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手册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教科版三上)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教科版三上)(一)【章节目录】第一单元植物【实验名称】观察一棵树【实验目的】1.知道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2.学会用拓印的方法收集植物的特征信息。
【实验器材】软尺、手持放大镜、油画棒、白纸、记录本【实验步骤】1.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参考教材第5页图)。
2.记录大树的高度、粗细、颜色等特征。
(高度可目测,粗细可用软尺测量。
)3.描述大树的整体形态组成部分(树冠、树干、树根)。
4.观察大树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⑴用软尺量树干的粗细,并记录下来。
⑵用白纸、油画棒拓印树皮图案。
①把白纸蒙在树皮上。
②用油画棒在白纸上轻轻涂擦,直至出现清晰的纹理。
⑶画出树叶的形状。
①画出叶片的形状。
②画出叶脉的分布。
③给叶片涂上颜色。
⑷描述花的形状、颜色。
⑸寻找挂在枝头或掉落在树下的果实和种子。
5.观察书上的小动物和植物。
6.整理好实验器材,填写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1.拓印树皮图案时,油画棒横握轻轻涂擦。
2.不要伤害树和小动物。
【实验拓展】利用相类似的方法观察花等其它物品。
(二)【章节目录】第二单元动物【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身体【实验目的】知道蚯蚓的身体结构。
【实验器材】蚯蚓(放在饲养盒里)、手持放大镜、白纸【实验步骤】1.用手从饲养盒里轻轻拿起蚯蚓,放在白纸上。
2.仔细观察,找到蚯蚓的口和肛门,并区别它们的不同。
3.分别用肉眼和手持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环带。
4.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身体,发现刚毛。
5.用画图的方式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
6.将蚯蚓放回饲养盒里,清理实验桌面,填写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1.观察时不要伤害蚯蚓。
2.观察完,要把蚯蚓送回饲养盒。
(三)【章节目录】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硬度【实验目的】1.知道不同的材料硬度不同。
2.知道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实验(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1实验名称:造一张纸材料: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
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
结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2.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材料:2个塑料杯、1片玻璃、2支筷子、2支试管、2根长木条、1个水槽、2支滴管、1张报纸片。
步骤:(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2、用鼻子比较它们的气味;3、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4、用木条搅拌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5、比较木条上两种液体下滴的状况。
结论: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
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二)液滴比较1、用试管将水的食用油分别滴到玻璃上(或蜡光纸);2、观察记录比较液滴形状;3、将两种液体滴在报纸上,观察。
结论:一滴油比一滴水要瘪一些,因为它张力小一点。
水要圆一些,张力大一点。
而且是它们的大小不同;水的浸润速度和面积大小要超过油滴。
3.实验名称: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将油和水混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分层情况;2、将同一木条放入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状况。
结论:同样多的油比同样多的水要轻。
实验名称:比较空气和水材料:吸管1根、2个透明塑料袋、1个水槽、2个玻璃杯。
步骤:1、准备1杯水,1个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直接观察比较空气和水的特征。
2、在水槽里盛大半多的水,将吸管伸入槽底,向槽内吹气;3、在透明塑料袋装满空气,装袋口系紧,放入水中。
4、观察生活中风流动的现象结论;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
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2024修订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南
(2024修订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南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本册书中的实验均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实验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请提前准备好以下器材和材料:1. 生物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2. 地球科学实验器材:地球仪、地形模型、岩石标本等。
3. 物理科学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电线等。
4. 实验材料:植物、动物、矿物、液体等。
5. 其他:笔记本、实验报告模板等。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每个实验都包括以下步骤: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背景,明确实验目的,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3. 实验观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现象。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5.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实验器材和材料,以免造成伤害或损坏。
3. 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误操作。
4.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整洁,遵守实验室纪律。
五、实验报告模板以下是一个实验报告的模板,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数据进行填写: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材料: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2. 实验操作:3. 实验观察:4. 实验分析:5. 实验报告:五、实验结论:六、实验反思:希望这份实验指南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示范(全)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示范(全)本文档旨在提供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示范,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
一年级实验示范1. 水的存在- 目的:观察水的存在形态- 材料:水、、冰块- 步骤:将水倒入,观察水的状态。
接着,将冰块放入中,观察冰块融化后的变化。
2. 空气的存在- 目的:观察空气的存在和压力- 材料:气球、吸管、瓶子- 步骤:将气球套在瓶口上方,并用吸管吹气入瓶。
观察气球的变化和气压对气球的影响。
二年级实验示范1. 测试磁铁的吸引力- 目的:观察磁铁对不同物体的吸引力- 材料:磁铁、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钉子、纸夹、铁砂)- 步骤:将磁铁靠近不同的物体,观察是否有吸引力产生。
2. 测试水的成分- 目的:观察水的组成成分- 材料:蒸馏水、火源、玻璃瓶、塑料薄膜- 步骤:将蒸馏水倒入玻璃瓶中,盖上塑料薄膜,并用火源加热。
观察是否有水蒸气生成并凝结在塑料薄膜上。
三年级实验示范1. 隔热材料的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对热的隔离效果- 材料:保鲜膜、泡沫板、金属片、热水- 步骤:将不同材料覆盖在热水杯的外壁,观察其隔热效果。
2. 植物光合作用- 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材料:绿色植物、太阳光- 步骤:将绿色植物放置在阳光下,观察植物叶子的变化,并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四年级实验示范1. 溶解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溶解物质对水的影响- 材料:糖、盐、沙子、杯子、水- 步骤:将糖、盐、沙子分别加入不同的杯中,加水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和溶液的差异。
2. 电流的传导- 目的:观察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过程- 材料:电池、导线、灯泡、铜线- 步骤:将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用铜线替换不同部分的导线,观察灯泡是否亮起,了解电流的传导特性。
五年级实验示范1. 静电的产生和消失- 目的:观察静电的产生和消失过程- 材料:橡皮球、塑料梳子、天然头发- 步骤: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后,将橡皮球靠近头发,观察是否会产生静电现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一、活动1:水的观察1、水的透明度:将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入四个相同的量杯中,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容器中水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2、水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气味会有所不同。
3、水的味道:分别品尝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味道。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味道会有所不同。
二、活动2:观察土壤1、土壤的颜色:观察并记录下四个不同土壤的颜色。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颜色会有所不同。
2、土壤的质地:通过用手触摸四个不同土壤,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干燥、湿润、细腻、粗糙等。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质地会有所不同。
3、土壤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土壤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土壤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味会有所不同。
三、活动3:比较不同类型的纸1、纸的厚度: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测量下四种纸的厚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厚度会有所不同。
2、纸的重量:用秤称量下四种纸的重量。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重量会有所不同。
3、纸的透明度:将四种纸分别放在光前,观察并记录下每种纸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A.鸟类的鸣叫B.鱼类的跳跃C.昆虫的蜕皮D.狼的狩猎A.朝霞映照在海面上B.雷电交加C.工厂排放的烟雾D.蜻蜓低飞在太阳系中,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当光线由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了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这个速度。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简要概括为“能绕、能传、能解决”三个子句。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指南(全)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实验指南(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
以下是各年级的实验内容:
一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水的流动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流动特性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水和不同形状的
- 将水倒入,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 记录不同形状中水的流动方式和速度
实验结论:水会沿着的倾斜方向流动,并且流动速度快慢与形状有关。
2. 实验名称:冰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冰的变化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冰块和温水
- 将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 记录冰块逐渐融化的时间和过程
实验结论:冰在温水中会逐渐融化,并且融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二年级实验指南
1. 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实验步骤:
- 准备一盆植物和一张不透明的黑纸
- 将黑纸遮住植物的一片叶子,使其无法接受阳光照射
- 观察遮住叶子和未遮住叶子的变化
实验结论:植物的叶子接受阳光照射后进行光合作用,黑纸遮住叶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 实验名称: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目的:观察磁铁的吸引力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磁铁和一些金属物体
- 将磁铁靠近金属物体,观察是否发生吸引现象
- 记录观察结果,并改变距离和方向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磁铁具有吸引金属物体的能力,吸引力随距离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三年级实验指南
...
以上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各年级的实验指南内容。
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探索每个年级的实验内容和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全册)
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
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步骤: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实验四: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带橡胶锤)、水。
(2)实验步骤:①将水槽中装入约3/4的清水。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在线⑴体积大小(2)轻重(3)形状(4)材料材料、体积大小、轻重轻重、大小课堂达标1. 填一填(1)沉浮(2)同种轻重大小2. 选一选(1)A (2)B3.实验探究他们在材料的放入水中的过程存在问题,应该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见教师用书P11)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在线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越容易沉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小越容易沉课堂达标1. 填一填(1)轻重、体积大小(2)不同材料、重、体积小2. 辨一辨√、×、×3. 实验探究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在线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我能发现: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少,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我的解释:大轮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所以能浮课堂达标1.辨一辨 ×、×、√2.实验探究同学们在实验操作方面有问题,他们把橡皮泥分成了四份来捏成小船装、小碗状,这样改变了橡皮泥的重量、体积、形状。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只能改变单一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
实验应该改为,“他们将这块橡皮泥又捏成小船状、小碗状等。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课堂达标1. 辨一辨×、√、√2. 调查研究按动力简单把船的发展分为:人力船(木板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或柴油船(气垫船、客轮、货轮)------混合动力船(现代军舰)第五课《浮力》课堂在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课堂达标1. 填一填(1)向上、浮力(2)浮力、弹簧测力计(3)排开的水量、浮力2.实验探究所选的材料:大、中、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棉线绳,抹布,水槽,滑轮设计的实验方案:(1)先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进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把装置做好: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固定好滑轮,用一根棉线一头拴在塑料泡沫上,,棉线穿过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尽量竖直向上拉(3)未放入水先先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受到的重力,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的数值。
教科版科学三、四年级部分实验操作
实验记录单
用量筒测量的结果 1号瓶中的水 2号瓶中的水 3号瓶中的水
测量结果
在使用量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①量筒必须放稳。 ②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 出液体的体积数。 ③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④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 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1、加入食盐的方法:等溶解完了第一份再放第二份, 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 2、若加入一份食盐,不能在水中充分溶解,那么这 一份不计入最后结果计算中。 3、最后要求大家把杯中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节 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4、做好记录。
实验十:新鲜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比较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 什么不同。 2、实验材料:水槽1个、集气瓶3个(分别标有ABC)、毛玻璃片 3片、橡胶管、水、装有新鲜的空气、呼吸一次的空气、呼吸多次 空气的塑料口袋、火柴。 3、实验步骤: ①检查实验器材。 ②做好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③用橡胶管连接气体和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这三种气体。 ④用燃烧的火柴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内,根据火柴火焰燃烧时间 判断瓶内氧气含量情况。 ⑤填写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⑥整理好实验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一 现象二 现象三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杯子里有空气,只有让杯子里的空 气出来,水才能进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
①杯子要保持干燥,纸巾要塞入杯 底,防止掉下来。 ②一定要选择干燥的纸巾。 ③杯子压入水中要保证竖直压入, 不能倾斜。 ④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实验三: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的变化。
实验九: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实验目的:实验探究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多大。 2、实验材料: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天平、小匙、食盐、 记录单。 3、实验步骤: ①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②在烧杯中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将一份食盐(每份2克)加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溶解后, 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④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计算出克数。 ⑤整理好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3-6年级教科版下册重点实验活动手册
。
2.给“检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排顺序
。
(1)确认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
(2)预测
(3)实验检测
3.铁钉、铜钥匙、一元硬币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4.请判断:磁铁能吸引金属铜和铝。
(
)
5.请判断: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
)
三年级下册实验三: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材位置】
(
)
三年级下册实验五:用指南针定方向
【教材位置】
“磁铁”单元第 6 课《指南针》
【实验目的】
1.会正确使用指南针。 2.利用指南针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并确定方向。
【实验器材】
指南针
【过程与记录】
1.认识指南针的结构。 (1)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2)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这两组面包中,哪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
17
每天观察和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实验记录: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面包发霉的条件
第一组 第一块面包 第二块面包 (干燥常温) (潮湿常温)
第二组 第三块面包 第四块面包 (潮湿低温) (潮湿较高温)
3
物体名称
回形针 铁钉 铜线 玻璃球 木块 纸片 铝片 橡皮筋 塑料尺 橡皮 燕尾夹 一元硬币 钢尺 钩码
预测
实验结果
【问题与讨论】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2.辨别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更可靠?
4
3.通过实验,你们组认为猜测法和实验法哪个更准确?
【巩固与反馈】
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实验(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1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材料: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2.实验名称:蚯蚓的选择材料: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步骤: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3、将盒子罩在上面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3.实验名称:光和影子材料: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结论: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
(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
)4.实验名称: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材料: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步骤: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右各个方位照木棒结论: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5.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材料: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步骤: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结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6.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材料: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结论: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小学科学常见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指导
小学科学常见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指导一、小学科学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一)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1、量筒量筒的容积有10mL、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多种,其分度(最小刻度每格)依次为0.2mL、1mL、1mL、5mL、5mL和10mL。
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应该根据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以凹液面最低点为准;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量筒是有刻度的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会使刻度不准确,且量筒受热可能引起炸裂,因此,量筒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或用来稀释浓硫酸、溶解强碱,也不能量取过热的液体或用于加热等)。
量取液体时,应先往量筒里注入液体到接近刻度,然后改用滴管,将液体逐滴加入,直到指定量。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读数偏低。
2、温度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其中水银温度计的量程有200℃和360℃两种,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
使用注意事项:①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应与液柱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水平。
④禁止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包装盒,远离热源存放。
3、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可以精确到0.1℃。
体温计有一个U型弯,因此离开人体读数时,温度将会定格而不产生变化。
①腋下测量法。
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夹紧,保证水银泡与皮肤密切接触,维持5~10分钟。
取出体温计,读取数据后用酒精棉擦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②口腔测量法。
口腔测量比腋下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温度,但这种方法有咬破水银泡的危险。
采用口腔测量法时同样先把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5~7分钟后取出读数。
(2024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
(2024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实验一:探索物质的性质实验目的1. 认识不同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各种固体物质(如木块、金属片、石头等)。
2. 各种液体物质(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各种气体物质(如空气、二氧化碳等)。
4. 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称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各种固体物质的形状、硬度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2. 观察各种液体物质的透明度、颜色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3. 观察各种气体物质的状态、气味等性质,并进行记录。
4. 使用实验工具对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操作,如测量温度、称重等。
5.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的性质。
实验二:力的作用实验目的1. 认识力的作用,了解力的表现形式。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小球、木块等)。
2. 实验工具(如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 观察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进行记录。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记录。
3. 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实验三:光的传播与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1. 光源(如太阳光、手电筒等)。
2. 各种反射材料(如镜子、金属板等)。
3. 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测量尺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光源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进行记录。
2. 将反射材料放置在光源前,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并进行记录。
3. 使用放大镜观察反射光的细节,并进行记录。
4. 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实验四: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6连接串联电路p8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手册教学建议.doc
《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实验基本操作1—1种子发芽实验(一)一、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实验二、器材:(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每组)水1杯、滴管1个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 2种子发芽实验(二)一、实验内容: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二、器材:(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略。
1—4蚯蚓的选择一、实验内容: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一6做一个生态瓶一、实验内容: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二、器材:(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操作建议: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一、实验内容: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一、实验内容: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二、器材:(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2024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英文版
(2024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手册英文版(2024 Editio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Grade Five Volume One Science Experiment ManualWelcome to the Science Experiment Manual for Grade Five of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n this manual, you will find a variety of exciting and hands-on experiments that will help you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science.The experiments in this manual have been carefully selected to align with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for Grade Five. Each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be simple and easy to follow, allowing you to learn important scientific concepts through hands-on exploration.Through these experiments,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hypothesize, test, and draw conclusions - all essential skills fora budding scientist. So put on your lab coat, grab your goggles, and get ready to dive into the world of science!Experiment 1: Exploring the Properties of WaterIn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including its ability to dissolve other substances, its freezing and boiling points, and its surface tension. Through a series of simple tests and observations, you will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essential substance.Experiment 2: Investigating MagnetismIn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explore the principles of magnetism by testin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creating your own magnetic compass. By observing how magnets attract and repel each other, you will learn about the forces at play in the world around us.Experiment 3: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LightIn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light by studying reflection, refraction, and absorption. Through hands-onactivities involving mirrors, lenses, and prisms, you will discover how light interacts with different surfaces and materials.Experiment 4: Exploring the World of PlantsIn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learn about the life cycle of pla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hotosynthesis. By planting seeds, observing plant growth, and conducting experiments to tes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lant growth, you will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natural world.Experiment 5: Investigating Simple MachinesIn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explo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imple machines, such as levers, pulleys, and inclined planes. Through hands-on activities and experiments, you will learn how these machines make work easier and how they are used in everyday life.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exciting experiments you will find in this manual. Each experiment is accompanied by clear instructions, safety guidelines, and questions to help you reflect on your observations. So roll up your sleeves, get ready to get your hands dirty, and start exploring the wonders of scie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车县第十小学3—6年级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
操
作
手
册
库车县第十小学科学实验室
科学实验目录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水结冰了 (8)
实验二:冰融化了 (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 (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 (12)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 (14)
实验三: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 (18)
四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 (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 (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 (23)
五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 (24)
实验二:光与热 (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 (28)
五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0)
实验三:浮力 (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 (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 (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 (34)
实验七:摆的研究 (35)
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 (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 (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 (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 (39)
实验五:抵抗弯曲 (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
六年级下册实验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 (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4)
实验二:冰融化了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
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手册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二:光与热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