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王建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王建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王建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子让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

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B 、C

D 。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②是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通过练习看来同学们掌握情况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方,了解北方。

[讲授新课]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阅读第8页第一段的文字,归纳北方地区冬季的特点。

学生: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的概况

1、范围:

2、地形:

3、气候: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及第9页的文字,归纳北方的范围、地形、气候。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派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划重点内容,板书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过渡: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错,能把北方的范围找出来,区域的位置确定下来因此三大地形区能清晰可见,所以北方的主要地形我们也能确定,气候类型也没问题;下面我们来完成第10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分析,我们来认识北方的气候差异。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好,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

板书:二、黑土地黄土地

1、土壤:

学生:举手发言。

归纳并板书:

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

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过渡: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北方的农业。

学生:阅读并发言。

归纳并板书:

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师生活动: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概况

1、范围:

2、地形:

3、气候:

二、黑土地黄土地

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教学反思: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2、问题:春旱3、措施

八年级地理下册6_1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课后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反应的是我国()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读北方地区略图,北方地区濒临的海洋有() A. 渤海和黄海 B. 渤海和东海 C. 东海和南海 D. 东海和黄海 3.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 A.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辽东丘陵 B.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C. 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江淮平原 D. 青藏高原江汉平原浙闽丘陵 4.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多属于()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夏季多雨 D. 冬季多雨 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6.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半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C.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D.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半湿润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 C. 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D. 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8.四大地理区域中,以“黑土地”和“黄土地”为主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9.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A(山脉)B(山脉)C(山脉)D平原 E平原 F高原 ④(河流)

参考答案 1.A 【解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 2.A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3.B 【解析】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江汉平原和浙闽丘陵位于南方地区。故本题选B。 4.C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降水季节变化类型多属于夏季多雨;故答案选C。 5.D 【解析】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从干湿状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只有小部分属于湿润地区,故本题选D。 6.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故本题选C。 7.C 【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故选C.

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

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如何的物博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去认识我们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板书课题) 一、自主探究 阅读学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找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归纳提升: 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https://www.360docs.net/doc/1718715910.html, 3.过渡: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 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优质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中学宫乔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

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优质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中学宫乔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

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人教版八下地理6.1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基础目标)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说明: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 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 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 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 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 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如何的物博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去认识我们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板书课题) 一、自主探究 阅读学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找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归纳提升: 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https://www.360docs.net/doc/1718715910.html, 3.过渡: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 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探究一: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时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探究二:小组讨论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二、认识现状 出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让学生对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认识。 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小组讨论: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却人均不足的原因?

第1课自然资源教案.doc

第1课自然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2、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学用具】地理景观图,中国煤矿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入新课:观察景观图,引入自然资源的讲述。 2、阅读课本52页,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板书:一、自然资源极其类型 1、自然资源讲解: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人工产生的东西也是资源,但是不属于自然资源。那么,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答案,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举几个例子。补充: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注意他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合理利用。(转承)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大家通过阅读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板书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2、空间分布不均讲解:课本54页的表格是一个考试内容,要依据几种自然资源的位次,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结: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前提是自然

界中的东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条件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阅读课本知道,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气候等,后者主要指矿产资源。 阅读煤矿分布图,知道我国主要的煤矿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作业设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2、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学用具】地理景观图,中国煤矿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入新课:观察景观图,引入自然资源的讲述。 2、阅读课本52页,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板书:一、自然资源极其类型 1、自然资源讲解: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人工产生的东西也是资源,但是不属于自然资源。那么,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答案,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举几个例子。补充: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注意他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合理利用。(转承)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大家通过阅读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板书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总量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讲授新课】 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板书】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也可带领学生确定环保队队员、标志和活动时间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但是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

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2)

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3.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4.学会并掌握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课前预习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全国可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图1 新知探究 1、地理位置、范围 (1)绝对位置(经纬度): (2)相对位置(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和以东,以南, 以北,东临海 和海。

2、地形特征 (1)北方地区地形主要以和为主,兼有山地和丘陵。 (2)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在下图中写出地形区的名称 3、气候特征 (1)大体上属于,夏季,冬 季, (2)据图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气温: 降水: (3)主要灾害性天 气:、、、、等。合作探究: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

课堂练习 1.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南岭 B.秦岭-淮河 C.黄河 D.长江 3.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平原面积广阔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4.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10、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命题规律】 选取典型的世界或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系统地地理知识的命题设计,此类命题比重较大,因此准确把握重点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会区域分析与比较是灵活应考的关键。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辨认各种地形,能描述各类地形的特征。 2.能描述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 3.能解释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能力初探】 (2008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图 9

【2012年福建卷】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 13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经典例题)图一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二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离岸风 M 2000 城市 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洋流 (1)读图一,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图二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特别提醒】解答区域综合特征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如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方面分析。 (2)语言的组织:①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③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 【课后拓展】 (2008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 【2009年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 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图 9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人教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词《沁园春·雪》,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沁园春·雪》视频,激情导入: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来给我们朗诵一下。

学生朗诵。 教师引导思考:《沁园春·雪》描述的是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观?是什么季节的景观? 学生回答预设:是北方地区。是冬季。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结合视频引发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二)走近北方地区 情景一: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前边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的位置在哪里?范围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它的自然特征。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1.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 教师设计活动,学生抢答 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地形:北方地区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图,思考并抢答以上问题。答题学生对照屏幕上的地图给其他同学讲解,完成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征的学习。 2.北方地区的气候 教师给学生提供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石家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设计活动,完成北方地区气候的学习。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习题(含答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民居特点是屋顶坡度大 B.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 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D. 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2. 以下不属于我国“东北三宝”的是() A. 雪莲 B. 人参 C. 貂皮 D. 鹿茸 3.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一年两熟 B. 这里是“红土地”,土壤肥沃 C. 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等 D. 机械化程度高、提供的商品粮多 4.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3一6题. 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小兴安岭、黑龙江 C. 长白山脉、鸭绿江 D. 大兴安岭、图们江 5. 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A. 甜菜 B. 大豆 C. 小麦 D. 荔枝 6. 华北平原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 水源 B. 地形 C. 热量 D. 交通 7. 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 耕地、草地、林地 B. 草地、林地、耕地 C. 草地、耕地、林地 D. 耕地、林地、草地 8. 2013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该通知的是() A.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B. 全面推动老工业城市及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C.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D. 继续加大对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保障东北地区对资源的需求 9. 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从长远来看,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说课稿(1)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大地二中张清泉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说教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四大地理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是本学期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章。教材中对北方地区的介绍采取了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方式,重点突出从地形、气候、农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勾画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2.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认识北方自然特征和其农业的相互关系;同时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中对地图的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 + 说明”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及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

价值的情感教育。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1)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运用,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精美图片,创设出全新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循序渐进,使他们乐学,会学。因此本节课多采用讨论法,地理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探究法、提问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用2~3分钟)(用2~3分钟)我设计的导语是:通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并辅以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提问学生该诗是描写哪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说课稿(1)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杭信一中何逸冬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说教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四大地理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是本学期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章。教材中对北方地区的介绍采取了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方式,重点突出从地形、气候、农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勾画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图景。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2.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认识北方自然特征和其农业的相互关系;同时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中对地图的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 + 说明”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及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

价值的情感教育。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1)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识运用,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精美图片,创设出全新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循序渐进,使他们乐学,会学。因此本节课多采用讨论法,地理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探究法、提问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用2~3分钟)(用2~3分钟)我设计的导语是:通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并辅以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提问学生该诗是描写哪

第9讲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秭归一中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导学案 第9讲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本区的位置和范围,包括区内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范围; 2、从东北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方面,详细了解它们的地形、气候、河流及其资源分布等自然特征, 并能与国内或者世界上其它同类地区进行比较归纳; 【能力目标】1、了解区域自然特征分析模式; 2、进一步学习气候、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气候、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3、全面掌握区域整体及其局部的特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与归纳。 学法指导 第 1 课时 一、位置和范围 二、地形 (一)东北地区 东北最外围是江、江、江、江和、环绕;西、北、东分别被山(主要在境内,呈走向)、山、山所环绕;东南是半岛,为地形区;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二)黄河中下游地区 跨第级阶梯,地貌类型多样,以高原、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中部的,西部的,东部的,北部的太行山、燕山,南部的秦岭、豫西山地,汉水谷地等。本区“名山”有:“东岳”、“西岳”、“中岳”、“北岳”。 ●列举北方地区具有分界意义的重要山脉,并详细说明其中的两列:

●区内主要地形区的比较: ●黄土高原“窑洞”建筑的优点: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便于挖掘窑洞;②具有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③不破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等;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 ●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第 2 课时 三、气候 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且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冬春季节多沙尘暴,有春旱。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气候比较: ●举例说明地形因素对本地区气候的影响(不少于六例)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这使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又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增大。归纳黄土高原位置过渡性的表现: ; 四、河流 1、东北平原沼泽广布,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成为重要的荒地资源。 2、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比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二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2.能够树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1.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怎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接着上一节的内容介绍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性问题——资源。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认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活动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可基本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按照课本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分析和游戏的完成,并针对每个探究活动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总结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与世界人均拥有量之间的差距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等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这些收集中国自然资源资料,以及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 是人类过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的一种行为。自然资源与人类社 会密切联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呢 初步了解过度开发对自 然资源造成的影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一、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的“探 究竟1”并讨论“人类在开发自然资 源时存在哪些问题”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捕鱼”游 戏,并讨论哪种方法能捕到更多 的鱼。最后可以确定每次捕捉10 条“鱼”可以捕到数量最多的鱼,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 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林 木的砍伐、野生动物毛皮的采 集、鱼类的捕捉等。进而引出资 源开发利用应保持适度的结论。 阅读课本的“探究竟1”进 行讨论,分析人类在利 用自然资源时存在的问 题。 按照课本的叙述完成游 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讨论,进而认识资 源开发利用应注意适度 的问题。 拓展应用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针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关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word版本

地理研究性学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 研究目的:通过预习下册课本和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认识相应的自然地理下特有的人文特征。 一、基本情况 根据地理、人文的差异,在地理学上将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 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 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 全国的40%。从行政区划看,具 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 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 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 中原官话区、安徽中原官话区、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

(二)气候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三)资源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等,华北地区则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北方地区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龙海市港尾中学黄玉臻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经济作物、粮食作物。 2.利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读图气温降水图分析春旱的分布地区、原因及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内部气候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2.北方地区气候、地理等自然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和交流的能力,在知识方面对于气候、地形等内容都有一定的掌握。这都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探究性的解决办法。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课前分好八个小组,并说明答课堂上以“红花”贴白板上为小组积分) ·自主科学探究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它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证精神、创新意识·“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发现和认知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学过程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阶段。 四、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相关视频和图片、导学案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