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育概论: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研究范畴:①体育的概念和本质;②体育的目的与价值目的;③体育过程与规律;④体育途径;⑤体育手段和方法;⑥体育科学;⑦体育文化;⑧体育体制;⑨体育发展趋势。

2.体育概论学科定位: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3.体育学: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问,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的反映出体育

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便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研究内容:①体育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②对体育的总体认识;③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

④体育的结构;⑤体育方法;⑥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⑦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⑧现代中国

体育的发展及中国体育的未来。

4.1996年,我国把体育升格为一级学科。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体育基本理论

及其规律的研究。

5.体育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和要求:①提示知道;②阅读、准备讨论;③讨论和总结;④让学生分担题

目,撰写专题短篇文章;⑤引导学生做推敲工作。

6.“体育”:18世纪60年代,“体育”一词在法国出现。1762年,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出版,

其中用“体育”一词论述了对爱弥儿的身体教育过程。在中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从日本引进来的,本意是“身体的教育”。

7.体育:有目的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竞技体育: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健身体育: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养、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休闲体育: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8.体育属性:①健身性;②教育性;③文化性;④竞赛性;⑤技能性;⑥娱乐性;⑦社会性。

9.体育功能: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包括本质属性和社会的

需要两大因素)

10.个体对体育的需求:①生存需求;②享受需求;③发展需求;④尊重需求;⑤自我实现需求。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①政治需求;②经济需求。

11.体育的自然质功能:①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②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③提高呼吸系统机

能水平;④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①教育功能;②娱乐功能。

体育的系统质功能:①竞技功能;政治功能。

12.体育目的: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体育目的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

体育活动的归宿,决定体育的方向,规定体育发展的进程,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体育目的确定依据:①社会发展水平;②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具有的功能;③人们的体育需求。

我国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13.“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基本特征:学校体育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以“健身育人”为

中心。竞技体育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14.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相对的,两

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15.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手段的核心:身心运动。

体育基本手段:①体育教学;②体育锻炼;③运动训练;④体育竞赛;⑤体育游戏。

16.体育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

体育运动技术的总和评定:①准确性;②协调性;③力量性;④经济性;⑤弹性。

17.体育教学:指通过向体育教学对象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活动,达到使体育教学对象能够在学习掌

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双边教育活动。

18.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有体育游戏、体操、舞蹈、竞技运动项目、野外活动和我国传统的武术、气

功等。

19.体育和体育学科: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同于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

识体育。体育是研究的客体(对象);体育科学是研究主题的认识。

20.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特征:①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②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

学自身完善;③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体育实践服务。

21.体育三围视角: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

22.体育科学体系:指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23.体育过程: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

体育过程本质:①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②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③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④学习者的不断学习,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体育过程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

体育过程控制原则:①身心协调发展;②同化优势;③适量运动负荷。

体育过程控制途径:①生理方面:运动量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②心理方面:个人情绪、意志和思维;③人际关系方面:自身与同伴、自身与对手、自身与裁判的关系。

24.“体育人口”: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活动超过30分钟的成年人。

25.体育文化: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26.中国体育文化特征:①注重伦理与道德;②注重和谐与统一;③注重实际与稳定;④注重理性与人

文教养。

西方体育文化特征:①强调以人为中心;②与宗教的关系密切;③以个人为社会本位;④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27.奥林匹克文化深入人心的原因:①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②建立了越累月

丰富的独特的文化氛围;③具有一个结构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组织体系。

奥林匹克运动三个支柱:①国际奥林匹克委运会;②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③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

28.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个准则的总和。

体育体制稳定性:指体育体制一旦确立,不易受现实的短期需求而随意更改,科学的反映体育体制的运行的基本规律。

体育体制作用:①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②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③体育体制是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④提高体育运行的效率。

体育体制改革趋势:①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②运行项目协会实体化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独立;③竞技体育中的职业体育将逐步市场化;④大众化体育将得到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