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合集下载

叶绿体的提取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提取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次生 荧光的来由, 橘红色为叶绿 体的荧光效果 黑色部分来自 叶绿体悬液中 混有的细胞核 碎片中的DNA 和RNA,经吖
应,故观察到 斑状分布的火 红色荧光效 果。
啶橙染色荧光 反应呈现绿 色。.
六)注意事项 1、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 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2、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 观察。 3、离心机使用:离心管要平衡 4、凡是荧光染料都有一定毒性,请做好防护 5、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6、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7、汞灯开启后15min内不要关闭,关闭后3min内不要开启。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器分离的过程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破碎细胞和细胞组分的分 离。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组织匀浆、分离,叶绿体的分离采用差速离心或 密度梯度 光(次生/诱发荧光)。离心分离技术是分离细胞组分和生物大分子最 常用的分离方法,因为不同的细胞器和分子有不同的体积和密度,可在 不同离心力不同介质沉降分离。
三)实验用品
材料: 菠菜叶片 试剂:蒸馏水,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O) 仪器: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天平,荧光显微镜,显微镜,镊子, 培养皿,纸,移液管,滴管,烧杯,无荧光载片,盖玻片,离心管,吸 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 1、叶绿体悬浮液的制备 菠菜叶片(去叶脉)3g → 0.35mol/L氯化钠15ml→研磨→匀浆过滤(6层纱 布)→滤液在1000r/min离心2min→弃沉淀,上清液3000r/min离心5min → 去上清液→沉淀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用0.35mol/L氯化钠溶液悬 浮 →滴片观察 2、叶绿体的显微与荧光观察 取叶绿体悬液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用分别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发荧光。 将叶绿体悬液滴在无荧光的载玻片上,再滴加1滴0.01%吖啶橙荧光染

叶绿体的荧光染色与观察

叶绿体的荧光染色与观察
4)弱结合方式:即静电吸引结合方式,带正电荷的AO分子与带负电荷的磷酸根结合,每个磷酸根的位点上均可结合一个AO分子,最大结合率为1:1.这种结合方式主要是AO分子与RNA的结合,其发射波长为640nm,呈红色荧光。
5)AO与核酸的结合方式在低浓度下最佳,此时插入性强结合方式占优势。
AO的主要作用
1)对细胞内单链或双链RNA或DNA定性和定量
匀浆破碎细胞:利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等渗介质中的悬浮颗粒,收集类叶绿体大小的颗粒,得到叶绿体。
差速离心: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黏度有关。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颗粒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度也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5.取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沉淀为叶绿体和细胞核混合物);
6.将沉淀用2-3ml0.35M.的NaCl液悬浮;
7.取一滴悬液滴片,加盖玻片后显微镜下观察;
8.另外取一滴悬液滴片,再加一滴0.01%的吖啶橙染料混匀,盖上盖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9.取干净的菠菜叶子的下表皮的薄薄的一层几乎透明的一层做成装片进行观察,在普通显微镜以及荧光 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气孔、保卫细胞等;
叶绿体的荧光染色与观察
———————————————————————————————— 作者:
———————————————————————————————— 日期:
【实验题目】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二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叶绿体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熟悉应用荧光显微镜方法观察叶绿体荧光现象。

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匀浆液离心,从而使叶绿体得到分离。

分离过程最好在0〜5C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2、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木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叶绿体的荧光进行观察。

三、实验步骤1. 选取新鲜的嫩白菜叶片,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和粗脉,撕成小碎块,称3g放于玻璃研钵中,加入10ml0.35mol/LNaCI溶液,匀浆3〜5min。

2. 匀浆液用2层尼龙布过滤于50ml烧杯中。

3•将滤液平分到2个离心管中,天平配平,1000r/min下离心2min。

弃去沉淀。

4•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

弃去上清,沉淀即为叶绿体。

5. 将沉淀用0.35mol/LNaCl溶液悬浮,做两张临时装片:①取一滴叶绿体悬液滴于载片上,加盖片观察;②取一滴叶绿体悬液滴于载片上,再滴加1-2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加盖片观察:①在普通光镜下观察;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先用明视野(白炽光灯下)和用低倍镜头观察,找到适当的标本后,再转高倍镜头,并将白炽光灯转换成以汞灯激发光作光源,用暗视野观察。

6. 撕取白菜叶片下表皮一小片置于滴有清水的载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普通光镜下观察气孔的形状,保卫细胞里面的叶绿体;随后转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四、结果与分析参考文献《细胞生物学实验》李玲李雪峰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百度文库《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1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1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 3 月30 日姓名杨慧慧学号17050031803 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2017 专业生物技术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上课时间周六12节题目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 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2.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中进行, 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3.因为叶绿体有自发荧光,因此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

三、实验用品1.材料:新鲜菠菜。

2.试剂: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3.器材:(1)主要设备: 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2)小型器材: 烧杯, 量筒, 滴管, 刻度离心管, 纱布,无荧光载片和盖片。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低速匀浆3~5min。

3.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4.每组取滤液4ml,1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含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将沉淀用0.35mol/L NaCl溶液悬浮。

7.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即可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直接荧光。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间接荧光: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在无荧光载片上,再滴加一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 加盖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二、菠菜叶手撕片观察轻轻撕取新鲜嫩菠菜叶的表皮,展平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0.35mol/L NaCl溶液,加盖片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标准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标准

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1.实验目的了解叶绿体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熟悉应用荧光显微镜方法观察叶绿体荧光现象。

2.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能发生特有的能量转换。

利用低速离心机可以分离叶绿体,其分离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目的是为了防止渗透压的改变引起叶绿体的损伤。

将匀浆液在1000r/min离心,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然后,3000r/min 离心,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在室温下进行分离要迅速。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橘红色荧光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发荧光的叶绿体进行观察。

3.实验材料、用品⑴实验材料:菠菜叶片⑵实验药品:蒸馏水,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

⑶实验仪器: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天平,荧光显微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接种针,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恒温箱,培养皿,滤纸,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滴管,烧杯,无荧光载片,盖玻片,离心管。

4.实验步骤⑴选取新鲜的菠菜嫩叶,洗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称3g于0.35mol/L氯化钠溶液15ml中置组织捣碎机或研钵中。

⑵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浆,3~5min,或研磨成匀浆。

⑶用6层纱布过滤,滤液盛于烧杯中。

⑷取滤液4ml在1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沉淀。

⑸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具有一定的自复制能力,可以独立分离出来,纯化叶绿体样品可以方便地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叶绿体的分离、纯化以及荧光观察的方法。

一、叶绿体的分离1.实验材料准备为了分离叶绿体,我们需要充足的植物组织样品。

可以选择新鲜的叶片或者细胞培养物作为实验材料。

同时,需要准备好一系列试剂,例如缓冲液、葡萄糖、EDTA、PEG等。

2.组织破碎和提取液的准备首先,将植物组织样品冷冻在液态氮中,然后用超声波处理器将样品破碎。

接下来,将破碎的样品用缓冲液溶解,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EDTA。

将溶解后的样品在低温条件下离心,然后取出上清液。

3.叶绿体的沉淀将提取液中的上清液用PEG逐渐沉淀叶绿体。

首先加入PEG溶液,并轻轻搅拌。

然后,将样品在低温条件下离心,离心后会出现一个绿色的沉淀。

这个沉淀就是叶绿体。

4.叶绿体的洗涤和纯化将叶绿体的沉淀用缓冲液洗涤数次,然后用离心将叶绿体沉淀下来。

最后,将沉淀的叶绿体用缓冲液悬浮,即可得到纯化的叶绿体样品。

二、叶绿体的荧光观察1.荧光探针的准备为了观察叶绿体的荧光,我们需要准备好合适的荧光探针。

通常使用的探针有二苯基苯酚(DPBF)和二聚(4-乙基-5-(4-甲基吡啶氧基)-2-溴脱氧葡萄糖(DAB)等。

2.荧光探针的添加将纯化的叶绿体置于含有荧光探针的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

荧光探针会与叶绿体中的一些分子发生作用,从而产生荧光。

3.荧光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荧光。

将样品放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设置合适的激发波长和观察波长。

然后观察荧光显微镜中的图像,即可看到叶绿体的荧光。

4.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荧光,可以得到关于叶绿体活性和光合作用效率的信息。

例如,如果观察到荧光强度较高,可以推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效率较低。

总结: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是研究植物生物学和光合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得到纯化的叶绿体样品,并通过荧光观察了解叶绿体的活性和光合作用效率。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姓名*** 系年级2011级生物基地学号***日期2013.05.16 同组者***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荧光观察【实验目的】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

通过控制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等因素,不同的细胞器可以通过阶梯离心的方式得到分离。

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度不同。

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利用低速离心即可分离集中进行各种研究。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将匀浆液在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3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荧光显微术是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察的一种技术。

某些物质在—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水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实验一:叶绿体的提取和荧光观察

实验一:叶绿体的提取和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提取和荧光观察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离制备叶绿体的方法,了解制备细胞器的一般程序,观察光镜下叶绿体的形态。

2. 学习和掌握离心机的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

3. 学习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及分析:细胞器分离的过程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破碎细胞和细胞组分的分离。

细胞内各种结构的比重和大小都不相同,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不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常用不同介质和不同转速的离心法,将细胞内各种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组织匀浆、分离,叶绿体的分离采用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

荧光显微术是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察的一种技术。

某些物质在—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水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三、实验材料:菠菜叶片四、实验步骤:1. 菠菜叶片洗净吸干。

称取20克,剪成小块;加入40ml完全介质,在研钵中充分研磨。

2.浆状物用双层纱布过滤;3. 汁液置于离心管中,1100 rpm(200g)离心5Min;4. 弃去沉淀,取上清液1900 rpm(600g)离心12Min;5. 弃去上清液,沉淀加入15ml A液,轻轻吹打悬浮;6. 悬浮液600g离心12Min;7. 弃去上清液,取沉淀,悬浮于A液中;8.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9.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荧光镜下紫外直接观察;2〕滴加吖啶橙后观察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普通显微镜下,叶绿体呈现出绿色椭球形,为正常结构。

可能因为差速离心得到的样品不纯,还观察到一些组织碎片。

叶绿体的分离及荧光染色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及荧光染色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及荧光染⾊观察叶绿体的分离及荧光染⾊观察泮⼒菁 2011级⽣物基地 201100140091 同组者:商倩倩【实验⽬的】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和⽅法;2、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法,观察叶绿体的⾃发荧光和间接荧光;3、复习巩固制⽚及染⾊的基本技术。

【实验原理】1、真核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

细胞质中含有若⼲细胞器和细胞⾻架,这些结构被称为亚细胞组分。

分离亚细胞组分的⽅法主要有差速离⼼和密度梯度离⼼两种。

2、差速离⼼和密度梯度离⼼:差速离⼼法是在密度均⼀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速的逐级离⼼⽤于分离不同⼤⼩的物体。

离⼼速度逐渐提⾼,样品会按先⼤后⼩的顺序沉淀。

在差速离⼼中细胞器沉降的顺序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内质⽹和⾼尔基体。

最后为核糖核蛋⽩复合体。

由于各种细胞器在⼤⼩和密度上可能相互重叠。

⼀般差速离⼼2-3次,分离效果会好⼀些。

差速离⼼只⽤于分离密度和⼤⼩悬殊的细胞或细胞器,并且得到的产物纯度较低。

若对产物纯度的要求较⾼,则需要密度梯度离⼼来分离纯化。

密度梯度离⼼法是利⽤⼀定的介质在离⼼管内形成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悬浮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离⼼⼒的作⽤使细胞或细胞器分层、分离,最后不同密度的细胞或细胞器位于与⾃⾝密度相同的沉降区带中。

这种离⼼技术⼜可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两种。

速度沉降主要⽤于分离密度相近⽽⼤⼩不同的物体,⽽等密度沉降⽤于分离密度不同的物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

它是⼀种⽐较⼤的细胞器,利⽤差速离⼼即可分离收集,然后⽤密度梯度离⼼纯化,便可⽤于各种研究。

3、荧光:光致发光:某些物质在照射下,吸收光能进⼊激发态,当从激发态进⼊基态时,可以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吸收的光能,这种现象称之为“光致发光”。

紫外辐射,可见光及红外辐射均可引起光致发光,如磷光与荧光。

荧光:在光致发光中,如果⼀定波长的短波光(如紫外光)照射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吸收光能后进⼊激发态,并⽴即激发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发射出⽐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二00九年十月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 实验目的1.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 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 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 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到损伤。

将匀浆液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 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橘红色荧光。

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发荧光的叶绿体进行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 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三. 实验用品1.器材: 1)主要设备: 普通离心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2)小型器材: 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滴管, 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 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 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0.01%吖啶橙的配制:称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100ml做干液,贮棕色瓶,置4℃冰箱保存。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实验报告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实验报告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实验报告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实验,这可是个既有趣又有点神秘的过程哦。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小家伙,简直就是植物的太阳能工厂。

它们把阳光转化为化学能,简直像是大自然的魔法师。

今天的实验就围绕着这些小精灵来展开,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咱们得准备好一些材料。

可以用菠菜叶,没错,就是那种绿色的、看起来特别健康的叶子。

选几片新鲜的,感觉就像是在挑选食材一样。

咱们要把这些菠菜叶用刀剪成小块,动作要轻柔点,别把自己给划了,嘿嘿。

剪好之后,准备一个清水盆,把这些小叶子泡进去,让它们稍微放松放松,感受一下水的滋润。

水是生命之源,没错!然后,咱们得准备一台榨汁机,嗯,没错,就是那种能把东西变成液体的机器。

把泡过水的菠菜叶放进榨汁机,倒点水,加点冰块,嘿,榨汁的时候声音可真像在开派对!随着咕噜咕噜的声音,菠菜叶就变成了一杯绿色的汁液,看看这颜色,真是好看得不得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绿色,里面有丰富的叶绿素,嗯,想想都让人开心。

咱们要把这杯绿色汁液过滤一下,把渣滓都捞出来。

用个细网筛或者纱布都行,慢慢来,别心急,毕竟好东西要慢慢来嘛。

过滤完之后,剩下的就是一杯清澈的绿色液体,咳咳,真想来一口,当然不能喝,实验可不能马虎。

现在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准备好荧光显微镜,哇,听上去就让人心跳加速。

把过滤后的液体滴到显微镜的载玻片上,咱们得轻轻地盖上盖玻片,像是在给小家伙们盖被子一样。

然后,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慢慢转动镜头,哇,果然不负所望!当你看到那些小小的叶绿体在光下闪闪发光,简直就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而过,太美了,心里那个美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荧光显微镜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能让咱们看到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真是太酷了。

叶绿体在荧光下,仿佛是穿上了闪亮的衣服,优雅地在液体中游动,感觉它们都在跟你打招呼呢。

想想看,平时它们在叶子里默默工作,这次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及荧光观察【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差速离心法获取叶绿体2.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

、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坏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

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三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2.匀浆破碎细胞,利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等渗介质中的悬浮颗粒。

收集类叶绿体大小的颗粒,得到叶绿体。

差速离心法: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

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度不同。

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3.差速离心法特点:介质密度均一;速度由低向高,逐级离心用途:分离大小相差悬殊的细胞核细胞器沉降顺序:核——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核蛋白体可将细胞器初步分离,常需进一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再行分离纯化。

【实验材料】1. 试剂: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

2. 器具:粗天平、组织捣碎机、普通离心机、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500ml 烧杯、量筒、滴管、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试管架、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

叶绿体分离与荧光染色观察

叶绿体分离与荧光染色观察

组织碎片
叶绿体经激发光波照射后,自 叶绿体次生荧光的来由, 结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发荧光呈现火红色,因叶绿体 橘红色为叶绿体的荧光
果 叶绿体的正常结构。离心 在其悬液中呈现点状均匀分 效果,叶绿体的悬液中混
分 不纯导致混有其他组织碎 布,且悬液其他组分无自发荧 有的细胞核碎片中的核
析片
光反应,故观察到斑状分布的 酸经丫啶橙染色荧光反
火红色荧光效果
应呈现绿色
六.思考与讨论
1.注意事项 (1)要得到完整的、有活性的叶绿体,须在低温下迅速提取,涂片后立即观察,注意离心时的
时间及强度。
(2)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察室,会收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 淬灭剂等。因此在进行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必要时应立即拍照。
(3)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物荧光载玻片、无荧光盖玻片香柏油。 2.思考题 (1)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时,更换滤片系统,叶绿体的颜色是否有变化? 有变化。因为叶绿体的颜色取决于发出荧光能量的高低,更换不同的滤片,激发光会不同, 叶绿体得到和辐射的能量就会不同,颜色也就会不一样 (2)游离的叶绿体和完整细胞内的叶绿体,在荧光显微镜下,颜色和荧光强度有无区别, 为什么? 有区别。因为完整细胞内的叶绿体还要进行光合作用,这会消耗掉一部分所吸收的光,所以 最后释放的荧光能量就会比游离核糖体所释放的小,颜色和荧光强度就会有差别。 (3)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简述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的区别? 自发荧光指不需染色,只需在激发光照射下即可发荧光的现象,而次生荧光需要染色。因为 发光机制不同,所用的滤光片也会不同,最后发出的荧光颜色也会不同。 (4)叶绿体分离的原理是什么?操作过程应注意什么? 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颗粒大小、形状不同导致沉降速率不同,把叶绿体大小 的颗粒沉降出来。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 氯化钠或0.4mol/L 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 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分离过程最好在0~4℃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 迅速分离和观察。 3.实验小结

实验1叶绿体的分离荧光分析

实验1叶绿体的分离荧光分析

实验1叶绿体的分离荧光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体的纯化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分离技巧;2、学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并掌握荧光光谱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3、探究荧光光谱分析对叶绿体的鉴定和定量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体作为植物细胞中的核心细胞器,是植物中光合作用发生的关键场所。

叶绿体内含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膜和蛋白质,对细胞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盐溶液法分离叶绿体,并通过荧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是一种分析基于分子发射光的技术,常常被用于研究大分子和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荧光光谱检测仪器通常包括激发和检测系统,激发系统是通过激发样品上的荧光素或荧光染料等物质,将其激发成激发态,因此会产生发射光,在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和测量。

荧光光谱可以根据出射光的波长,确定样品中不同分子的存在和浓度,对于叶绿体来说,荧光光谱可以直接测量其叶绿素的存在和浓度,从而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步骤:1、用过滤器纸过滤2 g新鲜菠菜,激光刻划液制备一个菠菜提取液。

2、在离心管中加入约10 ml叶绿体提取液,离心1200 rpm,5min收集上清液和沉淀。

3、在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1/2体积的5 mM Tris-HCl-EDTA pH 7.8缓冲液,再加入菠菜提取液,结果浅绿色。

4、用盐溶液缓慢地加入样品中,缓冲液体积5倍,轻轻摇均匀,放置5min。

6、重复上述过程2次,最终得到可见的绿色沉淀。

7、加入20 ml生理盐水,振荡均匀,放置15 min,收集上清液,得到叶绿体悬浮液。

8、使用荧光光谱检测仪器,根据指导手册进行操作,测定叶绿体的荧光光谱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荧光光谱曲线,可以看出叶绿体的荧光强度在激发波长520 nm时达到峰值,在荧光波长570 nm时达到峰值,表明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且其荧光光谱曲线可以用于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盐溶液提取法分离叶绿体,并使用荧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一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一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黏度有关。

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率不同。

一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身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损伤。

将匀浆液在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分钟,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玻片、盖玻片和无荧光油。

三、实验用品:1、材料:新鲜菠菜2、试剂:(1)0.35mol/L氯化钠溶液(2)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3、器材:(1)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2)小型器材:500ml烧杯2个,250ml量筒1个,滴管20支,10ml刻度离心管20支,试管架5个,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各4片等。

四、实验方法:1、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浆2~3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黏度有关。

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率不同。

一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身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损伤。

将匀浆液在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分钟,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5分钟,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玻片、盖玻片和无荧光油。

三、实验用品:
1、材料:新鲜菠菜
2、试剂:
(1)0.35mol/L氯化钠溶液
(2)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3、器材:
(1)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2)小型器材:500ml烧杯2个,250ml量筒1个,滴管20支,10ml刻度离心管20支,试管架5个,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各4片等。

四、实验方法:
1、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 NaCl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000r/min)匀浆2~3分钟。

(3)将匀浆用6层纱布过滤于500ml烧杯中。

(4)取滤液4ml在1000r/min下离心2min。

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分钟。

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将沉淀用0.35mol/L NaCl 溶液悬浮。

(7)取上述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即可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①在普通光镜下观察;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直接荧光;
③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间接荧光,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在无荧光载玻片
上,再滴加一滴0.01%吖啶橙荧光染料,加盖玻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菠菜叶手切片观察:
用剃须刀片将新鲜的嫩菠菜叶切削出一斜面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0.35mol/L NaCl溶液,加盖玻片后轻压,置显微镜下观察。

(1) 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直接荧光。

(3)观察其间接荧光:向所制手切片上滴加1-2滴0.01%吖啶橙染液,染色1分钟,洗去余液,加盖玻片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间接荧光。

五、实验结果:
1、叶绿体的分离和观察:
(1)在普通光镜下,叶绿体呈现绿色的长椭圆形。

(2)在荧光显微镜下,当用绿光照射时,叶绿体发出红色荧光;
而用蓝光照射时,同样发出红色荧光,相对绿光照射时的较暗。

而用吖啶橙染色后,叶绿体发出红色荧光,而混杂在其中的细胞核细胞核发出绿色荧光。

2、菠菜叶手切片观察:
1)在普通光镜下可以看到3种细胞:
(1)表皮细胞(边缘锯齿状,细胞整体呈鳞片状)
(2)保卫细胞(成对存在,肾形)
(3)叶肉细胞(排列成栅状,细胞整体成长方形)
(4)叶绿体(绿色,长椭圆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