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1课_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1课_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https://img.taocdn.com/s3/m/a33f090f941ea76e59fa04b8.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卷(1)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1.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奇珍异宝()A.奇特B.不同C.害怕D.惊奇众星拱月()A.环绕B.隆起C.顶动D.抱拳西洋景观()A.景象B.观看C.庙宇D.看法名胜古迹()A.超出B.赢C.优美D.承受举世闻名()A.推选B.提出C.全D.动作五、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补充词语。
照样子写词打扫打扫打扫________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书,同学们就像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
书是________,有了书,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卷(1)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1.【答案】笼罩,灰烬,侵略,楼阁,宏伟,漫游,流连,罪证【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圆明园的毁灭【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汉字,完成时要注意写工整、舒展、正确。
【解答】答案为:笼罩灰烬侵略楼阁宏伟漫游流连罪证二、【答案】sǔn,lüè,guī,rào【考点】拼音圆明园的毁灭【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日常用语中易读错的字读音的辨析能力,完成时要注意拼读,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
【解答】答案为:sǔn lüèguī rào三、【答案】郊外,消失,博学,秦国,效率,销毁,搏斗,泰山【考点】组词圆明园的毁灭【解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解答】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可从它们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辨析。
如:郊与效,音不同,右边部首不同,义不同。
郊:城外。
可组词:郊外。
效:功用,成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4b6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a.png)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阝 组词:陵园 陵墓 造句:清明节那天,老师带领我们到烈士陵园扫墓。
书写指导
lǎn
览
结构:上下 音序:L 部首:见 组词:饱览 游览 造句:暑假期间,我和爸爸游览了泰山的美景。
书写指导
jìng
境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土 组词:边境 环境 造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领全 文的作用。
品读感悟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不可可估估量量的损失!!
连用两个“不可估量”,写出了圆明园被毁灭的损失之大。
感叹号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是……,也是……”句式,从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 两个方面表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损失。
(2)把握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梳理内容
理清层次
第一段(1):开篇点题,写圆明园毁灭的巨大影响。
第二段(2-4):具体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 建筑风格,以及收藏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圆明园昔日 的辉煌。
第三段(5):介绍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被 毁灭的经过。
建筑面积达20平方千米,有“万园之园
”之称。
资料链接
圆明园
清朝皇帝每年盛夏时节会来这里避暑、听政, 处理军事政治事务,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法国作家雨果称誉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整体感知
温馨小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读顺课文,把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 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辉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光 组词:光辉 余辉 造句:五星红旗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行。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下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下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bc5be59eef8c75ebfb36e.png)
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下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的jiàn zhù()风格非常独特,它博采众家之长,灿烂辉煌,举世闻名。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拱月()()闻名
()()剔透奇()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用“……有……也有……;有……也有……”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对圆明园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风格独特,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B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它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C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组成。
【答案】
一、1.建筑
二、众星举世玲珑珍宝
黄山的景色举世闻名。
三、1.正月十五赏花灯,有传统手工的七彩灯,也有光电效果制作的金牛灯;有浮于水面的荷花灯,也有悬挂屋檐的蟠龙灯。
2.他不但聪明,还非常勤奋。
四、C。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d20e38ccbff121dd368394.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sǔn
损
结构:左右 音序:S 部首:扌 损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员”的“口”略扁, 末笔为长点。 组词:损失 造句:长时间看手机很容易 损害视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huánɡ
皇
结构:上下 音序:H 部首:白 皇帝 书写指导:“白”上宽下 收,“王”末笔横长托住 上部。 组词:皇家 造句:李世民是一位好皇帝。
tǒnɡ
统
结构:左右
音序:T 部首:纟 统称 组词:统一 造句:经过激烈的争论, 我们终于统一了意见。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 上部较小,“儿”撇画舒 展,竖弯钩圆转有力。
xiāo
销
结构:左右 音序:X 组词:销毁 部首:钅 销路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 上部点、撇呼应,“月” 撇变为竖。 造:我们的产品打开了通 往国际市场的销路。
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
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 明园周围。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 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 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
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理解词语
根据: ①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②以某种事
物为依据。 造句:得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必须要有根据。 发布新闻消息必须根据准确、及时的原则。 销毁: 毁掉。
造句:这批假货全部被销毁了。
瑰宝: 珍奇的宝物。本文指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珍贵的宝物。 造句: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理解词语
ɡuī
瑰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王 玫瑰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王” 末笔变为提,“鬼”上收下放。 组词:瑰宝 造句: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 文学宝库里的瑰宝。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b2786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度。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其意义。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查阅资料的工具(如书籍、网络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对圆明园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其意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原因。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合作探讨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的毁灭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0b2962f60ddccdb38a002.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4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时间 2020.10.0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对历史已经有点了解,但了解得并不深,尤其是对圆明园毁灭的了解更少。
通过阅读课文,孩子们基本能分析出各段的段意。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钉钉软件课件前置作业内容1.搜集圆明园毁灭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雨果圆明园有“百园之园”之称,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它被毁灭了。
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2.助读资料:(1)走进作者:王英琦:女,1954年生,安徽寿县人。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
历任麻纺厂及安徽省机械施工公司、省微波总站和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人、干部、创作员,安徽省文联文学院作家,省作协理事。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热土》《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情到深处》《我遗失了什么》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
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
(2)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 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
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面对外敌的欺侮,只会一味屈膝退让。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优秀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第1课时】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3a6aaafc4ffe473268ab02.png)
理解词语
根据意思写词语。
1.珍奇的宝物。 本文指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珍贵的宝物。( 瑰宝 )
2.不可以估计,无法计算。本文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 不可估量 )
3.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 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本文描绘出
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 众星拱月 )
4.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书写指导:土字要窄小,音字 上下都要扁、下边是日不是口, 儿字两笔下边要宽展。
我会写
hóng
宏伟 宏
结构:上下 音序:H 部首:宀
组词:宏图 宽宏大量
造句: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一个宏 伟的人生目标。
书写指导:宀要宽,下边横 短撇要长,撇折的撇和折要 相当、末端有一点笔要重。
我会写
táng
唐代 唐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口
我会写
huáng
辉煌煌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火
组词:金碧辉煌 星火煌煌 造句:夜晚的天安门城楼金碧辉 煌,光彩夺目。
书写指导:左边是“ ”不是 “光”、中间竖撇要长、其他 三笔都小,右边上下都稍扁些。
我会写
diàn
殿堂 殿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殳
组词:宫殿 九间朝殿
造句:我们在学校这所大殿堂里 尽情遨游。
量 金碧辉
堂
lóng tī
玲
lán
透波
líng
武
hóng fèng
伟
jìn
命灰
估量
金碧辉煌
gū
huáng
估
估计 不可估量
煌
敦煌 星火煌煌
殿堂
玲珑
diàn
ló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名师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名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412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09.png)
学习任务一:
视频导入,初步感受圆明园之美。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 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 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自 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法·雨果
领略圆明园之美 观看圆明园复原视频,整体感知圆明园昔日辉煌。
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好好读书
学习任务二: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梳理字词。
我会认
gū
huáng diàn lóng
tī
估 煌殿珑 剔
lán
líng hóng fèng
jìn
澜 陵宏奉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写
huǐ ɡū ɡǒnɡ huī huánɡ diàn línɡ lǎn
毁估拱辉煌 殿陵 览
jìnɡ hónɡ tánɡ chuǎnɡ tǒnɡ xiāo fènɡ
课堂练习
三、查资料 圆明园始建于清_康__熙__四十八年(1709),到清_乾__隆__九年(1744) 基本
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__1_5_0_多年。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境 宏 唐 闯统 销奉
词语表
毁灭 殿堂 象征 仿照 建筑 漫游 饱览 境界 宏伟 统统 搬运 销毁 罪证 奉命 博物馆 亭台楼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风景名胜 诗情画意
词语理解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美妙。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不可估量:估量:推算、计算。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举世闻名: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者程度深。 瑰 宝:珍奇的宝物。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4171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d.png)
整体感知
说一说课文是环绕哪句话写的?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
估计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 估计的损失!
知识拓展
阅读
什么是圆明园?
圆明园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
际上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三园的总
称。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总面积为
课堂练习
1.根据拼写汉字。
hónɡ wěi
qīn luè
yáo tái
huánɡ ɡōnɡ
( 宏伟 ) ( 侵犯 ) ( 瑶台 ) ( 皇宫
)
2. 根据意思填文中的词语。
(1)不可以估计,无法计算。本文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 不可估计
)
(2)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 个人,或许多个体推戴一个核心。本文描画出了圆明
②学生先视察,如何把字写正确,每一 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 笔顺描写。
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嘉奖。
字词梳理
结构: 左右 部首: 殳 组词: 损坏 毁灭 造句: 好多历史文物被损坏了。 书写指点:左右宜紧凑,上宽下窄。
我会写
字词梳理
结构: 左右 部首: 亻 组词: 估计 估算 造句: 我估计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书写指点:“古”横稍短,竖稍长,“口”上开下合。
结构:左右 部首:火 组词:金碧光辉 造句: 天安门城楼金碧光辉,光彩夺目。 书写指点: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光”。
我会写
字词梳理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组词:宫殿 殿堂 造句:这所殿堂真漂亮! 书写指点:“尸”里的笔画要紧凑,左长撇要伸展。
我会写
基础教育精品课2《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基础教育精品课2《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2913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d.png)
损失 布局
建筑
历史文物 毁灭经过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 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 建筑和文物,再现昔日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讲述圆明园被毁灭的经 过。
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2.反复朗读,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思考: 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后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 2.继续搜集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感情。
基础教育精品课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语文(统编版)
主讲人:
学 校:
爱国情怀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
习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艺术瑰宝
举世闻名 玲珑剔透 山乡村野 销毁罪证
众星拱月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 化为…… 赞叹、喜爱…… 痛心、愤怒……
痛惜…… 赞叹、喜爱…… 痛心、愤怒……
朗读指导
第1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 沉痛的心情。
第2—4自然段应体现欣赏、赞叹、自豪之情,语气 可以自然、从容一些,娓娓道来。
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朗读时可以语速稍 慢,声调稍高,读出痛惜、愤怒之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f4432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d.png)
奇珍异宝:形容稀有的、难得的宝物。
造句:侵略者把园内的奇珍异宝都掠走了。
销毁:烧掉,毁掉。
造句:这批假货最终全部被销毁了。
瑰宝: 特别珍贵的东西。
造句: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精华: (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造句: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应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以去到 古为今用的目的。
jìng
境 土竟
上下结构,字义:广大。 “宅”,组词:宏观、宏大。
hóng
宏 宀厷
半包围结构。字义:①朝代 名。②夸大,虚夸。③空, 徒然。“康”,组词:唐代、 唐朝。
táng
唐 广口
半包围结构,字义:①猛冲。② 惹起。③历练,经历。④为一定 的目的奔走活动。“问”,组词: 闯入、闯祸。
chuǎng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有名。形容名声极大。
造句:如巨龙般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众星捧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
玲珑剔透:
玩赏的太湖石等》。
造句:这件工艺品玲珑剔透,价格昂贵。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 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
哪些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 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王英琦:安徽寿县人。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热土》 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 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 年全国优秀散文奖。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7746d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5.png)
圆明园中,有金碧光辉的殿堂,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 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山乡村野。
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 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 观。 a.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 举了哪些? b.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 你知道哪些呢?
1.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相 关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 思想。
1. 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 字新词。 2. 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毁 估拱辉 煌 殿 陵览境 宏 唐 闯统销 奉 珑 剔澜烬
(1)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珑-笼 陵-凌 烬-尽 剔-踢组词 识记:毁灭 光辉 境域 宏伟 力挽狂澜注意 “殿、澜、烬”是前鼻音,“煌、珑、陵、 宏、奉”是后鼻音,读准字音。
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 散布情况,分辨哪里是 “月”,哪里是“星”,进 而理解“众星拱月”的 意思。
“众星拱月”的意思是许 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月”指圆明园,“星)学习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建筑 风格。 ①圆明园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2)指点书写。
“毁”:“臼”字里面是两横,书写时注意笔画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臼”字的笔顺。 “拱”:左半部分中提的落笔要与右半部分 “共”互相穿插、避让。 “奉”:上半部分的三横间距相等,长短不同,撇 与捺不要相交,要舒展地覆盖下半部分。
解词义
金碧光辉: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 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 灵活。 光辉:光辉灿烂的意思。 侵犯: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dd09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历时150多年,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园林艺术瑰宝。
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小路、形态各异的假山。
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的典雅与含蓄,又有西方的华丽与壮观。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圆明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掠夺一空。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悲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发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课文赏析:《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惨痛遭遇。
文章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组成和建设历程,展现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接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中。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讲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的悲惨历史,表达了对侵略者暴行的强烈谴责和对文化遗产损失的深深惋惜。
最后,作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鉴,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是一篇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98c09427d3240c8547efda.png)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二段(即“辉煌”部分)。
教学重点: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
1.课前播放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2.观看一段视频(《火烧圆明园》1分钟)。
二、谈话揭题。
1.这是153年前发生在中国北京的一幕。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文章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英国侵略军和法国侵略军——英法联军;“夏宫”指的便是中国的“圆明园”。
“两个强盗”最后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
2.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三、扫清障碍。
1.谈话: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不懂的字、词、句要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看看哪些会读?不会读的师生共同补充。
sǔn huánɡlónɡtīhánɡlái yáo hónɡsònɡqīn tǒnɡiāo ɡuījìn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2)这些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重点放在音、形、义、结构、书写)(3)猜谜识字练习。
谜面:王安石变法(本课生字一)谜底:皇谜面:一点登机(本课生字一)谜底:杭谜面:寨前寨后紧相连(本课生字一)谜底:宋(4)出示本课生字词,思考:用什么方法理解它呢?(通过找近反义词,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理解。
)sǔn huánɡlónɡtīhánɡlái yáo hónɡsònɡqīn tǒnɡiāo ɡuījìn损失、皇家园林、珑玲剔透、杭州、蓬莱瑶台、宏伟、宋代、侵入、统统、销毁、瑰宝、灰烬(重点理解“皇家园林”与“灰烬”)过渡: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视频(《圆明园的毁灭》5分钟),结合课文,一边看一边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整本感知。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统编版)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fef1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分层作业【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一、lóng jìn shī liàng二、C B三、1.珍宝2.瑰宝 3.损失4.损害四、不可闻名众拱碧煌剔透情意南北景胜奇异造句示例:中国的万里长城、故宫等等都是全球举世闻名的建筑。
五、1.示例: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座美丽的花城。
路边的野花开了,那是野花在2.示例:张奶奶不仅把自己家管得井井有条,还常帮助邻居排忧解难。
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不断陶冶我们的情操。
六、1.北京西郊举世闻名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圆明三园1860年英法联军;【阅读与鉴赏】1.玲珑剔透,原意指清澈得可看穿,形容小巧﹑精工制造﹑精致、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文中指亭台楼阁精致,结构奇巧。
2.上自下至圆明园不愧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它收藏着的历史文物极其珍贵,并且年代久远,种类齐全。
3. 过渡承上启下4.风格迥异的建筑珍贵的文物收藏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
5.端午节到来时,有去江里面划船赛龙舟的人们,也有在家包粽子的小孩子和妇女们,有闻着粽香去偷吃粽子的小孩子们,也有妇女们包粽子时传来的阵阵笑声。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先理解词语的原义,再结合原文“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知“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在文中指亭台楼阁精致,结构奇巧。
2.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由第二段“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可知时间词是“上自”“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的悠久历史,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圆明园在世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本题考查了对结构段式和句子的理解。
从“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知,这个句子既是对上文“圆明园建筑宏伟”的总结,又引出下文“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这句话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f34a3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1.png)
4.那接下来,同桌两人就像我们刚才那样,先合作读读这几句话。看看对比手法还体现在哪里。
(1)汇报发现。(各地名胜——诗情画意;民族建筑——西洋景观)
(2)师小结感叹: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2自然段预设: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课件出示平面图)
小结: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五、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1.咱们接着谈,你还感受到什么?
第3自然段预设: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山乡村野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民族建筑西洋景观天南海北风景名胜
2.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又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14圆明园的毁灭(一)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难点
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1.发现文章整体结构:再看看这两组词语,你能发现什么?你是怎么想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是写昔日的圆明园,第二组是写毁灭后的圆明园。
2.聚焦:哪些自然段是写昔日的圆明园?哪些是写毁灭后的圆明园?
预设:第2~4自然段写昔日的圆感受: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https://img.taocdn.com/s3/m/d4f2083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9.png)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阐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最后描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习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和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
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
牲毁口掉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
野蛮、贪婪
强盗行径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表现出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 同时激发我们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 感,热爱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课文品读
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中国…… 损失巨大
也是……世界…… 表现出作者的愤怒、痛惜之情。
朗读第2-4自然段,说说圆明园是一座 怎样的园林。
布局独特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位置:_北__京__西_北__郊______________
亭台楼阁
山 乡 村 野
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
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
风格各异
各地名胜 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 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 境界里。
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 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
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 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 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法国]雨果
圆明园的现在
14 圆明园的毁灭
助读资讯
圆明园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
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 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 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 环绕周围。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 面积达20万平方米,园中有一百五十余景,有 “万园之园”之称。
游园感受
赞叹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第4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文物?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
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时间跨度 珍宝类型
文物珍贵
历史悠久
珍贵的历史文物
朗读第5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2.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 的皇家园林。(缩写句子) 圆__明__园__是__园__林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课文主要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圆明园 的欣赏、赞美,对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 可耻行径的痛恨。
圆明园的历史地位:_一__座__举__世__闻__名__的__皇__家_ 园 __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的组成:_圆__明__园__、__万__春__园__、_长__春__园__, _还_有__东__、__西__、__南__三__面__的__许__多__小__园__________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 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
珍异宝。
从“先秦”到“唐、宋、元、明、 清”,时间跨度之长令人惊叹,可见圆 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之多、圆明园的 艺术价值之大。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 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 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 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 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 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
建筑(zù ·
zhù√)
侵入(qīn qín)
·
√
销毁(xiāo shāo)
·
√
武陵(lénɡ línɡ)
·
√
宏伟(hónɡ hénɡ)
·
√
侵略(lüè luè)
·√
奉命(fèn fènɡ)
·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圆__明__园__的__毁__灭__难__道__不__是__中__国__文__化__史__上__ 不__可__估__量__的__损__失__吗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昔日的 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 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 然在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手法 的运用,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 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课外练习
1.积累文中描写建筑的优美词句。 2.假如此时你就在圆明园的废墟旁, 你想说些什么?
中国四大名园 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 有的四座中国古典园林,被公认为中国最优 秀的园林建筑。它们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 拙政园、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河北省承德 市避暑山庄、江苏省苏州市留园。
拙政园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留园
课堂练习
一.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
“√”表示。
北郊(jiāo jāo)
朗读指导:课文朗读的基调是赞颂和悲愤 的。朗读第2~4自然段时应体现出欣赏、赞美、 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 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要带着悲愤,体现 出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语速稍快, “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关键词要重读。 最后两句语速稍慢,读得凝重、沉痛。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 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 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于是诗人悲愤 地写下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 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 湾(现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2014年12月13日,南京青少年代表在首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
上齐声诵读《和平宣言》。教材中节选部分 讲述了侵华日军大肆屠杀南京三十余万百姓 的滔天罪行,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对亡者 的哀悼。这些诗篇写出了祖国被强占的屈辱, 表达了中华儿女心中的痛惜、仇恨,以及为 振兴中华而奋发的决心,这些与《圆明园的 毁灭》所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 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 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过程。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写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 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2~4):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 筑风格及收藏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圆明园 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5):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文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课文内 容加以分析。
1.赞叹之情:圆明园举世闻名,值得全世界 人民的赞叹。
2.惋惜之情:这样一座辉煌的建筑被侵略者 付之一炬,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惋惜。
3.仇恨之情:圆明园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 烬,怎能不激起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板书设计
圆 明 园
损失——不可估量 布局 众星拱月
左右结构: 殿、陵、境、统、销 半包围结构: 唐、闯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 夺目。
(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美妙。 ( 漫游 ):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 天南海北 ):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 瑰宝 ):珍奇的宝物。
众星拱月
朗读第3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 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 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这句话用“有……也有……;有……也 有……”的句式罗列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 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结合。
殿堂
买 卖 街
“1860年10月6日”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的时间,“10月18日和19日”是他们放火的 时间。这些时间记录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更能激发我们的愤怒、痛惜之情。我们一定 要牢记民族屈辱的历史,建设更加强大的 祖国。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 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建筑上,还是 在所收藏的文物的价值上、数量上都是前 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 术的精华,它的被毁损失巨大。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见教材P5657),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 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首组 诗。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满怀兴奋之情的诗人看到的却是山河破碎, 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
辉煌 建筑 风格各异
勿振 忘兴
的
文物 珍贵异常 国 中
毁 灭
毁灭——掠走、毁坏、烧
耻华
毁,化为灰烬
课文主题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 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 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 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 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拓展发散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 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 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 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 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赞为“理想与 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被毁的过程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 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 军直扑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销毁罪 证,18日,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大火三天三 夜不灭,圆明园被付之一炬,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 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 室内陈设、几案均遭劫掠。侵略者还劫掠和焚毁了万 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