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四讲鉴赏古代诗歌语言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歌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诗句入手,不仅着眼于其意义的挖掘,也考查其在拓深意境、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四种题型:炼字、诗眼、炼句和语言风格。
题型一炼字
炼字,是对诗句中某字词的艺术效果的分析。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作,强调其动态的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描写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不同词类的表达作用见下表:
类型作用示例
动词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首
诗,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意义的
动词
唐朝王之涣《凉州词》中“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怨”字运用拟人手
法,既写出了笛声的哀怨,又
写出了吹笛人对朝廷不关心
边疆士卒的怨恨
形容词这类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
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而
且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
其是颜色词,可以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
“红”“火”“绿”“蓝”
这些色彩绚烂的词语展现出
下摇曳起伏的情态。两个叠词
的运用,使诗歌富有韵律感,
增强了表达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和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用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
B.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诗人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愉悦心情。
D.尾联以想象作结:即使明年贬谪到更远的更荒僻的地方,
今年已将岁暮,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解析:“闲官”一词传达出的是诗人因遭贬无法申志的无奈和愤懑。
(2)颈联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拂”和“侵”。都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这两句对仗工稳,动静结合,用“拂”和“侵”二字将句子写得富有动感,有声有色,饶有雅趣。
诗意速通:
那是谁种下了萧萧修篁一片?陪伴我清闲地读书吟诗作官。春天里你不随百花争芳斗艳,孤独地坚守贞操迎接腊尾岁寒。声悠悠平添我琴弦上的雅韵,影森森铺出我棋局中的清欢。到明年即使被贬到更远的地方,我还能在今冬看你雪中傲寒。
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明确的“哪个字”“某字”等关键词。
答题
步骤
答题
模板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这里运用……手法,(步骤1,
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步骤2)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上具
有……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
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步骤3)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后秋兴之十三
钱谦益①
海角崖山②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③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④?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注:①钱谦益: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初官至礼部侍郎。此诗作于明亡之际。②崖山:亦名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地势险要,为扼守南海的门户。南宋末,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于此地沉海而死,南宋彻底灭亡。③鱼腹:《楚辞·渔父》中载,屈原不愿以洁白之身“蒙世俗之尘埃”,投江自尽。④海槎(chá):用来渡海的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写到崖山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点,再用“也不”二字,写出了大明王朝覆灭的残酷现实。
B.颔联直抒胸臆,抒发亡国之痛。先点明“非汉帜”,再强调“是胡笳”,写出了清兵南下,江山易主的变局。
C.本诗大量运用典故,比如陆秀夫、屈原等的典故,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
D.尾联写国破家亡,以嫦娥奔月不得复归,只能独倚圆月在桂树下哭泣,寄托诗人惆怅惋惜的感情。
解析:“惆怅惋惜”有误。尾联表达出桂王已死,故国不再的意思,寄托诗人走投无路的心情。
(2)有人认为本诗“用词十分精妙”,请指出颔联中两个精妙的词语,并分析其妙处。
答:“更无”“况有”两词用得十分精妙。紧承首联,进一步指出不仅“海角崖山”等偏远荒凉之地不再归“中华”所有,连投江许国、泛海避难也不可得。即便是想效法屈原投江以证明清白,可连自杀都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祖国的地方,更别说泛舟海上去做个避世的隐士了。这是何等的不幸与可悲,其悲尤其强烈。层层深入,深化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伤痛之情。
诗意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