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可能性大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教案——可能性大小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些事情是必然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用分数表示。

2、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白球1个、黄球3个、红绿两种颜色的铅笔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述、情境:庆庆六一联欢会,教师要求每人都要表演节目,节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等。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华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

2、讨论:小华肯定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

[点评]:给学生创造机会留有空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一情境,是学生经历过并且有体验,所以他们知道小华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些签中只有一张签是唱歌,

这就自然引出课题:可能性大小。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然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可能性大小。

二、实验探究

1、摸球活动。

活动规则:准备3个黄球,1个白球,球的大小一样,放进袋子里,搅拌一下。

(1)同桌活动。每人摸10次,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把摸出来的球放进去,搅拌后再摸第2次、第3次填好摸20次的统计表(可用正字)。

(2)学生分组活动。

(3)观察:第一次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一样吗?

(4)四人一小组活动,填好摸40次的统计表。

(5)观察讨论:汇总后的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接近?(6)小结:摸的次数越多,结果与预测结果越接近。

[点评]:这一活动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2、练习教材89页中的14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练习。

(2)集体交流,讨论学习情况,并说明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在一个正方体中标出1、

2、3三个数,符合下面要求:数字1和数字2的可能性都是1/6,数字3的可能性是2/3。

2、摸奖活动。

(1)盒子里有4红、2绿,两种颜色的铅笔,要求先说出你想摸一支什么颜色的铅笔?可能性是多少?然后到盒子里摸,如果说的和摸的颜色一致,就可以拿走这支铅笔。(2)盒子里有红色、蓝色、黑色三支一样的笔,如果随意拿出2支笔,可能出现多少种结果?

[点评]: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富有情趣和挑战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一定能摸到红球?在怎样的情况下,我可能摸到黄球?在怎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摸到黄球?

2、在怎样的情况下,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差不多?[点评]:设计这两道复习题,目的是复习、巩固上节知识,以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完善知识;在倾听中分析判断,在反思中得到发展。

二、探究学习

1、盒中有这些卡片:11233444,从中摸出一张卡片。(1)摸出()的可能性最大,是();

(2)摸出()的可能性最小,是();

(3)摸出()的可能性与()的可能性一样大。

2、用5、6、7三张数字卡片任意摆成一个三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

(1)小于650的可能性是();

(2)大于700的可能性是();

(3)大于780的可能性是();

(4)能被2整除的可能性是();

(5)能被3整除的可能性是();

(6)能被5整除的可能性是();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可能性是();

(8)能同是被2、5整除的可能性是()。

[点评]:探究学习这个环节非常自然地渗透出本节课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交流中,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既能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又能在比较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了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

三、反馈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90页中的第1题。

2、集体讨论交流学习情况,并说明理由。

四、游戏

三人或三人以上玩这个游戏。

1、每人秘密地在手中藏1颗或2颗珠子。

2、每人试着猜出所有人手中珠子的总数,猜对了就算赢。多做几次这个游戏,记录下每次的结果。你发现哪些数字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点评]: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尊重教材,通过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的习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矫正。五、拓展延伸

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哪些事情是必然发生的,哪此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点评]:设计这一题主要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是活生生的。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表达数学,乐于与人交流的兴趣。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总评]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本节课是练习课,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提高,所以本节课训练形式以练习为主,这样设计,把重点和难点自然而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