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修订稿
猪场设计方案
![猪场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42b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f.png)
猪场设计方案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猪场设计方案对于猪的养殖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猪场的选址、场地规划、设施设计以及猪舍布局等方面,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猪场设计方案,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一、猪场选址与规划1. 选址猪场选址应考虑附近交通便利、供水方便、环境独立封闭的地带,以避免外界干扰和病原微生物感染。
同时,周边环境宜选择相对安静的地区,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
2. 场地规划猪场的总体规划应根据猪的品种和规模进行布局,包括繁殖区、育肥区、配种区、饲养区等,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相对独立和互不干扰。
同时,应有合理的道路、通风、排放系统,以保证场内的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
二、猪场设施设计1. 猪舍建设根据猪的品种、规模和数量确定猪舍的类型和数量。
建议选择传统猪舍、开放式猪舍或者设施化猪舍,其中设施化猪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的调控,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饲喂设施为了提高饲养效率和饲养质量,建议设置自动化饲喂设施,如自动投喂器、饮水器等,确保猪只能够按需取食和饮水。
此外,还应设置饲料储存设施,以保证饲料的安全储存和供应。
3. 监测设备猪场应该配备适当的监测设备,如温度监测仪、湿度控制器、气体浓度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猪场管理人员及时监测猪舍内的环境参数,确保猪只的生活环境始终处于适宜状态,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三、猪舍布局1. 繁殖区繁殖区是用于母猪繁殖和仔猪产仔的区域,应该设有相对独立的分娩室和断奶区,以保证母猪的安全和仔猪的生长发育。
2. 育肥区育肥区是用于猪只生长发育的区域,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设定不同的区域和舍室,以保证猪只的舒适度和生长速度。
3. 配种区配种区是专门用于猪只繁育的区域,应设有配种舍和配种档,以便猪只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配种和交配,确保后代品质的稳定。
4. 饲养区饲养区是用于日常饲养管理的区域,应设有合理的饲喂和饮水设施,以及必要的卫生设备和疫情监测点,以确保猪只的营养和健康。
猪场筹划与建设
![猪场筹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a229c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猪场筹划与建设一、确定猪场规模与模式(一)、确定猪场规模和生产方向1、年出栏头数猪场的饲养规模指在养猪场正常运营情况下,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如千头猪场、万头猪场等多种规模。
种猪场也可以按照基础母猪头数计。
小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5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头;中型养猪场:年出栏5000~10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600头;大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年饲养基础母猪>600头;规模超过30000头宜分场建设,有利于猪场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粪污处理。
(1)、规模化养猪场。
实际生产中以基础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2400头为一个标准规模养猪场,每周至少有4~5头母猪产仔,5~6头母猪配种、妊娠,每周出栏商品肉猪40头,需要6个劳动力完成全部任务,投入资金130万元,产出约150万元,每头母猪制造利润大约2000元。
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猪场、年出栏300~5000头商品猪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户,其基础母猪头数参考见表2-1。
(2)、集约化猪场。
集约化猪场是大规模的猪场,通过使用优良的猪种,饲喂全价饲料,创造适宜的环境,执行严格的防疫,实行集约化养猪,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较局的经济效益。
如果将生产环节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即按繁殖周期安排工艺流程,按节拍均衡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工厂化养猪"。
2、生产方向根据生产方向可细分为哺乳仔猪场、生长育肥猪场、自繁自养猪场和种猪场。
哺乳仔猪场要求保育猪经过保育期饲养体重达到20~25 kg,然后销售给生长育肥猪生产者;自繁自养也称全程饲养,即配种、分娩、育肥三个过程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种猪场主要生产并出售种猪。
养猪场的性质和规模的确定,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再要考虑生产技术水平、投资能力和各方面基础条件。
种猪场应尽可能纳入国家或地区的繁育体系,其性质和规模应适应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建场时应慎重考虑,切忌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否则很易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资金链断裂、猪场倒团的严重后果。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6b7ec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2.png)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猪场是养殖猪的场所,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猪的健康生长,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猪场整体规划要点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环境优美等因素。
最好远离居民区,以避免噪音和异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 土地面积和形状:猪场的土地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建议每头猪配备4-6平方米的空间。
土地形状应方便管理和扩展,避免过于复杂的地形地貌。
3. 建筑布局:猪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主要包括猪舍、饲料储存区、疫苗存放区、办公区等。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相互配合,便于管理和操作。
4. 环境保护:猪场应设有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设置垃圾处理区,定期清理和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二、猪舍建筑设计要点1. 建筑材料选择: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防腐、防潮、保温、隔音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结构和彩钢板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猪舍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2. 空间布局:猪舍内部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包括合理的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
猪舍内的猪栏应根据猪的大小和养殖规模确定,每个猪栏的大小应保证猪的自由活动和休息。
3. 排污系统:猪舍应设有合理的排污系统,包括清洗设备和污水收集系统。
清洗设备可定期清洗猪栏和地面,污水收集系统可将污水集中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饲料供应: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饲料供应系统,包括饲料储存设备和自动投喂设备。
饲料储存设备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自动投喂设备可定时定量地给猪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三、猪场管理要点1. 疫病防控: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消毒和隔离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疫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2. 饲养管理: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方、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猪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b45de4960590c69ec376f6.png)
精心整理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
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1 (1) (2) (3) (4) (5)毫克毫5000 (6)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
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
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2)(3)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
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
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
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12d71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f.png)
第一部分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猪群规模通过对养猪工艺的了解来计算猪群规模,从而确定猪场规划与设计。
(一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规模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1。
四阶段饲养工艺(1配种妊娠阶段。
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
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2产仔哺乳阶段。
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4周,母猪在产房饲养5周, 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保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
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千克以上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
按工艺流程建设安排生产车间一个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
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
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
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
以现代生产工艺为例,母猪哺乳期为4周,加上妊娠期16。
5周,断奶至配种期2周 ,一个繁殖周期为22。
5周。
养猪场建筑规划设计
![养猪场建筑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275bf1650e52ea54189852.png)
养猪场建筑规划设计养猪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沼气池、饲料间、兽医室、人员消毒间、车辆消毒间及道路等。
其规划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生产区最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②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外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
③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
④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猪、运粪道。
⑤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
⑥水源、电源应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
同时,对水源应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避免被污染,电源应做到安全用电。
⑦粪便污水处理应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
并注意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
6、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办公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
办公区的规划要方便管理,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管理。
7、种猪运动场和消毒池的设计由于种猪舍每年至少要使用4〜5个月,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种猪的运动问题,可设计一个种猪运动场。
为了不增加封闭式猪舍的建筑面积,将猪栏与墙壁之间四周走道,设计成2.3m宽。
消毒池应建在进出养殖场的大门,为4mtimes;3m的消毒池,且每个猪舍的入口处,也要建一个lm2的消毒池。
8、猪床设计猪床圈栏可采用热镀钢管焊接成栏栅式,栏高2.5m,每个猪床而积为3m2左右。
9、通风保温设计猪舍后墙设5个窗户(70公分times;70公分),猪舍屋顶前沿向上开4个通风口(50公分times;50公分),以便猪舍臭气通过屋顶通风口排出舍外。
做好猪场设计方案
![做好猪场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8de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c.png)
做好猪场设计方案猪场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猪场是养猪的基地,为了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保障猪的健康和生长,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猪场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养猪场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为猪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
2. 提高养猪效益:优化猪场布局,提高养猪运营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运营成本,并提高猪的出栏率和养殖效益。
3. 保障猪的健康和安全:通过合理的猪栏分隔和管理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猪的健康和安全。
4. 环保可持续:设计一个环保可持续的猪场,减少废物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设计方案1. 猪舍布局: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将猪舍分为幼猪舍、育肥猪舍和种猪舍。
每个舍区都应配备相应的水源和饲喂设备。
在舍区之间留出交通通道,方便管理和操作。
2. 温度控制:根据猪的需求,设置恒温设备和通风设备。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气候变化,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确保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3. 湿度控制:设置湿度传感器,自动调节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防止猪舍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或过湿,减少疾病的发生。
4. 通风系统:设置可调节的通风设备,确保猪舍内的空气流通畅通,排除异味和废气,保持猪舍内的新鲜空气。
5. 安全防护:在猪舍周围设置围墙和大门,防止猪外逃和外界入侵。
在猪栏内设置固定的隔离栏,防止猪之间的互相攻击。
6. 猪舍卫生:设计一个科学的排污系统,将猪舍内的污物和排泄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降低废物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7. 规范管理:配备专业化的养猪管理人员和设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饲养方式,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8. 灾害防范:根据猪场所处的地理环境,设置相应的防灾设施,如雷电防护、防洪设施等,防止自然灾害对猪场的影响。
四、效益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猪场设计方案,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猪的出栏率和肉质品质。
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猪场建设与设计 (2)
![猪场建设与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a840c9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8.png)
猪场建设与设计1. 简介1.1 背景猪肉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肉类来源之一,猪场的建设与设计对于可持续猪肉生产至关重要。
猪场的建设需要考虑猪的生活环境,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猪场建设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步骤,为猪农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猪场类型猪场根据规模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圈养猪场:猪在封闭的环境中圈养,按照不同生产阶段划分不同的圈舍。
•散养猪场:猪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通常具有较大的场地。
•混合猪场:结合了圈养和散养的特点,猪在封闭空间内活动,同时也可以在户外活动。
3. 猪场设计要素猪场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3.1 场地选择场地选择是猪场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土地面积:根据猪场的规模和类型确定所需的土地面积,确保拥有足够的场地供猪生活和管理。
•地形地势:选择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地形地势,方便猪舍和场地的布局和施工。
•交通便利性:考虑交通便利性,确保猪场与市场、兽医和饲料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顺畅。
3.2 猪舍设计猪舍设计是猪场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猪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效率。
关键要素包括:•空间布局:根据猪的生命周期和日常管理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如饲料储存区、圈舍、分娩区等。
•通风系统: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并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疾病爆发。
•水源和排水系统:确保猪舍内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源,并能有效排除粪便和废水。
•照明系统: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保证猪的正常活动和生长。
•舒适性:提供舒适的床铺和合适数量的栏杆,为猪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活动空间。
3.3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包括以下要素:•饲料供应:确保猪获得均衡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合理安排饲料供应计划。
•疾病预防与控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和预防常见疾病的爆发,确保猪的健康状况。
•温度控制:根据猪的生命周期和环境条件,控制猪舍内的温度,确保猪的舒适度和生长状况。
•日常观察和记录:进行日常观察,记录猪的日常行为和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e300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6.png)
猪场整体规划与建造设计要点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业也在迅速发展。
猪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整体规划和建造设计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猪群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场整体规划和建造设计的要点,希翼能为猪场的规划者和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猪场整体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是猪场整体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猪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同时要便于物资运输和市场销售。
此外,猪场周围的环境要尽量避免有害气体和疾病的传播,比如远离工业区和疫病流行区。
2. 场地规划:猪场的场地规划应充分考虑到猪群的生长和运动需求。
合理规划猪舍、饲料储存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位置,确保猪群的生活环境良好并方便管理。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扩建空间。
3. 环境保护:猪场的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合理规划排污系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要合理规划猪场周围的绿化带,减少气味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猪场建造设计要点1. 猪舍设计:猪舍是猪群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设计要充分考虑猪群的行为特点和生长需求。
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确保猪群的舒适度。
此外,要合理规划饮水设施、饲料投放设备和疫病防控设施,方便管理和照应猪群。
2. 饲料储存区设计:饲料储存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饲料的保存和使用便利性。
合理规划饲料储存设施的位置和容量,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同时,要考虑到饲料的运输和投放,方便猪场工作人员的操作。
3. 办公区和生活区设计:办公区和生活区是猪场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其设计要注重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合理规划办公室、会议室和员工歇息区的位置和布局,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良好。
同时,要考虑到员工的生活需求,规划员工宿舍和生活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4. 安全设施设计:猪场的安全设施设计是保障猪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防火设施、防盗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猪场的安全性。
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最新版
![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cd7d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3.png)
猪场的规划设计方案1. 猪舍建设猪舍是猪场的核心设施,在猪舍的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猪舍类型根据养殖需要和场地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猪舍,包括:•地面式开放式猪舍;•地下式密闭式猪舍;•悬挂式开放式猪舍;•阳台式开放式猪舍;•砖瓦式密闭式猪舍。
猪舍的选择应根据养殖规模、气候条件、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2 猪舍布局猪舍的布局应结合猪的生长特点和饲养管理要求,将猪舍分为若干个养殖区域。
各个区域之间应设置过渡通道,便于饲养管理。
1.3 猪舍细节猪舍内部应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装修和设施布置:•床铺:床铺应选用较为柔软的材质,如稻草、麦秸等,以便给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饮水设施:应设置自动喝水器或水槽,保证猪能够随时饮水。
•饲料供给设施:应采用自动供料器或人工供料,以保证猪的饮食安全和卫生。
•通风设施: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健康。
2. 猪圈建设猪圈是猪舍的配套设施,主要用于猪的饲养管理。
猪圈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猪圈类型根据场地条件和猪的生长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猪圈,包括:•四方形猪圈;•圆形猪圈;•自动循环猪圈;•全自动猪圈。
猪圈的选择应结合场地面积、猪的生长特点、饲料供给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猪圈布局猪圈的布局应具有方便管理、易清洁、减少猪间的干扰等特点。
各个猪圈之间应设置过渡通道,方便饲养管理。
2.3 猪圈细节猪圈内应设置适当的设施,方便猪的生长和饲养管理:•床铺:床铺应选用较为柔软的材质,如稻草、麦秸等,以便给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饮水设施:应设置自动喝水器或水槽,保证猪能够随时饮水。
•饲料供给设施:应采用自动供料器或人工供料,以保证猪的饮食安全和卫生。
3. 猪场周边设施除了猪舍和猪圈之外,猪场的周边设施也需要注意规划设计:3.1 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是防止污染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设施。
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猪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
![《猪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5c8f7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猪场的规划与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猪场是畜牧业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猪场规模小、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导致了猪病频发、发展速度缓、养殖效益低的问题。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针对猪场规划与设计进行深入钻研,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2. 改善猪场的生产环境,提高猪的发展速度和抗病能力;3. 规范猪场的管理制度,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内容1. 猪场选址:选择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区建设猪场;2. 猪舍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猪舍结构,保证猪的发展环境舒适;3. 饲料配方:根据猪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猪的发展速度;4. 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猪的抗病能力;5. 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实施步骤1. 调研钻研:对现有猪场进行调研钻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规划与设计方案;3. 实施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猪场的建设和改造;4. 管理运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猪场的正常运营;5. 监测评估: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项目预期效果1. 猪场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养殖成本得到降低;2. 猪场的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猪的发展速度和抗病能力得到提高;3. 猪场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六、总结本次作业设计方案针对猪场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深入钻研,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能够为我国猪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猪场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
![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9174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6.png)
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舍设计与建造成为了确保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包括猪舍的结构、通风设施、卫生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空间等方面。
1. 结构设计猪舍的结构设计需要兼顾猪只的行为习性和生长需求。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具体要点包括:- 外墙和屋顶的选材:选择耐用、防水、隔热的材料,确保猪舍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 照明设施: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合理的人工光照,以维持猪只的正常作息。
- 舍内空间规划:根据猪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舍内空间的划分,确保猪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2. 通风设施良好的通风设施是猪舍设计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防止疾病传播。
以下是通风设施的关键要点:- 进风和排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能够顺畅进入猪舍,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
设立合理的风道和风扇,达到通风效果。
- 控温设备:根据猪只的需求,配置恰当的加热和降温系统,确保舍内温度适宜。
- 空气过滤器:设置适当的空气过滤装置,防止病菌和有害物质进入猪舍,保持空气清洁。
3. 卫生管理猪舍的卫生管理对保持猪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卫生管理的要点:- 定期清理舍内: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秽物,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 消毒措施:定期消毒猪舍,杀灭病毒和细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合理选择消毒药物,不影响猪只的健康。
- 饮水设施和饲料储存: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饲料的储存合理,防止受到污染导致猪只生病。
4. 合理利用空间合理利用空间是提高猪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合理利用空间的要点:- 分区管理: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合理划分空间进行分区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
- 增加空间利用率:合理设置饮水和饲料供给设施,减少空间浪费。
利用墙壁和天花板进行储物,提高空间利用率。
总结猪舍设计与建造的要点包括结构设计、通风设施、卫生管理和合理利用空间。
猪场的规划与管理
![猪场的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d5b6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2.png)
猪场的规划与管理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猪肉产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业领域之一。
对于猪场的规划与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更是为了确保猪的福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探讨猪场规划与管理的关键方面,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高猪场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1. 功能分区为了实现高效的猪场管理,功能分区是至关重要的。
猪场应该根据繁殖、饲养、检疫、配种、养殖等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
例如,可以将猪舍分为产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以满足不同阶段猪只的需求。
同时,在选址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临近配套设施和交通便利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运输和供应物资。
2. 环境控制猪的健康和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环境控制是猪场管理的重要一环。
首先,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保暖设施,以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其次,猪舍应该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最后,猪舍的卫生管理需得到重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并保持场地的干燥和清洁。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根据不同阶段的猪只需求来提供适宜的饲料。
同时,猪舍内的饲喂设备也要符合标准并得到定期维护,以确保饲料的准确投喂和避免浪费。
4. 疾病预防疾病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只的福利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疾病预防是猪场管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做好猪只的常规检查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疾病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要加强猪只的免疫管理,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同时,猪舍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5. 人员培训猪场规划与管理的最后一环是人员培训。
猪场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密切关注猪只的状态和环境变化。
因此,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猪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猪场管理的基本原理、养殖技术、疾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综上所述,猪场的规划与管理是确保猪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
![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d6f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6.png)
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猪场是以种植和养殖猪为主要业务的场地,合理的场地规划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益,优化利用空间。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
1. 总体规划布局猪场应根据自身规模和生产要求,合理划分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和设施区等功能区域。
生产区占地面积最大,包括猪舍、圈舍、饲料库、饮水区等;生活区为员工提供住宿和休息的地方;办公区为管理人员提供办公和会议的场所;设施区包括车辆停放区、水源区和储物区等。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设有道路和通道,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2. 猪舍设计猪舍是猪的栖息和生产场所,应根据猪的品种和数量,合理设计猪舍的数量和面积。
猪舍内部应设有适当大小的圈舍,方便分区管理。
每个圈舍内应设有饲喂槽、饮水槽和饲料储存区等设施,并对猪舍进行通风、隔音和保温等处理,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饲料库和饮水区设计饲料库应位于猪舍附近,方便饲养人员取用饲料。
饮水区应设有自动饮水设备,确保猪随时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供应。
同时,应加装水质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4. 员工生活区设计员工生活区应设在距离猪舍一定距离的地方,以减少噪音和异味的影响。
员工生活区应配置宿舍、食堂和娱乐区,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5. 办公区设计办公区为管理人员提供工作和会议场所,应位于猪舍和员工生活区的中间位置,便于管理人员对猪场的监督和调度。
6. 设施区设计设施区包括车辆停放区、储物区和水源区等,应合理安排位置,方便进出和运输。
7. 环境保护设计在猪场规划设计中,还应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如合理布局猪舍,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安装垃圾处理设备,减少垃圾污染;合理处理废水和粪便,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猪场场地规划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生产要求、人员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益和员工生活品质。
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猪场的功能和布局。
猪舍设计要点解析
![猪舍设计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9cb1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7.png)
猪舍设计要点解析猪舍设计是猪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猪舍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养猪效益,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福利。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通风换气、采光、环境控制和卫生管理等方面分析猪舍设计的要点。
一、空间布局猪舍的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猪只的数量、体型和品种等因素。
一般来说,猪舍可以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个部分。
1. 生产区生产区是猪只生产、饲养和管理的核心区域。
根据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设置不同的区域,如幼仔区、育肥区和产床区等。
每个区域的大小应根据猪只的数量和体型进行合理划分,以保证猪只的舒适度和运动自由度。
2. 生活区生活区是猪只休息和日常活动的场所。
在生活区内应设置饮水设施、饲料槽、垫料和卧床等,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此外,还应为猪舍设计合适的走廊和通道,便于饲养员进行管理和观察。
二、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换气是保障猪舍内空气质量和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猪舍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通风口猪舍的通风口应合理设置,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避免猪只受到寒冷风的直接吹袭。
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猪舍的大小、形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2. 通风设备为了提高通风效果,可以在猪舍中设置通风设备,如风扇和通风窗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采光适宜的采光是保障猪只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设计猪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窗户设置猪舍的窗户应根据光照需求合理设置。
窗户可以利用自然光,提供良好的采光环境。
窗户的大小和朝向应根据猪舍的朝向和周围环境进行设计,以保证猪只获得足够的阳光。
2. 照明设备在猪舍中,可以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如LED灯。
这些设备可以在天气阴暗或夜间提供足够的光照,促进猪只的生长和活动。
四、环境控制良好的环境控制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的健康和舒适。
在猪舍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设备,如暖气和冷却系统。
设计方案《养猪场设计与建设》
![设计方案《养猪场设计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62e9880fd0a79563d1e722d.png)
(3)公猪与后备公猪数
E. 成年公猪数量:公猪采用本交的公母比例为=1:20 F. 后备公猪数量:成年公猪:后备公猪数=100:30
(4)确定仔猪及育肥猪的头数
G、存栏哺乳仔猪数=周产仔窝数×10 ×4周 H、存栏保育猪数=周产仔窝数×10×92%×6周 I、 存栏生长肥育猪数=周产仔窝数×10×92% ×97%×14 (15)周
(5)生长、育肥猪舍:这2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
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 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确定猪场各类猪群数量 根据猪场性质、生产规模及有关猪的生
产性能技术参数等,确定猪场各类猪群数 量,它是计算猪场猪群栏位数和猪舍建筑 面积(幢数),进行猪场总体规划设计的 基础。
6 电力和能源供应: 猪场2-5公里以内应有380伏以上的高压电源。
三、基本设计(生产技术)参数的选择
项目
母猪年产胎率 母猪利用期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肉猪
配种分娩率 母猪反情率
公猪数:母猪数
胎均活产仔数 胎均断奶活仔数 母猪在产房时间
断奶 哺乳期成活率
出生重
指标
2.2-2.3胎 3-4年 19.8 85% 15%
(3)产仔哺育舍:舍内设有分娩栏或产床,布置多为两列或
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 异。小规模的猪场可采用单列带运动场的开放式。主要由分娩 栏、仔猪围栏、保温箱等组成。
①地面单栏: ②网床分娩栏:
(4) 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可采用网上保
育栏,1~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 上培育,有利于仔猪减少仔猪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
养猪场设计方案
![养猪场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f87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0a.png)
养猪场设计方案一、前言二、场地选择1、地理位置养猪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顺畅、交通便利的地方。
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土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合理确定土地面积。
一般来说,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应在 10 15 平方米左右。
同时,还要考虑到猪舍、饲料库、沼气池、污水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
3、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无污染的土地,有利于猪舍的建设和沼气池的运行。
三、猪舍设计1、猪舍类型根据养殖方式和猪的生长阶段,可分为母猪舍、仔猪舍、育肥猪舍等。
母猪舍应设置单独的产仔区和哺乳期仔猪保育区;仔猪舍要注重保温和通风;育肥猪舍则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猪舍结构猪舍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屋顶可采用彩钢瓦或石棉瓦。
猪舍的墙壁要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并向排尿沟倾斜,以利于排水。
3、猪舍尺寸猪舍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确定。
一般来说,母猪舍的宽度为 6 7 米,长度为 30 40 米;仔猪舍和育肥猪舍的宽度为 8 10 米,长度为 20 30 米。
猪舍的高度应在 25 35 米之间,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4、通风和采光猪舍要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扇、通风窗等,保证空气流通。
采光方面,可通过窗户和采光板来实现,确保猪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
5、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不同季节和猪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可采用地暖、保温灯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可通过水帘、喷雾等方式降低温度。
四、养殖设备1、猪栏猪栏可采用金属栏或水泥栏,栏高一般为 09 12 米。
母猪栏的尺寸要适当大一些,以保证母猪的活动空间;仔猪栏和育肥猪栏的尺寸可根据猪的大小进行调整。
2、食槽和水槽食槽和水槽要根据猪的数量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置。
食槽可采用自动采食槽或传统的水泥食槽;水槽要保证清洁卫生,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合理的猪圈设计方案
![合理的猪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779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e.png)
合理的猪圈设计方案
猪圈设计方案一:
1. 空间规划:采用矩形或正方形的布局,确保每只猪都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
根据猪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划分不同大小的区域。
2. 空气流通:确保猪圈内空气流通,安装通风设备或开放式结构,以保持空气清新,并有效控制湿度。
3. 圈舍结构:建议使用混凝土或金属材料建造圈舍,以确保结构稳固且易于清洁卫生。
4. 床铺材料:铺设软木、稻草或木屑等舒适的床铺材料,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和温暖。
5. 饮水系统:安装自动饮水设备,确保猪能够随时获得新鲜的清洁水源。
6. 饲料管理:设立合理的饲喂系统,确保每只猪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并防止食物浪费。
7. 浴池设施:提供适当的泥浆浴池或水池,让猪能够满足其天性需求,同时保持其卫生。
8. 照明系统: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线充足,有助于猪的生长和运动。
9. 环境控制: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安装合适的环境控制设备,保持猪圈内温度适宜。
10. 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猪圈,清除污泥和粪便,保持猪圈的
卫生和健康环境。
11. 安全措施:保证猪圈的安全性,使用防护栏或隔离设备,
以防止猪之间的过度接触和伤害。
这些是合理的猪圈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猪场布局设计与改进
![猪场布局设计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6e832e959eef8c75ebfb385.png)
猪场布局设计与改进随着我国养猪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猪场必然会逐渐取代小规模“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
规模化养猪是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与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模式的资源(饲料、能源、水等)消耗较多,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较大[1]。
规模化猪场的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日常生产和卫生防疫,也影响了各种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2]。
常规的猪场设计重点需要关注2个方面的问题[3]:即场址选择和总体布局。
规模化猪场若要发展进步,合理的猪场布局和猪舍设计是其先决条件,因此在始建之时就应该具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否则就会在建设完成后带来生产干扰和猪群周转困难等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措施的实施[4-7]。
与国外近10年来进一步提高集约化、工厂化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重视动物本身的行为福利和生理需求相比[8],国内规模化猪场受资源禀赋和猪场发展方式等影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规划研究滞后、布局不合理、饲养空间不足、环境评价差等缺点[9]。
采用规模化猪舍的新规划,积极改进饲养方式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工程设施与设备,可以减少建设投资,提高劳动效率,发挥动物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也利于卫生防疫,实现安全生产[10]。
从国内养猪发达地区来看,近几年来各大型猪场对规划越来越重视,但就青海省来说,规划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应引起重视。
因此,笔者以青海省乐都县容生生态养殖场为例,在该养殖场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条件变化研究制定出一个新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合理利用该场各种生产条件,并力图促进其日后发展。
1乐都县容生生态养殖场现状1.1养殖场概况容生生态养殖场位于乐都县伯镇水磨湾村,距县城5km,猪场四周高山环绕,绿树成荫,空气新鲜,形成了天然的防疫屏障,是理想的种猪繁育基地。
猪场占地约8hm2,面积为76800m2,东西宽160m,南北长480m。
场内分生产区和生活区,其中,生产区的总面积为67200m2,建有各类猪舍14栋,总面积是10080m2,内部容积率74%,每栋舍之间的前后距离8m,左右舍之间道路宽2.4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
计要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
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
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场址选择涉及面积、地势、水源、防疫、交通、电源、排污与环保等诸多方面,需周密计划,事先勘察,才能选好场址。
(1)面积与地势:要把生产、管理和生活区都考虑进去,并留有余地,计划出建场所需占地面积。
地势宜高燥,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
要有利于通风,切忌把大型养猪工厂建到山窝里,否则污浊空气排不走,整个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2)防疫: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一些,距居民区至少2公里以上,既要考虑猪场本身防疫,又要考虑猪场对居民区的影响。
猪场与其他牧场之间也需保持一定距离。
(3)交通:既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因为饲料、猪产品和物资运输量很大。
(4)供电: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
供电稳定,少停电。
(5)水源:规划猪场前先勘探,水源是选场址的先决条件。
一是水源要充足,包括人畜用水。
猪群饲养管理用水量可参考表5-2。
二是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
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
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
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6)排污与环保:猪场周围有农田、果园,并便于自流,就地消耗大部或全部粪水是最理想的。
否则需把排污处理和环境保护做重要问题规划,特别是不能污染地下水和地上水源、河流。
2.猪场总体布局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
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
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①母猪每年产2窝,每窝断奶育活10头仔猪。
②母猪由断奶到再发情为2l天。
③母猪妊娠期114天,分娩前4天移往分娩哺乳栏,所以母猪妊娠期只有110天养在妊娠母猪栏。
④母猪妊娠期最后4天在分娩哺乳栏。
⑤仔猪28天断奶,即母猪这28天在分娩哺乳栏。
⑥保育期猪由28天养到56天,也需28天。
⑦保育猪离开保育舍,体重假设为14公斤。
⑧肉猪出售体重假设为95公斤。
⑨每一批猪离开某一阶段猪栏到下一批猪进同一猪栏,中间相隔5天以供清洗消毒之用。
⑩每一阶段猪栏都较计算数多10%,亦即所得数乘以1.1倍。
(2)各类猪舍栋数:求得各类猪栏的数量后,再根据各类猪栏的规格及排粪沟、走道、饲养员值班室的规格,即可计算出各类猪舍的建筑尺寸和需要的栋数。
(3)各类猪舍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各类猪舍在生产区内做出平面布局安排。
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
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
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
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1.场址的选择与工厂化养猪场基本相同,主要考虑地势要高燥;防疫条件要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供电方便等等条件。
规模越大,这些条件越要严格。
如果养猪数量少,则视其情况而定。
2.猪舍建筑形式专业户养猪猪场建筑形式较多,可分为三类:开放式猪舍,大棚式猪舍,封闭式猪舍。
(1)开放式猪舍:建筑简单,节省材料通风采光好,舍内有'害气体易排出。
但由于猪舍不封闭,猪舍内的气温随着自然界变化而变化,不能人为控制,尤其北方冬季寒冷,这样影响了猪的繁殖与生长,正如常说的一年养猪半年长。
另外相对的占用面积较大。
(2)大棚式猪舍:即用塑料扣成大棚式的猪舍。
利用太阳辐射增高猪舍内温度。
北方冬季养猪多采用这种形式。
这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猪舍。
根据建筑上塑料布层数,猪舍可分为单层塑料棚舍、双层塑料棚舍。
根据猪舍排列,可分为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
另外还有半地下朔料棚舍和种养结合塑料棚舍。
1.单坡式
2.不等坡式
3.等坡式
①单层塑料棚舍与双层塑料棚舍:扣单层塑料布的猪舍为单层塑料棚舍。
扣双层塑料布猪舍为双层塑料棚舍。
单层塑料棚舍比无棚舍的平均温度可提高13,5~C,说明塑料棚舍比无棚舍显着提高猪舍温度。
根据沈阳地区试验,在冬季最冷天气舍温不管在白天黑夜始终保持在.8℃以上。
由于舍温的提高,使猪的增重也有很大提高。
据试验,有棚舍比无棚舍日增重可增加238克,每增重1公斤可节省饲料0.55公斤。
因此说塑料大棚养猪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投资少、效果好的一种方法。
双层塑料棚舍比单层塑料棚舍温度高,保温性能好。
如黑龙江省试验,在冬季11月份至3月份,双层塑料棚舍比单层塑料棚舍温度提
高3℃以上,肉猪的日增重可提高50克以上,每增重1公斤节省饲料0.3公斤。
②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单列塑料棚舍指单列猪舍扣塑料布。
双列塑料棚舍,由两列对面猪舍连在一起扣上塑料布。
类猪舍多为南北走向争上下午及午间都能充分利用阳光,以提高舍内温度。
③半地下塑料棚舍:半地下塑料棚舍宜建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或半山坡地方。
一般在地下部分为80-100厘米。
这类猪舍内壁要砌成墙,防止猪拱或塌方。
底面整平,修筑混凝土地面。
这类猪舍冬季温度高于其它类型猪舍。
④种养结合塑料棚舍:这种猪舍是既养猪又搞种植(种菜)。
建筑方式同单列塑料棚舍。
一般在一列舍内有一半养猪,一半种菜,中间设隔断墙。
隔断墙留洞口不封闭,猪舍内污浊空气可流动到种菜室那边,种菜那边新鲜空气可流动到猪舍。
在菜要打药时要将洞口.封闭严密,以防猪中毒。
最好在猪床位置下面修建沼气池,利用猪粪尿生产沼气,供照明、煮饭、取暖等用。
①塑料大棚猪舍,冬季湿度较大,塑料膜滴水,猪密度较大时,相对湿度很高,空气氨气浓度也大,这样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因此需适当设排气孔,适当通风,以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污浊气体。
②为了保持棚舍内温度,冬季在夜晚于塑膜棚的上面要盖一层防寒草帘子,帘子内面最好用牛皮纸、外面用稻草做成。
这样减少棚舍内温度的散失。
夏季可除去塑料膜,但必须设有遮荫物。
这样能达到冬暖夏凉。
③塑料棚的造型要合理,采光面积大,冬季阳光直射入舍内,达到北墙底。
④塑料棚舍应建在背风、高燥、向阳处,一般方位为座北朝南,并偏西5一10度。
这样在11-2月份期间,每天棚舍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获取的太阳能最多,对棚舍增温效果好。
(3)封闭式猪舍:通常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单列封闭式猪舍:猪栏排成一列,靠北墙可设或不设走道。
构造简单,采光、通风、防潮好,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适用。
双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走道,管理方便,利用率高,保温较好,采光、防潮不如单列式。
冬季寒冷地区适用。
养肥猪适宜。
多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3列或4列,中间设2或3条走道,保温好,利用率高,但构造复杂,造价高,通风降温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