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创造的物质环境、与孩子的互动以及对孩子正确的评价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来的。本文最后从“家庭数学”的观念渗透、“家庭数学”非正式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家庭数学”的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倡导和实施“家庭数学”的建议。(黄瑾,家庭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
教师作用研究: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媒介,但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数学教育功能不会自发实现,教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是幼儿数学知识技能建构的必要条件。为实现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操作过程进行以下干预:突出玩具和游戏材料中的关健概念,增强幼儿的数学意识,引导幼儿对动作经验进行抽象概括,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传授数学知识。(王艳云,教师在幼儿操作式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分析)
社会化环境影响研究:家庭中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家庭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活动对儿童数学学习和数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参与社区中的实践活动, 将数学学习置于真实的应用情境中, 能促进儿童数认知的发展。(黄瑾,社会化环境中的互动和交往与儿童数认知的发展)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数学入学准备状况有明显影响。
年龄因素:有研究在中班末期对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考察,并与小班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中班末儿童的数概念、空间知觉、分类、排序等数学认知能力较小班末取得了显著进步;儿童的数概念与排序能力之间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儿童在实物加减运算上的正确率有明显提高,但在运算策略上变化不大,多数儿童仍以实物计数为主要策略。
7、认知过程研究
概念认知研究:
科学概念认知研究:幼儿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概念
概念转变过程研究:
(1)该研究发现:儿童的科学概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儿童在解释溶解概念时经常混淆“溶化”与“融化”这两个概念: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倾向于强调外力因素作用在溶解过程中的必要性。(程颖,4-8岁儿童溶解概念的转变)
(2)该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对两组大班幼儿分别实施“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与“教导式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式对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两组幼儿的概念转变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指向概念转变的教学”为幼儿将来的概念转变提供了可能。(徐杰,张俊等,大班幼儿沉浮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
认知技能研究:假扮游戏伴随着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而发展,儿童只有具备必要的认知技能才能参与假扮游戏。与假扮游戏有关的认知技能主要包括社会参照、解读意图、现实与假扮世界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假扮游戏的发展与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陈光辉,儿童假扮游戏中的认知技能发展)
认知风格研究:
认知风格和儿童游戏间的关系研究:不同认知风格的儿童在游戏类型的选择和游戏中的人际交往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方式和游戏环境创设提出的建议有:教师要观察分析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个体差异,了解儿童的认知风格类型,并且结合对儿童学习倾向、智力水平的了解,实施个别差异教育;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开辟丰富的游戏活动区域;其二,对游戏活动区域进行区分。(钱琼,郭力平,儿童认知风格与游戏的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