大气环境化学(一)、大气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1.大气层主要成分及结构2.大气层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二)、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1.逆温层2.大气稳定度3.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三)、大气颗粒物1.大气中自由基反应及其来源2.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的转化3.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酸性降水,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损耗二、水环境化学(一)、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1.天然水的组成及基本特征2.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及存在形态3.水中营养元素及水体富营养化(二)、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水与颗粒物之间的迁移2.水中颗粒物的聚集3.溶解和沉淀4.氧化还原5.配合作用(三)、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1.分配作用2.挥发作用3.水解和光解4.生物降解作用三、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的组成与性质2.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四、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2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3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4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和毒性第二部分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益(一)、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二)、重金属元素(三)、有机污染物第三部分受污染环境的的修复(一)、生物修复技术(二)、化学修复技术(三)、物理修复技术五、参考书目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六、特殊说明带计算器。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要求
1.熟悉基本概念:自由基、光化学烟雾、硫酸型烟雾、温室气体、温室效应、逆温、大气稳定度、PM10、PM2.5。
2.熟悉:大气层的主要组成与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3.掌握:辐射逆温的形成与特点、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5.掌握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机制。
6.了解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7.熟悉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运动过程与毒性
考试内容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1.了解生物转化中的酶及其组成。
2.熟悉重要辅酶的功能。
3.熟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4.掌握: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的转化过程。
5.掌握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现象产生的机理、特征与危害。
6.熟悉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途径。
(二)水环境化学
考试内容
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在形态、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考试要求
1.了解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在形态、水中营养元素种类。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科目代码及名称
考试大纲
823环境化学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对环境化学主要内容: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运动过程与毒性等的了解情况。要求考生准确记忆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计算,并能妥善运用到综合题目的处理中。
二、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2.熟悉水体富营养化、分配作用、水解作用、生物富集、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光敏化作用、共代谢等基本概念。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

一、名词解释1、生物修复: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污染物。
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2、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平均含量。
3、生物甲基化:在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为甲基所取代或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甲基分子的过程。
汞等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甲基金属的毒性大为增强。
4、地方性砷中毒: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体摄入过量砷引起皮肤角化、色素沉着、癌变等症状的慢性中毒疾病。
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6、环境激素:对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生干扰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7、血脑屏障: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由介于血循环与脑实质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
8、胎盘屏障:污染物质由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必须通过由数层生物膜组成的胎盘称为胎盘屏障。
9、肠肝循环: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该现象称为肠肝循环10、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1、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2、生物积累: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3、BCF(生物浓度系数):即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14、辛醇-水两相分配系数(Kow):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
中南大学环境工程考研指定书目

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课初试复习建议:1、首先大家要明确专业课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合适,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和研招办的指导老师建议从5月前后要进行专业课基础知识的复习。
将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大致复习一遍,对专业课的总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全年的复习规划2、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信息和资料是非常重要,最重要的专业课资料是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指定的参考书、参考教材、历年考研真题;其次是权威导师的笔记和讲义,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准确把握复习重点,理清复习思路,考生往往这方面的准备差距很大,是影响专业课分数高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把握考研专业课信息的公布,每年八月份研究生院的网站上会公布最新的考研参考书,考试科目,考研大纲、指定教材、导师信息等招生信息;不要乱用辅导资料,资料的真伪一定要学会辨别。
笔记讲义一定要是导师的,才会有帮助,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考研科目都是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我们收集的笔记和讲义也都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最权威的导师的笔记和讲义。
大家在购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确认下是否手写的,手写笔记比较真实,而打印版的笔记多为在网上下载的,作为某些资料贩子骗取黑心钱的手段,每年在论坛上发帖子、淘宝上开店铺的小商贩都会在网上下载一些笔记、讲义习题进行出售,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笔记是打印版,购买前大家要仔细的问清楚。
易考网的创办完全是出于团队成员深厚的考研情结。
易考网起誓坚决抵制假资料及过时的资料对考研学子的误导。
中南大学97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中南大学97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 中南大学97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三套。
中南大学978环境工程原理考研内部重点模拟题为易考教育独家资料,由易考教育请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权威导师编写,重点参考了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该科目历年真题、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该科目的题库,并根据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年度考研重点和考研大纲进行编写而成。
828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武汉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828)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 考试性质《环境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2. 评价目标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3. 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以概念、分析、计算题为主。
4. 参考书目(1)《环境化学》, 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环境化学》,何燧源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二、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满分150分)第一章绪论(10分)1.认识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研究内容、特点、任务;2.了解环境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动向;3.熟悉环境污染物的类别;4.掌握人类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40分)1.了解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逆温概念及逆温带来的不利;2.掌握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大气中重要的光离解,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5.掌握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了解两种烟雾的危害,熟悉两种烟雾之间的异同;6.掌握酸性降水的概念、化学组成、PH界限,认识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了解PH背景值,背景点的知识,熟悉酸雨的危害;7.了解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表面性质和化学组成,认识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其源和汇,熟悉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8.掌握温室气体及温室效应的概念,熟悉温室效应的危害和防治对策,尤其应对CO2以外的温室气体加以重视;9.了解臭氧层的位置、浓度、厚度、作用、形成过程等基本知识,掌握臭氧层损耗的机理,认识臭氧层耗损的危害及保护臭氧层的措施;10.了解描述大气污染的数学模式。
湖南自考环境化学课程复习资料( X页).doc

《环境化学》课程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个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占80% -90 % o2、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简介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我国当前优先考虑的几大环境化学问题。
%1主要研究内容: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我国优先考虑的几大问题: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问题;以大气颗粒物和SO2 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问题。
4、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等四方面。
5、污染物的环境效应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
6、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等。
7、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8、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环境生物效应。
9、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生活和交通运输。
10、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和生物的物质。
11、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所引起的污染。
12、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或新物质)的过程。
13、化学污染物的“三致”作用就是指:致突变作用、致癌变作用和致畸变作用。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根据大气的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
2、大气逆温可分为近地层逆温和自由大气逆温两种其中近地面层的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等;自由大气的逆温有乱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环境化学考试是为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环境化学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环境化学理论分析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等相关问题的能力。
II.考查目标
环境化学考试涵盖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以及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内容,要求考生:
(1)掌握的再现本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和解释本学科的专业术语。
(3)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4)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环境化学过程的计算。
(5)运用有关原理,分析有关的环境化学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约5%
大气环境化学,约25%
水环境化学,约30%
土壤环境化学,约16%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约16%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约8%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0 分
问答题 55分
综述题 20分
计算题 35分
Ⅴ.考查内容
1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与特点。
环境污染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大气环境化学
2.1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大气的主要成分。
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NO x、CO2、碳氢化合物、含卤化合物)的来源、消除方式与危害。
2.2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辐射逆温层。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2.3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自由基化学基础,包括自由基的概念与产生方法,自由基反应的分类,自由基链反应。
光化学反应基础,包括光化学反应过程,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解。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HO、HO2·, R·, RO·, RO2·)的来源。
NO x的气相转化。
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醚、醇、酮、醛)的转化。
光化学烟雾的性质、形成和控制对策。
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
酸性降水。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2.4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3 水环境化学
3.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天然水的碳酸平衡。
水中营养元素及水体富营养化。
3.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包括水中颗粒物的类别、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
水中胶体颗粒聚集的原理和方式。
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的溶解和沉淀平衡的概念和计算。
氧化还原,包括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和计算,pE-pH的理解与应用,无机铁的lgc-pH图的绘制、理解与应用。
配合作用,包括配合稳定常数的定义,配合平衡的计算。
3.3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的主要方法相关的概念、定义。
有机污染物水解速率常数的计算及其与pH值的关系。
4 土壤环境化学
4.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组成。
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土壤吸附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4.2 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
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几种机制。
5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5.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生物膜的结构。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2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转运
污染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蓄积的基本概念
5.3 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的基本概念。
5.4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中的酶。
重要辅酶的功能。
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
5.5污染物质的毒性
毒物与毒物的毒性。
毒物的联合作用。
毒作用的过程。
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6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6.1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的概念。
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
强化生物修复的主要类型。
6.2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的概念。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过程和机理。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