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吸量管和移液器的使用、校正与数据处理汇总
移液器校准报告
![移液器校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2725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4.png)
移液器校准报告1. 背景和目的移液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中的仪器,用于精确地分配和转移液体。
准确的移液器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非常重要。
因此,进行移液器的校准是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描述移液器的校准过程及结果,为实验室提供准确的移液操作保证。
2. 校准方法2.1 校准设备和材料•电子天平•移液器•零点校准液•校准样品液体•校准液体接收容器2.2 校准步骤1.准备校准设备和材料。
2.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适量的零点校准液,并将其转移到校准液体接收容器中。
3.将移液器的体积设置为所需校准液体的体积。
4.通过多次移液操作,将校准样品液体转移到校准液体接收容器中。
每次操作后,移液器应迅速放置在校准液体接收容器中并完全释放液体。
5.重复步骤4,直到完成所有需要校准的体积。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体积大小进行校准。
6.将校准液体接收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所得的质量值。
7.根据校准样品液体转移的体积和在步骤6中记录的质量值,计算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3. 校准结果在本次校准中,我们使用的移液器的目标体积范围为1-100 μl。
根据所得数据,我们计算出了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具体结果如下:3.1 准确性准确性是指实际转移液体的体积与目标体积之间的误差。
在本次校准中,我们测量了不同体积范围的目标体积,并计算了实际转移液体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结果显示,移液器的准确性满足要求,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目标体积(μl)实际转移体积(μl)平均值(μl)标准偏差(μl)1 0.99 0.98 0.0110 10.05 10.00 0.0150 50.12 50.10 0.02100 99.85 99.90 0.023.2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多次重复测量的结果的变异程度。
在本次校准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重复测量,得到了不同体积范围的目标体积的标准偏差。
结果显示,移液器的精确度满足要求,重现性良好。
目标体积(μl)标准偏差1 (μl)标准偏差2 (μl)标准偏差3 (μl)1 0.01 0.01 0.0210 0.02 0.01 0.0250 0.02 0.02 0.01100 0.03 0.02 0.034. 结论在本次移液器校准中,我们对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进行了评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a6a7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0.png)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移液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精确地移取和分配液体。
在使用、校准和管理移液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一、使用移液器的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移液器之前,首先需要检查移液器是否干净和完好无损。
如果有污垢或损坏,应及时清洁或更换移液器。
另外,还需检查移液器的各个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并确认移液器的容量范围是否满足实验需求。
2. 吸取液体:将移液器插入待吸取液体的容器中,轻轻按下移液器头部,使其吸取一定量的液体。
吸取时要保持移液器垂直,并注意不要吸入气泡。
3. 放出液体:将移液器插入目标容器中,轻轻按下移液器头部,使其缓慢放出液体。
放出时要保持移液器垂直,并将液体缓慢滴入目标容器中,以避免溅出或产生气泡。
4. 清洗移液器:每次使用完移液器后,都需要及时清洗,以避免交叉污染。
可将移液器头部浸入去离子水或适当的清洗液中,多次吸取和放出液体,直至清洗干净。
清洗后,应将移液器头部晾干或用纸巾轻轻擦干,避免残留水滴影响下次使用。
二、移液器的校准方法1. 校准前的准备:在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前,需要准备一系列标准液体和称量器具。
标准液体的浓度和体积应根据实验要求来确定,称量器具要保证精确度和准确度。
2. 定量校准:校准移液器的第一步是校准其定量性能。
首先,使用较小的标准液体量,如10微升,吸取并放出液体10次,记录每次放出的液体体积。
然后,计算平均体积和标准偏差,并与移液器的标定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定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容量校准:校准移液器的第二步是校准其容量。
使用较大的标准液体量,如1毫升,吸取并放出液体10次,记录每次放出的液体体积。
然后,计算平均体积和标准偏差,并与移液器的标定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4. 校准结果的处理:根据定量校准和容量校准的结果,如果移液器的测量值与标定值相差较大,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移液器。
如果误差较小,则可以使用校准结果来修正移液器在实验中的体积测量。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dc1a586294dd88d0d26bc7.png)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二、实验原理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上下移动,排出腔气体。
松手后,在复原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三、实验材料仪器:吸液管、尖端管、电子天平、防水膜试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选择吸液管反复练习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平调零(二)实验步骤1、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4、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缓慢松开推动按钮。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平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档,液体泄出,在继续按动至第二档,是液体完全排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平,记录数值。
8、每次用天平读取数值后要归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及注意事项(一)误差分析1、吸液过程中,使移液器倾斜,导致移液不准确2、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换吸头3、一直使用一个移液器头,使吸头中有溶液的残留液,出现误差。
4、由于过快的放开按钮,是溶液吸入过快、过多,出现误差。
5、温度的关系,导致误差。
(二)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节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在调回至设定的体积。
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即可。
3、移液枪不应平放。
4、每次试验后将刻度调制最大。
5、移液枪所设量程不要超过规定量程。
6、不能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二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2、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数显PH计,小烧杯、吸量管、复合电极、温度计药品:0.10mol/LHAc、0.10mol/LNaAc、ph=4标准缓冲溶液,ph=6.86标准缓冲溶液,配制PH为2,4,6.5,7.4PBS溶液。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0103c6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b.png)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移液器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工具,用于定量地转移液体。
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是移液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确保移液器处于无菌状态,首先进行清洗和消毒。
将移液器插入移液架中,并将吸头插入合适的吸头座中,确保吸头与移液器的触底面保持平行。
2.吸取液体:按下移液器顶部的吸液按钮,吸液器底部的活塞会向下移动。
将吸头浸入液体中,松开吸液按钮,活塞会回弹,将液体吸入吸头中。
3.转移液体:带着吸头,将移液器放置在需转移液体的目标容器中,按下移液器顶部的排液按钮,活塞会向上移动,将液体从吸头中排出。
如果需要在目标容器中转移一定数量的液体,可以根据目标容器刻度线的位置来控制排液的多少。
4.清洗吸头:在转移液体不同种类或不同容量的液体之间,需要进行吸头的清洗。
将吸头浸入蒸馏水或洗涤剂中,按下吸液按钮以负压的方式往吸头中吸取清洗液体,然后按下排液按钮将清洗液体排出。
5.存储移液器:在使用完毕后,将移液器和吸头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以确保下次使用时无菌。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吸头:吸头的选择应根据转移液体的特性和容量来确定。
尽量选择与液体接触表面积小的吸头,以减小液体与吸头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使用正确的容器:目标容器应具备容量标记刻度线,以便于准确控制转移液体的容量。
确保目标容器的开口直径与吸头的尺寸匹配,以避免液体的溅出或漏出。
3.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不同反应物或试样的移液时,要用干净的吸头和移液器,并在各个步骤之间将吸头进行彻底的清洗,以避免交叉污染。
4.控制吸液速度:移液器的吸液速度应适中,过快可能导致吸液过溢或产生气泡,过慢可能影响实验的操作效率。
5.吸头与液面接触注意事项:当吸头与液面接触时,应尽量避免将吸头完全插入液体中,这样可以避免在吸液后产生气泡,影响移液器的准确性。
6.避免移液器的颤动:在进行移液操作时,应尽量避免移液器的颤动,以避免液滴的残留或液体溅出。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https://img.taocdn.com/s3/m/2f270d1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2.png)
移液器使⽤、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移液器使⽤、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的】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员和移液器的管理⼈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1移液器的使⽤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1.2设定容量值1.2.1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接近⾃⼰的预想值;1.2.2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窗平⾏放⾄⾃⼰的眼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预想值,从⽽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1.2.3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体积调为⼩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体积调为⼤体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精确度。
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套筒顶端插⼊吸液嘴,在轻轻⽤⼒下压的同时,把⼿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向旋转⾄吸液嘴卡紧。
切记⽤⼒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法来进⾏安装。
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作的精度和准度;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第⼀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液⾯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1.6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残留液体。
可⽤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可能黏附的液滴。
⼩⼼勿触及吸液嘴⼝;1.7⽬测吸⼊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1.8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停点,停1-2s(粘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停点,排出残余液体。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d666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精确地转移液体。
以下是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
a. 检查移液器的外观和状态,确保无损坏或污染。
b. 准备所需的移液器尖或棒,确保干净和无污染。
c. 检查移液器上的刻度标签,确保清晰可读。
2. 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a. 携带移液器时,手握住移液器身体,避免触碰移液器尖或棒。
b. 用洁净的酒精棉或纸巾擦拭移液器尖或棒,以确保无污染。
c. 轻轻旋转移液器以吸取或释放液体,避免快速的抽取或排放。
d. 将移液器尖或棒完全浸入液体中,确保吸取或释放正确的
体积。
3. 移液器的校准:
a. 根据移液器的规格和要求,找到相应的校准标准液。
b. 使用校准标准液按照指定的程序进行校准,确保移液器的
准确性和精度。
c. 定期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日期,以便追
踪和管理。
4. 移液器的管理:
a. 将移液器存放在干燥、清洁且防尘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
光或高温下。
b. 定期进行移液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c. 定期检查移液器的状态和性能,如有损坏或失效,及时更
换或修理。
d. 定期培训使用移液器的实验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
安全意识。
以上是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基本操作规程,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和补充规定。
在使用移液器时,务必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6df53e31126edb6f1a1074.png)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移液器校正操作标准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 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吸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吸管标称总容量(ml)1 2 3 5 10 15 2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 A ±0.007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5 ±0.08B ±0.015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10 ±0.16水的流出时间(S)A 7~12 15~25 20~30 20~35 25~35 35~45B 5~12 10~25 15~30 20~35 25~40 30~45分度线宽度(mm)≤0.43 .检定条件:3 .1 万分之一天平。
3 . 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 .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454f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6.png)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操作规程移液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药物研发等领域。
正确使用、校准和管理移液器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使用、校准和管理三个方面介绍移液器的操作规程。
一、移液器的使用1. 准备工作:使用移液器前,首先要检查移液器是否完好无损,确认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并对移液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吸液操作:将吸头插入待吸取的液体中,轻轻按下移液器顶端的按键,吸取适量的液体。
吸取液体时要保持垂直且稳定,避免产生气泡。
3. 移液操作:将吸取的液体移至目标容器中,将吸头插入目标容器中并轻轻按下移液器顶端的按键,使液体缓慢排出。
移液时要注意避免液滴残留在吸头上,以免造成误差。
4. 清洗操作:每次使用移液器后,应及时清洗吸头,以免液体残留对下次实验产生干扰。
二、移液器的校准1. 预校准:在正式校准之前,应进行预校准。
预校准的目的是检查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选择标准溶液并按照设定容量吸取和排出液体,记录吸液和排液的体积。
2. 校准操作:校准时应选择准确的标准溶液进行操作。
按照设定容量吸取标准溶液,然后将溶液移至称量瓶等容器中,使用精密天平测量溶液的质量。
根据吸液的体积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校准值,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移液器的准确性。
3. 调整校准:如果校准值与设定值存在差距,可以通过调整移液器上的校准旋钮来进行校准。
校准旋钮的调整方向和量度应根据移液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4. 定期校准:为了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应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的频率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实验要求来决定。
三、移液器的管理1. 存储管理:移液器应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存放时应将吸头置于移液器支架上,避免吸头变形或污染。
2. 清洁管理: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移液器和吸头。
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适当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清洁,然后用纯净水进行冲洗。
清洗后应将移液器和吸头晾干或用纸巾擦干,避免水滴残留。
实验一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f7c3c3da38376baf1faea3.png)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二、实验原理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上下移动,排出腔内气体。
松手后,在复原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三、实验材料仪器:吸液管、尖端管、电子天平、防水膜试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选择吸液管反复练习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平调零(二)实验步骤1、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4、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缓慢松开推动按钮。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平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档,液体泄出,在继续按动至第二档,是液体完全排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平,记录数值。
8、每次用天平读取数值后要归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及注意事项(一)误差分析1、吸液过程中,使移液器倾斜,导致移液不准确2、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换吸头3、一直使用一个移液器头,使吸头中有溶液的残留液,出现误差。
4、由于过快的放开按钮,是溶液吸入过快、过多,出现误差。
5、温度的关系,导致误差。
(二)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节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在调回至设定的体积。
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即可。
3、移液枪不应平放。
4、每次试验后将刻度调制最大。
5、移液枪所设量程不要超过规定量程。
6、不能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二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2、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数显PH计,小烧杯、吸量管、复合电极、温度计药品:0.10mol/LHAc、0.10mol/LNaAc、ph=4标准缓冲溶液,ph=6.86标准缓冲溶液,配制PH为2,4,6.5,7.4PBS溶液。
移液器的实在使用介绍及操作规程
![移液器的实在使用介绍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a434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9.png)
移液器的实在使用介绍及操作规程移液器的实在使用介绍移液器是一种在确定容量范围内可任意调整的精密取液装置,产品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快捷、牢靠性高、维护简便等优点。
下面就来实在介绍一下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希望可以帮忙到大家。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整至小量程为正常调整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整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准明确度。
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
3.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枪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2~3次确保移液的精度和准度(由于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
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有漏液现象。
方法是吸取液体后悬空垂直放置几秒中,看看液面是否下降。
假如漏液,则检查吸液嘴是否匹配和弹簧活塞是否正常。
4.放液:假如量很小则应将吸头尖端靠在容器内壁。
慢吸慢放,以防蓦地松开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1.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除去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整旋钮更改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
2.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取液器,1mL蒸馏水20℃时重0.9982g。
3.移液器反复撞击吸头来上紧的方法是特别不可取的,长期操作会使内部零件松散而损坏移液器。
4.移液器未装吸头时,切莫移液。
5.在设置量程时,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机械装置,损坏了移液器。
6.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
7.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精准度。
8.如长时间不使用,要把移液枪的量程调至最大值的刻度,使弹簧处于松弛状态以保护弹簧;9.定期清洁移液器外壁,可以用95%酒精或60%的异丙醇,再用蒸馏水擦拭,自然晾干;假如消毒可以用紫外照,或者用75%酒精擦拭;或使用可高压灭菌的移液器。
移液管和吸量管操作方法的异同点
![移液管和吸量管操作方法的异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7a8e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8.png)
移液管和吸量管操作方法的异同点1. 异同点: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测量和转移液体。
2. 异同点:两者的形状和结构略有不同,移液管通常较细长,而吸量管较短而粗。
3. 异同点:移液管常用于微量液体的转移和测量,而吸量管则可用于更大数量的液体。
4.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可变容量功能,而吸量管则通常是固定容量的。
5.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有吸液和排液两个端口,而吸量管只有一个端口。
6. 异同点:移液管的容量范围通常较小,例如0.1-1000微升,而吸量管的容量范围通常较大,例如1-100毫升。
7. 异同点:两者的材质也有所不同,移液管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而吸量管通常由塑料制成。
8.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有各种规格和容量可供选择,而吸量管通常有几个标准容量可供选择。
9.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需要使用移液枪或移液器进行操作,而吸量管则可直接使用手动吸液。
10. 异同点:两者的精度和准确度也有所不同,移液管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准确度。
11. 异同点:移液管在吸取和释放液体时通常需要注意空气进入的问题,而吸量管则没有这个问题。
12. 异同点:移液管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来控制液体的吸取和释放,而吸量管则是通过手动操作。
13. 异同点:移液管在操作时通常要求保持垂直,以确保准确的液体转移,而吸量管则没有这个要求。
14.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具有可更换的吸头,以适应不同容量和类型的液体,而吸量管则通常只有一个固定的吸头。
15.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用于微量反应和分析,而吸量管则通常用于常规液体的存储和移液。
16. 异同点:移液管可以配备各种附件和配件,如过滤器、保护罩等,而吸量管则通常没有这些附件和配件。
17.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容器和表面张力对液体移液的影响,而吸量管则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18. 异同点:移液管通常需要更小的力量来操作,而吸量管则需要较大的力量来吸取和释放液体。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31258bd0d233d4b14e69ac.png)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 、2ml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50ml 、100ml 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职 责:化学分析组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
任。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
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 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容量允差
例:在21℃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00g ,查表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g 。
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08.2599700
.000
.25 毫升。
故此移液管为正误差25
-25.00=0.08
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d5b8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7.png)
实验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使用微量移液器有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移液器已经校准过,并且每次操作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或污染。
准备好所需的移液器吸头,吸头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
2.校准仪器:微量移液器需要经过校准才能保证准确性。
校准主要包括校准移液器体积和校准吸头体积两个方面。
校准体积时,通常使用称量纯水的方法,称量出一定体积的纯水,然后用微量移液器进行吸取和排放,记录准确的吸取和排放体积。
3.吸液:在进行吸液操作前,先将移液器按下至最低位置,然后插入无菌吸头,并慢慢放松移液器按钮。
将吸头放入待测液体中,缓慢松开按钮,使待测液体进入吸头。
吸液时要保持垂直,以免空气进入吸头。
4.排液:将吸液的吸头放到目标容器中,缓慢按下按钮以排放液体。
排液时要注意将移液器吸头完全放入容器中,以免溅出液体。
5.清洗和保养:每次使用微量移液器后,都要进行清洗和保养。
先将移液器吸头进行清洗,然后用纯水吸取和排放几次,再用绝对乙醇洗涤吸头,最后用纯水洗净吸头。
同时,在存放时要使用质量良好的保存罐,避免受到干燥、污染或损坏。
微量移液器的校准是确保准确性和重复性的重要步骤。
校准的目的是调整移液器的体积,使其与所设定的体积一致。
校准最好是每次进行移液操作前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微量移液器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校准移液器体积和校准吸头体积。
校准移液器体积时,通常使用称量纯水的方法。
先称量出一定体积的纯水,然后用微量移液器进行吸取和排放,记录吸取和排放的体积。
如果实测值与设定值有偏差,则需要调整微量移液器的体积设置,直到实测值与设定值一致。
校准吸头体积是为了保证吸头的体积准确。
一般通过使用标准吸头来校准,标准吸头的体积是已知的。
将标准吸头设置在移液器上,吸取一定量的纯水或吸头,然后利用天平等设备对吸头进行称量。
如果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则需要调整吸头的体积,直到实测值与标准值一致。
校准微量移液器的频率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技能 移液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技能 移液](https://img.taocdn.com/s3/m/c0691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3.png)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技能之移液,包括吸量管的使用和移液器的使用。
吸量管的使用:
1. 吸量管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刻有容量数字,下端拉尖的圆形玻璃管。
用于量取体积不需要十分
准确的溶液。
2. 吸量管有“吹”、“快”两种形式。
使用标有“吹”字的刻度吸管时,溶液停止流出后,应将管内剩
余的溶液吹出;使用标有“快”字的刻度吸管时,溶液停止流出后,不要再调节刻度。
移液器的使用: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2. 调节好天平。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
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7. 记录称量值。
8. 擦干吸头外面。
9. 按上步骤称量10次。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
移液器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与维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d84a3c376baf1ffc4fad1c.png)
移液器(移液枪)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
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
现在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1、量程的调节在调节量程时,用拇指和食指旋转取液器上部的旋钮,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枪头(吸液嘴)的装配在将枪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
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枪,则可以将移液枪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
枪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3、移液的方法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
吸取液体时,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柱塞杆顶端的按钮,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缓慢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将吸头沿器壁滑出容器,排液时吸头接触倾斜的器壁。
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
最后按下除吸头推杆,将吸头推入废物缸。
4、两种移液方法:4.1、一是前进移液法。
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
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
最后松开按钮。
4.2、二是反向移液法。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e8379c336c1eb91b375d7f.png)
实验一微量移液器的使用与校准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液管的操作原理和熟练掌握吸液管的操作方法2、了解吸液管的校准方法和保证实验的精确度二、实验原理依靠活塞的上下移动。
其活塞移动的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机构来实现,推动按钮带动推杆使活塞上下移动,排出腔内气体。
松手后,在复原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其原位,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三、实验材料仪器:吸液管、尖端管、电子天平、防水膜试剂:蒸馏水四、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选择吸液管反复练习将防水膜放到电子天平中,并将天平调零(二)实验步骤1、转动微量移液器的调节轮,使读数显示为所要取液体的体积2、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下。
3、轻轻按下推动按钮,推到第一档4、将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馏水中,浸入深度为2—4mm。
5、缓慢松开推动按钮。
6、将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平上,按动推动按钮到第一档,液体泄出,在继续按动至第二档,是液体完全排出,放松按钮,使推动按钮复原。
7、观察电子天平,记录数值。
& 每次用天平读取数值后要归零。
9、每次完成测取数值后,要把防水膜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侧的按钮,将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及注意事项(一)误差分析1、吸液过程中,使移液器倾斜,导致移液不准确2、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换吸头3、一直使用一个移液器头,使吸头中有溶液的残留液,出现误差。
4、由于过快的放开按钮,是溶液吸入过快、过多,出现误差。
5、温度的关系,导致误差。
二)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节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在调回至设定的体积2、装配移液枪头: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即可。
3、移液枪不应平放。
4、每次试验后将刻度调制最大。
5、移液枪所设量程不要超过规定量程。
6、不能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二用PH 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 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法测定溶液PH 的原理2、学会使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数显PH 计,小烧杯、吸量管、复合电极、温度计药品:0.10mol/LHAc、O.IOmol/LNaAc、ph=4 标准缓冲溶液,ph=6.86 标准缓冲溶液,配制PH为2,4,6.5,7.4PBS溶液。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70c0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6.png)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移液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实验工具,主要用于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进行微量液体的移液操作。
正确的使用移液器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还可以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下面我们将介绍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移液器之前,首先要检查移液器的状态是否良好,包括吸头是否完好,吸液器是否干净,移液器本身是否有损坏等。
同时,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移液器吸头和吸管,以及待移液的试剂。
2. 调节容量。
根据需要移液的液体量,选择合适的容量刻度,并通过旋转移液器顶部的旋钮来调节容量。
在调节容量时,要确保刻度线位于液体的水平面上,以确保移液的准确性。
3. 吸取液体。
将吸头插入待吸取液体的容器中,轻轻旋转移液器顶部的旋钮来吸取液体。
吸取液体时要保持吸头尽量贴近液体表面,避免产生气泡。
4. 排放液体。
将吸取的液体移至目标容器中,轻轻旋转移液器顶部的旋钮来排放液体。
在排放液体时,要保持吸头尽量贴近目标容器的壁面,避免产生液滴残留。
5. 清洗和消毒。
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移液器吸头和吸管,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6. 注意事项。
在使用移液器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液滴残留,以确保移液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移液器的过度旋转和摇晃,以免影响液体的准确移液。
7. 存放。
在使用完毕后,要将移液器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
总结。
移液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使用移液器时,要注意调节容量、吸取液体、排放液体、清洗和消毒等步骤,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液滴残留,以确保移液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在实验中正确使用移液器有所帮助。
吸量管仪器实验报告
![吸量管仪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bf9a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9.png)
实验名称:吸量管仪器操作及定量分析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一、实验目的1. 熟悉吸量管的结构和用途。
2. 掌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吸量管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 吸量管:10μl、100μl、1000μl2. 移液器:10μl、100μl、1000μl3. 移液器吸头4. 移液器校准器5. 电子天平6. 容量瓶(25ml、50ml、100ml)7. 移液器清洗液8. 水浴锅9. 试管10. 移液器吸液器11. 移液器滴定管三、实验原理吸量管是一种用于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具有刻度,可以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
在定量分析实验中,吸量管主要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以便进行后续的化学反应或测定。
四、实验步骤1. 吸量管清洗:使用吸量管清洗液将吸量管内外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 吸量管校准:使用移液器校准器对吸量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
3. 吸液:将吸量管插入待取液体中,按住吸量管底部,轻轻挤压橡胶球,使液体进入吸量管。
4. 放液:将吸量管取出,在试管口处轻轻挤压橡胶球,使液体流出。
5. 定量分析:将吸取的液体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如滴定、比色等。
五、数据记录1. 吸量管型号:10μl2. 吸取液体体积:2.5ml3. 校准后吸量管准确度:±0.1μl4. 实验结果:根据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分析。
六、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分析,得到相关数据。
2.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来源。
七、实验结果1. 吸量管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准确。
2.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定量分析实验成功。
八、误差分析1. 吸量管清洗不彻底,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2. 吸量管校准不准确,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 实验操作不规范,如吸液、放液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九、问题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吸量管操作不规范,如吸液、放液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1 吸量管和移液器的使用、校正与数据处理
![1 吸量管和移液器的使用、校正与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e1103e67ec102de2bd89cd.png)
实验报告的书写
• 实验报告
– 没有实验目的扣5分 – 没有实验原理扣5分 – 没有实验过程扣10分,尽可能用图、表来表示 – 涂改实验数据扣20分。 – 没有分析与实验讨论(或者思考题)扣15分 – 没有报告临床意义扣5分 – 态度 (书写、条理、通顺)
芬兰雷勃 Finnpipette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规格
• 用途 • 规格:
– 5 ml移液器(1000-5000ul) – 1ml移液器(200-1000) – 200ul移液器(20-200) – 100ul移液器(20-100ul) – 10ul移液器(0.5-10ul) – 2 ul移液器(0.1-2ul)
刻度吸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 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停留数秒后,再将刻度吸 管移去;若刻度吸管上标有“吹”,则需将管内残余液体吹出。
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micropipette,俗称“加 样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法国GILSON 芬兰Labsystems 日本NICHIRYO 器 美国TOMOS 德国Brand 德国 Eppendorf 美国JENCONS
• 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 发明.
– 活塞冲程加样 – 活塞冲程(空气垫)加样器的结构是空气垫、活塞。空气垫
的作用是将吸于塑料吸头内的液体样本与加样器内的活塞 分隔开来;活塞在加样器内作弹簧样运动,通过空气垫带 动液体进入吸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刻度吸管(pipette)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 分类:
– 10ml, 5ml, 2ml, 1ml, 0.5ml, 0.2ml, 0.1ml (吹?)
移液管
吸量管
刻度吸管的操作方法
1.使用前: 首先要看刻度吸管标记、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 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刻度吸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
平时实验成绩
• 三部分:考勤(20%) +实验操作(40%) +实验报告(40%)
– 考勤:迟到 ,扣10分;旷课,本次实验成绩为0分 – 操作:
• 不穿白大褂扣10分, • 不带实验教材扣10分。 • 没有预先预习实验扣10分。 • 实验操作不规范扣5分; • 过失造成玻璃器皿损坏扣5分; • 过失造成仪器损坏扣10分。 • 没有清洗玻璃器皿和还原仪器原状扣10分。 • 没做清洁扣10分。
欲吸取的溶液中;左手拿洗耳球,将洗耳球内空气排出,接在 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 管口。 3.调节液面:
将刻度吸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 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 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看刻度时,应将刻度吸管的刻度与眼睛平 行),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刻 度吸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
1.仔细辨认标签,确定所需试剂及浓度。 2.吸量管与所需试剂号码务必对准。 3.用后盖好瓶盖(切勿张冠李戴)归还原处,以
免影响他人使用。
实验考核
• 生化总成绩
– 理论考试卷面成绩(60%) – 实验成绩(30%) – 平时成绩(10%)
• 实验成绩
– 平时实验成绩(60%) – 实验考试成绩(40%)
1吸量管和移液器的使用、校正 与数据处理
生化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要求
1.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进 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2.保持环境的肃静和整洁,不高声说话,严禁用器械及动物开 玩笑。
3.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 意动用。仪器发生故障、损坏、丢失时,应立即报告老师, 凡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要追与误差分析
2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浓度
3
血清总蛋白和白/球比值的测定
4
酶的竞争性抑制
5
血红蛋白与核黄素的凝胶层析分离
6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7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8
血糖测定
9
质粒DNA的提取
10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1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
芬兰雷勃 Finnpipette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规格
• 用途 • 规格:
– 5 ml移液器(1000-5000ul) – 1ml移液器(200-1000) – 200ul移液器(20-200) – 100ul移液器(20-100ul) – 10ul移液器(0.5-10ul) – 2 ul移液器(0.1-2ul)
(pipette tips)中,稍微
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
紧密结合。
•
注意:不要使劲地在枪
头盒子上敲,这样会导致移
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
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
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
调节旋钮卡住。
Example of tip sizes:
4.实验过程中要大胆、细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好原始 数据;节约试剂,节约水电。
5.实验完毕,洗净所用器材,固体舍弃物(如用过的滤纸、电 泳用凝胶条等)切勿倒入水槽内,以免堵塞。须经指导教师 同意,方能离开实验室。
6.值日生负责实验室卫生,倒尽垃圾,关好水、电、门窗,经 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试剂使用
刻度吸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 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停留数秒后,再将刻度吸 管移去;若刻度吸管上标有“吹”,则需将管内残余液体吹出。
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micropipette,俗称“加 样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法国GILSON 芬兰Labsystems 日本NICHIRYO 器 美国TOMOS 德国Brand 德国 Eppendorf 美国JENCONS
移液器及配套吸嘴(俗称枪头,tip)
100-1000µl
20-200µl
0.5-20µl
移液器常用的盛接容器
• 酶标板
• 离心管
1.5ml 0.2ml
2ml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构造
• 扭动转轴,即可调整和改变移液器容量 • 手指把手
• 吸头的排出器
• 容量指示
• 吸头排出器套筒 • 吸头圆锥体
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原理
• 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 发明.
– 活塞冲程加样 – 活塞冲程(空气垫)加样器的结构是空气垫、活塞。空气垫
的作用是将吸于塑料吸头内的液体样本与加样器内的活塞 分隔开来;活塞在加样器内作弹簧样运动,通过空气垫带 动液体进入吸头中。
移液器的操作方法-1
• 1. 量程的调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
• 实验报告
– 没有实验目的扣5分 – 没有实验原理扣5分 – 没有实验过程扣10分,尽可能用图、表来表示 – 涂改实验数据扣20分。 – 没有分析与实验讨论(或者思考题)扣15分 – 没有报告临床意义扣5分 – 态度 (书写、条理、通顺)
• 预习报告(每次实验课前检查)
– 实验目的、原理、试剂、操作步骤和临床意义
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以外(!!!),否则会卡住内 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a): P-20 Model 6.86 m l
(b): P-200 Model 132.4 m l
(c): P-1000 Model 262 m l
移液器的操作方法-2
• 2. 枪头(吸头)的装配
•
将加样枪垂直插入枪头
12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测定
13
实验考试
生物化学课程网站
• 访问路径:“三峡大学”-“求索学堂”“课程总揽”-“医学院”-“医用生物化 学”
• 网站内有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大纲、ppt, 习题集,考试方法和考试样卷等,同学们 可根据需要下载学习
刻度吸管和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的使用、校正与误差分析
问题:将一定量的溶液从一容器转移到另一个 容器。用什么量具?是否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