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皮影戏不但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而且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关键词】皮影戏艺术流传发展
很早就听说了皮影戏,一时兴起,就产生了兴趣。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它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据说,皮影戏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皮影在制做上采用皮革来完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⑴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技法,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皮影戏的流传来看,它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在宋代时,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元代时,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到明代后,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
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可见一般。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20世纪初叶,皮影戏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开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皮影戏的发展大致可以用"佛经说唱画皮影、宋代影戏最热闹、元朝影戏传欧洲、明朝贵族爱影戏、清朝贵族影戏箱"⑵来构勒。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倍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臵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彼彼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⑶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清代嘉庆年间,由于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曾谣传皮影人儿能化为天兵天将,助民反抗朝廷。还因为皮影戏演出时间多在夜间,许多人聚集在黑暗场所,致使满清官吏倍感恐惧。在光绪皇帝死的时候,西北某地正在演唱皮影戏,于是官府借机立即贴出告示说:“国有大祸,民无天良,若有唱演,点火烧箱。”结果,京城内开始禁演皮影戏。官府派兵查抄,一些影身、布景及各种资料被烧毁,从此,皮影戏艺术便一蹶不振,日益衰亡。其间,散落在民间的影箱、舞台大多被有钱的外国商人收买。
解放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之下,又获新生。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又遭“破四旧”的噩运。十年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但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
皮影戏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应该说主要是以它通俗简便的独特形式,早已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他们经常利用农忙之余暇,自刻自制影身道具和舞台,自编自演一些深受本地区群众所喜爱的故事,其唱腔、念白皆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间皮影艺术也欣逢盛世,焕发了青春,古老的皮影艺术已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向国际友人展示着这一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声望日益提高,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了它不仅是中国的,同是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皮影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瑰宝,它的艺术光辉永远不会黯淡,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陶犁主编.民族民俗风情赏析.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扬子东、常舟主编.中华民俗风情大观.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姚显志等编.中国民俗〃旅游丛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4]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
cn/shoe/chwindow/culture/qyzjmopy/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