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十二经络养生
养生十二筋络口诀
养生十二筋络口诀养生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
而身体的脏腑筋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养生中,理解和掌握十二筋络口诀,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一、头筋口诀:祛风养头,大杜小青,两广三少,活血通经。
这句口诀主要是指针对头部发丝、窝风、头晕、眩晕等不适症状进行养护的方法。
二、肩筋口诀:修身养正,点身顶头,三阳入户,气血通行。
这句口诀主要针对肩部、颈部等处的不适症状,通过舞蹈、练习气功等手段来帮助改善。
三、背筋口诀:保肝护肾,四五脊广,两膝相依,曲直相成。
这句口诀主要是为了保护人体内部重要器官的健康且使身体安于自然状态的动作。
四、臂筋口诀:上下内外,阳明胃经,太阴肺经,通透有净。
这句口诀主要是为了促进血液的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五、腕筋口诀:手脉与手心,经典绝伦,镇痛消肿,增强抵抗。
这句口诀主要是利用手部的穴位来进行抗炎降温、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六、腰筋口诀:全身之本,三阳俯仰,六合一空,唯得下دا。
这句口诀主要是为了保护腰部,避免腰椎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改善腰腿酸痛的不适症状。
七、腿筋口诀:虚实相济,春夏复秋冬,天阴地寒,养护终身。
这句口诀主要是针对腿部的肌肉、骨骼、关节、血管、神经等进行养护的方法,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八、足筋口诀:清热解毒,补肾壮阳,千金之验,举重若轻。
这句口诀主要是为了保护足部的健康,防止脚气、足部皮肤病及其他脚部疾病的发生。
九、手筋口诀:上脉之源,下脉之枢,经络交会,通行七音。
这句口诀主要是利用手部的经络和穴位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
十、心筋口诀:化阴生阳,育精成神,阳明诀守,内旺外柔。
这句口诀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心理素质,并以此教导人们保护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十一、肝筋口诀:平肝疏肝,五种阴阳,心脾滋荣,祛病扶危。
这句口诀主要是利用肝经来帮助患有肝火的人缓解症状,同时改善胃肠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摘要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介绍了经络养生法。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畅通与健康相关联。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以帮助人们维持身体健康。
1. 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方法。
其中,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经络的健康和调养,认为经络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通道。
经络的通畅与健康,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养生知识。
2. 经络养生法概述经络养生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通过调养经络,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经络共分为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
每条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
经络养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调理饮食黄帝内经强调饮食调理对经络健康的重要性。
根据不同的经络特点和对应的脏腑,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和脏腑的平衡。
例如,经络肝经与目窗(眼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摄入一些具有滋补肝经和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等,来保持肝经的健康。
2.2 经络按摩经络按摩是通过刺激经络来促进经络的通畅和血液循环的一种方法。
按摩的方式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或特定的按摩工具,按摩时可以按照经络的走向和特点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和经络、消除疲劳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例如,膀胱经络的刺激点位于脊柱两侧,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点位来缓解腰痛和泌尿系统的问题。
2.3 经络运动黄帝内经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的循环和通畅。
经络运动可以选择针对特定经络的运动方式,也可以选择全身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改善血液流通和经络系统的运作,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十二经络具体养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对于每条经络都有对应的养生法。
具体的养生法有以下几种:3.1 肺经肺经为水道之海,养生法应以润燥清肺为重点。
中医十二条经络养生知识
中医十二条经络养生知识经络养生方法一:梳“常梳发,头不白”头为“精明之府”,它汇集五脏六腑的精气,有50多个穴位与全身器官关系密切。
俗话说:“千过梳头,头不白”,经常梳头,不仅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气,调理血脉,还能解除疲劳,改善神经功能,帮助睡眠。
梳头时从一侧鬓角开始,逐渐过渡到头顶,再到另一侧鬓角。
其中,鬓角和额顶是易生白发之地,要多梳几次。
注意动作要轻柔,每天200次左右,感觉头皮发热即可。
此外,还可以用梳子轻叩头顶百汇穴、两侧天冲穴及脑后风池穴,有助于加强头部经络系统与全身器官的联系。
梳子不要太尖利,以木梳和牛角梳最佳;动作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刺激头屑产生。
经络养生方法二:搓“搓面庞,洁脏腑”脸有多干净,脏腑就有多干净。
”光洁红润的面部不仅使人精神焕发,还是脏腑功能状态良好的表现。
人体的主要经脉大多经过面部,分布着十几个保健要穴。
经常搓面,可以起到美容养颜、整体保健的作用,但是,搓脸有讲究,不能像搓澡那样用力,要顺肌肉纹理、逆皱纹方向,即两手轻轻地贴住脸颊,向上、向外搓摩,然后手指由内向外轻按眼角鱼尾纹处,最后用两掌心交替在额头从下向上摩擦,至脸部发热微红即可。
脸上有伤口或明显痤疮时,要注意避免这个动作。
经络养生方法三:熨“熨双眼,能明目”很多人时常感觉“累从眼入”。
的确,“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周围有多条脏腑的经脉,它们要是累了,人很容易觉得疲惫不堪。
“熨目法”是流传了几千年的眼部保健法,双手搓热后,用掌心轻捂眼睛,就像给双眼盖上一床温暖的棉被。
两眼自然闭合,眼球先顺时针慢慢转动几周,再相应地逆时针转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掌心的温热,再加上眼球的转动伸拉,会使眼部代谢加快,气血充足,视力改善。
但要注意,熨目转睛时需保证手部和眼部的清洁;且手法要轻柔,按得太紧会使眼球受压,导致视力突然模糊,就像趴在桌上午休后看不清楚的感觉一样。
经络养生方法四:扬“扬脖颈,护颈椎”脖子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通过。
十二经络养生时辰表
坚持长期养生
经络养生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不断地坚持和努 力。
通过坚持正确的养 生方法,可以逐渐 改善身体素质和提 高抗病能力。
个人应该根据自身 情况和医生建议制 定适合自己的经络 养生计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可以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 张情绪等。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并选择适 合自己的按摩方式。
饮食调理
饮食规律
按时进餐,不过饥过饱,以易 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饮食结构
合理安排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优质 蛋白质等食物,少摄入高脂肪、 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品。
通过刺激不同经络,可以调和阴阳平衡,使机体处于最佳状 态。
改善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通过经络养生,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缓解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疾病
经络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通过经络养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疾 病如感冒、胃肠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手三 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分别对应肺、大肠、胃、脾等
脏腑。
经络与养生的关系
经络是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键所在。
经络通过运行气血来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有机地联系 起来。
经络养生法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经络养生法
体质偏热的人应该注重饮食调 节,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适应症与禁忌症
经络养生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群,对于某些疾病或身体状况的
十二时辰经络敲打养生法
晨起有天旋地转的现象应该责之于肝,自 己摸摸头顶百会穴部位的温度是不是比头部其 他部位热,看一下自己早晨第一次的尿是否比 较黄,号一下自己左右手寸关尺的脉,是否左 手中间的脉比较强,如果是的话,请敲你自己 的肝经。
肺 敲打 经 手臂 内则
手背
充分养肺,远离感冒。 从中府穴敲起,云门、 尺泽、列缺、经渠、太渊、 鱼际、少商,每天各敲1分 钟。有人帮你敲定肺俞、 大椎穴,最好不过的啦。 能顺便按摩合谷、迎香、 印堂、风池,就更好了。
大肠经
敲打 手臂 外则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
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 是正常的。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 出来。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 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中医问大便是要知 道你心肺功能如何。心血旺,大便成型,而且 很粗。小孩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 大便特别细,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 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大便功能就好。 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 体很大的元气。
十二时辰经络敲打养生法
灵宝市远程教育中心 杨丰烈
灵宝市营养师协会健康大讲堂
不白来 不白听 祛百病 百岁康 经络锻炼美,健康活百岁; 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 节约医疗费,有利全社会。
一种少见的 物理疗法、是通 过手握成空拳或 经络锤对全身进 行敲打、以全身 12条经络、两条 任督二脉去进行 疏通。
让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肺主皮毛”如果你经常敲打肺经的同 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亳升的进水量,就能 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 不再干燥!
经肺虽贯穿手臂,但最主要的作用部分 在下手臂内侧,建议你从肘横纹开始敲打, 用经络锤,敲到手腕上停止,清晨3点到5点 是肺经运行时期,如果你不愿打扰自己香甜 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谈十二时辰养生,首先就要谈到经络问题。
而说到经络学说,就要先谈谈《黄帝内经》。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希望对你有用!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zǐ)时:(夜里11 —次日1点) 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23点至凌晨1点,胆经当令。
子时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根阳爻开始升发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气为三种,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少阳之气,是指刚刚出生的阳气,也叫子时一阳生。
是少阳之火,阳气还特别的小,所以要保护好阳气,就一定要睡好“子时觉”,当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中,会有利于人体的少阳之气升发,因为夜间属阴,睡眠好不仅能养阴,而且还能阴中生阳。
二、丑(chǒu)时:(夜里1—3点) 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至3点,肝经当令。
肝主藏血,人在丑时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就养不起肝血。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
每晚11点至凌晨3点,人体经络巡行走肝胆经,此时处于睡眠状态,肝脏方可趁机休息,修补损伤的细胞。
如果丑时前未入睡的人,次日起床面色灰暗,情绪倦怠而易烦躁。
三、寅(yín)时:(夜里3—5点) 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至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且必须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
肝在丑时将血液更新后,肺在寅时将血液输入全身,故有肺朝百脉之说。
人在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神清气爽。
所以,寅时睡觉,色红精气足,精力充沛。
四、卯(mǎo)时:(上午5—7点) 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
这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地户也要开。
所以,在这个时间里人应该正常地排便,将人体在夜间修复、合成、代谢的垃圾、毒素排除体外。
五、辰(chén)时:(上午7—9点) 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至9点,胃经当令。
清洁+营养=平衡,垃圾代谢出去后,人体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在这个时辰人要吃早餐,来为身体补充一些阴(即营养)。
十二时辰的经络养生之道
子时心脏最脆弱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子时23:00-01:00 胆经人体状况: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
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
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丑时熟睡保肝脏时辰时间对应经络丑时01:00-03:00 肝经人体状况: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能量。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李强主任说,虚火旺盛的人,在这个时候睡着,还能够降虚火。
寅时梦里深呼吸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人体状况: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
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
此刻肺经最旺。
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卯时记得上厕所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 05:00-07:00 大肠经人体状况: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辰时勿忘吃早餐时辰时间对应经络辰时07:00-09:00 胃经人体状况: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得不行,此刻它睡醒了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吃早饭它会尽全力消化。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中医的时间观念和经络理论十分重要,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器官和经络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个经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对应不同的器官和经络,同时也对应不同的饮食和养生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子时对应的是肝经,养生原则是“早睡早起”,睡前半小时不要做过于刺激性的事情,如看电视、玩电脑等,同时要避免熬夜。
食物上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2.丑时:凌晨1点至3点丑时对应的是肺经,养生原则是保持安静和深呼吸。
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睡眠充足,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运动或静坐冥想。
食物上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等,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
3.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寅时对应的是大肠经,养生原则是“清晨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肛门卫生。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和熬夜等。
4.卯时:早上5点至7点卯时对应的是胃经,养生原则是“早起喝水”,可以喝一杯温水或加一些蜂蜜,帮助排毒,改善胃肠功能。
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量进食和空腹。
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馒头等。
5.辰时:早上7点至9点辰时对应的是脾经,养生原则是“早餐稳定”,吃平衡营养的早餐,注意饮食规律。
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应该多吃一些干净、易消化的食物。
6.巳时:上午9点至11点巳时对应的是心经,养生原则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思虑,要保持心情愉悦,放松身心。
饮食上建议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
7.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午时对应的是小肠经,养生原则是午餐要吃得饱并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不要过度进食,不要过快进食。
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少食肉类等酸性食品。
8.未时:下午1点至下午3点未时对应的是膀胱经,养生原则是保持身体均衡运动,避免长时间的坐姿、站立或走路,同时要注意排尿和饮水的规律。
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思虑,建议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流动系统,负责传输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
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和养生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十二经络的养生技巧,帮助大家保持身体健康。
1.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穴位按摩来舒缓背部疼痛和调节膀胱功能。
按摩脊柱两侧的“臀肺俞”和“脾俞”穴,可以缓解背部不适和改善膀胱问题。
2.足阳明大肠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大肠蠕动和消化功能。
沿着腹部中线按摩,可以缓解便秘和帮助排毒。
3.手太阳小肠经:可以按摩手臂的“四白”穴位来舒缓手臂疼痛和调节消化功能。
4.手阳明胃经:可以进行胃部按摩来促进消化和缓解胃部不适。
在胃部的中心位置,用手掌按摩并轻轻按压,可以帮助胃气运行。
5.足少阳胆经:可以按摩头部的“足三里”穴位来缓解头痛和改善胆囊功能。
用手指轻轻按压太阳穴和头部两侧的“风池”穴,可以舒缓头痛和放松神经。
6.足少阴肾经:可以按摩腰部的“命门”穴位来促进肾脏功能和益肾养血。
用手指按摩腰部两侧的腰骶部,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和改善肾脏问题。
7.手少阴心经:可以按摩胸部的“心俞”穴位来促进心脏功能和舒缓心悸。
用手掌按摩胸骨上方的穴位,可以改善心血不足和心悸。
8.手厥阴心包经:可以进行胸部按摩来促进心包的循环和缓解胸闷。
用手掌按摩胸骨两侧的穴位,可以促进心包的气血流动。
9.足厥阴肝经:可以进行足部按摩来缓解肝气不舒畅和改善睡眠。
用手指按摩足部的“太冲”和“行间之穴”,可以促进肝气的平衡和舒缓情绪。
10.足少阴脾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脾胃功能和消化吸收。
用手指按摩腹部中下方的穴位,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调节脾胃功能。
11.手厥阴心包经:可以按摩手臂内侧的穴位来缓解手臂疼痛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用手指按摩手腕内侧的穴位,可以舒缓手臂酸痛和促进心血流通。
12.手少阳三焦经:可以进行手臂按摩来促进三焦功能和改善头晕目眩。
用手指按摩手臂的外侧,可以改善身体不适和调节三焦功能。
十二经络养生食谱
十二经络养生食谱1. 肝经养生食谱:- 早餐:荞麦粥,加入少许芡实和玉米,搭配一份水果沙拉。
- 午餐:红烧瘦肉,配以绿叶蔬菜和黑木耳,搭配一碗糙米饭。
- 晚餐:清炒苦瓜,配以鳕鱼片和青椒,搭配一份薏米粥。
2.心经养生食谱:- 早餐:蒸水蛋,加入鲜菇、胡萝卜和番茄,搭配一片全麦面包。
- 午餐:清炖鸡汤,加入当归和红枣,搭配香蕉和一碗糙米饭。
- 晚餐:煮熟的豆豉豆腐,配以苦瓜和香菇,搭配一份薏米粥。
3. 脾经养生食谱:- 早餐:红豆小米粥,加入山药和枸杞,搭配一份水果沙拉。
- 午餐:清炖瘦肉汤,加入白扁豆和白菜,搭配一碗糙米饭。
- 晚餐:红烧冬瓜,配以鲜虾和豆腐,搭配一份薏米粥。
4. 肺经养生食谱:- 早餐:蒸鸡蛋羹,加入木耳和冬瓜,搭配一片全麦面包。
- 午餐:红烧鲫鱼,加入胡萝卜和豆芽,搭配香蕉和一碗糙米饭。
- 晚餐:清蒸粉皮,配以鸡肉和蔬菜,搭配一份薏米粥。
5. 肾经养生食谱:- 早餐:燕麦粥,加入黑芝麻和莲子,搭配一份水果沙拉。
- 午餐:红烧猪蹄筋,加入银耳和胡萝卜,搭配一碗糙米饭。
- 晚餐:煮熟的黑木耳,配以牛肉和菠菜,搭配一份薏米粥。
6. 膀胱经养生食谱:- 早餐:黑米糕,加入银耳和红枣,搭配一片全麦面包。
- 午餐:清炖鲫鱼汤,加入山药和冬瓜,搭配香蕉和一碗糙米饭。
- 晚餐:清炒豆角,配以鸡胸肉和胡萝卜,搭配一份薏米粥。
7. 胆经养生食谱:- 早餐:红薯小米粥,加入桂圆和枸杞,搭配一份水果沙拉。
- 午餐:红烧黄花鱼,加入金针菇和白菜,搭配一碗糙米饭。
- 晚餐:清炒西兰花,配以瘦肉和木耳,搭配一份薏米粥。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一、早睡早起身体好1、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
2、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
以上就是12个时辰的经络运用,相信你在看过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了。
首先,整个身体的自然修补时间,是在晚上21点到凌晨3点。
这段时间一定要休息,如不能休息,也一定要停止一切活动。
晚上21点到23点的时间,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间,特别是小朋友的免疫系统还不全,因此小学 6 年级以前的小朋友最好在21点左右就寝。
而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骨随造血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肝脏修复的时间、凌晨3 点到5点是呼吸系统运作的时间。
其中凌晨4点是我们脉搏最弱,心跳最慢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医学上有所谓的〈危险4点钟〉所以家里如有老年人,这个时间就要特别注意。
早晨的运动最好是在 5 点以后再出门,接下来 5 点到7 点是大肠蠕动最旺盛的时间是吃早餐时间,7点到9点则是最活跃的时间,9点到11点是脾脏活动时间。
到了午时〈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与子时〈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由于身体在造血因此我们需要较好的休息,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因此,我们知道只要遵循自然法则,那么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复原,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会十分有精神在休息得到全然的放松。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黄帝内经是一部古老的中医经典,其中记载了关于人体经络的养生方法。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经脉的分支,贯穿全身,连接脏腑组织,调节气血运行。
以下是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养生法的简要介绍:1. 太阳经:太阳经起于目眶外,沿耳前下延至足小趾外侧。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心情愉快,多进行户外活动,戴墨镜避免眼睛受到阳光伤害等。
2. 太冲经:太冲经起于足趾丛,并发于腘以下的外侧,上至胸胁。
养生方法包括经常按摩太冲穴位,保持足部的温暖,避免过冷或过热。
3. 阳明经:阳明经起于鼻翼两侧,上行至头顶再下降至下牙、带脏腑经脉间,然后至指端。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鼻腔畅通,注意饮食健康,多吃粗纤维食物等。
4. 阴明经:阴明经起于内踝骨后下方,沿内踝骨下行,到趾间。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足部干净卫生,穿透气的鞋袜,避免被寒冷或潮湿侵袭。
5. 少阳经:少阳经起于外踝骨后下方,沿外踝骨下行,到足小趾间。
养生方法包括经常进行足部按摩,保持足部的温暖和舒适。
6. 足太阴肝经:足太阴肝经起于大趾内侧的足大球,沿内踝内侧向上行至胸部。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愤怒和压力过大,注意饮食调节。
7. 足厥阴胆经:足厥阴胆经起于足小趾内侧的足小球,沿外踝内侧向上行至头部。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负担和焦虑。
8.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掌中侧的手大球,沿臂外侧向上行至喉部。
养生方法包括经常进行手部按摩,保持呼吸畅通,注意室内空气质量。
9.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外侧的手大球,沿手臂内侧向上行至鼻旁。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大肠通畅,经常进行手部活动和锻炼。
10.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于小指内侧的手小球,沿手臂内侧向上行至胸部。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情绪舒展,避免过度激动和压力。
11.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的手小球,沿手臂外侧向上行至颞部。
养生方法包括保持小肠功能正常,避免饮食过度刺激和不规律。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贯穿于全身,并与脏腑器官相互联系。
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以及经络养生的相关知识。
一、手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膀胱经起于小指端,沿手臂后侧上行,经过颈部到达头部。
它主要负责眼睛、头部和背部的生理功能,并参与调节阳气的活动。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前侧,沿上臂走向肩部。
它主要影响鼻、面部、颈部和肩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气血的循环。
三、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侧面,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涉及耳朵、面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水液代谢。
四、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后侧,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耳朵、面部和头部的功能,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五、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眶下,向上行经头部,循颈部、背部下行至足底。
它对于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可以影响阳气的循环。
六、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下,向下行经面颊、喉咙,绕过乳房部,沿着腹部下行至足背部。
它主要调节口腔、消化系统以及乳房的功能,对于脾胃功能的平衡非常重要。
七、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两侧,向上行经脚背,通过膝部绕行胸胁至夹腋下。
它主要调节肝脏和胸胁部位的功能,对于情绪的调节和血液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八、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趾外侧,向上行经足背,通过膝部连接大腿和腹部,再经腹部上行至胸胁。
它的主要功能涉及头部、颈部和胸腹部,能够调节胆囊和胆汁的分泌。
九、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背部、臀部到达足背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的功能,具有调节阳气的作用。
十、足阳明小肠经足阳明小肠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手臂后侧到达掌心。
它主要影响耳朵、面部的功能,对于水液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操是借鉴我国古老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之上。
又结合俞氏中医的经络学、气功学、穴位学、等学科,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练形成的一套动作完美,编排科学、具有养生保健,健体长寿之功效的养生奇功。
预备式:双足分开平行站,横距要与肩同宽。
双手下垂要自然,中指轻揉风市穴。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二十四节自然数,胆络开通肝气舒。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功效: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双手交叉小腹前,默数八下掌朝天。
展臂伸颈意托天,双手拨云臂伸展。
缓缓捧在小腹前,曲臂向上抱膻中。
翻掌向下守丹田,凝神调息静脉畅。
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功效:通冲带二脉,同时治疗腰、腿、手、臂、眼、头部等疾病。
久做能达到耳聪目明、手脚灵活之功效。
抬掌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
左虚右实指朝天,目盯食指气定闲。
收掌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似射箭。
右虚左实指朝天,目盯食指气定闲。
回臂收式掌朝天,臂展腿直是关键。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
功效:使脾胃两经阴阳相合。
增强人体正气。
主治各种脾胃不和之症。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髀关。
右下左上掌朝天,左上右下臂捧圆。
左掌旋臂托天去,右掌翻转至髀关。
左下右上掌朝天,吐气向下守丹田。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功效:舒通肝经、胆经、治疗因劳损引起的腰椎、颈椎疾病。
双手平抬旋肌前,翻掌朝下气定闲。
颈椎左转向后看,缓缓回转面朝前。
吐气落掌回丹田,双手平抬旋肌前。
翻掌朝下气定闲,颈腰右转向后看。
缓缓回转面朝前,吐气落掌回丹田。
第五式:乾坤在手心静正。
功效:通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忧郁、烦躁等症状。
双腿微曲守丹田,左上右下抱胸前。
头向左转胯向右,头向右转胯向左。
双手互换乾坤转,阴阳平衡人自圆。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功效:通肾经、膀胱经、坚筋骨、固肾腰、治疗腰酸背困,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
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中医学生学习的宝典。
下面是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欢迎阅读。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
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督脉(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督脉(2)基本功能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所以又称为“阳脉之海”。
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任脉:(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处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所以又称“阴脉之海”。
任,又与“妊”意义相通。
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冲脉(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经相并,挾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任脉(2)基本功能冲,有要冲的意思。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什么是子午流注呢?子午流注是古代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自然规律,是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节律观念,高屋建瓴,因势利导,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制宜,把握病机,从而合理调整气血神志,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激发其正气和心身活力,恢复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它可以根据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节奏、时相特性等,因时因病因人,有效集成和优化用药处方、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手段,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我们现代人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午流注的子午就是指时辰而言,子是子时,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是午时,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3点。
“流”、“注”两字,是指人体气血的运动变化的状态。
“流”是流动的意思,“注”是灌注的意思。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
那么,气血在经脉中是怎么流动的呢?古人认为是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流动的。
那么“井荥输经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至肘或膝方向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总称“五腧”。
这是以自然界中水流的大小来形容各经脉气血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气血从四肢末端向上到达头、面、躯干,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同时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将“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像肘膝方向排列,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
《内经·灵枢》上说:“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每日十二经络养生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寅时梦里深呼吸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人体状况:肺经最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
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
此刻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气运输于全身.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
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卯时记得上厕所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 大肠经人体状况:大肠经最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因为气不足而阳痿可能哦。
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
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二经络养生方法十二经络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十二经络养生缓解疲劳
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帮助人体减缓疲劳,更是疾病养生的最佳方法。
下面大家一起和我来了解一下这些简易且有效的按摩方法吧。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
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
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十二经络养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
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
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
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
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
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
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