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第二章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
• (2)经济组织:银行、保险公司、公司和工业部门等;
• (3)经济关系:经济组织与非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国家、工会等; • (4)经济阶层:企业家、经济分层、分层与流动、工作环境、职业分化、 经济态度、经济理论与意识形态等; • (5)其他:福利国家、国际经济、通货膨胀、合同、货币、正式经济与非 正式经济等。
四、发展的经济社会学
• 康奈尔大学已是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镇,在23名 教师中,近一半的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集中了斯威德 伯格、倪志伟(Victor Nee)、赫德仓姆(Peter Hedstrom)、布瑞顿(Mary Brinton)、赫克森 (Douglas Heckathorn)等著名经济社会学教授。康奈尔 大学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集中在以下领域。 • (1)经济社会学的奠基性思想。 • (2)从生命路线(life course)的视角对妇女职业进行定 量研究。 • (3)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学以及发达的资本主义 经济社会学; • (4)发达资本主义中的公司和组织的边缘研究。
一、社会网络与经济社会学
• 经济社会学家关注用经典社会学方法来理解经济行为,特 别关注影响经济规则形成与演变的四个因素:政治制度、 经济模型、社会网络及经济理念。 • 1 政治制度塑造市场 • 佩罗(Charles Perrow)和高柏的研究都验证了国内的政 治制度如何使不同的国家产生了独特的经济制度和市场形 式。佩罗研究了美国寡头企业的崛起(Perrow,2002), 高柏研究了日本产业行会和卡特尔的兴起,研究显示政治 制度结构决定了塑造经济制度和规范的主体,以及这些制 度和规范的基本内容(Gao,2004)。
•
二、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 1976年,斯梅尔瑟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了明确的定义, 他指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 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瑟,1987)。美国康奈尔 大学社会学系给出的经济社会学定义为:经济社会学是借 助于已有的社会学概念和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市场、网络、 公司、产权、性别、工作和许多经济现象都是经济社会学 研究的内容。
探究经济社会学理论及其发展
文化经济·67·一、简析经济社会学理论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经济社会学融合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项研究成果,并在20世纪初作为独立新兴学科出现。
经济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观察、探索、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主体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经济社会学的追求目标是满足多层次需求而非获得最大利润,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政治、教育、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政策实施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关系,通过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发生的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其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一)早期经济社会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始兴起,在社会学理论中经典的代表人物包括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和卡尔·马克思三位,但是其对社会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生产活动,借助机械设备和大规模工厂化的生产已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而当时的经济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现代性质的市场心态和世俗化力量不断侵蚀人们原始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市场经济对利益最大化的进一步推动,迫使社会发展服从于经济发展,并任由经济部门以市场逻辑改造社会,使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现逆转。
当前的社会学家在研究任何社会现象时都必须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对社会现象造成的不同程度影响,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的急剧转型促使学者打破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学科界限,一些学术知识和见解比较丰富的学者强烈要求将经济社会学和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等进行并列研究,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但是其研究重点依旧在于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以及市场主导经济系统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使经济社会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二)新经济社会学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广泛应用数学模型来进行量化分析,其不断垄断经济研究,使经济社会学被正统经济学忽视和排斥。
经济社会学课件
• 毛利人的“昊”:来源与群体 • 3、斯金纳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内容 • 1、成功命题 • 2、刺激命题 • 3、价值命题 • 4、剥夺——满足命题 • 5、攻击——赞同命题 • 6、理性命题
• (三)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缺陷 • 1、心理还原主义 • 2、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 • 3、把人的行为都看成理性行为 • 4、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
• 2、新古典综合学派 • 1948年(美)萨缪尔逊《经济学》
• 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同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综合在一起,对凯恩斯经 济学说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 3、货币主义学派 •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米尔顿 •弗里德曼
• 经济不稳定是由于货币供求出了问题,只要充分发挥 市场机制,实行货币自由放任制度,就不会产生经济 危机。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 的增长率等同与经济的增长率。
•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三个特征 • 1、方法论追求个体主义 • 2、行动者力求实现最优化 • 3、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能够实现社会的优化,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化
• 帕雷托最优的定义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 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 境变好。
• 帕雷托改进的定义是: 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 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社会学及其发展
•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社会学的发展 •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 • 孔德、斯宾赛、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 •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 • 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渊源于发展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阿弗德里•马歇尔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
(2)行为理论。
(3)组织是生产的第四因素。
2、约瑟夫•熊彼特代表作《经济分析史》,主要思想:(1)经济社会学是经济的一部分。
(2)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是不同的。
(3)企业家功能(4)企业家特质和作用(5)企业家角色心理(6)社会分层理论3、卡尔•波兰尼代表作《伟大的转变》,其思想:1)经济“嵌入”更大的社会之中2)市场经济及其矛盾。
3)作为基本制度的自我调节市场4)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埃米尔·蒂尔凯姆:代表作《社会分工论》①社会整合论。
②对自由经济的批判. ③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反对经济与社会过渡社会化。
⑤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2、马克斯·韦伯代表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思想:1)从传统经济行为到理性经济行为2)资本主义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4)经济与文化3、乔治·齐美尔代表作《货币哲学》,其主要思想:1)货币的社会价值 2)对现代的诊断 3)文化符号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三、经济社会学的发展1、第一阶段:1890-1930年德国:韦伯法国:安奈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斯梅尔塞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第二讲经济社会学及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1976年,斯梅尔塞: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复杂行为。
第一、经济背景变量与社会背景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本身。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
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视野中的公司、组织和产业。
经济与社会系统、政治系统之间的关系。
3、新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就是研究经济行动、经济产出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新经济社会学
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开始,就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主要任务;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于20 世纪50 年代建立了功能—结构主义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以格兰诺维特、伯特、乌兹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家从波兰尼(Polanyi,1968)提出的“经济嵌入于社会”的概念中提出了一个一般化的“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的假设,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经济行动。
从以上两个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来看,一是经济学,二是社会学,都殊途同归于采用嵌入的观点研究经济社会系统及其绩效的决定。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已经经历了仅以价格和市场决定经济生活,以个体赢利的理性来界定经济生活的纯资本主义时代,伴随社会的发展,交易活动所嵌入的社会义务、亲缘义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会更加突出。
新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它把人与人之间以经济为媒介物所相互缔结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是研究社会的经济部分的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现象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
在新经济社会学家看来,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
社会结构牵涉到个人之间、角色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层次的社会单位之间的关系模式。
一、新经济社会学概述“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必须获得对经济社会学这门特定学科的新发展;二是所建构的理论必须是一种可竞争的一般性理论。
新发展意味着对“旧”经济社会学的继承和拓展。
经济社会学创立至今,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阶段。
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已为该学科确立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然而,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
至20世纪50年代,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在古典经济社会学确立的研究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抽象力和形式化俱强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学理论,即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
贡献一
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
实”。
贡献二 提出了社会学方法论的几条基本原则。 论述了社会团结。
贡献三 贡献四
关于社会反常现象和偏离行为的研究,特
别是深入研究了自杀问题。
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
Max Weber (1864—1920)
代表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 《经济与社会》。
(1)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还处在引进和研究 国外理论的阶段; (2)由于缺少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层理论的支持,研 究还不够规范,低层次水平的社会学研究和社会调 查还比较多; (3)分支社会科学还相对薄弱。
[思考题]
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2、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 点; 3、论述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
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Auguste Comte (1798--1857)
代表作——
《实证哲学教程》
贡献之一:最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 贡献之二:对科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贡献之三:提出了社会学的定义及其构成部分。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进步和社会秩序的科学; 社会学分社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
社会工作系
政治与法学学院
本章内容: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
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学创立的标志:
孔德在1838年发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 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名 称,这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诞生。
新经济学原理
新经济学原理
新经济学原理是一套基于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旨在解释和预测经济活动的变化。
它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1. 机会成本: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必须考虑放弃某种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人们必须权衡权益和成本,才能做出最优的经济决策。
2. 激励机制:人们的经济决策常常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
奖励和惩罚可以改变人们对于行为的选择,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
3. 市场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价格会自动调整以达到资源最优的配置。
4. 人们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新经济学认为,个体在经济决策中通常会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5. 信息不完全: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常常存在。
这种不完全的信息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的偏离。
6. 外部性: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有时会对其他人产生外部影响,这种外部影响称为外部性。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即正外部性,也可能是负面的,即负外部性。
7.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无法排除人们使用的产品,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妨碍别人使用。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市场
机制难以提供充足的供应。
新经济学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并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
它提供了一个分析经济问题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和经济变化的原因。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考试重点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1个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个人行动,即以个人的目的和偏好出发研究某种行动模式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
2集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体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它是一种从宏观向微观的路径。
3 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指那些采用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
4旧经济社会学:主要指工业社会学和帕森斯、斯梅尔瑟等人关于经济和社会的观点以及劳动社会学。
5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6弱关系: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7 交换的各类型(1)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经济交换:当事人各方相互换取为他人所拥有的各种所有物的行为。
社会交换:指那些期待他人能够做报答性回应且他人一般也能做出报答性回应的互动行为。
(2)互惠交换、再分配交换与市场交换互惠交换:以社会义务为交换基础,以非物质性回报和非盈利为目的的交换形态。
再分配交换:指处于下层的生产者“自下而上”的向首领或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物品或劳动,处于社会中心的首领或政府“自上而下” 的以施恩的方式向下层民众分配一定的“赏赐”的交换类型。
市场交换:指以物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为基础,以盈利为目标的交换形态。
(3)生产性、协商性、互惠性与普遍性交换生产性交换:即协调各部分力量或联合资源以产生一个共同的福利,生产性交换的基本类型是合作关系。
协作性交换:即协调产生明确的合同或交易的条件,协商性交换强调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及契约的明确性。
互惠性交换:即长期的、连续的且通常是默许的利益赠与。
普遍性交换:即对某一行动者或网络和集体成员提供单边利益而从其他个人或多人处获取回报。
(4)利他型、利己型、合作型和冲突型交换利他型交换:指交换双方皆以满足对方的利益为目的。
利己型交换:指交换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利益。
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索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价格理论,对价格形成、变动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新经济社会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理解价格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价格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价格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在联系。
本文将回顾传统价格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指出其在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局限性和不足。
然后,本文将介绍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制度分析、文化分析等,为后续分析价格现象提供理论工具。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价格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多重角色。
一方面,价格作为市场机制的核心,反映了供求关系、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等经济因素;另一方面,价格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制度规则等社会因素。
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价格如何在这两个层面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总结新经济社会学价格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挑战。
通过本文的论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价格现象的本质和内涵,为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价格理论新经济社会学为价格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价格形成的单一理解,引入了社会学因素,对价格的形成、变动以及价格与市场、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下,价格不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交换的媒介,而是嵌入在社会网络、制度和文化结构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不仅是经济交换的结果,也是社会互动和权力关系的体现。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社会网络结构、制度环境以及文化观念等。
新经济社会学强调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但新经济社会学认为,这种关系并非完全由个体理性行为所决定,而是嵌入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
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中国市场的结构解读
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中国市场的结构解读周卫嘉(天津理工大学 社会学系,天津 300384)[摘 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型。
文章解读了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市场的结构特征。
与西方国家的稳定市场可以被形容为自我再生产的角色结构不同,我国的市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生产出的位置结构。
我国政府在市场创建过程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建构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市场场域的生成是建构在社会网络关系基础之上的,市场场域的再生产是场域中各结构位置的再生产,而不是位于市场中的各行动者自身的再生产。
笔者解析了关于我国市场结构的四个基本命题。
[关键词]市场;市场结构;社会网络;场域[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2 0231 背 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流经济学很早就意识到离开制度分析,西方经济学难以担当起解释中国现实的重任。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有大量的重要著作和论文对应用社会学的方法开展市场过程的研究进行了界定。
社会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什么是市场?国家建构和市场建构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弗雷格斯坦,2008)如何对人和不确定的环境进行管理以创造市场的稳定性等。
弗雷格斯坦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和持续的推动作用;治理各种交易的有效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缺少基本的政治制衡力量来确保经济增长的收益不被那些既掌控着政府又控制着企业的人所汲取。
”(弗雷格斯坦,2008)如果弗雷格斯坦的论断是正确的,那么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市场力量的政策范式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是否说明我国有一种内生的文化模式或制衡力量在支撑着市场的稳定性的达成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呢?我国市场内部的行动者用以创造和稳定他们居于其中的方式是什么?市场场域中的社会结构又是如何创建并实现稳定的?这些问题需要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关系、权利、意义作为解释的核心要素对市场提出一种替代经济学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经济社会学
1、经济社会学诞生的背景2、代表人物及其相对的经济社会学理论3、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最好一句话)4、时间线索或者学派线索5、该定义是在那本书中什么时间定义的6、不同流派或阶段定义的差异对比7、各个时段经济社会学的状态韦伯、迪尔凯姆:经济社会学是用于经济现象的社会学观点。
斯梅尔塞: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变量和解释性模型研究稀缺物品以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复杂的行为。
第一阶段:1890-1930德国:韦伯、卡尔比歇尔、奥托欣策、维尔纳桑巴特、约瑟夫熊彼特、乔治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迈哈姆( Karl Mannhelm) 1930 年在“经济雄略”( Economic A mbition)法国:安奈(Annee) 小组、活森斯(Leopold Von Wisese) 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社会学》第二阶段:本世纪50年代美国:帕森斯在《社会行为结构》中声称“分析因素法”代表了经济-社会思潮的早期观点1951年沙顿(Sutton)在哈弗开设“经济行为社会学分析”1956年沙顿、凯森(kaysen)、托宾(tobin)、哈里斯(Harris)《美国商业纲领》帕森斯、斯梅尔塞《经济与社会》斯梅尔塞《工业革命的社会变迁》1963年斯梅尔塞《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欧洲:日本:富永建一《经济社会学》第三阶段:70年代至今“行为经济学”加里贝克(Gary Becker)《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70年代中期新制度主义70年代后期怀特(Harrison White)新经济社会学:格雷勒维特(mark granovetter)《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80年代以来:1经济中网络的作用怀特运用网络分析市场、格雷勒维特运用网络理论分析了人们就业时的信息网络的作用、施瓦茨(Michael Schwartz)用网络理论分析银行与公司的相互连锁作用关系、埃柯勒斯(Robert eccles)用网络理论研究了买卖者之间的主动和公司内的互动、伯特(Ronald burt)用网络理论讨论了市场问题现在从事竞争的一般理论、帕而默(Donald Palmer)“破碎法”研究、巴克尔(Wayne backer)国家证券市场的买卖分析2不同经济组织的结构埃柯勒斯“准公司理论”鲍威尔(Walter Powell)混合组织排列威廉姆逊《市场与等级制度》查德勒巨型公司3经济生活中的文化作用扎勒泽(viviana zelizer)4经济生活中的性别研究鲍尬勒(Baumgarner 1979 ,1986) ,鲍耶尔(Boyer 1992 , 1993) , 戴威勒和伯恩斯(Deville and Burns 1997) , 高斯奥普( Goldthorpe 1978 ,1984) ,马蒂尔利(Martinelli 1987) ,斯崔科(St reeck 1992a ,1992b) 等,他们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安排的发展模式和动态变化;而格儒奇和皮查洛注重阶层关系( Grouch andPizaorno 1978);鲍格和考米斯克注重研究国家与市场之关系(Berger 1980 ,Kozminsk 1990) ;鲍尬勒,戴威勒和伯恩斯,马蒂尔利关心资本主义制度与政治和社会文化秩序的关系(Baumgart2ner 1979 ,1986 ,Deville and Burns 1977 ,Martinelli 1986)斯韦德伯格和斯密尔塞(Swedberg and Smelser 1994) 和马蒂尔利和斯密尔塞(Martineli and Smelser 1990)伯恩斯斯韦德伯格(Swedberg。
社会学中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
社会学中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社会学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新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其核心思想是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可以为我们理解现代企业运作、市场竞争、社会制度等方面提供新的分析框架。
本文将围绕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展开讨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主张将人们的经济行动放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制度包括组织、规则、制度和习惯等,这些制度将影响市场、合同和权力结构等方面。
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相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点关注实际存在的制度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这使得该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解释现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1.企业制度设计企业制度设计是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制度包括企业内部构建、动机机制、行为规则和制度规范等。
新制度经济学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效果来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
2.社会规范和法律建设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可应用于社会规范和法律建设。
社会规范和法律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为社会规范和法律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持。
3.市场制度设计市场制度设计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市场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为市场建立有效的制度,从而提高市场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制度的弊病,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性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虽然是近年来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缺乏整体性,难以提供完整的市场竞争模型。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很难细化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再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制度不同,所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语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解释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规律和社会制度。
第二章 新经济社会学
(2)狄马乔 狄马乔和他的同事的贡献则是从大文化的角度补充 了格兰诺维特的“嵌入 ”概念。在他们看来 , 了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概念。在他们看来, “结构性 嵌 入 ” 的确很重要, 但这并不是惟一的嵌入 ” 。 “ 政治嵌 的确很重要 , 但这并不是惟一的嵌入” 入 ” ( 即经济行为总是在特定的政治斗争情形下进行 的)、“ 认知嵌入 ”(即人类思维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 认知嵌入” 即人类思维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 ) 和 “ 文化嵌入 ”(即经济行为嵌入文化之中 ) 同样是经 文化嵌入” 即经济行为嵌入文化之中) 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按照他们的观点 , 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 按照他们的观点, 文化可 以通过信仰和理念、 以通过信仰和理念 、 习惯成自然的假设或非正式的规 范系统来影响经济, 并因此设定了经济理性的极限 。 范系统来影响经济 , 并因此设定了经济理性经济行为 、 社会关系 ( 网络 ) 之间形成了社 会体系中的双重“嵌入 ” 会体系中的双重“嵌入”:在经济行为嵌入于行动者的 社 会网络的同时, 会网络的同时 ,社会网络本身又受到更为宏大的社会文 化背景的制约。
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主张
新经济社会学在西方学术界被誉为是西方研究经济与社 会关系的三大视角之一。它的形成既是以帕森斯、斯梅 尔瑟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社会学学术成果在当代的最新发 展,也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不断交融以回应新社会经济问 题挑战的结果。 在理论内容上, 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有三大理论主张: 第一,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经济主体(个体或 第一,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经济主体( 组织) 组织)并不是简单的、原子式的理性行动者,社会价值 观念、规范等因素渗透于经济行动者的决策与具体行动 过程之中; 第二,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经济行动者,不管 是个体或组织都是与其他社会群体发生联系时而存在, 行为者之间频繁的交往与联系构成了群体关系网络,一 个个相互交错、互相联系的网络在更大层面上又构成了 他们所依存的社会结构。
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主张
*新经济社会学在西方学术界被誉为是西方研究经济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视角之一。
它的形成既是以帕森斯、斯梅尔瑟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社会学学术成果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也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不断交融以回应新社会经济问题挑战的结果。
*在理论内容上,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有三大理论主张:
*第一,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
经济主体(个体或组织)并不是简单的、原子式的理性行动者,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等因素渗透于经济行动者的决策与具体行动过程之中;
*第二,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
经济行动者,不管是个体或组织都是与其他社会群体发生联系时而存在,行为者之间频繁的交往与联系构成了群体关系网络,一个个相互交错、互相联系的网络在更大层面上又构成了他们所依存的社会结构。
*格兰诺维特在此对嵌入性做了发挥,认为嵌入性可分为两种:
*一是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经济行动者是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的;
*二是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在更宏大层面上,行为者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
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或决定;
*第三,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
经济制度并不是如新制度经济学所认为的只是单纯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最有效率安排,而是经济活动者之间的稳定、持续社会网络互动的结果,它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在分析框架上,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沿用三大核心概念:嵌入性(embeddedness)、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以及社会资本。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简介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社会等级、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探讨经济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经济的影响,是一门富有深刻意义的学科。
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经济能够塑造社会,社会也能影响经济。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个体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还塑造了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同时,社会也通过规范、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经济社会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制度:探讨不同经济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经济体制的优缺点及其对社会的塑造作用。
2.市场机制:研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市场机制如何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公平。
3.社会等级:关注社会阶层和阶级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社会等级之间的经济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4.文化与经济:探讨文化价值观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模式。
经济社会学的应用经济社会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政府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导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
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总结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探讨了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联。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将会不断深化,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对经济社会学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年2月经济社会学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一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经济社会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英文名称: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学院:文法学院课程内容简介1、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许多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激发学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呈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拓展专业知识面,培养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本课程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对理性选择及经济生活、社会资本、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交换行为及消费、劳资关系、经济组织、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及文化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经济社会学》,主编周长城,2011.8主要参考书: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
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及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及经济等内容。
经济社会学整理资料
经济社会学整理资料————————————————————————————————作者:————————————————————————————————日期:ﻩ经济社会学复习知识点→什么是经济社会学?答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瑟1987)本课程认为: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经济体系以及其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理查德·斯威德伯格从社会学的角度把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韦伯、迪尔凯姆、齐美尔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斯梅尔塞、波兰尼(1)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有关经济社会学问题。
(2)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经济学和社会学作为两门学科的异同(3)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关系(4)从经济过程角度分析经济过程的各个环节(5)从经济变迁与社会变迁角度研究两者的关系。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怀特、格兰诺维特、扎利泽→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3、坚持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的异同1、相关变量2、自变量3、变量间的关系4、假定的重要性→新经济社会学:主要指那些采用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
与此相对,在此之前的经济社会学被称为“旧”经济社会学,主要指工业社会学和帕森斯、斯梅尔塞等人关于经济和社会的观点。
→新经济社会学诞生标志: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1985年,《美国社会学杂志》,同年,美国社会学会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名称→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1、嵌入(embeddedness)嵌入的类型:关系的嵌入:与行动者亲近的关系结构的嵌入:与行动者较远的关系2、经济的社会建构弱关系与你关系亲密(强关系)的人都分享着同质的、有限的信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经济社会学重建的特点
• 1、移植性 • 2、应用性 • 3、学科性
(三)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与重 建以来的研究主题
• 1、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 • 2、关于经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对西方经济学发展及其演变进行了比较全 面的梳理工作 • 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分析 •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 8、制度化的标志:一批读者,一本手册 (《经济社会学手册》,1994),美国 社会学会的教学大纲和制度化的材料, 美国社会学会的经济社会学分会的成立 (2001) • 9、学术重镇: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州立 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SUNYSB或SBU), 今天的斯坦福、康奈尔、伯克利、 普林 斯顿和西北大学。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
大转变、大转折、 大转型、巨变
冯钢,刘阳 译,浙江 人民出版社,2007.
16
马克· 格兰诺维特
• 1943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 • 196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历史 学学士学位 • 1970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 士学位 •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2002年开始任斯坦福大学社 会学系主任 • 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 会理论
1988年《美国社会学杂志》专门 发行了一期经济社会学增刊 寄语
• 主旨就是“持着对其他学科的开放 态度,通过对共同主题的思考和对 每门学科就现实问题给出的问题和 证据的观察”,使得“社会学家和 经济学家都可能因此而获得进步” 。
• 5、核心概念:“嵌入”、“经济行为的社会建 构” • 6、研究对象(What is analyzed?): 消费,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劳动力,金融, 工业,消费者),性别和种族对经济因素的影 响,经济组织(银行,保险公司,企业,行业 等),经济与非经济组织(国家,工会等)之 间的关系,经济阶层,车间生活,分层,职业 隔离,经济理论和思想,对经济的态度,经济 职业(包括企业家),福利国家,国际经济, 通货膨胀,合同,货币,正规与非正规经济等。 • 7、理论视角: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文化理论
第二章
新经济社会学
• 萨缪尔森说:“犹如在一个处女湖钓鱼一样 :每一杆下去,都有收获”。那就是所谓的 黄金时代,现在也是黄金时代,但事情并非 易事。不过,在那些日子里任何懂得一点数 学的人都可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且还能取 得可喜的进步。我认为现在对经济社会学而 言,也正处在这样的时代。我认为有一个巨 大的还未开发的疆土,对懂得一些社会学的 人而言,也有一个处女湖,也可以钓到鱼。 • ----对格兰诺维特的采访 (1985)
二、“新”“旧”经济社会学的主要 差异
11
三、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 (一)嵌入(embeddedness) • 1、嵌入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波兰尼--《大转折》。 • 2、格兰诺维特发展了“嵌入”理论,认 为在现代市场中,各种社会因素对经济 行为不仅有作用,而且有着决定性作用 。即经济行为被“嵌入具体的、不断变 化的社会关系中”。 • 3、类型:关系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7
• 12、学术地位: 20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末处于社会学的领军地位 ,导引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 学的发展。
•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Second Edition) • (美)斯梅尔瑟;(瑞典)斯 威德伯格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译者:罗教讲;张永宏 • 华夏出版社,2009
维维安娜· 泽利泽尔
•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社会学家 •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 • 1971年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 学 • 1974和1977年获哥伦比亚大 学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 2007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 学学院院士 Viviana A. Zelizer • 现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 • 关注经济的文化和道德维度
(四)中国经济社会学研究展望
• 1、加强经济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构建 • 2、市场的多维度研究 • 3、对就业和失业问题进行经济社会学的 分析
据Mark Granovetter统计,以成功取得职 位为例,令人意外的是通过“Strong Tie” (“经常”来往 )的只有16.7%,远比 “偶有来往”(55.6%)和“甚少来 往”(28%)的比率少得多,换句话说,如 果我们简单地把朋友分为“知己”、“普 通朋友”、“点头之交”的话,在事业发 展方面,后二者更的贡献远比“知己”为 大。 原因:信息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弱关系的威力在于信息的异质性较高,这 样的信息是不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获得的,
一、什么是新经济社会学
• 1、产生:新经济社会学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 “越境行动”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中的一支 • 2、诞生标志:马克·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的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 (1985年,《美国社会学杂志》) • 3、基本含义:用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 重新解读诸如“生产”、“分配”、“消费”、 “市场”、“厂商”等传统上属于经济学研究对 象的那些经济生活现象。 • 4、目标:同经济学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丰富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3、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认为,经济行为是被社会性地限定的, 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因此,仅用个人 的动机不足以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同时 ,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是无法与具体的社会情境 割裂的,必须用“嵌入”来说明个人行动与其 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行动者真 实的行为背景。这种理论批判社会学家把行动 者看成“过度社会化”的个体,能够自觉地、 无条件地遵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观点;同 时,它也认为经济学家的观点是“社会化不足 ”的,反对他们将经济行为的主体看成是完全 不受他人影响的原子化个人。
(二)经济的社会建构
• 按照格兰诺维特的观点,行动者在 社会空间中的行为往往混杂着多种 动机,仅仅用“理性行动者”或“ 利益驱动”来解释所有的经济行动 是不充分的,因为它们深深地依赖 于社会的网络、制度、文化、历史 等背景条件。
卡尔· 波兰尼
• 匈牙利人 • 1934年迁居英国 • 经济人类学和经济 史研究 • 《大转变》、《早 期帝国的贸易和市 场 》
• 10、代表人物:
Harrison White, Mark Granovetter, 伯特 (Burt), 迪马吉奥(Paul Dimaggio), 杜宾 (Frank Dobbin), 泽利泽尔(Viviana Zelizer)……
• 11、重要著作:
Mark Granovetter 《找工作》(Getting a Job, 1974) 伯特《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1992) Viviana Zelizer 《市场与道德》(Markets and Morals, 1979 ) 、《为无价的儿童定价》 (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 1985)
(三)文化:更深的“嵌入
• 文化研究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一大研究主题还 得归功于泽利泽尔和迪马乔等人将人类学研究 方法和研究兴趣带入到新经济社会学领域。 • 她认为,发生在非市场领域内的生产、分配、 交换等经济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提 倡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现象。 • 迪马吉奥等人从大文化的角度补充了格兰诺维 特的“嵌入”概念,提出了“政治嵌入”、 “认知嵌入”和“文化嵌入”的观点。
17
四、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视角
(一)社会网络:社会结构的“资本”化 • 1、所谓“社会网络”就是“同事、朋友 和更普遍的联系”,是“联结行动者的 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 • 2、几个相关概念: 网络规模 、关系强度、网络密度 关系内容 、社会资本
强关系、弱关系
四个指标,分别是互动频率、情感紧 密程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行动 博士论文: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 劳动力市场作为入手点:马萨诸塞州 牛顿镇的居民如何找工作 结论:在劳动力市场这个网络中主要 是弱关系在发挥兰诺维特首先提出了关于经济组织的社会学 问题,他认为社会关系渗透于各个企业间,经 济组织和个体经济行动者一样受社会关系网络 的限制。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间 的交往和联系并不是通过正式的经济交易规范 而达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社会关系网 络实现的;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也 常常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取代。
经济学与社会学重建关系后出现的多元格局
• 五个学派
理性选择的社会学(Rational Choice Sociology) 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 社会经济学(Socio-Economics) 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PSA-Economics)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五、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 在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主编的《经济社 会学手册》中,把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核 心归结为三个命题: (1)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 (2)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 (3)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
六、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发展
• (一)中国经济社会学研究重建的历史 背景 • 在社会学“补课”的呼唤中起步的。 • 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的要求下开始 的。 • 在国际经济学“社会学化”的趋势下恢 复和发展的
《道德与市场》 (1979)
《货币 的社会 意义》 (1994 )
《为无价的 儿童定价》 (1985)
《亲密关系 的购买》( 2005)
保罗· 迪马吉奥
•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 1971年毕业于美国斯沃斯莫尔学 院(Swarthmore College) • 1977年和1979年获哈佛大学社会 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 1979-1992年任教于耶鲁大学社 会学系 • 1992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 教授 • 1996-1999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社 会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