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种教学尝试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种教学尝试与思考
内容提要: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文中,长篇幅的文章不在少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试图对自己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所做的“长文短教”的教学尝试作一个小结,并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引发出一些带普遍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三个维度的目标主体性创造性教学尝试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长篇幅的课文明显增加,面对课时未变,容量增大的现状,我们一线教师常常束手无策。依葫芦画瓢,按教参上的方案讲授,总感觉课时太少,效果不好;教完后,学生对课文印象不深,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均大打折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领会《新课标》精神?如何处理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路作用?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种尝试,现小结如下,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学尝试
课例一:《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全文共七章,篇幅很长,感情复杂,意
蕴深厚。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节选了其中的第一和第六章组成一篇自读课文,按我们备课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的授课计划,只能安排一个课时。考虑到本文文质兼美,而且在高二语文教材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中又有节选,所以我计划“毕其功于一役”。可是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既费时又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若只停留在相对肤浅的感性层面上去理解,就无法探究到其中的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新课标》指出:“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于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头准备,集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
1、提早三天布置预习,将全文打印下发给学生,设计七道预习题,引导学生充分熟悉文本;
2、提供相关网址及陈思和等人的评介文章,供学生参考;
3、写一篇读后感,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对文章给你的某一启示尽可能讲深一点讲透一点;
4、教师及时批改后,课前发给学生;
课堂操作:
1、课堂上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渲染课堂气氛,然后由学生介绍作者,了解史铁生的经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请同学自由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和启示;
3、请几个观点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宣读其研读心得,并回答同学的提问与质询;
4、每宣读完一篇文章,都请同学们补充,教师及时评点;
5、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这个尝试与探索使学生很兴奋,课堂气氛很活跃。大家深深地被史铁生的经历打动了,被他深邃博大又痛苦的内心世界感动了,对教材自然有了更深的领悟,由此引发出的启示也很多,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欲望的思辩,有对生命的思索,有对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的鉴赏等。我感到,他们走近甚至走进了史铁生的心灵,从他顽强、执着的信念中汲取到力量。赶巧,去年全市统一的语文期末考试中就选择了这篇文章之中的片断作为阅读材料,结果我任教的两个班在这一块的得分率很高,总体成绩在八个平行班中也有较大优势,并且超过了市平均水平,这在我们这个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中学并不多见。这个小小的成功更增进了我大胆尝试新教法的热情。
《新课标》指出:“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选择的切入点正是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前提,以阅读带写作,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学生从写作角度筛选信息,理解吸收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思维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在课堂交流阶段,着重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我想这应该是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吻合的。
(同类课型的推广设想:《祝福》——专题研讨:祥林嫂究竟是被谁害死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专题研讨:杜十娘悲剧意义的探讨;均可以采用事先写好读后感,再在课堂上交流的方法。)
课例二:《失街亭》
《三国演义》是一部宏篇巨著,教材节选部分《失街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而人物鲜明的个性在街亭失守这一情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可是,要深刻理解人物形象,就要首先通过文字感知形象,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普遍缺少将长篇幅的文字转换成连贯的图像的能力。为此,我把切入点选在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街亭失守》的片断上。具体操作如下:课前准备:
利用周五团队活动课由科代表负责组织观看影碟,重点场景至少回放一次。晚自修时间每人写一篇观后感,要求先复述故事,然后针对故事本身的内容或者人物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想。作业上交后,学生利用周末通读《失街亭》原文,熟悉材料,围绕“马谡该不该杀”展开思辩,准备下周一的课堂“超级辩论赛”。(这是笔者从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的示范课中借鉴来的课堂组织形式,因其规则有别于常规辩论赛,故冠之以“超级”。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通过抽签或直接指定决定正反方,各自围绕自身立场搜集材料,准备论据。在辩论会上,正反双方交替发言,申述立场和理由,发言者不得重复,材料不得重复,只作自身的申述,不做攻辩,一条理由记一分,人员重复不得分,材料重复不得分,积分多者为胜方。为了便于内容的拓展延伸,此前我特别规定学生可以从《三国演义》原著中广泛地搜集佐证材料,譬如马谡或诸葛亮一贯的表现,杀马谡所产生的后续影响或类似事件的不同处理方案等)
课堂操作:
1、学生谈对《三国演义》、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2、超级辩论:马谡该不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