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修辞格暗喻与转喻的多维辨析

《教学与管理》2010年2月20日暗喻和转喻都属于英语的修辞格范畴。
认知语言学认为,暗喻和转喻都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暗喻和转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其实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来源及定义暗喻metaphor 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transference ”。
即,“修辞格的一种,通过一个词或短语以一事物或想法替代另一事物或想法,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或类推性。
”由此可以看出,暗喻是一种修辞格,是比喻的一种类型,是明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词语之间的替代现象。
暗喻表达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一般可以转换为“A 像B ”的表述形式。
转喻metonymy 来源于希腊语的“metonymia ”,意为“changing of name ”。
即,“修辞格的一种,其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替代与它相关的另一种事物,或用一个词来表示它可以使人联想到的其他事物”。
转喻是比喻中最高级的形式,本体与喻体并不相似,但关系十分密切,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从喻体就可想到本体,并不需要借助比喻词来识别。
转喻是人们语言、思维、行动的一种方式。
转喻表达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一般不能转换为“A 像B ”的表述形式。
二、构成和机制20世纪英国新批评派理论家、诗人I.A.Richards 首次提出了tenor (本体)和vehicle (喻体)这两个术语。
他认为,暗喻基本上是通过把不同的context (语境)联系起来而形成的,是两种语境融合的结果。
在运用暗喻的句子中,有本体和喻体,他们之间有相合关系。
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常用“be ”,“become ”等词相联结。
比如,Professor Cooper is a walking encyclopedia.库柏教授是本活百科全书。
Professor Cooper 是本体,walking encyclopedia 是喻体。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绵阳师范学院 文小兵[摘 要]移就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被修饰的中心语只是形式上的被修饰语,而真正的逻辑被修饰语有时存在于语境之中,有时存于语境之外,二者通过语意的巧移而形成一种临时的搭配。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以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移就修辞格 类型 特征 翻译 移就是汉、英语中都存在的一种修辞格。
“移就”在英语修辞系统中有一个对应名称,叫t ransferr ed epithet或hypallag e(转移修辞)。
这种修辞格的格式是把本应用来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移来形容乙事物。
使读者产生一种意外之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陈望道定义其为“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
例如: (1)“他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他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梧桐树”哪有“寂寞”可言?实际上,“寂寞的”是用来描述句中“他们”的心情;(2)A nd w hen I spoke of it,ther e w as a stra ng e embarr assed silence;(fr om A N ew English Cour se Bo ok3by L i Guan yi)句中“silence”谈不上“窘迫”与否, embarr assed在结构上修饰;但从语意上看,它实际上是指我的父母因贫困而无钱过圣诞节,怕我知道了今天是圣诞节而向他们要礼物,可我又恰巧提到了,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所表现的窘迫之情。
本文就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特点以及翻译加以简单的探悉。
一、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类型及特点移就是艺术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逻辑上来分析,是不合情理的,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恰倒好处,而且还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它是利用事物的相近、相关、相属原理,利用人们邻近联想的心理特征去重新进行合乎逻辑的比拟、联想,在特殊的语域中将语义临时“巧移”来实现一种有悖逻辑的逻辑性搭配,从而创造一种新奇感,一种朦胧性,一种艺术魅力;其作用在于引导读者的联想,还有出人意外,引人入胜之妙,从而更形象地表现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意境,表达情感。
隐喻、转喻思维与词义引申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Storm及其语义场词语为例

隐喻、转喻思维与词义引申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Storm及其语义场词语为例赵爱萍【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storm语义场隐含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探讨其语义理据,揭示隐喻、转喻对词义形成的影响,从而观察概念形成的轨迹,探讨词义引申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路径。
%In 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paper sets out to analyze implicit conceptu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onymy in semantic field focused onstorm,probes their semantic motivation,tries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metaphor,metonymy on word formation and observes the locus of concept formation.Besides it probe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and cognitive paths in acquisition of extended senses of English vocabulary.【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隐喻/转喻;storm;语义;引申【作者】赵爱萍【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1 引言隐喻和转喻作为两种认知思维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词汇意义。
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 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根源[1](赵艳芳2001)。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发展以相似性为基础,并且依赖人的类比思维;而转喻性词义的生成和发展则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2](王月华2010)。
浅谈英语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

蠹
hav a ym p he i c r wihi t t e s at tc ho d t n ha 戏, ”我 们等 候 开庭 的时候 ,达 罗搂着 我的 I 肩 膀 ,低 声对 我 说 , 叫我 不 要 担 心 。 tl i i oh n f t e s r.(f el me t s n t ig o h o t c . s s b y, o e i ght s p c hi Re s ur n a s i g属于描 写人的表述词语移 Po i l s m e p ope m i us e t m f a de r o i e wh c wa u o hi 来 描 写 人 体 的 一 部 分 ,说 明 某 种 行 为 动 o g e fprd i h s d e t s 作 ,使 之 带 上 人 的 情 感 。 lc fe u ain ) a k o d c t ; o 2、 移物于 人 ,即把说 明事物 的属性 可能 有 人 怀疑 ,他 因 某种 程 度 的缺 乏 移 用 来 说 明人 或 人 的 行 为 教养 而傲 慢 无 理 ;而 我 内 心深 处 却怀 有 同 () s o a e s w rt r . 3 He i n t n a y ie 情 之 感 ,觉 得 他 并 不是 这 类 人 。 他是一个作品很难读懂的作家。 4、 转折关系 eas Y本来 用于说 明事 物 ,即修饰作 品 转移 形 容 词 与被 修 饰语 形 式 上是 修饰 而 不 是 作 家 , 作 者 在 此 移 用 来 修 饰 人 关 系 ,实 际上 是 转 折关 系 ,可采 用 增词 法 wr e a ay wr e等于 a wr e oe 翻 译 ,即 增加 转 折 关联 词 。 i r,n es i r t t i rwh s t () e a gu s e i niy he br u ht 8 Th n ih d dg t s o g wo k r ay t e d 作品易懂的作家) rs ae es o ra ( o ha n d i t e bet p f r n e e 3、移 甲物 于乙物 ,即将原描 写 甲事 物 t t t Da m a e t h s ro m a c f r ar e 的表 述 词语 移 来 描 写 与之 相 关联 的乙 事物 o he c e r. 或某一概念。 那 个 尽管 痛 苦 却 不失 尊严 的 角 色是 她 () r ow w a k d lw l r u t 演 艺 生 涯 中 塑造 得 最 成 功 的 一个 。 4 Da r l e so y o nd he b ki g o t. a n c ur 5 伴随关 系 、 达 罗绕 着 那 气 氛 紧张 、异 常 闷热 的 法 语 义 为伴 随 关 系 的转 移 形容 词 一般 是 庭踱着步。 动 词 的分 词 形式 ,形 式 上是 形 容词 ,实 际 Ba i g 本来是指烤面包 ,可以想象一 上 是 动词 ,伴 随谓 语 动 作 的发 生 ,翻 译 时 kn 下 靠面 包 时 的情 景 ,所 以作 者 在 此移 来 说 视 为 谓 语 为 宜 。 () 9 The s l s s ar e i o a aior w m d nt 明 另一具体 事物 court,生动 的描述 了法 au ng, c e i rn he rng i g a ou t e wo r nd h t 庭 在审 理 这 场震 惊 世 界 的审 判 时 紧张 而 闷 l ghi m e . n 热的气氛 。 三 、移 就形 容 词 与 中心 语 的 关系 及 其 水兵 们 笑 着 ,欢 呼 着 ,在 这两 个大 人 翻 译 物 周 围挤 成 一 圈 。 移 就 格 简 洁凝 炼 ,具 有很 强 的 艺 术感 四 结 束语 染 力。 然而 作 为 一种 超 常规 搭 配 的 语 言变 总 之 ,移 就 修 饰 格 是 一 门 语 言 艺 术 , 异 现 象 , 含 有 移 就 格 的 句 子 如 何 准 确 理 它新 颖 生 动 ,简 洁 明快 ,含 义深 刻 ,表 达 解 ,如 何翻 译 得 恰到 好 处 ,往往 使 人 颇 感 准确 ,巧妙 的 运 用这 种 修 饰手 法 可 以增 强 踌 躇 。 翻译 时 ,首先 要 弄 清 移就 形 容 词与 语 言 描 述 的 生 动 性 、 感 染 力 和 论 说 的 力 中心 语 之 间的 关 系 。修 饰 语 和 中心 词 之 间 度 。 了解 和掌 握 这 门语 言 艺 术 ,可 以帮 助 的语 义 关 系相 当复 杂 , 因此 ,译 者 只 有从 我们 领 略 文学 作 品 中的 艺 术 美感 ,挖掘 文 深 层结 构 角度 对 其分 析 ,才 能 准确 传 达 原 章的 内涵 ,进 而 帮 助我 们 更加 透 彻 的理 解 文 内 涵 。常 见语 义 关 系可 归纳 如 下 : 原文 ,翻译 原 文 。 译者 在 翻译 移 就 修饰 格 1 修饰关系 、 时 ,首 先 必须 彻 底 理解 其 所传 达 的情 感 和 语 义为 修 饰 关 系的 转移 形 容 词 一般 可 信息 ,然 后运 用 适 当的 方 法将 其 再 现于 译 以直 接 译成 汉 语 ,并保 留移 就手 法 ,我 国 入 语 中 。 读 者获 得相 通 的 感 受 。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篇一:英语修辞格是一种语言手法,用于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修辞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英语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
一、比喻(Metaphor)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意义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寻找目标语言中与原文中所用比喻相似的表达方式,从而传递相同的意义。
例如,原文中的比喻句 'He is a shining star in the company.' 可以翻译为 '他是公司中的闪亮之星。
'二、隐喻(Metonymy)隐喻是一种通过使用与所描述事物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来传递意义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选择目标语言中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以便传递相同的意义。
例如,原文中的隐喻句 'The White House issued a statement today.' 可以翻译为 '今天,白宫发表了一份声明。
'三、夸张(Hyperbole)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表达来传达情感或强调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夸张表达方式,传达相同的情感或强调。
例如,原文中的夸张句 'I've told you a million times!' 可以翻译为 '我已经告诉你一百万遍了!'四、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是表达观点或引起思考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反问表达方式,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例如,原文中的反问句 'Do you think I'm stupid?' 可以翻译为 '你认为我是傻瓜吗?'五、双关语(Pun)双关语是一种利用词语的多重意义来制造幽默效果或表达复杂含义的修辞格。
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19种修辞手法详解及人物简洁介绍

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19种修辞手法详解及人物简洁介绍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19种修辞手法详解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3.Metonymy 借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III.以代替作品,例如:a 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4.Synecdoche 提喻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例如: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他是本世纪的牛顿.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整体代部分)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5.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手段对多义现象的阐释

Junlo C og i n e i fSi c n eho g(oi c ne di ) N .2 2 1 ora f hnq gU i rt o c nead Tcnl y Sc lSi csE i n o1 02 n v sy e o a e t o
言 的范 围进 行研 究 . 以更 好地 揭示 语言 的本 质 以完 形 心理 的相 似 原则 、 近原 则 、 接 原 则 和 接 顺
突 显 原 则 为 基 础 . 喻 与 转 喻 成 为 认 知 世 界 两 种 重 要 隐
多义 现 象 f lsm 1 指单 个 的语 言形 式 存 在 着 p ye y是 o
隐喻和转 喻的认知手段对多义现象 的阐释
贾超 琴
摘 要 : 义现 象是 语 言 的 一 个 基 本 特征 。 用 隐喻 和 转喻 这 两种 重 要 的认 知 手 段 对 多义 现 象进 行 解释 隐喻 和 转 喻 以 不 多 采
同认 知 域 之 间 的投 射 为 基 础 , 互补 分布 , 同在 语 义 引 申 中起 作 用 . 造 多义 现 象。 共 构
认知 域 内某一 部分 的 突显或 认知 域 的扩展 . 而激 从
活 对被 代替 物 的认知 。两 者 的不 同在于 。 喻 以事 物 隐
之 间 的相似 性 为前提 . 形成 不 同认 知域概 念之 间的投
射 . 喻 以事物 之 间 的相 邻 性 或 突显 性 为前 提 , 成 转 形
同一认 知域 内概 念 的激活 隐喻和 转喻 构成 一个互 补
Meah r 实体 隐喻( nooia m tp o) t o) D 和 O tlg l ea h r c 。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或比拟来传达一种隐藏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隐喻可以揭示出被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例如,"He's a lion on the football field.",这
句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隐喻地表达了他在足球场上的勇敢性格。
转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本来的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中,以传达一种新的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转喻,我们可以用一个领域中的概念或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领域中的事物。
例如,"Her words were music to my ears.",这句话转喻地表达了她的话语
给我带来了愉悦和享受,就像音乐一样。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隐喻和转喻常常被用来创造更生动和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所表达的内容。
它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领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掌握和运用隐喻和转喻在英语移就辞格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表达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篇一:英语修辞格是一种文学技巧,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的目的。
翻译修辞格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理解原文中的修辞格,还要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保持修辞效果。
在英语修辞格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和对比等。
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更生动地描述。
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夸张是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反复是通过在文本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概念。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翻译修辞格时,译者需要考虑如何保留原文中的修辞效果。
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是使用相似的修辞格来传达相同的意义。
比如,如果原文中使用了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译者可以努力寻找相同或类似的比喻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如果原文中使用了拟人来赋予事物人类的特征,译者可以尝试通过使用拟人或其他形式的拟人来保持同样的效果。
另一种翻译策略是根据目标语言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选择适当的修辞格来替代原文中的修辞格。
有时,原文中使用的修辞格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对应的修辞格,或者相应的修辞格在目标语言中不太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的修辞手法来传达相似的意义。
此外,译者还需要注意修辞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某个修辞格在英语中可能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同的意义。
因此,译者需要对目标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以确保修辞格的翻译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总之,翻译修辞格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修辞格,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保持修辞效果。
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以确保修辞格的翻译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篇二:英语修辞格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英语换喻修辞格认知与翻译

英语换喻修辞格认知与翻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普及。
而“换喻修辞格认知与翻译”这一话题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分步骤阐述其相关内容。
第一步:什么是换喻修辞格?换喻修辞格是指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不同的概念相互联系的修辞手段。
在英语中,常见的换喻修辞有拟人、对比、隐喻、比喻等。
这些修辞手段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第二步:换喻修辞格在认知中的作用语言思维学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都源于语言。
因此,语言中的换喻修辞格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认知。
通过换喻修辞格,人们可以轻松地将一个陌生的概念与一个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换喻修辞格在翻译中的应用在翻译过程中,换喻修辞格也有其独特的应用。
翻译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环境,采用不同的换喻修辞格。
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人员需要将原作中的隐喻和比喻翻译出来,保持原作的艺术效果。
而在翻译科技文章时,翻译人员则需要适当运用化解难译、逻辑推理等修辞手段,提高翻译质量。
第四步:如何提高换喻修辞格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高换喻修辞格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是翻译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以下为几点具体建议:1.阅读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关注其中的换喻修辞,学习其运用技巧。
2.认真分析不同类型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并思考其中的换喻修辞是如何起到修辞作用的。
3.熟练掌握英语中的常用换喻修辞格,如拟人、对比、隐喻、比喻等。
4.加强语言的综合能力,包括词汇丰富、语法功底扎实等。
总之,换喻修辞格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是翻译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其运用的质量和效果。
隐喻转喻视角下的英语人体词汇多义现象阐释

- 208 -校园英语 /语言文化隐喻转喻视角下的英语人体词汇多义现象阐释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小波【摘要】本文以实例探讨了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人体词多义生成中的机制,并指出在词汇学习中引入认知机制的学习将就将对词汇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隐喻 转喻 多义 人体词一、引言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Lyons 认为“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没有,也不曾有过一个词有且只有一个意义的时候”。
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共有的特点,这种现象一直都是语言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代表的传统方法侧重于关注词语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为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建立在体验主义哲学基础上,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从基本意义向相关意义延伸的主要方式。
二、隐喻和转喻1.隐喻是由源域到目的域的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映射过程,它的实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
以Life is a journey 为例,人们利用旅行和人生两者在心理认知上的相似性,把“旅行域”映射到“生活域”通过具体的概念“旅行”来理解抽象概念“人生”。
2.转喻。
转喻涉及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是用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概念域中的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
接近原则的心理机制是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而突显原则认为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赵艳芳:2001)。
如 We need more hands here ,手是身体的一部分,用手代替人力,属于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
三、人体词多义的认知阐释人类的认知总是遵循这样一些规律: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自我到非自我。
人们最先认识的是自己,再将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以各种方式映射到客观世界,通过隐喻或转喻把已形成的熟悉的、具体的、易理解的体系投射到陌生的、抽象的、复杂的体系,从而逐步的认识世界。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精选教育文档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1 引言移就修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特点是:用本应该用来描述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去修饰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或性质,即“转移的修饰语”。
从逻辑上分析,这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有悖逻辑的搭配,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却恰到好处,能创造出一种新奇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作用是激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把读者的感情渗透到语言环境中,收到语言简练,形象突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
例如:She closed her busy life at the age of 75. (她75岁时结束了她忙忙碌碌的一生)。
我们知道,按照词语原本的逻辑意义,形容词busy是用来描写人的性状的词语,这里却移来修饰life,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再如:The people are silent in the baking court. (人们在气氛炙热的法庭上鸦雀无声)。
动词bake意为“烘”,“烤”,形容词baking 有“炙热的”意思,此词却转移修饰court, 突出审判时的严肃,紧张的气氛,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移就的表现类型英语移就修辞格一般有两种表现类型:“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2.1移人于物把用来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事物,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2.1.1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具体事物例如: 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不知疲倦的钟声已经敲了第四遍了。
)形容词“indefatigable”通常用来描写人的精神状态,但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把它移来修饰具体事物――钟声。
这样处理虽然有些令人费解,但却使语言生动别致,它给人一种暗示:人们对那不停的钟声感到非常厌倦。
2.1.2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抽象事物例如: And once when I spoke of it, there was a strange embarrassed silence.(一旦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尴尬的沉默。
英语辞格在翻译中的应用

辞格就是所有的修辞方式、修辞手 法,也称修辞格。 常见的辞格有几下几种:
1
明喻(simile)
2
暗喻(metaphor)
3
夸张(hyperbole)
4
双关(pun)
5
委婉(euphemism)
6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1.明喻(simile)
为了鲜明,形象地刻画某一事物,人们常 将具有共同特征或相似特征的两种不同事 物加以对比,并尝试用另一种事物比喻所 要说明的事物。在修辞学上,这种对比被 称之为明喻。 明喻的通常模式是:本体+比喻词+喻体。
例2:
If we haven't got any money, we can't buy a television. It's as plain as the nose on your face. 译:没有钱我们就不能买电视机。就e nose on your face在汉 语中不能直接地翻译过来,但可以借用汉 语同样的表达方式“秃子头上的虱子”。
miserable 移情于物,在表层结构上修饰 的是物,在深层结构上修饰的是人,即悲 惨的是我。
例2:
The old man lay all night on his sleepless bed. 译:老人躺在床上,彻夜未眠。 “sleepless bed”不能译为不眠的床
Conclusion
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 象,引人入胜,同时也能丰富我们 的表达。
5.委婉(euphemism)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或行为不宜过 于直率地表达出来,于是用一种不明说的, 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 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i t d o e s n o t r e a l l y b e l o n g . ” “ 兰 汉 在 《 修 辞 术 语 手 册》 里 的定 义 :“ A c h a n g e i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o f w o r d s b y
一
、
引言
称 。这反 映 了移 就修 辞 的最 大 特 点 , 即 在 移 人 于 物, 移 物 于 人 和 移 物 于 物 的 转 移 修 饰 中 所 体 现 的 表面 上 的逻辑 矛盾 。第 三 个定 义 认 为 当两 个 印 象
在心 里联 系 在 一 起 时 , 把 只 适 用 于 其 中 一 种 事 物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8 4 2 5 ( s ) . 2 0 1 3 . 1 2 . 0 1 9
英 语 移 就 辞 格 的 隐喻 和 转喻 认 知 阐释
林 慧 英
( 闽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系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摘要 : 构成 移就表 达 的转 移修 饰语 和 中心 词在 逻 辑 上 看似 相 悖 , 实为 恰到 好 处 的巧 妙 搭 配 。要 生 成和理 解移 就话语 , 把握 转 移修 饰语 和 中心词 之 间的 深层 逻 辑 , 就 需要 认 知 主体 运 用 相似 联 想 和 邻 近 联 想 的 思 维 方 式 。概 念 隐 喻 、 转 喻 正 是 以相 似 性 和 邻 近 性 为 基 础 的 两 种 认 知 世 界 的 基 本 思维 方式 , 能 够 揭 示 移 就 语 义 冲 突表 面 下 的 合 理 逻 辑 , 对 于移 就 表 达 的 生成 和理 解 有 着 重要
例析英语“移就”的若干种表现形态

例析英语“移就”的若干种表现形态1 “移就”的概念英语“移就”是一种词与词关系的改变,选用的词与它所修饰的事物语法上一致而不是逻辑一致。
概而言之,英语“移就”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是词语搭配的一种变异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把习惯上用来修饰某类名词的修饰词转来修饰按常规不能修饰的另一类名词,使其具备一种字面以外的联想意义,这种用法看似有违常规,不合逻辑,实则语言凝练,形式新颖,生动形象。
2 移就的种类及其艺术效果2.1 通感(Synesthesia)通感即指在某个感觉通道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刺激而转到另一感觉通道,例如听到某种音响会引起似乎看到某种颜色的感觉。
其特点是把人的感觉用于描摹客观事物形象,表现主观心理感受。
如liquid stillness(夜静如水),stillness是听觉通道中的感觉,修饰语liquid却是视觉和触觉通道中的感受,又如noisy color(过分鲜艳的色彩),这句中的color诉诸视觉,noisy诉诸听觉,但感觉相通了。
我国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句“天街夜色凉如水”,宋代诗人宋祁也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都采用了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的通感手法,形象生动,情景交融。
常见的还有: sweet voice(甜嗓子)味觉与听觉相连。
icy look(冷漠的神色)触觉和视觉贯通。
sharp cry(尖叫)触觉和听觉挪借。
sour remark(酸溜溜的发言)味觉和听觉移位。
oily-tongued(油嘴滑舌的)触觉和味觉交叉。
2.2 移情(Empathy)移情于物就是把通常表达人的感情的词转类用于物,实际上寓情于景,借此抒怀。
效果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表露心态,曲折有致。
在《NO Signposts in the Sea》一文中,当Edmund Carr得知自己身怀绝症后便自愿跟随他爱慕已久的Laura外出度假,为了表达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文中运用了移情修辞手法,例如:I have been exhilarated by two days of storm,but above all I love these long purposeless days in which I shed all that I have been.(两天的情感激流使我激动不已,但更为重要的是我特别喜欢这些让我摆脱所有尘世烦恼的无忧无虑、休闲自在的日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一、形式与功能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
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
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
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
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
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
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
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
英语文学话语修辞的认知转喻阐释

Ab s t r a c t :Me t o n y my i s n o t o n l y a s i mp l e r h e t o r i c p a t t e m, b u t a k i n d o f b a s i c c o g n i t i v e s yl t e o f h u ma n b e i n g s .M e t o n y my ma i n l y o p e r a t e s o n p r o x i mi y t p r i n c i p l e , p r o mi n e n c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p i r n c i p l e o f c a u s a l i y. t Dr i v e n b y t h e p in r c i p l e s o f p r o x i mi y t
关键词 :转喻 ; 陌生化修 辞 ; 艺术化修 辞; 语篇 ; 语境
A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Co g n i t i v e Me t o n y my i n En g l i s h Li t e r a t u r e Rh e t o r i c
me t o n y my p a t t e r n s n o t o n l y e x p l a i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r h e t o ic r i n E n g l i s h l i t e r a r y wo r k s , b u t a p p l y t o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l i t e r a r y d i s c o u r s e , 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he t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a r t i s t i c r h e t o ic r i n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r e p e t i t i o n , b e d d i n g , nd a i n d i r e c t s p e e c h
认知语言学第三章隐喻与转喻

02 03 04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a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下馆子/上饭店 Do metaphors or metonymies only exist in literature? What kind of roles that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do in our daily life?
语言学上,把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 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 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Metaphor)。 Metaphor involves using words from one domain to talk about the other. The domain from which words been selected is called the source domain, and the domain been described is regarded as the target domain.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from figures of speech to cognitive models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as cognitive instruments
Metaphors as a way of thinking: examples from science and politics Pragmatic applications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比喻和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视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和转喻,并探讨它们在英语中的应用。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或概念的词或短语进行比较,来传递某种含义或观点。
隐喻常用于修辞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的阳光"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他是太阳,而是用阳光来比喻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隐喻的认知阐释可以解释为人们通过将某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映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阳光"这个概念映射到"他"这个人身上,从而表达出他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转喻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原来的语境中移到另一个语境中,来传递某种意义。
转喻常用于日常交流中,用于比较不同领域或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是用金钱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认知角度上的转喻解释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将一个概念的特征应用
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应用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金钱"这个概念的特征(宝贵和珍贵)应用到"时间"这个概念上,从而表达出时间的重要性。
隐喻和转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修辞和文学作品中,也贯穿于日常交流和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中。
在修辞和文学作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创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和表达。
例如,在诗歌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深度。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解释抽象概念、描述复杂事物、引起共鸣和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当我们说"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时,我们通过隐喻将他的笑容与阳光进行比较,以形容他的笑容非常明亮和愉悦。
在专业领域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解释和描述抽象的或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科学领域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解释复杂的理论和现象,使其更易于理解。
在商务领域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描述市场趋势、商业策略和品牌形象,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引起客户的共鸣。
隐喻和转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它们广泛应用于修辞和文学作品、日常交流和各个领域
的专业术语中。
通过运用隐喻和转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事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和易于理解。