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扬州叛乱简介:女皇武则天派兵平定李敬业叛乱
历史趣谈扬州十日简介 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历史趣谈扬州十日简介 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https://img.taocdn.com/s3/m/4cc7623aa5e9856a5712601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扬州十日简介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导语: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封刀。
“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
满清文字狱盛行,正所谓“自己不识务,何故乱翻书”,所以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有心人士才将《扬州十日记》从日本印了带回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鲁迅《杂记》),“扬州十日”事件才广为世人所知。
除《扬州十日记》之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明季南略》等诸多史书记载屠杀事件,然皆远不及《扬州十日记》详细。
满清大屠杀是清军在侵吞汉地时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强迫汉人和其他民族剃发易服,遭到强烈抵抗后,采取屠城政策来强行推行剃发易服和树立淫威,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
满清大屠杀死亡人数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
虽经文字狱的摧残,但满清大屠杀仍留下大量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之屠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可找到资料。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武则天手下一能臣却在死后被武则天破棺焚尸体
![历史趣谈:武则天手下一能臣却在死后被武则天破棺焚尸体](https://img.taocdn.com/s3/m/9fa7b09883d049649b6658d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则天手下一能臣却在死后被武则天破棺焚尸体
导语:李勣(ji)原名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诨名改为李勣。
早年间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是唐朝开国主要战将之一,后被封为英
李勣(ji)原名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诨名改为李勣。
早年间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是唐朝开国主要战将之一,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高宗永徽六年,李治欲废除王皇后封武则天为后时,曾遭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
在李治问李勣有何见解的时候,李勣说道:“此乃陛下的家事,无需在乎外人的意见。
”
正是因为李勣的这句话坚定了李治废除王皇后的决心,让武则天成为皇后。
为后面武则天登基做出重要贡献,可以说李勣是武则天的恩人也不为过。
公元669年冬天,李勣因病死于家中。
唐高宗十分伤心,于是下诏书辍朝(停止朝议)七日,并追封李勣为太尉、以及扬州大都督。
并且唐高宗亲自登楼为其送葬,以表李勣的功绩。
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却在死后15年,被武则天下令开棺材焚尸体。
此时武则天已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废除李显立李旦为帝。
这一件事还致使徐敬业等人获罪被贬。
徐敬业是李勣的长孙,李勣死后长子先逝,于是徐敬业承袭爵位。
徐敬业受到牵连被贬官之后,684年号召了一伙人在扬州举兵造反。
事情传到京城后,武则天大怒,派出李孝逸率兵三十万前出平顶叛乱。
还下诏书削除徐敬业祖上官爵,因此李勣坟墓被人扒开,甚至还焚尸扬灰。
叛乱平定后,李勣的家族后代彻底没落。
直到唐中宗时期才被复位,生活常识分享。
(十七)扬州叛乱
![(十七)扬州叛乱](https://img.taocdn.com/s3/m/65a12c7bf5335a8102d220ae.png)
(十七)扬州叛乱(十七)扬州叛乱[画外音]公元683年唐高宗的去世和公元684年唐中宗李哲的被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从此开始了武则天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史称“则天朝”。
684年9月,正当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品尝着登上政治高峰的愉悦感的时候,远在扬州一个小酒馆里,一次聚会,竟然引起了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最严重的一次内乱。
这次内乱声势浩大,令武天则措手不及,对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扬州叛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武则天最终能不能化险为夷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扬州叛乱》。
蒙曼:我们要说清楚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就得先分析分析了,此时此地为什么会发生一场叛乱。
那为什么会发生一场叛乱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公元684年的九月,在洛阳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武则天“改旗易帜”了,她改朝换代的步伐加快了。
这也不难理解啊,684年武则天多大岁数?61岁,61岁按咱们今天已经是退休年龄了,这老太太她还想当皇帝呢。
那确实年纪不轻了,她着急啊,她着急怎么办呢?她就得加快步伐啊,跑步办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囚禁皇帝,临朝称制”,咱们上集不是说过嘛,武则天在嗣圣元年的二月六号,把她的三儿子也是当时的皇帝李哲给拉下马了,然后又扶立了她最小的儿子李旦当皇帝。
李旦当了皇帝之后,马上就改元了,改元“文明”,嗣圣元年就变成文明元年了,那每个人都想看一看,李旦有一些什么样的政治举措啊,可是武则天没给大伙儿这个机会,她就把这李旦给拉一间偏殿里头,软禁起来了。
没有重大场合不让他出场,那咱们说什么样的场合才叫重大场合啊?比方说这文明元年的二月十五号,这是正式策命李旦当皇帝,那他是主角啊,他不出场不行,这时候把他拉出来露一小脸,其余的时候啊你就乖乖地在偏殿里呆着吧。
那正殿呢,正殿前面龙椅上空无一人,后面挂一个纱帘子,武则天坐在纱帘背后,她就临朝称制了。
那理由呢,还是很搞笑,说皇帝死了父亲心情很悲痛,暂时无法理政,由她来代劳。
历史趣谈:“女皇”武则天缘何执掌天下 重视爱惜人才
![历史趣谈:“女皇”武则天缘何执掌天下 重视爱惜人才](https://img.taocdn.com/s3/m/00b566066bd97f192279e9d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女皇”武则天缘何执掌天下重视爱惜人才
导语: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能在等级森严、崇尚血统与武力的男权社会中获得21年独掌天下的无上权利,并在延续前唐繁荣稳定的前提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能在等级森严、崇尚血统与武力的男权社会中获得21年独掌天下的无上权利,并在延续前唐繁荣稳定的前提下,为开创盛唐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睿智与胆识必定有超出常人之处。
其中,她的理性的用人理念在治理国家,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重视、爱惜人才,是武则天执政的一大特色。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据扬州(今江苏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到处散发骆宾王撰写的《为徐敬业讨伐武氏檄》,用极其恶毒的语言诬蔑、攻击武则天,武则天看后因感叹其文采飞扬,赞扬骆宾王“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认为这是“宰相之过”。
清朝诗人丘逢甲在《题骆宾王集》诗中,赞叹武则天的表现:“凤阁鸾台宰相忙,此才意令落蛮荒。
若将文字论知己,惟有当时武媚娘。
”又例如,有一次武则天驾临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赏赐他一件锦袍。
不一会宋之问诗成,则天看其文采意境更好,便“夺虬锦袍以赏之。
”这段“夺袍以赐”的佳话,不仅表现出武则天有过人的诗文鉴赏力,更可以看出武则天爱惜人才之甚。
那么,国家需要的人才哪里去寻,如何使用?为此,武则天在她辅政、执政的45年(660~705),特别是独掌政权的21年(684~705)间,形成了一套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机制。
武则天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
武则天用人,主要是通过完善、发展科举制度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武媚娘掌权史:从二圣共掌朝政到则天独唱主角
![历史趣谈:武媚娘掌权史:从二圣共掌朝政到则天独唱主角](https://img.taocdn.com/s3/m/c5070a32b4daa58da0114a4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媚娘掌权史:从二圣共掌朝政到则天独唱主角导语: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向更高权位迈进。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李治因为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向更高权位迈进。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李治因为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借机自荐帮忙处理朝政。
李治最开始统一大权便放开手让武则天处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武则天权力欲望太强,甚至差点夺得自己的帝权,李治心生不满,于是与武则天之间感情出现裂痕,便想借机将武则天的皇后位置给罢免了。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李治便暗示宰相上官仪起草废掉武则天的诏书。
哪里知道墨迹还未干,武则天就及时发现,于是她软硬兼施,使得李治废掉皇后的事以失败告终。
皇后位置未废,武则天权势更盛,她又建议与高宗一起上朝,临朝听政,合称“二圣”。
这时的李治基本无法再控制武则天,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当了天后,武则天迅疾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她提了12条关于政事的建议: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过去是一年);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
以上12条建议,李治全部同意,并立即开始实施。
另外由于武则天当过尼姑,对于佛教十分推崇,在她掌权后,便将佛教的地位排在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经过:武则天是如何平定李敬业叛乱的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经过:武则天是如何平定李敬业叛乱的](https://img.taocdn.com/s3/m/14d27e28eefdc8d377ee321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扬州叛乱经过:武则天是如何平定李敬业叛乱的导语:武则天执政前期,武氏亲属掌权,唐皇族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惋惜。
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武则天执政前期,武氏亲属掌权,唐皇族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惋惜。
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都因事获罪,李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李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降职为栝苍令,骆宾王被降职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职为黟县令。
杜求仁就是杜正伦的侄子。
魏思温曾任御史,再次被罢黜。
他们都聚会于扬州,各自因失去官职心怀不满,便阴谋作乱,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
魏思温充当谋主,指使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要求奉命出使江都,然后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说“扬州长史陈敬之阴谋造反”。
薛仲璋逮捕陈敬之入狱。
数日后,李敬业乘驿车到达,伪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说“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发兵讨伐。
”于是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驱赶囚徒、工匠发给他们盔甲。
将陈敬之在监狱斩首;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也被斩首示众,扬州官吏再没有敢反抗的。
于是征发一州的兵马,又使用中宗的年号嗣圣元年。
设置三个府署:第一个称为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
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
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来日便聚集士兵十余万人。
李敬业由骆宾王写了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传布檄文到各州县,内容大致说:“僭窃帝位的武氏,本性并不温顺,出身非常贫寒低贱。
她从前居于太宗后宫的下列,曾找机会侍奉太宗,得到宠幸,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背景:为何李敬业会起兵反对武则天?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背景:为何李敬业会起兵反对武则天?](https://img.taocdn.com/s3/m/ec4a6ca2c77da26925c5b0a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扬州叛乱背景:为何李敬业会起兵反对武则天?
导语:公元684年9月,61岁的武则天自知年事已高,在洛阳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
为了能尽早称帝,武则天做了4件事。
而同时,一股反对她的势力正在
公元684年9月,61岁的武则天自知年事已高,在洛阳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
为了能尽早称帝,武则天做了4件事。
而同时,一股反对她的势力正在暗中酝酿叛乱。
助武则天改朝换代的4件大事:囚禁皇帝,临朝称制
武则天在嗣圣元年的二月六日,将自己的三儿子李哲拉下皇帝之位,又扶立了她最小的儿子李旦当皇帝。
李旦当皇帝后马上改元文明,嗣圣元年变成文明元年。
但李旦并不比其他的哥哥幸运,除在文明元年的二月十五日正式立他为皇帝这样的重大日子里出现过外,平时都被武则天软禁在偏殿,正殿的龙椅上空无一人,武则天则坐在龙椅后的纱帘中。
逼杀废太子李贤
首先,李贤可能是韩国夫人的儿子,武则天容不下他;其次,李贤是武则天儿子中最能干的,武则天担心以后有人打着他的旗号造反。
追尊武氏先人,提拔武氏子弟
武则天把她五代以内的祖宗,男的都封为王,女的都封为王妃,同时还准备建立武氏七庙。
根据礼制天子七庙之说,武则天已然将自己当成了皇帝。
之后,她又将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升为宰相,将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升为兵部尚书,通过这一文一武把国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改各种名号
首先改年号,文明元年的九月,武则天把文明元年改成光宅元年;其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的影响:为何武则天能平定这次叛乱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的影响:为何武则天能平定这次叛乱](https://img.taocdn.com/s3/m/887c330d6c175f0e7dd1370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扬州叛乱的影响:为何武则天能平定这次叛乱
导语:李敬业起兵反武却被武则天所平定,史称扬州叛乱。
武则天在扬州叛乱中取胜的原因有四:其一,政治优势。
李敬业打着一个巳死的废太子的旗号
李敬业起兵反武却被武则天所平定,史称扬州叛乱。
武则天在扬州叛乱中取胜的原因有四:
其一,政治优势。
李敬业打着一个巳死的废太子的旗号,丧失了原有的政治优势。
第二,军事优势。
十几万乌合之众和30万正规军之间差距实在太大。
其三,知人善任。
武则天选择了李孝逸和魏元忠决定了她最终的胜利。
其四,深得民心。
武则天参政以后,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老百姓不愿意打仗,也真心诚意拥护她。
44天的扬州叛乱是对武则天的一次严峻考验。
武则天经受住了考验。
陈岳认为徐敬业不用魏思温的谋略,而妄图金陵王气,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评价说:“敬业苟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
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
王夫之评价说:“李敬业起兵讨武氏,所与共事者,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皆失职怨望,而非果以中宗之废为动众之忱也。
敬业以功臣之裔,世载其奸,窥觎闲隙,朝权不属,怀忿以起,观其取润州、向金陵,以定霸基而应王气,不轨之情,天地鬼神昭鉴而不可欺,徒建鼓以号于天下曰:‘吾为霍子孟、桓君山之歌哭也。
’内挟代唐之私,外假存唐之迹,义可取也,则宵人之巧谲,但能淋漓慷慨为忠愤之言,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充满血腥的《扬州十日记》 满清隐瞒了近三百年
![历史趣谈充满血腥的《扬州十日记》 满清隐瞒了近三百年](https://img.taocdn.com/s3/m/be102f0ccc7931b765ce1583.png)
充满血腥的《扬州十日记》满清隐瞒了近三百年导语: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州、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州、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
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
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形势更为危急。
史可法等坚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
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
在多铎百般的诱降时,史可法斩钉截铁地说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结果惨遭杀害。
史可法的部下在这种情形下,仍率余部继续鏖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清军占领扬州后,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以下翻译自幸存者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的节选。
扬州人王秀楚家住在西城,听外面嘈杂声震天,从门缝向大街张望,但见数十骑明兵自北而南,势如波涌,人群纷纷躲避。
王秀楚家后厅正对着城墙,看到门前的情形是这样,赶紧跑到后厅从后窗向外察看。
原先督镇史可法觉得城上的过道太狭窄,无从安置炮具,就下令在城垛上安放了一块木板,一头搭在城墙上,一头搭在民居上,扩展城宽,放置大炮。
这项工程并未完工,率先登城的满洲兵挥舞兵器,白刃乱下,守城兵民互相拥挤,由于城上的过道逼塞,无数人跳上这些临时搭设的木板,匍匐攀援,企图逃上民屋。
木板承受不了这重量,纷纷倾覆,人如落叶般坠下,摔死的有十之八九。
侥幸跑上了民屋顶上的人,在屋顶上奔走,足蹈瓦裂,铿然作响,声如同剑戟相击,又象雨雹挟弹,四应不绝。
王秀楚一家上下惊骇莫名,顷刻间,客厅、堂室内外以至卧房之中,噼里啪啦的跳下了许多从城墙上攀屋而下的守城兵民,这些人全都惊惶失措地寻觅缝隙和隐蔽之处潜匿。
历史趣谈李重进为何叛乱 历史名将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历史趣谈李重进为何叛乱 历史名将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https://img.taocdn.com/s3/m/97eb842b0b4c2e3f5627631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重进为何叛乱历史名将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李重进是后周难得的将领之才,但是其最终的命运却十分可悲。
李重进亲身经历了后周的灭亡以及北宋的建立,虽然在北宋成立之后
在中国历史上,李重进是后周难得的将领之才,但是其最终的命运却十分可悲。
李重进亲身经历了后周的灭亡以及北宋的建立,虽然在北宋成立之后,李重进也被封官进爵,但是最终李重进还是发动了叛乱。
关于李重进为何叛乱,这个话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至今还不曾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答案。
李重进作为一个有着很高权势的人,为何会发动叛乱呢?很多学者都认为李重进是一个有着狼子野心的人,早在后周还不曾灭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谋逆之心,等到北宋刚建立后,由于国中的势力并不稳固,此时发动叛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果,因而李重进开始处心积虑地发动了叛乱。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李重进叛乱主要是因为对赵匡胤失去了信心,同时也对其杀害了自己的知己李筠而心存报复,于是经过较为精细的计划之后,就开始发动了叛乱。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五代十国中,只有是有足够强盛的兵力和势力,都会伺机崛起,企图称王称霸,而李重进有着很高的权势,叛乱只是早晚之间的事情。
关于李重进为何叛乱,以上的说法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对李重进这样一位乱世枭雄而言,都有着足够叛乱谋反的理由。
北周的突然灭亡自然也激发了将领们叛乱谋反的心理,因而李重进的叛乱似乎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历史名将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李重进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将帅,在北周的国家建设中扮演者很强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武则天称帝路上最危险的一步
![历史趣谈:武则天称帝路上最危险的一步](https://img.taocdn.com/s3/m/eae68e6c7fd5360cba1adb6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武则天称帝路上最危险的一步
导语:入宫主要困难:未获圣眷入寺为尼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但整整12年未获宠幸。
唐太宗驾崩后,她还被迁入长安
入宫
主要困难:未获圣眷入寺为尼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但整整12年未获宠幸。
唐太宗驾崩后,她还被迁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作为一个奔三的尼姑,武则天似乎再也没有进入皇城的机会。
但是,在太宗病重期间,他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入寺为尼后,与李治仍藕断丝连。
永徽二年(651年),无子的王皇后为与情敌萧淑妃争宠,请高宗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李治应允,武则天才得以再度入宫,随即生下儿子李弘。
宫斗
主要对手:王皇后萧淑妃元老大臣
为站稳脚跟,武则天先用了招苦肉计。
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
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
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
当时,支持王皇后的,主要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他们势力强大,皇帝李治也得让三分。
武则天看穿了李治的心思,把“废王立武”解释成李治重振皇权的标志。
她一边站到了皇帝这边,一边重赏支持废后的大臣。
历史趣谈:武则天如何处心积虑取代李治自立为帝?
![历史趣谈:武则天如何处心积虑取代李治自立为帝?](https://img.taocdn.com/s3/m/9e860c711eb91a37f1115ce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则天如何处心积虑取代李治自立为帝?导语:武则天的权力欲永无止境,她要把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史书称武则天得志之后,“专作威福,上(李治)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武则天的权力欲永无止境,她要把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史书称武则天得志之后,“专作威福,上(李治)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武媚娘传奇》剧照麟德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上官仪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
”唐高宗便命令上官仪起草废掉武后的诏书。
左右见状,“奔告于后”,武后迅速来到李治面前“自诉”,当时诏书还在李治手里,还没发出去。
李治一见武后便泄了气,他怕武后怨恨自己,就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他这样说上官仪可遭了殃,当年十二月,上官仪和两个儿子都被武后以谋逆的罪名处死。
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临朝处理政事,武后也在后面垂帘听政。
“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后为皇太后。
所有政事均由皇太后决定,中宗毫无权力。
《武媚娘传奇》剧照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太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太后临朝称制。
同年九月,李敬业、魏思温、骆宾王等人在扬州聚集十万人马,发动了一场针对武则天的叛乱,武则天派三十万大军迅速平定了叛乱。
因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劝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武则天在平定叛乱期间诛杀了裴炎等人,把朝中的反对派清除出局。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假惺惺地下诏复政于皇帝,李旦知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 以及发生的几个阶段
![历史趣谈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 以及发生的几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88da2ae1700abb68a982fbf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以及发生的几个阶段导语:马嵬驿兵变整个发展过程。
从兵变名字可以得知,这次兵变发生在马崽坡,即现在的陕西兴平市西侧。
兵变时间是公元前七百五十五年,俗称天宝十马嵬驿兵变整个发展过程。
从兵变名字可以得知,这次兵变发生在马崽坡,即现在的陕西兴平市西侧。
兵变时间是公元前七百五十五年,俗称天宝十四年。
马嵬驿兵变的主人公是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和唐朝最大的地方军阀安禄山。
马嵬山兵变过程复杂多变,即便是现如今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依然可见其影子。
这次兵变过程和影响对后世学者对于唐文化和兵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嵬驿兵变主要概括了这起兵变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据历史记载,马嵬山兵变是由于安禄山和地方将领史思明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
由于事发突然,唐朝军队阻挡不及时,唐玄宗只得带着他宠溺的贵妃杨玉环和皇子逃离长安,在行军走到马嵬山的时候,禁军主帅陈玄礼杀死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并逼迫唐玄宗杀死杨玉环。
唐玄宗为保住自己性命,赐了杨贵妃三尺白绫,杨贵妃死于马嵬驿西门外的三门佛殿。
安禄山叛乱之初,唐玄宗原本想要太子李亨接替皇位时,但发现马嵬山兵变的幕后主谋就是玄宗的儿子,当时的太子李亨,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情况。
马嵬山兵变简介提及了此次兵变的结局,最后政府军队成功平息叛乱。
唐玄宗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雄才大略,最后却险些在这次叛乱中被夺取政权。
主要原因是对自身的管理缺失,骄奢放纵,对杨贵妃过度依赖,沉浸美色最后导致杨贵妃的死亡,同时险些导致国家的灭亡。
这也是此次兵变事件最具有警醒意义的地方。
马嵬山兵变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潼关失陷。
潼关是生活常识分享。
扬州历史上曾十次“城毁人亡”(上)
![扬州历史上曾十次“城毁人亡”(上)](https://img.taocdn.com/s3/m/f52028c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0.png)
扬州历史上曾十次“城毁人亡”(上)见习记者李兴鹏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天的扬州西北处的蜀冈之上开筑邗沟,这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扬州古城。
时至今日,扬州已是一座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建城史,不光是一部荣耀史、辉煌史,同时也是一部辛酸史和血泪史。
记者从扬州文史专家那里获悉,从魏文帝称帝后对东吴的作战到太平军与清军作战而“三进三出”扬州城,这当中的1800年里扬州因“屡遭兵燹”,曾多次“城毁人亡”,经文史专家粗略统计,1800年间,扬州被“屠城”、“毁城”竟达10次。
欲展望未来,须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且看文史专家揭秘扬州城2500年的“辛酸血泪”。
第一次浩劫:三国魏吴连年交战,扬州沦为“无人区”“三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两个"扬州"并存的局面。
一是魏国设置的,行政中心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另一个是吴国设置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据文史专家介绍,当时魏文帝曹丕称帝以后,为了完成他父亲曹操统一中国的心愿,一雪“赤壁之战”的前耻,便开始了对东吴的连续作战。
“当时曹魏和东吴大致上以长江为界,魏文帝为了平定江南,接连对吴作战,而扬州正好在长江边上,属于当时两国交战的核心地带。
”文史专家表示。
曹丕只当了7年皇帝,然而他在位期间曾三次亲征东吴。
“虽然曹丕三次亲征东吴均未能平定江南,但是连年交战,给双方国力造成了很大损耗,尤其严重的是交战区域内的城市和百姓。
”扬州文史专家朱福圭火介绍说,“当时扬州作为江北重镇,它的得失事关整个战局。
一旦扬州丢失,吴国的首都建康(今南京)就完全暴露在曹魏的攻击范围内,因此吴国寸土必争,跟北魏展开了连年的拉锯战。
”朱福圭火表示,当时的扬州城由于连年交战,城池几乎完全被毁,城内的百姓或死或伤,其余的大多逃往别的城市。
“当时整个扬州城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荒地。
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北地区也作为魏吴双方的"缓冲地带",成了"无人区"。
大清洗的官僚困局:武则天的权力难题
![大清洗的官僚困局:武则天的权力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8441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5.png)
大清洗的官僚困局:武则天的权力难题公元683年,武则天废掉唐中宗李显,开始独断朝政,勋贵徐敬业趁机在扬州发动叛乱,武则天想讨伐叛变的徐敬业,结果遭到了满朝勋贵的软抵制,这实际上是勋贵阶层对武则天权力合法性的质疑和消极,此恰恰是武则天长期的权力困境所在唐代女皇武则天以一女性在中国封建社会跻身帝王,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业,不过,恰恰是因为武则天女性的身份,使得她的皇帝地位始终难以获得当时主要政治精英尤其是实干派和实力派的认可。
以唐代开国名将李绩的孙子徐敬业扬州叛乱时的反武檄文为例,实际上说出了当时的勋贵阶层对武则天执掌大权的看法:“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隐图后房之嬖”两个字——“鄙夷”。
在徐敬业叛乱期间,宰相裴炎联合群臣,不仅拒绝支持镇压,而且公开要求武则天还政于唐中宗,名将程务挺亦支持裴炎的行动。
公元684年,为了应对勋贵的反抗和对其专权的质疑,武则天开始了第一轮大清洗,杀名臣宰相裴炎及其文臣追随者(《新唐书·裴炎传》:遂斩于都亭驿,籍其家,无儋石之赢),杀名将程务挺及其军队追随者(《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
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言务挺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
则天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之,籍没其家。
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武则天阐述她的管理思路,体现出斯大林式的大政治家风范为了肃清对手,武则天极为果敢,体现了大政治家的风范,她深知自己的权力和身份难以得到勋贵的真心认可,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力,打击潜在敌人,武则天提拔了大批的市井之徒和甿隶之人,这些人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更没有太多的价值观,而且怀有对勋贵阶层的天然敌意,恰恰能够为武则天所用——尤其是制衡、打击、削弱勋贵的权力和地位。
公元684年,面对此起彼伏的反叛者,武则天发布命令,要求天下“正义之士”要公开检举那些潜在的谋反之徒,若是检举成功,则升官发财,若是检举失败,则不需要负担任何后果,一时之间,民间豪杰纷纷兴起,检举之风迅速蔓延,并涌现出无数的弄潮儿。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历史趣谈扬州叛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a2e7970b14791711cd79171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扬州叛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导语: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
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治高峰感到的愉悦感的时候,一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对她开始心生
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
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治高峰感到的愉悦感的时候,一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对她开始心生反感,背后议论纷纷。
就在扬州,有几个胆大的文人借着酒劲就曾说了一些出格的话,于是酝酿出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扬州叛乱背景。
对于扬州叛乱之所以能够成功上演,也并不是偶然的事件。
关于扬州叛乱背景大致是发生在公元684年9月时期,武则天已是61岁的高龄,她自知年事已高,于是在洛阳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
为了能够早日称帝,她做了4件事。
也正是这四件事情,使得一股反对她的势力正在暗中酝酿叛乱,最终导致扬州叛乱的出现。
这四件事情分别是:第一:囚禁皇帝,临朝称制。
那时是在嗣圣元年的二月六日,她将自己的三儿子李哲拉下皇位继而扶立了最小的儿子当皇帝。
但他的小儿子并不比他的哥哥幸运,他平时都被软禁在偏殿,正殿上的龙椅上空无一人,而武则天则坐在龙椅后的纱帘中。
第二:逼杀废太子李贤。
由于李显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再加上他又是众多皇子中能干的一位,于是武则天害怕他将来会策反,于是就杀了他。
第三:追尊武氏先人,提拔武氏子弟。
在武则天称朝之后,大肆的提拔武氏家族,男的都封为王,女的则为王妃,并且还开创了外戚干政的先河。
第四:改各种名号。
首先,她先改年号;其次改旗帜;第三是改都号。
生活常识分享。
徐敬业扬州兵变新探
![徐敬业扬州兵变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b18fa140c77da26924c5b04d.png)
作者: 秦川
出版物刊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0-94页
主题词: 武则天;徐敬业起兵;临朝称制;扬州;山东地区;唐太宗;李世民;旧唐书;兵变;隋末农民起义
摘要: <正>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直接关系到她统治的大事,这就是徐敬业扬州起兵。
关于这件事,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次分裂唐朝,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而加以斥责。
近几年来,又有人认为是反对武则天篡权窃国的斗争。
徐敬业起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徐敬业究竟反唐还是反武则天?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扬州叛乱简介:女皇武则天派兵平定李敬业叛乱
导语:唐则天后光宅元年(684年)十月至十一月,皇太后武则天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军在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地区,平定李敬业等起兵反
唐则天后光宅元年(684年)十月至十一月,皇太后武则天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军在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地区,平定李敬业等起兵反对武后擅政的战争。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中宗李显继位。
次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更立豫王李旦为睿宗,但政事皆由自己裁决。
武后集团推行剪除异已之策,使唐宗室与亲唐臣僚人人自危。
时因受贬的原故司空李勣(本姓徐,赐姓李)之孙眉州刺史、英国公李敬业和其弟盩匡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及被罢黜御史职的魏思温,会集于扬州,各怀怨恨,遂密谋决定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讨伐武后,于光宅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据扬州起兵。
谋主魏思温使其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内史裴炎外甥)要求奉使江都(今江苏扬州),令其党羽韦超向仲璋密告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仲璋收敬之下狱。
数日后,敬业乘传车而至,矫称扬州司马来上任,诡称奉密诏,募兵讨伐谋反的高州(今治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酋长冯子猷。
于是打开府库,令士曹参军李宗臣至铸钱作坊,驱使囚徒、工匠,得数百人,授以铠甲,斩敬之于狱中,遂起一州之兵,复称“嗣圣”(中宗年号)元年。
设置匡复、英公、扬州大都督三府,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十日间得兵10余万。
向州县发布檄文,列举武后罪恶。
又找相貌类似故太子李贤的人,伪称是遵照其号令举兵。
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山阳、盐城、安宜(今江苏淮安、盐城、宝应)三县响应。
唯盱眙(今属江苏)刘行举据县不从,敬业派其将尉迟昭攻之。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